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benben发布的文章

投票的功能和非功能研究

我从很多很多年前,就非常着迷于一件事情,就是一群弱信任,高多样性的群体(比如小区业主)如何集体做一个决定。在以前的小区里面,真有把鼻子打流血的情况发生。对于一群人,比如200个人,如何集体的做一个决定,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我对于这件事情的着迷程度,从来没有减弱。

经过了很多很多次投票,我观察到社区对于投票这件事情的一些事实。

成年人很难被说服

被说服是一种能力。但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所以对于任何一个话题,一旦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得到了一个答案,说服他常常无用且招人厌恶。能够看到自己的小我受到了挑战,能够中途改变自己观点,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有这个品质的人,非常稀少。所以,投票是假设一群无法改变观点的人为前提,最终做出决策的方式。

统一意见的投票参与度高且气氛愉快

如果一个投票结果倾向于 100% 支持或反对,投票的过程轻松愉快,大家都很喜欢其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的感觉,投票人数一般是最高的,这种热情,就如同在微信群保持队形向一个人表示祝贺时候的那种感觉。没有冲突,没有纠结,只有一种节日的气氛。

意见不统一的投票

如果对于一个投票的选择有分歧的话,无论正方和反方,至少在一点上很容易达成一致,就是他们都坚信:不要那么麻烦投票了,直接听我的就可以了。反对投票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尤其自己支持的观点暂时占下风的时候。似乎在观点高度一致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挑战过投票这件事情本身,而出现分歧的时候,对抗观点之前,双方都有种倾向先对抗投票这种形式。

“决定并挨骂” 模式

公司等有明确权力结构的组织除外,像小区这样平等松散的组织,现在实际采用的是 “有人负责做决定并且其他人负责往死里骂” 的模式。

现实世界里的大多数决定,一定都有利弊。比如,改善了环境,就要多花钱,封控期间要安全,就要牺牲便利。两种观点不能说那种一定对,一定错,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三七开是常态。

无论那个被上架子的倒霉鸭子做了什么决定,一定会有人骂他,甚至从此开始讨厌他。再来一个决定,大家的看法用另外一种分法再次分裂,换了另外一群人骂他,反对他。基本上按照数学规律,三次决定以后,应该能够得罪人小区里面 80% 的人。这是所有做决定的业委会没有一个被骂得家门都找不到了的原因。

当自己无法对一个决定产生影响,而这个决定有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的时候,抱怨做决定的人是真正常的反应,也是人之常情。骂做决定的人,希望他最终因为无法忍受我们的攻击,从而改变主意,是我们在一个无法掌控的世界里面找到一丝丝掌控感的唯一方式。这像极了在世界杯决赛时候我们在电视边的呐喊,因为我们内心,总觉得自己的喊声如果更大一点,会或多或少地穿越几万公里,影响到现场球员进球的概率。

投票会产生“正确”的结果吗?

正确是很难定义的。如果真的有像 1+1 = 2 一样的权威答案,直接找专家给出正确答案就可以了,真的不需要这么复杂去投票。

从个人的感受来说,每个人一定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答案。这种错觉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而直接把自己的看法当作真理。

如果以自己的看法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只要自己的观点不是多数意见,一定会遇到很多次我们认为做出 “错误” 选择的投票。这也是大家觉得投票不靠谱的一个心理学的来源吧。

投票负责正确吗?

不见得。对于任何事物,参与投票的大多数人都不是专家,所以大家的选择有很高的盲目性。如果我们误以为投票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正确解,最优解,或者任何类似的“褒义词”可以描述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让人失望。

但是,投票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自我纠正机制比任何个人做决定要好。对于纠正错误这件事情,作为一个集体的投票结果,会比一个已经做出决定的个人要容易得多。集体没有 ego,容易改变。而个体有很强烈的维持自己正确的倾向,从而对于外界的变化的反应好比集体决策要慢很久。

同时,集体用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就好像一个连在一起的更大号的大脑,很多思考通过讨论,争执等方式浮出水面,更容易得到理性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大脑一个部分的一组神经元在一刹那间和另外一组神经元一个生物电交流就完成,很容易自己无法感知的因素左右。

投票负责把责任压回应该做决定的人身上

那么,投票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控制感,是为了把做决定的责任,重新放回到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的人身上。

有人说,投票是为了逃避责任。我认可这个说法。

但在小区这个环境里,没有人需要承担这个责任,或者说,业委会的成员并没有任何权力可以代表业主做决定。一群人如何可以逃避一个自己没有的权力和责任呢?大多数小区的《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仅仅规定了业委会有提交议案给业主大会的权力,却没有任何可以代替业主做决定的权力。所以被骂也是正常的,这就如同我帮邻居家做主选了他家的地毯颜色,就算我尽我最大努力,花了几个通宵找到了我认为最好的颜色,最后邻居不跟我急才怪。

所以,作为一种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集体决策工具,肯定不是最好的,却应该是最不坏的,对它的期待应该合理,知道它有什么功能,没有什么功能,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比打架,吵架,或者抱怨更好一点点的群体决策方式。

鬼害怕甲醛吗?

有人教过我一个小窍门,当你害怕一件事情的时候,尽量得去想细节。在细节里面,你的恐惧会消散。

比如,在幽暗的走廊里面,你总觉得尽头的阴影里面有鬼藏在那里。

先别忙着害怕,试着去研究这些无聊的问题:鬼藏在哪里?它藏在油漆和墙砖之间吗?它呼吸氧气吗?它怕甲醛吗?

问题越细致,鬼的形象就消散得越快,现实世界的细节开始展现,自己莫名其妙的恐惧也不见了,好像调色师故意把恐怖片的色调换成了纪录片的,景物依然,气氛不同。

再比如,拖地板是一件我特别不愿意做的事儿,但如果把它看成拖地砖,我的抗拒和恐惧情绪就会减少一大半。只需要找一块地砖,拖好,然后选择下一块地砖。地板是一个宏观的让我有情绪的概念。地砖不是。

跑步的时候,不要用去思考整体是 5 公里还是 10 公里,不要认为自己在 “路” 这个抽象的东西上跑,认为自己在人行道的一块块方砖上跑,会容易很多。

当那个宏大的、整体的形象消散,变成了能够感知的细节,那些和宏大叙事相关联的情绪,联想,还有故事,以及大道理,就不再影响我们的思维。

在封控期间,当我们不让 “人民”、“社会”、“国家” 这些宏观的大词儿干扰我们的思想,只去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张爷爷,李奶奶这样的个人,我们很可能会做不同的决定。

抽象的宏观概念,绝对不是细节的感念的叠加,而是一个带有截然不同的故事和情绪的概念。北野武说的那句对这两者的差别的理解,直击要害: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Web3 的今天,相当于互联网的 1993 年

如果一定做一个对应的话,我觉得 Web3 的今天的状况像极了互联网的 1993 年。

为什么是 1993  年呢?

1993 年,是 Netscape 诞生的前一年。虽然之前也有过各种浏览器,比如Mosaic,但真正把互联网推向普通用户,达到一个 1000 万以上用户的,是 Netscape 和 Yahoo! 这一对兄弟。

先行者关注技术,但用户关心产品。

移动互联网在诺基亚时代就可以做各种实验,但只有 iPhone 这样的产品诞生,大多数的普通人才第一次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魅力,Android 这样的操作系统的诞生,才把剩下的所有的人也囊括其中。就连个人电脑,也是需要Word,Excel 这样的应用才帮助它走入办公室。

Web3 需要一个这样的明星产品,回答 “万能的新技术”,到底可以做哪一件具体的事情的问题。

用户体验

最近想更深入地尝试一下各种 X to earn 的机制,所以开始使用各种产品。比如 StepN 。这个过程中,我不禁问自己,我上一次如此窘迫,啥都没有,啥都得现准备的时候是哪一年?对于我个人大约是在 1997 年,但是对于互联网的第一批用户,其实是 1993 年。

以 StepN 这个相对来说还算新用户友好的产品为例,获取基本的测试材料(比如SOL)就要过五关斩六将。普通人,就算是千辛万苦获得了以太币,也需要通过类似 uniswap 这样的工具转换成以太坊上的 Wrapped SOL,然后再通过虫洞(Wormhole)这样的桥把它运输到 Solana 公链上,但 Solana 账户里面就缺价值几毛钱的 SOL 无法付手续费,还需要找朋友来施舍。。。自己开的户要么已经被屏蔽,要么不支持中国,美国和欧洲的 IP 地址,自己需要先搞定自己在新加坡的 IP 。。

我们如饥似渴地寻求解决方案,而有朋友推荐给我一些产品的时候,我如此感激。还记得上一次我们如此渴望有人推荐产品给自己吗?似乎也是在互联网早期;或者 iPhone 应用市场刚刚发布的时候。

这只是随便的列举一些,我们就知道现在我们在一个巨大的时代大幕拉开前的黎明时代。好在,对于我这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一个是无法解决的。大多数的技术从业者,都在这些困难面前看到了机会和可能性。

互联网的早期

现在的互联网无处不在,有 WIFI 和 5G 这样的基础设施。而早期的互联网时期,一个台式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都要近万元,还要买一个拨号上网的 modem(猫)。那个时候做一个网站,说服用户上自己的网站还不是啥难事儿(因为大多数领域自己的网站是独此一家,也没啥别的选择),但更难的是,说服用户为了上自己的网站买一个猫。

我做的第一个网站 hotsales.net ,域名注册于 1998 年 9 月 23 日,本来是一个电子商务网站,B2C 卖电子器件的。网站做出来不花什么功夫,用 ASP 和 Access 数据库很快就搭好了,问题出在了京东早做 15 年,是真的没法说服用户为了上我们的网站去购置 modem。对于偶尔几个已经自己有猫可以拨号上网的用户,付钱还需要去邮局汇款,发货需要去邮局。。。这种情况在 6 年后的2004 依然没有解决。易趣时代的 C2C 交易的体验基本上等同于跑邮局的体验。

当上网设备,网速,支付,物流,法律等等都没有成型的时候,在一个新的领域做事情是困难的。好在第一代互联网的创业者在普通用户和媒体的质疑声中一直相信,宽带会有的,在线支付会有的,物流会有的,最重要的,用户会有的,终于熬到了2000年,全国网民突破 1000万,之后才有了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今天。

看到了 Web3 的未来

虽然我经常调侃一下 Web3 的迷惑行为,但我对于一个全人类共享的一个大表格带来的技术可能性充满希望。我们看到互联网初期的种种困难,再看一下现在的区块链领域的困境,就知道我们在一个多大的可能性面前了。

现在如果我做一个应用,不仅要说服用户来用我的应用,还要先教会他下载一个钱包,记下自己的 24 个单词的助记词,教会他签名交易等等。这些其实都不是一个应用的事情,而是一个行业需要一起做的事情。而这个行业缺少一个类似 Netscape 或者 iPhone 一样的产品来帮整个行业做这件用户教育的事情,缺少 eBay 或者 Taobao 这样的产品打通支付和物流。好消息是,他们一定会出现的。

巨大的齿轮咬合,转动起来需要时间

现在的 Web3 的应用,大体上和早期互联网神似:

凡是有用的都做不出来,凡是做出来的都没啥用

不要误会,我说的没啥用是和几年或以后,十几年以后,真正蓬勃发展,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应用比起来没有那么有用。

就像互联网需要接入,带宽,支付,物流等方方面面一步一步的演进一样,一个伟大的应用促进了其中一部分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个发展又促进了另一个基础设施的发展,这种咬合需要时间。我们会犯的错误,是过早的宣布一项技术因为基础设施不成熟而没有未来,就如 1999 年我们就发现 B2C 似乎挺难做一样。。。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雷锋和雷峰塔是什么关系?就是没啥关系。

这两个名字看起来很像,让人们以为它们有关系,却说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类似的迷惑也存在于“老婆”和“老婆饼”之中,“老公”和“老公房”之中,以及“王建国”和“王建硕”之中。。。 

因为名字相近,就误认为它们是一个东西,或者后者是前者的下一个版本,实则毫无联系。

误导的名字的害处

那么为什么我这么纠结于一个名字呢?

“它仅仅一个名字而已呀!”

我们的确可以对一个新的事物叫任何名字,并不影响事物的本质。但,不好的名字,尤其是有歧义的名字,会没必要地增加理解成本,以及纠正固有印象的成本。

比如,当智能手机发明的时候,我们叫它智能手机(SmartPhone),手持电脑(PocketPC),都还不算太离谱,但是如果有个记者,心血来潮把“智能手机”叫做 “吹风机3.0”,就坏事儿了。为了这个错误,你需要不厌其烦的跟别人解释:

这个 “吹风机3” 不能吹风,但是可以打电话

迷惑的群众会追问:

我为什么需要用吹风机打电话?

我的吹风机已经很好用了,为什么需要“吹风机3” ?

这个“吹风机3”, 为什么还闪闪发光?

你说的那些奇怪的功能对我有什么帮助?我只需要我把头发吹干这一个功能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一大堆名词,总算以为解释清楚的时候,听众脑子里面挥之不去的,依然是吹风机嗡嗡嗡的声音。

这种鸡同鸭讲的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Web3 世界充满了这样的误解。

Web 是一个网状的通讯网络,Web3(我把它叫做Table One)是一个全球共用的大表

把一个围绕全球统一的数据建立的基础设施,命名为一种通讯网络的下一个版本,就会让使用者误以为 Web3 是现有的互联网的一个改进。

越改越差的改进的误解

Web3 不是 Web2 的改进版本。

如果是一个改进,我们将无法说服听众,为什么互联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各种成就,在它的一个改进版本中都被打回到了原始社会?

  1. 为什么互联网上的几乎有无限的存储(个人网盘几千个 G 都很正常),被改进到了在以太坊上十年全球所有人才存了 640G 的数据?

  2. 为什么互联网上几乎便宜到免费的存储空间,被改进成了以太坊存一个字母就要 10 块人民币?真有疯子想存自己的一张照片,得花个几千万块的成本。

  3. 为什么互联网上的交易每秒处理几十万笔交易的系统,被改进到了以太坊上每秒只能处理十几笔(比特币可以处理 7 笔)?

  4. 为什么互联网上任何东西都可以随意复制无数份,被改进到了只有一份,人为把人人都可以拥有改成了啥都稀缺?

  5. 为什么互联网上数据既可读、可写,也可删、可改的灵活性,被改进成了只能读取和向尾部增补,不能改也不能删,这不是功能的阉割吗?

  6. 为什么互联网上花了几十年才达到的高度隐私保护,被改进成了任何人可以读取任何账户的所有交易信息?

  7. 等等等等

这样的问题我可以列几百条。这些对于 Web3 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带着 Web 的思维,的确难以理解。

我们很难想象任何一个同性质的东西的下一个改进版本需要面对这么多的质疑。想像一下,如果苹果推出的改进版本的 iPhone 有几百个的比上一个版本差得离谱的特性,人们怎么会接受它?

有这么多的质疑,而且还有人多人喜欢,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把它的本质搞错了。只有我们把两个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并且以为是同一种东西的时候,才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就像我们把手机当吹风机用,把鞋子当筷子用的时候,才会如此崩溃、迷惑。

Web3 和 Web 是本质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物。你可以说它是 “更好的账本”,或者更好的 “人类记忆体”,或者更好的 “大表格” 都行,但底线是,Web3 不是 互联网的下一个版本。

新到不知道能干啥的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可以创造以前完全不可能的东西。以比特币为例,你能想出来在 2008 年以前,我们人类历史上创造出来过任何一种东西,在世界上严格的只会存在两千一百件,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吗?

这东西有啥用?它太新,新到。。。天晓得有啥用!

无数聪明的人觉得它能有点啥用,所以都冲了进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它的确新到,搞明白它真的可以创造什么有用的东西,并且让大多数人眼见为实,还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时间。只要我们回顾我们在1995年对互联网的那些想象,和互联网在未来30年真正做到的东西的巨大差异,就知道我们现在哪怕最狂野的想象,也可能被未来30年发展大幅超越。

新的东西,不见得一定会取代我们现在已知的东西,因为从道理上讲,只有本质相同或者相似的东西才可以取代。就像鸡蛋饼有可能取代老婆饼,而老婆饼无法取代老婆一样。(这个笑话有点冷,但意思就是,本质不同的东西,不用硬拉到一起,否则效果就很怪异。)

我虽然努力说服大家不用 Web3 这个误导的词,希望改为别的(比如OneTable?),但这个努力注定会失败。我只能一遍一遍地提醒: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就是没啥关系。

记住这句话,可以帮助你在研究手机的时候,暂时关掉脑子里那个嗡嗡作响的吹风机。

关于区块链和 Web3 的文章列表

陆陆续续写了一些 Web3 相关的学习笔记,从区块链的最底层的技术开始,到一些简单应用的思考。这里是一个列表,希望给完全的小白一些帮助,稍微入门一点点的同学可以安全的忽略,因为你会无法抑制笑话我的冲动。

入门

这是最简单的,用极度简化(这必然带来不准确)的方式介绍区块链的这一张大表。

下面的三篇文章,才是正经的从技术底层的角度解释区块链里面最基础的概念,比如链表,哈希,挖矿,智能合约,钱包,私钥,地址等等

NFT

接下来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触摸这头大象。比如 NFT 有的时候比代币(Token)似乎更容易理解一点。

Web3

我一直努力澄清 Web3 这个名词其实并不准确,Web3 的本质和 Web 完全无关,这些是我对于我这个执拗的想法的一系列阐述。

X to Earn

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我的理解从最主要的庞氏开始,慢慢看到了更多的层次的过程。

每周我们内部都有一个技术讲座,已经持续很久了,今天晚上我跟同学们分享 Web3 ,不如就开一个直播吧,有兴趣的可以来听:6月 9 日周四晚上 7 点。

不要问比特币为什么波动,而是要站在比特币的角度问,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我们看到比特币的涨跌,尤其是看到从 2021 年 11 月 7 日的最高点 5 万美金跌到现在的 2 万多美金的样子,不禁要问,为什么比特币暴跌去一半的价值呢?

这是一个注定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比特币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是比特币超发了吗?没有呀,比特币最终只有两千一百万个,这个总量没有变化,而且永远不会变化。

是比特币降息了吗?没有呀,并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调节这事情。

是人们对于比特币的信心崩盘了吗?似乎也没有看到太多这样的新闻和证据,至少没有让它腰斩的体量的变化。

我的确也看到过很多分析,但还没有看到太多让我信服的理由,似乎比特币就没有什么变化,依然稳定地每 10 分钟产生一个区块,铁打不动地运行着,完全不管不顾旁边的美元老兄对它的看法的变化。

从比特币看美元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视角,把自己的本位货币换成比特币,从比特币原住民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那么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

为什么美元相对于比特币,在过去半年里面,大幅增值了一倍还多,从去年底  1  美元兑换 0.000016 BTC 增长到了 0.000035 BTC。

对于这个新问题,我们似乎有更有效的答案。

我们先看 Nasdaq 的表现,也是在2021年十一月左右达到历史最高,并且快速下跌。形状和比特币非常类似。

这背后的共同的原因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加息以后,更多的人会把钱存进银行,市面上流通的美元会减少,自然美元就会升值。

就如同高科技公司作为整体在短短半年里面没有太大变化一样,比特币本身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可能很容易得出一个有点简单粗暴的结论:不是比特币变便宜了,而是美元变贵了。只不过有了比特币这样的相对稳定的基石做参考,美元的短暂升值变得直观可见。

为了更简单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假设一个姑娘周围围着10个男人追求,非常抢手。但是打仗了,一半的男人被抽去服兵役去了,这个姑娘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追求的男人减半,只有5个了。似乎姑娘的吸引力下降了。

如果打仗的男人回来了,有放开了移民,忽然姑娘的周围围着 20 个男人,似乎姑娘的吸引力又上升了。

其实,姑娘还是那个姑娘,只是男人的数量一会多一会少,才让人有一种姑娘的吸引力不断变化的错觉。

美元就如同刚才例子的男人。

理解美元的涨跌原因

只要美联储狂印钞票,美元就会大幅贬值;

只要美联储加息,美元就是升值。

不是比特币不稳定,而是美元忽高忽低,大幅震荡。

印钞,永远可以印下去,无论现在有多少美元,只要印相同的美元就可以让美元贬值一半;但是加息不可能永远的加上去的,一定是加一加,还要减一减,不断波动。

所以,大致说来,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比特币为本位货币的角度来看,美元未来的很多年会短暂地随着加息涨一涨(就如过去半年的样子),然后随着长期的印钞,不断贬值,然后再迎来降息,更加大幅贬值,之后再遇到加息,稍微增值一些,然后随着印钞,继续贬值下去。

也就是美元将会跌多涨少 。这或许就是比特币未来跌少涨多的基础逻辑。

所以,如果问比特币为什么涨跌就问错了问题。更好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注:感谢 Pat***k 对本文的贡献。注二:本文仅仅是自己的学习笔记,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注三:本文忽略了太多其他影响因素,偏向于过于简化。

新世界,从来不需要旧世界的批准,参与,甚至不需要他们知道

世界上有两种变革。

一种是改进型的,就是在同一个世界里面,推出下一个版本。比如家电更新,汽车推出新车型。我们对于他的每个进度都清清楚楚。

另外一种,是彻底重建一个新的世界。原来的互联网,还有现在的 Web3 都是后者。

这种从底层彻底重建的世界,我们不妨称之为 “新世界”。而我们熟知的世界,我们不妨叫做 “旧世界”。

互联网是从纯数字世界开始的

任何一个新世界建立的时候,和旧世界的联系的部分,是最难处理,对于各方面要求是最高的。

以互联网为例,它最先似乎是故意回避了和物理世界打交道的事情。互联网的革命从 1992 年商业应用开始现在的 30 年,直到最后的十几年,才开始和物理世界发生密切的关系。在手机上按一个按钮,一辆重达 1 吨的汽车出现在面前,上面还坐着一个喘气的司机,这场景让早起的互联网用户如何去想象?这个应用所需要的支付,4G,地图,信用,哪一样都是身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人类无法理解,更不可能具备的事情。

所以,互联网最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就是不需要物理世界参与的纯信息互通的问题。发个邮件,看个网页,建个 BBS,这些和物理世界毫无关系,不作用于物理世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时候的互联网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那时候网友就是笔友,网友是一生也不会见面的(当时互联网用户密度低到自己的城市没有几个人会和自己上同一个BBS)。对于没有上网的人来说,有没有这个世界对生活毫无影响。

21 世纪初,互联网在网民中野蛮生长,而其他人对这件事毫无感知。

直到有一天,但数字世界建立得差不多了,互联网革命才进入最后一个波澜壮阔的一个乐章:数字世界影响物理世界。这时候大家才有了购物,交友,叫车,家政等等服务。。。直到最终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卷了进去。

数字世界对原子世界的影响总是最后的一个浪潮,肯定不是第一个浪潮。

Web3 也需要先解决数字资产问题,再考虑物理资产

同样的道理,我开始理解 Web3 的时候最容易掉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从 Web3 对物理世界的影响开始想象,而这一步反而是任何技术革命最难的部分。

听到 NFT,我们先想象梵高的画怎么变成 NFT ?说到 DAO,我们先考虑小区自治是不是可以用?说到各种项目的代币,我们先说这东西值多少美元?这些都是误区。

NFT 要先用很多年解决纯数字原生的作品的确权和流转,DAO 要先解决数字资产社区的自治,代币要先解决数字世界的协同工作问题。至于梵高,肉身所在的小区,美元?这些事儿太难,放在 Web3 的数字世界高度发达之后,最后解决吧。

等待这些事情解决的人们,至少要给自己20年的时间,那个时候,大家都老了吧。

叠加而非替代

一个新的世界对于旧世界不会是替代,而是叠加,之后此消彼长,使得旧世界无足轻重。

电子邮件的诞生,和邮局系统寄信功能类似,但是相行不悖,没有互相替代。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只能发电子邮件不能发平信。直到今天我要是拿出信纸,写一封家书,也是可以寄出去的。只不过,后者从原来的 100% 的占有率,变成现在的行为艺术。

而与此同时,网上买东西反而从行为艺术开始,经过 20 年的发展,和线下购物此消彼长,成为主流。

新世界,永远是和旧世界并行,在自己成熟之前,其实不会打扰到旧世界的。这也就是身处旧世界的危险之处。新世界早期对于旧世界有什么影响呢?没有影响。一款新的游戏,上千万人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对没有进入这个世界的人是什么感觉?他们没有感觉,完全不知道这个新大陆的存在。

人类技术的发展,永远是叠加,很少有完全替换。计算机基于电力网络提供的能源才有可能存在,它从来没有、也不会替代电力,互联网也不会替代计算机。人类的一种技术基本上都是基于现有的其他技术,为什么要替代呢?蔡伦都去世 2000 年了,纸和笔依然没有被完全替代。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世界上叠加了一个新世界的时候,一般来说只是增量,不会一上来就替代。

被新世界忽略,我们不会有感觉

因为如果不主动的跳到一个新世界去,我们的世界永远不会改变,就如同现在的老年人如果愿意,依然可以按照 50 年前的方式去生活,只会在核酸码等一些小事情上感觉不便。只不过环顾四周,这样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少了,少到无足轻重。

有很多朋友评论,搞了十几年了,区块链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有啥影响?

没有任何影响就对了。因为新世界的建立,不需要你的同意,不需要你的参与,甚至不需要你知道。

只有这个浪潮的中后期,才会达到物理世界不得不和它接轨,融入,就如同互联网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一样。

注:关于本文的讨论,欢迎加入 Discord 社区:

https://discord.com/invite/TMXuanUXyF

最基本的问题:比特币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们先定义什么是价值。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我更喜欢 Paul Graham 的大白话的解释:价值就是人们想要的东西Value is something people want 

比特币至少有四层人们想要的东西。

黄金

在人类历史上,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只有两千一百万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吗?从来没有过。

即便我们说玉玺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皇帝下令的话,能工巧匠做个五个八个问题不大。但是连皇帝都不能多做的玉玺存在吗?至少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没有过。没有什么东西真的是不能多做几个的。

中本聪就跟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从上帝手里面得到了这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凭空制造出了一种只有固定数量的东西(具体的原理看这里:《链表,哈希,挖矿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至于这个东西可以用做什么?一个很自然的尝试,是看一看和它一样有这个属性的兄弟,黄金,能做什么:当作价值储备工具。

人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工具吗?需要。比特币可以做这件事情吗?显然比黄金有更好的保值能力 – 因为比特币的总数是确定的,黄金并不是。比特币是大家想要的东西吗?是。它有价值吗?当然。

它的这一层价值显然不是它的使用价值。纸币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不能吃,不能保暖,不能娱乐,即便一点点燃烧价值,也远没有报纸高。但纸币可以其他你 “真的” 想要的东西,因为有这个能力,所以纸币是人们想要的。比特币可以参考这个例子理解。

转钱网络

比特币不仅可以储藏价值,还可以转移价值。它是一个类似 PayPal, 或者 SWIFT 的全球的转钱系统。

我们总有需要,把钱从一个国家转到另外一个国家,或者从一个人转给另外一个人。

我们需要这样的服务吗?是的。提供这个服务的系统有价值吗?当然。无论是银行体系,还是比特币,或者大多数的加密货币体系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做得很好。

如果转钱是人们想做的事情,提供这一个人们想要的东西的系统就是有价值的。也就是比特币至少是一个大号的 PayPal 。

信托

有人希望把自己的财富永久地保存下来吗?很多人。有没有一种不受政策,法规,国家等等变量影响,永久的保存下来的方式吗?

自然世界,最接近这种状态的工具是信托,是一种用复杂的法律结构,把财富存在遥远的国家的方式。

但比特币在这个目的上的功能远远超过信托。它一旦归属于某一个私钥的拥有者,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可以剥夺。即便三百年以后,这个比特币的归属依然不变。

它是一个升级了十几个版本的大号信托。

如果这是大家想要的,就会有人把美元等资产放到这个大号的资产避风港里面来。大家放进来的钱的总和,除以 21000 万个比特币的恒定数量,就是一个比特币的价格。

网络

一个有几百万人在使用的最大的资产交易网络,就如同 Facebook,或者任何网络一样,随着使用者的人数增加,网络的价值会迅速增加,这个网络已经形成而且在可见的未来依然会迅速增加,这个网络本身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人的加入,使得这个网络每一个参与者的交易机会都增加了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样,几乎所有的网络效应,在自由增长的状态下,都会只有一个系统。全球只有一个电话网络(我可以通过国际长途打电话给世界上任何一个有电话的人),应该只有一个 Facebook(如果没有监管的话),应该只有一个互联网。同样的道理,本来应该只有一个货币体系(全球货币)。但是因为货币的供给是可以随意调整的,没有一个国家主权信任除了自己以外的组织,所以大家都故意的把本来可以全球统一的全球货币网络分裂成按国家区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网络。比特币或许是第一个全球统一的全球货币网络。

很多人说,现在才有多少人用比特币呀,我连钱包都没有。确实,现在或许全球只有 1 亿人左右有比特币钱包,但未来,这个数字大概率还会快速增长一阵子,不断增加网络的价值。

价值的层次

比特币,或者很多的加密货币,至少有上面几层价值,并不见得是单一的价值。而且这几层,每一层的价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的增加而提升,使用人数减少而降低。这些层次的价值,回答了,为什么比特币是人们想要的东西的,也回答了,为什么比特币会有价值。

任何东西,包括货币,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比特币是世界上少有的不用担心供给变化的东西,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需求。那么,“ 10 年后比特币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问题基本上取决于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 “ 10 年后会有比现在更多的人使用比特币,还是更少的人?更多的话,多多少?”

注:感谢 Pat***k 对本文的贡献。注二:本文仅仅是自己的学习笔记,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送你几个存有以太币的钱包、以及它们的密码

送你几个以太币钱包:

密钥: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

(不用数了,就是 6 前面 63 个 0

钱包地址:

0xE57bFE9F44b819898F47BF37E5AF72a0783e1141

大家用这个密钥就可以控制这个账户了。好消息(坏消息)是,钱包密码是不可以改的,所以你知道了,就永远知道了。

这个地址是谁的呢?或许是阿里巴巴的,许是四十大盗的,但这不重要,当你知道了密码以后,就如同如果你知道了 “芝麻开门” 以后,这个山洞里的财宝就不再属于阿里巴巴,也不属于四十大盗了,而是你们所有人谁手快就是谁的了。

这个地址里面有多少钱呢?

到任何一个以太坊的应用里面,都可以查一下这个地址,比如在这里:

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E57bFE9F44b819898F47BF37E5AF72a0783e1141

查一下,可以看到余额:

Balance: 0.0001 Ether

就是 0.0001 个以太币,价值 0.15 美元。

祝贺你,你现在已经拥有了 0.0001 个以太币。

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货真价实,如假包换。我送给你了 0.0001 个以太币。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拥有以太币了。

听起来不像是真的。但这是真的。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以太币的最基本的几个属性,希望大家看在这是你自己的钱的份儿上,了解一下。

谁拥有密钥,谁就拥有资产

这个地址挺特别的,它的密钥就是数字 6 ,这个太容易猜了,我就是这样猜出来的。只要有人知道 “6” 这个密码,谁就拥有了这笔 “巨款”。现在,我想至少这篇文章的几千个读者都同时拥有这个钱包了。需要其他证明吗?需要身份证吗?需要到什么地方去登录吗?都不需要。你可以随意支配这 0.0001 个以太币了。

公开但是匿名

历史上,这个地址,0xE57bFE9F44b819898F47BF37E5AF72a0783e1141 ,发生的所有交易,都是公开的,从哪个地址打进来的,打出去到哪个地址,100% 的信息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上面那个网址可以让你看到所有的信息:

比如我们就知道,3月26日,从0xE83dc055587109bc1957A83af9A467958B698036 这个账户就打入过 0.0001 以太币到这个账户。至于打入钱的那一个账户的所有交易,以及和它交易的所有的账户等等,都暴露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也就是说,如果一笔交易在公开数据库里面查不到,它就没有发生过。

这个事实,或许很多人初学者并不知道。所以,区块链是公开的账本。所有人不需要用户名密码就可以公开查阅。

但是,它又是匿名的。

比如正在读文章的你,已经知道了这个账户最大的秘密,就是他的密钥,你就是账户的拥有者(之一),有办法知道你知道这个密钥吗?没有办法。你隐藏得很好。只要你自己主动不招供,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拥有这笔财产,连你的太太都不知道 (这也是很多离婚案中,老公说忘记了钱包密码,老婆说他没忘,愁坏了法官的原因,因为老公无法证明他真的想不起来密码还是故意不分财产)

你可以转账或者做任何事情

知道了密钥,你就可以转账。随便在任何以太坊钱包应用里面,输入 63个0加一个6作为密钥,你就会发现你的钱包里面出现了 0.0001 个以太币。除了转账,你还可以以这个地址的身份登录到任何应用中。

从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区块链世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基于钱包的世界。这个世界根本不在乎这个钱包背后的人是谁。哪怕是一条狗,他只要能够输入这个密钥,这个资产就是它的了。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只有私钥资产才是真正的主人。它背后的人是谁,并不重要。

转账需要付手续费

说到现在,大家脑子里面最想问的问题是,为啥这 0.15 美元还在那里,没有人拿呢?

这涉及到区块链世界的第三个事实,就是所有交易都需要付钱。比如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笔普通的转账需要 0.002 ETH,也就是 2.52 美元左右。

这就是现在这个全球至少几万人都知道密钥的钱包里面, 0.15 美元依然安然无恙的原因。没有人愿意花 2.52 美元去转账这 0.15 美元。

但是,因为你知道了密钥,要是真有那个倒霉蛋不小心转进来一笔超过 2.52 美元的钱,我相信它分分钟会不见。

从密码可以直接得到钱包地址

我怎么知道 0xE57bFE9F44b819898F47BF37E5AF72a0783e1141 这个地址的密码就是这么简单的 6 呢?实际上是反过来的。通过任何一个密码,都可以算出它的钱包的地址。我是把密码为 1, 2, 3, 。。。。的钱包地址都算出来,然后查一下有没有余额,结果发现密码为:2, 5, 6, 7, 11, 19, 106, 165, 202, 225, 288, 345, 959, 980 等等的钱包里面都有或多或少一点点钱。

这是一张表格:

这些钱包以及钱包里的钱都但做礼物送给大家了。

密码是安全的

这么容易就能猜对密码,是不是密码很不安全?不是的,密码是一个 256 比特的数字,就是 32 字节,就算是用十六进制来写,也需要 64 个字母才行。我们有可能一个个试吗?

看起来可行,但是如果我们知道 256 比特是多大一个概念,就可以放弃了。这个可能性跟我们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所有的原子数量差不多。即便是一滴水里面的原子数估计都够一台计算机算几年的了,更不要说整个宇宙。

加密货币是无限分割的

我可以理解大家第一次看到表格中第二行的 100000000000000 的余额的兴奋感。但注意,这个单位是 Wei 。一个以太币等于 10 的 18 次方个 Wei 。 所以这个余额是 1 后面 15 个零,看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其实也就是 0.0001 个以太币。

至于表格里面后面几个账户几百、几千 Wei 的余额,我在现实世界里面找不出来一个啥单位去形容它有多小。有多小呢?如果 1 以太币可以买光一年走的距离这么长的绳子的话,那些余额就只购买不到一米的绳子。

换句话说,就算大多数人的以太币的密码都忘记了,全球只剩一个以太币了,分割一下,也不影响使用。

大家可以试一试

大家在 Chrome 里面安装一个 MetaMask,然后点击 Import Account,再把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 输入进去,你就有了自己(和无数人共享的)钱包,钱包里面还有 0.0001 个以太币。之后可以试着操作一下。千万不要用这个账户,因为有包括我在内的几千个坏人都可以从里面转钱出来。

我说的钱包的密码是真的,里面有钱是真的,你拥有了这个钱包和里面的钱也是真的。只是这 0.15 美元太少了,不足以支付转钱的手续费而已。

读完本文,希望大家不要恼火,虽然没有拿到钱,但用这个方式应该直观的了解一下区块链钱包是怎么工作的,这个价值应该高于 0.15 美元。

最基本的问题:比特币到底有什么价值?

新世界,从来不需要旧世界的批准,参与,甚至不需要他们知道

不要问比特币为什么波动,而是要站在比特币的角度问,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关于区块链和 Web3 的文章列表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Web3 的今天,相当于互联网的 1993 年

X to earn 都是骗局吗?Web3 学习笔记

StepN :希望找乐子,很好;希望挣钱,没戏

Web3 迷惑行为大赏

如何闭上眼睛默念咒语,就能生成自己的钱包

昨天发出《送你几个存有以太币的钱包、以及它们的密码》的文章以后,有工程师的朋友想知道关于密钥如何得出钱包地址的过程。我用代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密钥

首先,你要先选一个密钥。这个密钥是从 0 到 2 的 256 次方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

6 也行,18 也行,333333333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 都行。

你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一个数字,你的钱包就生成了。就是这么心想事成。这个数字就开启区块链世界大门的「咒语」。

你想的数字是什么呢?是 123456 吗?

如果以太坊真的让大家自己选密码的话,那就乱了套了。人类估计有 10% 会选 123456 这样的密码。所以只要是个正经钱包应用,都不会给人类自己选密码的选择,它们会帮你随机生成一个,然后千方百计说服你把密码记下来。比如,机器随机帮你选的数字是这个样子的:

90911452373928472265288749637003951760509809577710983576295184074863909042086

或者是这个样子的:

28555159302308507010158743376625458935295478710676475386408420385292396357292

你就知道,计算机给的密钥,和自己选的密码的复杂程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这个密码看起来是一个字符串(因为太长。。。了),但实际上他依然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这里我故意用了 10 进制,而不是 16 进制,使得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普通的数字,而不是一个字符串。

到哪里登记密码呢?

我相信很多人拿到这个密码以后,你是不是有一种冲动,想去什么地方注册一下,好让这个密码生效?这个地方可能是某个网站,或者某个银行,或者某个政府机构?「如果我不登记一下我的密码,下一次我输入密码的时候,别人怎么知道我的密码是输对了还是输错了呢?」

我们有这种冲动,是因为我们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一样,身体已经离开了度过一生的监狱,心理还没有独立,一定要举手,有人批准以后才会上厕所。我们被现实世界,包括互联网世界囚禁得太久了,不登记一下不放心。

在加密世界,我们终于从任何其他的机构和个人那里独立出来了,没有那个批准的人了。只要自己在纸上写上一个足够长的随机数,并且记住它,我们就拥有了数字世界的钥匙。

这难道不神奇吗?如果这是真的,难道不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一下未来吗?

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新世界之旅。

钱包地址

私钥有了,别人怎么给我转钱?我把这个私钥告诉别人吗?当然不是,我们要生成一个公开的地址。

我们用私钥(也就是任何一个 0 到 2 的 256 次方之间的数字),可以直接生成钱包地址。

大家看下面的 JavaScript 代码的第 10 行:

web3.eth.accounts.privateKeyToAccount(privateKey)

这个函数就帮你从心中的那个秘密算出对应的钱包地址。(例子中,我依然用数字 6 作为密钥,得到了昨天我们四十大盗藏好的 0.0001 个以太币的地址。实际使用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这个例子的钱包。

你现在可以把算出来的那个地址满世界的分发了。

如果有善良的朋友愿意给你打几个以太币,它就可以直接打到上面这个地址了。直到这里,你不需要使用你的私钥,这个私钥就如同「芝麻开门」这个咒语一般,记在心里就好。

下面这段程序,就是算出密码从 1 到 1000 的前 1000 个账户的钱包地址

使用账户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心中的咒语怎么使用呢?我怎么向别人证明我知道这个咒语呢?

验证密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我把密码告诉你(或者服务器,或者银行),你把这个密码和我以前登记的密码对比一下,相同就通过,就帮我办事(执行操作、或者转钱啥的),不一样就拒绝。

但这个前提是我们要信任对方。比如银行。因为银行完全有能力不经过我输入密码就把我的钱都转走的,只不过我如此(盲目)的信任它,否则我就别存钱了。

但是在加密世界,第一,不存在这样的我们信任的中间方。第二,一旦我把密码给过任何其他人,他只要记住我的密码,我的所有的钱,所有的资产,就全是他的了。

有什么办法,在我不告诉任何人(任何人!)密码的前提下,验证我知道密码吗?

有的。叫签名。

签名

比如有人给你发了一段信息,比如 「锄禾日当午」,你可以把这一句话,和你的私钥一起计算,得到一串数字。这个过程叫做签名(参看下面代码第 19行):

const signed = account.sign('锄禾日当午')

返回数字如下:

0x9ba5b4103ba0edf19de989b5abc 93003da8eb38172dae4346bf035b8 730e6f5b0aea52cd1643487c6aafcc 3d530637735b1aef67f4a9884d70ae 20b09f18c80b1c

很显然,如果不知道自己那个天文数字一般的密钥,靠蛮力是猜不出上面这个更加复杂的结果。

你可以把上面的这串数字还给对方了。

至于怎么发?用程序也行,电子邮件也行,顺丰快递也行,或者耐着性子打电话念给他也行,总之,自己的私钥打死我也不告诉任何人,但用密钥计算出来的数字,可以随便告诉。

对方拿到以后,把原始的字符串「锄禾日当午」以及你给他的这一串数字一起给 recover 函数,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地址:

0xE57bFE9F44b819898F47BF37E5AF72a0783e1141

这个地址,就是你的钱包地址。

也就是说,对方虽然不知道你的密钥,但是可以 100% 的确信,发给他那一串数字的人,是如上这个地址的拥有者,因为从数学上可以验证,不知道密钥还能蒙对那段数字,不可能。

连真人都去可以这样验证,对于区块链上的程序更是这样。如果有人发起一笔交易的申请(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你),你只要对于这个交易的数据用自己的私钥签名一下,区块链上上的所有人(包括所有的记账的人),就都相信这个交易真的是这个账户的拥有者授权的,就会把你的账户的钱按照交易里面的付款接收方和金额进行变动。反过来,只要没有那一个密钥签名,任何人,包括你自己,也无法做任何交易。

密钥从来不在网络上传输,传输的只有签名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个过程中,密钥从来不在网络上传输。只是需要签名的时候,你用这个数字和输入的信息做一个签名运算就可以。

所谓的冷钱包,就是这样的设备:它存储密钥(那个大大的数字),但是不联网,保存在安全的地方,就如同躲在地堡里的总统一样。如果需要转账,你可以拿着需要签名的信息到他那里,让他离线的算出一个数字,然后拿着这个数字回到联网的电脑旁边,就可以无比安全的完成交易。

总结

今天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啊哈」时刻,帮助大家真切地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玄而又玄的说,「区块链世界是去中心的」,为什么他们都说「直到今天,人类的资产才第一次独立了」。

其实这些不准备让人理解的大词儿,指的就是刚才说的,「自己的密钥自己生成,自己保存,谁都不给,密钥不泄露,资产就在那里」的这回事儿。

最基本的问题:比特币到底有什么价值?

新世界,从来不需要旧世界的批准,参与,甚至不需要他们知道

不要问比特币为什么波动,而是要站在比特币的角度问,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关于区块链和 Web3 的文章列表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Web3 的今天,相当于互联网的 1993 年

X to earn 都是骗局吗?Web3 学习笔记

StepN :希望找乐子,很好;希望挣钱,没戏

Web3 迷惑行为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