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n vs. Lease

美国人买车一般有两种买法,一种是付个首付然后还几年贷款,每个月付几百块钱;还有一种是lease,就是租车,但是和Avis或Hertz的两三个礼拜的短租不一样,dealer那里的lease一般比较长,大部分的都是签三年的合同(也有签两年的,不过比较少,个别的我还见过少于两年的),也是每个月付几百块钱。区别是,第一种买法,车是你的,而第二种买法,车不是你的,不过lease到期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把车买下来。除此以外,不过不管是贷款的还是lease的,开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财务方面,贷款买车和lease的车也是差不多的。同样的一辆车,做三年的lease或做五年的贷款,月供一般都满接近的,贷款的月供稍微高一点。大部分情况下面,三年lease的车子,三年的月供加在一起差不多相当于新车价的百分之五十出头一点。而贷款买的车,三年后的residual value其实也就是差不多一半左右(某些车型比如Accord和Camry会到60%上下,而有些市场接受度不好的车型会只有40%上下)。从total cost的角度来说,即便lease会比贷款买车稍微多花一点钱,差别也不大会超过新车价的10%。Lease的好处是对现金的压力小很多。贷款买车会需要在签合同的时候把整辆车的sales tax一次性交清,一辆三万块钱的车,就要一次性交将近三千块的税。而lease的是把sales tax摊在每个月的月供里面的,签合同的时候需要从兜里掏出去的钱少很多。

美国人如果遇到同一款车又能贷款买又能lease,选择lease的大部分是出于两个原因:灵活,喜新厌旧。比如有人租了一辆Miata,三年开下来有点开厌了,想换Z4了,等到Miata的三年lease一到,就可以把旧车还了,杀到BMW的dealer,当场就租一辆Z4回来。三年后,等到Z4也开厌了,就再还掉,换成Boxster。总是有新车开,换车的时候也不用发愁怎么能把上一辆车卖个好价钱。

Handmade Candle

原料是几只蜡烛烧剩的部分和Michaels买来的现成蜡烛芯子。步骤是先把剩蜡放在微波炉里融化掉,然后倒到在一个模子里,插上蜡烛芯子,等冷掉以后从模子里倒出来就可以了。

动了自己做蜡烛的念头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环保,家里的蜡烛点到芯子烧完的时候中间总是还留了一个厚厚的底,周围还剩了厚厚的一圈边,如果可以把两三个蜡烛剩下的部分合一起,重铸成一个蜡烛,应该是废物利用的一个好主意。

另一个原因是小时候受到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的影响。他的小说里面经常会有人被流放或者逃亡到一个荒岛上,身边只有很少的工具,比如一小箱火药,或者几把刀子。然后就开始详细的描写荒岛求生的过程,如何利用岛上的各种资源,一点一点把文明社会中的东西一样一样制造出来。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桥段就是用动物的脂肪做蜡烛。虽然其他人写的荒岛求生系小说里面也经常有做蜡烛的情节,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但是对具体原料和具体步骤的描写都不如凡尔纳的那么详细,详细到你觉得书里的描写已经足够你照着一五一十做出蜡烛来了。

所以严格来说,我这不能叫自己做蜡烛,充其量只能算重铸,就跟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那时候似的,那时候的人大多数也就是把铁锅铁门熔化掉再浇到模子里,离严格意义上的从铁矿石里面炼出钢来还差好远好远的。其实我也曾尝试过步子迈得比纯粹的简单重铸稍微再大一点:原来是打算自己做蜡烛芯子的。但在尝试了各种纤维材料包括毁了厨房的一块抹布以后,我意识到了即便是小小一根芯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让凡夫俗子做得出来的。所以最终还是杀到Michaels买了一包现成的芯子回来。

下次可以尝试着给自制的蜡烛加上颜色和香味。Michaels也有卖dye liquid和scent oil,争取弄出五颜六色的和带有各种香味的来,等到Sammamish Farmers Market开了可以拿去卖。一定要挂个"Handmade Candle"的牌子,因为美国的东西,只要标上handmade,身价立马翻番。

Handmade candle

向Jerry Sloan学习

Jerry Sloan辞职了,大概也就此退休了。在一个球队做主教练做了二十三年,虽然没有得过总冠军,这份恒心就足够令人仰止。

美国好像特别多这样有恒心的人,而且美国人好像特别崇拜这样有恒心的人。很多的例子是某个球队的解说员,一说就说三十年四十年。还有做老师的,做警察的,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警局开始工作,做到退休。就算做到退休也只是一个普通探员,也风雨无阻的每天守着这片水土。很少有人会看不起他们,很少听到有人嘲笑那些人“做了一辈子还只是个教师,连高级教师都没混到”。

现在我组里有个dev,在微软做了二十五年多了,1985年就进微软了,那时候张曙才刚刚生下来呢。虽然他做了二十五年了还只是一个Senior SDE,但人家照样每天该写unit test就写unit test,该学新东西就学新东西。新的feature要写cmdlet了,就从Amazon买本书从头学起。中国呢?八十年代那些在编程的,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在编程?

这年头,大家都喜欢都在讲career path。既然叫path,就是不能原地踏步,要前进,要不断地往上爬,像打RPG游戏一样,升级升级,升lead,升manager,升director。做一辈子教师,教一辈子牛顿三大定律,算不算career path?做一辈子警察,每天来来回回巡视这几个block,算不算career path?做爵士队主教练,每年九月开始集训,十一月开始打八九十场比赛,打到来年的三四月打完,放假,九月回来继续,就这样反反复复二十三年,算不算career path?

多少人,别说二十三年,连两三年都等不及。有些海龟,意气风发的回国发展,结果造化弄人,阴差阳错的被人把自己盯着的那个位子占了,就二话不说另投新主。只能说这些人心态太差,太投机,要好好向Jerry Sloan学习学习。

温室里的美国人

昨天去Pro Club游泳,刚下去才游出去一半,被同一条里从对面游过来的一个人拍了一下叫住了。我直起身来,就听那人在那里对我嘟嘟囔囔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吓到他了,说我不守规矩,说我下池子之前应该先告诉他一下。我马马虎虎的说了两句alright thanks for letting me know之类的就自己管自己继续游。没想到等我一圈游回来,只看到那人正蹲在池子边上,手里拿着块告示板,等我头一冒出来,他就指着那块告示板让我好好看看上面是怎么写的。我也懒得理他,转身继续。今天又去Pro Club游泳,人比昨天多,每条道都基本上有两到三个人。我这次小心翼翼的在池子边上观望了好一会儿,确保那条道里的人都看到我了,才下的水。游了一会儿,我正靠着边上休息时,岸上来了个人,跟我说I am joining you。我这才反应过来,敢情这真的是这里的风俗啊,下池子前要先explicitly的跟池子里面的人打个招呼说“我进来了哦”的。

想想当年兄弟我在复兴路跳水池游泳的时候,人可比这里的多多了。每天早上六点那场,风雨无阻的,都是些老客人,好些个都上了年纪了,看得出都游了几十年了。那时候大家下池子从来没人打招呼的,只要下去之前看一下下面有没有人,只要有一个人宽的空档,就可以蹦下去了,边上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顶多就是溅到一点水花而已。至于在池子里来回来回游的时候,只要看清前面不要和人正面撞上就可以了。如果前面有人,双方都会往边上偏一偏,就借过去了。当然偶尔也免不了撞一下,几年时间里一共也就撞个那么个位数次罢了,而且也没见有谁因此受伤的。

感觉在上海游泳跟在上海开车和骑自行车挺像的,很拥挤,大家就是确保自己前面有条出路,除此以外没什么太多的礼让,也没什么太多的规矩,在外国人和刚从国外回来的人眼里,看上去的确满混乱的,但总的来说如果在上海骑车开车久了,也就习惯了,警惕性也高了,倒也没出什么大事。怪只怪美国(尤其是某些地广人稀的州)的交通秩序实在太好,大家也都很礼让,经常是遇到一个没有stop sign的路口,两边的车都相互摆摆手让对方先过。在上海开惯车的人到了美国基本上很快可以适应,比如我;但反之不然,美国开车开惯的人跑到上海,需要一个长得多得多的适应过程。

有时候觉得美国人被宠坏了,生存能力下降了,秩序太好,各种service都想得很周到,政府部门虽然效率也偏低,但是流程很清晰,大家都照章办事,不会发生被来回踢皮球的事情,不需要动脑筋,只要闭着眼睛follow网站上列出来的要求去准备材料,基本上一趟就搞定。超市里的食品也很令人放心,尤其是Costco这种地方,大家都闭着眼睛冲进去,见什么就往推车里抓什么,完全不用担心是不是快要过保质期了,是不是含有不好的成分。商店里都明码标价,打折促销的也写得清清楚楚的,有些时候有些deal实在太好了,让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但只要它写明了no string attached,那基本上就可以放心的捡便宜了,说了没有附属条款那就真的是没有的。就连名声最差的Comcast和AT&T,半年打交道打下来也觉得人家商家挺诚实的,就算有钱多收了,一个电话打过去立马就给credit。哪像中国联通,有人上网4天被收了139小时的上网费,接到客户投诉还振振有词说是合理的。

在这样的不用动脑子不用操心的环境下面,很多普通美国人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离开了美国估计就很难混了,因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游戏规则更复杂,更tricky。而且长年呆在美国,把自己免疫系统都搞退化了。有一种理论是说,美国太干净了,使得美国人的免疫系统长期无用武之地,慢慢就功能不灵了,一遇到花粉、花生之类的就不行了。听上去很像那种进化得很高级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只要一离开了他们的飞船,在地上稍微晃两圈就不行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又加息了,又提高首付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提高到60%了,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且不论房价是不是真的太高,就算是,国家要降房价,也不是这么降的。

玩赛车游戏的新手都不大会转弯,一开始总是转得不够,常常就冲出弯道。于是到下一个弯道的时候,新手眼瞅着又没转够,又要冲出赛道了,就马上加更大力打方向盘,结果往往又打太多了,车子就一下横过来横在赛道中间了。我们的政府跟开赛车的新手很像,想让房价的不要再往上走,但试了几下发现房价还在慢慢的往上走,就着急了,短短几个月连着提高首付,连着出台新规定。结果呢?很有可能转弯转太多,横过来了,房价掉头急转直下,到时候恐怕又要引起新的不满,到时候又要急着降低首付、恢复利率优惠以稳定房价,就像新手玩赛车,车永远像喝醉酒似的,从左边摆到右边,又从右边摆到左边,很少有看到顺着赛道中间不偏不倚的往前走的。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说得着实在理。看看我们的政府这样子心急火燎的要降房价,估计那些当官的和公务员都不怎么自己做菜。新手做菜总是拿捏不准分寸,比如说烧个红烧的菜吧,一开始小心翼翼的不敢加酱油,怕加太多了。但放了几勺酱油之后还是觉得颜色偏淡,不像饭店里或者自己父母以前烧出来的那么浓油赤酱的,就赶紧继续加酱油。问题就在于新手太着急,他们不明白酱油刚加下去的时候颜色的确会偏淡一点点的,但慢慢的等到水快收干了,颜色自然就浓出来了,那时候再加点糖,继续把水收干,就有饭店里和自己父母以前烧出来的那种颜色了。新手不明白,一看到颜色不够浓,就继续加酱油,结果烧到最后就会发现酱油放太多了,菜太咸了,那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好友

十年前,我还在念研究生的时候,主要的圈子是SJTU BBS。有个什么事情,站内丢个条或者版上吼一声。中学同学之间主要靠5460同学录。还有不少人在用MSN和QQ,包括实验室里那些个。

工作以后就基本上就只剩MSN Messenger了。毕业了就不怎么上BBS了,大部分的人毕业以后帐号就都过期了,只有少数的,比如我曾经是站长所以有永久帐号,所以可能保留下来。但是也上的很少,最少的时候一年就上一两次,校园招聘的时候到CS版发个广告贴。前些年还剩了一点小名气,靠这个给组里招了不少不错的毕业生和实习生。5460已经很多年没去了,QQ帐号也早就被偷密码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正儿八经的用过。2005年的时候曾经试图重新开始用,美其名曰了解竞争对手。

02-03年那阵子博客开始火起来了。后来又有了MSN Spaces。有段时间基本上身边的朋友人人都有博客了。那时候大家言必称RSS。我也搞了个online的免费RSS reader,把每个人的博客都加了进来,每天一打开就可以看到所有人的更新。那时候感觉好像差不多了,RSS看博客更新,需要聊两句就上MSN Messenger。

可后来大家都不写blog了,那些个RSS feed一个一个不是抛荒了,就是连都连不上了。Windows Live Spaces关掉了,免费的RSS reader和feed burner也一个接一个的关掉。眼看着经常有更新的feed越来越少,现在少到两只手就数得过来了,用bookmark就够了,不需要RSS reader了。看不到更新,都不知道以前的同学、同事、朋友在干什么了。

原来大家都跑去玩开心网了,抢车位。不少人就在开心网安家了,上上照片,发发小牢骚,转转帖子,看看转贴,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在公司网络上还可以上上Facebook,那可是正宗原版的开心网。而且在美国的中国人朋友们也大都用Facebook,和WP7和iPhone集成得也好。有段时间,早上起来就看开心网和Facebook的更新和评论。

可大家好像又开始换阵地了,人都跑去新浪围脖了,开心网和Facebook虽然还在上,但更新越来越少了。又要重新一个一个好友加关注。而且麻烦的是,好友们在新浪围脖的名字都长得跟以前MSN、博客、开心网、Facebook的名字不一样,搜都搜不到,只能一个个从好友的好友里面找。而且有些人还不喜欢上传真人照片,喜欢放一张卡通的或者景物的做头像,名字也跟真名八竿子达不到一点关系。

我希望潮流就此停住,让我把我从中学开始到现在各个时段的好友一个一个找出来,加到新浪围脖上,怎么说没有两三百个也有一两百个吧。然后就拜托再也不要搞出什么新花样来了,大家不要再搬家了。再搬,就真的失散了,就再也聚不回来了。

鸟不生蛋的地方

和五年前很像,新到一个组,缺兵少将的,有很多head count,但就是招不来人。Industry的连个影子都没看到,internal的总是我们想要的不肯来,肯来的我们不怎么想要,偶尔看到一个level够、review也不错的就会两眼放光。虽然campus hire远水不解近渴,但招还是要招的,像五年前的那批campus的就招得挺值的。只不过微软在美国不如在中国那么吃香,去年只有12%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把微软作为找工作的首选,而把Google作为首选的有44%。

上个月recruiter发了邮件给我们几个志愿参加校园招聘的人,让我们选去哪个学校。等到我选的时候就只剩下University of Toronto和Iowa State University了。我就顺手选了Iowa那个。等到上礼拜去订机票订酒店的时候才发现,敢情那里除了一所大学就没啥其他的了,整个小镇五万人口,有两万五千个人是这个大学的大学生。从西雅图过去,要在Minneapolis转一次机,到了Des Moines下了飞机再开半小时的车才到,周围也没什么著名景点国家公园什么的。只好安慰自己说,就当是顺便见识一下美国中部是长什么样子的吧,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招聘,恐怕我一辈子都不会到那里去休假的。

八宝饭的做法

糯米不能太熟,不能粘在一起,要一颗一颗可以分得开的。

豆沙可以用买的,不过最好是自己碾。自己碾得比较有机,没色素,没添加剂:先把赤豆泡一个晚上,然后锅里放水煮赤豆,水不能放太多,不能烧成赤豆汤。等到赤豆煮酥了,就随便找个什么家伙碾赤豆,一点点碾,一边煮一边碾,直到赤豆碾成泥,就变成豆沙了。豆沙里要多加糖,最好是加红糖,这样看上去颜色更深一点。

猪油也要靠自己熬的,就算是在上海也已经很难买到现成的猪油了。熬猪油只要肥肉就可以了,洗洗干净切成小块,找个锅扔进去,开小火,一边熬一边用锅铲压一压肥肉块。锅里除了肥肉什么都不要放,不要放其它的油,也不要放盐,最多放一小块生姜。就这么一直熬,等到肥肉都缩成很小很小的金黄色的肉渣的时候就好了。一次可以多熬一点,用不完可以放冰箱里,熬一次可以用很久。据说也有人用培根熬猪油,其实最好不要。培根熬出来的油有盐味儿,有股子腌货的味道,味道不正。

然后就是拌糯米:糯米里面加糖,加猪油,拌匀。一定不能舍不得放糖和猪油。如果觉得放太多糖和猪油不健康,那索性就不要吃八宝饭算了。

等糯米和豆沙都准备妥当了,就可以装碗了。碗里面要先抹一层猪油,不单碗底要,整个内壁都要抹到。没抹到或者抹太少,倒扣出来的时候就会粘碗,就破相了。然后就开始一层一层开始放东西。先是在碗底铺一圈蜜饯。蜜饯主要就是一个装饰作用,我们家以前的做法是要放核桃、糖冬瓜、蜜枣、瓜子肉。蜜饯铺好以后先铺小半碗糯米,然后铺一层豆沙,最后再铺一层糯米铺满,压压实,就好了:

八宝饭

以前我们家总是每次做十几碗,然后两个两个对扣扣起来,放在阳台里。那时候很少有人封阳台,加上冰箱小,一到过年的时候阳台里就变成一个天然的冰箱,可以放晒干的年糕、八宝饭、挂风干的鳗鱼、青鱼、风鸡、板鸭什么的,放两三个礼拜都不用担心会坏。

八宝饭要吃的时候就连碗一起上锅蒸,隔水蒸。一定要蒸透,蒸越久越好。以前到大年夜,我们家总是下午就开始蒸八宝饭,等烧晚饭的时候连锅一起拿下来放一边,饭烧好再放回去,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继续蒸,等到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再出锅,找个盘子盖在碗上面,然后倒扣过来,把碗拿掉,就可以上桌了:

八宝饭

有时候我会再调点淀粉做一点薄欠,薄欠里面也要放糖,最好再放一点点白糖桂花,然后浇在八宝饭上面,可以使口感不要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