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客齐集

《浪潮之巅》作者吴军老师上海开讲

本周五晚上,百姓网邀请到了《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坐客百姓网,和互联网同行们共享《浪潮之巅》这场盛宴,欢迎大家参加。 时间:2011/11/11(本周五) 19:00-21:0 地点:广元西路55号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科技大厦3楼 位子有限,有兴趣参加的同学们发信给qiyanmei@baixing.com注册!

吴军博士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电子工程系(硕士)和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在清华大学和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在Google,他和Amit Singhal(Google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Google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Google工程奖。2003年,他和Google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其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 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 · 布林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在谷歌黑板报上发表了《数学之美》系列博客。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2005年起,当选为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2007起担任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的董事。
  2010年,吴军博士离开Google,加盟腾讯公司,担任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浪潮之巅》是最近几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还有吴老师写的Google黑板报上的一系列文章,都相当精彩,还有《数学之美》,我估计出版后又将是一本难得得好书。写IT史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作为亲历人参与其中,作为专家了解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把两件同时发生的相关事情理得出那个是因,那个是果,这样的书就比较少了。吴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从业内来看,又通俗易懂足以让外行理解的好书。

我们非常荣幸能请到吴老师来百姓网,如果有兴趣,请和我联系。

百姓网今晚在复旦的讲座

从客齐集到百姓网的这几年,我们的活动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比如这个列表:客齐集最近的大学公益讲座。百姓网的员工都离开学校不久,如果能用讲座的方式给现在还在学校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是我们最愿意做的事情。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主题是:百姓网-灯塔沙龙.

这个沙龙主要目的是为热爱互联网行业、正要走向工作岗位的优秀在校大学生解答就业路上遇到的困惑,希望从过来人的角度给大家支支招。现在正是各大公司在学校里面开招聘会,宣讲会的季节。如果听了几个宣讲会,希望找人聊一聊,了解些行业和职业发展的情况的同学,可以过来。

这一期就在今晚(2010年11月3日,周三晚上)。本期主题为

牛人师兄分享在精英公司的“疯狂”成长经历

具体时间地点如下:

【时间】 :2010年11月03日(周三) 晚7:00-9:00
【地点】 :复旦南区 大家沙龙(国权路、政肃路路口 复旦南区教育超市旁)

今天的四位百姓网的员工,全是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毕业的师兄,有趣的是他们多样的背景。我们的运营经理5年前来百姓网做实习生的时候,志向是HR;我们的市场经理在交大读的是心理学;我们的架构师和技术专家曾经是复旦FTP站的站长,而复旦信息办的老师在几年后成为了百姓网的系统管理大拿。。。或许这些经历对正在找方向的同学们有帮助。

今天晚上我们会有四位嘉宾和一位主持人,超过百姓网六分之一的同事都会在台上,加上我这样当酱油的,估计我们这个公司有一半的人都会在现场了。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晚上参加我们的活动。

后注:

这是一系列活动的第三场。第一张的嘉宾是来自Google的Lois,微软的王晨,和百姓网的王奕;第二场是来自Google的David,微软庆胜,腾讯的邹蓉和百姓网的玉苏。现场的气氛相当的好,大家问了很好的问题,回答也相当精彩。这是两周前的活动的照片。

我们不喜欢注释

今天下午的乐高,讨论了代码规范中注释的部分。做为实用主义者,我们不喜欢过多的注释。“让代码的速度跟得上思考的速度”是我们一直提倡和追求的,也就是代码要写得入如注释般清晰,简洁,让人可以如读英文文章一样的读代码,而不是读注释。

我们干掉了所有PHPDoc才认识的东西,就是/** @param这样的东西,,另外注释统一了用两个斜杠(//),而不用斜杠星号(/*…*/),以强化就算有,也要短到一行的意思。

当我们强调注释或者文档的时候,或许是在解决错误的问题。越长的注释,就意味着越过期的注释。

我们反对过度文档,而尽量用最简洁的代码来取代它。与其在注释上花功夫,不如在函数和变量的命名上多推敲,花时间多做重构,把分层和封装做好,把抽象做好。

“没有比提高一个没有必要的事情的效率更没有效率的事情了。”一次一次在开发过程中被验证。

说到底,写代码如同写文章,有十几种不同的写法,无非在“推”和“敲”两个都不错的字中寻求最佳的那一个,或者在一个恶心的A和一个恶心的B之间徘徊,绞尽脑汁寻找一个不是那么恶心的C。说到底,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一群人,在一起磨合出来一种共同的思路,才是有力量的开发团队,否则只是乌合之众。

IMG_0071
2010年9月的一次乐高日

后注:看看我们刚刚做好的一个页面

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写更短的代码

eBay的代码量已经比Windows+Linux更多了。从我看来,这绝不是一种恭维,而是彻彻底底的技术人员的失败。从代码的角度,越短的代码,就越有力量。

Mark Twin曾经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道:

我亲爱的朋友,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 我就能给你写更短的信了。

文字是这样,代码更是这样。

有了面向对象的方式和一些简单的设计模式加一些重构,代码可以变得非常的简单,明了,易读,却依然保持灵活和强大。在百姓网,我们曾经把2000行代码重构为250行(迷你朝歌),然后又把另外几千行代码重构为250行(迷你荆州)。我觉得250行代码是一个神奇的数量,很多的功能模块,就算用PHP这样并不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也应该控制在250行之内。我个人的编程习惯和目标是,把每个函数控制在7行代码之内,把函数的数量控制到最小,用最短的代码完成功能。我个人用的简化代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一段代码,彻底删掉,重写,然后再删掉。在如此十几遍之后所得到的代码,通常比第一次要好得多。

百姓网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每周四下午的乐高日,就是定期的重新审视已经写好的代码,并且进行重构的固定时间。取名为乐高,寓意就是,我们希望产生的代码就像乐高的小积木块一样,足够小,足够灵活,却可以以此组合成各种东西。我们的代码,就应该是那些小乐高的积木。

乐高日每次重构竞赛的优胜者,会得到一个乐高积木。我们发的第一块是乐高最经典的红色3001号模块,然后是3002,3003。。。希望我们的代码可以像乐高一样经典。

对于小和短的追求,是为什么百姓网的每个技术人员的第一周一定可以在250行代码之内,一个小时之中,把百姓网的基本功能完成一遍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代码,每天上线前,产品的所有人员(10个人)都会收到所有代码总行数邮件。代码量的增加,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件好事。我们用拉锯战的方式在功能增加的同时,把代码量牢牢地卡在原地,并且不断减少。我们希望有一天,网站运营的PHP代码会被压缩到5000行之内。

就像对于代码的数量的追求一样,我们追求代码的质量,我们追求最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是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希望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我们也追求网站的速度,内容的质量。。。技术人员,就应该有些技术人员的样子。毕竟,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些追求的。。。

baixing.in.sand.jpg
百姓网在威海海滩。沙滩上的字是:weihai.baixing.com

百姓网在威海

公司这次出游经过集体投票,选在了海滨城市威海。这里是全体参加的同事的合影。

数一数,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一起去过了龙王山,青岛,柬埔寨,宁海,嵊泗,厦门,成都,三亚,各个小团队出差也已经分头去过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了。这就是作为精干的小团队的一员的好处。百姓网要做一个轻公司,每个人都真正可以施展才华的公司。

对了,如果现在投简历过来(我们有从实习生,助理程序员到架构师的职位),或许可以赶上百姓网的下一次出游,初步计划是游轮往韩国,日本方向进发。希望那艘大船上面有你。

把自己的代码放在别人的网站上?

今天在聊到要不要接着做一些别人可以把它放到自己的网站的东西,好让百姓网的连接在互联网很多的地方出现,就像原来的客齐集公益联播一样。我的感觉是,不做。

在互联网上面,想这么做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的,很少。

以Google的知名度,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Google最近的各种Gadget的使用量都不大。而真正可以把代码放到互联网上的各个网站的,我只看到两个代码:

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http://www.google-analytics.com/urchin.js (现在被http://www.google-analytics.com/ga.js取代)

第一个是赚钱用的Google AdSense,第二个是统计用的Google Analytics

这两个,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提供了价值的,其他的华而不实的Google Friends Connect等等,都没有生命力。

所以我要做的话,也要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对用户带来价值。没有实质的价值,做了也白做,没有很多人会用的。

客齐集招聘软件开发人员

详细情况请查阅客齐集上编号为14295071的发布于招聘求职类目的计算机/网络子类目的置顶 精华帖:客齐集招聘软件开发人员

欢迎大家加入到客齐集的团队来。到现在为止,我们保持着20人的小团队,每个人在这个小团队里面都是有最大的价值发挥的。我相信在最后的面试里面,对于Developer这个职位,我是一定会要求现场编程的,并且做code review的。。。呵呵。

客齐集桌面包

庆祝五一劳动节!劳动人民出身的我在家里闲着,就自己动手写了一个客齐集桌面包,只要把这个HTML文件存在自己的桌面上,就可以访问客齐集最新的上海的帖子了。

自己写代码总是可以丰衣足食。特别庆幸自己是技术出身,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或许商务很重要,或许资金很重要,但只有深切了解技术的人才能享受编点程序比吃个苹果还开心的那种心情

互联网归根到底,首先是技术的革命才带来了信息革命,才有了商业的革命。

如果谁想把这个东东放在自己的blog上面,只管看这个文件的源代码,拷贝粘贴过去就好。





客齐集桌面包


招聘求职
房屋
服务

同城寻缘
学习与培训
同城活动
二手跳蚤市场



修补破窗和分类网站

我一直相信,Craig做的众多的正确的事情中间,十年如一日的删除垃圾广告是Craigslist成功的重要最重要的因素。

这就牵涉到一个叫做破窗理论的概念。它讲的就是仓库如果有一扇窗子破了,不及时修补,很快所有的窗户都会被打破。甚至这种混乱会殃及它正对的街道,使之成为犯罪的滋生地。因为即使一扇破损的窗户,也会形成一种“秩序缺失”的暗示,告诉大家这里没有人管,邀请大家进行更严重的破坏。

犯罪心理学家Kelling和Wilson真的是天才,观察到了城市里最细小的比如涂鸦,办证广告,强行乞讨等等,就是引燃更严重的犯罪的征兆点,会像破窗子一样,引发进一步的混乱(说道这里,倒是挺为现在的上海担心的)。

纽约的犯罪问题

《Tipping Point》这本书里面提到了纽约在10年前的犯罪率的例子。在80年代的时候,纽约的公共秩序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城市里面,每年平均有两千起凶杀案,60万宗重大案件。地铁快要成了地狱,1984年纽约的每一节地铁车厢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被涂鸦覆盖。地铁里面各种犯罪已经让纽约市民不敢乘坐地铁,地铁的乘坐率也降到了历史的低点。

我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在电视里看到过的纽约就是书里描述的样子。三年前当我出现在纽约的时候,老实说,看到没有丝毫涂鸦的车厢还是有些吃惊的。我猜测,那个时候的地铁列车应该不比下面这张照片上的墙好多少。


纽约地铁7号线沿线的建筑物上的涂鸦。摄于2004年12月

同时每天还有16万的逃票的人,以至于一个人在地铁里面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开枪打死打伤四个强行乞讨的人都被人当作纽约“除暴安良”的英雄。

结果,到了90年代,没有任何前兆的,纽约的犯罪率忽然大幅下降,谋杀案降到1/3以下,重罪减少一半。并且很快,纽约变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大城市。这就有趣了。期间发生了些什么呢?

我记得曾经在一个旅馆里面看到电视上面卸任的市长朱利安尼在回忆的时候,又一次提到了破窗效应。他坚信,解决大的问题,必须从最小,最细节的地方开始。只有把一扇一扇的破窗子修好了,才有可能有大的环境的改善。

他显然是对的。他们开始从地铁开始。他们把所有的地铁上的涂鸦都统统清除掉,并且宣布,凡是清理过的车辆,就严格地不允许新的涂鸦出现。他们在列车掉头的地方设立检查站,只要发现新的涂鸦,就立刻撤出运营,直到清理干净。他们像宗教信仰一样的坚持,“脏车”不允许再出现在地铁里面。经过长期的拉锯战,最终,当所有的涂鸦的人发现他们涂过的列车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以后,也就放弃了。反涂鸦战获得胜利。

之后他们又开始整治逃票,并且逃票的人都要进行犯罪记录调查。结果逃票的人里面,每七个人就有一张没有执行的传票在身,没20个人就携带武器。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秩序逐渐恢复。

在地面上,一样的修补破窗子的事情从整治街头向司机兜售东西的,强行洗车要钱的,还有各种各样看起来仅仅是影响生活质量而原先没有人注意的小问题开始。很快的,对这些细小的事情的纠正向每个人传递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这个城市有人管了,不要尝试犯罪了。

2004年,我第一次到达纽约。作为一个原本准备去瞻仰恶名远扬的纽约地铁的游客,我拍到的地铁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纽约地铁7号线。2004年12月

而整个城市是安全的。这就是一个坚持破窗效应的市长和这个城市的故事。

破窗效应和分类网站

对于社区性质的网站,比如我们经营的分类信息网站,其实和经营一个城市很像。网站上面有没有破窗子,第一次访问的用户其实都看得出来。到底这个环境传递的是一个这里井井有条的讯息,还是这里没有人管的讯息,其实就在垃圾帖这样一扇破窗子上面看得出来。有些质量很高的社区网站,让人看了就有一种诡异的气息,让人不忍心发低质量的信息,其原因或许就有,那里不仅没有破窗子,而且每一扇都已经擦的很亮了。

有一次对于Craig的采访让我印象很深。那是eBay刚刚获得Craigslist 25%股份的时候。记者问Craig,你最希望eBay帮你做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帮我做出更好的防止Spam的工具。

Craig以十几个人之力,在10年的时间里面,可能做了很多事情,但是10年如一日的删除垃圾帖子,这绝对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就像补了10年的窗子,使得一个网站,没有引发破窗效应的那个结果。而他的同类网站呢?

所以,删除spam,对于分类网站,是应该像信仰一样的坚持的。

注:我们的修补破窗工作会尽快开始,希望大家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