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的网,没有断的生活

最近断网了。每个人都有些感触,论坛里面,新闻里面,blog里面,都是关于这件”事关大事”的感触。没想到吧,我也有。

慢的乐趣

那天在上海5G还在和亚涛说呢,真不知道没有手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比如说,上大学的时候,有同学来,要到火车站去接人,真不知道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手机,怎么会那么有信息互相碰到。

技术加速了交流的速度,也逼着我们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就像工业化时代的流水线逼着工人加快装配的速度一样。原来写一封信,3天到达,回信回来,就是7天以后了。后来有了电子邮件,这下好了,发出去,立刻就能收到,当天就能回来,自己又要写回信,一天中间几个回合。到了即时通讯工具盛行的时代,更是你一句我一句,一来一往,好似两个人的大脑直接连在了一起的样子(就是中间还有一个脑电波到机械,机械到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过去变成视觉信号,视觉信号重新被识别成脑电波信号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我们的脑子也越来越快,同时也越来越累,累得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一切幸福都是在缓慢中展开,在缓慢中沉淀,又在缓慢中永存。速度是美丽的死敌。就像米兰昆德拉在《慢》里面所问的:“为什么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此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

被技术吞噬的生活

郑子颖说网络是吞噬时间的东西,没有网络和电视的晚上有多得用不完的时间。“去年南丹路新家刚刚装修好的时候,曾经过过几个礼拜家中无电视、无网络的日子。当家里没有电视和宽带的时候,会发现晚上的时间特别多,人也容易特别早就犯困想睡觉。没有电视和宽带,会发现其实晚上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可以和家人多说说话,可以多看一些报纸杂志和书,可以听听广播,可以多收拾收拾屋子,可以把买了但不听的唱片都听几遍,可以把一直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收拾下来叠好。听广播、收拾房间、叠衣服的时候还可以神游天外,就可以多一些想点事情的时间,可以想想自己最近待人接物的得失,也可以整理整理对一些问题的思路。”我同意。

与速度一样,效率是磨平感情的东西。最近祝贺信年的短信越来越多,发来的短信中间认识的发信人却越来越少,当”轻触鼠标”就可以发出1000封新年祝贺的时候,每一个祝贺的分量,就只有原来的1000分之一。我坚持贺卡一定是手写的,就算是短信也一定是一个一个的输入的,因为朋友真正在乎的,是你在发出贺卡的时候所花的,哪怕是30秒钟的时间,因为他知道,至少,在写贺卡的时候,你想到了他。

而信息是让思维迟钝的东西。一不留神,在网上就会打开十几个网页,在几秒钟的扫描以后,一个一个的关掉。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而大脑的处理能力有限,这种情况下信息就会成瘾。打开浏览器,倒也不为寻求什么,就是喜欢那种信息流过皮肤的感觉;没有了这种感觉,就会网瘾发作,觉得生活中断了似的,浑身不舒服。

这次断网,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依赖,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断了,生活没有断,或许,生活再往好的方向有些转机。

协同推荐在控制信息质量上的应用

抓贴一下在Ideafactorychina里面的一些关于协同推荐的讨论。

王建硕:

最近在社区里面尝试了协同推荐的应用,通过”群众的智慧”来促进信息质量,初步成效不错,和大家分享。

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自由发布的信息(无论是分类,BBS,Wiki,还是现在”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审核发布等办法工作量太大,对于非时效性信息(比如豆瓣),可以用鲜花、鸡蛋等定量的方式让最好的信息浮在上面;对于BBS这样的讨论相关的,可以用按最后回复时间倒序排列话题,让最”热”的(不见得是最好的)排在最上面;而对于分类等时效性非常高(1小时内的最重要),审核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希望在5分钟内判断),而且帖子的质量只有(发布/删除 )两种状态的网站,需要在以前的协同推荐基础上有些创新。

我们用了这样一个机制,大家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

1. 选取社区里面的一部分可信赖的成员成为大众评审。
2. 大众评审对于12个小时以内发布的信息独立的判断是垃圾信息,删除,还是优秀信息,保留
3. 当多于n名大众评审的结论一致(都是好,或者都是坏),按照大众评审的结果处理;出现不一致,版主介入选择。
4. 一致的评审每人可以获得积分。

低于以上设计的几个解释:

1. 不选取所有用户的原因。第一,这个系统的弱点在于,如果任何帐户都可以,同一个多帐户占更多投票权,不合理;第二, Wikipedia和Digg经验表明,贡献内容的永远是少数,少数核心成员贡献的内容,供成百万人使用。我们希望通过奖励核心的人员,得到信息质量很高的效果。
2. 只有12小时内可以评审的原因。越少的可供评审,评审越集中,越有效果。时间过长,超过一个评审选择的几率大大降低 。
3. 独立判断的原因。因为不知道和你同时判断的是那一个人,他的想法,每个人判断的时候为了得到积分,要尝试用最大多数人的想法作为依据,效果更好。
4. 获得积分的原因。对于评审的对于社区的贡献,我们不觉得事项当然的,理所应当的,虽然很多评审是为了社区的质量牺牲自己的时间,我们觉得应该有所奖励,同时,积分区分出和心中的核心,积分越高的评审,将拥有更多的权限。

大家看看这个模型是不是可行?对了,还有一个原则是简单实用。毕竟这不是实验室项目,是每天都有百万访问量的真是场景,实用是主要的考虑。

(不做广告,隐去网址,仅供大家抽象的讨论这个想法)

Binghui Yin

这个机制很棒。
其中的第三点尤其好。
补充几点,根据我所了解的Google Ads Rater工作,需要一个好的高级管理员(版主)处理发生审核不一致的情况,还有要有一个匿名的共同小平台,当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各个审核员互相沟通,最好能够通过沟通来自行达到一致。
关键的一点是,审核员之间必须匿名。

Yang CJ:

Jianshuo的这个管理模型,类似于”大法官 + 陪审团”模式。

1、大法官有最后的决定权
2、陪审团是民间的、多数人意见代表组成的少数人
3、模式既考虑到了大众声音的平衡,又考虑到了时效性

模式不错的。几个问题:
1、选择”陪审团”,是从活跃成员、意见领袖,还是赞助人圈子中选择?
2、陪审团成员资格是固定不变的,还是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替一批人?
3、如果选择固定不变,可能会造成”老龄化”。老龄化的好处,是大家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固定、熟练,效率可能会更高;坏处是思维定势,导致社区的主题越来越趋同,也可能会导致资历化,讨论问题不是看论证的内容,而是看谁的资历更老
4、选择陪审团成员固定,还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利益代言”,有宣判权的就那么几个人,有什么事先找他们,一定会推到头条……

王建硕:

回答Yang CJ的问题

1、选择”陪审团”,是从活跃成员、意见领袖,还是赞助人圈子中选择?

原则是,社区信任的人。比如初步第一批的加入条件是,铜币在2000个以上的人。在我们社区里面,发帖都是扣铜币的,铜币数目比初始的2000分高的,已经说明绝对高质量的。这个铜币的金融系统,是另外的话题,不展开讲了。还有就是有精华贴的用户,还有其他申请并且给版主”印象”是好人的用户。好在最初的选择不是绝对的,如果有坏人进来,多次选择和其他人不一致会立刻取消资格。

2、陪审团成员资格是固定不变的,还是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替一批人?

成功的和活跃的陪审团成员积分会越来越高,有评审资格但是不评审的,积分不变或减少,我们会保持一个比例,使好的陪审团成员留下,不活跃或者不好的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出来一批真正代表社区的陪审团成员,对于社区也是一笔财富。

3、如果选择固定不变,可能会造成”老龄化”。

三的老龄化可能性会出现,好在这不是一个话题讨论性质的BBS,而是有着明确的”好/坏”的规则。规则相对稳定。不过你说的老龄化问题的确要引起注意,这个等出现的时候再想办法。

4.选择陪审团成员固定,还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利益代言”

这个还不是特别担心,因为陪审团的人太多了(上千个),多到被自己的代言人评审到的机会,可能跟中彩票差不多了。

回答 Zhou Hao的问题:

Q: “审核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希望在5分钟内判断)”怎么保证?

不能保证。只能说,这是一个观察到的值,理论上,如果评审足够够多,足够积极,这是有可能的。我们现在才4天,已经比较接近了,因为大家有很多人都在盯着同一个论坛。但是,这是没有保证的。

因为有12个小时的限制,未被评审的帖子相对于评审来说比较少,是稀缺资源(我们可以调节12小时到2个小时,是它更加稀缺)。有一个经济学的原理,哪里有更容易获取的资源,哪里就有人去追逐。比如深夜,对于想获得积分的评审,是一个好时机,如果在深夜评审,获得积分的可能性更大。那么就会平衡更多的人在深夜评审。。。。总的说来,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回答JimmyHuang :

Q:还有一个问题,如果12个小时以后没有评价的内容怎么办?放在那里随他去么?:D

对于评审的数量,我们没有公式,靠感觉。我们可以看这个数字:一个新的帖子平均多长时间被评审。通过这个数字,我们大概的知道评审太多了,还是太少了。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或者一个感觉问题。

12个小时没有人反对,就是好的信息喽。

Binghui,我们最终的设计还是简单,再简单。我有种感觉,工程问题越复杂的解决方案越精确,社会问题越简单的解决方案越实用,不知对否。

Young:

(1) 如何保留这些评审员的积极性? 当然积分是一种措施

积分。但同时是成就感。

(2) 权利如何保证不被滥用?

发现一个,取消资格和积分一个。在这个涉及诚信的事情上,不用和我讲道理,简单粗暴,最容易震慑坏人。

(3) 如何降低评审员的随意性,就是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人的时间?

社区成员的时间不需要安排,本来现在的”用户”主导的社区都不是结构化的,就像Isaac说的,当海水涌上沙滩,自然呈现出美丽的图案。每个水珠怎么摆,不是我们需要设计的,又不是北京的亚运会开幕式,我们只要设计沙滩就好了。我的意思就是说,设计好系统,就不用设计每个玩家了。

Zola, 对于你的观点,我想加些补充:

1. 制度应当能保证每一个故意SPAM或作弊的人都不可能成为大众评审,

我来补充,不是说不能成为,而是不能长期成为。事先有罪假设,通过不断升级的严格审查方式,这是美国边境检查干的,劳民伤财。现假设人是好的,加入送一些,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2. 制度应当能保证每一个独立判断、认真付出的人都能成为大众评审,

不需要。社区毕竟是1000人的辛勤工作(评审)带来一百万人的幸福生活(干净整洁的信息)。不需要每个人都来当警察。不是警察不代表这不是好人。

3. 制度应当能保证每一个认真付出的大众评审都能成为版主,

不需要。原因同上。

4. 制度应当能保证每一个认真付出的版主都能有回报(积分),

鼓励”认真付出的代表”,也就是最好的有限数量的人,”每一个”难度太大,每个人都好了,等于不好。

5. 制度应当能保证每一个滥用权力的人都能得到惩办。

同上,我喜欢”绝大多数”这个词,因为绝大多数的滥用被惩戒的成本远远低于”每一个”,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解决到”每一个”的层面。

好了,回答问题结束。因为是学术讨论,观点比较直接,为了简洁,语言也比较没有顾及,希望大家扔砖头过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善系统,我也会把更新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Yang CJ:

非常赞同Jianshuo的两个观点,1)我们设计的是沙滩,不设计每粒水珠的摆放;2)但是原则、底线不可违,如有触底,马上公开惩罚。

我挺喜欢ideafactorychina的气氛。大家还是认真的读,认真的思考,并且认真的回复的。这一点在现在的互联网里面很难得。

看这个世界

上大学的时候,一天晚上,都已经熄灯了,忽然听到隔壁有人哭天抢地的,整个楼都听得到。仔细听一下,好像那边喊的是这样:

“别拦着我,我一定要去找她!”
“你别拉我!我要去!”
“放手!@@!! 放手!”
“今天不去我明天也要去,你们别拦着我,你们都给我松手!!!”

我们住在403,声音来自405寝室。听起来这位老兄是刚刚失恋,控制不住自己,要冲到女生寝室去论理,被大家拉住。于是寝室里几个人迷迷糊糊的爬起来,冲到隔壁寝室去看看,结果。。。。

隔壁已经有了不少的人,大家围成一团,最中间,此仁兄一个人坐在床上,扯着嗓子喊:“别抓我!放手!”。周围。。。。。其实没有一个人碰他。

原来,又是一个过嘴瘾的。鄙视一下,回寝室睡觉。

最近互联网上的很多事情。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圈子里的朋友告诉过我各种各样的丑陋的故事,但直到这几个礼拜,自己被卷进去之前,还真的不能想像这种演戏似的推广方式。现在的“互联网”不是我所相信的“互联网的神话”所讲的互联网。

有的网站号称客齐集要告他们了,天天发新闻稿,到BBS灌水,搞得尽人皆知,过一会,客齐集的律师函就已经登出来了,甚至什么版权局的协查令也登出来了,然后又是一副弱者的身份反击,引得无数人驻足寝室外面“听动静”。这事搞得我和我们的律师都觉得奇怪,谁告谁了?我们告过谁吗?这怎么听起来像真的一样?

对与我们这种就呆在405寝室的“业内人士”来说,多么明显的一件事情,对于隔壁的403寝室,还是有走道里的,楼上楼下的大众来说,这声势听起来就是真的,好像真的有人拉架,真的有人打起来了呢。

前一段客齐集负面的新闻也是满天飞,又是离职,又是要被卖掉什么的。遭遇到这些,我还真的想得到。散布谣言作为竞争手段,过去已经上演不是一回两回了,更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有商业,就有这种操作的办法。早在1990年这种市场攻击行为就被命名为FUD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就是恐惧,不确定和怀疑的总称)。看多了也就习惯了,但是对于“谁又告谁”,自己和自己互博的,倒还真的觉得有趣,简直险些气得乐了。

这个世界很乱,低头做事吧。

P.S. 我的朋友阿康最近也并不安生。不过他受到的攻击还比用媒体攻击技术含量高一点。他的K68.cn每天都有大量的访问,好几G的流量彻底堵塞了服务器。打电话慰问一下,阿康倒是自我解嘲的说:人家国家权威部门都祝贺我了,这可能是今年互联网上最大的一次攻击了。嗨。。。这年头,自己的事情不做,老想着攻击一下别人,看看这个世界。

对于未来信息科技的四个假设

彭梧问我关于科技的未来有哪些假设。科技这个范畴太大了,不仅仅包括信息科技,还包括医药,化学,机械等等很多。我只能尝试一下信息科技这个方向。

既然这是一个天马行空,不加任何限制的假设,那就让我也放开思绪,想一想未来的50年。

对于未来的四个假设

2000年到2001年的时候,曾经到处演讲,“布道”微软的.NET。其中微软对于未来有有四条判断。我是直到现在还是相信的,虽然这四条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丝毫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这四条就是:

  • 所有信息数字化
  • 一个多网合一骨干通信网络
  • 互联网的带宽无限增加
  • 互联的芯片无处不在。

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每一条。

所有信息的数字化

在现在的数字化的世界,还有大量的不可数字化的部分,我们数字化了视觉,数字化了听觉,但是触觉,嗅觉,味觉的数字化还远没有走入普通的老百姓的家庭,虽然他们已经在实验室里取得了进展。

就像用着IBM黑底绿字的显示器的时候,人们很难相信图像的数字化,和视频的数字。这些遥不可及的数字化,在过去的10年里面完成了。对于更多的数字化,我持相同的假设。

除了感官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业务数据的数字化交换等等,一定是将来的20-50年的主流趋势。

我们有一个网络

电话网络,电视网络(还包括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各种企业对企业的专线网络,最终会被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取代。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当有了同样的硬件(光纤,交换机,接口,无线)和统一的软件和协议(从底层的TCP/IP到上层的应用层协议),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将不断加强,或许用1995年很热,现在觉得很土的一个词形容最佳:信息高速公路。

带宽无限扩展

我们能不能想象100G的信息一眨眼就能下载完毕?我也一样觉得是不可想象,但是我坚信这个时刻一定会到来,这种信心来源于历史。

爱迪生时代还在使用几伏特的直流电的人们如何可以想象现在几千万伏的高压电网?曾经满足于电灯照亮夜里的屋子,而现在电能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繁荣。从几伏到几千万伏,从几瓦到几亿瓦,使用量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互联网就算是停了,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但还不至于毁灭性打击,但是如果城市里面,我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电力推动的20世纪大概的能够告诉我们信息网络推动的21世纪是什么样子。

互联的芯片无处不在

灯泡,马达,喇叭,晶体管等等是电力时代的终端。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芯片之于信息网络就如同灯泡之于电网。

芯片无处不在的世界已经有些雏形了,从宾馆里的磁卡门,到公交系统,到家用电器,最近的RFID技术已经快让联邦快递运送的每一件包裹上面都贴有一个芯片,我们周围已经有足够的芯片了。

不过,这些芯片还没有互联。当芯片互联的时候,想象一下,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我习惯于从编程的角度来思考未来,如果我可以些一个程序,就像这个:

objLight = new Light(“2001:db8::1428:57ab”);
objLight.Status = On

如果上面这两句话可以让我的IP地址为2001:db8::1428:57ab的灯泡点亮,或者关掉,这个世界可以方便的从一个芯片联系到另外一个芯片,这个世界将会怎样?(IPV6有足够的地址给每一个芯片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这个现在正在慢慢普及的技术甚至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指定一个IP地址)。

美丽的未来

对于未来,我充满憧憬,就像8岁的时候憧憬那遥远而美好的二十一世纪。

对于未来所需要的技术,其实现在都已经有了,就像互联网所需要的技术在1970年以后就已经诞生。这个世界不是由发明技术的科学家,而是由使用这些技术的普通人推动的。

对于我的这些憧憬,如果5年,10年没有出现,我不会失望,因为比尔盖茨说的那句话一次一次在我的经历里面被验证:我们总会过高的估计科技五年的发展,而会远远过低的估计科技十年的发展。我相信科技长期的发展。

怎么就么有人听我聊“电话”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来问Wendy,“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打一个长途电话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接通?“我是记得小时候,很小的时候,有到单位的电话室排长队,让接线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接力到目的地,这个过程要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最终说上一句话。Wendy不记得。我就奇怪,说我们是在一个年代的人吗?

然后我就问她有没有见过一个邮电部的接线员用的本子,上面规定了所有的姓氏的解释读法,比如:王:三横一竖王;李:木子李;张,弓长张;章,立早张。。。这样当一个接线员把电话从洛阳转述给三门峡的接线员,再从三门峡到西安,在这个过程中间,姓名不会说错。Wendy说,没印象。这。。。我又问,我们真的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说起电话,我还是很兴奋的,一直就喜欢这个东西。想起来最早的时候,我有印象的时候,洛阳电话号码只有五位数,还有,就是那个时候在程控交换机以前的老式磁石交换机配脉冲式拨盘的电话机,就是一个大圆盘,手拨一下,拨几就哒哒哒哒哒哒的响几声的那种。嗒嗒声在电线的另外一边,导致磁石交换机的小铁片哒哒哒的被吸到相应的地方,号码拨全了,一组铜线组成的电路就接通了。这个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研究的东西,好在那个时候《少年科学》这样的认认真真做科普的读物。

可是Wendy不是很感兴趣。于是为了说明这个过程真的存在过,我想起来很小的时候玩的一个小把戏,就是拿普通电话,不用按键,也能拨打一些简单的电话:

拿起电话(任何的一部普通固定电话,只要不是手机),听到拨号音,用手迅速的按一下电话的压簧,按一下就代表一,四下就代表四。按得不能太慢,否则就挂断了;也不能太快,否则不起作用。我喜欢的号码是 1 1 4。为了拨114,你只要:
哒,等一秒,哒,等一秒,哒哒哒哒(按四下),就这样,114就接通了。

可能要练习几下,不熟练的时候常会拨到112去。

这个脉冲时代的把戏,在现在的音频/光纤时代,居然还被兼容,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和小时候(大约8岁吧)的生活之间,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我给Wendy演示了一下,颇为得意。这种得意,就和很小的时候刚刚学会的时候一模一样。都说音乐是一列列车,可以把人带回回忆中去,我觉得这个小把戏也一样,让我觉得回到了十岁以前的幸福生活去。本来想向更多的人炫耀一下,环顾MSN上面,已经没有人了,就写篇blog吧。

P.S. 还有一个我喜欢的关于电话的游戏,就是在电话里面放不同的音频的声音给别人听,6000Hz的声音,就是听不到,而10003000Hz的,听得很清楚。这证明电话真的只是传输400Hz到3400Hz的声音。

P.S.2 再一次证明,每个人当谈及他真正刚兴趣的东西,都会有无穷的精力。我已经很久(20年?)不研究这些东西了,不过正好在饭桌前谈起,一下子把以前记得的东西都一连串的想起来了。

互联网的夫妻老婆店模式

互联网是有趣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或许诞生了和街边的零售业一样多的夫妻老婆店。一对夫妻,做一样适合互联网模式的产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好像并不完全是巧合。

Six Apart

最近的一家夫妻老婆店,估计最因此而著名的,或许算是Six Apart。这家以MovableType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最初就是丈夫Ben和妻子Mena在自己的家里写出来的。Mena和Ben是高中同学。 Mena喜欢写东西,她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写blog,名字叫作Dollarshort.org。但她一直苦于没有一套好一点的blog写作软件,于是就逼着他的程序员老公Ben为她写一个这样的软件。Ben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一个专门让老婆写blog的软件。这个软件让Mena很满意,一直用,一直让Ben来修改。这个软件起名叫做MovableType。他们后来决定把这个软件放在互联网上面让Mena的朋友们也可以下载。在 MovableType放在网上的第一个小时,就有100 多人下载。在2003年,他们把以前的兴趣变成了一家公司:Six Apart。公司的名字也好似小两口甜蜜的生活:他们两个的生日相差六天,所以他们的公司就叫做:相隔六天。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把自己的工作是室叫做:Mena and Ben。他们让我开始有这个“夫妻店”的想法。

eBay?

另外的一家夫妻老婆店估计就是eBay。浪漫版的eBay的创始的故事是这样的:1995年,Pierre Omidyar和他的未婚妻Pam Wesley夫妇从波士顿搬家到了硅谷。当时Pierre的妻子是一个收集PEZ dispensers的爱好者,但是在硅谷找不到其他的收藏者,就问老公能不能帮她想个办法(我知道现在也没搞明白什么叫做PEZ Dispenser,仅仅在客齐集在eBay总部所在的那幢楼的底楼看到很多标着这个名字的东西)。Pierre想到互联网或许是个方法,所以就有了AuctionWeb.com,也就是后来的eBay。虽然后来Pierre确认最初的故事并不见得这么浪漫,但这个故事无疑是最让人觉得温暖的一个版本。

Cisco

最近在读《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忽然注意到Cisco的创始,也是来自一对夫妇的创意。1984年,在那个大型机和PC机,IBM的系统和Digital的系统互不联通的时代,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实验室的Leonard和他太太Sandra办公的斯坦福研究生院只有500米不到,但是他们用的系统却没有办法把晚上买菜的清单传递过去,所以小两口就一起做了一个可以自动的把一个系统的命令,模拟成另外一个系统可以看懂的命令,并且把数据格式转换的小盒子,这也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互联网路由器。之后,两个人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名字很简单,Cisco;就连这个名字本身也显着这对夫妇的随意 – 仅仅是因为他们注册公司的时候开车经过了金门大桥,觉得San Francisco这个名字很好听,金门大桥很好看,于是公司就取了San Francisco的最后五个字母,公司的标志就是金门大桥的样子。一对甜甜蜜蜜的小夫妻,成就了现在这个市值一千六百亿美金的业界巨人。

互联网的夫妻老婆店模式

当看到很多大的公司,都是由夫妇两个开始,有一个产品不断的成长成为成功的大公司,我不禁要思考,到底这巧合中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

结论是,老公/男朋友给自己的老婆/女朋友写的软件,成功的可能性的确会提高。这显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但让我觉得值得研究一下。

第一,产品由需求产生。无论Mena想写点东西,还是Pam要找到一个和她一样喜欢PEZ Dispenser的朋友,或者Sandra仅仅是要把晚上买菜的单子传给500米以外的丈夫,妻子(或者丈夫)们的想法都是那么单纯,和普通。这些需求,比起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挖空心思想到的宏大的想法,往往更加具有普遍性,也就是拥有更大的市场。Frank Guarnieri说过,“花精力在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有趣的东西上,而两者都恰巧是无穷多种的。”或许源自于普通的老婆/女朋友的想法通常是重要,而不仅仅是有趣的想法。

第二,使用对象明确。Mena是一个不懂技术,但写作很好的一个普通用户,在软件设计里面,是一个现成的“假想使用者”(Persona)。在写MoableType的时候,Ben对于功能的取舍很简单:Mena用得到的功能,就尽量做的完备一些,简单一些,Mena用不到的功能,就根本不用考虑。使用对象越明确,做出来的软件就越容易获得和Mena一样的人的欢迎。当设计一件产品的时候,心里想的使用者越清晰,越具体,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产品的使用者清晰到老婆这一个人的时候,产品设计就不能再准确了。这样就避免了一般产品“谁都可能喜欢,但谁都不是特别喜欢”的状况。MovableType,至少Mena喜欢,而成千上万的像Mena一样的人就都开始喜欢了。iPod等的设计,又一次的说明,只有核心人群真的喜欢,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潮流,带动更多的人喜欢。

第三:设计中有爱心。在很多细节上的考虑,是不是让使用者最方便的使用,的确是非常需要爱心的。作者在写软件的时候,或者做网站的时候是不是用心了,是不是有爱心在里面,用户是可以感觉到的。Six Apart从最早Mena和Ben家里的一件空闲的卧室开始,到一步步走到正规的公司,里面很难分得清哪些是爱,哪些是工作了。产品设计需要投入最细致的心思,最体贴的考虑,互联网产品尤其是如此,因为整个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用户的体验的设计。有了爱心为基础,也就有了一流的用户体验。

分析了这么多,到并不一定得出一个夫妻老婆店一定成功可能性大,或者不是就一定失败这样武断的结果。目的就是在于从这些组合中间天然的优势里面,学到一些创业公司值得学习的对市场的洞察,对功能的取舍,以及对用户的专注。

后注:Six Apart,eBay,CISCO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公司。2004年冬天,我在Six Apart刚刚搬进的San Francisco办公室见到了Ben(和Mena)。在一个星期以前,在San Jose第一次见到了羞涩的Pierre。对于我来说,一直觉得他们首先是一个体贴的好丈夫,一个天才的程序员,其次才是一个商业神话的缔造者。互联网里面,还会出现多少这样的夫妻老婆店呢?

我相信面对面的交流

今天开会Meg请来的嘉宾是GE的Jeff Immelt。这位老兄真逗,虽然掌管着1600亿美金的生意,却是个直截了当的人,他讲自己在GE的想法,居然让我笑得肚子疼,但句句都是很有道理的,我做了5页的笔记。印象最深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大公司也可以很快(Big Company can also be fast. Big company and fast always beat small company and fast.),这是他的“规模也是优势”的理论的一部分。第二句话是,增长就是增长(Growth is growth, and it is all sexy),对于已经有的业务,如果持续增长,和创造新业务是一样的。

我们总不能超越前人的智慧,很多道理听了很多遍,不信,或者没有感觉;而如果一个在这方面超强的人在你面前亲口告诉你,很奇怪,就特别容易信。就象Jeff告诉你大公司的大本身就是有好处,我信了。还有去年的嘉宾宝洁的A.G. Lafley讲的”只做自己“,就让我受用了过去一年。我是一直相信面对面是有一种魔力的,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的时候,他说的很多话就更容易给另外一个人启发。就像以前和小丰讨论”个人使命”这个很虚很大的话题,小丰说她相信,只因为在Stanford课程中这一节课是Andy Groove讲的。。。。

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前言: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差异,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社会的未来,哪一种方式最适应中国,我一直在思索,却没有什么结果。有的时候就写点东西,记录下零星的想法,只存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偶尔翻出来看看。现在觉得不如把其中的一些贴出来。毕竟我没有任何的社会学或者政治学的常识,,请大家指正一些可能是幼稚的想法;我也没有在美国居住过,道听途说的一些事实估计也会和事实有些出入。如果大家有更有趣的事实,或者纠正其中的一些说法,还请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当前一段在讨论中美的差异的时候,对待规则的态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异。一些人活在规则里面,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另外一些人活在规则外面,规则是最好遵守的。这个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最近几次在美国一直思考的问题。最近的几次观察的对话,似乎让我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核心原因可能就是: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说不的权利

以前曾经考虑过私有财产,发现每个人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面,拥有很大的制定规则的权利。比方说,在美国,我见到的”NO”比任何地方都多,无论是”No Parking”,“No Trespassing”, “No Smoking”, “No Entrance”,各种各样的No。在小学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自由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想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叫自由么?后来发现,在美国自由权利的限制比在国内还严重,但有一点不一样的就是,贴出这些牌子限制别人的自由的人,不是政府,不是有特权的人,恰恰就是这些私有财产的主人。

在一个普通的商业街道上溜达,发现每间商铺都有各种各样的牌子,有的写着”No Pet Beyond this Point”,而可能隔壁就写着”Pets welcome”,随着所处的位置的转移,规则的制定者在转移,规则也在变化。在自己的家里,你可以贴出牌子,在我的地盘上不允许戴眼镜;无论多古怪的规则,别人如果进入这个领地就必须遵守。每个人有不进入其他人的私有地盘的权利,但是一旦进入,就必须按照主人的规则办。(当然,有一些基本权利,所谓的基本人权,比如生命权,是随着人走的,在任何地方都必须被尊重的)。在上周三的一个晚餐会上,我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情,得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就是如果你的私有土地大得足够修一条路,你是可以规定在这这条路上左行的,并且你的孩子在这条自家的路上开车,是可以没有驾驶执照的。这些,好像都是我的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朋友都熟知的常识。

自由,或许就是在自己的底盘能上说不的权利。

公共土地的规则

说完了私有土地,那么公共的土地呢?比如一个城市,决策的过程是什么样呢?

美国的城市和中国还有些不一样,或者都不应该翻译成城市。比如Mountain View,2000年数据:70708人。现在随着Google迁入,应该大于这个数字,但应该也差别不大。斯坦福大学所在的Palo Alto是58598人(2000年数据)。这些数据都让人觉得美国的一个城市的大小,和上海的几个小区的总人口相当。

上一次在Carroll家里,和Sarah花了一个多小时探讨关于美国的市政规化。那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Carroll的家,在硅谷靠近海一边的山顶上,向东边望过去,硅谷从旧金山到San Jose连成一体的灯海让人觉得好似在科幻片里面,这是美国人口非常密集的区域。

Sarah指给看,就在这一片璀璨的灯光之中,有一片整齐的圆形的区域,却没有丝毫的灯光,我还以为这里是一个公园或者山头,Sarah告诉我,这是一个城市,名叫Saratoga。

Saratoga是个有个性的小城市。这个城市的居民投票决定,Saratoga应该是一个美丽的,田园式的小城市。在这个城市,他们禁止任何的商业,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商业部分。没有商业,也就没有足够的税收可以支撑每天的路灯的消耗,于是大家决定,Saratoga不设置路灯。晚上,开车经过Saratoga,就恍然如进入了田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Saratoga人口两万九千人,是个富人区。

像Saratoga这样的有个性的城市美国很多。当一户人家搬入这个城市的时候,就必须认可这个城市的规范。这种规范,其实就是这个城市的法律。每个城市的法律,看起来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本来就几万人,倒还真不至于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法律体系来,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构成了这个城市的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也愿意遵守的规则。不同的性格的城市吸引了不同性格的居民。美国有那么多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法律体系,每个人有选择在任意州居住的权利,但同时迁入一个州,城市或者小区(neighborhood)也就必须遵守这个地方的一些约定。这就是公有土地的规则。

规则的制定过程

Palo Alto也是个小城市,市长和9个市议员可以全职,也可以兼职,每一年换届一次。在听证会的时候,任何一个对议题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到场旁听,并且后面有一段发言时间,每位市民5分钟(不能超时),市议员必须听完,并作出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的结果。这是一天晚上,在Palo Alto的Coupa咖啡馆里,Tina将给我的故事。她也正好在这方面做研究。比如最近的一次就在讨论,Palo Alto是不是也要在全城安置无线网。在听证会上,有的市民动之以情,说自己家中的隐私会因为无线网络被邻居窥探;有的市民晓之以理,举例“Mountain View”就因为这件事情让它在全球多了很多的媒体曝光机会,带动了城市的繁荣。这样的讨论持续进行,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制定一个城市的法律。

Campbell也是这样的小城,在Saratoga和San Jose之间。那天和Sarah探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提到了当地居民和当地高科技公司的矛盾。居民在十年前的城市规划里面规定了不能有任何一幢新建的房子,当地的自然部分必须被保存,而几百家硅谷公司组成的商会在抱怨房价的不断上升,导致高科技公司的人力成本过高。规则就是在两种声音的冲突,讨论,妥协中达成。

城市和小区

上周五晚上,一个人在加州Monterey南部的一个小城市Carmel By the Sea溜达。这是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城市。天蓝的太平洋就和美丽的沙滩在小城身边伸展,美丽的西班牙式房子藏在绿树后面。总之,真的很漂亮。我刚刚查了一下,2005年的人口:4000人!估计全美一万九千个城市中的很多都像这个城市一样。我信步走到了City Hall旁边,看着布告栏里每周都有听证会,来决定这个小城市的事务。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规则。我看到的正好是在2007年的住家车牌发放事宜,只要证明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住户,或者房屋的拥有者,就可以花15美元获得一个2007年的住家停车证,可以有些特殊的权利,比如在城市里标着30分钟停车的地方停90分钟,在特殊的只给居民的地方停车处停车等等。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在我的blog里面留言,就说美国的市政府,和中国的物业管理公司非常相似,只负责向租户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这种说法对我了解美国的城市很有有帮助。那天和朋友走在上海的一些新建成的大型小区里面,我就说,这些小区的感觉,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很像了 – 鲜亮崭新的黄色标明的不可停车道路,各种完善的标志,每半年就重新修缮一下的公共设施,没有人踩踏的草坪以及小区里幸福的遛狗的居民。我看起来,美国的城市管理模式很像小区模式,也就是什么事情都有“主”的模式。

规则是谁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规则是自己制定的(比如在自己的土地上),或者自己参与指定的(比如说在自己的城市),对规则的尊重就比较容易达成。在中国,我们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就是上面的规则,而不是自己的规则;我们说“法不责众”, 如果众多的人都不以为然的法,那是谁的法?必然是少数人的法。

最后,想起来一个小插曲,就是在Santa Cruz我们开始5天的培训前,在房间里的二十几个人一起提议之后五天的行为规范,大家每个人都提一句:比如“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准时”等等。当提到手机的使用的时候,却发生了分歧。有人提议“这是对每个人非常重要的一周,建议我们全程不使用手机”,而有人认为“我的两个孩子可能随时打我的电话,我答应他们我会随时接听”,结果,全体通过的规范是,“保持边门敞开,所有的人手机调到振动,并且有来电的时候,可以随时离开,但必须走出门外才可以接听。”大家都对这个结论表示满意。这个规则,在之后的五天中间,没有人打破。这让我又一次来思考,中国的未来到底如何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