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北京北海医院,看到门口横幅上写着“百万女性乳腺普查工程”字样。看清了,不是自查,是普查。
汗,要摸一百万个女人的胸啊...
路过北京北海医院,看到门口横幅上写着“百万女性乳腺普查工程”字样。看清了,不是自查,是普查。
汗,要摸一百万个女人的胸啊...
今年的打折好像来得特别早。才刚六月底,东方广场里各家各户就打出了打折的招牌:CK,“2-8折”;Jocky,买满两百送价值88元男式内裤或价值78元女式内裤一条;MNG,“五折起”,等等。
Jessica说,再过一个月,女装就到了集体跳水的时候,那种惨烈的感觉男人是不能体会的:以前高贵的一件心仪的衣服上挂满跳楼字样,或是跌入尘埃被扔在堆满衣服的小车里任N个女人来回扒拉,好像看到曾经的好友街头卖笑,心里很是不堪。
以前我是不喜欢喝葡萄酒的。但几个月前的某一天,我突然觉得嘴巴里很向往那种干干净净酸酸涩涩有一点点甜的微妙滋味。自打那天起,我开始从家乐福往家里买葡萄酒,五六十或者七八十一瓶的,晚上打开喝上小半瓶,剩下的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晚上再喝掉三分之一,余下的到第三天就不能喝了,太酸了,就留着烧菜。
现在去酒吧我基本不喝啤酒了。和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如果有五六个人,会开一瓶葡萄酒,大家分一下,量不多不少正好,不会浪费,平均下来开销其实比各自买啤酒喝还便宜。如果是人少,就喝苏打水或者Martini什么的。不太想喝啤酒,啤酒汽多,一喝一大杯,喝了肚子里总是涨涨的,不舒服。天气的凉的时候,葡萄酒暖胃,啤酒太凉。
一份报告说,德国、英国等传统市场的环境对啤酒酿造商越来越不利。高盛认为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当人们变老,对酒的口味就转向了葡萄酒和威士忌等。看来我已经开始变老了。
惠普中国二十周年,博客中国(BlogChina)作了一个专题报道。
博客中国给惠普中国二十周年做的这个专题,本身没什么好稀奇的。大公司搞点什么活动,出点版面费请网络媒体作个专题,本来是很正常的,例如新浪科技上的“2003微软高级开发管理峰会专题”。但博客中国的“惠普中国二十年”专题,通篇都在为惠普高唱赞歌,说些“面对未来, 20 岁的中国惠普正在计划以F1 的超速度,继续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成长,奉献无尽的绵薄之力”之类的话,极尽谄媚之能事,一反博客中国一贯的“IT愤青”形象。
此前,以方兴东为首的博客中国(BlogChina)一贯是以什么东西都看不惯为基调的,纯粹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愤青。其矛头所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著名跨国IT企业,例如:
当然,博客中国也没把惠普忘掉:“惠普:从硅谷灵魂到平庸生存”。
虽然我不喜欢博客中国的这种什么都看不惯的作派,但他们也总算是多少年保持了一贯的“IT愤青”形象。做一时恶人不难,做一辈子恶人倒也难能可贵。如今,它堕落到为了几个小钱为某一家它曾经咬牙切齿批判过的跨国公司如此大肆歌功颂德,它“IT愤青”的形象也算是彻底毁了。
博客中国的堕落,正应了那句话,“曾是个非常非常根正苗红的先进青年,后来变成愤青了,后来变成痞青了,再过几年就不青了——黄了”。
昨天有个刚毕业的小男生写信给我,他面临一个选择:去Microsoft做项目经理,还是去BCG做顾问,不知道该选哪个。他还是很强的:单单能够拿到其中一个offer的人已经很少了,能同时拿到两个,可以二选一,难度不亚于同时被Caltech和Stanford的计算机系录取。
我给他回了信,我并没有说太多“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因为...”。最终的选择,还是只能他自己做。我说我可以介绍更多Microsoft的情况给他,但我的描述只是“小马过河”:小象说水很浅,小羊说水很深,最后小马过,深浅正好。甲之鲍鱼,乙之砒霜。想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才是关键。
所以我只列了三个问题给他:
最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来回摇摆:觉得有钱的男人不够爱自己,觉得爱自己的男人不够有钱;自由职业的时候想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终于当了白领了却抱怨工作一成不变太boring;没钱的时候终日想着要赚大钱买名牌出入高级餐馆,有了丰厚的工资却又说那些物质的东西太俗......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不成熟的表现。
早年写中文作文的时候,老师就强调要分分段,不要一篇作文就是长长一整段。大学里面四六级英语作文也强调要避免长句子和长段落。否则,一大坨一大坨的,就算是中文都看着累,别说是英文了。
道理很简单,说出来人人都知道,但做起来又全忘记了。从平时同事的email和文档里面挑了三个典型的例子:
周末和几个人喝茶,偷偷的记下了几个有趣的案例。
1. 倒洗衣粉的时间
早年,宝洁在国内市场推一种低价洗衣粉,竞争对手是雕牌的一个低价洗衣粉产品。两者都拍了广告在电视上放,但广告效果大相径庭,宝洁的洗衣粉销量远远不如雕牌。
为了找到原因,市场调查公司请了用户做访问,把宝洁和雕牌的广告中商标和品牌名字隐去后同时播放给被访问者看。大部分被访者仍然说会选择雕牌广告的洗衣粉。宝洁的人把两条广告进行全方位的比对,试图找出宝洁的广告不受欢迎的原因,但发现两条广告从各方面都找不到明显差异。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原因还是被找到了。宝洁的一个员工发现,宝洁和雕牌的广告中都有倒洗衣粉的镜头,但是雕牌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钟,而宝洁的有一秒多。倒洗衣粉时间长会让观众在潜意识中会觉得宝洁的洗衣粉需要的用量多,不划算。
2. 中国人一天只换两次卫生巾
宝洁的卫生巾牌子是“护舒宝”。 护舒宝在美国市场上的卖点是“无感”,强调伏贴、薄,卖得很好。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宝洁发现强调“无感”的护舒宝在中国市场卖不动,百思不得其解。
请了市场调查公司收集了大量用户资料后,宝洁终于找到了原因:美国人习惯平均每天换四次卫生巾,因此她们对吸水能力要求不高;而中国人习惯平均每天换两次卫生巾,所以中国用户特别在意吸水能力,而薄就意味着吸水能力不强。
至于为什么中国人每天只换两次卫生巾,或许是因为想省钱,或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去洗手间,或许是因为工作太忙,who knows。谁用谁知道。
3. 没有人会扔照片
在大街上、展览会上、校园里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和资料派发,有些是A4大小的单张宣传页,有些是小册子,有些是小卡片。但往往路人拿过来看了一眼就扔掉了,派发的效果也很差,而且扔了一地,既污染环境又浪费。
王建硕想出来的办法是把广告印成5寸的照片,真正的照片:让一个普通人形象的举一块牌子,牌子上醒目的刷着Logo、网址或者电话号码,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拿到柯达冲印店印上几千张,然后拿去大学里派发。很多人接过照片后会一路带回寝室,夹在书里面。很少人在看过以后随手丢弃,因为人们的习惯意识里面没有扔照片这个动作。
扔或不扔,有时候并不因东西的价值而定。不少人会很轻易的扔掉一张20块钱的代金券,但极少会随手扔掉五毛钱的纸币。
==
古德里安说,一个基层连队的指挥官能不能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让坦克渡过河去,往往能决定一次战役的成败。从我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以后,我就一直执著的迷恋那些被蕴藏在深处的细节的美。
上海的老房子里面藏着很多咖啡馆。幽静不被打扰的氛围,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眼前满目的翠绿,是看看书发发呆聊聊天的好地方:
现在,这些老房子才算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以前,只不过是从殖民主义者、资本家、流氓的手中转移到了另一小部分人手中。
王老吉,一个凉茶牌子,也没怎么看他做TVC,就火起来了,盖因它的“降火气”概念。中医五千年,中国人很有“性寒性热”的概念。所以薯片每到夏天就卖得很差,因为中国人觉得薯片是“热性”的。早年也有牌子做降火气饮料,好像是旺旺,但貌似失败了。王老吉不好说,价格是忧虑,卖四块钱太贵了。换成软包装卖两块钱应该能击败各种冰红茶,至少我每天都会喝。王老吉口感不错,最多是有一点点一点点偏甜。味道很像上海冠生园的菊花精。直到大学毕业我夏天还是经常冲菊花精喝的。
王老吉在丽江特别多,卖点就是降火:云南历来是“瘴毒之地”,汉族人到云南尤易上火、为毒虫所染。王老吉在丽江的小店卖四块五一罐,北京的沃尔玛卖三块八。小歪说,他们在丽江的进价是两块八。这么看来,沃尔玛至少每罐赚一块钱。难怪Jessica说,卖水是最赚钱的。可口可乐的成本里,罐子比罐子里的水花钱多。
王老吉的罐子是厚的铝制易拉罐,就是午后红茶(奶茶)用的那种。包装既服务于功能,也由产品定位及成本构成决定:两三块钱的用利乐砖,农夫山泉用吹塑的瓶子,大学里面五毛钱一包的豆奶就只会用塑料袋装了。午后红茶用Audrey Hepburn拍广告,用厚的易拉罐包装,定位和形象上是相称的。难道王老吉也打算走类似的定位和用户群?
早年佳得乐(Gatorade)在国内卖五六块钱一瓶,玻璃瓶装的,我们在徐家汇校区念大一的时候,经常打完篮球就喝一瓶。那时侯佳得乐是市场上唯一的运动型饮料,口感的确非常好,真的解渴。相比之下,纯水喝多了胀,可乐太甜嘴发粘,健力宝含汽喝了不舒服,唯体可能是各方面最接近佳得乐的,还是觉得口感缺点什么。但是,佳得乐没过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原因就是价格太高。王老吉现在的价格可能也太高了。
点评几则高考期间看到的新闻。
1. 武汉全市高考期间禁止按喇叭
类似的新闻还有某地实行公务员错时上班, 广州市调整全市交通线路保证考生赴考。就算这些措施真的能帮助提高高考成绩,也是全市考生都受益。高考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排序的程序,优先满足考分高的考生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全市禁止按喇叭让全市考生都受益,每个人都多考五分,仍然不会改变排序结果。
所有人都吃兴奋剂,等于谁也没吃;所有人都升一级官,等于谁也没升。
设想等到2006年,湖北其他市县为了不让自己的考生落在武汉后面,也都搞高考期间全市禁止按喇叭;等到2007年,周边的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等为了不让自己的考生落在湖北后面,也都搞高考期间全市禁止按喇叭;等到2008年,就会变成高考期间全中国都禁止按喇叭。为了一场“窝里斗”劳民伤财,荒唐死了。
2. 很多女生吃避孕药以推迟经期
赞!合情合理,不值得推广,不值得鼓励,但应该被默许。社会不应该用否定的眼光来看这些女生。她们做得完全正确: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丢掉芝麻换来西瓜。
3. 北京交警出动警车为被堵在路上的考生出租开道
如果是救护车,那警车开道可以接受,因为关系到人命;如果是外国元首,那警车开道可以接受,因为直接社会影响大。考生的出租用警车开道,只能被解释为政府要显示对考生的关心,类似过年过节时某某市长会跑到贫困职工家里送上两百块钱红包,做秀而已。
这个被堵的考生,如果真的路途遥远,比如住在通州考场在海淀,那就该到海淀临时租个房子。如果租不起,也可以在人大北航找个宿舍。如果路途不远,比如从德胜门到知春路,那就该留足buffer:平时打的要走20分钟的,今天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就是了。18岁的人应该有能力确保自己按时到达考场,否则迟到了也是活该。
我向来是带有一点点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的。
高考本来就是一场筛选:被筛掉的不仅有成绩差的,还有不能自我心理调节的、不能为路上时间留够buffer的、没有体力应付一整天考试在考场晕倒的。 经常听说有中学生因为考试考砸了就要自杀,可将来更大的挫折还多得是呢,要是一次考试就挺不过去,依我看,索性就让她们自杀好了。
==
我没有参加过高考,所以我有“看人挑担轻”的嫌疑。但我真的不认为高考是什么天大的事情。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
上次参加某个朋友的婚礼。新娘的一个朋友,姑娘年龄和我等相仿,衣服不小心被弄脏了一大片。新娘就把自己的便服借给伊换上,是一件无袖的上衣。伊换好衣服坐回桌上来,不住的说她长这么大还没穿过无袖的衣服,好不习惯。一副因为衣服没了袖子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这样的姑娘现在快成稀有动物了。最近几年,年轻女性们越来越敢穿,怎么显身材怎么穿:不管有没有魔鬼的身材,紧身的、低腰的、低胸的、吊带的、热裤、短裙、露背的,或露出一段小蛮腰的,姑娘们都大大方方的穿着出来逛,一点都不羞涩。爱美是好事,不过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年轻女性们还应该做的更到位一些:
别用透明肩带
很多姑娘夏天穿吊带衫都喜欢用透明肩带。其实透明肩带一点都不透明,无论是带状的还是仅一丝细线,相距一两米之内就都能一眼看到。透明肩带完全是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穿吊带衫,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让肩带露出来,当然,肩带颜色应该是有别于传统内衣颜色的(例如红色、粉色、白色、黑色),绿色、褐色、蓝色、黄色都可以。
注意后腰
我最害怕看到女人坐下、弯腰或者蹲下的时候后腰露出内裤或者棉裤的裤头。一切美好的感觉在那一刹那都被破坏掉了。北京冬天天冷,里面不得不加一条棉裤的时候,外面就应该避免穿低腰的,或者上衣应该长一些遮住腰部。夏天穿低腰牛仔裤的时候,内裤也应该选择低腰的——还有一种为低腰牛仔裤特别设计的,后片特别低。唯一的例外是丁字裤。丁字裤的裤头露在牛仔裤外面,是一种非常有味道的穿法。
屁股上难看的勒痕
有些姑娘喜欢穿紧身包臀的白色九分裤,但内裤还是普通的,结果屁股上被内裤的裤脚边勒出一条很刺眼的凹痕,非常非常难看,难看程度仅次于蹲下时后腰露出一大段粉色的裤头。穿紧身的裤子、"一步裙"或者套装裙的时候,都应该穿无痕设计的内裤,或者是丁字裤——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男式:西裤里面应该搭配平脚裤或者丁字裤。
其实,
说到底还是一个大众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的问题。单个的错误一样样纠是纠不完的。教会了黑皮鞋不能陪白袜子,但衬衫里面照样看的见背心。陈逸飞说,"我的理想是要将审美品位带给中国大众",就这个角度来说我是完全认同陈逸飞的。
在丽江的时候,小歪帮我们订了一辆车去中甸,捷达,两天五百。据转述,小歪在电话里和车主明确说,这几个人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照顾周到些,这次就不要带他们去买东西了”。但后来这个司机还是带我们去了一个卖药材的、一个卖宝石的店。
我们去泸沽湖的车也是小歪帮着订的。小歪和旅行社说的明白,送到里格。但去的那天,车子到了落水就不走了。司机说旅行社没和他说过。又是一通电话。这时候很需要有电话会议系统:旅行社在电话里面答应我们的事情,转身又被司机赖掉了。
在新疆的时候,和Dan Washburn他们一起去喀纳斯徒步,三个美国人两个中国人。在贾嶝峪和马夫说好了租N匹马走四天到喀纳斯,总共多少多少钱。走到第三天中午,马夫停下不走了,说山上积雪,马走得太累,等到了喀纳斯要给马买高级草料补体力,要我们加钱,否则马只能走慢些,要晚一天到喀纳斯。
每个人都具有合同的精神的社会,应该比共产主义容易实现一点。
为了培养孩子按劳取酬的观念,很多父母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自己的零花钱。比如,刷一次碗一块钱,洗一次衣服五块钱,等等,到月底根据孩子总共干了多少家务发零花钱。
但从培养孩子合同精神的角度看,这样还不够彻底。如果我是父母,我会和孩子定一个总量:“每月洗二十次碗、洗五次衣服、扫地十次,完成后给一百块钱零花钱;如果少做一样,零花钱减半,少做两样再减半,生病或无碗无衣可洗例外”。
一首曲子会让一个人想起一段特定的过去。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些曲子。当我循环的放着NANA的《Lonely》的时候,我想起了泸沽湖。
客栈的名字叫做“光阴”,老板叫做陈新。那天晚上酒喝多了,烤了一只小猪,十个人都没吃完。小猪烤了两个多小时,不断的转啊转,转的时候脑子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想,只直直的看着那炭火。猪皮上刷了蜂蜜烤的,那口感和香气,值回了路上七八个小时的颠簸。回到客栈躺倒在床上。身体下面,只隔那么一层木板,从楼下传来的低沉的音乐:“I am lonely lonely lonely / I am lonely lonely in my life / I am lonely lonely lonely / God help me help me to survive!”
回到丽江后,在走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又听到了这首歌。已经快一点了,在青鸟的三楼,四个人坐在栏杆边,小歪和老郑唱《把爱做够》给我们听,据说是一个流浪在丽江的歌手写的。喝着他们调的青稞酒加汤力水,看着延绵伸向山上的那一大片客栈的灯火一家家熄灭。河边的另一家酒吧里又传出了“I am lonely lonely lonely / I am lonely lonely in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