活到老学到老:学了几个新单词(2014.01.09)

1. Poignant

英文字典的解释是painfully affecting the feelings;sharply painful。差不多就是“非常令人痛苦的”的意思。我是从一个同事的邮件里面看到的, 他说“This was extremely poignant”。

2. Prognosis

英文字典的解释是A prediction of the probable course and outcome of a disease;a prediction about how a given situation will develop。和diagnosis的不同是:diagnosis主要偏重于对当前症状的诊断,prognosis偏重对下一步发展的判断。这个单词我也是从一个同事的邮件里面看到的,他说“What is the prognosis on storage?”

3. Panacea

英文字典的解释是a remedy for all ills or difficulties。很多中文翻译把panacea翻译成“灵丹妙药”,未尝不可,不过失去了一点点很关键的含义。“灵丹妙药”没有把all这层意思翻译出来。有些地方把panacea翻译成“万灵药”,就好多了,虽然“万灵药”在中文里面不是一个很常见的词。或许可以翻译成“包治百病的药”。和panacea意思类似的还有一个词:silver bullet。不过silver bullet的侧重点是解决单个问题。它的英文解释是something that acts as a magical weapon; especially one that instantly solves a long-standing problem。所以和panacea还是有区别的。Panacea这个单词我也是在一个同事的邮件里学到的,他说“let us not treat any single bug as the panacea for any one type of issue”。

Btw, 这三封同事的邮件来自于同一个同事。一个老美,他的词汇量我只能仰视。

寓教于乐的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这件事情其实已经好多年了。早年它有一个slightly different的名字,那时候它叫网络教育。九零年代的时候网络教育是一个很红火的新名字,红火得有点像现在的“物联网”和“大数据”,什么东西往上面靠一靠就能忽悠到钱。那时候还有网络教育学院,搞了很多课件。我一开始不懂什么叫课件,不明觉厉,后来发现大家搞的那些课件其实就是PPT文件,网络教育就是一个老师在live meeting上面一边放PPT一边讲,基本上和我们公司里面开会的那一套很像 。

最近又看到有些文章在鼓吹在线教育。最新的噱头是和移动互联网结合。他们说马上手机就要4G了,4G对在线教育是一个机会,4G网络超级快的,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上通过4G网络上课了。还看到有些文章写些年度十大创业人物什么的,里面也有一两个是在搞这一摊的,要么是搞了个教育网站,要么是搞了个寓教于乐的App,还说很有前途,说是得到了风投,参与投资的有很多名头响当当的大佬,比如俞敏洪什么的。

寓教于乐个头啊,寓教于乐就是一个谎言。这个世界上只有四种事情:我喜欢且我需要学的,我不喜欢但我还是需要学的,我喜欢但是学不学都可以的,我不喜欢而且学不学都可以的。学习这件事情,问题就出在有些东西我不喜欢学但我还需要学。比如朱由校同学,喜欢学习怎么做木匠,但是不喜欢学习怎么做皇帝。

前阵子某一期的《财经郎眼》里面郎咸平也说了一段类似的道理。他说的是减负,意思大概就是减负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要上最好的大学,永远都是要做很多很多题的。北大清华,哈佛耶鲁,一千个高中生里只有几个人可以进去,拼的就是谁更用功。这就好像要去Facebook和Google,就必须要花点时间好好准备,做很多的题。一点都不准备什么题都不做就能面进Facebook和Google的人不是没有,但至少不是我。

我不喜欢学但是我又必须学的,大部分都和养家糊口讨生活有关。比如我不喜欢学英语,但如果四六级考不出就不能拿到文凭,就找不到工作,就不能考公务员,就不能评副教授。我其实并不需要学英语,我只要通过四六级。我要的是文凭、工作、公务员和副教授,我要的不是英语。我要的是哈佛大学的offer,托福和GRE只是手段,只是敲门砖。

门敲开了,砖就可以扔到一边了。进了微软,就不再需要知道怎么找到二叉树里面两个节点的最低公共父节点了。新东方之所以好,好就好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上来就扯下遮羞布,直言不讳:我们就是帮你们考托福和GRE 的。在线教育要搞好,不需要把我不喜欢学的变成我喜欢学的,只要让我能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就上上大吉了。可这么多年了,还有很多人还在遮遮掩掩,教育长教育短的。其实依我看应该改个说法,不要叫在线教育,叫在线应考就好了。

又有人说幼教比较好赚钱,父母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此话不假。不过另外一方面,小孩的教育这件事情有一个致命的软档:没法验错。你可以搞一个iPad的App,说可以教小孩子数学,说小孩子玩了游戏以后就会从一数到十。不过你很难证明这是这个App的功劳。说不定就算不玩这个App,小孩其实也已经到了会数数的年纪了。

这就好像一个天天吃一大碗燕窝的女人皮肤很好,但是很难证明这真的是燕窝的功效,也不能说把燕窝停几天看看皮肤是不是就变差了。就算停了燕窝皮肤就变差了,也不能证明皮肤好就是燕窝的作用,因为可能停燕窝的这几天正好来冷空气,空气干,所以皮肤就差了。

这就好像很多人都说胎教好,但是没法验证说如果不对着大肚子放莫扎特,小孩生出来智商就会低三个点。要验证胎教真的有用,必须找很多很多的孕妇一起来,一半天天听莫扎特,一半不许听。一定要很多很多人,这样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个体因素给排除掉。否则没法证明某某某学习机真的对学习英语有帮助。

错误的印象

我和jwa去老四川吃午饭。我点了一个酸溜鱼片盖浇饭。吃了一半的鱼片和一半的白饭。剩下一半的鱼片和一半的白饭打包带走了。我跟jwa说打包的晚上可以吃,jwa说小平头啊,你怎么现在这么屌丝,这么省钱。

我说不是滴,主要是想留着给儿子吃,小胖子喜欢吃这种鲜鲜的软软的鱼片,打包的这点相当于给小胖子晚上加一个菜呢。另外一方面,我也正好少吃一点,减减肥。虽然我每个礼拜游两次泳,周末还抱着几十斤重的小胖子在动物园和水族馆暴走,但少吃一点仍然是需要的。jwa说,这样解释就make sense了。

如果我不这么解释的话,的确会让jwa觉得我很屌丝,拼命省钱。接下去不知道的人搞不好还会猜测小平头是不是现在生活拮据了,投资失败了,怎么怎么了。这都是错误的印象。人经常只看到了表面或者局部的东西,因此而产生的印象往往就是错误的印象。人需要自己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可能并不是完整,需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印象可能是错误的印象。

比如我以前就有过这样错误的印象,后来自己反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次听说了关于以前一个小朋友的一些事情。以前我对他印象挺好的,觉得他人忠厚老实。但后来听说他当了主管以后给手下穿小鞋。那个手下快要去其他组了,就把他派的活顶回去了,他就把人家当年的考评降了一档。那时我就觉得这个小朋友怎么现在当了官了就变了,变得不厚道了。当时的印象一下就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