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aybe" Please

中国人是如此的偏爱用"maybe"这个词。老美的tech talk,下边提问题的,没说两句就有好几个"maybe"。

很多时候,当我问“(某某模块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么?”,我希望听到要么是"yes",要么是"no",要么是"部分正确"。千万不要回答我"maybe"。对于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问题,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conditional的就根据condition分别讨论。"maybe"算什么答案?

当然,对于“你爱她么”这种问题,可以回答"maybe"——这说明回答的人自己还没想清楚。那就请去想清楚再回来。

还有一些摘自email的"maybe",似乎只是为了让自己委婉一些:

  • "I think maybe it is not a good idea to blahblah"
  • "Thing will get even worse if blah blah, ..., maybe we need think about it seriously"
  • "To track those bugs easily, maybe we'd better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build version when we file bugs"
  • "A configuration spec should be defined. Maybe PM can push it."
  • "(We have a lot to do, so) maybe we have time only to browse the code."
  • "One solusion maybe: ..."

为什么不能说的更确切一些、更肯定、更明确一些呢?例如:

  • "I think it is not a good idea to blahblah"
  • "Thing will get even worse if blah blah, ..., we need think about it seriously"
  • "To track those bugs easily, we'd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build version when we file bugs"
  • "A configuration spec should be defined. PM could push it."
  • "(We have a lot to do, so) we hardly have time to browse the code."
  • "One solusion: ..."

我真的很讨厌太多的"maybe".

社交话题

英国人见面谈天气,天气是社交话题。

早年,我讨厌男人见面就聊足球,股票。后来变成了房产。“上海的房子贵么?”“上海的房子贵还是北京的房子贵?”每次都要回答同样的问题。不单单是我一个人讨厌,某女生也曾经在blog上描述过同样的烦恼,但糟糕的是我忘记是哪个女人的blog了,这很糟糕。

聊汽车也是社交话题。聊聊开车技巧,聊聊各种车型。我姐的痛苦持续了很多年,每每都有人问她,“买通用的车子能打折么?”同样的问题被问很多年是很痛苦的。刘翔比较强,“2008年的打算是什么”,他说他被问了一万遍,但仍然只能含笑做答。

工程院的社交话题是“来北京习惯么?”“气候适应么?”“饮食适应么?”

我被问了不下50遍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上海来北京”。对于不同的人我有不同的回答,但不变的是耐心。虽然我已经是第50遍被问到了,但对问我的人来说,只是他/她的第一遍。

蝙蝠

有人问我,怎么这两天blog又变少了,我说因为公司里的事又忙起来了。伊让我改行写东西过日子算了,我很坚决的说,不行。

库尔妮科娃,打网球的时候可以客串做模特、拍封面、做交际花、泡大款。后来她以为自己真的是大美女,可以不用打网球专门靠脸蛋吃饭。结果网球不打了,广告也丢了。其实她只不过是比Davenport稍漂亮一点而已。

郭美人、璇美人也并不见得有多美,我就不觉得。但愿她们不要误以为自己真的很漂亮,即使不搞体育也可以靠脸蛋吃饭。

陈逸飞,画家里最成功的商人,商人里画的最好的画家。伊索寓言里面的蝙蝠,蝙蝠对兽说“我是鸟”,对鸟说“我是兽”,最后被两边遗弃。

主业终归是主业,爱好终归是爱好。

新东安的思考乐

昨天去新东安上的思考乐买书,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一本书都没挑出来。书架上的都是俗物。最多的当然仍是经营管理励志类的:各种营销实务,挂着杰克韦尔奇名号的,各种和“执行力”沾边的,各种“xxx的N个习惯”,甚至包括《成功家庭的7个习惯》,居然也标着是Steve Covey写的,荒唐死了。结合最近那则《万人争读的假书是怎么炼出来的》的深度调查,很有理由相信思考乐里面那大片的管理类的书有大半是枪手的。

各种烹调、家政、幼教的书,也占了大片的书架;各种旅游的,又是一大片。自从《藏地牛皮书》这个套路走红以后,模仿者以十倍计,满满的塞满书架,但我一本都不想抽出来看。无非都是“编著”的,所谓“编著”说白了就是copy & paste的,加上占据巨大面积的图片。传记类的…江泽民的那本传记倒是放在堆头最抢眼的地方。其他还有什么能让我想拿起来翻一翻的?没有。切格瓦拉的画传,最新的《城市画报》刚刚介绍过,凭心而论,鸡肋一样的书:没什么内容,很快就翻完了,但看完要扔又舍不得,毕竟那么精美的纸、图片,可如果收着,又是断然不会看第二遍的,搬家的时候一旦箱子太重,它一定是第一批被我舍弃的。哲学类…我想买本《论语》补补,只要那种薄薄的,可以是有注或译的,但千万不要再有更多的画蛇添足。好的牛排,撒一点盐就是很好的调味了,能够把肉汁的味道发挥到顶了,不喜欢加大量的蘑菇酱或者黑椒酱的。满书架的诸子百家相关的书,但就是找不出一本干干净净的《论语》。只有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很朴素的设计,很适合阅读的排版,有八十年代图书馆的藏书的遗韵。

空手而归。新东安的思考乐,就像是倒闭前的21世纪便利店,看上去货架上东西还是很多的,但你想买的什么都没有。

其实近年来好的书并不少。冯象所写的《玻璃岛》和《创世纪》就是极其精彩的,内容充实,取材专一,看得出字里行间是渗透了作者的心血的,作者乃是哈佛大学中古英文文学的博士,字字显功力。历史类的,有一本《那一夜雍正夺嫡》,作者专门研究、收集、比较雍正继位之迷这一话题达几十年,方能厚积薄发,远远不是那些赶着《雍正王朝》热播的应景之作所能及的。还有去年看的《城记》,也是资料充实,写作、排版都透着“认真”二字的。但这些书在思考乐里面都找不到,我都是在乌鲁木齐路复兴路路口那家一开间门面的“季风”或者诸如此类的小书店买到的。

我对小书店的好感始于鹿鸣,复旦那里的一家小书店,书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大的书店总是大而不当,尤其是连锁的、多楼层的,包括:上海书城,三联书店,西单图书大厦,思考乐,贝塔斯曼书友会。街角的小书店经营日益艰难,只能在大书店的夹缝中求生,电影“You've Got Mail”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但无论思考乐开多少家分店,无论贝塔斯曼招募多少会员,街角小书店始终不可缺少。

后知后觉

加班回到家,打开电视,发现陈逸飞死掉了。当成一个特大号外转发给无数人,结果被shame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嘲笑我怎么现在才知道。

冯华:老
胡祖忻:你刚知道啊
李文阳:靠,昨天就晓得了
黄雪斌:老大,全天下都知道了
刘晨波:我是昨天下午知道的
何敏:昨天就知道了
许嫣嫣:早知道了
陈倩:早上我看到新闻了
金睿:老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

只有陈思政回我说“噶夸张!怎么会?”。貌似他是唯一知道得比我还晚的。

B4所有知道得比我早的人。你们里面只要有一个人像我这么热心的用短信传播一记,我也不至于沦落到全世界倒数第二个知道的地步。

Never Assume Anything

案例一

一对大学里的恋人将近毕业,都在申请出国留学。有一天,男的先拿到了offer,他没有马上告诉女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女的一直没有收到offer,男的也一直没告诉女的他拿到了offer。直到过了deadline,女的只能留在国内工作,男的舍不得离开她,也把自己的offer letter收了起来,也留在国内工作。那年的圣诞节到了,男的把自己的那封offer letter当作圣诞礼物送给女的,向她表白自己的心意。女的看到后泣不成声。原来,女的也早已拿到offer,但她也因为怕男友难过就一直没拿出来。

案例二

有人敲门,丈夫在洗澡,让妻子去开门。敲门的是住在隔壁的男的。邻居男子对妻子说,你脱掉衣服我就给你一千块钱。妻子想了想,脱了,邻居男子果然给了她一千块钱。妻子关上门,喜滋滋的跑去告诉还在洗澡的丈夫,只脱了一下衣服就赚了一千块钱。丈夫听了大骂,原来那个邻居男子本来就欠他们家一千块钱。

案例三

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妻,他们家只有两件值钱的东西,一件是丈夫的祖传怀表,另一件就是妻子的一头秀发。他们彼此深爱对方,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他们都想尽办法要送给对方最珍贵的礼物。结果,丈夫卖掉了金表,买了一只玳瑁做的头饰给妻子;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买了白金表链给丈夫。

点评

沟通太重要了,时时刻刻要牢记:foster open communications,work toward a shared vision,empower team members,never assume anything。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13)

三个人打斗地主,没有纸笔记分数,只好每个人自己记住自己的分数。

我懒得记,对另外两个说:“其实只要你们两个人记住分数就可以了,反正我们三个人分数加起来总和永远是零的。”//grin

陈思政一摆手,“不行,你要记的,你做我们两个的校验。”

宁可上课迟到也不能憋尿

看到一篇报道,关于山西一些小学厕所蹲位太少。为了进一步描述学校如厕难问题,作者举例说,他以前在学校工作的时候,一个女生下课时排队上厕所,但一直到上课也没有轮到她,结果在课堂上忍不住尿了裤子。

我的问题是,是谁告诉这个女生准时回到教室比撒尿更重要的?小学老师平时都对这些年幼无知的学生教育了些什么?这个的女生的这种价值观——宁可憋尿也不能上课迟到,是谁给灌输的?

反正以后我的孩子我会很肯定的告诉他/她,如果上课铃响了你还没上完厕所,那就继续等着,直到尿完了再回教室。

回头想想

刚才在看一个2003年的PPT,里面说到Longhorn的地方,赫然写着"2H 2004 Longhorn Beta 1"和"RTM 2005"。眨眼间,已经是2005了。

昨天在Hi-PDA看到一篇老帖子,2001年1月写的,题目是《我心中的梦幻手机》。这个作者当时心里对梦幻手机的希望是:彩色高分辨率屏幕,手写输入,可以GPRS上网,支持HTML,可以聊天、听MP3、打游戏、字典、PIM,价格5000CNY以内。一晃已经是四年前的了,那时候的期望,现在看来早就称不上“梦幻”了。多普达686就都有那些功能,一千多就能搞个二手的了。

羽泉有一首歌,叫做《回头想想》,研究生的时候老听,但当时钱柜没这首歌。

陈思政同学问我打算在北京待多久,我说不知道。回头想想过去几年,我发现我永远猜不到自己一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 2001年4月我研二,考GRE,打算出国念书,但一年后我进了微软;
  • 2002年4月我在开发BMS XP,我以为做完BMS XP以后还是回去做case,但没想到到一年后我成了Trainer;
  • 2003年4月我在做Training,我以为会一直做Trainer,但一年后我在北京做售前;
  • 2004年4月我在北京,我以为一年以后我会在香港工作,但一年后...
  • 2005年4月我还在北京,在ATC做SDE/T,乖乖的。

不去想一年后的事情。

月薪一万

有一个英国人给王建硕写信,说有个跨国公司给了他一个在上海的职位,工资是每月税前10,000CNY外加1,000CNY的房帖(这个offer怎么听上去如此的熟悉…)。这个英国佬觉得这份工资低得离谱,这点月收入他在英国每个礼拜打10小时零工就能赚到(“To me this seems ridiculous, and something not worth even considering, as it's less than I earn working part-time, just 10 hours per week, here in London.”)

依我看,一万块钱一个月,除非这个英国佬坚持要在上海喝和它在伦敦喝的同样的矿泉水,在上海看和在伦敦一样的报纸,仍然吃从英国进口来的奶酪,那绝对入不敷出。如果你乖乖的喝农夫山泉,看China Daily,吃光明牌的奶酪,租两千块钱的公寓,在上海已经可以过得很舒服了。生活还是要量入为出的。千万别赚着白领的钱,想过大款的日子,或拿着学生的津贴,想过白领的日子,那都是行不通的。生活嘛,和项目管理是差不多的,都是带着镣铐跳舞,一个是deliver high quality product on time with given resource,一个是lead high quality life with given money and energy.

如果我是这个英国佬,我当下就来中国。他来中国的好处多的去了:有高的社会地位,有新鲜的文化,工作轻松,更重要的好处是,有排着队的青春小妞不要钱的和他上床,在欧洲他有这个福利吗?

其实,这个英国佬郁闷的关键是为什么它在上海就只能按照上海local staff来pay,而不能按照伦敦的标准pay。这也怨不了别人,谁让这个英国佬能力有限呢?If the company could find someone else to fill the position with 10,000CNY monthly salary, it won't pay unnecessary more. 在这件事情里,这个英国佬只是一个外国人(foreigner),而不是外派员工(expatriate)。Expatriate当然是很爽的,拿着英国的工资在上海过日子,公司还每月出1,500USD给租service apartment,但前提是你得够得上expatriate的价值。

每个人都该想想,你凭什么去向公司索要更高的工资。难道因为你留过学么?难道因为你是一个博士么?公司又不是出钱买你的学位。难道因为你是外国人么?公司为什么要为国籍买单?难道仅仅因为你上一份工作的工资很高么?难道仅仅因为你很有潜力么?公司雇人又不是炒期货,除非你真的突出,否则公司凭什么要放着现成的有经验的不要而买一个future呢?所谓的看重潜力,恐怕50%是出于笼络人才、笼络人心、塑造形象罢了。电视里常有赢到千万美元彩票的故事,但千万别以为自己也可以通过买彩票赚到千万美元。总有一两个明星一样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被顶尖的公司当成未来的CEO来培养,坐火箭一样的往上升,但这些人始终只是个案,个案。如果你也认为自己可以像他们那样,那就叫幼稚,naïve。

扯远了。

如果同样在中国工作,和本地员工做一样的事情,由中国公司发工资,那无论是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香港人,都应该拿本地员工一样的工资。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做工程师,年薪6万美刀,绝对不等于他回到中国就理所应当拿50万人民币一年——50万啊,在中国,那可是Director的工资水平啊。跨国公司都有global cost center和local cost center的说法,比如在中国的,只有很高的高管才是global的cost center,才能拿美国的工资,其余的,就算是美国回来的,也按照本地工资付,顶多是相应调高一点,福利再好一点,股票多一点罢了。

同工同酬的规则,是不能跨国界的。同样是大学毕业生,香港的起薪八九千HKD,上海的两三千CNY。这么大的落差,难道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就真比上海的优秀那么多么?有人说香港大学生英语比内地的流利很多,那么为什么印度的工程师的月薪折合人民币也只有五千块?这个英国佬觉得pay低了,亏着他了,完全可以选择不来。他有权利坚持认为他在中国也理所应当拿英国的工资。一瓶矿泉水,在欧洲卖一个欧元,并不代表它在中国就理所应当的值十块钱人民币。如果它坚持卖这么贵,那Gatorade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不过且慢,别克车在中国卖和美国一个价钱、Windows XP在中国卖和美国一个价钱,那都是另一回事儿。深究这个全球统一价格问题比较复杂,超过我的知识范围了,还是留给张五常罢。

生活在工资绝对水平低的国家的人,别怨,生活是可以被改变的。你可以想办法去工资绝对水平高的国家工作,这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攒更多的钱。这就是为什么当年那么多上海人会去日本打工,那儿背死人赚的都比在上海的白领多。只是这种由低到高的流动非常困难。各个国家之间之所以维持着如此巨大的工资差异,就是因为有壁垒。北京上海限制外来人口是一种壁垒,美国那少得可怜的H1B名额是壁垒,英国的Work Permission是壁垒,香港的什么“引进内地人才计划”也是壁垒。有壁垒在,才会维持落差;有水坝在,上游的水位才会比下游高。壁垒的消除,恐怕需要一个长达百年的过程。有幸跨过壁垒的人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千万别因为收入的绝对值double又double了就以为自己的能力也在一夜之间跟着一起double又double了。

升级的快感

人生有点像是在玩RPG游戏。从经验值为零开始,一切围绕着升级而忙碌。有些地方只有到了一定等级才能去,有些东西只有到了一定等级才能看到,有些器具只有到了一定等级才能配备,有些情节只有到了一定等级才会出现。

升级的过程本身是很枯燥的,两次升级的快感之间的是重复机械的砍杀同样的海贼数十次。只有在头衔由"轻步兵"一级一级提升成"重步兵"、"近卫军"的时候才能让游戏者感到兴奋。但头衔升级带来的兴奋很快又会被练级的枯燥取代,于是游戏者开始企盼下一次升级。一个好的RPG游戏总能让练级的过程不那么枯燥,总能把升级的间隔控制得恰到好处,让你在快要觉得厌倦的时候给你一个新的级别、新的头衔。

很少有人能抵挡升级的快感带来的诱惑。为了快速练级,有人用修改工具、有人作弊、有人用加速齿轮、有人架私服——整个游戏都是我的了,我想要什么等级就给自己什么等级,想要什么高级头衔就给自己什么高级头衔。可他们很快就玩厌了,毕竟升级来得太容易就不如以前那么有快感了。

可见,如果把游戏的核心乐趣建筑在升级上,是无法长久吸引玩家的,尽管升级带来的快感是最直接的。一个公司如果也把核心乐趣建筑在升职加薪上,也是无法长久的,尽管升职加薪的快感是最直接的。人生这场RPG游戏,是没有加速齿轮的。

另一些人用不断超越自我的心态去玩游戏,值得赞赏。玩FIFA的,手上不断的换更差的队,直到用中国队战胜巴西队,World Class难度的;玩Need For Speed的,不断的换更差的车,直到用最烂的车跑赢最好的车;玩CM的,每次都执教一支丙级队,用八九个或十几个赛季将其带上英超,然后辞职,重新再去执教一支丙级队,再带上英超。

凭什么“女为悦己者容”

四月八日是一个大日子:母校交通大学109周年校庆;我在微软工作进入第四年;还有,星期五这天,Charles王子要和Camilla结婚了。很多Diana的粉丝对将要举行的这个婚礼是恨得牙根都痒痒的。当年Charles为什么放着这么漂亮的Diana不要,偏偏去喜欢这个既不年轻又不漂亮的Camilla,恐怕只有Charles自己心里清楚。正所谓感情这东西,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还有另一部分人,对星期五的婚礼是鼓掌叫好的:非美女也是能够赢得爱情的,非美女也是能战胜美女的,Charles让很多非美女看到了希望。

男人不明白女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有钱男人,女人不明白为什么男人都对漂亮女人趋之若鹜。有些非美女逆反心理强,走上了一条有点女权主义味道的道路。她们说,凭什么“女为悦己者容”。她们说,我为什么要为了男人的视觉愉悦而梳妆打扮?我们为什么要为了男人的视觉愉悦而保养皮肤?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身材给男人看,却让自己面对诱人的食物不能吃个痛快?又像早些年在法国,有些女人拒绝戴胸罩,说是要还女人呼吸的自由。Ok, it's fine,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女人,你们当然有权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任由身材变形、皮肤变粗,男人的确无权干涉。

但是,男人有权用脚投票。

一味的坚持“女人凭什么要为了男人如何如何”,其实是一种太自我中心的表现。保养皮肤、保持身材、适当的化妆、得体的穿着、清爽干净的形象,其实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有科学的统计数据表明,无论男女,容貌令人愉悦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和社交的成功。毕竟容貌令人愉悦的,第一眼感觉就讨人喜欢、让人有亲近感,马上就少了隔阂,沟通起来就更容易。女人,少吃一点、吃得健康一点,也是对自己的好。我小时候我妈一直对我说,吃饭要吃七分饱。可见,适当节制饮食也并不是只针对女人的。

更做作的莫过于有些人,一边痛斥男人以貌取人,一边嫌自己男人不够有钱。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从某期《男人装》学来的。到超市买一包巧克力饼干(我用的是奥利奥),碾碎成粉末,兑入少许咖啡,调匀成黏稠的糊状,装到一个保鲜袋里,将保鲜袋剪掉一角,就像蛋糕裱花一样把前面的巧克力糊糊从角里均匀的挤出来,成牛粪状:

如果再插上一朵小菊花,就是一道很有噱头的概念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