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万物皆有终结

情人节的玫瑰

从去年5月份起,开始在窗外的院子里种玫瑰。最近的一个月,终于开花,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

我已经对Wendy唠叨了一个月,说情人节我会送给她我自己种玫瑰,虽然自知我种的这株“卖相”不怎么样,远比不上当天外面卖的“专业”玫瑰。同时,我坚持把这个同属蔷薇科蔷薇属的常绿灌木叫做玫瑰,而更多人一直称其为月季。老实说,我种的,的确是月季,只不过情人节送月季听起来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一直嘴硬。

前几天过情人节,晚上回来抄起剪刀,把盘算的一个多月的玫瑰花剪下来,送给老婆。

结果,看着我们手里的玫瑰花,我们忽然都有些后悔。玫瑰花就这样死了,罪过罪过,觉得挺对不起它的。窗前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已经能够体验到的,其实就是拥有的;如果一定要用买下来,拿过来,抓在手里等等常规的方法“拥有”它,获得的不见得是自己想要的。

为什么HTML里的Comment是<!–开头?

最近做了两周的产品组培训,让自己对于技术的兴趣又重新燃起。我觉得一个好的技术人员要至少做到两点:开放(或者说有好奇心)和深入(或者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在准备下周的UI训练营之前,我简单的看了一些HTML代码,发现还有很多以前忽略的东西。比如我问的这个很白痴的问题:

为什么HTML的comment都是写成

<!– 这是段注释 –>

形式?

这个看起来最不像HTML的语法,正是源于HTML的父规范 – SGML。在SGML语言里面,<! >表示SGML中的声明,比如

<!ELEMENT IMG – O EMPTY — Embedded image –>

而在SGML里面,评论是用简单的两个横线表示的。第一对横线表示评论的开始,而第二对表示评论的结束。在HTML里面,就直接继承过来,用<!– –>来代替。

就像还有另外一个SGML语法写出来的东西,我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或者说还很少手写的,就是XHTML 1.0或者HTML 4.01前面的DOCTYPE,比如: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这真正代表着什么呢?难道就是一行字符串吗?其实,可以说浏览器就把它当作一段字符串,但字符串的生成,还是有历史原因的。

比如说

  • <! 表示SGML的声明的开始
  • DOCTYPE是SGML的语法的以部分,就像另外一个常用的,ENTITIES,在DTD结构的语法里面常常用到。
  • html说明了这个SGML文档的根tag。
  • PUBLIC和SYSTEM相对。SYSTEM 会制定这个文档相对应的DTD的未知,应该是:SYSTEM "/dtd/xhtml.dtd"这样的形式,而PUBLIC表示下面将不用URL而仅仅是一个字符串规定DTD的位置,而这个字符串是如此的特殊,我们有一个名字来规定,叫做Formal Public Indentifiers (FPI)。
  • “-//W3C//DTD HTML 4.0//EN”这就是FPI。云里雾里的字符串也是有意义的:ownername//class description//language。其中,ownername 是 -//W3C。其中减号表示W3C是一个还没有在ISO(或者其下的ANSI注册的机构),+号代表的是注册的(这里感觉到了1960年代那种互联网之前的迂腐的味道。以后所有的这些复杂的注册统统都用基于现在的域名注册系统中了,比如xmlns命名空间的注册借用URI就显得聪明的多)。就连W3C都没有注册,可见注册机制已经名存实亡。DTD表示了类型,而HTML 4.0是这个DTD的描述性的名字。最后的EN同样借用了ISO 639的语言代码。
  •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这个按道理是不需要的,因为如果有了FPI,所有的现代浏览器应该都自带从这个著名的FPI到本地缓存的一份DTD文件的对应表,但是如果没有(这是严谨的考虑),才把URL作为PUBLIC的第二个参数,传进去。。。(顺便提一句,FireFox不会去读任何外部或者内部的DTD,用来验证HTML的合法性,换句话说,FireFox不支持DTD验证).
  • >跳出SGML世界,回到HTML文档中去。

这样分析,也就大概的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了,至少对于记忆这个字符串有好处。

Web的历史一直是借用和采纳的历史,HTML借用SGML的规定,SGML有借用ISO的定义,就像SMTP借用了URI的定义作为自己的规范中的一部分一样。。。

而且,这种过去的规范对于新技术的影响,就有点像两匹马的屁股决定了古代车辆的宽度,之后决定了地上的车辙,进而影响到了铁路的宽度,限制到了铁路运输的货物到校,随之限制了运载火箭的直径,知道决定了卫星的直径。。。这听起来虽然有点牵强,但说的就是这种例子。

技术加上一点点考古,真有趣。

身份认知?

明天请大家到家里来做客,不知不觉的,准备收拾一下,或者去添几盆花。再平常不过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的类似于只要在镜头前就要扒拉一下自己的头发的小动作,是不是在提醒自己,自己的身份总要由别人的认可才得以确认呢?为什么三个礼拜没有扫的院子,一定要在来人的时候才要清理一下呢?

赚钱容易,持续赚钱难

最近听到很多同行在做渠道,还跑过来告诉我渠道好做。一家加盟商过来,收几万块钱,收起来很容易的。类似于这样“快速致富”的主意,我一笑了之。

这个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做过的,跑马圈地状态,两年一个周期。牌子做砸了,不能接着骗人了,换个牌子再来就好了。

赚钱的方式很多,“easy money”也常常很容易。但是,长期的盈利并不容易。房地产赚钱投房地产,股市赚钱投股市,互联网起来做互联网,这也是种做法,但这是纯属投资者干的事情。做事业的人,还是想清楚自己长期的发展和赚钱方法在哪里比较好。

在运行一个网站的时候,开发更多的不太相关的功能加到一个网站上面是一种容易的提高PV的做法。一个产品出来了,发现做不上去了,就开一个新的产品。这总能吸引另外一批用户。把自己的盆子越做越大,总有从天上不小心掉进盆子的人。在PV(运气好的是收入)增加的时候,成本同比例增加。这种“跨领域”都成功的“多元化,集团化”,从10年前传统企业流行一阵开始,就不多见成功的案例,尤其在创业期间,更是鲜有成功案例。

有诱惑的时候,抵住诱惑,做一件事情,做积累,看长期,才是我个人觉得应该走的路。所以我们只做分类,我们不进入商家黄页,我们不花精力做商家服务,看似直接的损失,但我相信一家公司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不易。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本地的合作伙伴都是零加盟费,而且我们提供专业的支持(这个做法和以前03年做的微软合作伙伴计划很像),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合作伙伴成长,看长期的成长。有人说这不是“市场化”的做法,我说,对了,我们是做实业的,不擅长忽悠。

注:周六在厦门参加站长大会。如果有同去的朋友,在那里见面聊。

信息真的过载吗?

最近Twitter出现,信息过载的呼声越来越多。我看,信息从来没有过载过,只不过一个人可能获取的信息不断增加而已。

信息从远古到现在一直都有,只不过以前都没有变成公众信息。设想一下,每一分钟里,中国移动的网络上传递着多少的对话!想象一下,每天的电子邮件系统里周转着多少只有两个人才看得到的内容。再推广到离线的,在我写下这不过百字的blog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字的面对面的交流?比起这些信息来说,互联网上的,尤其其中一小部分的blog上的信息总和,估计还没有这个社会一秒钟产生的信息总和多。

只不过区别是,以前的信息都是只有两个人或很有限的人可以看到,听到的,现在随着带宽,程序,硬件成本的降低,其中的一部分的信息变成了公共的信息,而且是全球任何人都有“可能性”获取到的信息而已。

当然,有可能知道,并不意味着你需要知道

未来,还会有一些应用让人把一部分信件都变成了明信片(blog),把一部分对话公开出来(podcast),甚至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可以让其它人随时看到(就像Justin.tv这样的应用)。

接下来,每个人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些你可以获取得到,却和你无关的信息。事事关心,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或者偷窥狂,看到哪里有热闹就停下来看半个小时,看谁家们没有关就进去转转,或许看到蚂蚁打架也停下来审视一番,然后仰天长叹:信息过载呀!

信息的公开化给人的好处是,只有公开信息的急剧增加,才有可能让其中自己感兴趣而以前没有办法获取的信息出现。试想,没有上千万的blogger总数,哪轮得到你有几个些blog的朋友呢?而正是这几个(而不是几千个)你关心的朋友的blog,是你真真关心的。这也就是适当的过滤必要。100多个广播电台的声音如果没有收音机的调谐功能,就是噪音。大量的信息,如果自己没有一个调谐器,选定频段,就只有苦恼的份了。

每个企业只能为做特定的事情优化

上一次和Mayfield的Richard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对于每个企业都为特定的事情优化的理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每个企业,如果成功了,尤其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上面取得惊人的成功,必然是这个企业的全部都为做这一件事情优化到了最好。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它开始做除此之外的事情,就注定了它的一切行为,就有可能都是对另外一件事情样样都不是最优的,就容易失败。

比如说,Google就是做搜索技术的,微软就是做平台的,eBay围绕着拍卖,Yahoo!就是做媒体的。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经过了十年到30年的优化。这种优化,体现在这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从招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招人),到提供什么样的培训,从到工资制度,激励制度,到判断成功的标准,甚至到创始人的性格等等这些因素,这些都注定了一个企业在它擅长的领域的成功。因为决定因素太多了,我们经常笼而统之的称之为一个企业的DNA。

不幸的是,当一个企业注定要扩张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环境的改变。当把一个领域的DNA移植到另外一个领域,或许还可以成功,但和原来一样成功就比较困难。

Google是做技术的,从创始人,到招的人,到公司崇尚技术的文化,造就了它混合了近乎学术的核心技术和远远不断的创新的DNA,这的确让互联网领域的其他技术公司望尘莫及。而如果进军媒体性质的服务,它的Geek特质就不是那么受人欢迎,做Google Video不成,收购YouTube,也不被看好,blogger,Picasa虽然不能说坏,但的确和他在技术方面的成就不太相称。

微软也是做技术,做软件的,更准确地说,它是做平台的。你看Windows很强,IE也是用作平台的思路做出来的,都不错,但当它进军游戏,XBOX虽然营业额不错,但就是打不过PlayStation,而且终究不像Windows + Office那样占据半壁江山的收入,同时Zune打不过iPod,超长的产品线从歼灭战进入了一对一的肉搏战,就算是微软已经非常强的企业级应用,比起专门从事这些行当的公司,虽也不能差,但却再也无法达到他在平台上面的成就。

如果用《创业公司的欲望》里所说的适者生存,精确匹配的理论来讲,就是只有对于一个环境精确的匹配,才能在这个环境生存和成功,而在另外的环境,同样的DNA即使是不灭绝,也活得一般。

我们看到在美国越成功的公司,在中国反而失去了那种光环,而在美国不是行业最领先的公司,在中国反而有了超越对手的机会,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这对冤家就是。可能麦当劳的暂处下风,就是应为他太适应美国,就不如不那么适应美国的肯德基敢于破釜沉舟的改菜单,做尝试,所以没有那样成功了。

对于进入新的领域的公司,分开是一条路。安达信讲究一丝不苟的会计和讲究高瞻远瞩的咨询在两个领域搏杀,最终分出了Accenture;专注于仪器的安捷伦也改变了自己的DNA,从惠普杀出。历史上的合并,分拆,都是为了更是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连锁美发业难不成是新经济?

我觉得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看随着收入的上升,成本是不是随着显著上升。如果成本不随着收入增加显著增加,就是互联网经济;如果两个条曲线是一上一下比翼双飞的话,就是传统经济。

比如说一个网站,一个人看和一百万人看成本相差就不大(服务器在大一点的互联网公司里面不算大头的成本),这个秘密,是互联网经济神奇的根本原因。不说互联网,其他所谓的新经济都是这个规律,就是边际成本的问题。比方说,软件,芯片,制药和创意产业等。这些都属于研发,设计,初始投入很大,以后每多生产一套软件,一片芯片,一粒药片,或者复制一套设计的成本却很低很低。

screen-internet.econmy.PNG

原始经济,到传统经济,再到互联网经济

纵观人类经济,最古老的原始经济是1块钱成本,出一身的汗,干一天的活儿,这活儿(或者叫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值3块钱,比如传统农业和手工业。

后来到了传统经济,基本上是3块钱买入,3块5卖出,用Keso的话来说,这是最稳固的商业模式。现代农业,制造业,运输业等等,都是这种经济模式。

新经济之所以让所有的人跌破眼镜的原因就在于,它打破了这种模式,变成6块钱买进(比如研发成本),一毛钱卖出(当有100个用户的时候),或者过了一段时间60块卖出(当有六十万个用户的时候)。在边际效应显现之前,外行看起来,就是赔本买卖。

美容美发业

这几年观察到每次去理发,理发师或者洗头工都会推荐我办卡。以永琪为例,办了卡以后,理发可以打到3折或更低,很多项目轻松的就打了对折,搞得好像不办卡,按原价消费的都是傻瓜似的。而且打过折的价格,非常具有诱惑力,我甚至觉得有低于成本销售的嫌疑。而且,推荐办卡对于每个员工来说,感觉起来好像比理发,美容,美发等“主营业务”都来得重要似的。

留住用户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好处,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吗?

如果用上面的那个曲线和直线的关系来思考,就有了新的思路。如果有了储值卡,美发厅的营业额和实际提供的服务量的线性关系就被打破了。办卡收入的钱,直接可以计算成为营业额,至于服务什么时候提供,是算在成本里面的。这个成本变不变呢?

我们来看一下成本。一家店,打个比方,一个月的营业成本是20万,包括租金,所有人员工资,这个成本一旦开业,成本就几乎不变了。无论客户多,还是客户少,变得只是自来收费和电费这些微不足道的费用。如果用办卡这个杠杆,营业额可以像打网络游戏一样,要多高有多高,而不用担心实际的成本的上升。

如果商场办消费卡,评卡可以购买商品,他们一定会担心挤兑风险,而美发行业,恰恰是不会发生挤兑的。他们不担心有一天所有的人冲过来要求提供服务 :第一,这种情况发生机率不高(没有多少人会要求一天理三次发,做五次脸,就为了把钱用光);第二,就算发生,大不了让大家排队就是了,顾客的耐性是自然的平衡机制。服务业的行业特征导致了它的不可以挤兑性。

有了这些先天的优势,导致美容业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有足够的销售(全民销售,而且销售成本也不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营业额可以脱离成本的地心引力,冲到天上去。

这,或许就是美容业办卡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我们如果把一家永琪当作一个网站的话,服务器租用(设备),接入(场地),人员成本(服务员)的花销是基本上固定的,访问量和收入(办卡)就是一个可调的,与成本无关了。这种模式,不就是新经济的特征吗?

不仅仅美发行业,其他会员制的服务可能打的也是这个算盘。比如说健身会所,VIP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等。很早桑勇说过,人满为患的健身俱乐部不见得挣钱,因为花了钱,办了会员卡,而从来不来健身的会员,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优质的会员。这些会员比例越高,使得他们办卡收入越来越不依赖于场地的投入而画出新经济的曲线和直线来。

其他的原因?

社会这么复杂,写下自己的想法的问题在于,一篇文章无论如何不可能提及事物的方方面面。比方说,从获得客户的角度,会员制有利于留住客户;从竞争的角度,会员制提高客户迁移成本;从资金的角度,预付费制是资金周转更加有效;从消费心理上来说,办过卡以后的消费对于金钱的敏感度降低;甚至从概率的角度上考虑,卡里的钱没有完全用完的,丢了卡懒得补办的等等也是收入的重要来源。。。

我相信当运作一个业务的时候,像这样太多的决定性的细节,导致了形成连锁美发业现在办卡的现状。这种现状,比任何我们行外人指指点点,用这个理论或者那个理论去套来得更加有道理,踏实和稳固。对于这个行业,我很感兴趣的。因为一个通过“办卡”这个简单的想法,连锁美发业一下就打破了传统的理一次发,收一次钱的“制造业”模式,而俨然跻身于新经济的行列了。

注:赫赫。我最不懂得就是经济,瞎侃一下。大家看看还可以从那些角度分析一下?

注二:对于到底是新经济还是传统经济,其实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盈利是最重要的。之所以区分的原因是,用传统的控制成本,赔本生意不做的方式做传统生意,或者用投入研发,等待边际效应开始的新经济模式做新经济的业务,都是没有问题的。而我看到的比较惨的,就是要么用传统经济的模式来做新经济,或者用新经济方法来做传统经济的企业。在创业早期就大砸线下广告,甚至电视广告的互联网公司就是前者,做了三个月收入没有达到成本就关门的互联网公司就是后者。

对于前者,打广告没有关系,但是传统行业打广告,是确保每1块钱的广告费可以挣到1块1的收入。而对于网站,就一定要确保用户数量的增加,不和投入挂钩。如果把用户数和广告花销直接挂钩,1块钱换一个用户的话,那就是花多少,赔多少了。

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

有趣的游戏

前几天晚饭间,老华组织在座的12个人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每人给出一个从0到100之间的数字。把所有人的数字求算术平均值。谁选的数字最接近这个算术平均值的2/3,谁就赢得整场游戏。

这是个很有趣的游戏,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再仔细读一下题,想一想,试一下?

选一个数,写一个理由,然后再往后看。

你的名字:想好了再写,这个是公布的

你你猜的数:一定要0到100之间的

分析一下过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游戏里的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真的随机的选择的话,大家平均值应该在50左右。50的2/3应该是33.3,对吗?很多人都写了33.3。(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步)

不过多想一步,如果你写了33.3,难道其他的人不会想得和你一样,也写33.3吗?如果这样,你应该写22.2。如果继续想下去,大家的平均值应该越来越小,就是这样。。。

50
33.33333333
22.22222222
14.81481481
9.87654321
6.58436214
4.38957476
2.926383173
1.950922116
….
最后,把问题想得非常地复杂的人的答案是0。

这是我们那天的结果

30
98.16
32
50
12
33.3
22
8
8.2
18
28.68
37

所有的平均数:31.445,它的三分之二是20.96333333。选22的人获胜。

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老华的很多次游戏表明,无论是什么样的群体,最终的获胜的数字,都在22左右徘徊。群体决策的结果和天才的想法总是有些格格不入。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由天才决定的。在众人决策的过程中,赢得游戏的人,都是比别人多想一步的人,而不是多想两步或更多步的人。

游戏中的人

这个游戏里面,选择不同的数,或许就代表了不同的人。

先说选超过66.67 的人。在开始游戏的时候,我悄悄对Wendy说,“肯定不会有人选超过66.67的数字的,要是谁要是写了,一定是没动脑子的”。就算是所有人都写100,获胜的数字也才66.67。结果出来,第二个报出的数字就是98.16。我窃笑。他解释写这个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没听清楚题。慢着,先别就这样放过这个现象。在现实社会里面,没听清楚规则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比方说,做产品的人认为质优价廉用户就会买,而实际上,花高价买差产品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用户都和和业内人士有一样的判别力,一样的了解规则,对吗?

再说选0的。或许这个结果很多人想都想不到,但老华组织的游戏里面,几乎每次都有选零的,而且越理性的群体,选零的比例越高。比如微软研究院30个人里面高达3个人选零。选零的人,沉浸于自己对世界了解的快感中,却知之者甚少。很可惜,在每次游戏里面,比一般人想一步的人就不多,想两步的人更少,经过重重地归迭代到达0的最终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只好轻叹一声,说,你是天才,但是你赢得不了游戏。或许原本他们在写0的时候,本来也就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赢得游戏,而他们就是用这种近似自杀的方式向世界宣称,“我放弃获奖,因为我是天才。我可以接受没有奖励,但我不能接受大家不认为我聪明”。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天才的理论有机会向每一个参与者传播,让他们理解,跟随天才的选择,说不定他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不过让每个人了解,从古到今就不曾在天才在世的时候实现过。天才不是疯了,就是穷困潦倒。

然后我们来说选33.3的。他们是正常的,平凡的人。就像数以百万计的洗发水的使用者或者报纸的阅读者一样,再正常和普通不过。在明白无误的规则面前,按照规则办事,用思考指导行动,却不多想更多。33.3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在他们前面,有引领世界的0和推动世界的22;在他的后面,有大量的选择随机数的更平凡的人。是33们,奠定了这个社会的基调。

再说赢得游戏的22。他们也遵循规则,但是比规则前进了一步,不多不少,刚刚好一步。他们提出的方案让大多数人(33)感觉的有道理,却不像天才(0)提出的解决方案那么晦涩难懂。我们假设,如果布鲁诺要是发现一个新的号称是绕地球旋转的星星或许能为他赢得终生的荣誉和财富,但如果走得像推翻地心说,宣扬日心说那般的接近真理,得来的就是8年的监禁和熊熊的烈火了。

社会上除了这些种类,还有很多,在游戏里也在出现。比如说选50 的。他在公布答案之前就解释说,“我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会非常小,趋近于0,而我就是想说一个大一点的数字,把平均值拉大,看看是会不会左右游戏的结果”。这叫做“搅局的”或者说“损人不利己”的。现实社会里面有吗?大有人在呀。

天才的悲哀就在于,他搞懂了规则,却没有搞懂人。他自己想明白了,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会想明白。他不但错误的忽略了只想到33的人的存在,更忽略了没有思考的,或者存心不按规则玩的人的存在。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只有天才的世界。

最后说一说8.2,就是我了。我对8.2的分析是,这个人有一点点天才的倾向,却又不能像选0的天才一样潇洒的放弃冠军的奖励;他希望赢得游戏,却又过高的估计了大众思考的步伐; 8.2被天才斥责有太多功利心,却被22嘲笑过于“自作聪明”,算是一个摇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自嘲一下罢了。

天才的选择

对于这个社会,必然有看得比别人稍微透彻些的,离真理更近些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天才吧。这些已经窥探到天机的天才,在现实世界里面,选零还是选22,这是个问题。

选零,就注定了要放弃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认可可能是名声,可能是钱。选零的人,适合当教授,适合当评论者,不合适自己来做商业。

如果你本来想选0,却又为了迎合大众选了22,就注定了你要伪装的傻一些,要被业内人士批判,会被选0或者8的人认为不紧跟潮流。大家看一看现在大凡成功的公司,从美国的软件业网络业巨头们,到中国的门户和成功网站,哪个躲得过选0的人的指指点点?或者说,选22的人是易中天,会用通俗(甚至有些错误)的方式讲史,而选0的人就是严肃的历史学家。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和热门网站,在大众和同行两个世界里面有完全不同的声名,大多是因为这样。

没有选0的人,这个世界何以进步?选零的天才们艰难的拖着这个世界前行。我对他们表示敬佩。只可惜,他们获得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敬佩。对于选22个人,帮助了无数选33的人改善了生活,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没有22,世界怎么可能从33过渡到更小的数字去呢?我对他们也表示尊敬。

世界毕竟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P.S. 好了,下面是包括你在内的三十个人的结果。看看平均值是多少?在现实中,你又会选几呢?

Loading..

更新 2006年9月9日

注一: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个游戏的全貌,我把更多的结果,包括前100个人,200个人,和1000个人的结果公布出来。大家可以看一看。很有趣,结果都在21到22之间。
注二:每个人对这个游戏都有自己的分析,无论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如何,觉得有所收获就好。我们谁都不能断定别人看到同样的游戏,甚至同样的分析,可以领会同样的东西(我们不等再当一次0,或者33或者98了)
注三:这个游戏来自老华的启发。老华在很早以前就曾经也写过这个题目,《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并且更进一步用《木桶定理》
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很有道理,推荐大家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