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可读矣

最近几个月读书甚少。寥寥几本中,竟有三本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分别是:《傅山的世界》,《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爱尔兰大饥荒》。

此前也曾经读过一些博士论文刊印成的书,包括黄仁宇的《明代的漕运》。博士论文在我的读书中出现频率高或非偶然。我几乎不读小说,凡读书皆求有所新知。我所意属的书须叙述详尽,材料翔实,选题专一且现实,如果在书店里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发现该书远非如此,便不再有购买的兴趣。

好的博士论文是必然满足这些条件的。

博士论文都是作者多年的研究积累所得。博士论文又讲究准确,凡材料必有出处,凡论点必有支撑,少不了引用大量的材料佐证,“翔实”是一定的,更不用说是好的论文了。

博士论文写成后,作者本身已经是对该选题最最精通的专家了,却还要把论文送给若干教授审阅并答辩。那些教授们虽然混迹学界多年,但必无法对该论文的选题精通,甚至只在该课题上是一个门外汉。博士论文须可以让那些门外汉教授们无需费太大的功夫就能看个半懂,否则,必被打回来修改重审。因此,好的博士论文一定是叙述详尽且易读的,从背景开始说起,慢慢铺陈展开,进而抽丝剥茧,最后瓜熟蒂落。

博士论文的选题十有八九是既有新意、又贴近实际的。太玄妙深奥的,或者太平庸无奇的,几乎连论文的开题都开不了的,别说最终成文比并答辩通过了。

《傅山的世界》和《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都是博士论文成书的完美典范。例如《口》书中,对于老舍究竟是1966年8月23日上午还是下午到的北京文联的问题,从多处文献引述数位当事人的话,然后根据多数人的描述,确定老舍的确是上午到的文联,下午才被带到国子监。其材料翔实程度如此,取证之扎实程度如此,读来大呼过瘾,让我想起多年前读的丁燕石的《这一夜雍正夺嫡》一书。

《爱尔兰大饥荒》稍逊,法语版原作L'Irlande au temps de la grande famine想必一定是很精彩的,但中文版被蹩脚的翻译所累。中文译版虽然没有明显的错译,但读起来文字十分的不顺畅,拗口别扭。看了这样差的翻译,才体会到那些翻译家的工作其实也是非常难的,傅雷肖乾杨绛等,实在是值得令人敬佩的。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29)

想炖个鸡汤,在菜场买老母鸡。炖鸡汤一定要老母鸡,而且要油多的老母鸡,这样才能炖上两个小时,把味道都炖出来,汤能炖成金黄色的,漂着一层喜人的鸡油。再配上随便什么,比如笋片或者草菇,都很完美。如果不是老母鸡,炖上一个小时就肉稀烂稀烂了,不禁炖。

我:  老母鸡有没有?
鸡贩子:没有。更年期的要不要?
我:  ...

收音机

我在MoMA Design Store买的这个收音机。标价49.99美元,没有折扣,税后五十二块多。作为一个收音机,的确有点贵。而且什么功能都没有,只有AM和FM,一个旋钮找太,两个按钮控制调节音量。其余,什么都没有了。但我的确很喜欢它:外表材质温润而不廉价,外观清爽,非常忠于自我:它就是一个收音机,它仅仅是一个收音机。

它是made in china的。没有一件件看MoMA Design Store里面的商品,没有调查其中多少是中国制造的。我们能够制造它,但它尚不能为我们的民众所广泛接受。它该是不需要这么贵的。五十一百元的人民币也都有赚了,但并没有商店会卖它。我们的外贸小店里有卖很多仿制的皮夹,Givenchy、Dunhill或Bally,但总把logo大大的压痕印在皮夹外表,或亮亮的嵌在面子上,让人的视线无从躲避。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28)

洗衣机里传来了小块金属碰撞的声音。我猜测是又有硬币忘记拿出来了。应该是硬币,应该不是钥匙。碰撞的声音听上去不像是钥匙这么大块金属的。

我的CF卡也在洗衣机里洗过。就是那块PQI的1G 100x高速卡,去年五六月的时候放在衬衫口袋里,被扔在洗衣机里一起洗了。一直等到衬衫被晾出来,收下来,才发现。插回相机里,居然还能用,一直用到现在,包括纽约的照片都是用这张卡拍的。

把卡翻过来,背面这么写道:“Keep this device away from heat, moisture and direct sunlight”。汗。别说是moisture,这都soak了,还用着呢。

The World Isn't Flat Enough

Obama announced his presidential candidacy yesterday.



The lady, whose name is Lv-Qiu Lu Wei, where Lv-Qiu is her last name, must be writing something about this in her column on The Bund. She was born in Shanghai, graduated from the Fudan University, moved to Hong Kong for a job of journalist/reporter, later moved to the states and now studying i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part from the most recent studentship in the states, her profile looks interestingly familiar to me: girl, born in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job in Hong Kong.

Be honest, I have totally no feeling with her articles, though some other ones may say her column is informative. She writes once every week, mainly regarding the political stuffs happening in the states. Say for example, last fall, she wrote a couple articles about the election. I happened to read a lot things about the election on USA Today in those days when I was in Redmond and then saw her articles on the same topic right after coming back to Shanghai. But by reading those pieces of work, I didn’t get any fresh idea or see any inclination of her.

My guess was that she must be intensively reading the mainstream newspapers in states every day, such as The New York Times and USA Today, which is not surprising, considering that she is studying i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in maj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However, she should not write her column on a Shanghai newspaper by "repeating" what she has read from the newspapers over there in states, which is my impression though. The tone and the facts in her article sound so much like mashup of the articles on those newspapers.

Doesn’t she have any thoughts and insights of her own?

时代广场的爱情

今天没带相机就出门了。

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那样,没有背包,两手插在裤袋里,戴着耳机。兜里揣了一张地图一本护照,在街角的小商店买了一份一块钱的报纸,在四十二街的地铁站里买了一杯咖啡和一个麦芬,算是早午饭。地铁一路坐到市政厅,今天下午一点钟,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那里结婚。

我都不记得我们有多久没见了。三年?五年?七年?原本在旅行计划中并没有见老同学的安排,原本只是想一个人吃饭拍照到处走走停停的,原本更没有想到能见证他们的婚礼。婚礼很简单,排队,交钱,登记,然后到一个chapel,回答"i do",交换戒指,周围站着新郎新娘的七八个朋友。然后喝自己带的香槟,拍照。走出市政厅,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

新娘问我:郑子颖,侬哪能跑到纽约来了?
新郎问我:Eric, why New York? It's so cold here.

是啊,so cold here。It’s twenty degree in Shanghai, twenty degree in Hong Kong, and twenty degree in New York, too.

我来纽约只是因为正好有很便宜的机票么?其实机票也算不得便宜了。西北的promotion email上面的价格是4,050元往返,但算上七七八八的税和油钱,票子买到手时比广告上的价格整整多出了两千。这么算下来,差不多八百美元,也算不上什么无法抗拒的价格了。

我来纽约只是因为坐飞机的瘾又犯了么?其实真正坐在飞机上了,滋味不好受。整整跨越十一个时区,从出门到进门整整二十四个钟头。转两次机,从东京到底特律整整飞十二个小时,窝在经济舱的小位子里,度日如年。上苍请赐我十万迈的里程吧,下次我一定要升商务舱。

我来纽约只是因为没有钱去欧洲么?至少这是原因之一。办申根的旅游签证需要提供五万块钱的存款证明。我哪里有那么多的现金?怪只怪最近开销太大:请朋友听两场音乐会,两千四百元;问同事买二手相机,七百五十美元;给自己买新手机,四千两百元;纽约飞机票,六千两百元。听上去很有万事达卡广告的味道:在慕尼黑请乐队喝啤酒,三十欧元。

我来纽约是为了找工作的?请不要把我的话当真。微软的薪水本来就不高,如何负担纽约这么高的房租。在西雅图,凭微软的门卡在饭店可以打折,在门卡背后贴张粘纸就可以常年免费做公交车。这些小恩小惠在纽约可全都没有。在纽约,没人把微软当一回事儿。

今天没带相机就出门了。

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城市的剩下几天时间里,再也拍不出比这张照片更让我感动的了,不如就不拍了。昨天晚上六点五十五分,我在时代广场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们出现在我的镜头中,男的拉起女的手。当我想再给他们拍第二张的时候,他们已经牵着手过了马路,远远的,在街对面了。

我只是觉得这张照片上男的神情有些奇怪。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看上去好甜蜜好甜蜜的。但快门按下去的那一刻,what makes the girl so happy and makes the boy feel so tough? 台词或许是这样的——

女:想娶我就给我买Tiffany吧
男:我才刚刚工作啊,Orz


Time Square 2007-02-08 18:55



//the end

看图说话:Midtown New York

1. MoMA。有一种现代艺术的套路是刷一大块蓝颜色,然后解释给你听,说该作品用单一的蓝色突出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然,也有人不刷蓝的,刷红的。同一个厅里,不远处边上有一幅是刷全蓝的。

2. 地上一大盘沙,一边在沙上面拉出沟来,另一边把沙摸平。有点人生起伏不定的意思。另外一间房间里有个神似的装置。那个房间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顶上一盏灯,亮五秒,暗五秒,如此循环。边上的注解说,every five minutes deny the previous and get denied by the next (并非原文,只是大概意思)。

3. 这大概是史上最巨大的OOF Message了。

4. MoMA的内部结构本身也非常有特色。

5. 莫奈的某副画,名字看了忘记了,意思说是要表现一汪无边无际的水(no bank)。挂了长长一面墙。MoMA的名画真多,毕加索的两个手都数不过来。五楼的很多画,拿一幅到其他美术馆,都是可以当作镇馆之宝的。

6. 夜幕降临后的第六大道。

7. 第五大道上的苹果专卖店。华丽。

8. 时代广场。徐家汇或者南京路有点类似的意思,但就各种灯箱、霓虹、大屏幕的数量、面积、亮度来说,时代广场是让人最眩晕的,虽然回头想想那儿也不过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南京路罢了。

Note: 这两天拍的其他一些照片在https://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47123可以看到。

//the end

看图说话:SoHo and Greenwich

1. 原以为SoHo和798似的,但转了一圈没见到多少studio/galary,倒是有无数名牌的店铺,大牌者诸如LV,HUGO,BURBERRY,MARC JACOBS,D&G,CHANEL。还有Apple Store。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3)

2. SoHo一带都是老房子,很多房子都有铁打的楼梯露在外面,多半是防火通道一类的。《蒂凡尼的早餐》里面拜金女(Audrey Hepburn饰)就是从这种楼梯爬到牛郎(George Peppard饰)的房间里去的。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5)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4)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2)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6)

3. 如果我住在纽约,我一定经常去Greenwich一带的小咖啡馆。

NYC Day 2 - SoHo Greenwich (1)

//the end

看图说话:Broadway

1. 北京有条宽街,纽约有条Broadway。只因为CitiBank撒手不干了,做了那个把我们累得死去活来的release,code name就叫Broadway。Broadway一点都不broad,而且有半条街还在开膛破肚。

NYC Day 1 - Broadway (4)

2. 从Staten Island回来,从Broadway的最南端开始往北走,一直走到627号——我们公司在曼哈顿的办公室之一。原本以为六百多个门牌号走走也就走到了。结果边走边逛走了有两个小时。下次就坐地铁了。

NYC Day 1 - Broadway (10)

3. 纽约证交所就在Broadway上。外面戒备森严,隔离栏围了一圈。其实我也没打算进去看那些买办们是怎么买空卖空的。

NYC Day 1 - Broadway (11)

4. 证交所背后隔条马路就是一个教堂,叫Trinity Church。

NYC Day 1 - Broadway (8)

5. 街心花园里面的雕塑

NYC Day 1 - Broadway (6)

6. 搭着脚手架的老楼,让人想起外滩那些正在被翻新的楼。

NYC Day 1 - Broadway (3)

7. 又一家店将要开张。纽约不是人住的地方,500尺的studio租金一个月两千。一个同事的studio有一千尺,租金一个月三千。OMG,一年就是三万六。和银行的人比,咱们搞计算机的仍然是穷人。

NYC Day 1 - Broadway (9)

8. 再有钱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再有钱,也不可能每顿都吃两百美元一块的牛排的。

NYC Day 1 - Broadway (2)

9. 没有用处但看上去满好看的东西就叫作艺术

NYC Day 1 - Broadway (7)

10. 鸽子满街跑

NYC Day 1 - Broadway (1)

//the end

看图说话:纽约的早晨

1. 冷车

NYC Day 1 - 63rd Road (1)

昨天晚上十二点睡的,今天早上六点不到醒的。原本以为是时差还没有倒过来,但现在已经快吃晚饭了,一点都没有犯困。就把这样的作息保持到星期天吧,正好赶星期天早上八点在JFK的飞机回上海。

冷死了,离开上海前看weather.com的天气预报说2/5的最低温度是21F,但昨天事实上有零下九度,摄氏。今天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到底是企鹅么?为什么我觉得好冷好冷啊!

2. 路人

NYC Day 1 - 63rd Road (2)

一大早步行到地铁,被纽约地铁的破旧和狭小震惊。从R线换E线,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坐到WTC。在香港地铁车厢里我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在纽约的地铁车厢里面,一多半的人也都比我低,绕过少数几个脑袋和脖子就可以从车厢这头看到那头。

3. 公园

NYC Day 1 - Battery Park (1)

WTC南边的Battery Park。一大早,九点多钟,一个人都没有。

4. 眺望

NYC Day 1 - Battery Park (2)

从Battery Park往南望过去,就是自由女神像。可怜我放在行李箱里的两百美元不见了,我坚信是西北运行李的人开箱拿走的。口袋里只剩下差不多六十块钱,看着Adault $17.00的票价,想想算了,不上Ellis Island和Liberty Island了,就坐在Staten Island Ferry上眺望眺望算了。

5. 渡船

NYC Day 1 - Staten Island Ferry (3)

半小时一班,上下班高峰时间十五分钟一班,年中无休,24小时开航,不收船票。渡船会从自由女神像边上经过,在船尾还可以看见曼哈顿的skyline。不坐简直对不起自己。

6. 船尾

NYC Day 1 - Staten Island Ferry (1)

从船尾可以看曼哈顿的全貌。不过曼哈顿是南北长条,Staten Island Ferry正好从最南端往正南开,所以侧看成峰。

7. 女孩

NYC Day 1 - Staten Island Ferry (2)

船舱的一角,阳光里,一个女孩静静的看着书。

8. 暖意

NYC Day 1 - Staten Island Ferry (4)

漆成红色的栏杆和座椅,冬天里,看着送算有那么一点点暖意。

//the end

想去就去吧

2004年的年初,有一个姑娘跟我说,她想去酒吧做招待。我说,想去就去吧。那年的二月头上,我在北京参加培训,一个长达一周的培训,中间顺便去参加了微软在大陆的一个GM的告别会,他一年多前才刚刚高调入职。

2007年的年初,有一个姑娘跟我说,她想去酒吧做招待。我说,想去就去吧。这年的二月头上,我在北京参加培训,一个长达一周的培训,中间顺便去参加了微软在大陆的一个GM的告别会,他一年多前才刚刚高调入职。

2004年的那个姑娘,后来她去做酒吧招待了,我等她早上四点下班回家。
2007年的这个姑娘,后来她去酒吧面试了,但人家没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