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看书

通常我们看到对歌星、影星、球星、舞星以及各种名人(包括主持人、酷哥酷姐、小男人和小女人)的采访,凡是问到被采访者的爱好,最多的就是:读书和听音乐。这些人(尤其是一些球星),谁都能想象到他们看的是什么书、听的是什么音乐,居然他们也说他们喜欢读书和音乐,真是糟蹋了这两项自从文艺复兴时期就长盛不衰的休闲活动。以后他们应该用更准确的词语,比如说自己喜欢看“流行读物”,听“流行音乐”,这就对了。在他们不改变受采访时的用词之前,如果有人采访我,我肯定不说我喜欢看书,肯定不说我喜欢听音乐。

的确,我自从开始念研究生后,大约1999/2000年的样子,就开始不怎么看书了。不看书的原因是两个:1,很多书 都是水份;2,书的内容太陈旧。正是因为这两点,我现在只看报纸和杂志:内容够新,也不必为了凑字数而掺水。无论是水份这一点,还是内容陈旧,都是以计算机书为典型的。

论水份,昂立书店里面的那么多计算机书,每一本里面都至少有80%的内容可以在其他的书上找到同样的内容。换句话说,通常买计算机书也就只是为了买那20%的“亮点”。但也不能怪这些作者:如果一本书只保留20%的精华,那么书就薄的不成样子了。所以,如果一本书在保持一定厚度的前提下还有50%以上的新意,就肯定会被奉为经典——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关于经典计算机书,不同的人心里肯定还有其他的书的名字,但原因都是他们觉得在那些书里面看到了满满的未曾看到过的东西。

论内容陈旧方面,计算机书就更不必说了。如果每年一月份给昂立书店的计算机书拍一个快照,把历年的快照拿在一起比对,彼此之间的重叠搞不好比两本计算机书至今的重叠还要小。那时候我们都从来不到交大图书馆的外借书库里面借计算机书的:都太老了。只有学到单片机或者汇编语言这种课,书库里面的书或许还能一用。其他门类的书略微好一些,因为毕竟知识更新得慢。比如书库里面还是有很多不错的数学分析的书,当然还有很多非专业的书,我和“屁精”称之为“屁书”,也就是“闲书”的意思。

那时候我、屁精和小二都很喜欢看“屁书”,速度快的时候,达到了一本书今天借明天还的速度,而且还已经被两个人看过。之所以看这么快,是被逼的。那时候我们是交大“联读班”(96TR)的,联读班的学生受到特殊待遇:普通的本科生每人最多只能借5本书,而我们每人可以借10本书。但即便如此,这10本书的配额还是不够用,10本里面通常会有7-8本左右会被一些需要长期keep的专业课参考书所占据,包括一两本数学分析的习题集,一两本工具书(包括数学手册和桥牌叫牌手册),一两本某门课老师“推荐”的辅导书——通常这意味着这门课的考试题目会来自于/改编自这本supplementary reading。这么一来,每人通常只有两三本的份额可以用来借闲书。而书库里面的有意思的书还是很多的,经常就会看到书架上有本很“灵”的书,却发现自己的书已经借满了。

为了避免狗熊掰玉米一边掰一边扔的状况出现,我们认为加快看书速度是个好主意:把掰来的苞米直接吃了,这样下次有苞米时就可以腾出手来了。有了这种看书的速度,我大学三年时间看了超过两百本“屁书”——一多半是交大图书馆借的,还有从上海图书馆借的,还有从别人那里借来看的。所以,读了研究生以后我开始不看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已经看了太多的书。这就好像有些花花公子泡了太多妞,最后反倒找了一个很普通的中等美女作了老婆,而且从此修身养性。不过如果现在偶尔看到一些很灵的书,我还是会一个猛子扎进去的。比如,《玻璃岛》是让我分两口气看完的。我自从看《万象》上面一些关于亚瑟王的文章以来,一直在等待一本有系统的、无水份的关于亚瑟王的中文专著,而《玻璃岛》让我一看就说:“这本书就是我想要的”。我还在等待一本关于日本战国的中文专著——我知道日本有一些这方面的历史小说。希望能有一本中文的,可以是一部正史,也可以是一部类似《玻璃岛》的“拼盘”,把有意思的东西都拼在一起而且还组织得很好。

所以,那时候我们看了很多书。也正因此,我们的看书速度变得非常快,尤其以我为代表。很正常,如果没有这种阅读速度,是不可能在繁重的课业以及各种各样其他事情之余以不到一个礼拜消灭一本书的速度看那么多书的。关于速度的一个可以量化的例子是:我曾经在大三的某天下午的政治课上,用一个小时时间看掉了一百页的《围城》。这是我阅读速度的巅峰,而这种快速阅读的能力我至今还保持着。四月份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坐在长城饭店对门的星巴克里面,晒着太阳,用四个多小时的时间看掉了一本三百多页的《达芬奇密码》外加一本三月份的《哈佛商业周刊》。

阅读速度太快也是有烦恼的:我发现现在的报纸和杂志不能满足我的“阅读欲”,在阅读方面我经常会出现“欲壑难填”的情况。报摊上那种杂志的内容太少了,例如《大都市》、《Cosmopolitan》、《Marie Claire》等,只能用来给白领们学着电视剧里面的样子放在茶几上偶尔翻翻。而《体坛周报》、《南方周末》以及一些日报(例如《东方早报》),虽然字儿密密麻麻码了很多,但内容空洞无物、无趣。还能够满足我阅读欲望的,大概也只有《经济观察报》、《南方体育》、《外滩画报》、《商业周刊》等不多的几种了。

不过,虽然我看书这么快,但还好,总算我的伴儿看书的速度也不慢。Minji曾经有一次去做头,头没做完,把那家店里的所有杂志都看完了。这个故事是Minji亲口告诉我的,我并没有目击,因此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这家店的杂志太少;她做头发的时间太长;她看杂志不够仔细;她看的杂志图片太多,增加了单位时间能够阅读的页数。经过这么一分析,我又一次觉得我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

Comments on “我不看书

  1. zoe February 12, 2007 11:57 AM

    師兄真厲害。。。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