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ecosystem

美国人似乎特别有一种“装备崇拜”的情结。看看美国最流行的这些运动,无一不是需要花大价钱置办装备的。高尔夫是典型例子:一号木三号木五号铁七号铁,外加球包和手套,还有在球的表面材质与空气动力学上大作文章,电视里广告的卖点都是用了某某杆,会让一个人马上就明显提高上果岭的百分比,马上就能提高平均击球距离,云云。如果你相信,就掏钱吧。

你还别说,这种广告还真有不少美国人信,否则怎么电视上整天就是这种广告呢,就是投其所好。在中国,电视上空闲的时候就放丰胸广告,或者就是好记心英语学习机,或者就是那什么网易拍,瞄准的就是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中国女人想丰胸(或者说中国男人希望中国女人胸更大),中国小孩想走捷径学英语,中国人想买电子产品又没钱。但美国的电视上就没有丰胸、学英语和网易拍广告。美国女人胸一个比一个大,美国人生下来就讲英语,美国人一年赚几万块钱而买个数码相机只要两三百块钱,没有市场就没有这些电视广告了。取而代之是减肥广告、赚钱广告、各种装备广告。尤其是减肥广告,汹涌程度勘比中国的丰胸广告和英语学习机。有些是教你做操的,有些是卖减肥药的,但总的套路都是告诉你减肥很容易,大鱼大肉冰激淋奶油蛋糕尽管吃,也不需要辛辛苦苦work out,只要用了他们的产品,就能两个礼拜lose 10lb,两个月lose 40lb。不过中国和美国的电视广告有一点是相同的:瞅准了人人都想不劳而获。

回过头来还是看美国的这些体育运动。棒球,球杆、球、手套、帽子。橄榄球,那套衣服不便宜吧,还有头盔。冰球,衣服也不便宜吧,还有头盔。自行车,除了车子以外,还有眼镜、那种紧身的据说能减少阻力的衣服、帽子——而且不戴帽子是不行的,非法的,据说美国有法律规定——要么就是华盛顿州有法律规定——骑自行车必须戴帽子,完了,又是几十美元。如果你相信有些很贵的帽子能够帮助减少百分之零点几的阻力,那就再加钱吧。数来数去,也就是篮球还比较便宜,也就是一双鞋的开销,场地也不需要很大,所以在美国的这些流行的运动里,也就只有篮球可以有街头篮球。你听说过街头橄榄球、街头棒球、街头冰球么?

从中获利的是那些卖各种运动装备的公司。这些公司要赚钱,所以他们就大力推广那些对装备要求高的运动,推广了以后就有更多人来买他们的装备,然后这些公司就有钱了,就能请大牌明星来代言,进一步推广,然后就有更多人来玩这些运动,就有更多人买他们的装备。这么循环下去,一个很健康的ecosystem就出来了。也难怪乎有很多在世界其他地方很流行的运动在美国推广不起来,仔细想想,根本原因是没有装备的钱可以赚。足球,只要一只皮球,二十二个人光着脚就可以踢上一个多钟头,开销多省啊。乒乓球和羽毛球,两块拍子一个球就可以开打了,打球的人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都可以。乒乓球还要找个水泥桌子支两块砖,羽毛球索性什么都不需要,两个人空对空就可以打了。这么省钱又好玩的运动,玩的人是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快乐了,但体育用品厂商就不开心了。所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在美国就推广不起来。

Museum of Flight

Museum of Flight在西雅图南面,虽然不如想象中的规模大,但也还不错,有一些重量级的收藏,像协和、SR-71、老的空军一号等。上中学的时候在《航空知识》上看到过若干次图片,这次是第一次看到实物。

1. SR-71。中国的航空博物馆是没有机会收藏这么完整的一架SR-71的,最多最多也就是被我们打下来的U-2的某个尾巴或者某片碎块。

2. SR-71的发动机。外行看个热闹,无非是以前看《航空知识》看了不少名词,什么冲压发动机、增压室,什么什么的。边上有个穿着疑似军装的老头在说个不停,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飞行员。

3. 露天的Air Park里有一架协和式(Concord)。去的时候晚了,三点半之前可以登机到里面转一圈。

4. 协和式边上是空军一号,是已经退休的那架老的波音707,是Museum of Flight的镇馆之宝(废话,一共就这么一架)。

5. F-14,当年Tom Cruise就靠它成名的。

航空博物馆到这个水平估计也就到顶了。要看更新、更多的飞机,下次要去航展看。要去就去巴黎航展,珠海航展还差点。

做了个备份

写了个程序,用MSN Spaces MetaWeblog API把这个Blog上的所有帖子都拷贝了一份到我的MSN Spaces上。让程序干活就是轻松,三百多篇帖子,几分钟就干完了,花在写程序和调试上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几十分钟。格式、日期都基本保持原样。

事实上,原本是打算把备份做到Blogger上的,但Blogger的Atom API死活不能加新帖子。Get entry和Delete entry都可以,说明authentication和connectivity都没问题,但Create new entry就总是得到一个HTTP 500错,也没有详细的FAQ/KB,也没法troubleshoot,只能放弃。论对开发者的友好程度,看来微软仍然更胜一筹。

华盛顿大学里的樱花

昨天又去了华盛顿大学,樱花终于开了。游人如织。

有一个老兄特别逗,美国小青年的样子,捧着个吉他坐在树下,摆酷,作孤独状。自弹自唱,唱的居然还是日语的。昏倒。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21)

晚上没事,拿了星期五去城里时买的THE NEW YORK TIMES来看。在B38版上看到一篇art review,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的:

Around 1966, when Pop, Minimalism and Color Field painting were the preferred options for a serious artist, the British painter and Los Angeles resident David Hockney embarked on a daring exploration of what was then thought irretrievably retrograde: realist painting. Over the next decade, he created full-figured portraits of people, alone or in couples, that were as intimate as they were monumental and as poetically thrilling as they were visually lucid. The best of them can still be counted among the most memorable artworks of the postmodernist era.

寒啊,这不就是典型的GRE阅读理解么:艺术类的主题,若干不认识的单词(lucid, embark, Minimalism, monumental),长句子(整个一段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占了一半的长度)。当时就感觉自己仿佛身处新东方的教室里,正在听台上的老师绘声绘色的讲着:

“有一个叫D.H.的画家,逆潮流而动,擅长现实主义和给人画像,...”

论出租车的优点

很多年来我一直抱定了不学车不买车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在上海,出租车是更好的选择。我一贯主张自己开车不如坐出租车。我的主要论点是:

1) 买车开车的开销比打的高很多。

    在上海或者北京,就算出入全部打的,每个月的开销最多也就是一千元上下。这个估算的依据是:2004年有段时间我在北京做售前,公司给报销出租车费,所以我基本上出门就打的,除非是就在街对面买水果买光盘之类的或者就是想散步。一个月下来,一摞出租车发票价起来差不多是一千一百元的样子,其中还包括多次从三元桥到知春路的往返,每往返一次差不多是七八十元;以及多次从三元桥去飞机场,每去一次都是五六十元。所以说,在北京或者上海,一个人出入打的的开销不会超过一千元。而自己开车就不止了这点了,如果在徐家汇或者人民广场附近等市中心区上班,一个停车位就是五六百。而且自己买的车会depreciate,出租车不会。汽车和房子不一样。汽车和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一样,是纯粹的消费品,只会越来越不值钱,老爷车等不在讨论之列。这样算起来,自己买车开的开销就更高了。既然我的收入还不能做到买汽车就像买自行车、买油就像买可乐,那还是别和自己的钱包过不去了。

2) 打的有诸多方便。

    很多人都强调自己有车的方便:下雨天、上下班高峰、购物、自驾车出游,等等。其实类似下雨天和上下班叫不到车的问题,是可以workaround的:避开高峰,坐公交车,坐地铁,步行,等等。人不留人天留人,遇到下雨就在商店里多逛一会儿、咖啡馆里多坐一会儿、单位里面多干一会儿,等雨停了高峰过了再出去,不就是晚半个小时吃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没由头的自己push自己,不懂得闲下来。

    打的有很多无法替代的方便。例如,不需要操心找停车位,不需要万分小心的留意路上突然蹿出来的行人和自行车,不需要担心经常更改的道路设定,不需要操心车子的保养和维修,不需要自己洗车,等等。打的的话,出去和朋友吃饭或者晚上出去泡吧就都可以喝点酒;玩得晚了以后可以放心的在回家的出租上睡着而不用担心疲劳驾驶;路途远或者塞车可以在车上看看报纸看看书或者准备准备下午要用的PPT,或者可以拿出手机遍历一边联系人,给太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短消息联络一下。像我那时候经常晚上加班到半夜一两点钟,从楼里出来人都迷糊了,哪里还开得了车,只想钻进一辆出租赶紧回家。这些都是打的的便利。

3) 打的有助于心理建设。

    说来有点龌鹾,但这是事实:在出租上我是客户,司机得delight我。司机要是开错路了,或者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或者是打发票的纸用完了,我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平日积蓄在胸中的怒气怨气一起带出来,他也不敢拿我怎么样,只能当我的出气筒,否则我就打投诉电话了。不过这一套不适用于北京。北京的出租司机基本上不在乎投诉。

不过现在看来就算不打算自己买车开,但不学会开车是不行的了。下个月回到上海就去学,这样下次再过来就可以租个车到处晃荡了。不会开车在美国生活着实很艰难很艰难。或许在东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还好,在西部是不行的,没处买东西,没处吃饭,步行距离都是以小时计的,自行车动辄两三百刀一辆。不过我仍然不打算在上海买车自己开。事实上这边很多同事到上海后也都不开车。入乡随俗,在美国就要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过,在中国就要按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过。人回到中国还想按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过,或者人到美国还想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过,都是固执而不明智的。

从西雅图去加拿大的旅游签证攻略

本攻略适用对象
持中国护照,凭美国B1/B2签证入境,居住在西雅图附近,打算申请Temporary
Resident Visa去加拿大旅游的。

关于签证处
加拿大领事馆签证处地址:5th Floor, Plaza 600, 6th & Stewart, Seattle, WA 98101-1286。就在Westin酒店边上那幢楼,四楼是Canadian Consulate General,五楼是签证处,直接去五楼就可以了。签证处工作日每天早上八点到十点接受材料。签证处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屋子,比上海和北京的美国领事馆签证处都要小。四楼领事馆和五楼签证处门口都没有任何保安和检测设备,如果真的是恐怖分子的话,直接冲进去就炸了,不知道他们如何防备。去签证坐电梯到5楼直接就进门,可以随身带电脑、手机、相机等,但是手机和照相机不可以拿出来用,不允许吃东西。笔记本电脑可以拿出来用,这篇攻略就是我在等签证的时候用笔记本写的。

签证需要带的材料

  • 本人护照
  • 回中国的飞机票
  • 打印出来的Supplementary Questionaire以及回答
  • 65美元的现金
  • 填好的IMM 5257表格
  • 照片两张
  • 用以证明工作身份的材料

关于签证材料的说明

  • 护照上应该是有进美国时钉上去的I-94表格的。
  • 回中国的飞机票必须是原件。
  • Supplementary Questionaire官方网页上有。不是很重要,面试的时候不怎么看。简略填写就可以了。
  • $65的现金必须是exact amount,签证处不找零的。如果身上只有100美元的现金,可以到马路对过的Bank of America换零钱,早上九点开门。九点以前可以到可以到马路对过的一个Bartell Drug店里换开。再不济,可以在Bank of America门口的ATM机上直接取现金。
  • IMM 5257很容易填,比美国人的156和157表简单多了。表格在官方网页下载,是可填写的PDF格式;可以填好了打印出来,也可以打印出来填,也可以到了签证处再填,那里有空白表格一大摞。表格上只需要申请Single Entry就可以了。凭美国签证和I-94表,可以在加拿大签证有效期内多次从美国多次出入加拿大(例如US-CAN-US-CAN,但是不可以US-CAN-US-MEX-CAN)。
  • 照片的尺寸要求是:4.5厘米高、3.5厘米宽,照片上头部(从头顶到下巴)的高度在3.1厘米到3.6里面之间。详见官方网页。建议在国内带一些过来,这边拍照巨贵:15美元只有两张照片,很多照相点或者Express都只开到晚上六点钟。FedEx Kinkos开得晚一些,工作日晚上10点关门,但FedEx Kinkos只拍美国护照标准的照片,你要么就跟他说"make head a little bit larger than US standard",要么就另换地方。和颜悦色一点跟营业员套套词,他/她会答应给你试拍一张,不满意不要钱。就看套词功夫了。
  • 工作证明材料还是看得很仔细的。最好包括:公司的Badge(胸卡、门卡),带照片的;上个月的PayRoll(工资单),可以是打印的,最好带有公司的Logo;来美国前签证时用的Invitation Letter(带公章的);等等,越多越好,实在找不到也问题不大,签证的时候套套词,我去的时候只有badge和不带Logo的工资单,套了套词也就过了。如果在美国签证上的Annotation部分已经写上了类似“Work for Microsoft China”的字样,也可以作为证明。

签证过程

  1. 到了签证处以后先拿号,排号机和上海的各个银行里的一模一样。拿到号以后就坐下等着,墙上有叫号的屏幕,也和银行里一模一样。
  2. 叫到号以后就到指定的窗口面试。把所有材料(除了$65的现金)一起递进去,最好是装在一个大信封里面。面试也就几分钟的样子。
  3. 面试完了以后把所有材料(除了$65的现金)留给他/她,然后坐下等着叫好付钱,仍然是用一开始拿的号排队。
  4. 叫到号后去Cashier窗口付钱,所有材料仍然留在他/她那里。他/她会告诉你几点钟回来拿护照和签证。一般来说是十一点半,哪怕是当天第一个面试的人也是十一点半拿签证。
  5. 然后就可以出去逛一圈了。可以去Space Needle,步行过去15-20分钟。Space Needle很高,一眼就看见,朝着那个方向走过去就可以了。可以记一下地标,以防回来的时候走丢。另一个避免走丢的方法是沿着轻轨走,到了五街就会看到轻轨的,五街和六街只隔一两百米。Space Needle早上九点就开门了,成人票$14,收信用卡。
  6. 看好时间,十一点半之前回到签证处,等着叫号拿签证就可以了。不用提前太早回去,不会提前发签证的。不过早一点回去可以占到一个座位坐下等着。拿签证也是比较慢的一个过程,搞得不好要12点才能拿到签证。拿签证基本按照先面试先拿的顺序,但也不严格遵循。机票、胸卡等也会一起还给你,记得拿好。

签证处官方网页
http://www.dfait-maeci.gc.ca/can-am/seattle/rightnav/visiting_instructions-en.asp。这个link是别人给我的,坦白说,我没有找到如何从首页进到这个页面。

备注
持1 entry B1/B2签证进入美国的人必须重新申请美国签证,否则去了加拿大就回不来了。如果是持H1签证的就不需要重新申请签证。去加拿大的话,H1签证的I-94表不会被收掉。这是我的两个同事亲身经验。其中一个人拿的H1签证,去了又回来了。另一个人,父母持B1/B2签证来探亲,结果开车到了加拿大边境,去不了,只能掉头回来。

UWash

下午跟Matthew去华盛顿大学看樱花,不过樱花还没怎么开,看来还要再过两个礼拜。不过天气很好,华大也挺漂亮的。停车场出来就是法学院的大楼,是以比尔·盖茨的爸爸名字命名的大楼,叫William H. Gates Hall。BillG和他老爸同名。法学院大楼的大堂一侧有一堵墙,墙上都是捐款修楼的人名字:

捐款人的姓名的底色是不一样的。捐$10,000,000的人的名字的底色是金的。

BillG他老爸自己捐了25万美元:

BillG和他老婆捐了一千万美元:

UWash还有一幢计算机系的楼,是以Paul Allen的名字命名的,叫Paul G. Allen Center。据说事实上这幢楼是Paul Allen和BillG两个人一起捐的,但是他们好像为什么事情打了一个赌,结果BillG赌输掉了,楼就以Paul Allen的名字命名了:

还有一些楼也挺漂亮的。这是数学系的楼,很理性的感觉:

不知道这是哪个学院的楼,就在华大中心的大广场边上,很有气势的样子:

据说华盛顿大学的樱花原来是要被运到华盛顿(Washington DC)去送给美国人的,但日本人太笨,搞不清华盛顿和华盛顿州(Washington State)的区别,结果被送到华盛顿州了。在华大的Art School和Music School那里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种着成片的樱花树。可惜今天花还没开,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了。


The Public Market @ Seattle

下午在Seattle downtown的Public Market逛了一圈,买了一个菠萝,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这里的东西都巨大无比,什么都是King size的:三文鱼叫King Salmon,蟹叫King Crab,虾叫Jumbo Scampis (Jumbo的意思是“庞然大物”,Scampis是一种虾的名字)。Btw,我很不喜欢英文。都是虾,搞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有Scampis,还有Shrimp,还有Prawn。从字面看,根本看不出是虾。不像中文,只要是虾,都会带“虾”字。

这里连大蒜都是巨大无比,足足有一个手掌那么大!这里管这种大蒜叫做Elephant Garlic,大象大蒜,昏倒。

卖奶酪的:

卖辣椒的,挂着一串串的非常好看:

还有很多卖鲜花的,但超级超级贵。这么一束差劲的梅花要卖四块钱,还是美元。记得在昆明的花市上,一束玫瑰花也不过就是两块钱,人民币。

水果摊上有一种叫做Blood Orange的橙子,里面是深红色的。貌似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比较夸张的词汇,中国人管深色的糯米叫做血糯米,美国人管切开来是红色的橙子叫做血橙:

还有人卖手工艺品,比如陶制的笛子。能吹响么?

还有磨胡椒或盐的棍子。东西看上去不错,本来想买一个的,结果价格超级贵:一个要174美元,再次昏倒。


一天一根哈根达斯

看来我又能继续我在北京工作时的一个坏习惯了:每天午饭后一支脆皮雪糕。在希格马的时候,只要是在B1吃午饭,饭后都会到eGuo超市里买一支雀巢的脆皮雪糕,不是五块钱就是六块钱。今天发现Bld 117的cafeteria里也有卖脆皮雪糕,有雀巢的,也有哈根达斯的,都是$2.15一根。买了根哈根达斯的coffee & almond crunch。以后只要不出去吃,每天午饭以后都可以来一根。

貌似这里$2.15的哈根达斯雪糕和北京的CNY 5.00的雀巢雪糕吃上去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巧克力的脆皮,嵌了一些果仁,里面是巧克力味或者咖啡味的冰激淋,下面戳一根木头棍子,连包装都没啥区别:外面一个纸盒子,里面还有一层塑料纸包着,撕开就可以吃了。以前还经常吃Walls的“梦龙”。2002年那阵子经常吃,公司有人生日了就让阿姨买一大袋子,给组里一人一根。梦龙有两种,一种是光皮,一种是麻子皮的。光皮的因为没有果仁所以便宜,三块钱人民币一根;麻子皮的有果仁,就和雀巢的以及哈根达斯的大同小异,卖六块钱一根。美罗楼下罗森就有。

把雀巢的、哈根达斯的和麻子皮梦龙放在一起,让我蒙上眼睛吃,我肯定是分不清彼此的,正如我分不出sauvignon和merlot有什么区别,我最多也就能分清楚white wine和red wine的区别;也就像我分不出哥伦比亚的咖啡豆和牙买加的咖啡豆有什么区别,我最多也就能分清楚Milk Coffee和Espresso的区别。哈根达斯的脆皮和雀巢的脆皮也实在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就是没有区别的,在Bld 1117那个冰箱里面并肩躺着,标的价格都是$2.15。可一到了国内,雀巢的就只卖五块钱,和蒙牛、光明、和路雪一起挤一个冰箱,而哈根达斯的就能卖上三四十块钱,还被高高在上的供在带有Haagen-Dazs大标签的冰箱里,待遇基本等同于飞机场里放在冰箱里卖的阳澄湖大闸蟹。凭什么彼此的待遇就差这么远呢。偏偏还就有人声称哈根达斯就是更好吃一点,谓口感更好云云,真是神经。

中国移动的黑色幽默

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上礼拜五,我特地打了个电话到1860,特地转到人工服务,要求开通国际漫游。但我一定是说错了,一定是把“国际漫游”说成了“国际长途”。结果自然就是用不了了电话了:星期六在Bay Area,可以找到两个Cingular的网络,但哪个也注册不了;今天到了西雅图,除了两个Cingular网络以外,还能找到一个T-Mobile的网络,但也注册不上去。

Jessica帮我打了电话到1860,结果被告知不可以代为开通国际漫游业务,除非她能给出我这个手机号码的密码,或者可以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去电信营业厅开通。理由是为了确保开通国际漫游是出自我本人的意愿。

这简直就是一个第二十二条军规似的黑色幽默:

  1. 密码?我自己也不记得了。重置并获取新密码只有一种方式,即在中国移动的网站提交,新密码会通过短消息发到我的手机上。可我连网络都入不了,怎么收短消息?
  2. 身份证原件?我带在身上。出远门的人谁会把身份证留在家里?
  3. 户口本原件?如果我妈带了我们家户口本去电信营业厅,电信凭什么相信这是出自我自己的意愿?

合理的操作流程是:只要能提供机主的身份证或者billing address,任何人都可以代为开通新业务。新业务开通后,China Mobile发一个短消息给机主确认新业务开通,机主可以回复任何文字加以确认,如果72小时内不确认,新业务自动取消。

愚蠢且可笑的中国移动。

看图说话:斯坦福大学

上午去了次Stanford University。非常漂亮的校园,巨大的校园里的每一处建筑都有不错的审美水准。我所去过的国内大学里,也只有苏州大学的老校区能有相当的水准,让人徜徉校园中身心愉悦。其他的名牌大学,投了很多钱造新楼,但建筑几无美感可言,至多能取悦上级领导而已。

Stanford (4)

Stanford (3)

上海交大的闵行校区这两年来进一步扩大,东区造了很多新的楼房,但很难找到有什么去处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想想事情晒晒太阳。心不静,学问也做不好,想法也出不来。

Stanford (1)

Stanford的校园里看不到什么人的塑像。树下的草地上低调的嵌着一块石碑,纪念做出贡献的老师。

Stanford (2)

Hoover Tower上俯瞰的Stanford校园:

Stanford (5)

学校里的商业街。有快餐店,有Cingular和Verizon Wireless的营业务,有哈根达斯,也有书店、服装店,等等。干干净净的井然有序。

Stanford (7)

Stanford (8)

街边的空地上竖着一个巨大的蛋。蛋的表面满满叠叠的粘贴着各式的电路板,很有硅谷的味道。

Stanford (6)

下午去了金门大桥。桥的一边是湾,湾区的湾,桥的另一边就是太平洋。远远看去就是San Francisco的downtown,有点让我想起香港,从尖沙嘴看过去,港岛上也是类似的,高高的楼密密的依山而建,脚下就是港湾,装集装箱的船进进出出。

San Francisco (From Golden Gateway 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