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互联网哲学

5G 随录

互联网是不是只能当一个媒体?

互联网原来想当工具,瀛海威和AOL都想把它当工具收钱,像电信收电信费用一样。后来,在工具能收费前,却现成了一个媒体。2000年准备当媒体收费的新浪,直到2004年才看出点媒体的样子,幸亏中间有不期而遇的短信这个大馅儿饼,才不至于在等的时候饿到。现在总算互联网是个像样子的媒体了,不过,问题是,互联网除了代替了印刷机,难道就么有代替点别的什么“机”吗?它代替还游戏机,代替了电话机,代替了电报机。。。

Blog的聚合不见得是条好路

MySpace.com PV/Visit =67.4
Google.com = 11.5
(Compete 2006/12数据

把blog这个长尾里的信息,一定要挑出全国人民都要看的“短头”来,不见得是一个讨好的事情。

第四段怎么写呢?

我们
站在信息的大门口,
门外,
叫互联网。

我们,
又在信息的海里,
帮我找到我要的,
叫搜索。

我们,
找到了信息,
却和我无关。
而我的世界,
叫blog,叫SNS

最后,
我累了,
水能帮到我的生活?
。。。。

到底什么叫blog?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说要分开:

Blog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

Blog可以用来指blog工具;
Blogger用来表示写blog的人;
Blog可以表示按时间顺序用blog工具写作的行为;
Blog Service Provider (BSP) 表示提供blog服务的提供商。

通常大家把这些都笼而统之的叫做blog。

精确制导广告

说到信息在信息社会里的作用,种类不少。其中信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辅助商业。当商业和信息结合,就是广告。关于精确制导广告,就是“把杯子放在要买杯子的人面前”。这个说法,我觉得挺形象。

价值PK价值

一个市场能够提供的价值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便宜的价值,也可以是“用户体验”的价值,就看用户在乎的是什么。

每次走逛襄阳市场(没拆之前的时候),看着人挤人,人推人,黄牛满地,假货横行,垃圾乱飞的场面,就觉得奇怪了,难道中国的市场非得搞得这样乱七八糟的样子,才能火吗?为什么没有人在乎“购物体验”呢?做了一番研究以后发现,不这样还真不行。

购物环境优美是种价值,价格低廉也是种价值。两种价值只能取一种的时候,看客户喜欢哪一种?如果傻呼呼的问用户,“你喜欢好一点的购物环境 还是差一点的?”绝大多数都会说:我要好的。这不是废话吗?但是当用户发现襄阳市场隔壁的巴黎春天百货环境好是好了,就是东西太贵了,他们就会用脚投票,一边骂着,一边一头扎进襄阳市场,不见了。

在中国,现在大家不够富。像我周围的很多“富人”朋友,200块的东西差个10块20块钱,就真的懒得再到其他的地方找了,直接卖了。虽然这样的用户在中国会越来越多,但还不是大多数。为了所谓的“购物体验”这个价值放弃“便宜”,还不接受,这就是我们现在环境差的市场还挺火的原因。

当然,得出结论“越差越火”显然是片面的,又贵有差的市场多得是,都是倒闭完事。结论应该是,“购物环境好或者差不是决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的关键因素,而物美价廉才是”。

第一八佰伴的衰落和兴起

很多年前,第一八佰伴在浦东开张,那叫一个漂亮!我当年老带朋友去,是当作一个景点的。查了一下报道,10年前的开张日就吸引到一百万人蜂拥而至。不过八佰伴就是看的多(因为的确提供了用户体验的价值),买的少(低价的价值没有体现),连年亏损。直到第一百货接手八佰伴,彻底把一个上海第一漂亮的购物中心该造成比第一百货还第一百货的柜台一个挨一个,商品土得不得了的样子,人还是熙熙攘攘,不过买的人就多,当年扭亏为盈。

要说,在同样的营业面积里面挤进去更多的柜台,客户体验的确受了损失,但是提供了一种现在的中国(或者上海尤其是)更在乎的价值:就是通过分摊场地成本,把价格压低了。

吴江路

吴江路也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几年前开业时的吴江路休闲街,那可是像现在新天地一样的“时尚”之地,前不久我又去了一趟,发现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农贸市场,人挤得走不了路,脚下踩着满地的白色一次性饭盒。我第一感觉:地狱。

就是这个被毁了的地狱一样的吴江路,生意却出奇的好,比以前好得多。羊肉串店门口排着30多个人的队,想买一串羊肉串,非得等个半小时不可。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羊肉串就是超级好吃,而且1块6一串。他们为什么能够物美价廉?就是因为从早上开业到晚上关门,门口总能排着这么多人,他们才雇得起好厨子,才买的起好羊肉,同时又能拉得下价格。而这些又招揽来了在乎“好吃”,在乎“便宜”,却不在乎“时间”,也不在乎“时尚”的年轻人。

提供用户要的核心的价值

所以说,如果不拥挤,吴江路就不是现在的吴江路了。如果新官上任,先整治吴江路面貌,以为干净整洁的面貌可以吸引来更多的顾客,但如果因此伤害到原本提供的物美价廉的价值,或许带来的会是一轮的萧条。

说到这里,倒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息。我们常听人抱怨,为什么到处的市场都是脏乱差才能有生意?依我看,这只是中国的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是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为了“物美价廉”可以放弃购物体验的片段。等人们的钱越来越多,开始有条件重视起来购物环境这个价值,并且为此愿意支付多一点点的费用的时候,社会的主流就会从小地摊向有品牌的更好的地方转了,我们这几年不就正在经历这个转变吗?

对于未来信息科技的四个假设

彭梧问我关于科技的未来有哪些假设。科技这个范畴太大了,不仅仅包括信息科技,还包括医药,化学,机械等等很多。我只能尝试一下信息科技这个方向。

既然这是一个天马行空,不加任何限制的假设,那就让我也放开思绪,想一想未来的50年。

对于未来的四个假设

2000年到2001年的时候,曾经到处演讲,“布道”微软的.NET。其中微软对于未来有有四条判断。我是直到现在还是相信的,虽然这四条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丝毫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这四条就是:

  • 所有信息数字化
  • 一个多网合一骨干通信网络
  • 互联网的带宽无限增加
  • 互联的芯片无处不在。

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每一条。

所有信息的数字化

在现在的数字化的世界,还有大量的不可数字化的部分,我们数字化了视觉,数字化了听觉,但是触觉,嗅觉,味觉的数字化还远没有走入普通的老百姓的家庭,虽然他们已经在实验室里取得了进展。

就像用着IBM黑底绿字的显示器的时候,人们很难相信图像的数字化,和视频的数字。这些遥不可及的数字化,在过去的10年里面完成了。对于更多的数字化,我持相同的假设。

除了感官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业务数据的数字化交换等等,一定是将来的20-50年的主流趋势。

我们有一个网络

电话网络,电视网络(还包括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各种企业对企业的专线网络,最终会被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取代。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当有了同样的硬件(光纤,交换机,接口,无线)和统一的软件和协议(从底层的TCP/IP到上层的应用层协议),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将不断加强,或许用1995年很热,现在觉得很土的一个词形容最佳:信息高速公路。

带宽无限扩展

我们能不能想象100G的信息一眨眼就能下载完毕?我也一样觉得是不可想象,但是我坚信这个时刻一定会到来,这种信心来源于历史。

爱迪生时代还在使用几伏特的直流电的人们如何可以想象现在几千万伏的高压电网?曾经满足于电灯照亮夜里的屋子,而现在电能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繁荣。从几伏到几千万伏,从几瓦到几亿瓦,使用量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互联网就算是停了,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但还不至于毁灭性打击,但是如果城市里面,我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电力推动的20世纪大概的能够告诉我们信息网络推动的21世纪是什么样子。

互联的芯片无处不在

灯泡,马达,喇叭,晶体管等等是电力时代的终端。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芯片之于信息网络就如同灯泡之于电网。

芯片无处不在的世界已经有些雏形了,从宾馆里的磁卡门,到公交系统,到家用电器,最近的RFID技术已经快让联邦快递运送的每一件包裹上面都贴有一个芯片,我们周围已经有足够的芯片了。

不过,这些芯片还没有互联。当芯片互联的时候,想象一下,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我习惯于从编程的角度来思考未来,如果我可以些一个程序,就像这个:

objLight = new Light(“2001:db8::1428:57ab”);
objLight.Status = On

如果上面这两句话可以让我的IP地址为2001:db8::1428:57ab的灯泡点亮,或者关掉,这个世界可以方便的从一个芯片联系到另外一个芯片,这个世界将会怎样?(IPV6有足够的地址给每一个芯片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这个现在正在慢慢普及的技术甚至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指定一个IP地址)。

美丽的未来

对于未来,我充满憧憬,就像8岁的时候憧憬那遥远而美好的二十一世纪。

对于未来所需要的技术,其实现在都已经有了,就像互联网所需要的技术在1970年以后就已经诞生。这个世界不是由发明技术的科学家,而是由使用这些技术的普通人推动的。

对于我的这些憧憬,如果5年,10年没有出现,我不会失望,因为比尔盖茨说的那句话一次一次在我的经历里面被验证:我们总会过高的估计科技五年的发展,而会远远过低的估计科技十年的发展。我相信科技长期的发展。

互联网的夫妻老婆店模式

互联网是有趣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或许诞生了和街边的零售业一样多的夫妻老婆店。一对夫妻,做一样适合互联网模式的产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好像并不完全是巧合。

Six Apart

最近的一家夫妻老婆店,估计最因此而著名的,或许算是Six Apart。这家以MovableType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最初就是丈夫Ben和妻子Mena在自己的家里写出来的。Mena和Ben是高中同学。 Mena喜欢写东西,她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写blog,名字叫作Dollarshort.org。但她一直苦于没有一套好一点的blog写作软件,于是就逼着他的程序员老公Ben为她写一个这样的软件。Ben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一个专门让老婆写blog的软件。这个软件让Mena很满意,一直用,一直让Ben来修改。这个软件起名叫做MovableType。他们后来决定把这个软件放在互联网上面让Mena的朋友们也可以下载。在 MovableType放在网上的第一个小时,就有100 多人下载。在2003年,他们把以前的兴趣变成了一家公司:Six Apart。公司的名字也好似小两口甜蜜的生活:他们两个的生日相差六天,所以他们的公司就叫做:相隔六天。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把自己的工作是室叫做:Mena and Ben。他们让我开始有这个“夫妻店”的想法。

eBay?

另外的一家夫妻老婆店估计就是eBay。浪漫版的eBay的创始的故事是这样的:1995年,Pierre Omidyar和他的未婚妻Pam Wesley夫妇从波士顿搬家到了硅谷。当时Pierre的妻子是一个收集PEZ dispensers的爱好者,但是在硅谷找不到其他的收藏者,就问老公能不能帮她想个办法(我知道现在也没搞明白什么叫做PEZ Dispenser,仅仅在客齐集在eBay总部所在的那幢楼的底楼看到很多标着这个名字的东西)。Pierre想到互联网或许是个方法,所以就有了AuctionWeb.com,也就是后来的eBay。虽然后来Pierre确认最初的故事并不见得这么浪漫,但这个故事无疑是最让人觉得温暖的一个版本。

Cisco

最近在读《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忽然注意到Cisco的创始,也是来自一对夫妇的创意。1984年,在那个大型机和PC机,IBM的系统和Digital的系统互不联通的时代,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实验室的Leonard和他太太Sandra办公的斯坦福研究生院只有500米不到,但是他们用的系统却没有办法把晚上买菜的清单传递过去,所以小两口就一起做了一个可以自动的把一个系统的命令,模拟成另外一个系统可以看懂的命令,并且把数据格式转换的小盒子,这也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互联网路由器。之后,两个人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名字很简单,Cisco;就连这个名字本身也显着这对夫妇的随意 – 仅仅是因为他们注册公司的时候开车经过了金门大桥,觉得San Francisco这个名字很好听,金门大桥很好看,于是公司就取了San Francisco的最后五个字母,公司的标志就是金门大桥的样子。一对甜甜蜜蜜的小夫妻,成就了现在这个市值一千六百亿美金的业界巨人。

互联网的夫妻老婆店模式

当看到很多大的公司,都是由夫妇两个开始,有一个产品不断的成长成为成功的大公司,我不禁要思考,到底这巧合中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

结论是,老公/男朋友给自己的老婆/女朋友写的软件,成功的可能性的确会提高。这显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但让我觉得值得研究一下。

第一,产品由需求产生。无论Mena想写点东西,还是Pam要找到一个和她一样喜欢PEZ Dispenser的朋友,或者Sandra仅仅是要把晚上买菜的单子传给500米以外的丈夫,妻子(或者丈夫)们的想法都是那么单纯,和普通。这些需求,比起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挖空心思想到的宏大的想法,往往更加具有普遍性,也就是拥有更大的市场。Frank Guarnieri说过,“花精力在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有趣的东西上,而两者都恰巧是无穷多种的。”或许源自于普通的老婆/女朋友的想法通常是重要,而不仅仅是有趣的想法。

第二,使用对象明确。Mena是一个不懂技术,但写作很好的一个普通用户,在软件设计里面,是一个现成的“假想使用者”(Persona)。在写MoableType的时候,Ben对于功能的取舍很简单:Mena用得到的功能,就尽量做的完备一些,简单一些,Mena用不到的功能,就根本不用考虑。使用对象越明确,做出来的软件就越容易获得和Mena一样的人的欢迎。当设计一件产品的时候,心里想的使用者越清晰,越具体,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产品的使用者清晰到老婆这一个人的时候,产品设计就不能再准确了。这样就避免了一般产品“谁都可能喜欢,但谁都不是特别喜欢”的状况。MovableType,至少Mena喜欢,而成千上万的像Mena一样的人就都开始喜欢了。iPod等的设计,又一次的说明,只有核心人群真的喜欢,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潮流,带动更多的人喜欢。

第三:设计中有爱心。在很多细节上的考虑,是不是让使用者最方便的使用,的确是非常需要爱心的。作者在写软件的时候,或者做网站的时候是不是用心了,是不是有爱心在里面,用户是可以感觉到的。Six Apart从最早Mena和Ben家里的一件空闲的卧室开始,到一步步走到正规的公司,里面很难分得清哪些是爱,哪些是工作了。产品设计需要投入最细致的心思,最体贴的考虑,互联网产品尤其是如此,因为整个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用户的体验的设计。有了爱心为基础,也就有了一流的用户体验。

分析了这么多,到并不一定得出一个夫妻老婆店一定成功可能性大,或者不是就一定失败这样武断的结果。目的就是在于从这些组合中间天然的优势里面,学到一些创业公司值得学习的对市场的洞察,对功能的取舍,以及对用户的专注。

后注:Six Apart,eBay,CISCO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公司。2004年冬天,我在Six Apart刚刚搬进的San Francisco办公室见到了Ben(和Mena)。在一个星期以前,在San Jose第一次见到了羞涩的Pierre。对于我来说,一直觉得他们首先是一个体贴的好丈夫,一个天才的程序员,其次才是一个商业神话的缔造者。互联网里面,还会出现多少这样的夫妻老婆店呢?

技术应用的七年之痒

从新技术的诞生,到对大众的普及,是不是都有一个六年到七年的延迟呢?

又是坐在颠簸的飞机上面,我喜欢的6A座位,开始写些东西。这次到北京出差,我第一次从公司票务代理那里拿到了电子客票。这两张电子客票是和三天前,也就是2006年10月16日中国民航总局的一条新闻分不开的,就是从那一天起,纸质机票将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渐由电子客票代替。这虽然距离我第一次使用电子客票已经过去四年了,不过还是让我感觉到了极大的兴奋。从2000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推出中国的第一张电子客票,到电子客票在2006年真正普及,一晃六年就过去了。

无独有偶。我太太上个礼拜去医院看病,回来后不停地向我描述她去的医院有多么先进。现在很多医院都开始用起了磁卡,但是大多还要用纸来记录病历,化验和拿药。而她去的医院,却已经更先进了。拿着医保卡挂号以后,什么都不用拿,直接到门诊室,电子显示屏上就已经自动排好队,显示了姓名和等待时间。等到了自己,按照上面显示的房间号码,进入一个单独的格间,和医生交谈。医生要她化验,什么也没给,她就拿着磁卡,在化验室的窗口一划,化验师就知道要化验的项目,让她伸出手来……。之后让她回到医生那里(这里没有化验单这样的东西),医生的电脑里面就已经有了她的化验结果。

看来没有人比她对此更感兴趣了。倒不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原因恰恰相反。整整六年前,就是2000年太太还在读交大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的时候,她的研究课题就是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医院信息系统),并且主持为上海某一中心医院开发了一套这样的系统。“我们当时脑子里面设想的,就和今天我看到的医院一模一样!”她开心地对我说。显然,她们当时的那套系统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实际实施出来,因为“具体实施环境限制”就变成现在大家在众多医院看到的那样,老医生还是用龙飞凤舞的字迹写着谁也看不懂的病历,药剂师依然找着处方拿药……,唯独这些动作前刷磁卡的步骤显得有些多余。

这倒是一件很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我太太这位六年前推广HIS系统的先锋六年后却开始惊讶于科技的进步了。其实,进步的不是科技,而是使用科技的人。

六年中能有多少变化呀!以前不会打字的护士开始用起了QQ和MSN;原来不会用鼠标的老大夫现在已经退休;原来的Windows 98配组装电脑动不动就死机,到现在也用上清一色的品牌机了;而原来习惯了一定要人工排队的病人经过了各大商业银行的训练,也知道拿号排队了。六年中,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还是那个概念,但是实施的土壤不知不觉地成熟了。

这件事情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从新技术的诞生,到对大众的普及,是不是都有一个六年到七年的延迟呢?  

随便举些例子。从1999年上海第一张公共交通卡的诞生,到2006年世纪大道站全面启用无人售票:七年。从1998年GSM网络诞生,也就是短消息的诞生,到大众开始广泛使用短消息的2004年:六年。从搜索引擎作为单独的公司出现,到成为大众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大约也是六年(Google从 1998年诞生到2004年上市,百度从1999年诞生,到2005年上市)。六到七年,真的是一个巧合吗?  

对于在2000年开始就推广电子机票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先行者,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敬意,他们承担了用户教育的工作,虽然六年间可能倒掉了很多公司,赔了很多的钱,做了很多没有结果的项目,但这些钱和时间没有白花,他们都固化在建成的基础设施和改变的用户习惯里面,变成滋养后来者的养料。

如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技术和用户习惯,总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博弈。如果没有大量的信用卡终端,就没有大量信用卡用户;反之亦然。科技就是在不断的左脚走一小步,右脚再走一小步,然后左脚才能再走一步的小步快跑中不断走向更广泛的应用。

从科技的诞生到应用的这六年到七年,不但需要我们努力推动,更要耐心等待。

P.S. 首发在《互联网周刊》第37期(10月30日)

心得一点点

晚餐和Jack, Run一起讨论这半年的心得,匆忙间写下以下三条:

关于钱

  • 不用VC
  • 从第一天开始做财务
  • 盈亏平衡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

关于商业

  • 只做上升期的行业
  • 关注中线增长率
  • 不劳动有回报的是生意。不劳动有增长的是好生意。劳动仅仅是加快增长
  • 有长期观念,用逻辑和分析指导行动

关于人

  • 人一定要少,不盲目扩张
  • 长期做事,要过好日子

推荐大家来看《赢在中国》(二)

昨天刚写了一半,太晚了,又困了,就睡觉去了。今天把其他的记录的东西补上来。

忘了谁说的了:

“想办法挣钱,不要想挣大钱”。

这句话跟小丰转述的他的导师说的一句话神似:“盈亏平衡,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对于小公司,对于大公司,都是这样。让我又想起来我在去南京的火车上,在玄武湖边,在将军山上念念不忘的小地主理论。

江南春说: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经验,颠覆现有模式,创造新模式”

还有

“十年如一日的挖井。遇到树根,挖掉;遇到石头,也挖掉。这好过十年挖十口没水的井。”

正应了王志东的说法,“坚持还是变通,没有人能告诉你”。坚持十年挖井,一定是有以前挖井的经验或者教训,才能让人看得远。看未来的10年的远见,是需要有过去的经验积累的。

严介和讲了一个故事,关于第一次创业,20几万标地的工程,接下来,要亏5万块钱。结果他们按亏8万块钱的方式做,最快最优质完成任务。结果质量被认可,从第五包(五次转手后到他那里)直接到指令性分包,两千万项目挣了八百万。通过这个故事,就可以理解严介和最被广为传颂的名言:

今天的真诚是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

最近发现反反复复看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对贡献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这又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后注:Jason说了很多次,要我帮他在我的blog上加一个链接,一直忘记。今天看到电视了,就想起来了。罪过,罪过。好了,链接加好了。他是做广告出身的,自己给自己想好了广告词,也让我原封不改的加上去。好,就是下面这个链接:

比王建硕的更好看的博客 – 江南春博客

(画外音:本网站广告谨代表广告主个人观点。。。。嘿嘿)欢迎大家多去捧场。

注二:晚上和我们请来的老师Barry共进晚餐。他推荐《触及巅峰》(Touching the Void) 给我。里面讲到一个面对无比绝望的境界的时候地那种坚持。影片讲的是一个人,在高山遇到风雪,拖着摔断的腿,怎么样一步一步的用两天的时间爬回大本营故事。问及他怎么回来的时候,他说,要爬回去这个目标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不去想那些,仅仅把每20分钟的目标设在前面的一块石头上,然后又设定下一个目标。。。后来,积少成多。。。嗯,听起来是个好主意。

推荐大家来看《赢在中国》

周二晚上10:05分,《赢在中国》节目。非常优秀的一档节目,关于创业的,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刚刚看到23号的一期,比以前更能理解大家在谈些什么。有道理的话总在那里,只有当自己想明白了,从别人的嘴里以比自己更精炼传神的表达出来的时候,才会引起自己的注意。记录嘉宾语录如下(记了个意思,可能不是原话)。

王志东说:

“炒股怎么赚钱是个经典的问题,有一个经典的回答,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必然赚钱;创业遇到困难应该选择坚持还是变通?也有一个经典的回答:该坚持时坚持,改变通时变通。”

这就是创业公司面对的迷茫。 就像告诉你如何可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人自己也不百分百确定一样,更不会有人告诉你该坚持,还是该变通.唯一能做决定的是自己.

王志东说

“没有对特定的产品,技术的需求,只有人性的需求”

这一点印证了远景的重要.所有的需求,最终都落实在人性的需求上了.今天IdeaFactoryChina里面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互联网是人的互联,不是电脑的互联”.说的就是人性.

简单的,独立却互联的东西

多谢Keso在《东拉西扯:依赖自己还是依赖合作》中两次提到“王建硕说”,给出的链接是我们一个邀请制的讨论组,很多人想知道我说了些什么。这里是其中提到的两段话,稍加修改后放在这里。原本的意思是抛砖引玉,供大家随便看看之用的。

第一封:

我的想法是,当一件事情有赖于多于一个人的努力才能成功的话,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写blog,就算全世界都不写,我也可以写,并且感染别人,所以blog能火爆。

做Ping,需要发的人要支持,收的人也要支持,这就形成了网络外部性-就像一个对讲机没有用,多个才有用处。

网络外部性的东西(email, TCP/IP协议,MSN Messenger,电话)必然需要强大的外因(或者极好的运气),才可形成,一旦形成,会病毒性复制。

这个就像核反应堆。谁有能力击破第一个原子,以后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

这种分布的方式的唯一问题是,你需要很多人的协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协作的,圣经里的通天塔Babel就是一种努力。

所以,搜索引擎不需要被爬的网站的配合,就可以工作,所以成功。如果依赖于别人的ping, 就像C2C的平台,却没有巨大的市场经费或者万里挑一的自然选择来轰击原子核,很难达到Critical mass。这个和技术无关。

后注:当然,也正因为看到巨大的投入以后,核反应一样的巨大回报,才会有很多人进入这种门槛很高的生意里。

第二封:

我亲身参与的很多这样的标准,感触颇多。

曾经有一个叫做ebXML的东东,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xxXML,现在都无疾而终。

还参与过UDDI的声势浩大的推广,当时觉得一个全球化的通用的Ping + Database的结构可以改变世界商务的结构,结果,刚刚去看UDDI.org的首页,最新消息2005年一条,2004年两条,2003年一条,2002年两条 – 这个项目的进展可见一斑,显然这个最新消息中间还忘了推荐一下微软2006年一月12号关闭运行了5年的UDDI数据库的消息。

这种全球化统一的,一致的,需要多方参与的项目,多半是Babel的下场。结果,大家发现,互联网上,唯有简单的东西,才能为王。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希望能统一文档格式,结果未果。然后只好简化,成为著名的 HTML,才得以流行。当年的SMTP协议所规定的someone@domain.com的方式,就是比X.400规定的简单。如果大家想联系我,不妨也可以用那种统一的,严格的,学术界喜欢的X.400来找到我: “X400:c=CN;a=;p=Kijiji;o=Kijiji;s=Wang;g=Jian Shuo”。

简单的,独立却互联的东西才能流行,这是这一代互联网教给我们的。当然,这个经验,也时刻阻止我们进入下一代互联网。

这个讨论的原始话题是由Isaac提出来的:

昨天没有时间多谈Tag:bbcc和edgeio.com,实际上昨天已经有人提到了类似的思路。如果只从颠覆现有市场的心态来思考,也至多做出一些拷贝现有模式的微小竞争,要想颠覆现有结构,就要撕裂模式。Edgeio简单地采用了tag:listing作为收集分类信息的基准,过于泛泛,不但会把“性感”、“浪漫“收录进去,还会把很多无用的东西加以收录。更加分散和特殊定义的Tag则让人们有更好的针对性,把权力彻底交给个人。真正Mashup 起来个人Blog+ Tag:bbcc+ Micro-Payment和其他Social Software的尝试还刚刚开始,期待中。

http://isaacmao.blogbus.com/logs/2005/09/1471987.html

注:我和Keso讨论从来就没有过急霍霍的论战,只有观点的不断深入(就像上一次的叫板一样),是件大好事。(Keso现在人在旧金山,发回很多养眼的照片,也是大好事情。)

唯有讨论,唯有冲撞,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揭示
同一件事的不同方面,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的不同表现,或者
同一件事在同一时间的同一表现在不同人之间的不同观感。。。
(估计大家都看晕了吗?)

世界本来就是乱七八糟,我们的观点越乱,才越有可能接近真实的世界。在认真的做事的人的眼里,不常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就正应了尼采在《快乐的科学》里《思想家》一节用嘲讽的语气写的一句话:“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地---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我们都不想当“思想家”。

唯一有些不爽的是看到原文下面的一条很长的评论,让我想起来尼采在同一本书里的另外一句话:“要破坏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歪理为它辩护。” 抱歉,我也从不需要辩护

创业公司的欲望

在《旅行的艺术》之后,最近又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植物的欲望》。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一个从奇怪的视角来看到的世界,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植物眼中的世界”。

“作者在五月份的一天,在院子里播种马铃薯的时候,蜜蜂正在开花的苹果树中间嗡嗡飞行。‘这些蜜蜂或许正在以院子里的主体自居,鲜花视为客体,自己在开垦这客体吧’。他突然想到。然而,如果蜜蜂真的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它的幻觉了:花朵在聪明的利用采集花蜜的蜜蜂来搬运花粉。那么,对于人与正在被人种植的马铃薯来说,到底人选择了种植马铃薯,还是马铃薯诱使人这样做呢?谁在利用谁?谁在支配谁?”

这些观点,听起来真是新鲜得很。

“说不定所有的生命在最基本的遗传层面上所关心的东西就是更多地复制自己,并通过种种试验,失误和纠正,这些物种终于发现了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诱惑动物――无论是蜜蜂还是人类――来传播他们的基因。如何诱惑呢?这就是利用动物们的欲望。比如,如今美洲有五千万条狗,而狼只有一万只。从生物学上来讲,狗比自己野性的祖先成功得多。因为狗在进化的这一万年的时间里,他们掌握的对象是我们――我们的需要和欲望,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狗更适应自然,因为从五千年前,人类成为了自然中比天气,野兽最重要的一种力量。适应了人类,就基本上说,适应了自然。狗,何其聪明。

这样听起来,就好像苹果故意让自己长得又红又光亮,专门为了诱惑馋嘴的人类,同时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分布的果类品种之一;而马铃薯就故意钻在地下,而且每亩能够养活的人比其他粮食多,所以从地球的一个区域被人成车的运送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得以繁衍自己。看起来他们的智能好像是个奇迹,然而,这些特性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显得聪明。自然界中的设计不过是偶然的事件的串联而已,由自然选择过程来进行淘汰,直到其结果达到了那样的美或者那样的有效,以至看起来好像是植物本身有了欲望,有了智能,创造了这些奇迹。

创业公司的欲望

通过研究自然的现象,让我们发现,在现在的IT圈里发生的种种现象,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我们的IT圈,其实就是另外的一个自然界。自然界的规律,比如优胜劣汰,比如基因复制和变异等等,在IT圈,依然适用。

创业公司的自信和成功

创业,一个人,一个主意,些许资金,一群朋友,立马开张。对于前途,每一个创业者都信心十足。在开始创业的旅程的时候,前方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假想;是不是可以实现?唯一可以告诉你的就是时间。

打一个比方。这就像在长跑比赛中,创业的起点,创业者站在十条跑道上。这时,他们都被蒙了眼睛。十里地外,九条跑道上放着九排刀子,冲着每个人,只有一个空当。那个空当代表着成功的道路。它在哪里?没一个创业者知道,旁观者?他们也不知道。

于是赛跑开始。很快,九个烈士,撞死在刀口,只有一个跑步者,跑到终点,安然无恙。

记者来采访那个活下来的人,问道:你怎么知道你会成功?回答都很类似:“我在起跑的时候,我就坚信。。。”或者“我当时就预测到,未来的市场。。。”看起来信心十足。于是大家的逻辑就变成了,因为有了信心和眼光,所以他们成功了。

我真诚地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表述,因为他说的,千真万确的就是他在起跑的时候坚信的东西。但问题是,另外的九个人,在起跑的时候何尝不是同样呢?这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看似成了创业公司的领导者的聪明才智所为,就像我们觉得,郁金香在自己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摸透了人的心思,长成了好看的样子一样。

我要说的是,是我们所在的环境选择了成功的公司。环境的因素太多,太不可控。比如说,谁知道美国的一个911事件造就了blog在美国的流行,这是Evan Williams在创建blogger.com的时候就设想好的吗?

事情的真相是,创业公司是被选择的。而回顾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创业公司的欲望使然。

回顾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的历史,主角都是那些蒙着眼的起跑者,虽然在选择跑道的时候,每个人已经是尽自己所能,在已知的条件中,选择了胜算最大的那里条了。

如果你不信,看一下这一道选择题。上个世纪中国最大的两家PC制造商是联想和四通。联想站到了通用PC的跑道上,而四通坚定地相信只有专业PC才有机会,于是孤注一掷投入了排版机的大潮。二十年后,自然和市场选择了哪家公司很明显。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二十年过后,连小学生都知道通用PC的市场比专业PC的市场大,更有前途,而当时四通的那些高层看不到?因为在当时,即使是现在尽人皆知的结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看得清楚。回顾无数的商战,我们指指点点,好像失败的一方傻得比不上现在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当时的迷茫以及自信,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如果认为你可以说得清楚的话,往前看一下,告诉我Yahoo! 中国全面转型到搜索,盛大战略转移到盒子,以及分众进军手机广告等等赌注,到底是站在了联想的跑道上还是四通的跑道上?就算你真的对自己的想法百分之百的确定,过十年在来看看吧。

进化中的公司

IT公司都在进化的进程中。进化本身就是一座自然运转的大磨房,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里面的复杂度,没有人可以准确的预见。

这就给了创业者很多的鼓励。因为你的迷茫,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过;你的自信,估计失败的人曾经比你更自信。

成功的人粉饰自己的迷茫,失败的人不谈过去的自信,这才苦了后来的创业者,觉得自己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成功者,而就是这些不觉得自己像一个成功者的创业者,一次一次的演绎了成功的创业故事。

注:更多的讨论,参见 关于《创业公司的欲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