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Facebook和Google的隐私问题搞得沸沸扬扬。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新的时代,必须重新定义隐私。
隐私很长一段时间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不被知道的权利”,但是,Facebook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提出”Personal Embarrassing Information”倒是一个新的隐私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对什么是隐私信息的定义阀值提高了。
美国有一本很流行的剖析美国文化的书,名为《高速公路边的啤酒罐 – 关于什么是美国文化的论述》,讲的是50年代美国年轻人中的主流文化,是一边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一边把喝完的啤酒罐扔到窗外的路边。现在看起来,至少有两件事情现在不能接受的,一是酒后驾车(准确的说,是一边驾车一边饮酒),一个是乱扔垃圾。还有一个隐藏的现在不能接受的事实是:那个时候大家一定不系安全带,因为安全带的发明是10年后的事情了。
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是随着科技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我们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而被迫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民航禁止打火机带上飞机,于是我们对邻座蒙混过关带上飞机的打火机不安得很,却彻底忘记了在仅仅两年前,带打火机上飞机曾经是每一个都有的自由。我们适应的过程远比想象的快。
曾经采集隐私的方式仅仅是物理的,没有人抱怨自己出现在一个地方,一定会留下指纹,脚印,或者气味,也没有人抱怨当自己穿着睡衣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会被邻居看到(因为我们并没有隐身的能力,唯一的选择是不出门),因为对此我们不可控制,更重要的是习以为常。但对于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并且不是那么习惯的东西,我们疑心重重。比如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监控摄像头,卫星无时无刻不在拍摄的地表信息以及以Google街景小车为代表的我们身边的各种采集设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手机着我们留下的痕迹。我们在网络上的行踪,每一次访问网页,每一次搜索,都有大量的机器忠实的记录下来我们的行为,就像桌子和杯子记录我们的指纹一样。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一个了。
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如何使用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约定,进行限制,而不是彻底不接受这种记录。对于记录的限制和对于这些数据使用的限制,就是对科技和我们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未来的限制。
留下痕迹和被别人主动搜集信息感觉会完全不同,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GOOGLE通过WIFI搜集别人信息的行为表示不满的原因吧,所以谷歌也会对此表示道歉。
顺便说一句,好像不应该用“阀值”,而应该用“阈值”,我注意到好像楼主不只一片文章用到这个词。
我在杯子上落下指纹和有一个人跟在我后面采集我的指纹是不一样的吧。(事实上我对美国政府采集我的十个手指的指纹非常不满。)同样的,我对有人上街对着所有的路人拍照很不满,他拍照前应该得到照片里的人同意先吧。
中国是一种“群”文化,这跟美国很是不同,很多在美国遇见的隐私问题,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大量的人口基数,淡薄的隐私观念,内骚的民族性格,互联网简直就是为中国所诞生的:)
@Raidenxu,虽然理论上应该是阈值(Threshold),但对于Yu(读为玉)这个读音,我却从来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估计我口头上说“这个事情的(玉)值”别人也听不懂。我门口头常用为阀值(阀门值),所以就。。。错别字下来了。。。
@cookie,对于主动搜集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卫星是不是主动搜集,闭路电视算不算主动搜集?如果iPad这样的设备在存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可以有应用24小时录音。。。很多事情随着科技的进步,从不可能变成可能,那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手机着我们留下的痕迹
“手机” ?
是“收集”~~错字 主要是互联网时代 大家都在追捧那些高科技产品 虽然带动了发展…但是科技越发达所带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凡事有利有弊 不是吗
恩 尊重我们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