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连锁电影院

如家快捷现在做的很不错,我在成都就住了两天的如家快捷,还有些朋友也住过苏州、上海、北京的如家快捷,评价都很好。每晚房价只要一两百、酒店里、房间里都非常干净。如家快捷成功的填补了高级五星级四星级宾馆(每晚四百以上)与廉价的招待所、家庭旅馆、青年旅社(每晚低于一百元)之间的空隙,平衡了很大一批旅客对平价和干净舒适兼有的要求。

类似以前在旅店行业中存在的断层,类似民用航空业中的JetBlue,电影院行业也缺乏一个兼顾平价和放映质量的中间层。目前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电影院行业,大型电影院经过多年的淘汰,基本上都趋向高端:先进的播放和音响系统,舒适的座椅和冷气,最新的大片,但价格基本上处于30元-50元每场的档次,一些热门大片在周末晚上甚至会卖到70元-90元,大部分的市民都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八十年代的录象厅在大城市的市区已经基本绝迹,只在中小城市或者是大中城市的城郊接合部与郊区才有。电影院市场上缺乏价格在10元到20元的平价电影院。

平价电影院即便使用稍老一些的设备,它的放映和音响效果也一定超过高档的家庭影院系统。价格上,10元到20元可以被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接受。平价电影院可以不用太豪华的装修,可以放一些过了档期的电影甚至是老电影,因而还可以省掉很多购买拷贝的开销。总之,平价电影院的需求是很大的,能够像如家快捷那样做出声誉,并做好成本控制,一定大有可为——当然,投入也是很大的。

Comments on “平价连锁电影院

  1. lisa November 4, 2005 11:26 PM

    电影院最大的资本支出不在装修及设备等一次性投资,而是租金以及电影反映权拷贝的运营资本。
    所以如果在非黄金地段放些不是最热门的影片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不知道其它城市如何,上海的天山电影院就是一家这样所谓二线(三线?)影院,不过因为地铁建造就在门口,非常影响生意。

  2. oasis November 6, 2005 12:05 AM

    类似的锦江之星也不错,在上海住过两次

  3. JJ November 6, 2005 02:01 PM

    很好的选题 很有普遍性
    此所谓“中间市场”
    对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说
    如同橄榄球 中间的阶层应该是占据最大比例的

    对于寻求盈利的组织
    无论是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对于细分的市场来说
    中间的那部分可以有更多的人群
    更大众化(当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幸福感)

    我没有研究过国外成熟的市场
    那边的细分也许做的很成功

    反观国内 对社会来说 中国还需要让更多的人成为中间的阶层
    对企业来说 提供面向大众的中间产品和服务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一直同意 关注大多数人的福利是更有意思和更有前途的
    信息社会已可看到大众化和更扁平化的趋势
    如此 幸甚 乐哉

  4. yyy November 7, 2005 07:53 PM

    大木桥路上的日晖久很便宜,周末的上午场只有七块(10:00~12:00),片子也还不错,却也不怎么放老片。

  5. 飞鸿摩月 November 17, 2005 09:23 PM

    如果按照10-20元的价格的标准提供电影放映服务,我为什么不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看DVD呢?如家快捷他能提供如此低价的前提是本身宾馆行业单项服务的利润空间还有很大的压缩空间,他可以以规模优势来弥补单项服务利润的下降。而电影行业则不同,如果也想应用此理论,那么大规模的观众就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来满足,而场地租金就跟着上去了;而且如果一个放映厅的场地如果太大,也不利于影院同时间放映多部电影,因此电影放映行业不是规模行业,而非规模行业加上本身单项服务利润低就难以做到低价。(另外以10元的价格如果能提供的话,电影出版商的dvd也没人买了)

  6. mvm November 18, 2005 08:18 AM

    几点考虑:
    1. 家里DVD的效果毕竟不能和电影院比。高档的家庭影院也比不上低档的电影院;
    2. 10-20元的电影放的都是老电影,或者过期电影。类似东方电影频道或者CCTV-6的片源。

    其实,平价电影院本身也只是一个想法,有兴趣做的人可以继续仔细核实可行性和盈利模式。作为提出一个想法本身,能够看到一些可能性就成了。

  7. simpl November 21, 2005 12:48 AM


    国内电影院确实偏贵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看电影就很便宜,

    电影便宜,也是遏制盗版的一个有力手段。

  8. Cherry December 4, 2005 03:11 PM

    阳光卡不错,可以满足10元的要求。但是离阳光还颇有一定的距离。其一,并非如阳光普照般遍地开花,仅限于有限的影院有限的时段。其二,并非阳光人群为主要观众,实为黄昏年长者观摩为主。其三,并非阳光影片让人趋之若鹜,多为数年前之旧作。何时阳光卡才能真正阳光起来呢? 不如现确切的称其为黄昏卡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