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万物皆有终结

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在创业公司?

上次写到《中国的硅谷在哪里?》,《中国企业家》的主编李岷女士约稿,希望继续写一些关于硅谷和中国的差异。我欣然从命,找了一个和硅谷类似的风景秀丽的地方(我家阳台),看着满眼的绿树,开始思考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都在创业公司,而国内大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如旧。

最好的技术人员在创业公司的现象

在国内,大的技术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于技术人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至少在我毕业的九十年代是这样。一张微软或者IBM的聘书,远好过小作坊里风雨中飘摇的创业公司。

而在硅谷,却不是这样。Google,eBay,PayPal,YouTube,Yahoo!等吸引最多牛人的时刻,是他们创业时期,或者说上市前的时期,而不是之后。PayPal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当PalPay变大的时候,大家纷纷离开PayPal,创建了YouTube(Steve Chen),LinkedIn(Reid Hoffman),Slide.com(Max),Facebook(Roelof投资),Geni(David Sacks),Yelp(Yelp)。。。

我们现在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

惊人的回报

在硅谷做小公司,如果有一天能做大上市,产生的财富是天文数字,这个已经成为共识,不再多说。

最近我发现另外一个以前没有留意的现象,更值得回味。我请教一位资深人士一个问题:在硅谷公司的并购如何进行的。我得到的答案令我非常吃惊。他提到:如果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一个技术型的小公司,假设这个公司除了几个优秀的人以外并没有什么资产的话,大概的价格将会是按照每个技术人员两百万到三百万美元的价格支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4-5个人的公司,在一千万美元左右。当然,这并不全是现金,而是以一部分现金,一部分股票来支付。前不久Facebok以5千万美金收购FriendFeed,其实就是看中了Bret Taylor等几个技术人员,当并购发生的时候,整个团队还仅仅10个人。这是一个以买人为主的交易。

如果从一个很牛的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应聘一个职位得到的回报就算再多,也不及被收购,更不要说上市的回报。这个数量级上面的差异,足够诱惑大量的真正有创业家精神的牛人。

衣食无忧后的追求

在和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大多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像百姓网一样的创业公司,我们经常需要去寻找最优秀的人,目光自然放到了硅谷。这个时候,一个难题就是:如果一个大学刚毕业的优秀的程序员都需要很高的工资的时候,那种已经在Google或者PayPal最牛的部门工作的人需要给多高的工资呢?难道是现在所有人的工资的加和吗?

当仔细去了解和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回答让我放心了。对于硅谷的牛人,他们在前一次的创业或者在创业公司成功的过程,已经轻松得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几百万美金应该不是一个夸张的估计。对于他们下一份工作的工资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就像一个有了些积蓄的人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个校长应该给多少钱的工资呢?如果每个月100块还是120块中间这20块的差异对于这所学校的现金流有重要的不同的话,我想很多人会选择100块,甚至更低,因为对于他们,这个差别不大。但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呢?就是刚才说到的回报。在大的公司,获得令人羡慕的固定回报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希望用同样的时间获得下一个几百万美金,或者更多,只有到“贫困山区支教”这样的地方才有可能。

股票这个神奇的东西是远期激励。每个人只有在近期(最近2年)衣食无忧,更多的钱仅仅是一个银行的数字的时候,才更容易去追求更远的回报。如果我兜里只有10块钱,就算是一年一百倍回报的投资我也不感兴趣,还是武师傅那里的烤红薯比较适合我。

中国和美国的差异

我一直主张把一切放到历史中去理解两个国度的差异。我们如上所述的两个环境都有所不同。

对于回报的部分,现在的困境在于,第一,财务服务并不成熟。财务服务是指从“天使投资人”,到“风险投资”,到中小板市场,都还在他们的初创期。这需要时间。从上千的公司中找到最优秀的那些,需要十几年的积累,才能提高他们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优秀的创业公司获得的支持。投资的试错,周期是以年来衡量的,所以积累时间需要更长。第二,中国的并购远少于硅谷,现在的门户网站和大公司更倾向于自己做一套与创业公司竞争而不愿进行收购。因为最优秀的人更容易在大公司聚集,大公司在人上面其实是占优势的(而不像硅谷,真正好的人都在外面),并且人力成本依然偏低。自己做付出的成本是真实成本乘以成功概率。在中国,就算概率很低,但人员成本在运营中的比例远没有硅谷那么高,所以才使“打”比“买”更加划算。

经过这个分析,我对中国未来非常乐观。10年前,互联网公司才开始了开始了第一轮的创富神话,再过10年,20年,当神话变成常识的时候,当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通过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创业公司会吸引更多的人。同时,再过10年,当我们现在的程序员们,系统管理员和网站的编辑们已经开始衣食无忧,但求更近一步的时候,创业才第一个成为一个诱人的选择,在不远的前方招手。

中国未来的牛人,一定会和硅谷一样,在创业公司出现。

相反观点中的相似性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们两个中间相似性反而超过他们的不同。

一个例子是争论到底是Windows好,还是Linux。他们在“绝对主义”的道路上的相似,远超过和另外一群认为两者都好,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平台或好的人。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人爱Facebook,有人恨Facebook,但比起没听说过Facebook,或者根本不关心这是个什么东西的人,他们已经是如此的相似。(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漠然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zjemi举的大量宗教界的纷争(比如基督教和新教),让我们不参与其中的,觉得不可理解。他们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类似的。再比如说北京人还是上海人好的争论中,他们至少有一点如此类似,就是他们都相信人的好坏是可以用出生地判断的。

很多时候,有人可以争论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在可以争论的时候,说明我们找到了和我们相似的人。

不同观点的根源

中国网民开始发出声音,是好事。讨论的时候,针锋相对,观点不一随处可见,也是好事。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会观点如此不同呢?我试着归类如下。

其一,盲人摸象。看到的都是事实,确实不同部分的事实。关于上海好还是不好,美国好还是不好,都是类似这样的讨论。我们必须接受,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多于一种事实。

其一,小马过河。就算是看到同样的东西,就是那一条河,因为自身情况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两个人看到价格相同的一个东西,有人说贵,有人说便宜,就是这种讨论。我们必须接受,对于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多于一种描述。

也就是,我们必须接受,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有多于一种正确答案。 ,就像一个人可以是坏人,也同时是好人;可以是高的,也同时是矮的;可以同时是万众敬仰的偶像,可同时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可以是爱国者,也是个流氓。

细节还是细节

人真笨。

不知道从多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还是细节。

结果,总要自己做了很多年以后才稍微比以前更知道一点细节的重要。同时还顺便验证了另外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遇比我年轻的创业者和我谈专注,和我谈细节,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懂了,是不是和我几年前自认为懂了一样。

专注,细节,还有类似的教诲,知道和真知道差别不止一点两点。

后注:我还没有升级到Windows 7,不过几乎装了的朋友都向我推荐。我问,哪里好?常见答案是:就是好。我问,和前一个版本有哪些不一样,得到的回答居然是:真的和XP一模一样,但是就是快就是爽。我不得要领,只好凑到微软的老同事的饭局上一问其详,才发现,7就是在细节上面做了修饰。我坚决认为这是正确的路。比起新功能和更加顺手,更快,更稳定的老功能,用户常喜欢后者。比如我,MovableType 4.x的千好万好,抵不过它去掉了Ctrl+Shift+A就可以加链接的一个好。

后注二:背诵pi一次,以纪念刚刚有人发起的三月十四号,π日。3.14159265358 979323846264338 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 820974944592307816 4062862089986280

小宝和水

王逸凡小朋友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但喜欢水。各种各样的水,杯子里的,盆里的,湖里的,马桶里的。。。

因为担心他把水撒得家里到处都是,或者倒在自己身上,他对于水的渴望总是不能满足。

小家伙例行的祈水行动就是拿一个空杯在家里到处找人施舍点水,哪怕一点点,他都满足的探着脑袋到杯子口看半天。

如果不给,就拉人隔着玻璃看饮水机,用手指,嘴里“嗯。。。嗯。。。”

如果依然不给,就搬凳子往金鱼缸上爬,希望从金鱼身边抢些水出来。

如果依然不能得逞,拔腿就往厕所走,马桶里面通常还是有水的。不过八成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在半路被连哄带骗强拉硬拽的拖回客厅。

于是就出现上星期的一幕。小家伙郁闷的拿着空杯子走来走去,忽然自己一个人跑到一个角落里,蹲下。在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小家伙居然自己尿了一点到杯子里。。。

嗨。可怜的小宝!夏天赶紧来,我们带你去痛痛快快的玩水去。

P.S. 小宝这两天现在懂事一些了,我们告诉他玩水会生病,水里面有小虫子。前几天,小家伙在小区里路过一桶水旁边,走不动了,竟然足足看着水桶长达40分钟,想必内心无比挣扎:“玩水?虫子?虫子?水?。。。”。

我以为的和他们告诉我的

我以为

在我们的虽有观点前,加上“我以为”,或者“我曾经以为”是件挺有趣的事。

奥巴马说

“我们可以改变”

而加上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改变”

把意思就拧巴了。朋友说:

“我能坚持写blog”

“我以为我能坚持写blog”

有趣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后者和事实更加接近。

我们经常把我们相信的东西和事实划等号,把两者互用,其实不然。加上三个字“我以为”,能不断提醒我们两者的区别,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草率的把两个混用。

他们告诉你的?

几年前,好朋友Clair要去法国的一家核工厂工作。我们很为她的健康担心。她安慰我们说:

没事的,那里一年的辐射水平连一次正常的X光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有人充满怜悯的问道:

这是他们告诉你的?

Clair一滴汗,想了半天,只得承认:

恩。是他们告诉我的

后来聊了些其他的东西,她又说道:

不过那里的平均寿命真的比其他地方还高很多

这次几乎所有的人都充满怜悯的问:

这又是他们告诉你的?

Clair又一滴汗。。。

我并不是有任何证据证明别人告诉Clair的不对,这个故事本身仅仅是可以作为MVM的《生活中总有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系列的一篇文章。

我要说的意思是,偶尔对于自己坚信的东西自我解嘲的问一句,“是他们告诉你的?”可以提醒我们,“别人告诉我们的事实这两件事情并不是天然的一定一致”这一个简单的道理。

方便的力量

积累的力量不用多讲,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等等的成语颇多。一天写一篇blog,七年的积累就是现在的2300篇文章。而方便的力量,却被提及不多。

我哥哥开过一句玩笑:想成为哪方面的专家,在马桶旁边放一本那方面的书就好了。我仔细想了一下,还真的有些蛛丝马迹可以印证。

积累的力量惊人,但是不方便的事情就不容易积累。一件事情,如果足够的方便,足够的日常,就像马桶旁边的那本书一样,就容易积累;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对人产生影响。书再多,只要不是放在枕边,饭桌边,马桶边,看的几率就会下降。一天两天其实差别不大,但要是积累上几年,变化就出来了。

办公室里,两个人坐在一起,不用开会,甚至不用多讲话,沟通就会象空气的流动一样的发生。就算早上问一下好,休息的时候闲聊一句话,半年之后,两个人就会觉得很亲密;很多业务上的事情,都会互相知道。坐得远了,尤其是两个办公室里,就算故意的每个月开一次会,也远没有办法达到方便的每天的,面对面的沟通的一半效果。

安排了座位,就安排了沟通;
调整座位图,效果甚至胜于调整组织结构图。

规则里面的那条线

定规则容易,定大家一听就听得明白,没有歧义的规则不容易。定规则的时候,怎么把那一条线清晰的画出来,是一个要不断的摸索的过程,反复尝试的过程。

电子设备

飞机起飞前乘务员总要宣布,关闭一切电子设备。

但是什么是电子设备?我的石英表算不算?我的助听器算不算?还有很多算不清楚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该关闭呢?

不过一次在美联航的飞机上面,听到一个乘务员说,

如果您有任何带有开和关的按钮的设备,请把它放置在关的位置。

这显然不是最严肃的定义方法,但至少对于每天的上百名乘客,这位乘务员一定试过各种说法,觉得这种说法最省事,乘客的问题最少。

食品药品

还有一个也和旅行相关。进入美国海关的时候边防检疫人员一直说

所有的食品和药品都需要拿出来检查

这也是一个比较费解的概念。要我就能轻易说出来一些不知道到底算是食品还是药品的东西,比如茶叶,口香糖等。

我也见过比较有趣的,就是一个老头,反复强调

凡是能够放到嘴巴里面的东西,都要拿出来给他看一下

与此同时,他还不断的做着往嘴巴里面放东西的动作。

这条线显然画得过于宽泛了些,比如假牙或许也要拿出来。不过在这个环境中,倒还算是一条合理的线:宁可让乘客多拿出来些东西备检,也不要让他们不理解而在后面的检查中被罚款几百美元。

实践才能找出那一条线

我们制定法规的时候,如何画一条通俗易读,少玩些概念多一些失效的线,实属不易,却大有必要。而我又不相信有人可以聪明到拍脑子想出来。我更相信像空姐或者边防检疫这样每天要向成百上千人说一样的规则的人,更容易摸索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说法出来。

关于歧视

最近经常有些琐碎的想法,与其等想楚正襟危坐的写篇长的文章,不如随手记下来。不成体系,望海涵。今天想说歧视,这是我想了很久的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歧视?

BBS里面有些固定的种类的帖子会火,比如:北京人好还是上海人好?

其实这种帖子的讨论双方,不看也罢,更大可不必或者引经据典,或者脸红脖子粗的争吵,因为这是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严重歧视成分的命题。无论哪方获胜,得出的结论都是源自同一种逻辑“人的好坏,是可以由他/她出生,或者生活的城市决定的”。

这个时候,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或许可以帮助我们。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也希望我们的世界也并不是因为他是上海人,河南人或者北京人来判断他品格的优劣。

歧视很难辨别,也很难把握

基本上说,因为肤色而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是典型的歧视,但是如果在正剧里面物色秦始皇的扮演者,挑剔肤色就不在歧视的范畴。如果应聘者因为腿有些残疾而不被考虑录取为接线员,是不是歧视?而如果是一个短跑运动队的招聘,同样的情况不被考虑是不是歧视?我认为前者是,而后者不是。对于宗教信仰,对于性别,对于肤色,对于籍贯等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并非都是歧视,而仅仅跟当下讨论的话题有关。

所以经过很多此论证,我自己对于歧视的定义式:

根据与讨论话题无关的因素来做判断思想本身成为歧视

感觉到更多歧视的人,多是有歧视思想的人

几年前,曾经和大哥谈到过歧视,他的结论是:“在国外,感觉被歧视的,多是在国内歧视别人的”。这论断或许失之片面,但的确是经常看到的场景。

以己度人是常理。我们总用自己的逻辑猜测别人的逻辑。很久以前见到有人超市结账时插队,被后面的人阻止。结果那个人大吵,认为在上海受到了歧视,并摆出外地人对上海的贡献来作鸣不平。以我看,真正有歧视思想的恰恰是他本人,因为当周围的人或许是基于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籍贯来做出对一个人的判断的时候,他却把一个不相关的因素强行拉进来,这就是歧视。

有的人歧视日本人,有的人歧视有钱人,有的人歧视河南人,有的人歧视上海人。。。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在歧视中间,作为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生存。

歧视的根源

歧视其实是可以带来一些便利的。比如说,来自某些省份的产品从历史统计数据上说,的确质量问题比例偏高;当有某些属性的人(性别,宗教,是否有孩子,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是否。。。。),的确在统计学上面具有另外一个属性的可能性偏高。通过对于历史上的统计来判断这个人,从而直接从简历里面不通过面试而直接删除的确是一个节省时间的做法,但我们作为歧视者享有的便利,是以牺牲被评估者的利益为代价的。

当然,对于这种推断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比如一个人本证明偷了三次东西,依据此人的历史做出他未来有可能偷东西,虽然严格意义上可以有0.0001%的歧视成分(小偷为什么不能改邪归正?),但我对这种“歧视”的接受度远远高于那些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做出选择而出现的历史。仅仅因为一个人是哪里人,或者他/她的父母来做出对于一个个体的判断,无论这种判断听起来如何有道理,如何合情理,我自己的归类方法,都把它归为歧视的一种。

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辨,让自己为这个世界消除一些歧视做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