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最忠实的执行者

把水龙头稍微开松一点点,让水可以每一分钟滴一滴,放一个桶在下面,然后忘记这件事情(不用我提醒,你一定会忘的)。等你再过来看的时候,或许桶早已经满了。有趣的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忘记你做了这件事情,只要你还惦记着,桶里面的水就不会太多。

企业文化的事情也是一样。真的有用举措,一定要做一些像滴水这样的事情,在你忘记了它的存在的时候,它还依然忠实的执行它的职责。

所以说,仅仅落在书面上的规章制度是没有用的,开大会是收效甚微的。这些变革,无论当时多轰轰烈烈,要不了一个月,就在时间的冲刷下消散的无影无踪。

而像海报这样的东西不一样。贴上去的时候不见得有人注意到了;贴了三个月,你会发现真的会有作用,因为它们是每天都在对它们周围的人有些影响,而这三个月里面,可能你的注意力早已经转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也必然忘记了什么时候把他们挂上去了,而它,就在你忘记的时候,在帮你提醒着自己和周围的人。

改变人的行为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改变环境。因为环境是最忠实的执行者,你做了改变,它就一直在那里;你已经忘记了,它不会忘记。

这是一些从我们的办公室布置中获取的一些点滴灵感。对此列表,Eric同学亦有重要贡献,

  • 如果沟通不足的话,多放些沙发;
  • 如果一个地方特别容易滋生闲谈,去掉那里的椅子,或者放几盆植物。
  • 如果开会容易超时,要放一个大挂钟,
  • 可以写字的玻璃墙旁边,一定要放写字笔;
  • 同一个团队一定要坐在没有个隔板的大cubicle里面,无论多挤,
  • 不同的团队之间,要加上隔板保护团队不受干扰;
  • 办公室只留一个进出口,让团队的成员要有机会通过一个走廊,以便增加大家打照面的机会,
  • 饮水机边上一定要有沙发;
  • 如果一件事情足够重要,印在T恤衫上面分发给团队;
  • 没有什么比免费的水果更能把大家围拢在一起;
  • 技术团队要有一面墙画系统架构图,拓扑图,甚至核心代码 – 除非把大家在做的东西形象的展示出来,否则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

大家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或者推荐什么书吗?欢迎留言。

细节还是细节

人真笨。

不知道从多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还是细节。

结果,总要自己做了很多年以后才稍微比以前更知道一点细节的重要。同时还顺便验证了另外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遇比我年轻的创业者和我谈专注,和我谈细节,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懂了,是不是和我几年前自认为懂了一样。

专注,细节,还有类似的教诲,知道和真知道差别不止一点两点。

后注:我还没有升级到Windows 7,不过几乎装了的朋友都向我推荐。我问,哪里好?常见答案是:就是好。我问,和前一个版本有哪些不一样,得到的回答居然是:真的和XP一模一样,但是就是快就是爽。我不得要领,只好凑到微软的老同事的饭局上一问其详,才发现,7就是在细节上面做了修饰。我坚决认为这是正确的路。比起新功能和更加顺手,更快,更稳定的老功能,用户常喜欢后者。比如我,MovableType 4.x的千好万好,抵不过它去掉了Ctrl+Shift+A就可以加链接的一个好。

后注二:背诵pi一次,以纪念刚刚有人发起的三月十四号,π日。3.14159265358 979323846264338 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 820974944592307816 4062862089986280

小宝和水

王逸凡小朋友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但喜欢水。各种各样的水,杯子里的,盆里的,湖里的,马桶里的。。。

因为担心他把水撒得家里到处都是,或者倒在自己身上,他对于水的渴望总是不能满足。

小家伙例行的祈水行动就是拿一个空杯在家里到处找人施舍点水,哪怕一点点,他都满足的探着脑袋到杯子口看半天。

如果不给,就拉人隔着玻璃看饮水机,用手指,嘴里“嗯。。。嗯。。。”

如果依然不给,就搬凳子往金鱼缸上爬,希望从金鱼身边抢些水出来。

如果依然不能得逞,拔腿就往厕所走,马桶里面通常还是有水的。不过八成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在半路被连哄带骗强拉硬拽的拖回客厅。

于是就出现上星期的一幕。小家伙郁闷的拿着空杯子走来走去,忽然自己一个人跑到一个角落里,蹲下。在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小家伙居然自己尿了一点到杯子里。。。

嗨。可怜的小宝!夏天赶紧来,我们带你去痛痛快快的玩水去。

P.S. 小宝这两天现在懂事一些了,我们告诉他玩水会生病,水里面有小虫子。前几天,小家伙在小区里路过一桶水旁边,走不动了,竟然足足看着水桶长达40分钟,想必内心无比挣扎:“玩水?虫子?虫子?水?。。。”。

左手边六分水的玻璃杯

缘起

有本关于风水的书提及,在办公桌的左手位,放一玻璃杯,一直保持6分水,大吉!

解释是这样的: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喜水,左手位放一杯水,青龙随时有水喝,主人的生活就会比较调和。

我心想:“见过不靠谱的,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然后把书扔了了事。

实验

不久前,我整理完桌面,在琢磨玻璃杯子应该放在哪里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决定不妨试一下,把杯子放在左手边,并且盛了六分满的水。同时暗笑自己迂腐,居然这等玄学也信。

过了两天,我就意识到,自己喝水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当我有意识的注意到杯子的时候,杯子却总是空的。什么时候喝的?不记得了。于是赶紧盛好水,再忙自己的事情,当再看杯子的时候,水不知不觉的已经喝到肚子里去了,于是又加到六分。。。一天下来,我居然平均能喝八到十杯水。

我之后试了一下,放在右手边,大约4杯左右;放在身后,经常一天不喝水。

道理

万事皆有其理,不过不是原来他们说的那个道理。我就努力的想这其中的道理。

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左手边呢?我猜测,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用右手写字,做事情,用鼠标。水杯放在左手边让我们可以在不停下手里的事情的情况下,甚至在不中断思路的情况下喝水。

为什么是玻璃杯呢?我猜测,这是容易让人看到水,从而提醒人喝水。

为什么一定要六分满呢?超过六分满的水一定会比剩一个杯底更容易让人产生喝水的冲动。

以上都是我的臆测,没有经过实验,所以仅仅是猜测。

不过,科学和经验的差别在于,科学在于不断的假设,论证,推翻或者证明中前行。

Brian Wansink就是一个这样的科学家。他写了一本有趣的书,Mindless Eating(《无意识的进食》)。他用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我们的行动是多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他举了写有趣的例子:如果你的勺子比较大,比较容易吃得多;如果把饼干盒子挪开桌子2米远,就会少吃一半左右的零食;如果一边吃鸡,一边有人把鸡骨头拿掉,就比不这么做容易吃更多;如果碗里的汤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人容易吃得更多;如果吃饭的人比较多,人也容易吃得更多。。。

其实这个说法和风水的说法异曲同工,不过一个是经过经验,一个是经过实验,得到类似的道理。

风水 = 方便 + 时间

所以我开始相信某些风水的说法,虽然它经常被包装,被神秘化,被曲解,但有其事八成是有其理的。

风水研究的事情,从来不是可为还是不可为的区别,都是方便不方便的区别,就像挪一个屏风,摆弄一下花草,换一个床的位置等等。而方便和不方便,导致了每天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差别,但是因为这个区别是在我们的家里,办公室里,我们每天都被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天,两天,甚至几个月或许都不会有什么看得到的区别,但是一年,两年呢?比如我相信,如果我们天多喝一杯水,一年以后,身体还是应该有些变化的。

风水之所以听起来那么玄虚,或许就是因为它产生的变化,是如此之微小,仅仅是一个更加方便一点点的区别;但是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点的变化,经过足够长时间的积累,就足以产生巨大的改变。

能把一个小改动和长时间的积累联系在一起,看出其因果关系,的确需要几百年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我以为的和他们告诉我的

我以为

在我们的虽有观点前,加上“我以为”,或者“我曾经以为”是件挺有趣的事。

奥巴马说

“我们可以改变”

而加上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改变”

把意思就拧巴了。朋友说:

“我能坚持写blog”

“我以为我能坚持写blog”

有趣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后者和事实更加接近。

我们经常把我们相信的东西和事实划等号,把两者互用,其实不然。加上三个字“我以为”,能不断提醒我们两者的区别,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草率的把两个混用。

他们告诉你的?

几年前,好朋友Clair要去法国的一家核工厂工作。我们很为她的健康担心。她安慰我们说:

没事的,那里一年的辐射水平连一次正常的X光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有人充满怜悯的问道:

这是他们告诉你的?

Clair一滴汗,想了半天,只得承认:

恩。是他们告诉我的

后来聊了些其他的东西,她又说道:

不过那里的平均寿命真的比其他地方还高很多

这次几乎所有的人都充满怜悯的问:

这又是他们告诉你的?

Clair又一滴汗。。。

我并不是有任何证据证明别人告诉Clair的不对,这个故事本身仅仅是可以作为MVM的《生活中总有有一些事情让人狂汗》系列的一篇文章。

我要说的意思是,偶尔对于自己坚信的东西自我解嘲的问一句,“是他们告诉你的?”可以提醒我们,“别人告诉我们的事实这两件事情并不是天然的一定一致”这一个简单的道理。

便宜的Amazon

Amazon Web Services (AWS)中,我用的最多的是两个S3EC2。两个都相当的便宜。昨天在杭州,我强烈推荐哪吒把它用于备份和实验环境搭建。

我把自己硬盘上面40G的个人数据中的部分备份到S3服务上去,每天晚上S3sync增量备份。存储15美分每G每月,传输10美分每G,用到现在还不错,只不过几块钱一个月就搞定。很便宜。

还有EC2也不错,给自己弄几台Windows Server的机器,12美分每小时,可以用微软的Terminal Client远程登录过去,自己是管理员,和自己多了几台电脑一模一样。睡觉前关机,就不花钱。上个月我才花了不到一美元。很爽。

所以,现在的国内的网站,把大量的存储放到AWS S3这样的服务器上,完全有可行性,因为考虑到网速问题,直接拿来提供服务可能还嫌有些慢的话,做备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几百G的数据的备份过去,然后本地的SQL Server其实只存储最近几周的数据,当做本地缓存来用,如果真的有对过去的数据的需求,再从S3提出来。整体上的运营成本降低不少。

对于EC2,如果要搭建复杂的实验环境,直接去租个二十台电脑,有的做SQL服务器,有的做Web,有的甚至可以做负载均衡等等,上班开开,下班关掉,一个月也就是两千块钱左右。想当年,我们为了部署测试中国移动的终端部署项目,搭了一百多台虚拟主机,如果5年前有EC2这样的服务,我们也不用折腾那么多的硬件,搞得自己跟专业网管似的。

云计算作为企业的一部分,是时候用起来了。

方便的力量

积累的力量不用多讲,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等等的成语颇多。一天写一篇blog,七年的积累就是现在的2300篇文章。而方便的力量,却被提及不多。

我哥哥开过一句玩笑:想成为哪方面的专家,在马桶旁边放一本那方面的书就好了。我仔细想了一下,还真的有些蛛丝马迹可以印证。

积累的力量惊人,但是不方便的事情就不容易积累。一件事情,如果足够的方便,足够的日常,就像马桶旁边的那本书一样,就容易积累;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对人产生影响。书再多,只要不是放在枕边,饭桌边,马桶边,看的几率就会下降。一天两天其实差别不大,但要是积累上几年,变化就出来了。

办公室里,两个人坐在一起,不用开会,甚至不用多讲话,沟通就会象空气的流动一样的发生。就算早上问一下好,休息的时候闲聊一句话,半年之后,两个人就会觉得很亲密;很多业务上的事情,都会互相知道。坐得远了,尤其是两个办公室里,就算故意的每个月开一次会,也远没有办法达到方便的每天的,面对面的沟通的一半效果。

安排了座位,就安排了沟通;
调整座位图,效果甚至胜于调整组织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