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benben发布的文章

为什么动机是不可讨论的?

公开场合,尤其是微信群里,不讨论动机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但知道这一条的人很少,照做的更少。

为什么动机不可讨论呢?

动机不可证明

动机是世界上最不可能证明的东西。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比如,如果志愿者在群里被质疑是为了钱,为了权力,或者为了出名而工作,被质疑者的任何辩解,都会被质疑者当作狡辩,撒谎,而罪加一等。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熟悉的逻辑推断别人的动机

如果自己比较熟悉一个因果关系,比如自己为了钱,会干一件事情,就比较容易揣测其他人必然也是这么想的。以己度人是人天生就有的本事。

这种推断,更容易带上个人的烙印。对于一个从来不愿意做贡献的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世界上有人真的会因为仅仅是希望帮一下别人而做些事情。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一个人对于其他人的动机质疑,常常呈现出某种一致性。比如有的人会多次质疑不同的人是为了钱,而另一个人可能会倾向于相信周围多个人都是为了权力。根据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揣测的情况比较少。

当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就会理解,一个人对于别人动机的质疑,很大可能是对自己习惯的动机的描述。这个特征,常常不自觉地出卖了自己。

动机是一个频谱,没有单一的动机

没有一个人做一件事是仅仅出于一个单纯的动机。他一定是因为多种动机的组合。

一个人为什么去义务地当志愿者?从最利己的,到最无私的,存在一个巨大的频谱:

从可以出门放风,可以逃离家务 到

觉得一件事情自己可能干得比别人好,去露一手 到

可以出名,可以刷存在感 到

希望帮助别人 到

帮助小区

太多种动机混杂在一起。如果没有深入地练习过禅修,很难察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无法知道自己脑子里有那么多真实的动机。

有趣的是,人会无意识地挑选这个频谱中最高尚的那个,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唯一动机;而质疑别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挑出来自己能想到的最卑鄙的那个,去质疑别人。这是人性。

所以,一旦质疑动机,就基本上打开了一场不可能有胜负的战争,而且必将夹杂着剧烈对抗情感。

没有一个人会同意对方给出的动机揣测,即便这个动机的确是自己众多的复杂的动机中间的一个,被攻击的人也会认为对方是 100% 的污蔑,因为自己的脑子里面占据明意识的,全都是频谱中最冠冕堂皇,最崇高的那一个,和对方无意识地挑选的最卑鄙的那一个,必然不会重合。

所以在微信群里面,只要看到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真的是任何一个人,开始用 “你这么做就是因为你要。。。。” 造句,我们都应该知道谁发起这个议题,谁就在破坏沟通,谁没有道理,而根本需要继续花哪怕一秒钟去判断,他的指控是真是假。

不轻易地掉进这样一个“质疑动机”的陷阱,将成为我们在微信群时代的基本素养。

为什么动机是不可讨论的?

公开场合,尤其是微信群里,不讨论动机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但知道这一条的人很少,照做的更少。

为什么动机不可讨论呢?

动机不可证明

动机是世界上最不可能证明的东西。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比如,如果志愿者在群里被质疑是为了钱,为了权力,或者为了出名而工作,被质疑者的任何辩解,都会被质疑者当作狡辩,撒谎,而罪加一等。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熟悉的逻辑推断别人的动机

如果自己比较熟悉一个因果关系,比如自己为了钱,会干一件事情,就比较容易揣测其他人必然也是这么想的。以己度人是人天生就有的本事。

这种推断,更容易带上个人的烙印。对于一个从来不愿意做贡献的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世界上有人真的会因为仅仅是希望帮一下别人而做些事情。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一个人对于其他人的动机质疑,常常呈现出某种一致性。比如有的人会多次质疑不同的人是为了钱,而另一个人可能会倾向于相信周围多个人都是为了权力。根据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揣测的情况比较少。

当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就会理解,一个人对于别人动机的质疑,很大可能是对自己习惯的动机的描述。这个特征,常常不自觉地出卖了自己。

动机是一个频谱,没有单一的动机

没有一个人做一件事是仅仅出于一个单纯的动机。他一定是因为多种动机的组合。

一个人为什么去义务地当志愿者?从最利己的,到最无私的,存在一个巨大的频谱:

从可以出门放风,可以逃离家务 到

觉得一件事情自己可能干得比别人好,去露一手 到

可以出名,可以刷存在感 到

希望帮助别人 到

帮助小区

太多种动机混杂在一起。如果没有深入地练习过禅修,很难察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无法知道自己脑子里有那么多真实的动机。

有趣的是,人会无意识地挑选这个频谱中最高尚的那个,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唯一动机;而质疑别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挑出来自己能想到的最卑鄙的那个,去质疑别人。这是人性。

所以,一旦质疑动机,就基本上打开了一场不可能有胜负的战争,而且必将夹杂着剧烈对抗情感。

没有一个人会同意对方给出的动机揣测,即便这个动机的确是自己众多的复杂的动机中间的一个,被攻击的人也会认为对方是 100% 的污蔑,因为自己的脑子里面占据明意识的,全都是频谱中最冠冕堂皇,最崇高的那一个,和对方无意识地挑选的最卑鄙的那一个,必然不会重合。

所以在微信群里面,只要看到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真的是任何一个人,开始用 “你这么做就是因为你要。。。。” 造句,我们都应该知道谁发起这个议题,谁就在破坏沟通,谁没有道理,而根本不需要继续花哪怕一秒钟去判断,他的指控是真是假。

不轻易地掉进这样一个“质疑动机”的陷阱,将成为我们在微信群时代的基本素养。

真正厉害的人,怎么用大白话,讲明白复杂的事情

最近深感大家不喜欢用最简单的话把事情讲明白,我试图把费曼教授的《Six Easy Pieces》中间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讲一遍。

估计大家不会耐着性子把这些初中到高中物理课的内容看完,所以我把我的感悟挪到前面来讲。

感悟

这个讲义,不是给中小学生的课,而是给加州理工学院大学生的课程。

费曼教授从物质的行为开始,用简单得小孩子都能听得懂,想得明白的话,一路推导到了万有引力理论,直到量子物理。若换个不懂的人,连下面的这些简单的想法,都需要整大词儿了。

同时,这也是另外一个被反复提及,却没有被多少人真正理解的 “第一性原理” 的完美展示。

你看他从 “物质由一直动的原子组成,原子远了就吸引,近了就排斥” 这一句简单的话,推导出了多少物质的基本行为?中间没有引入任何其他的花里胡哨的新名词。

用同样的物理学知识建立的模型,我们可以推而广之。比如封控的当下,如果一个国家和世界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人就跟水分子一样,每天进行着交换:有人离开,有人进入,动态平衡。当国家温度升高的时候,是离开的多还是回来的多?离开的人,是能力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还是低于平均水平?这个现象对于国民素质长期的影响是什么?用一些简单的模型推导出来。

第一性原理

我理解的第一性原理:用几个最简单的基础的假说,从底层开始,把自己对周围的世界的认知统一在一起,并且不借助其他假说就可以推导完成,这就是最稳固的知识体系。

这个体系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和大众背道而驰,却不太会出重大的纰漏。

任何理论都不能100%确信(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自己搞错了),但有些理论就是比另外的理论更容易出错。

在费曼的例子里面,“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就是比 “热胀冷缩” 更加基础。他就用 “原子假说” 一路推导出了热胀冷缩的规律,而不是依赖于 “热胀冷缩” 这个死记硬背的结论。

用费曼的原话:“ 永远不要相信 ‘专家’ 说的 ”。

费曼做的事情,就是用 “原子假说” 这一条项链,把他的物理世界的众多珍珠串了起来。我们也需要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建立类似的体系。

而是否建立了这样的体系的检验方法,就是我们在任何领域,是否可以像费曼教授讲物理一样,或者如庖丁解牛一般,丝般简单顺滑,一气呵成。

下面我们进入物理世界

物理学最重要的假说是什么?是原子假说: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永远运动的小颗粒。如果把他们的距离稍微增大,他们会相互吸引;如果压缩距离,会相互排斥。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容易想象,容易理解。接下来就从这一句话,我们看能变什么戏法。

比如我们观察一滴水。

我们放大10亿倍,就能看到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粘在一起的水分子。它们不断跳动,拉扯。

因为分子间相互吸引,所以水的体积可以保持不变

分子的晃动,我们用来表示

我们增加温度,晃动增加;降低温度,分子晃动减弱

如果我们把温度增加

如果增加温度,晃动增加,导致分子之间的距离会变大,这就是热胀冷缩

如果温度继续增加,晃动继续增加,导致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到他们之间的吸引力不足以把他们拉在一起,分子就飞掉了,彼此分开,这就是汽化(水烧开了)

在气体状态的分子到处乱动,如果有个容器,这些分子会像无数个网球一样的持续撞击容器壁,会形成一个推的力,这就是气体的压力

如果放在容器里面,上面是一个活塞,下面的气体一直无方向地乱撞。活塞需要一个力按下去,才能不被弹开,活塞承受压强

如果仅活塞面积变大了,撞到活塞的分子的数量就增加了,活塞受到的力就同比例增加了,所以,压力 = 压强 x 活塞面积

如果仅气体里的分子的密度减少,撞击的分子的数量也会同比例减少,所以,压强和密度成正比

如果仅温度增加了,分子撞击活塞的速度增加了,撞击的频率增高了,所以,气体压力随着温度增加变高

想象一下我们慢慢地推活塞,使得空气的体积被压缩。

一直运动着的分子碰到活塞弹回来的速度会比碰上之前更快一些(因为活塞在向着分子移动),使得整个容器里的气体的分子运动的速度增加,所以,缓慢压缩气体的时候,气体温度增加;缓慢扩充气体的时候,气体温度降低。    

如果我们把温度降低

如果温度降低,分子的运动速度降低,分子越来越近。

分子之间有吸引力,当运动慢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引力作用下,分子就没法到处晃动了。

这些分子会按照一个新的模式锁定在一起,这就是凝固(水就变成冰了)

变成冰的时候,水因为是一个氧原子和呈大约120度的两个氢原子组成,所以会有特定的模式,就是六个水分子组成一个环。所以所有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

大多数物质,就像刚才提过的,都是热胀冷缩。但是从冰变成水的时候,因为冰是一个环形,中间有空洞,变成水的时候空洞被其他分子填补了,所以冰变成水,温度增加,体积反而减小了

冰的结晶里面,每个分子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如果温度不断增加,所有的分子在自己的位置上震动幅度不断变大,直到把自己晃动到位置外面,这就是融化

液体和空气

在液体和气体的交接的地方,液体的分子一直在碰撞、运动,空气里的氧分子,氮分子也是这样。

如果靠近边缘的水分子忽然另外一个分子一不小心撞得更厉害了一些,它就被撞飞了,离开水面,进入空气。这叫蒸发

如果不盖盖子,水分子会一个个地离开, 直到水蒸发完毕。

如果盖上盖子,过一阵,空气里面有很多水分子,有一些被撞回水里面去,和逃离的数量会趋于相同。肉眼看起来放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放大十亿倍以后,会看到不停的有水分子进进出出。

如果我们把盖子打开,把湿润的空气吹走,换上干燥的空气,从水里面离开的分子速度不变,但是回去的少了, 因为干燥空气里面的水分子没有以前多,水开始蒸发。所以如果想让水蒸发快一点,开电扇吹它

跑出去的水分子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是被撞出去的,它们的速度高于平均分子速度,才摆脱了其他分子,那么剩下的平均速度肯定就下降了。所以蒸发的时候液体会冷却(使劲吹汤的表面,汤会凉下来)。

如果气体里的水分子跑到水的表面,因为水分子有的吸引力,分子进入的时候会被忽然吸一下,速度增加。所以冷凝的时候温度升高

不仅仅是水分子,空气里的氧分子,氮分子也会不小心进入水里,然后就在广袤的水分子里面迷失了。这叫空气溶解进水

水里面就有空气了。如果我们突然把水外面的空气拿走,水里面的空气离开水的速度会远远超过它们进入的速度,就会带起水泡。所以潜水的人都知道这很危险,血液里的气泡会堵塞血管

后面开始进入用 “原子假说” 解释化学的部分了,老实说这么多年,我才意识到分子式真的是物理世界的一幅画。。。不过今天先停在这里吧。

看到这里,是不是大概对费曼的简单易懂,还有第一性原理有一点感觉了?

Web3 之迷惑行为大赏

Web3 是当今迷惑行为最密集的领域。(权且这么称呼吧,虽然我希望改名叫 Tab,或者 OneTable)我来列举一些。

黑话聚集地

没人能在刚进入 Web3 社区的时候,不立刻自惭形秽。

Web3 的新词儿,大词儿密度,高破天际线。

比如我现在打开 twitter,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

从今天起,洗掉朋友圈低认知的人,统统换成OG。。。。

再往下看,看到的词儿:DYOR,ATH,NGMI,PFP,HODL 。。。

其实这些都不是学术名词,都是简单得不得了的日常句子,一旦缩写,就变成了密码。

看不懂?这就对了,这就是使用这些词的目的。

需要靠认知差获利的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增高而不是降低认知壁垒,而建立壁垒最简单的就是造词,或者缩写。

要去一个新地方,如果一进门有人迎面就问:“天王盖地虎”。若是你装作漫不经心地回答 “宝塔镇河妖”。两个人一起说一句 “莫哈莫哈” ,不费吹灰之力,大家都知道是道上的人。这是一种身份验证方式。

要是想入门呢,还是忍着习惯一下,虽然没啥实质的用处。

下一代互联网?

Web3?为啥很多人都用下一代互联网来解释呢?

区块链的技术依托于互联网,但是解决的根本不是互联网的问题,更和下一代互联网没啥关系。

计算机基于电力,但不能叫下一代电力系统。

互联网基于计算机,但不能叫下一代计算机。

Web3 基于互联网?也不能交下一代 Web。

反过来说,

电力网的传输能量问题,是由下一代的高压电网解决的,而不是计算机解决。

计算机的处理器运算速度问题,是由下一代计算机解决的,不是由互联网解决。

互联网的传输效率问题,是由下一代互联网解决的,不是由区块链解决的。

所以把区块链看作任何形式的下一代互联网,我认为不是合适的类比。他应该就是第一代的大表格。而不是第三代的什么。

去中心化?

这个社群,言必称去中心化,好像去中心化就是新大陆的政治正确一样。

我追问过很多人去中心化在一个特定的项目里的好处,很少有人真的说得明白。

本质上,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中心化运动(全球一张大表),我们却称之为去中心化运动。

这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野蛮的造富运动,我们称之为促进平等和多样性的方式。迷惑中。。。

新的劳动关系还是零和游戏?

有很多人对比 “Web3 公司”和 “Web2 公司”在分配上的区别。我不禁多嘴问了一句,你用了 “Web2 公司” 这个词,你的意思是 “公司”,对吗?居然很多人都说是的。

何必呢?

好,接着比较。大家说,“Web2 公司有点像资本主义,Web3 公司有点像共产主义,每个人都有一种经济体系进行分配,比如各种的X-to-earn(就是干啥都能挣钱),各种的通证经济。”

在我看来,无论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他们是一类,他们的特点是非零和游戏;大多数的 Web3 项目的本质是零和游戏(虽然不是全部)。这是最大的区别。

传统的公司是创造价值的,然后用各种方式分配价值。

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新的模式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仅仅靠所有人的投入作为总价值,然后根据通证 (Token)对投入的价值进行分配。这种方式庞兹先生干过(我们尊称他为庞氏)。我暂且不把这些投成为骗局,但不创造额外价值的系统,是零和游戏是肯定的。

既然我们是全球共享一个表格,那么这个表格里面只要掏钱(5月27日,以太坊存储 1 字节的成本是 11.8 人民币),几个小朋友可以在这上面记录他们过家家,跳格子的成绩(谁有几个石子儿)。一块石子多少钱呢?那要看父母给多少零用钱了 。投进来多少,总资产就是多少,然后在石子儿种分配。这就是零和游戏。

那么哪些项目是零和游戏,哪些不是,是可以判断的。当然,不是零和游戏就不好。小朋友们可以可以开心的玩好几年,但这和经济系统的关系有点远,期待从小朋友的跳格子游戏里面暴富,还是小心自己的本金。

迷惑行为

以上,我把自己最大的一些迷惑列在这里。虽然用了调侃的语调,但真的是用谦虚的态度,希望专业人士帮我指点迷津,减少我的迷惑。如果你可以帮我解惑,欢迎留言告诉我。

我毫不怀疑这个底层的新技术的价值。

全球统一的,不可篡改的一张大表能干什么,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产生无数好的主意。

我只是努力的去了解,它是什么,而不是它自己宣称是什么。

是零和,是旁氏,是去中心化,是故意让人听不懂,只要宣称的和它真的是什么一致,就真的没有问题。只是怕讲的人自己先骗了自己。

Web3 迷惑行为大赏

Web3 是当今迷惑行为最密集的领域。让我给这些行为颁一些奖。

权且这么称呼为 Web3 吧,虽然我希望改名叫 Tab,或者 OneTable。

黑话聚集地

没人能在刚进入 Web3 社区的时候,不立刻感到自卑。

Web3 的新词儿,大词儿密度,高破天际线。

比如我现在打开 Twitter,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

从今天起,洗掉朋友圈低认知的人,统统换成OG。。。。

再往下看,还能看到如下新词儿:DYOR,ATH,NGMI,PFP,HODL 。。。

其实这些都不是学术名词,都是简单得不得了的日常句子,一旦缩写,就变成了密码。

看不懂?这就对了,这就是使用这些词的目的。

需要靠认知差获利的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增高而不是降低认知壁垒,而建立壁垒最简单的就是造词,或者缩写,这比建立新的概念,理论要容易很多。

要去一个新地方,如果一进门有人迎面就问:“天王盖地虎”。若是你装作漫不经心地回答 “宝塔镇河妖”。两个人一起说一句 “莫哈莫哈” ,不费吹灰之力,大家都知道是道上的人。这是一种身份验证方式。

要是想入门呢,还是忍着习惯一下,虽然没啥实质的用处。

下一代互联网?

为啥很多人都用下一代互联网来解释 Web3 的种种现象呢?

区块链的技术依托于互联网,但是解决的根本不是互联网的问题,更和下一代互联网没啥关系。

计算机基于电力,但不能叫下一代电力系统。

互联网基于计算机,但不能叫下一代计算机。

Web3 基于互联网,但也不能叫下一代 Web。

反过来说,

电力网的传输能量问题,是由下一代的高压电网解决的,而不是计算机解决。

计算机的处理器运算速度问题,是由下一代计算机解决的,不是由互联网解决。

互联网的传输效率问题,是由下一代互联网解决的,不是由区块链解决的。

所以把区块链看作任何形式的下一代互联网,不是合适的类比。t2应该就是第一代的大表格。而不是第三代的互联网

去中心化?

这个社群,言必称去中心化,好像去中心化就是新大陆的政治正确一样。

我追问过很多人去中心化在一个特定的项目里的好处,很少有人真的说得明白。

本质上,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中心化运动(全球一张大表),我们却称之为去中心化运动

这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野蛮的造富运动,我们称之为促进平等和多样性的方式。持续迷惑中。。。

新的劳动关系还是零和游戏?

有很多人对比 “Web3 公司”和 “Web2 公司”在分配上的区别。我不禁多嘴问了一句,你用了 “Web2 公司” 这个词,你的意思是想说 “公司”,对吗?居然很多人都说是的。

何必呢?

好,接着比较。大家说,“Web2 公司有点像资本主义,Web3 公司有点像共产主义,每个人都有一种经济体系进行分配,比如各种的X-to-earn(就是干啥都能挣钱),各种的通证经济。”

在我看来,无论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他们是一类,他们的特点是非零和游戏,都创造价值,但分配方案不同;大多数的 Web3 项目的本质是零和游戏,也就是所有人赚的钱,严格的等于所有人亏的钱,不创造价值,只设计分配价值方案。这是最大的区别。

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新的模式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仅仅靠所有人的投入作为总价值,然后根据通证 (Token)对投入的价值进行分配。这种方式庞兹先生干过(我们尊称他为庞氏)。我暂且不把这些投成为骗局,但不创造额外价值的系统,是零和游戏是肯定的。

那么哪些项目是零和游戏,哪些不是,是可以判断的。当然,不是零和游戏就不好。用小石子儿记录跳格子的分数,小朋友们可以可以开心的玩好几年,但这和经济系统的关系有点远,期待从小朋友的跳格子游戏里面暴富,还是小心自己的本金。

宣称和实质需要一致

我毫不怀疑这个底层的新技术的价值。

全球统一的,不可篡改的一张大表能干什么,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产生无数好的主意。

我只是努力的去了解,它是什么,而不是它自己宣称是什么。

是零和,是旁氏,是中心化,是故意让人听不懂,只要宣称的和它真的是什么一致,就真的没有问题。只是怕讲的人自己先骗了自己,然后试图说服我。

迷惑行为大赏之一

迷惑,要么来自于世界本身不合理要么来自于我自己的无知。

以上,我把自己最大的一些迷惑列在这里。虽然用了调侃的语调,但底层是希望用谦虚的态度,希望专业人士可以留言,帮我指点迷津,减少我的迷惑。

StepN :希望找乐子,很好;希望挣钱,没戏

想象一下,你想跑步,但是太懒。

你给我 1000 点,你每跑一次我还你 10 个点,最多不超过 1000 点

好主意吗?是的,给自己跑步一点动力。

好玩么?是的,比自己孤独的跑步好玩。

有用吗?是的,真的能让你跑步。

会赚钱吗?不会。

会赔钱吗?会,但你心甘情愿。

想象有很多人玩这个游戏。如果有人放弃,没有把他的 1000 点拿回去。我可以把这些钱给跑步的人多分一点

好主意吗?是的。

好玩吗?更好玩了,不但可以让自己跑步,还有可能挣钱。

能持续吗?是的。我总有 “点” 可以给你,因为我给你的是别人拿不回去的。

能赚钱吗?是的。如果你比别人跑得多的话。

能赔钱吗?是的。如果你比别人跑得少的话。

想象如果新来的玩家我们不管他跑不跑,我都把他们的点分配给你

好主意吗?不是。总有一天新来的玩家不够了,就露馅了。

好玩吗?对于早起的人太好玩了,挣很多钱。后来的大多数玩家,亏得倾家荡产一点都不好玩呢。

能持续吗?不能。如果你听说有人挣到钱了,请理解他挣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将要放进去的钱。

能赚钱吗?早期的可能。

能赔钱吗?晚期的必然赔钱。

Move to Earn

StepN 提出的 Move to Earn 很难成立。X to anything 都有可能的,唯独对于 earn 太难。

Play to have fun (玩游戏找乐子)没问题。

Move to get respect (跑步得尊重)没问题。

Watch to kill time (看电视消磨时间)没问题。

Sing to get token (唱歌得代币)没问题(注意,是代币,不是钱)。

但是,Play to earn, Move to earn,Watch to earn, X to earn ,基本上不靠谱。(我指如果你把 earn 理解为赚钱的话。如果理解为获得,还有可能)

赚钱的本质是, 做一些人们想要的东西,人们才会给你想要的东西。

帮别人搬家赚钱 (Move others’ stuff to earn) 合理。因为帮助搬家,是有人想要的东西。你提供了别人想要的东西,别人给你想要的东西(吃的,用的或者钱)。

Move yourself to earn, 世界上我能想到的只有三个人会为这个件事付钱。1)你自己。你的灵魂为你的肉身跑步付钱,希望它保持苗条,这就是有人愿意花 1000 块钱让别人监督自己跑步的原因。

2)你的父母。或许他们愿意为了你的 Move 花点钱

3)一些厂商,希望你跑步的时候惦记着他们。

但这三种情形,你觉得谁会为了你移动自己的肉身付让你一夜暴富的钱?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只要一动你的肉身,就有人给你很多很多钱,你还相信了?

他们当然不会告诉你这个钱是谁给你的,只要告诉你,你可以赚到就钱就好了,别在乎谁给的。在一个赌桌上,当你不知道是谁是那个倒霉蛋的话,这个倒霉蛋八成就是你。

那能让他持续吗?

如果能说服有人出钱(比如鞋厂)做广告,把钱给跑步的人;或者建一个市场,让大家在这里面买卖鞋子,收场地的钱,把钱分给跑步的人;或者就是让大家花钱买人监督自己跑步,都是好主意,他们也在这么做了。

但是这样获得的钱,远远小于大家期望挣到的钱,可以忽略不计(参考一下Facebook 一年从一个用户身上可以赚到 1 美元,Netflix一个人可以赚到 2.5 美元。你的暴富梦想是这个数量级吗?)

所以最终,这个游戏会有大麻烦。大多数人会失去大多数钱。虽然不会归零,但比起高出天际线的预期,和归零相差不远。

所以,当你在玩大多数 X to earn 的游戏的时候,要理解你在玩一个从别人口袋里面偷偷拿钱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技巧,需要运气,需要承担风险,而不是仅仅需要跑步。

理科生对于晚婚问题的分析

最近因为电影关心起了晚婚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数据敏感型的理科生,我做了这样的数据分析。

一个女生被问到择偶要求,她说:要求不高,只要身高178以上,帅一点比我大就行

看似特别简单的三个要求,实际上可能比她自己想象的比例要小。

先说结论, 这样的未婚男性占男性总数的十万分之3.68

一个一个来看这个条件。

身高

根据2020年12月23日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18-44 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 169.7 厘米,中国女性平均身高 158.0 厘米,与 2015 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 1.2 厘米和 0.8 厘米。

考虑到 2020 年比 2015 年增高了 1.2 厘米,而 24 岁到 44 岁之间我们假设身高不会明显长高的话,我们可以假设增高是因为这五年里面新纳入统计的18-23岁的年轻人的身高拉高了平均数(《柳叶刀》2020年数据,中国19岁男生平均身高已经达到 175.7 厘米,女生 163.5 厘米),那么 24-44 的结婚适龄男人的身高应该至少少 1.5 厘米,也就是说中国 24-44 岁的男人的平均身高应该是 168.5 厘米。

同时,一些数据提到男性的身高的标准差是 5.8 厘米。也就是说,如果考虑今年年纪在24-44岁之间的适龄的男人的话,身高 178 厘米以上的男人,高于平均身高 1.63 个标准差 (+5.8 * 1.63 = +9.45厘米),根据正态分布的对应表,可以知道,身高超过 178厘米 的人占男人总数的 5.16%

帅一点

到底人群中帅的男人的比例是多少呢?

帅完全没有办法定义,但是按照我们对于任何相对概念的定义,一般来说也是按照高于平均值两个方差来定义的。

比平均值高不到一个方差的男人(大约占34%的人口),我们说来叫做相貌普通,或者一般人。

高不到两个方差的男人(大约占14.7%),我们叫做挺好看的。

勉强算上帅这一等级,应该是高于平均相貌两个方差的人数,大约2.5%,才会被大多数人称为帅吧。我们就假设一个5%的人口是帅的吧。

当然有一个让我觉得很迷惑的事情,我对周围大多数的人的调研,包括男人和女人,都普遍觉得女生中漂亮的比例高于男生中帅的比例。如果说女人中每五个人中间应该有一个美女的话,男人中每十个人很难出一个帅哥,女人尤其这么认为。再加上年龄因素,越年轻帅的比例更高,适龄的男人的帅的比例有的人估计连 5% 都不到。我们假设 5% 符合帅的条件。

合适的比例

就上面两个宽松的算法,如果一个女人希望有一个身高高于 178 厘米,帅的,那就是所有男人中的 5.16% 的 5%,也就是 0.258%。

如果再加上一个年龄限制,比如要比自己大,如果自己是30岁的话,适龄的男人是30-45之间的话,又只占18%(15岁 / 80岁),也就是男人的 0.046%

也就是说,随口说了三个宽松的条件,就把符合条件的男人的比例降到了0.05% 左右。

如果再加一个经济条件要求,皮肤白净要求,甚至再加哪怕一点点的籍贯,小癖好的要求,满足的人数迅速降到百万分之一。

但很多的人说,无论比例多小,世上人那么多,我就只需要一个人嫁就可以呀。我们接着看一个悲催的事实:一个人一生可以见到多少人?

邓巴数:150

首先,一个人可以建立密切的关系的人数,就是认识,并且认可相互的关系的人数,我们称为邓巴数。这是英国科学家邓巴在 1990 年提出的,这个数字是150。这是根据灵长类动物新皮层的大小决定的生理上限。如果我假设一个人的结婚对象肯定是在邓巴数的范围里面的话,一个人可以谈恋爱的人,也就是在150人中间做选择。(其中男人约75人,身高178以上的应该不到4个,未婚的应该0.3个)

10年认识的男人的上限:2000

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于自己认识的圈子,非常努力的每天都爬起来去专门认识一个新的朋友,以压力测试的方式来过我们的人生,10 年的时间可以让我们认识 3650 人左右,其中 1825 人是男人。而我们的人生,谁能做到每天都认识一个新人呢。很多很宅的很忙的,估计一个月都不多认识几个人呢。按照这个0.046% 的比例,10 年里满足自己最初简单的要求的男人,会遇到 0.84 个。

10年能够见的脸庞:20万

就算以上海地铁的密度,我们能够看清 5 米内的人的脸庞,我们每天挤地铁能够看到的新的人的脸庞也就在 50 人以内,一年所有的脸庞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 20,000 人,十年也就是 20 万人(其中男人 10 万个)。哪怕那这个人数,乘以 0.046% 的条件满足率,可以得出,合适的 “身高178以上,帅一点,30岁以上” 的要求的人,每一年会被你远远的望到 4.6 个。

真的能够匹配的概率

就算花了 12 年的时间,每天认识一个新的男人,总算遇到了那唯一一个满足刚性需求的男人,接下来的过程就更加绝望了,如果能够结婚,还需要:

  1. 这个男人正好处于未婚或者离异状态(35岁的话这个比例是8%)

  2. 这个男人正好喜欢这个女人(这就难说了,如果男人也是有如这个女人一样的条件标准的话,同理,这个比例也是 0.046%)

也就是说这个女人以最努力的方式每天去认识一个人,要不了 32 万年就可以遇到一个符合 “身高175以上,帅一点,年龄大约 35 的男人”这个简简单单的要求,而自己也符合对方的类似的简简单单的要求的男人了。在这个基础上,两个人总算可以开始谈恋爱了。看在双方 32 万年的寻觅的份儿上,是会否有爱情就忽略不计了吧。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我以女性找老公为例子,如果反过来,以男人找老婆计算依然成立。

我无意得出有了要求就不可能找到另一半的结论。如上得出的荒谬的概率数字,仅仅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婚恋如果从一个 “简单的刚性标准” 出发择偶,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

回答理想中的恋人这个问题,当然可以描述出一个白马王子的形象,就当许愿好了,但是千千万万不要以此为真的标准

对于不符合自己既定标准的人,不要直接拒绝,可以开始相处试一试。很多姻缘都不是自己原来设想的那样。

即便坚守标准,绝不妥协,也要先做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明白的知道自己在坚守的是一个多大概率的事情比较好。

上海封控大考结束,我们每个人得了几分? 写在上海解封前夜

上海忽然就解封了。早上接到园区的通知,说明天就可以回办公室工作。

这通知来得,比封城还要突然。如临大敌的防控,像烈日下的干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哪怕一滴水的痕迹。

这次封控,对城市出了一道难题,也对每个人、每个小区,出了一道统考题。让我们在交卷的前夜,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这次大考中的成绩如何。一共十道题,每题十分。

  1.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是否还规律,如同永不解封一样生活,还是一直将就,以为就是几天的事情,结果将就了 60 天?

  2. 自己的思考。自己在这 60 天里面,思想有没有什么变化?在生活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思考了吗?思考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记录了什么

  3. 小区对于团购的看法。自己的小区有没有限定过团购的范围是 “生活必需品” ,有没有彻底放开过所有的团购的禁令。如果有,分别是在哪一天?

  4. 对于规则的看法。有没有怀疑过一些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时候?怀疑之后自己做了些什么呢?

  5. 对不遵守规则的邻居的看法。自己的小区对没有严格遵守当时的规则的邻居是怎么看待的?比如没有参加核酸检测的邻居,出门遛狗或者散步的邻居,比如没有遵守物业规定的邻居,他们遭遇了什么?

  6. 对于责任的看法。除了在微信群里面骂居委、转发文章以外,自己或者小区的居民,有没有任何人做出了改变现状的实质性的行动?还是如刀尔登所说的 “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勇敢?”

  7. 对于风险和生活的看法。自己是勇敢地冒着风险选择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还是被病毒吓倒,龟缩起来自我限制?

  8. 对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看法。有没有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过少数人的利益?有没有出现驱赶邻居去方舱,或者不允许邻居回小区的事件?

  9. 关于监督的思考。有没有形成业委会或者志愿者体系有效地监督物业的工作?有没有先至少把保安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还是任凭自己出钱聘请的保安加码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10. 关于权力的诱惑。作为志愿者,有没有无意识地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从而把好事做成坏事。作为居民,有没有混淆了志愿者的身份,把对权力的愤怒,转嫁到志愿者身上,从而恶语相伤?

这几道必答题,大家的答案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现在还给不出。但很多年后,当这段经历归为历史以后,我们一定更有资格评论我们今天的选择,给出一个更可靠的正确答案。

而在今夜,考试结束铃刚刚敲响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在这场考试中,自认为考了几分。这个分数,过关了吗?”

X to earn 都是骗局吗? Web3 学习笔记

这是系列的 Web3 学习笔记的一篇。作为这个领域的小白,我故意把自己的无知暴露在各位前辈面前,或许会有好心人不忍心见我误入歧途,帮我指点一些明显的错误,我将不胜感激。本文不是科普文章,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大词儿满篇飞,非专业人士可以不用浪费时间,明天来看别的文章较为妥当。

X to earn 是不是都是骗局?

X to earn,就是众多的跑步赚钱,骑车赚钱,吃饭赚钱,读书赚钱等等。我希望用费曼学习法(或者Elon Musk的第一性原理),或者随便什么类似的名字来推导结论。

先说结论,我只看到两种真理性的不是骗局的 X to earn:work to earninvest to earn其他的 X to earn,绝大多数是骗人,但也有不骗人的理论可能性

工作挣钱,投资挣钱严格的成立,因为工作的定义就是 “可以挣钱的活动” 。任何事情,一旦可以挣钱,我们都把这项活动划为工作的范畴。比如sing,write,play,甚至 sex ,只要达到有人愿意为此付钱的地步,都被定义为工作了。投资也是一样,只要有人愿意给你钱,你除了劳动以外付出的任何东西(钱,房子,物资,工具),我们都定义为投资。

所以,work to earn,invest to earn 无需证明,仅仅是由定义决定了必然成立。

接下来我们需要推导的,除了work to earn 还有 invest to earn 两种古典经济模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 X to earn 模型。

Pay to do something

Pay to X,是健康的模式。Pay 多少钱,都健康,就是花钱买东西/买服务/买体验等。pay to exercise, pay to read, pay to eat,pay to watch 。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合法不合法,从经济上,这都是行得通的,持续的,长久的。

那反过来,X to earn,在什么时候成立呢?

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场景,就是在有人 pay to play 的环境里面,就会有人 play to earn。

大型网游里面,绝大多数人 pay to play (买装备,买皮肤),不求挣钱,只求高兴,就会养活少数人 play to earn(打装备,代练挣钱)。有人买装备出的多少钱,严格的等于有人卖装备挣了多少钱,一分钱不差。因为任何交易必然有对手和自己交易。另一个极端例子,沙特王子打游戏,极少数人花了大钱 pay to play,就能养活很多人 play to earn。KTV里面有人花钱唱歌(Pay to sing),才会催生出有人唱歌挣钱 (Sing to earn)。

现实世界里面 pay to x 和 x to earn 一定成对出现

在一个系统里面,如果全都是 play to earn,没有 pay to play,那么其实是后面的人以为自己是 pay to earn,实际上是 pay to play,这个 pay 甚至连 play 都没有,仅仅是 pay to lose,那就是庞氏骗局。

所以重新说回到 StepN 这个典型的模型。我来分析一下这个模型中叠加的几个台阶。

第一个价值台阶,花钱跑步。

这个台阶,没有太多人宣传,也没有太多人在意,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台阶,本质是 pay to move。就是花钱跑步。这个台阶如水泥一样坚固。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项目宣称,我们就是一个虚拟的全球健身房,你来这里花 1000 块买一个健身卡,就可以在大家的鼓励下跑步,我们还帮你把信息都永久的记下来,无法作弊,所以你可以炫耀等等。我们当然也会给你些钱作为奖励,但是最多到 1000 块封顶。

这件事情,因为不牵涉到赚钱,是一个 pay to move 的模式,我认为是非常健康的。有多少人愿意参与是一件事情,但参与的人,会花钱,但他们不认为这是亏钱,更不会认为是被骗了钱。这个体系,最不济是一个 Web3 上更好的 Keep,或者 咕咚。这个组成了 StepN 的最坚固的保底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经历未来完全可以预见的超高涨幅,再彻底破灭,绝大多数人损失绝大多数钱以后,如果还没有彻底毁灭,至少 StepN 的价值依然是一个不能 move to earn 的 Keep 。也就是,价值不会清 0 。只不过这个价值比起现在社区的预期来说,低得也和 0 差不多了。

第二个价值台阶,是网络价值

上一次,我在分析世界上会有除了我自己,我父母,还有广告商以外的任何人希望我跑步,以至于给我很多钱吗

我今天觉得可能漏掉了一种可能性,就是网络效应。有人愿意为网络效应付钱,付很多钱,因为这是 something people want。

打比方,有人会为普通人发个微信消息向发消息的人付钱吗?微信不收钱让人用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如果几亿人都被召集到了一个地方用微信,微信这个网络,有人认为它有价值吗?

所以,世界上有很多人愿意为一个成型的网络付很多钱,因为网络的价值,高于其中所有的节点单个价值的总和。这个加和的价值和单个的价值的差,其实是这个网络有可能可以 pay people to move 的原因。这个网络的价值或许构建成了 StepN 的第二个不那么坚实的台阶。(至于 StepN 是否可以构建?最终是规模效应,还是网络效应,都是很大的未知数?)

如果实现,虽然如果共产主义平均分配的话,可能每个人每年都只能分到几美元的价值(参考现在的网络的估值除以海量用户数),但稍微的非平均分配,就可以让早期的万分之一的用户获得巨大收益。天下没有让大多数人暴富的良方,但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一直有这样的经济学模型成立。

这个台阶或许也是很多投资人在一片庞氏骗局的讨伐声中看到的可能的机会。这个台阶由木头搭成,有很大不确定性。

第三个价值台阶,就是庞氏的台阶。

打着可以跑步挣钱的噱头,吸引巨量用户加入,用后面的人的钱超额补贴前面的人。这个台阶可能是从 20 层高楼延伸到万米高空的大台阶。这个台阶用云彩和空气造就。

我估计,未来 StepN 或者类似的 X to earn 模型,一定会站上第三个台阶的顶端,然后重重地摔到第二个台阶上。第二个台阶是不是可以稳固的支撑住价值还不知道,但最不济,第一个台阶是稳固的,不太可能被突破的价值。(至于从云端跌落以后,即便是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安静的跑步社区也不可得,也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所以我的分析 StepN 或者 X to earn , 至少用户抱有有不现实的预期的成分,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关键还是看比例。Pay to play 和 play to earn 的用户的比例一旦失调,就会出问题。

这三个台阶,有着完全不同的确定性。

庞氏性质的第三个台阶,100% 会崩塌;第一个台阶,作为一个跑步社区存在,99% 的可能性会成立;而第二个台阶,存在一个理论可能性,现实却极难实现的网络效应部分,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的结论,X to earn,绝大多数是骗人的,但也有不骗人的理论可能性

感谢 JW99, TX,任鑫,大元宝,石岚同学的指导。

脐带另一头连在哪里?柏林墙的起点在哪里?

有两件曾经让我很困惑的事情。

一件是脐带。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脐带一端连着孩子的肚脐,另外一端连在哪里呢?连着母体吗?

另一个是柏林墙。

我以前一直记得柏林墙一边是东德,一边是西德。那柏林墙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呢?再长的哪怕长城那么长的墙,也总有一个头可以绕过去吧。为什么一个柏林墙大家就只能用各种奇葩的办法翻呢?他们为什么不绕过去呢?

第一个问题,我是在儿子出生的时候才第一次认真的思考,并且找到了答案。

原来脐带的另一头根本没有连接在母亲身上,而是连接着婴儿自己的补给舱:胎盘。婴儿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胎盘一起漂浮在妈妈的肚子里,和妈妈除了羊水以外没有任何连接。所以和母亲血型可能不一样,甚至妈妈得了艾滋病孩子不一定会被传染。。。

第二个问题,是我脚踏上柏林的土地才明白的。原来,柏林墙是一个 160 公里长的圆圈。整个柏林这个城市,像位于东德的一个孤岛,而柏林墙是把孤岛上的西柏林给围了起来。更有趣的是,无数东德的居民,冒着被射杀的危险,通过躲汽车后备箱,热气球,挖隧道的方式,只要能够跳到这一个小圈圈里面,他就自由了,就可以从这个小圈圈坐飞机去世界任何地方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都属于无用的冷知识类型。

比如费曼就提问并且回答过:火车在弯曲的铁轨上,为什么会拐弯?

我也思考过:船是怎么控制抛锚还是起锚的 以及 为什么帆船可以比风跑得更快

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热衷于收集这种有趣的冷知识,并且乐于在餐桌上炫耀。我太太和我的同事就是我这个癖好的指定受害人。

每一两年,我都有一个 Trivia of the Year ,足够我高兴一年以上。

比如有一年,我知道了大多数车子仪表盘上的加油标志旁边有一个小箭头,它标记着加油口在左边还是右边。从此以后,我一直期待着开着租来的车去加油,享受不下车就知道应该哪一边靠近加油枪的乐趣。

每当我在夜里看到一架飞机闪着灯孤独地飞行的时候,我心里就总有种冲动,脱口而出:哦,这个双闪的是一架空客,那个单闪的是波音!

还有和我一样喜欢这些无用的冷知识的人吗?有谁还有类似的无用的知识愿意分享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