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的开头是长什么样子的?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看见电视里放《我的兄弟叫顺溜》。又是那段,王宝强牵着马带他姐姐逛街,然后和人打架,然后带着半扇猪肉回部队那段。每次在电视里看到《我的兄弟叫顺溜》,好像都是那段。

其他电视剧也差不多,每次看到《潜伏》,都是第十集那里附近,就是翠平刚刚进城学着做官太太那会儿。我从来就没有在电视里看到过《潜伏》的前面的四五集和最后那五六集。照理说不应该啊,任何一集被我看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除非电视台虎头蛇尾放到一半觉得收视率不好就不放下去了。

还有就是《九品芝麻官》,电视里放了无数无数次了,每次看到的都是后面一半,就是戚家十三口已经被干掉了以后,咸鱼当宝剑和后面的关门放狗。从来没看到过《九品芝麻官》的开头是长什么样子的。

书中车马多簇簇 (2009.10.09)

最近看的几本书:

1. 《西班牙旅行笔记》

很厚的一本书,五百多页。我书架上这么厚的书倒也真的不多。除了字典以外,只有两本书是比它厚的,都是英文版的书:一本是Lord of the Rings,还有一本是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余下的比较厚的都是中文版的,也都就是五百多页:《斯大林周围的人》,《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还有《三国演义》。中文的书,写到五百多页,三四十万字,大概也就是极限了。再多,恐怕就难做到处处言之有物,字字珠玑。另外,五百多页的书,就算用一般的纸张,也要有一寸来厚,纸张再好些,字体再大些,就没法装订不便翻阅了。

这本《西班牙旅行笔记》原本以为是游记类的,五月份带了去法国旅行的。当时带了三本书: 《你不可不知道的欧洲艺术》,欧阳应霁《半饱》,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但后来只看了前两本。最近拿出来开始看,因为十二月要去巴塞罗那旅行,权当旅行前的功课的。看着看着才发现,原来其实是本历史书。作者只不过是用旅行的足迹作为辅线,主线仍是西班牙两千年的历史,从罗马帝国到当代。看看也蛮好的,至少是一本不怎么枯燥的西班牙历史入门读物,尤其是后半部有大约一半的篇幅都在讲二十世纪的西班牙:从内战、国际纵队到佛朗哥独裁,再讲到胡安卡洛斯国王登基、苏亚雷兹当首相、制宪和第一次大选。看完以后,基本上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以后再看更专题的历史书和传记就有一个不错的起点了。

2. 《德意志问候: 关于一个灾难性姿势的历史》

一本很有意思的小册子!一百页多一点点,只讲一件事:纳粹时期的“希特勒万岁”的问候语及其手势。“希特勒万岁”和其手势在电影和纪录片里看到的太多了,但之前从来没有哪本书专门详细的讲过它的来源和文化背景。我很喜欢这种内容专一的小册子。类似的小册子还有商务印书馆在1995年出版的一套《我们知道什么?》丛书,每本也是都只有小开本的薄薄一百多页,每本讲一个专题。

3.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延续了上一本《货币战争》的调调,以揭露国际金融寡头的阴谋为己任。整本书基本都在回顾银行家在欧美各国近代战争和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直到最后一章才抛出一个有趣的预言:到2024年,美元将退市,全球统一货币将要登场,金本位将复辟,新的全球货币将要会和“黄金+碳排放”挂钩。听上去满有点道理的。Let's see.

4. 《下一轮经济周期》

整本书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概念:经济周期和人口出生率的周期是高度吻合的,人口出生率的曲线延迟48年就是经济周期的曲线。Well,至少从美国的婴儿潮和当下的经济危机来看,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这个理论真的是正确的,那么中国的下一轮经济繁荣将出现在2011-2024年(对应于1963年到1976年的人口出生高峰),再下一轮经济繁荣将出现在2033年到2038年(对应于1985年到1990年的人口出生高峰)。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2038年以后,中国经济将出现可怕的下滑,因为1986年到1990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两千三百万到两千六百万走有,但到了1991年就下降到两千万,之后逐年下降,到1996年只有一千五百万,到1999年的一千一百多万和2000年的一千三百多万,只有1986-1990年的一半。中国的经济会在我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陷入长期的低迷和萧条么?Let's see.

5. 《品味制服》

作者就是写《格调》的。整本书和《格调》的套路很接近。读起来没什么新鲜感,仍然是一样的专注于细节,专注得很彻底,例如对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军服的描述很到位。不过整本书都一样的充满细节,就有点腻了,有点太絮絮叨叨了。我看到一半就放回书架里去了,不想再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