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硕的朋友圈

2002年,我开始写博客,原因是因为有一个陌生人在MSN上面问我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我以为他是记者,而他告诉我他是一个blogger。我说,并blogger是什么,他把他自己的blog地址给我看。从此,我知道什么是blog,并且知道了MovableType这个工具,并在几个月后在自己家里的机器上架起了MovableType,试着写了第一篇blog,关于如何在Windows机器上上面架设MovableType的经历,从此,我成了blogger。

最近,刘韧邀请我加入5GSNS.com,我发现是自己架设SNS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好朋友在一个网络上面更新动态,就像一个自己的facebook。

我试过很多的SNS网络,无论Facebook, MySpace, LinkedIn,还有众多的中国SNS,却始终没有办法找到适合我的。这种感觉,就像Blog到处搬家一样,对于真正认真的人来说,总是有种不安定的感觉。

想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一直困扰我的如何保存我最珍贵的资产 – 我和我的朋友的关系问题 – 或许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通过5GSNS,我发现UCenter Home的存在。感谢Discuz团队做的这个好东东,让个人的SNS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一种选择。我知道,我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架设一个SNS服务器,就像我曾经架自己的blog一样。我并没有野心成为facebook,就像我的blog从来没有想法成为blogger.com一样。Blogger.com或者Facebook.com做的是平台的事情,我做的仅仅是软件使用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事情。这本来就是两码事。

这就是我的自己的朋友圈的诞生(网址暂且保密)。

对于自己安装的这个SNS,我希望有几个准则:

1. 所有人用中文名真名。这个是当然的事情。
2. 我会非常有选择的添加我自己的朋友。我的一个目标,就是所有我添加的朋友,我一定会有一张和他的合影。一定。我希望,我和我的每一个朋友,也因此至少有一张合影。
3. 每天添加不多于一个朋友。我可以坚持六年每天写blog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很久以前我给自己定的一个准则,每天不可以写超过一篇blog,这样我在开始的两个月里面,总有写东西的冲动,所以脑子里的话题永远大于我写blog的天数,等到想写的话题都写完的时候,写blog已经和吃饭一样是戒不掉的习惯了。所以,我希望添加为我的朋友的,都是我严肃和认真的认为是自己宝贵的朋友的人,而不是直接把我的通讯录里面上万个人一下倒进去。
4. 我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的这个服务器,就像我的一些朋友也在公用我的这个MovableType安装一样。不过,我建议我的朋友如果有技术能力和资金能力的话,还是尽早在自己的域名下用自己的软件架设自己SNS,因为以后你不会因为早期把blog建在别人的域名下而后悔。不过如果你愿意使用我的这个,欢迎。但是,希望你可以同样坚持我所坚持的上述三条。这不是强制,比如你可以加任何人,也可以每次添加多个,但是,不希望你添加任何你自己不熟悉的人为自己的朋友(为了你好),每天最多也不要多过三个。拜托。

好了。我的朋友们,欢迎来到王建硕的朋友圈。我为认识你而感到高兴!

注:下午和陈实聊天,他倒是提到这个主意,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擦有了我的这个主意。

《王建硕的朋友圈》上的21个想法

  1. 呵呵,和我一样,我也是见到5gsns用了uchome之后搭了自己的sns。相信用不了多久sns会和bbs、blog一样普及

  2. 我猜想中国最早的个人面向网络进行内容发布大概是蓝波快信架站的年代,后推到有浏览器的年代,使用frontpage或者DW自己一个个做页面的,窃以为他们都算blogger,按照一定序列组织信息,有限交互。但是从blogware到SNS就是猫君所谓的事情正在起变化吧

  3. UCenter Home 感觉并不适合个人使用.
    如果每个人都自己架设一个,而这些sns直接并没有一个数据互通共用的途经
    我想不会有人有精力在每个朋友架设的SNS站上去维护自己的信息吧.

  4. Hi, jianshuo:

    问个跟主题不相关的问题,当初你从技术转型做管理的时候,触发点是什么,后来做了哪些准备和调整,中间又经历了些什么,有空的话能否开个主题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5. 即使未来个人SNS的架设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对于个人而言,维持多个SNS上面的信息更新将会消耗个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恐怕这样个人SNS也不容易普及吧?

  6. @第二人生,知道蓝波快信的人估计不多了。我当年的梦想就是有一台电脑,有一只猫,然后加一个自己的BBS

    @skyblue,不会每个人都架。朋友圈在现实社会里面,不是一起去一个餐馆,酒吧,就是常在一个人家里聚会,原意邀请所有的朋友在自己家聚会的人不多。很多事情,如果说“如果每一个人”的说法,就很难办。比如,如果每一个人都拿出1元钱,那么。。。。

    我觉得,未来的SNS一定会分化(大有大的好处,就像开一千人的聚会),但是小也有小的好处。过一段,我来汇报成果吧。

  7. 对于SNS互通的建议,我觉得没有必要。就像blog的精髓在于谁在写,睡在看,所以就算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用户认证,也用的挺好,就像这个blog的留言,连注册也没有,不也6年来跑的挺好的?朋友的关心是SNS的核心,而其他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

  8. 想象以后自建的sns是否会像现在个人手机里自建的通讯录一样……

  9. 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每个人都会有几个不同的朋友圈,但不可能每个朋友圈都需要我分别登录他们的SNS网站来维护。
    这种情况,我还不如去QQ多加几个QQ群。建硕的这种朋友圈需求,也还不如去QQ建个群或者Google建个Group,取名建硕的小圈子好了。

  10. 要是在你博客上架设一个SNS,我毫不犹豫地加你。不过依你圈子,是不会把我归入你圈子的吧

  11. 哈哈,jianshuo 给我的想法一样啊..只是我前一段用你uc搭建没有成功,今天公车上还在想这个事情呢,呵呵..

  12. 一旦有一定网络或社会影响力的人物都这样搭建一个自己的SNS,那么,朋友圈会处于极其重叠。请问,KESO或刘韧是否也需要在你的网站上注册?因为他们都是你的朋友。看似满足了你自己的一个愿望、想法,但是给你的朋友并没有带来多大的用途。你是想管理你的关系圈,还是帮助你的朋友管理或拓展关系圈?如果是前者,在你的MSN上就可以了,否则让大家定期的登陆你的站点查看或更新信息,会走进死胡同,除非你把你的SNS当作一个汇集点,公开导入朋友的所有信息feed,这个就很像friendfeed了。如果是后者,应该到一个更大的圈子中,比如facebook,5gsns之类。

  13. @Dash, 我要的东西,就是一个增强版的个人通讯录和一个超级版的blog。

    它比通讯录好的地方是,一旦我加一个人进入这个“超级通信录”:
    1. 如果我的朋友感兴趣的话,他“可以”,但不是“必须”,甚至不是“建议”,到我这里来看看我的最新状况。
    2. 我既可以放心的和我的朋友分享我的一些比较私密的东西,一些不合适在blog上写的东西,又不会经常性的给我的朋友发很多的邮件 – 这种让大家主动看,而不是被动通知的模式更适合我这样的介于外向和内向之间的人。

  14. 或者说,补充一点,我更倾向于我来写,我的朋友来看,而不是希望每个人都在这里写给我看。

    不过我知道,一定会有几个朋友凑份子来做同一件事情。

    如果有三到四个人在一个网络上做这个事情,就够用了,因为这三四个人的圈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圈子的人。

  15. 所以,我希望添加为我的朋友的,都是我严肃和认真的认为是自己宝贵的朋友的人,而不是直接把我的通讯录里面上万个人一下倒进去。
    ==================================

    我发现自己在心理上,非常排斥为别人「打分数」。因此,我很不愿意参加那些以遴选我的朋友为目的的社区。

      这个社区的最重要工作是决定谁有资格获选为我的朋友,这件事令我很不安。每次想到要挑选出「谁有资格成为我的朋友」,就让我觉得有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我们怎能大声的说,只有最好的人才可以加入我的朋友?那在我们内心深处,岂不是自认为我们也是最好、最棒的人?当然,我知道自己确实很不赖,但这是一种私密的感觉,我无法在大庭广众下这大剌剌的表示。尤其是要我决定,谁才够格加入我们这个菁英俱乐部,成为我的朋友,我更是精神紧张。或许我没有办法说得很清楚。但我应该已经充分表达出,参加这个自我标榜的团体,让我很不开心.

  16. 两个问题:

    1.会给这个sns 起一个什么名字呢?是一个个人特色很明确的吗,比如就叫王建硕的朋友圈。

    2.你会把各种类型关系的人都放进来吗? 人在社会都有很多圈子,比如亲戚,孩提时的同伴,同学,同事等,他们混在一起会不会很乱。

  17. 如果有三到四个人在一个网络上做这个事情,就够用了,因为这三四个人的圈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圈子的人。
    ---
    are u sur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