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互联网哲学

用专业语言表达,用通用语言沟通

起因

这几天读文章,遇到一个新词,叫gape。原文是:

I stood there gaping for a few seconds.

啥意思呢?赶紧查字典,字典的解释是:

Stare with mouth widely open.

原来是张着嘴巴瞪着眼睛的意思,是一个stare的动作加上一个张嘴的动作。那什么是stare呢?英文解释为

Look directly and fixedly.

如果自己品味这些词,你会发现语言的定义和编程多么相像。我们有两个函数:

function gape() {

stare();

mouth_widely_open();

}

 

function Stare() {

fixedly(directly(look()));

}

语言就是这样迭代,用简单的词,加上一些修饰词或者加上另外一个意思,组成一个新的意思,并且定义为一个新词。

语言就是迭代的定义

三年级的小学生就把最基本的词学完了,但这远没有到掌握语言的地步。还有大量的基本词定义出来的词,还没有学。这其实并不阻碍表达,但表达得会啰嗦。比如一个小学生不会说stare,但会说:look directly and fixedly。甚至还会说:look directly and fixedly with mouth widely open。他本可以说:gape。前者不但啰嗦,而且很难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表达,同时一旦表达的复杂性增加,不容易理解。

编程就是这样。如果look directly and fixedly常被使用,程序员会定义函数为stare,stare with mouth widely open足够常用,就会定义函数为gape。如果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一种奇怪的动作 gape with left legs kicking and right hand swinging 要是真的用得多了,他们就会定义一个新的词,比如说gakiswing什么的。这就是术语的由来,也是黑话的起源。

用现有语言定义更加专业的语言,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听的人没有学过这个单词,就会抛出 function undefined 错误,沟通的效果就没有达到,这是高效和准确的定义带来的麻烦。

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封装,重用就是在定义语言,不得不说,语言是有高级和低级的(不带任何褒贬含义,就是定义的底层称之为低级,由此定义出来的为高级)。为了表达效率的提高,应该不断的构建,致力用更高级的语言写程序,就可以用别人画的时间的零头完成同样的功能。

公司的黑话

对于公司也是这样。多年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好的公司,常常是黑话多的公司。为了效率,大家不断的发明缩写,再发明缩写的缩写,说得多了,让外人和新来的员工摸不着头脑。比如麦当劳里面喊的:“墨卷辣堡中薯小可外带” 一样。只要听的人也有同样的定义,这比顾客的语言高效多了。

如果你听到一个公司里面有很多你听不懂的东西,说明他们在努力的创造着些什么。黑话的名词多(如果愿意你可以定义为“黑名”,呵呵),说明他们建造了些东西,可能是系统,工具,场所或者概念(比如百姓网的牧野,官渡,菩提树什么的)。黑话形容词的出现,说明自己在定义标准(“熊猫一样的”);而黑话动词是在定义行为方式。这些定义和积累,是一个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的长久的文化基因。

大众沟通

高级语言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只能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小环境使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效率和准确。如果对于大众沟通,我们就必须重新回到最通用的语言上来。乔布斯在公共演讲的时候尽量用短句,用小学生都能听懂的词,是为了沟通。再准确的词,一旦受众脑子里面没有定义,还不如用最简单的每人都有的模块。我们必须意识到大众沟通时我们必须妥协的东西,以及在公司内部或者自己一个人写程序时候没有这种妥协多能带来的巨大的便利。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建造自己的词汇系统来表达,尤其是在计算机的世界;而在和很多人沟通的时候,尽量把自己限制在一个通用词的范畴里面。

所谓之,用专业语言表达,用通用语言沟通。

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

我预测,2011年将会是中国互联网继1999年,2005年之后的第三个春天。这个推论不仅仅是用差数列推出来的,而是因为这些天,我真切的嗅到了一些春天的气味,这些气味,和2004年底如此相似。

人到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起,说最近两年的互联网沉闷得很,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我就觉得这正孕育着有趣的事情,就好像沉闷得2002和 2003年一个样。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让整个行业安静了整整3年。2004年底,新鲜的东西已经开始出现,蛰伏的创业者开始活动,因为让一个有创业冲动的人忍3年是有可能的,再长下去,鲜有忍得住的人。沉闷了三年的互联网,把大家憋坏了。想干些什么,却又不知道方向;有了方向,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不想单独行动;想行动了,却又没有足够的诱惑临门一脚,促使自己心情澎湃,毅然决然的跳入创业的洪流中。。。就这样等呀等呀,直到另外两个条件成熟。

人是互联网这个行业最重要的部分。最近的几个月,我听说的离职的人比以前一年多多。就像《中国的硅谷在哪里》这篇文章里面分析的,一个人在一家大公司里面工作超过5年,就更可能思考去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让自己当螺丝钉时候学到的东西可以用在一台完整的机器上面。从概念上讲,创业的上一步就是大量优秀的人离职,不是吗?

钱到

每一轮的创业热潮,常常伴随着,或者跟随着一轮的投资热潮。绝大多数的 VC的投资周期在5年到7年之间。上一轮的投资,收获的已经收获,失败的已经失败,可以投入精力进新的一轮创业公司中去。当新的概念出现的时候,是VC和PE活跃的时候。最近这一个月,我看到的投资的活跃程度比以前一年都多。很多新的基金成立,很多大牌的VC正在进入中国。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风险极高的VC行业,这种乐观精神正是推动科技前进的动力。VC其实一直都在寻找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概念和一个团队。

创业风险很高,但对于有投资的创业公司,最高的风险其实由投资者承担。当有人愿意为了高额回报承担风险的时候,创业者的决定就相对容易很多。

概念到

2005我一直想写却没写的文章题目为:《Web 2.0: 我们借你的名来聚会》,Web2.0在2005年仅仅是一个聚会的名义,在这个名字下,创业者,资本,媒体在这里聚集。名义说重要却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当每个人都有聚会的冲动,只要听说某时某地有乐子的时候,就会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了。

要说概念是最虚幻的东西,却在每一轮的投资热潮中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就像2005年的Web 2.0热潮一样。最近最众望所归的概念,当属“移动互联网”,期间穿插着“云计算”等小一点的概念。概念本身并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创造现在。未来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但今天就已经确定是资本,创业者,大公司以及媒体对这个未来的期待,这种热情是实实在在。赐名给我,我就火了。

成功的诱惑

还有一些和2004年类似的,就是成功模式的诱惑。最近苹果从 iPhone的升级版本到iPad的红火,Andriod手机的热卖,AppStore和其他各种类似模式争奇斗艳,云计算从概念慢慢的变成现实,还参杂着Facebook,OpenTable,Twitter等的红火以及Groupon,Foursquare 这样的新秀。。。这些美国灰姑娘的例子实实在在的搔动着大洋此岸的梦想家,就和2004年一摸一样。

似曾相识

所有观察到的的现象,都在2004年底出现过。以我为例,2004年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开始和老冒,横戈,毛向辉聚会,思考新的模式,开始第一次认识VC的合伙人(他们也是刚刚到达中国),美国的媒体也刚刚连篇累牍的报道新的互联网,中国的媒体也开始把眼光重新放回到互联网领域。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新公司层出不穷,新模式不断涌现,以及媒体报道的集中爆发。想法到创业,需要些时间,创建客齐集(现在的百姓网),是2005年的事情了。

前几天北京会议不断,云计算大会之后跟着CHINICT(全球高科技创新者峰会),之后就是移动互联网大会,而最后收场的第五届站长大会,以2500人到场的规模,吓坏了长城饭店的保安,也叫醒了昏昏欲睡的媒体:醒醒!醒醒!新一轮的互联网春天正在酝酿,中国互联网的第三轮春天,就要到来。

后注:这篇文章写于5月份,因为答应了《中国企业家》李岷同学的约稿,所以等到了创业家把《互联网告别 2005派》以及这篇文章《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刊登了以后的一个礼拜以后,我转发到这里。本文首发于《中国企业家》。
后注二:Keso同学之后发表了很有想法的文章:《东拉西扯:2005那年》,其中不同意我对于2011年的判断:

我不太同意王建硕的2011年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春的看法,2500人参加的站长大会,跟44万消失的网站相比,九牛一毛而已。

我相对比较乐观。互联网自身有一些野蛮生长的力量,创业公司本身也有相似的力量。阮一峰在今天的blog《未完成的革命》里面所描述的150年前的铁路展示的就是这种“这是一股巨大的、难以预测的力量”。新打败旧,小打败大,这是自然规律。我(近似于天真的)信奉自然规律。

中国互联网不缺乏创新

中国互联网总被诟病为缺乏创新。中国的很多成功公司做的事情都可以在美国找到鼻祖。但我觉得大家是误解了中国的创业者了。

互联网的新技术1夜可以传到中国,商业模式1周就足够拷贝,但是最难拷贝的是用户的成熟度(参见:中国的互联网现状究竟相当于美国的哪一年?)。成功的企业不是技术或者模式的成功,而是迎合了用户需求而成功。如果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总比美国慢上几年,我们如果做美国的创业者还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中国的用户基数上如何成功?符合用户需求的主流应用,因为中美互联网的时间差,一定是“跟随”的。

对于类似的需求,解决方案也会很类似。纵观互联网历史,各个市场大都经历了从网址站,到邮件,到门户,到娱乐,到搜索,到社交等过程。如果一个市场比另外一个市场晚了半拍,主流应用也会晚半拍。这就像小芳同学先拿到考卷,看到题目是1+1,就答了2;小明拿到考卷晚了,看到的也是1+1这道题,小明同样写了2。小明是后给出答案的,无论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瞄了一眼小芳的,我们都说小明是抄袭的。这对小明同学不公平。

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隐私

最近Facebook和Google的隐私问题搞得沸沸扬扬。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新的时代,必须重新定义隐私。

隐私很长一段时间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不被知道的权利”,但是,Facebook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提出”Personal Embarrassing Information”倒是一个新的隐私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对什么是隐私信息的定义阀值提高了。

美国有一本很流行的剖析美国文化的书,名为《高速公路边的啤酒罐 – 关于什么是美国文化的论述》,讲的是50年代美国年轻人中的主流文化,是一边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一边把喝完的啤酒罐扔到窗外的路边。现在看起来,至少有两件事情现在不能接受的,一是酒后驾车(准确的说,是一边驾车一边饮酒),一个是乱扔垃圾。还有一个隐藏的现在不能接受的事实是:那个时候大家一定不系安全带,因为安全带的发明是10年后的事情了。

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是随着科技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我们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而被迫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民航禁止打火机带上飞机,于是我们对邻座蒙混过关带上飞机的打火机不安得很,却彻底忘记了在仅仅两年前,带打火机上飞机曾经是每一个都有的自由。我们适应的过程远比想象的快。

曾经采集隐私的方式仅仅是物理的,没有人抱怨自己出现在一个地方,一定会留下指纹,脚印,或者气味,也没有人抱怨当自己穿着睡衣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会被邻居看到(因为我们并没有隐身的能力,唯一的选择是不出门),因为对此我们不可控制,更重要的是习以为常。但对于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并且不是那么习惯的东西,我们疑心重重。比如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监控摄像头,卫星无时无刻不在拍摄的地表信息以及以Google街景小车为代表的我们身边的各种采集设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手机着我们留下的痕迹。我们在网络上的行踪,每一次访问网页,每一次搜索,都有大量的机器忠实的记录下来我们的行为,就像桌子和杯子记录我们的指纹一样。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一个了。

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如何使用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约定,进行限制,而不是彻底不接受这种记录。对于记录的限制和对于这些数据使用的限制,就是对科技和我们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未来的限制。

创业公司需要孵化吗?- 第二部分

小文《创业公司需要孵化吗?》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讨论,其中不乏闪光的观点。在这里整理一下,供大家更加全面的思考这个问题。

Keso在东拉西扯:创业还是孵化中提到:

创新工厂也许从来就不是为了孵化伟大的公司而开设,但它的确有更多的机会孵化出在Android和iPhone平台上非常有创意、有活力的小公司,或者从一开始就具备被大公司收购潜质的有专长的公司。亲自创办过微软中国研究院和谷歌中国研究院的李开复,恰好比较适合做这样的孵化器。

庞小伟的评论如下:

建硕好文章。因为也在面临类似的问题,我将内心的纠结和感受也说一下:

1、这个问题,真是需要具体实证出具体结果。成功了也不能证明这是可行的模式;失败也不能证明是不可行的模式。而且这里边并行着得到和失去。

2、孵化期就相当于孩子结婚前。结婚后两口子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单元了。类比公司成立,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商业单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项目需要孵化,创业公司就不需要孵化了。很多时候,我们要辨析创业项目到成为公司的区别,远不是登记注册这个貌似的关键环节。

3、无论是野不野,创业公司是需要帮助的,除了资金外,还包括:
1)核心团队的建设
2)基本管理方法的传承
3)产品/商业模式/竞争等的拷打
这种帮助不是代替、指挥、命令,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创业者得到思考、领悟和感受。投资者面对创业者,和创业者面对公司下属是完全两回事情。创始人和创业公司的失败和痛苦、错误和折腾,其实是和经验和传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所以野一定比不野更靠谱些。

4、成为创业公司后,关键是父母不应该替孩子做事情,而是让他自己做事情,并有足够的容错度。就象孩子长大后自己把小鸡鸡小便,不再需要父母帮忙了,虽然偶尔还会扫到裤子上。

5、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或许应该有互联网的精神和方法。YC不是孵化器,是纯粹的天使投资。YC有点意思,将天使投资从天使人的纯人工判断,变成半系统半人工的相对标准化模式,这样就大大改进了投资的效率。孵化器可以是孵化器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物业管理模式,附加价值了一个环境氛围和竞争感受。开复是大师,已经是跨国公司的管理大师,已经是演讲写作的励志大师,已经是掌控全局的战略大师;而于风险投资和面对创业公司,开复大师正在再攀登高峰。让我们对新生意和新生命多点敬畏吧,如同面对大山。

6、还是要分清自己到底是一个创业者还是一个投资者,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IDEASLAB是一个创业公司(不过是一家超级有钱的创业公司),而YC 是投资公司。给我感觉InnoWorks是创业公司,但是又说自己是风险投资基金。司格尚不清晰,估计开复偶尔也会纠结。以开复的智慧,一定不会中介其中良久的。

7、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结束语,贴过来:“这种观点是宏伟壮丽的:生命及其若干威力最初被赋予几种或一种类型;而且,在这颗行星依据引力的既定定律运行之时,从如此简单的一个开端,最美丽和最奇妙的无穷无尽的类型已经和正在进化。”

MVM在邮件中回复说:

举一个类比。在我现在的组里,传统上对于新员工的培养比较奉行游泳池主义:新人来了直接扔到游泳池里,淹死的就淹死算了,没淹死的也就知道怎么游泳了。jianshuo的这个blog比较游泳池主义。由于我刚刚工作的第一年是跟着jianshuo做事的,所以我也一直以来很游泳池主义(好像其他有人管这个叫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过去两年,我对于我手下新招进来的几个新员工没有实行游泳池主义。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早几年手里没有什么强人,两年前我好不容易等来一批head count,我从industry招了五个有3-5年工作经验的,又从campus招了三四个。对于这几个人,我没有采取游泳池主义。因为游泳池主义存在夭折的概率,而我当时head count十分珍贵,就算只失败一个,对于我来说也太昂贵了。后来的结果表明我当时的选择还是明智的。因为当时我们组其他几个 manager也招了一批新人进来,大概有十来个人的样子,但他们的采取的带新人风格比较趋近于游泳池主义(或者叫“散养”),后来差不多过了一年,就manage out了两个。或许那些manager手下剩下的人在将来的5-10年会做的更好,但对于我来说短期内的高优先级是一个都不能失败。

我觉得怎么带新人和要不要孵化新公司这两者有一点哲学上的相似性。

开复的回复我觉得也是一语中的,

I certainly do not think start-ups need to be incubated, but I think they can be incubated, especially in the China environment.

同时,我也认可开复所说的,这种讨论倾向于”a moot argument”,一个为了辩论而抽象化的概念。

大家其实说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点 – 多样性。我相信多样性,孵化也是多样性的一种。虽不见得一定成功,也不见得一定失败,是非常多尝试中的一种。孵化出来的不见得是野兽,但野兽不见得一定成功。多少次证明的是“适者生存”,却非“强者生存”,对于这些观点,大家的文章和评论中讲的更加透彻。希望把这些相互冲突的观点并列在这里,供大家思考,希望从多个角度来看,站到一个更加全面的高度。

创业公司需要孵化吗?

同样的旅程,去程总比回程显得短一些。又是一个多小时的火车,从杭州回到家中。不费气力的把逸凡小朋友哄睡觉,回到房间里面继续写点最近思考的话题。

那天在北京和开复聊了一个多小时创新工厂的想法。我大致明白了这个项目的意图,的确是一种新的模式,不同于传统VC,不同于天使投资,在国外能够看得到的,估计只有Bill Gross的IdeaLab,和Paul GrahamY Combinator。这三个人都是我非常敬重的,碰巧都写得好文章,有哲学家,散文家,兼科学家的气质。

创业孵化器的想法

我听到的孵化器的想法,大约包括这些支持:孵化器更像小公司的集合,传统意义的公司在这里以项目的方式存在。除了资金,孵化器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办公室,财务,行政支持,甚至包括员工招聘等等环节,当然还包括资金支持。

我对此,有如下不确定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创业者应该是野生动物,不应该温室养殖

创业者从本性上是野生动物,常见于大学宿舍里,或者蜗居在居民楼中,衣冠不整,睡眼惺忪的多于看起来光鲜的。他们成功靠的是野,是不走寻常路,是不可理喻的坚持,他们的杀手锏是数量众多,来势凶猛。再大的公司,也顶不住上百个小公司各显神通,从方方面面尝试新的做法。在一个创新比积累重要,快比强重要的市场上,创业公司天生就是比大公司有优势。如果自然规律真的不是偏袒创业公司,而是确定谁老,谁大,谁占便宜的话,现在统领所有市场的,都应该是500年前的公司。这种野是顺应自然规律的。

孵化器是一个温室,把温度湿度和阳光都调到最适合公司生长的状态,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温室的植物。在严寒的环境中,死的几率大,但活下来的更强。在温室里活下来太容易,但离开温室,和外面饿大的野兽狭路相逢,我很为这种温室公司担心。

我开玩笑说,可能真正有用的孵化器,就是反着做:公司挣到的钱孵化器先拿走一半,办公室租金加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活着出去的公司,那真是天下无敌了。

创业公司需要服务吗

孵化器常常提供一整套的服务,让创业者不需要管财务,行政,甚至招人,专心做项目,而我却觉得,这些繁杂的事物,恰恰是在最开始最不需要有的功能。

以财务为例,见过一个真正的创业公司第一天就有财务的吗?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公司里面有个财务是破坏气氛的,就像谁见过新婚夫妇的两室一厅里,一间是卧室,另外一间里坐着个财务吗?不是必要不必要的问题,而是那种感觉不对。

创业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很多细小的事情都会影响到创业者的心态。自己经手付每一笔钱,和从来没有拿到过账单是不一样的;亲手从用户那里收到10块钱纸币,和财务直接入账是不一样的。非常的不一样!

公司的优化

一家公司只能为一件事情优化,这种优化包括公司的环境,组织架构,对待市场的方式,以及作为CEO的风格。不同的公司优化的方向不同:有的以擅长技术,有的以设计见长,有的是销售说了算的,有的公司最牛的是市场经理。不同的公司,就是应该有不同的性格,并且大家要坚信这些特质。如果把几家本应该个性张扬的公司放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感染,互相渗透,真不知道其结果会是如何?是不是不为任何一个方向优化呢?当所有项目在一个方向上还好些,但如果方向不一样呢?看似是在尝试用多个项目,会不会实际上因为在一起办公,在一起开会,公用一样的服务,而变成一家公司,一家注意力绝对分散的公司呢?

总之,我对孵化的概念很是疑虑。孵化解决活的问题,却不解决强的问题;孵化归根到底使用一种方式做样事情,却不是用多种方式尝试一件事情。孵化孵出来的是家禽,却不是野兽。

用贬义词描述自己要做的事情

大家都会用褒义词来描述自己的生意:最好的,最大的,高质量的,先进的,便宜的。。。。以我愚见,褒义词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举个例子:

我的一个朋友几个月前开始做一个订机票的网站。他说他可以做一个价格比携程更低,服务比携程更好的网站。

恕我直言,我可以想象一个价格比携程低得多,但是没有任何服务的网站;或者服务非常好,就是价格稍微贵一点的网站。这两种方式都一定有它特定的用户,因为用户是不同的,总有人愿意为低价接受差的服务或者为服务付更多的钱。差异的定位不但有市场且更容易成功。

创业公司的资源有限,朝着两个不同的维度优化不见的明智。珍爱网的李松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最多也只能假设我们的智商比常人高一点,却不能假设我们是天才

我愿意加一句:

我们最多最多只能假设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普通人,却不能假设他们都是蠢材

。我并不认为携程蠢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价格和服务两条线上都可以轻易的超越。

当我听到有人真的用一个褒义词和很多个贬义词来描述他的主意,我才认为他是认真的,想清楚的。比如这个:

我要做一个最快的网站,即使它是“难看的”,“没有装饰的”,“缺乏功能的”,“花费不菲的”。。。

我不知道“速度快”在他所在的市场上是不是用户最在意的特征,但是我至少有一点确信:这是一个不需要假设自己是天才也可以做出来的东西。

只有当他想内心对于最看重的那一点有火一样的冲动说“是”的时候,才能微笑着对其他的好的特质说“不”。

想象看你听到下一个主意的感觉:

我可以做一个世界上最快的网站,并且拥有比所有竞争对手更多的功能,界面设计也是一流的,服务是最好的,价格是最低的,最后别忘了,我只用别人1/2的钱和1/5的人就可以达到。。。。

世界上有很多好东西,可惜我们只能同时选取一个,最多两个。能在一开始就都获得的,我们必须假设很多前提,这种假设越多,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最后补充一句,可以用贬义词形容的特性,并不是越差越好,产品的各方面都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做得最好。只有在资源和决定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褒义词和几个贬义词的描述就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做决定,像刀子一样锋利的专注。
.
P.S. 祝我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和阮一峰的对话

我最喜欢的上海blogger阮一峰和我在邮件上面一来一往的进行了一次谈话。我的桌上就放着他翻译的《软件随想录》,并且热切的期待他翻译 Paul Graham的《Hackers and Painters》。虽然现在还没有见面,却惊奇的发现一峰提议的“把封闭式交流(close talk)变成开放式交流(open talk)”的形式更能够从容的交流。

阿兰-德波顿在《拥抱逝水年华》(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的第六章《交友之道》里面用一个章节描述了面对面谈话的限制:

谈话不可能表达出我们最深层的自我

心灵是个极不稳定的器官,说不准合适就会出现一片空白或是心神不属。。。但是谈话时的节奏却不允许留下这样的停顿,因为他人的在场要求我们不断地作出回应,于是我们总觉脱口而出的尽是些蠢话,真正要说出的却没说出,为此我们懊恼不已。

与此恰相对照,一部书则允许我们从时常麻痹的心灵中提炼出精纯之物,它是心灵最活跃之时的一份记录,是对灵感火花的集中再现。。。

阮一峰深知这中的奥秘。于是就有了如下的键盘上的对话。

原文在这里: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4/talk_with_wangjianshuo.html。我按照“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的方式转载如下。原文的格式和排版远比在这里看着轻松,请移步

与王建硕的对话

R = 阮一峰

W = 王建硕

时间:2010年4月15日

R:建硕,我知道你有两个Blog,一个是英文的,另一个是中文的。但是,你更新英文Blog的频率,远远高于更新中文 Blog,这是为什么?

W:这其实是一种机缘巧合。

2000 年,我在微软做工程师,习惯阅读一种叫做KB(知识库)的文章(比如这篇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216206)。我就模仿这样的格式和写法,写了一些关于浦东机场的英文介绍,结果排在Google搜索Pudong Airport的第一条结果,可见当时互联网上关于中国的英文内容非常少。

2002年,我开始用Movable Type架blog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写一些能提供价值的东西。为来华的外国旅行者撰写英文介绍,就是一个很独特、而且我做得到的事情。

此后的8年,我在blog上记录的事情,不过只是一些日常生活。如果用中文写,本地的读者可能没兴趣,不觉得这样的文章有任何价值。比如,上海的公交车票 2块钱一张,上海的火警电话是119、不是911等等,这种鸡毛蒜皮的话题,本地读者司空见惯,但对于英文读者,却是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信息。我的中文 blog也在写,不过内容主要是IT评论,更新频率就慢一些。

R:我觉得,你说出了写作Blog的正确做法,那就是为读者创造价值。如果有人想要建立一个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blog,那么这一点是他必须牢记的。只有你的文章对他人有价值,你才会有读者。我其实一直想建立一个英文blog,但是就是因为找不到我能够写的、并且西方读者也会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当然,除了创造价值,Blog还有另一个作用—-沟通媒介。通过Blog,别人能够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怎么想,每一篇 Blog都是一个与他人沟通的机会。所以,你较少写中文blog,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这样一来,你与其他同业的沟通、你在国内业界的影响力就少了一个重要渠道,毕竟你的事业还是在国内。不过,我现在对这一点也不是很确定了,blog的沟通功能也许并不重要。上个月,Joel宣布不在网志上谈论软件了,因为他发现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通过写Blog获得成功。

所以,我就想问你第二个问题,写作Blog与个人职业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因为我发现,你很少在网志上谈到你的公司,尤其很少谈到公司的产品?

W:其实在微软的时候,我是有意避免谈论公司的。

两个原因。第一,我不太能区分哪些是公开信息,哪些不是,分起来很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blog是我个人的表达,不是传播公司信息的渠道。微软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它的名声和光环是属于它自己的,不是属于我的,我只是一个微软的普通员工。

我觉得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哪些是公司带给你的。你之所以拥有后者,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是公司的成功,而不是你的成功。所以,我不太会写到公司。

后来在百姓网,我同样延续了这种方式,把公司和自己分开。自己就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在需要代表公司的时候,我会扮演那个角色,而在 blog上,是自己。

R:看来你把blog和公司分得很开。确实如你所说,个人blog不是宣传公司的窗口。事实上,很少人有动力,无偿为公司做宣传,这也是为什么商业公司的 Blog大多不成功的原因。但是,如果公司是你自己的,你会不会在Blog上写自己的公司?我的问题其实是,创业者应不应该利用Blog,作为宣传自己的工具?

W: 即使是自己的公司,我希望在blog上面分享的更多的是运行公司过程中的心得,尤其是失误和教训,来帮助其他的创业者。这部分是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他人分享我的想法,不是在做宣传。

我更多地把读者当做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我要发展的客户。我从来不想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炫耀公司,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心得。每个人写blog的原因千差万别,有人写blog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这个动机无可厚非,只是这不是我写blog的目的。

R:如果我创业的话,肯定会在blog上宣传,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人帮我。所以,我还是挺看重网站流量的。你写作blog的立足点是分享心得,对流量大概就不是很重视了。你的Blog流量目前是多少?

W:刚才看了下,远没有以前多,大概每个月25万(只是以前的1/4)。可见现在关于上海的英文信息越来越多,我的blog 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好事情。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订阅Feed来看Blog,不再访问网站了。

R:我的流量比你少,现在一个月的独立IP访问者,大概10多万。而且已经一年了,一直稳定在这个数量,没有明显增长。所以,我怀疑Blog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工具,到了一定程度,流量就上不去了。

当然,非商业性的个人Blog,不用太在乎流量。但我也不觉得流量减少是好事情,因为读者反馈也会相应减少。如果长期没有足够的读者留言,对我写文章的积极性是有打击的。老实说,我确实希望每篇文章的读者留言能够多一点。

说到读者留言,那就引出了下面一个问题,写作Blog的意义到底何在?有些人很不理解,认为写作Blog无偿给他人阅读,是一种很傻的行为,既赚不到钱,又浪费时间。我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我想先问问你,坚持不断写网志,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W:促进思考。

每天写作blog,帮助自己养成了更多观察、更多探究的习惯。看到地铁开通,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我总是习惯性地去关心,这就是多年blogging让我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我都要问自己:今天有什么特别?我应该写点什么?……你知道一件事情,与你要表达一件事情,这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写作,你能帮助自己更清楚地理解问题。

另一方面,全世界读者的留言,是我从blog收获的最大财富。每天与不同的观点对话,会让自己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

R:说得好!写作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想。blog其实是一种理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很多时候我们写作 blog,就是在做这种训练。我写作的时候,有时会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看看怎么写最容易看懂、最容易被他人接受。每当有读者留言批评我的观点,我就知道了我的思维和表达在什么地方还有欠缺。Joel说过,写作能力是区分领袖和普通程序员的标志。我们不一定要当领袖,但是能够说服他人认同你的观点,这绝对是不容忽视的能力,而blog就是获取这种能力的一种卓越训练方法。

此外,写作blog还有一个最大理由。我记得,你在网志中写过一件事,有人问:”你为什么写blog?”你反问道:”你为什么打电话?”我简直要为这个回答拍案叫绝。我们需要与人交流,渴望了解全部的世界,blog帮助我们遇到那些其他方式无法遇到的人。

不过,写作blog的代价,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你每天要在Blog上用掉多少时间?

W:平均每天半个小时。

R:这就是我佩服你的地方。你用英语写,经常有1000词以上的长文,而且写得很清晰易读,却只需要半个小时。这意味着,你基本上没有把时间花在苦苦构思和反复修改上面,属于一次成文。我用汉语写,也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每一篇文章,通常需要2小时~6小时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写完以后,觉得特别累,都不想干别的事情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值得的。回过头看,我幸亏把时间花在写作blog上面,否则那些时间就白白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我现在怀疑的就是,我能不能把这种写作热情保持下去。你能保持吗?相比十年前,你对于Blog是否还有同样的热情,或者说同等程度的通过文字、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

W:我依然热情不减。我的blog最重要的读者,就是我自己。如果碰巧帮助了别人,那是额外的收获。即使没有人读,我觉得我也会继续,因为它帮助自己思考。

R:这一点,我与你不同。blog就好像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想要说出自己见解的意愿不是那么强烈了,也不是那么在乎,能不能获得外界的承认了。如果有一天,我觉得自己想说的东西,都已经说完了,可能就不写blog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结束语,我印象很深。他说:”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不过,我的这一天,还要等很久才会到来。

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觉得自己还会坚持Blogging多久?forever?

W:我觉得只要这还是一种可以帮助自己思考、帮助自己记录的好办法,我就会继续。但是如果不是了,我并没有永远blog下去的预设的目标。

R:好了,我们谈Blog,已经谈了很久了。现在换个话题,能不能谈谈百姓网?

W:这个我们还是私下谈吧。我希望人们关注的,不是运营百姓网的公司,而是网站本身。作为公司,我们宁愿保持低调。

R:我能理解你的谨慎。那么我能不能问一下,百姓网的后台数据库和编程语言是什么?

W:MySQL和PHP。

R:果然与我猜想的一样。我想你肯定对这两个软件,有很多使用心得,我也很有兴趣探讨,如何用它们架设大型网站。但是,这个话题太专业,而且一谈下去,就没完了,让我们留到以后再谈吧。

我的下一个问题是,你现在是否还编程?你最熟练的编程语言是什么?

W:是的,我一直没有停止编程。

大学的时候是C++,在微软是ASP,VBA(不是VB,因为那个时候我在Office组)和C#。现在是PHP。语言很有趣,很长时间(我是说超过5 年)不写,就很生疏,甚至不觉得会用了,语法还懂,但就是函数记不得了。

R:我没想到,你已经完全用PHP编程了,你在blog上根本没有提到啊。我很好奇,像你这样典型的Windows程序员,切换到Linux平台,是什么感受?你对这两个平台的优劣怎么评价?

W:我毫不掩饰对Linux和PHP的喜爱。这个系统和语言太棒了。我是98年进入微软实习开始就挥别了 Linux的世界,直到几年前重新回来。我也同样不掩饰我对微软系统的喜爱。微软的架构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架构,无论是不同的产品和平台之间的配合,还是在一种编程语言之内的。我们用PHP完成的很多组件,其实是受微软的ASP.NET的启发(比如,Datagrid和 Datasource的绑定,Event体系,DAO的封装等等)。这些组件所有的编程语言都可以做,但是微软提供了现成的东西给你用,非常方便。虽然对于铁杆程序员来说,可能并没有自己写的顺手。

如果只在微软的世界遨游,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微软的成功,是支持商业的技术的成功。微软的杀手锏,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生产力”,为了用户的商业成功而追求技术。喜欢微软的人,除了办公室里需要加班赶出明天的演讲稿、或者财务报表的白领,还有希望赚更多钱的小业主和面临巨大上线时间压力的CTO。微软的技术像快餐一样,虽不美味,不够精致,但是对于填饱一个个刚刚开始尝到IT甜头的中小企业的肚子,还是实惠的。我们在挑剔它的同时,不能忽视它让全球多少的企业开始使用电脑提高生产力所做的贡献。

Linux的世界是程序员的世界,是对计算机技术充满爱好的geek的世界,也是一批数量很小、但是影响很大的互联网公司的世界。能够轻松的在几十台服务器上面分布web服务,能够有海量的开源工具来用,能够在miliseconds(毫秒)和 terrabytes(万亿比特)之间游刃有余,Linux能更加轻松地做到。

很多技术论坛上面,关于Linux和Windows哪个更好的争论,10年过去了还没有平息的迹象,就像上海好还是北京好那种经典辩论帖一样越来越红火,我很是不解。难道我们只能爱一样吗?难道我们不能爱在北京呆着,也喜欢上海的生活吗?当我们真正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离了解这个世界或许更近了一步。

R:你比较有包容性,这一点比我好,我比较偏执,有时会独尊一家,贬低他人。我发现,你对微软的理解很深刻。我也同意微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是我会把自己的未来都赌在Linux和自由软件上面。

虽然你现在还在编程,但是你的主要角色,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做一个管理者与做一个程序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喜欢哪一种角色?

W: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角色。

程序员是一个Individual Contributor,是和程序的世界打交道。管理者是People Manager 和 Business Manager,打交道的是人和业务,需要完全不同的技能。

很难说更喜欢哪种。我曾经做了很久的程序员,轻车熟路,而管理者是比较新的话题,需要时间去学。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会很舒服,能体会到那种宁静的感觉,但有可能不够兴奋;而在不那么熟悉的地方,会比较纠结,会犯错误,但是会接触到新的东西。如果一定让我选择,我会选新的。

R:我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它是国内程序员的普遍问题。你知道的,在国内的环境中,你不太可能一辈子编程的。程序员到了一定阶段,就面临转型的问题,要么升级成为项目经理,要么自己去创业。无论哪种情况,他都要变成一个管理者的角色,从与机器打交道,变为与人、与市场、与政府打交道。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管理岗位的。

我现在想的比较多的是,如果程序员创业,除了编程之外,他应该做哪些事情?怎么做?注意事项是什么?让我们聊聊创业方面的话题吧。我先问一个问题,你现在最频繁使用的三个网站是什么?

W:Google的全线产品。

R:嗯,好像这是大家的共同回答。我其实想听到Google以外的答案,但是好像很难。Google占据了我们网络生活的中心位置。这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网站的成长空间已经变得很有限了?因为它们不可能挤进互联网的中心地带,只能在边缘争夺一些注意力?

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新人身上。过去一年中,你有没有很看好的互联网初创项目?

W:不知道。

因为项目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团队的执行更重要,甚至运气都能决定最后的成败。太多因素参杂在一起,你根本无法判断创业能否成功。另一方面,我自己接触的不多,在媒体上看到的又都是只言片语的介绍,无从判断。

R:真是奇怪。前几年,我们很容易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网站,比如2002年是Wikipedia,2003年是 Flickr,2004年是youtube,后面是Facebook、twitter等等。但是,这两年这种感觉就消失了,似乎缺少重大的创新,只有一些技术上的提高。

国内的情况尤其糟糕。中国这么大的互联网市场,去年一年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值得一提的网站创新项目。大家都在忙着做网络游戏和社会化网络,再加上电子商务。虽然这与恶劣的政策环境有关系,但是网站创新的可能性,似乎本身就处在衰竭中。

我想问你,Web 2.0之后,你觉得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W:在中国,我觉得接下来的重点,在于已有的网站如何可以从”不work”,到”work”。比如电子商务网站,下了单,可以方便安全的付款,可以快速可靠的收到货,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现在的很多网站的问题,不是没有新的功能,而是最最基本的功能还不是那么好用,不总”work”。再比如支付,如果一个人想付钱,就可以付钱,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但现在很多时候,就是卡在某些环节(比如银行的认证等等),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方便的支付。这些问题,是网站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道路。

R:你说的这些,都属于网络功能的深化、配套和完善,并不是模式上的变化。

我说一下我的思考,我觉得Web Service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云端”。互联网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下一步是把它们融合起来。越来越多的网站开放了API,你可以做到一些以前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最大的商业机会,可能会出现在移动通信和物联网这两个领域。手持设备马上就会超过PC,成为最大的终端平台。而物联网的想像空间更大,如果超市里的每一件商品,城市里的每一扇门,街上的每一辆汽车,都被分配到一个IP地址,那会发生什么事?

不过还是先看眼前的商业机会吧。前不久,你在文章中曾经说,未来10年中国的二线城市有很好的机会,能否详细谈一下这个观点?

W:这是拉和推两种力量造成的。

中国巨大的快速交通网络正在搭建。和美国媲美的高速公里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从上海出发的G40直达西安,G50直通重庆,G60到达昆明,G15连接沈阳和海口。在我的老家洛阳,G30横贯中国东西,G55纵观南北。开车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变得更加简单。高速铁路也帮助很多像成都,长沙,武汉,郑州这样的城市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这些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在郑州交叉,过去50年对郑州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大约十几个城市会陆续开通地铁。地铁对于一个城市的促进作用,在北京、上海这些地铁开通很久的城市的居民,一定深有体会。

说到推的力量,其实是大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以及相对变小的机会,让很多在大城市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技能的人,会愿意尝试回到家乡,去探索更多的机会。如果说,5年前,我的很多在上海的朋友聊起干脆卖了房子回家去的想法时,还仅仅是一句气话,一个想法。那么5年后,已经开始是一种行动。杨萌观察到的他的同学回长沙创业的现象,和我看到的很一致。未来还会有很多的年轻人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读书,并且留下来工作一段时间,但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以后,回去利用自己获得的这些”超前”的技能回到更广阔的二三线城市,绝对是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就像80年代的出国潮和最近的回国潮很像。

我最近自己到成都,郑州这样的城市,发现资金,人才,政策等已经在那里聚合了。

R:你知道吗?我被你的这个观点打动了。我早就不想待在上海了,也许我应该加快行动,搬到其他城市去了,哈哈。

最后一个问题,你对10年后的自己,期望是什么?

W:我一直追求的:幸福和智慧。

R:其实,我期望听到一些更具体的回答。不过还是祝愿你,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至于我,我希望未来10年,能够比过去10年有更大的成果,不要再错过机会了,也不要像过去10年过得那样艰苦了。

谢谢你回答了我这么多问题,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聊。

(完)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3.0
* 原文网址: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4/talk_with_wangjianshuo.html
* 最后修改时间:2010年4月29日 03:18

人肉云计算

我的一个朋友要做提醒服务,发现如果帮用户注册139.com的邮件,发邮件过去,用户就可以收到短信通知。免费,简单。唯一的问题是,139.com的注册过程有一个识别码,就是那种写的乱七八糟,机器无法识别而人却很容易看出来的那种图片(学名CAPTCHA),真的把这个自动注册服务给难住了。

他用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做法:就是把图片拿过来,原封不动的给注册他的服务的用户,当做自己的CAPTCHA图片。当用户识别之后,他再把用户的输入原封不动的给139.com,这样,电脑要解决的问题归电脑,人脑要解决的问题归人脑。倒还真是个好主意。

其实,这种借别人之脑,解决自己之问题的办法,早在2004年就出现。有人建立免费色清网站,由大量的用户来解决只有人才能容易的问题。他们的用户有足够的动力,来解决哪怕是最简单,最复杂,最无聊的问题。

Google也在使用这个聪明的主意。除了Image LabelerSearchWiki这样基于兴趣和自愿的工具,我觉得最绝的一步棋是收购reCaptcha项目。reCaptcha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pin-off项目。原本是为了帮助网站防止spam。Google收购的原因,确实为了帮助识别图书扫描中遇到的不可识别的扭曲的文字。每次用户会看到两个词。一个词是reCaptcha已经知道正确结果的词,另外一个词是不知道结果的。只有答对第一个词,就可以证明你不是机器,而第二个词的答案,如果和另外一个或者更多用户一样,就把这一答案作为正确答案,放入正确答案库里。就此轮回。可想而知,每天有多少人基于自己的目的(比如发个邮件,发个帖子等)来帮Google解决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仅仅是这些小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多原来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开始由人脑来解决。比如说搜索(很多人在尝试social search),还有新闻(social news),还有很多类似的带social的词,暗示的都是这种用互联网把大量的人脑连在一起,共同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种趋势,如果一定要起一个名字,我会把它叫做“人肉云计算”。它是“人肉计算”(参见人肉搜索),也是云计算(分布的,作为服务的计算模式)。

P.S. 再次重申这个blog的留言政策:广告性质的签名,或者包含广告性质的链接,无论内容是否有价值,直接删除。

中国哲学体系的困惑

中国古代的智慧,经过千年,现在依然可以用“子曰”什么什么,或者“俗话说”什么什么的来对我们周边的现象进行解释。但一直没有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帮助我们做判断。俗语里面的正确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的以反义词的方式出现的。这么做,也有道理;不这么做,有另外的道理。事后诸葛亮的情形居多,锦囊妙计类型的比较罕见。

比如对于坚持一事,有人说坚持就是胜利;立刻就会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失败,有人说,面对失败没有关系,只要接着去做,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我来给你举个例子,某某某在经历了100次失败后,在101次,就成功了。”也有人说,这叫钻牛角尖,这叫不到黄河不死心,这叫。。。。如果我们看语言中的词,也是同义词中间就有褒义词说法,也有贬义词说法:赞扬,吹捧;果断,武断。

任何事物或者行为,都有好处A和坏处B。看似有道理的道理总是仅仅告诉我好处A,却从不谈坏处B;对于恶行,也只告诉我们B,却忽略了A。这就让我们觉得只要是道理,都很有道理,却对于做决定没有太大裨益。

先人们只告诉了我们道理,却缺少系统的推理来告诉我们,在具体的情况下应该应用哪一条美德。比如,在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已经失败了三万次了,到底应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呢,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呢?给定的信息下做同一个决定,到底是果断,还是武断呢?

“炒股的要义,就是低买高卖。你看啊,老张10块钱买,15块卖,赚了;老李,19块钱的时候,别人都说不要买,结果他买了,你看现在,涨到30块卖了。你要向他们学习啊!”

这些真理一样的道理,实实在在的传奇故事,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怎么知道现在是高点还是低点呢?

你告诉我某A坚持读完大学,成了伟人;某B,大三辍学,成了伟人。但对于我,到底度还是不读下去呢?应该学A还是B呢?就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

因为没有设定具体场景,多少年以来,美德A以及和它相反美德B,从来没有正面的争个高下来,好像京剧里的《三岔口》,黑灯瞎火的摸了半天,谁都没有碰到谁,却分别井水不犯喝水的传承了千年。

对于近代的西方哲学发展,我觉得有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他通过设定一个有一个场景,逼得哲学家对此进行确定的回答。有点像哲学里的物理实验。在参数固定的情况下,追求一个固定的结果。比如在关于道义的讨论中,有一个争论百年的经典问题:

刹车失灵的火车在轨道上眼看就要撞死5个工人,另外一个轨道上有一个人。作为火车司机的你,会不会把火车扳到只有一个人的铁轨上?

这个给定的场景逼得每一个哲学家回答“扳还是不扳”这样确定的答案。对此,实用主义者,绝对主义者,义务论者,结果主义者,自由意志主义者等等不同的学说,给出不同的答案,或者给出相同的答案,却是因为不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反对者针锋相对的再次举出另外一个场景,将对方的学说的推论过程应用其中并且产生一个荒谬的结果,并进行改良。如此往复前进。每一个参与者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走一步,正如物理学,天文学或者化学等学科那样。

希望我们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面,认真的坐下来,不高谈什么事应该做的,而是多一些固定场景的较真的讨论,进行逻辑上严格的推导。道理,怎么讲都行,而决定,是非此即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