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互联网哲学

微软的过去和Google的宿命

对于Google,大家总有话说。有Google的铁杆粉丝,也有面对最近Google的扩张而有些迷茫的粉丝,更多的人是今年才听说有Google这个名字,关注起来,并义无反顾的成为新的粉丝。。。

大家喜欢把Google微软进行比较,比来比去,得出结论Google是家比微软好的公司。我看这个结论下得有些早。

似曾相识的辉煌

Google的上市,似乎回应了Netscape在1995年掀起的互联网热潮。Google推出的产品,出一个,大家爱一个,好似到了一个盛世。

想想微软的过去,更加辉煌。那古老的日子里,计算机业界的老大IBM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微小”和“创新”的微软给了一代程序员希望。曾记得1995年Windows 95发布的1995年8月24日,整个多伦多CN电视塔被Windows 95的旗帜包裹起来,帝国大厦也被通体刷出了Windows的三种颜色。这这code名为Chicago的操作系统,是多少人追捧的目标。

当OLE技术出来的时候,它让用户可以把对象从一个应用程序拷贝到可以拷贝另外一个应用程序;COM让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另外一个,就不说 Windows 3.1的彩色启动画面以及Windows 95的Start按钮给人带来的冲击了。这一切出来的时候,在当时所受的追捧程度,一点不亚于现在的Google发布的任何一项产品。只不过这些名词,有些生疏了,记不起来了。

创新和达尔文主义

Google是创新的,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最近接连推出的新产品,让大家眼睛一亮,再亮,直到眼花缭乱。著名的20%的时间自由支配就是支持这种创新的机制。

微软也是创新的。关于创新,它一直在微软的血液里面。微软内部的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Windows 95时代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迈克尔-德拉蒙德所写的《微软帝国叛逆》就讲述了OpenGL组里三个工程是坚持认为世界上有比OpenGL更适合Windows系统的图形引擎,于是掀起了微软内部的战争,秘密开发DirectX引擎。战争最终以更多的内部的部门采用更快更简单得DirectX而不是OpenGL,并使OpenGL组最终转变成为DirectX组而告终。这内部的种种创新的故事,已经有很多本书的记述了。

微软的产品在内部的残酷的竞争,多少团队的产品不及准备发布,就已经被内部淘汰。太多大家没有听到过的产品,就经过内部达尔文主义竞争下岗了。同一种技术,多个部门同时研发,谁找到了更多的内部或者外部的产品基于你的技术开发,谁就能活下来。而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的慎重程度,也绝不亚于对外部公司的要求,因为如果自己选择的技术没有前途,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前途暗淡。上千人的NetDoc队伍,就是要击败微软自己的Office,结果历经三年,Office如期发布了Office XP,而NetDoc还没来得及发布就被解散。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其他的各项应用,也随之解散或合并。这些殉葬者就是在内部评估的时候,把堵压在了一项技术上。微软内部,所有的团队都要在内部兜售自己的产品,没有合作者,没有使用者,就没有未来。

时代的变迁

一个时代,孕育出一个公司。一个新的时代产生了,它孕育的公司就会有更大的号召力。苹果的乔布斯一句“你希望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有机会改变整个世界?”让斯卡利毫不犹豫从百事可乐的CEO的位置跨入了个人电脑行业。一个行业取代传统行业的主流地位,说快不快,变化总是那么不知不觉,没个上市或者产品发布这样的大时间做标志,就让人摸不清脉络;说慢也不慢,微软的辉煌看似电脑业最不可能改变的神话,却也在短短的十年间改变了,只不过真正的危险,不是曾经预测的美国司法部。

而微软的成功更在于Internet大潮到来的时候,延续了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并没有随之死掉。Netscape上市的1995年,微软先是毫无动作。在明显落后的时候,比尔-盖茨在12月7号写的那封长信:The Tide of Internet(互联网的大潮),让微软这艘航空母舰像鱼雷一样的180度大转弯,向新的互联网方向扑去。这个日子倒是选得意味深长。这一天,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纪念日。这天之后Internet Explorer的团队迅速扩大,并一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苦干了两年,到98年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Netscape的市场了。回顾历史,微软作为一个公司,做得已经很不容易了。

Google的威胁

最近越来越多地人觉得开始提Google的威胁了。其实Google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就像微软也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只是它越来越强大,进入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让越来越多地人开始觉得害怕了。今天感到害怕的可能还不是你,但明天呢?而更可怕的是,Google的成绩单太好,做得太优秀,让所有的人都固执的认为,如果Google做什么,肯定能成功。就像微软只有操作系统的时候,除了IBM担心以外,大家都开心。慢慢的,微软做办公软件了,做数据库了,做邮件系统了,做家庭娱乐了,每一样都给业界带来震撼,朋友一个一个地变成了敌人,敌人一个个受市场所迫成了朋友。去年微软开始传出要做杀病毒软件了,对于微软巨人这么小的一个举措,让所有的现有杀毒软件厂商都觉得自己头皮发麻,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以前做得太成功了,给人了压力。

不说产品,单就从招人来说,IT公司的经理们有多少有自信自己的员工可以抵得住Google的诱惑?如果自己的开发人员足够优秀,并有幸被Google看中的话,自己担不担心呢?这种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往Google聚集的场面,让人恍然觉得在仅仅10年前曾经上演过,不过那时候让业界担心的是微软罢了。Google不进中国,光环自然在那里,一旦进入这个游戏场,就不是原来那个可爱的Google了。用户选择Google倒是轻松,业界里的厂商们,是做敌人还是朋友,这是个问题。因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公司,总有一天回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地里来。Google作为公司没有做错什么,错就错在它是家过于成功的公司。当一些人紧张没有关系,如果整个IT届都为了一家公司紧张了,这家公司就是人民公敌。这,就是被称为“邪恶”的微软的历史告诉我们的。Google能够逃脱这个宿命吗?

自然的轮回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也像自然中的任何东西,是有生命周期的。当他生机蓬勃的时候,就像幼儿学步一样可爱,虽然谁都知道人必有老去的时候,但没有到那一天真正到来,总觉得还很遥远。今天的花,明年就不在;现在看到的木头,过了100年未必还是完整木头。现在的公司,总是有成年的那一天,也有衰老的一天。只不过这周期,越来越快了。老字号们动辄百年老店,千年老店,只因为“张小泉”剪刀从明朝开始到现在还是那个剪刀,全聚德百年来的鸭子还是那个鸭子,多少的生意的盛衰都慢慢的轮回,都以我们不察觉的速度完成。百年老店经过百年,虽没死掉,在生活中的位置确不能同日而语。而IT这个行业,一两年就可以出一个新产品;到了互联网,更是一两个月就会有大变化。产品研发的加速让公司的兴衰随之加速,才让我们这些寿命不过百年的人们有幸快速的经历一个一个公司从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的轮回。

IBM代表着大型计算机和硬件业界的一个成就,没想到,被一个只做软件的微软超越;微软代表着平台和软件系统的一个成就,这个成就,正当大家翘首以待,是不是有更强的软件企业超越的时候(Linux就是一个这样因为思想的惯性而被看好的),没想到从互联网行业会杀出一匹名叫Google的黑马。Google被谁超越,现在还不好说。思想的惯性总是这样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

Google是家好公司,就像微软一直是家好公司,更像如繁星一样的计算机历史上的还存在或者已经不复存在的著名的公司一样,都是好公司。不过,宿命还是宿命。看多了人间的生死,就知道人会死。人的死,从来没有坏死或者笨死的,而是宿命如此;好公司的死,虽有种种的不同的病因,但更是自然的轮回使然。

注一:声明自己在微软工作过,难免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作出不公正的结论。特此坦白。
注二:本文仅仅是希望我们再看公司的差异的时候,考虑进时间的维度,看一看一家公司的过去,再看看另外一家的公司的未来,才能体谅到每家公司的不易。
注三:手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刘力明先生在1995年写的《电脑业世纪商战:IBM、苹果、微软创业争霸纪实》,看到几家公司的创业,感触很多。另外一本名叫《硅谷商战》是九九年买的,读了很多遍,硅谷的故事熟烂于胸。不过最近才注意到,作者名叫李彦宏,而这本书的序言落款是:“组稿编辑 张朝阳 于清华园 1998年12月”。那个时候,李彦宏还没有回国创办百度,张朝阳的搜狐也刚刚开张。这才几年,两个上市公司就这样走过来了。

就是那一点点差别

有人说:blog有什么新的东西吗?不就是BBS吗?
有人说:blog有什么新的东西吗?不就是个人主页吗?

这。。。。

成就一个东西常常有几十个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常常就是那一点点的差别。

blog和BBS,就差一点点

我说,blog就是分了BBS的田,搞起了包产到户。原来的BBS是大家的BBS,blog也是BBS,但是“”的地盘。“”有义务维护它,宣传它,拉朋友过来,回别人的留言。于是,虽然每天有几万的人停止写blog,但一定有更多的人开始写,像野火燎原一样。如果不了解这一个细微的差别,想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就明白了。田还是那个田,人还是那个人,结果就很不一样了。

blog和个人主页,就差一点点

blog和个人主页很像,但有些小小的区别。可能就是因为blog减少了命名文件的过程。再简单的个人主页,Yahoo! GeoCities那种的,也要写好了一个网页,要命一个文件名,叫做abc.htm,然后在主页更新链接等等。更复杂的,可能还要用FrontPage + FTP… 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知道难倒了多少英雄汉。blog一个题目(有的不要题目),一个内容,按个保存,搞定。在最简单的地方简单了一点点,把门槛降低了,岂止十倍以上人能够用起来?

很多的新东西,流行起来,被更多人接受,常常是很老的东西,不细心,看不出差别,但差别,常常就在最细小的地方。超级女声的火爆,其中的细节又有多少呢?

千万不要和用户习惯开战

做市场是件有趣的事情。一个月前,我们在大学准备一个讲座。当时的天气还不像现在这样热得让人发狂,学生也没有开始期末考试。活动全程是客齐集优秀的实习生自己策划和安排的。活动之后,他们告诉我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

照片做传单,效果大不同

刚开始,他们用普通的纸印刷了传单,在食堂门口派发。不幸的是,效果并不好。学生拿到的传单太多了,而且每个人都养成了随手丢传单的习惯,甚至习惯性的拿到传单,看也不看,就丢到了垃圾箱里。。。这是一个不能有任何抱怨的现实:如果用户不接受,只说明使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用户的问题。易用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聪明的实习生拿出了解决方法:他们布置了真实的场景,把时间,地点,电话号码,网址什么的一股脑都刷在墙上,然后用数码相机拍一张照片,在网上数码冲印成真实的照片。在印量大并且绞尽脑汁的寻找最便宜的价格以后,成本大约两毛多,只是原来打印成本多一倍左右,比花哨的小册子要便宜得多得多。但是效果出奇的好。观察结果,学生们拿到新的“传单”,丢弃率0%,保存率100%,认真阅读的显然增加不止一倍,大家会把它加在自己的教科书里,甚至听说有人装进了像框。

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大家养成了人传单的习惯,但还没有养成扔照片的习惯。

从小到大,我没有扔过照片,那种背后带着柯达水印的东东,永远是回忆的代名词,不好看也不舍得扔。电视剧里只有见过有人气急败坏,咬牙切齿的撕碎旧情人的照片,却很少有人不撕就扔照片的。这是人的习惯。一本精美的楼书,印刷成本可能顶10到20张照片,但扔起来还是没有人心疼,因为,扔还是不扔,跟东西的成本关系不大,只跟习惯有关。设想,如果很多人跟风都发照片了,这一招小小的创新也就不管用了,一旦大家扔照片是没有心痛的感觉了,说不定还会殃及自己的相册。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效果,更给了我把更多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的决心。我永远相信大学生只要提供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飞翔。这件事情坚定了我在客齐集坚持提供这种平台的决心。

扔钱的习惯

说到习惯,我之后自己作了一次试验,来亲自体验打破习惯的难度。实验是这样的,我拿出5元钱纸币,把它放到了人行道上,下定决心,我不要它了,然后大步流星的往前走。从离开这张纸币到走出一百米,这短短的半分钟的感觉,我想大家都能想象得出,至少我走得很不自然。我不止一次想中止这无聊的游戏,掉头把属于我的钱捡回来,而打消这个念头往前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信,你试试?试验结果,10分钟以后,我还耿耿于怀,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太傻了。这就是我第一次扔钱的经历。

结论:我们没有人有过扔钱的经历,所以,做这一步就很难。无论是5毛钱,是一块钱,或者五块钱,无论主人公多有钱或者多没钱,我们就是没有扔过,更不要说养成习惯。而反省自己的生活,请朋友吃饭的时候,多十块还是少十块钱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买衣服一不小心就花去几百块,一是偷懒,打个的士,十几块钱也就这样不留意的花去了。更多的无意中的浪费,举不胜举。唯一的不同是,扔纸币的方式,没有人有这习惯,所以迈出一这步不容易;而浪费更多的钱的时候,因为习惯成自然。这跟金额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注:本活动伤财,请勿模仿)。

用户的习惯

这个道理从生活拓展到生意上也一样。我们可以在技术上创新,在业务模式上改变,但千万不要和用户的习惯开战。用户的习惯问题,不是可以讲道理的东西,也不是用理性的思辨可以想清楚并讲清楚的东西。

网站收到钱的三部曲

大家问我客齐集是不是会做中国的Craigslist。我认为,客齐集是做给中国人用的,我要走中国的模式。这个模式和Craigslist的模式无关。在5年后的中国,我看好Craigslist的模式,但不是现在。因为,网站收钱,时机未到。为了避免误解,赶紧声明:5年前中国的网站已经可以收到钱,现在很多网站的业务模式非常好,盈利模式清晰,但这是只是春天的开端,是春天真正到来前的一些嫩芽。盖茨一句话我很同意:我们总是过高的估计5年后互联网的发展,却远远过低的估计十年后的发展,讲的就是小成功和真正的大成功的时间先后关系。

网站要收费,要完成从证明价值,到用户愿意付费,到用户可以付费这三步,三步缺一不可。

首先要证明网站的价值。这一点本身对于IT圈以外的用户就不容易,尤其当一个人周围的朋友都不上网的时候。第二步,就算是证明了价值,用户也不见得立刻愿意付款。互联网宠坏了用户,以为什么都应该免费的。喝可乐不要钱?听也没听说过。用网站还要付钱?也一样听都没听说过。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服务,价值毋庸置疑,但看一看每个月收VIP用户几块钱的难度,过了几年了,才到了现在的情形,就知道证明价值和客户愿意付钱,不是直接的推导关系,还要加上时间因素。用自动控制理论的说法,是要加上延时函数的。根本上讲,这不是一个只讲价值的生意。第三步,就算用户开始准备付款了,付款却还并不容易,或者说在线支付还没有形成习惯。习惯不习惯在线支付,这需要时间。这点相对容易解决,就不说了。

我自认为愿意尝试很多新的事务,5年前给万网付钱,最近向Flickr付钱,给Skype付钱,各种域名,服务器的费用也占了日常生活开销的一部分,但是检讨自己付钱的过程,远没有在餐馆里付的任何一次帐那样爽快。理性的讲,一个是半个小时的消费,一个是一年的超值的服务,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便宜,但感性的讲,前者容易,后者难。

教育市场还是适应市场

教育市场是一个产业的活,一家独揽会太累。我是非常欢迎一下子冒出来非常多的分类站点的(虽然有很多称为分类的程序会更好)。这是件好事。同时,更现实的方式是通过适应市场,顺势而为,和市场一起发展。

其几天和一个门户网站的朋友聊天。她说4年前,我们还不是个有影响力的媒体,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影响力已经被认可了。我笑道:“其实,是因为互联网用户4年增加了才导致门户的影响力水涨船高的”。电视的第一媒体地位,只因中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实在太多了,所以电视才超过了报纸。同样的节目,同样的电视台,只有1%的人有电视,看看情形是不是一样?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台的努力,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要买电视。这企业培育市场,市场造就企业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又在重演了。

客齐集关注的不仅仅是现在的互联网用户,同样关注未来的互联网用户。现在的用户不习惯上网。所以一方面负担起教育用户的责任,帮助用户上网,另一方面,更要放低姿态,走到用户中去,不上网也能享受到信息带来的便捷。用户不习惯在线支付,除了帮助用户习惯在线支付以外,更要提供更多的支付手段,让大家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付钱。这是现在的大势。而未来的大势,就是互联网走进家庭,在线支付的蓬勃发展。这些现在的和将来的潮流,都是明明白白的摆在我们面前,只不过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看不到它,以为以自己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普天下用户的习惯,这无异于希望战胜风车的唐吉歌德了。

注:最近客齐集在网站上面变化不大,信息的表现形式还不够好,用户体验还不够好。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心目中的客齐集会比现在好得多。我们的问题是,心里想的永远比排上日程的计划超前,而计划永远比实际做出来的超前,实际做着的东西比大家网站上看到的东西超前,这多个时差,导致大家看到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东西的差距就可想而知。:-) 问题总会出现,出现一个,解决一个。我们做的很多的东西,就是在布棋子,向勾画中的那个目标前进。我愿意把这些想法和作分类的同行共享,希望大家一起做些真正好的东西出来,所谓“网络改变生活”,直到有一天,这个新的领域真的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就成功了。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需要思考来引导,更时间来实施
注二:我们的产品和内容经理晓良下周一开始上班,我盼星星盼月亮等他过来,估计以他的能量,很快大家就能看到更多的变化了。

赐名给我,我就火了

AJAX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让人兴奋的思想。不过因为新名词的速度远远超过人的接受程度,估计大家对新名词的那种热度早已经烟消云散,时间长了,就麻木了,只有当一件东西被三个以上自己认同的人提及才会引起一些重视,AJAX看似要沦为这个命运了。

AJAX是坛老酒,98年的技术,在7年以后,准确的是在2005年的2月18日这一天,被一名为Jesse James Garrett的男人提及,随口说:“啊,这美妙的东西,我赐名AJAX给你。世人从此将以AJAX称呼你。。。。”(这当然是我杜撰的说法)

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带有魔力的单词迅速席卷全球,我好似躲也躲不掉,想不看,随便收几封信,就有一封是关于这个的。刚刚一个客齐集产品组的人,还发了封信,为tag举个例子,那个例子,用的就是AJAX这个单词。刚刚Google搜索了一把,接近3百万个网页一千多条热乎乎的新闻。当然其中也有些许结果是关于某种品牌的洗涤剂,或许是个地名;我翻看到第30页以后,看起来还是指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居多。

标榜自己比别人知道新东西早是一种向陌生人炫耀自己的好办法。所以大家先别忙着指责那些“不懂技术”就会跟风的人,忙着解释其实这个东东“我早在99年的时候就见过”云云。这98年就有的东西在今天的流行和4个月前的这一篇文章新造的一个单词的关系,才是我真正关心的东西。这种奇妙的关系,在最近的三年内上映了不止一次了。不信,我给你举例子。

这东东不是个人主页,也不是BBS。。。

曾几何时,有一种和个人主页很像,但是可以每天更新,没有太多技术门槛,还可以留言的个人主页;或者一种和BBS很像,但以人为主以事为辅,还可以trackback。不过还是没有人可以说得出来它跟BBS或者个人主页有什么不同。这个东东就在这种状态下慢慢的悄悄的存在着。很多人觉得这是个不同的东西,但就等着一个人来命名。

有一天,有人说,这个东东叫Weblog

两年后,又有人说,这个东东是个新的词,名曰blog

这迟到的名字就神奇的把这个大家感觉得到的东西变活了,期间因为各种各样机缘巧合的事件推波助澜,直到把它推到《商业周刊》的封面,推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名字的力量

有了名字,喜爱者奉它的名聚会,奉着它的名字写文章,奉着它的名字吸引了眼球,拉到了风险投资。有了名字,不喜欢它的人有一个靶子可以打了,有一个词可以泄愤了。当正反的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了。

芙蓉,小资和BOBO

那天和郑子颖在人民公园附近聊起芙蓉姐姐,两人都大笑不已。郑子颖问:“建硕,你能说明白大家关注芙蓉姐姐的时候是什么一种心态?”

这还真不好说。超级自恋?无比自信?互联网的传播性?审美的多样性?看别人出丑的快感,还是对坚持敬佩?为芙蓉汗颜,还是为自己不是芙蓉而庆幸;或许只是看到太多完美的人的一种逆反心理。。。100个人心中会有100种心态,但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吧。这共性是种什么状态?什么心态?我的词汇贫瘠,找不出来一个现有的词来描绘它。

子颖说他就等着一个艺术家把这种就像火山爆发前的状态用一个词,一个小说形象,或者一种什么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天,就是引爆点,这个赋予的名字,就是更大规模传播开始。现在还不足以有人总结出来那种捉摸不定的东西,所以以“芙蓉教”来描绘了,但这还没有到实质,我们就在等那个名字,或许,我们没有办法等到那个名字。

这是另外一个命名的故事。在上海,淡淡的灯光,雅致的咖啡屋,桌上一瓶红酒。。。这种状态叫什么?多少年没有人说得清楚。有一天,有人说:这叫小资,并写了本书,从此,这种状态就流行了。同理,现在的BOBO族(那种非小资可以概括的状态),就是拜大卫•布鲁克斯2000年所赐。

命名常常就是Tipping Point

类似的,这种一触即发,却没有爆发的状态,到底是什么呢?2002年一月份,Malcolm Gladwell 写了一本书,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Tipping Point,讲的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和大众不同的时候,如何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像传染病一样在某个点爆发的故事,这个点叫做“Tipping Point”。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是在2003年从毛向辉口中。他说:这个点就是火柴头划过火柴盒的侧面,一直很安静,直到一个引爆点。Tipping Point这本书的流行,也奇迹的遵循这种模式,在出版后的两年,非同一般的火了。他这么一说,我们就明白了。“噢,原来是Tipping Point”。

就等那一个名字

当有了AJAX之前,我们总觉得Google MapFlickr代表着一种新的东西,那种拖一下就过去了,点一下就编辑了的用户体验。这种东西让人眼界大开,让人为之激动,但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临界点上,就等一个名字。AJAX这四个字母来的恰在其时。

那我要问一个问题了:难道是因为有了名字,某种状态才存在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这种状态不管有没有人来命名他都在那里;但说不是的原因是,把所有人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了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王尔德说:”伦敦是没有雾的,因为惠斯勒把这雾画了出来,伦敦才有了雾。” 我同意。如果让我举个类似例子,我猜在凡高拜访普罗旺斯之前,估计那里也没有风中摇曳的柏树。鲁迅的祥林嫂出版之前,乡村里也不多见唠唠叨叨的老女人。

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赐名,就像画家的写真,也是一种艺术。

劳动力密集型的电子商务

在北京和Keso开车进一家饭店,进门的时候,有一个横杆拦住,付了停车费以后,收费的人手工把那个杆子费力的搬起来,让车进入。以前我会说,真土。我们有高科技,搞个自动的,也要不了多少钱。其实,说不定这个设备一个月的维护成本就大于我们看到的那个人的工资,这自动的是适应美国和欧洲的高人力成本而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雇佣阿姨打扫卫生,我写过一篇文章,质疑声颇多,说我想帮她们为什么不捐款,而要“剥削”她们。我的回答是:Helping by Hiring。就是说,只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才是真正的帮助。有那么多的下岗工人,有那么多收入极低的农民,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从自己做起,给她们工作,从而使她们也获得更好的生活,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我可以捐款一天,两天,资助一个,两个下岗工人,难道我们的就业问题就靠捐款来解决?有时候,采取人工方式,不但在经济上划算,在道德上,也是有公益效应的。

我在中国。我从来不埋怨什么东西美国有,中国没有,所以我们做不成事情。而尽量努力去想,什么东西中国有,美国没有,这就是机会。我们没有完善的在线支付,没有快捷廉价的物流系统,我们的购买力低,但是我们有更多的东西美国没有。比如,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我们有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我们有广阔的市场。我们的互联网,估计人力密集型也是一条出路。

在2000年的时候,我干起了电子商务的,那是很幼稚,推崇B2B,推崇电子商务和业务系统“无缝”的集成,推崇一家企业下了单,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线的计划就在几分钟内改变,。其实,这个概念在美国热的时候,在中国步履维艰(在美国的现实也不见得好太多)。中国的企业,要的是客户,要的是生意,而不是节省那几分钟的时间。如果供应商能够联系上采购商,坐长途汽车,坐火车从东北跑到深圳不算什么,反而是那一个小小的电脑,将多少人拒之门外?这个现实,5年过去了,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电子商务的大潮里来,但还没有质的改变。

CTRIP是打着互联网的旗号去美国上市的,其实CTRIP是一家优秀的传统企业。70%的房间预订来自电话[1],他们位于漕河泾的上千人的呼叫中心是这个企业的核心。他们的雪片般的订房单,也是用简单的传真或者电话的方式往返于呼叫中心和各家酒店(当然也有互联网的联系,但不是100%)。互联网在哪里?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订单管理系统而已。当然,CTRIP在互联网上的业务本身也已经是非常漂亮的答卷了。当人们像用电话一样使用互联网,把它当做生意的工具而不是逃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乐园,我们就离互联网的春天不远了。

51JOB是也打着互联网的旗号去美国上市的,其实,在五月八号发布的2005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中的一亿四千万人民币收入中, 九千三百万来自于平面广告,互联网的收入不到35%。51job的成功,很大部分是因为占领了报纸,而不是先占领了互联网。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是电子商务的未来,是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我们的现实。我们就处在从现实走向未来的过渡期。

我一直问我自己这句话:客齐集在中国,到底要一个成功的网站,还是一个成功的生意。其中的细微差别,就是看了这么多年的风云变幻后的一点心得。先想好我在做什么样的生意,再想我的网站在这个生意模式里的位置,而不是先上线,先烧钱,最后想生意模式。

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是跳跃式的发展。我们完成的很多跳跃,看起来不可思议,想一想到理所应当。我们的固定电话安装数3.4亿,而移动电话已经突破3.6亿,其中很多是从没有电话直接到移动电话的跳跃,而省去了其中的固定电话这一环。

与此同时,也有些跳跃,却不是那么容易。用户直接上网订房间,找工作固然好,但是这个跳跃,就不是从没有电话到移动电话的跳跃那么容易了,从买电脑,到连上网,毕竟电脑上的100多个个键,没有手机上的十几个键容易。这个台阶,就是CTRIP51Job的机会。他们帮助用户先跳到电话平台或者报纸平台上,开始用起服务来;如果时机成熟了,用户可以上网了,这个在线的市场还是他们的。这是务实的电子商务。

我的一位名叫吉晖的朋友在MSN上告诉我,“网络游戏之所以那么快成功就是因为一开始就很快形成了类似快速消费品产业链的模式”。从游戏的生产,运营,渠道销售(网吧),到第三方媒介(相关的宣传),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在这个链条里,2000万的网游用户,数万的网吧,上千万台电脑,200多万的相关从业人员,都在这个链条里面生活。与此同时带动的电信,硬件,软件,娱乐产品等产业。网游是个很大的市场,这是在他崛起以后我们才后知后觉的,现在。但是现在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在寻找有没有更大的市场,更新的市场。老百姓对信息的需求其实是很强的,人数是绝大多数的,现在就是在等有没有一种模式,产生一种产业链,让上万的公司,过百万的个人在这个产业里面可以有生意,有工作,有收入,我相信这是中国下一个成功的神话。引用吉晖的一句话,叫做“山雨欲来风满楼”。

总之,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中国自己的路,和美国的流行无关,和欧洲的模式无关。这条路,机会多多。

注一:就像盲人摸象中的那个瞎子,本人囿于自身的经历和视野所限,只看到了现状的一部分,绝不代表互联网的全部。至于自己看到的部分,也惶惶然不知是否正确。但秉于“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唯一正确的是多样的声音”的原则,才敢于贴于我自己的blog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抛砖引玉,请大家提出更多的视角,让我们看到这头大象更加完整和细节的部分。

注二:机会太多,这可能只是其中的非常小的一块。我在探索一条路,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它的路行不通,不要说我否认技术含量就好了。毕竟对于做了n年技术,debug过Windows源代码的人,对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已经在刻在我的骨子里了,只是没有专门写而已。

中国的互联网现状究竟相当于美国的哪一年?

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很久了。朋友告诉我,我们“与世界同步”,或者顶多有半年的时差。而我却隐隐约约的感到,在中国,好似正上演着美国互联网的1995 – 1998年的历史,我所看到越来越多的现象指向这个结论。其实,这种对应一类话题提出的本身就很不严密的,如此复杂的一个问题,如此不均衡的分布,如此多不同的声音和状态,做出统一的结论不可能,所以没有必要和大家讨论出一个结论。但是一些细节还是可以注意到的。

概念同步,应用紧跟,商业模式迅速复制,但是用户呢?

大家讲互联网是一个中国和美国保持同步的一次的机会。因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有了一种同步的假象:美国大会,小会,blog,媒体上的概念,当天就可以在中国被关注;硅谷新兴的应用,要不了一个月,我们就有了复制的本土版本;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出不了半年,就被迅速复制到中国。。。最近的blog, SNS, audioblog, podcast等等的火热,就是又一次的翻版。

看似一切具备,只欠东风。

而这最最重要的东风呢?恰恰是中美互联网的差距,又恰恰是等也等不来的,着急也着急不来的。这东风就是用户。

互联网用户数量

2005年的CNNIC报告,中国一周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网民有9400万,占总人口的10%以下。美国的互联网用户,经过了15年的发展,总算稳定在了70%左右。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的上网用户的绝对的数量还算不错。这数量对门户以及流量驱动的网站的贡献或许和美国一致,门户网站和美国的同步崛起是个例子,但是更多新兴的网络应用,互联网相对总人口比例就更重要了。比如,社会性软件,如果周围的朋友都不上网,一个人加了朋友,又有什么用处呢?IT圈子里这个比例高很多,所以看一看blog的兴起,大家谈论的话题最热的,还是blog本身。刘勇所说的例子说,在blog和SNS里面的用户,关注的都是Yahoo推出这样360的IT消息,而利物浦捧得冠军杯这样的体育新闻却寻不到踪迹,我们的应用使用人群的狭小,关注范围的单一就可见一斑了。

新增用户

我的朋友开发了网站,问我意见。我说现在的用户基数太小,不足以形成规模。他们告诉我,“我们等。等到中国用户达到3个亿的时候,我的网站也就成功了。”我却说:千万不要等,在过去的6个月里,中国互联网民新增了700万。这迅速增长,新用户超越老用户的时段,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稍纵即逝的黄金时代,是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的确立自己霸主地位最重要的时期,这一点,很像美国95年到98年的互联网历史。

举例:1996年,网景占据浏览器市场份额90%以上,微软的IE策略就是,我根本不去抢占Netscape已经占据的稳固的地盘,从不去想如何让老的网景用户转为IE,而去主攻美国每年新增的互联网用户。新增的用户怎么上网?先注册AOL的接入服务。IE出来不久,就成功地作为AOL的默认浏览器就入千家万户;无论Netscape在已有用户的口碑如何好,不到3年,IE已经远远在市场占有率上把网景抛到了后面。

在中国,这样的神话也在上演。PCHOME.NET的李钟伟知道这个诀窍。从2000年开始(未确认)他和电信合作,在上海安装ADSL,安装人员都要当着新用户的面访问一下PCHOME,以表明网络连接通畅。出不了两年,PCHOME已经成为上海第一大IT网站。这抓住新用户的策略,在美国用过了,而在中国,依然适用。在中国,这一招或许还能再用3年。你说,中国现在像不像美国的1995到1998年?

忘了本的IT圈内人士,比如我

我上网将近十年了。看到很多人看着互联网无助的样子,我已经没有最初几年的热情去解释的冲动了,因为上网就像走路一样,成为本能的一部分,就很难和不会走路的小孩子分享如何平衡的感觉了。我更热衷于更新,更酷,更代表互联网潮流的东西。

忽然发现,我是不是“忘。。。了。。。本。。。了。。。”

第一次上网的记忆,你还有吗?

还记不记得第一次上网的样子?还记不记得你到知道后退按钮需要多长时间?右键打开新窗口这高深的技巧是你上网几个月后经高人指点才学会的?Google是什么时候听说的?最终搞清楚服务器是什么概念,服务器如何把本地的文件系统转化为URL的地址,又花了几年?做过个人主页吗?是在第一年就会的吗?这些,就是我们的本,也是每年新增的上千万互联网用户的现实。

现在每年上千万的新网民,你觉得他们眼睛中的互联网还是我们眼睛中的那一个互联网吗?

是笑话,更是现实

新用户的涌入导致互联网的设计要考虑到新的用户,才能有真正大的发展空间。有些事情讲起来像是笑话,更是现实。

MSN Messenger的易用性研究报告中的十大问题的第一名,从我进微软到离开,六年了,一直没有改观:就是用户找不到如何安装MSN Messenger。用户好不容易看到了下载的大按钮,按了以后,弹出一个对话框:打开还是保存?缺省是保存。保存了以后,超过1/3的用户就再也找不到MSN Messenger了。他们惊讶的问:下载了呀,为什么不能用呢?别笑。还有更搞笑的。

1995年Jakob Neilson做的互联网用户调查,美国的用户在1994年的时候,只有10%的用户会拖动浏览器右边的滚动条,而绝大多数,90%的用户,打开一个网站,只看浏览第一屏看到的内容,就以为看到了全部,而不会向下滚动。这1994年美国的互联网的现实,从宏观上来说,和当今中国的互联网现实很接近,在中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2005年,这个比例不见得比1995年的美国高太多(没有数据支持,我隐约觉得)。

“第三个放到哪里去呢?”

中国计算机报的任续烨小姐给我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企业老总认真地向网站设计人员讲述,他希望看到的网页正面是什么样子的,反面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一个老总听说要给他们公司分配三个邮箱很是疑惑:我只有两个办公室,一间放一个邮箱,第三个放到哪里去呢?

“第三个放到哪里去呢?”这是笑话,但绝对代表了中国的互联网现实。对于上网超过两年的网民,这是笑话;对于每年新增的上千万网民,这是他们学到的第一堂课;但对于90%的非网民,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觉得那两个问题很可笑,他们只会追问答案:“那你说放到哪里去?”。对于这个现状,hao123这样的网站懂得,反而是老网民想不通:为什么一个简单的网址站会如此流行?为什么高科技,新创意的网站流量老是少得可怜,而最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网站来个每天百万访问稀松平常?就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在低端而不是美国现在流行的概念。其实,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现实。

我要问,中国的互联网,我们的倒地是为美国人设计的互联网,做给美国投资者看的互联网,还是在中国,做给中国人用的互联网?

输入?你是让我敲键盘吗?

有人告诉我,中国会输短消息的人远远大于会用键盘的人。我没有核实数据,但觉得很有可能。3.6亿的手机用户远大于与9400万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就大得多。手机上面ABC在一个按键上,而电脑键盘上A为什么和B隔那么远?光在键盘上找到一个字母已经不易,就不要说敲出一个单词;更不要说,中国年纪稍微大些会用拼音的也不是全部。中国的互联网是鼠标用户远远大于键盘用户。Hao123和百度点一个链接弹出一个新窗口就是方便了中国的网民,门户网站定义的密密麻麻的中文链接加上长达10屏的滚动,就是中国门户网站的标准。这才是中国的标准,拿到美国行不通的标准。

我习惯了盲打,写字反而不习惯了,我认为我很正常,而真正的互联网的用户会觉得我很不正常。这正应了一句话:做IT的,已经不是正常的人了。更要命的是,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是正常的人,我们以为世界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脑子里的想法,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是给不正常的人用的。。。这是很危险的。很多非IT出身,甚至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商人,反而能把软件做得很成功。这不是技术的力量,而是对用户和市场了解的力量。

这个世界很奇妙

我已经决定,在今后的几周,挪到网吧里面办公了。只有网吧,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终端。我是要做互联网的人,我要亲眼看到中国的互联网长的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吹捧出中国自己的产业来

看到一条留言,说:“让互相吹捧蔚然成风。这是时代最缺乏的精神”。我一般对留言不做辩解,因为,我们何需抱怨被误解。不过这让我生成一个新的想法。

刘韧Keso登高聊起英雄和伟人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我的好友朱海军。以他从来不会谦逊的张狂个性和多少人也遮蔽不了的光芒,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在3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他必定是当今的一颗巨星。他每天写作几万字(注意,是每天),累年不疲;如果他现在在世,必定把blog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对我说,“人们都不能接受身边的伟人”,此话本身已经张狂得可以,他指的伟人是他自己。《中国青年报》在他辞世时整版报道时说,“你寂静了,整个网络便寂寞了了”。

他说的有道理:为什么人不能接受身边的伟人呢?如烟的历史中的伟人,在他们身边的人,或许,根本感觉不到他们任何的光芒,就像我们周围的朋友一样。Keso说,当年在八一厂的时候,到处到电影明星,反而从没想过签名什么的。在中央台工作的朋友,看到的各位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主持人,不也是普通的同事吗?其实,名人不见的是伟人,伟人在朋友圈里,也未必混得上名人的份。

只有时间可以判断谁是伟人,但名人,我还是可以说两句的。

从上海这个地方上来到我们首都北京的我有种感觉,在北京之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做大事,做实事的IT人岂止千万计?但是为什么媒体上出现的,我们的眼球关注的,老百姓谈论的那些被称为名人的,乃是数得过来的北京的几十位而已。在我拜见的大牛中,各个亲和有理,丝毫不觉得是名人。在硅谷的几位,不也是平常人吗?以至我说:“在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都觉得很熟悉,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很多我周围的朋友的影子。”

百思终得其解:其实,本无名人。公众视线中的名人乃是靠媒体(包括blog)不断强化,包装出来的。产生一个名人很容易。像我这样为每个月总忘了贴发票报销而痛苦不已的凡人一个,被各位真正的大牛错爱,竟然也成了本周最有人气人物。淡然一笑,这名,来得容易的,去得也容易。

反观硅谷,乃至整个美国IT业之于中国及其他国家,不也有些像北京的IT圈之于中国全国么?以Heypix.com为例,波士顿三个人的小公司,一个想法,一个工具,经Robert Scoble等已经著名的人物,以及本地的,全美的各种媒体吹捧,迅速的四个月让大家看到了价值,被CNET买了去,又我们国内的网媒纷纷翻译过来,转载在重要位置,搞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而我看到的多少国内的好公司,东西比他们好很多,不就是我们的IT评论圈缺乏“吹捧”的习惯,不屑去注意,不屑去“吹捧”,甚至没有勇气去吹捧,才使他们默默无闻吗?

让我带个头,给出个例子。吕欣欣做的冬冬就是比我在硅谷见过的好得多的想法和团队,他们在六月份会出东西来,让我们大家来“吹捧”他,鼓励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新的本土的,中国自己的小公司的价值。这也就是我在硅谷的感想:让我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本土的小公司,都来做那可爱的授粉的小蜜蜂,关注着这些小公司的诞生,成长,新产品的发布,像小蜜蜂一样让想法和投资联姻,让产品和市场结合。

我会从我做起,我会一如既往的“吹捧”我见到的又思想的人,人为的造出些名人,“吹捧”需要帮助的公司,让他们更加成功。我就不信,我们放着我们如繁星一样的人才,非要去“吹捧”那大洋彼岸的公司,还抱怨中国没有创新的环境。没有环境,还不是拜我们自己所赐吗?。让我们一起“吹捧”出中国自己的产业来。

注:今天惊人发现:Yahoo起家的时候不就是一个网址站吗?哈哈。

互联网安全真正的守卫神

keso在真王翌的blog上贴满了署名keso的留言,这事件把大家的注意力转到原本就不堪一击的匿名留言的问题上了。Blogger的成功,根基就是大胆的平衡了安全和成本:原本Trackback, 不注册的留言,乃至任何人都可以完整的拷贝整个站点内容的全文RSS,就是新一轮blog软件独特之处,实验证明,虽然spam问题日渐突出,整体上看,应用效果不错。关于Spam,我认为:

1. 提高spam的成本和降低spam的效果才是釜底抽薪。

垃圾电子邮件数量最多,乃是成本低(一个软件,一小时发个十几万不成问题),而效果好(其中链接直接促进网站流量)。手机效果数量其次,乃成本较低(一台机器,不到1毛一条),效果较好(尤其对于声讯电话,包月服务等)。骚扰电话数量再次,乃成本较高(要以专人扯着嗓子一个一个大过去),效果较差(除了被骂以外其它效果甚微)。

一日,一朋友,大叫:“我收到垃圾邮件了”。众人都笑他大惊小怪和没有见识。他补充说,“从英国寄过来的,好大一个包裹呢”。所有人都惊呼稀奇。电子垃圾邮件和平信的垃圾邮件数量悬殊的原因,可见一斑。

我曾放心的把手机号码放在我的网站上两年之久,从未收到过一次骚扰电话,倒是非常多有趣的采访和重要的朋友由此产生。在客齐集上,大家在问,如果把电话号码公开会不会有危险?真的想打电话骚扰的人,何需像邮件爬虫那样辛苦的爬,从任意号码开始,按连号一个一个试,不就有了所有的号吗了吗?何需到这里来找号码。真正对骚扰者重要的,不是号码本身,而是这个号码的主人的年龄段,关注点等信息和手机号码的匹配。做这件事情的成本就大得多了。

垃圾留言分两种。搜索引擎优化目的的居多,谓之“损人利己”。比起用复杂的给留言人制造麻烦的验证码(CAPTCHA技术),注册等,以打击垃圾留言制造者为目的,达到了更多人不愿意留言的效果,可谓扬汤止沸。
Google提倡的nofollow标签,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让其不利己,损人的就少些。对于另外一种,就是恶意冒充,所谓“损人不利己,白开心”,就算是用了验证码等技术,也不能避免。见了,删了;再见了,再删而已。好在白开心的人多没有持久地毅力和你开心下去。

2.互联网安全的守护神是人而不是程序。

整正的安全不是让坏人不能作某些事情,而是让坏人留下痕迹。举个例子,抢银行太简单,一把斧子也就干了;大街上的玻璃橱窗砸一个,随手一块石头就行。如果我们不建立警察的监督机制,而制造出火箭都打出穿的橱窗玻璃,乃是舍本逐末。现实世界的安全机制就是这样:做恶容易逃脱难。

关于客齐集的信息安全,大家都在为我捏一把汗。我的想法是,客齐集的梦想就是真实的互联网。Kijiji原本的意思就是“村庄”,村子里,在小村子里,大家互相认识,互通有无。虚假的东西,在虚拟的互联网里随处可见,而在一个泸沽湖边上40几户人家的叫落水的小乡村里就不那么明目张胆了。虚假的信息,我们首先会通过技术的手段甄别,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线下的方式,把坏人抓出来。

如果有人投诉客齐集上某消息不属实,甚至是诈骗,我会第一个拨110,第一个卷起袖子,协助用真实世界方式来处理,并将此事公布于众,让大家知道,在客齐集上发假消息容易,但是不被抓到难。如果没有这种震慑,这种教育,还是以前的那种,线下诈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天下无贼中黎叔言)让人瞧不起,而线上发布虚假信息就因为“虚拟的”而好似不是诈骗一样,甚至还以为是“高人”,那我再强的技术,除了给绝大多数的好用户不断的增加麻烦以外,也只是成为“高人”练习诈骗技巧的靶子。

和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几乎永远阳光灿烂的旧金山天空有些乌云,我在旧金山最高的标志性建筑Transamerica Pyramid大楼的43楼,可以看到湾区360度的景致:金门大桥,海湾大桥,海湾,远处的山,近一点的老式的低矮的小楼,以及刀切出来似的整齐的街道。。。

BV Capital

这里是BV Capital的所在地,6间办公室用通透的玻璃隔开,让人觉得任何时候都可以透过另外的两间,看到海湾的全景。这家公司很小,只有四个合伙人,几个助理,一个前台和一位科学家。中午我们一起吃的那顿饭几乎是公司所有的人员,也只用了一张小餐桌。

别小看它,除了拥有湾区最好景致的办公室以外,它还拥有N亿美金的资本,以及让人羡慕的投资纪录。BV刚刚投资了一个比较著名的网站,名曰del.icio.us。我告诉Thomas说,我的朋友知道BV的不多,但是提到del.icio.us的投资商,知道的就多多了。

刚刚吃过午饭,已经两点多,Thomas问我,还记得RojoChris吗?我说“当然。不过还没有约时间。。。”。“我帮你约好了”Thomas的得意的变戏法一样的递过来一张写着地址的纸片。“他在等你”。

Rojo

5分钟以后,我出现在一个空旷的厂房里面。那里实际是AT&T的某个中心,一楼没有装修,抬头看到错综复杂的不加掩饰的空调管道,回过神,Rojo的创始人Chris已经出现了。

Rojo的办公司就在这仓库里。层高出奇的高,面积出奇的大,全部的员工(约么七八个人吧)把自己的办公桌零散的放在仓库里,中间没有隔断。让人感觉好像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一样,旁边还有很空的地方,我是花了些时间才从门口走到他们放满电脑的桌子前的。BV Capital刚刚宣布了对Rojo的投资,除此以外,Rojo的投资人还有一个我听说过,他就是著名的Marc Andreesen,Mosaic,也就是后来的Netscape的作者。当年的Netscape对IE一战,领军的人物就是Marc。估计Netscape的上市,不但使全世界IT圈子的人跌破了眼镜,也让Marc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在十年后来关怀一下Rojo这样的小公司。

坐在Chris的狂大的显示屏前面,Chris介绍Rojo的想法的时候,顺便提起了Six Apart。我很感兴趣,说我三年里面每天都在用MovableType,几乎是除了Windows之外用得最多的软件。Chris大为惊奇,指着进门的方向,说Six Apart就是这个方向,大约2个街区。他非常得意地说,我的朋友都在这个区。“Feedster在这个方向,大约4个街区Six Apart那边,我们对面就是Flickr。有兴趣参观一下吗?”Chris一脸兴奋的说着,随即开始拨电话。

Six Apart

有一点点下雨,旧金山的风大起来还真不好受。不过真的是两个街区。没几步路,我和Chris就来到了另外一个仓库门口:一个两层的美国标准大卖场的样子,在有坡度的街上开了个单扇的小玻璃门。Chris说到了,我才注意到门上用纸贴着个熟悉的暗绿色的牌子:Six Apart

顺着狭长的走道到了二楼,豁然开朗。我的感觉是:又是一家装潢公司。这个仓库的层高不高,但用精致的木条,裸露的红砖和玻璃隔成几个区域。Chris作了介绍后就消失了。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MenaBen ==- MovableType的作者。

让我挺难相信的是,他们两个那么年轻,比我的年纪稍小一些,Mena像是非常普通的美国女孩,而Ben比Mena更加害羞,这倒是让我觉得有些局促。还好,等健谈的Six Apart CEO Barak加入的时候,聊的内容立刻开阔起来。我是非常佩服Mena的,在MovableType 3.0推出的时候(也就是开始收费的时候),整个用户社区几乎被反对声,质疑声,甚至是谩骂声淹没。我记得当时Mena的几篇blog,和所有的人沟通MT的转型,MT的未来,以及社区的未来。这些坦诚的blog文章很奏效,不久,Six Apart就有被狂热的拥护者(其中还有一个叫王建硕的)捧到天上了。关于Mena对于危机处理,我一定要专门做一个案例研究。他们带领MovableType一路走过来,推出了TypePad.com,完成了从免费软件到付费服务的转变,还一口气收购了Liver Journal,设立了日本和欧洲的分公司,融资一轮又一轮,让人刮目相看。现在,正是Six Apart如日中天的时候。之后我参观了他们的小团队 – 做MovableType的,做TypePad的,LiverJournal的,还有小小的Market和销售团队。

更多的神话中的人物

从Six Apart出来,天色已晚,而且下起了雨。我和另外一个来自本地大学的朋友在Six Apart附近的星巴克开始聊天。回想这短短两天的工夫,在一个小小的湾区,已经还见到了数不过来的神话中的人物:在eBay的总部客齐集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evite.com的创始人Josh,他现在在负责客齐集欧洲;在Campbell的星巴克,荣幸的和易趣神话的缔造者邵亦波聊了聊客齐集在中国的发展;和eBay的创始人通了电话,记住了一句话 “互联网需要真实的人的声音”;在离开湾区的最后一天上午,和Jambo.net的创始人Charles和Jim一起吃了早餐,并获得Jambo T-Shirt一件;而BV Capital的盛情的Thomas,当年自己也自己创建了eGroups,后来就成了现在的Yahoo! Group。回想到去年冬天看到的heypix那两位精力旺盛的James和Eric,我不禁在想:怎么每个人都这么牛呢?

感想

总结我的感受,可能是这么几条:

1)租个仓库做软件公司的场地是个不错的主意,北京的798区域和上海的苏州河沿岸还是有些物美价廉,又感觉的地方的。

2)网站群的存活比单个网站容易很多,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端着咖啡杯就可以到另外一家公司串串门,新想法的产生,合作的达成,都容易很多。

3)找钱容易(湾区很多人嘴上都挂着的话)对促生这些小公司还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在上海,我办个摄影展,跑细了腿只有慷慨而有远见的UUZone愿意赞助(谢谢呀)而在旧金山,我提了一个在中国办个小型的blog会议的想法,就立刻就有了赞助商。所以我现在的咖啡豆计划就是自告奋勇的做这样的“冤大头”赞助商,希望可以让一些大学生获益。

4)IT评论是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那么多本地的IT报纸关注着这些小公司的诞生,成长,新产品的发布,像小蜜蜂一样让想法和投资联姻,让产品和市场结合,估计他们也在痛苦的挣扎生计呢。我在过去中国十大软件园两年的巡回,已经看够了负不起电费的软件公司了。一个几个人的公司,在IT评论文章的放大镜的帮助下鼓捣出来的声音,已经比我们大型软件公司大得多了。所以,我非常钦佩最近Donews(五年不容易呀), Isaackesoowen云深志东等诸多独立IT评论人的努力。只是建议我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本土的小公司,都来做那可爱的授粉的小蜜蜂。

5)互联网历史上象星星般灿烂的明星,以及自己都不是到将来会成为更加耀眼的明星的人们,在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都觉得很熟悉,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很多我周围的朋友的影子。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明星,就是需要那么一点执著,一点点资金,和几只蜜蜂。

结尾

和一些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谈话的内容也许没有什么稀奇,而是这聊天的本身已经是一种启发。我所敬佩的刘老师说过“当很有成就的人站在JA活动的讲台上,一句话都不用说,这对大学生已经是一种启发了”,他们已经看到,成功离自己不是想象的那么遥远了(注:Junior Archivement是将有成就的年青人和大学生,小学生交流的项目)。而我,就好像那个受启发而兴奋的大学生,在神话的王国里转了一圈,心满意足的,带着香甜的回忆回家了。感谢所有人的慷慨招待!

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

早在1992年到95年,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互联网,流行的说法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哈哈。那时候,网络和真实的世界彻底的脱节了,而这正是网络让人为之兴奋的本质的东西。我记得,在96年,在学校图书馆的unix终端,第一次瞄了一眼欧洲某研究机构的网页,觉得兴奋得好像整个世界已经在手中了。之后的几年,好像和在大洋的那一边的人聊个天什么的,比和朋友面对面的喝茶更Cool…

十年过去了,很多的东西都变了。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冲向互联网,拥抱那种“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感觉的时候,很多老网民,却开始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感觉,就是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

上周五,有幸和eBay的创始人Pierre进行了一个电话会议,从始至终,Pierre建议的,就是保留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human voice),这对一个现在的网站,非常重要。无独有偶,这和这几天我的见闻出奇的一致。

就像Craigslist之后有个Craigs,eBay后面有个Griff(很遗憾没能在San Jose见到他。Rachel曾经试图带我去看他的),MovableType后面有Mena(我在Six Apart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她),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是新的公司后面,开始有了一个代言人,一个真实的声音。Robert Scoble的出现,让微软不再冰冷和遥远,Google里方方面面的人也开始写Google Blog…这些都是互联网后面真实的人的声音。社区显然对真实的人的声音更感兴趣。

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真实感有了可能。Blog让很多人更真实。当然绝大多数的blog还是匿名的,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一真实的姓名写作的blogger,像Isaac Maokeso (我忽然好奇起来,为什么2003年毛向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blog第一人,从2005年开始,Keso就忽然热起来,成为中国blog世界的新的主角了?),Social Network Software (SNS)推波助澜,上面的人,都有名有姓,有照片,有朋友关系,真是越来越真实起来了。在新的网络上面,已经有人在喊,不要把我当成一条狗了!“我是真实的人呀!你看,这是我blog,上面记录的是我的生活,这是我的朋友圈,这是我的照片库,这里还有我纪录的声音,想听听吗?”

我做的客齐集,也会沿着真实的路走下去。我会接着不断的细分地域,细分到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步行距离里面联系,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网下去,把互联网变成一个和电话一样的工具,让真实的东西(看得到的笑脸,听得到的声响)慢慢的填满互联网空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