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史前互联网博物馆里,看 Web3 的未来

在家中整理东西,忽然在一堆旧书里发现了两本大学时期的笔记本。这些本子应该是 1997 年左右,在我沉迷在早期互联网世界时候的记录(年龄不是秘密,不怕暴露)

那个时候没有 Evernote,也没有 Flomo,看到什么都还是拿纸质的笔记本记下来的。我翻看几页,熟悉的字迹,将我劫持上时空穿梭列车,令我一下子回到那个互联网早期的蛮荒年代。

我想,与其让这个笔记本尘封,不如写一个系列,把内容展示出来,让感兴趣年轻人,了解一下互联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互联网最早期,是多么的步履维艰,面对未来又多么迷茫。

而这些年轻人的年纪,又正好和我写下这个笔记本的时候相仿。这是我,一个史前互联网活化石,对现在勇敢的探索者应做的微薄贡献。

我们谈论互联网,我们在谈论什么?

笔记的第一页,是一张我在上海图书馆常看的书单。左边 TP393/4444 这样的数字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这本书的编码。我需要借助它们,在图书馆的 TP 区的书架上找到这些书。右边就是这些书的标题。不要问我为什么不上网去看,不读这些书,我怎么能上网呢?这是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
请注意,在 1997 年的互联网,或者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高校里,所谓的互联网,就等同于 Unix 网络编程,等同于 TCP/IP 协议。浏览器这种高级东西还不普及。我是到了 1997 年的夏天在交大法华路校区的远程协作实验室的 Soloris 图形工作站上,才第一次畅快的使用 Netscape。而在此之前,互联网对于我来说,就是 Unix 的命令行那漆黑背景上跳动的游标。
那个时候,所谓学习互联网,就是用 C 程序写一些程序,监听在一个 TCP 端口,等着其他的电脑连过来,再用 fork() 产生一个新的进程去服务这个客户端。。。。(不懂变成直接忽略就好,反正现在也没啥用了)
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那么多端口,只有 80 端口(Web 的端口),才是互联网的王者,只有 HTTP 协议,才是协议的王者。而对于互联网初期的工程师来说,80 端口和 HTTP 协议,仅仅是成千上万的协议中间的一种。
现在区块链上,很多工作也类似 Unix 网络编程一样,很底层,做什么事情都要手工一点点搭建。看白皮书,计算哈希值,等等等等。
大家看看今天的互联网,甚至不用看今天,只要看看 2005 年的互联网,比较起来 1997 年来说,几乎已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了。区块链不出意外,以一定是这样的速度进化。切莫嘲笑现在转一笔账需要经历的各种麻烦,这些都会迅速变化的。
技术还是应用推动了互联网?
Web3 领域,除了搞技术的人,还有一群人,根本不管这么复杂的东西,直接开始交易。当然很多都是被我称为专业泡沫冲浪者的人。他们就如同互联网初期那些草根站长一样。草根站长们当然不想搞懂 TCP/IP 以及 Unix 网络编程。他们在 5 年后,直接用 Discuz 搭建论坛,开军事站,小说站。最终把互联网推到千万网民的面前。
到底互联网是由开发者,还是应用者推动的呢?
这个历史上无解的争论,在链圈(技术圈)和币圈(应用圈)之间互相鄙视中传承下去。
邮票
在笔记的这一页,还夹着当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邮票。这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虽然我在奋力学习互联网,我唯一需要远程沟通的高中同学们,没有一个有电子邮箱,而我的 hotmail.com 免费邮箱,也是从刚刚成立的 hotmail.com 申请到。所以,邮票依然是我在这个世界联系其他人的主要工具。
在这个时间点,如果有人质问我,互联网有什么用?到底它能满足哪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我其实不好回答。
我可能会不是很自信的向别人耐心解释,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邮箱地址,你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给你的远方的朋友发一封信。而对于未来,真的会每个人都有邮箱吗?老实说,在那个很少中国家庭买得起电脑的时代,我还没法确定。如果有人追问,有什么实际的需求,真的需要 1 秒钟就收到信?那个时候的我或许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并没有人这样问我。因为,那个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互联网这样东西的存在。
(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