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控大考结束,我们每个人得了几分? 写在上海解封前夜

上海忽然就解封了。早上接到园区的通知,说明天就可以回办公室工作。

这通知来得,比封城还要突然。如临大敌的防控,像烈日下的干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哪怕一滴水的痕迹。

这次封控,对城市出了一道难题,也对每个人、每个小区,出了一道统考题。让我们在交卷的前夜,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这次大考中的成绩如何。一共十道题,每题十分。

  1.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是否还规律,如同永不解封一样生活,还是一直将就,以为就是几天的事情,结果将就了 60 天?

  2. 自己的思考。自己在这 60 天里面,思想有没有什么变化?在生活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思考了吗?思考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记录了什么

  3. 小区对于团购的看法。自己的小区有没有限定过团购的范围是 “生活必需品” ,有没有彻底放开过所有的团购的禁令。如果有,分别是在哪一天?

  4. 对于规则的看法。有没有怀疑过一些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时候?怀疑之后自己做了些什么呢?

  5. 对不遵守规则的邻居的看法。自己的小区对没有严格遵守当时的规则的邻居是怎么看待的?比如没有参加核酸检测的邻居,出门遛狗或者散步的邻居,比如没有遵守物业规定的邻居,他们遭遇了什么?

  6. 对于责任的看法。除了在微信群里面骂居委、转发文章以外,自己或者小区的居民,有没有任何人做出了改变现状的实质性的行动?还是如刀尔登所说的 “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勇敢?”

  7. 对于风险和生活的看法。自己是勇敢地冒着风险选择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还是被病毒吓倒,龟缩起来自我限制?

  8. 对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看法。有没有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过少数人的利益?有没有出现驱赶邻居去方舱,或者不允许邻居回小区的事件?

  9. 关于监督的思考。有没有形成业委会或者志愿者体系有效地监督物业的工作?有没有先至少把保安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还是任凭自己出钱聘请的保安加码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10. 关于权力的诱惑。作为志愿者,有没有无意识地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从而把好事做成坏事。作为居民,有没有混淆了志愿者的身份,把对权力的愤怒,转嫁到志愿者身上,从而恶语相伤?

这几道必答题,大家的答案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现在还给不出。但很多年后,当这段经历归为历史以后,我们一定更有资格评论我们今天的选择,给出一个更可靠的正确答案。

而在今夜,考试结束铃刚刚敲响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在这场考试中,自认为考了几分。这个分数,过关了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