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前需要做些什么?

关于这期播客,有听众评论:

主播好会提问!但嘉宾为什么一直在质疑问题啊?基本每个问题他都觉得没意义/不准确/不必要……习惯性地否定别人吗?

我的回答:

对于回答问题,我遵循有三个原则:

1)在回答“为什么”之前先问“是不是”。比如「为什么年轻人都不快乐?」

2)当任何人问一个用一个意义不明确的名词提问的时候,回答前必须先明确对方这个词是什么具体的意思?比如「Web5 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回答一个问题前先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意义?比如「邻居家张三昨晚吃了个苹果,你对此怎么看?」

对于每个问题先进行验证,澄清,或者选择,再尝试回答,是我很多年对自己的要求。

对于我不在乎的,不想深究的问题,我一般回答得比较轻松简单,反正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答,都是你问你的,我说我想的,并没有什么交集,看似交流,问答,实则如同演了一出《三岔口》,根本没有碰到。

而确保和对方有高质量的交流的时候,在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先做这样的确认。这种确认虽然费脑子,对话会显得不流畅,但是我认为沟通中不可获取的环节。

这样很多时候会显得没有礼貌,咄咄逼人,但这不是本意,只能说是探究真相的代价。

DID 的醍醐灌顶时刻

7 月 19 日,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已经作为 W3C 的标准推出了。我 7 月 20 日问了一堆 DID 相关的问题:

关于去中心化标识符(DID )的问题集合

结果半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法回答自己的问题。我阅读了 Google 关于 DID 的前几页的所有结果,还有 YouTube 上面的的相关的视频以后,心中生气的情绪不断孕育。我在即刻,Twitter 等各种地方,向整个世界求助:

我们知道,http://abc.com 这样的 URL,可以输入到浏览器的地址栏里。tom@abc.com 这样的邮件地址,可以输入到邮件客户端的收件人一栏里。哪怕是 0x9eF….B1ba3 这么复杂的以太坊地址,我也知道可以输入到钱包转账的收款人一栏里。谁能告诉我:

1)2022 年 8 月份,整个世界里面,有哪怕一个可以显示我的 DID 地址的地方吗?

2)整个互联网上,哪怕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输入类似于 did:web:abc.com 或者 did:example:123 这样的 DID 地址吗?

3)有任何一个应用可以让我用到 DID 吗?

如我所料,没有人能给我答案。我有些抓狂了。这难道是酝酿了这么多年的 DID 的现状吗?似乎有点不太好的气息。按道理,不是应该应用先行吗?当年 HTTP/1.0 的正式标准出来前两年,使用土制的 HTTP 协议的 Netscape 都已经上市。

不过后来即刻的 @w3tester 同学救了我,向我推荐了他做的应用:https://credential.zkid.app。我才总算第一次,跌跌撞撞的完成了这一生的第一次 DID 体验。

这也又一次验证了,概念总让人晕头转向,而应用让人秒懂。这些应用让人秒懂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的时刻,被我称之为「醍醐灌顶时刻」(DAO 的例子NFT 的例子电话的反例

看到自己的 DID 地址

访问:https://credential.zkid.app 

经过一些简单的助记词记录什么的类似普通钱包的设置过程,你就可以生成一个 ID,如同一个以太坊钱包,或者比特币钱包一样。在界面的右上角,我第一次看到了类似这样的一串字符串:

did:kilt:light:004sb5zyXirkEBDTDR5HQgYLBRdFgMWXhJNR3Zs8tNgQLVtmLd:z1Ac9CMtYCTRWjetJfJqJoV7FcNjbuKfUVy9CgD1PiUwcPwzuUPV4P1wzXoKX5V4dq99TP7GnYqvwvSTsEJFBJQ

这个 DID 具体怎么用,倒是可以下一篇文章再细说。(一句话说,DID 似乎是一个公钥的 DNS)

得到一个认证

在 Credential Type 一个标签里面,空空如也。@w3tester 好心地给了我一个 CType: 0x7c98af5a580071e36baddebeee8000236095531819660dad994b9efb04f95a10 。我 Import 进去,出现了如下一个组织:

这个叫做 DAO-Member-1 的,似乎是一个可以签发什么东西的机构。

鼠标放上去,有一个「Create Claim」的按钮。点了以后有如下的界面:

这个表格似乎跟去很多政府部门填的表格有点像。我为自己填了信息,比如 Name: Jianshuo, Rank: 10, Role: Player,然后点击「Submit」。

之后,在「Credential」一页里面,就看到了如下的信息:

我的新提交的 Claim 的状态是 Attesting。就是等待验证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w3tester 同学在系统那边批准了我的这个声明,我的一个作为 Name: Jianshuo,Rank:10,Role:Player 的声明的状态变成了 Attested
发生了什么?我的猜测

这个过程,就这样结束了,并没有办法继续做什么了。但我隐隐约约地理解了 DID 的作用和过程。

Dao-Member-1 或许就是另外的权威的组织,可能是大学,可能是公安局,可能是任何政府机构,或者任何其他组织,或者你的朋友。
你先去那里领一个表格,然后填写,再把这个表格返回给这个机构盖章。
这个表格上或许写着你从这个大学毕业的时间,或许是你的身份证,或者年龄,或者仅仅说我滑板玩得很好。然后对方机构就以他们的 DID 的身份帮你盖个章(这是一个叫做 Verifiable Credential, VC的机制),然后你就可以像拿出一张身份证,驾照这样纸质的东西一样,拿出这张数字的表格。这就是身份证等各种表格的未来的样子。即便那个机构的网站不见了,甚至这个机构本身都不见了,这张数字的表格依然可以使用。
也就是说,以后凡是牵涉到盖章,或者签名的场所,都有机会和 DID 的验证发生关系。毕竟,世界上能数字化的都数字化了,我们却还在依靠自己的小肉手和木头章也太落后了。
希望这个过程也让大家有点点懂。(为啥只是一点点懂?因为我也只是一点点懂

注:感谢 @w3tester 不吝赐教

抵制住被叫老师的诱惑

最近经常被称为王老师,或者建硕老师。我理解对于这个年纪不上不下,叫建硕感觉有些过于随便,叫什么的确是个难题。

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好意,心怀感激,不过还是时不时地纠正一下,不能欣然接受有人叫我老师。我开玩笑说,最近就忙着纠正两个误解:Web3 不是 Web;建硕不是老师。

其实,这种不是很礼貌的纠正行为,其实仅仅为了保护自己的思维。其实,别人怎么称呼是别人的事情,本不该干涉,但是人最怕的还是自己骗自己。如果不经常性的通过澄清提醒一下自己,会不自觉地以老师自居。我自己对自己的内心努力觉察,会发现什么时候我对「老师」这个称谓稍微心安理得一点点,对于准备写的东西就多一点点患得患失,对于说错什么东西的担心就会增加一分;对于别人的观点,就会少一点倾听的耐心;对于所谓的面子就稍微在乎多一点点。这对自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负担。

我又是一个对于用词,造句对于人的内心的影响很喜欢研究的人。深知用什么词,真的会比明意识更加容易塑造自己的内心。

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骗的人永远是自己。

所以把叫什么这个难题抛给大家吧。我一直觉得所有的人叫我建硕挺好的。但肯定不是什么老师。不过依然感谢好意。

无聊猿不是一个送给爱人的好礼物

在传统的世界里面,男性表达爱意,最常用的是钻石,更加便宜一点的是鲜花。我在思考,在纯数字世界里面,钻石和鲜花的等价物是什么?我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肯定不是类似无聊猿一样的东西。

为什么呢?

人类,包括很多高级一点的动物求偶时,雄性送给雌性的求偶礼物,最佳选择,既要很难获取,又要没有用处。无用,不可转让,恰恰是这样的礼物的共同特征。

为什么自然界里面,雌性需要雄性提供担保吗?因为对于养育后代的责任,双方完全不对等。养育后代这件事情,雌性(鸟,猴子,袋鼠等等)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甚至承担生命的危险,而雄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责任。所以,雌性就必须有一种方式判断,谁更有可能照顾自己和后代。所以,难以获取的某种东西,比如彩色的羽毛,亮晶晶的贝壳,或者人类世界的钻石,都是这样的一种保证。

但是,对于雄性来说,只有送完全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才不至于最终人财两空。对人类来说,送房子,送车,或许和送钻石的价格类似,却是危险的行为。这是连雄性园丁鸟都知道的常识。

所以,所谓浪漫礼物,无用是必须的。鲜花,蛋糕,婚纱,钻石,哪一个不是无用的呢?只有无用,才能在提供担保的同时,既保护女性,也保护男性。

无聊猿因为太容易流通,太容易变现,而不是一个 Web3 时代的最好的礼物,那么什么是呢?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会有。在 Web3 世界,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对于建立稳定关系,还是需要一个钻石的代替物的。

不管是什么,我觉得有两个属性还是需要同时具备的:

1)这东西非常贵。

2)这东西一定非常无用。

或许非常贵的,却不可转让的礼物是 Web3 世界对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回答。这样的东西是什么呢?

保持欲望的好办法是抑制它

我强烈推荐的方法不多,除了费曼学习法这样通过书写,输出学习以外,另外一个我最推荐的方法,就是给自己限量而非目标

给自己限量而非目标

比如写 blog 这样的事情,我曾经要求自己每天写作不超过一篇。这样的要求帮助我坚持了十年日更。因为如果一开始心血来潮,把想写的东西全都一股脑写出来了,第二天一定断粮。反过来,如果每天都有超过自己想写的话题,脑子里一直保存着五六个题目,缓慢的释放出来,每天就总有想要写的东西。这种想写而不得的状态持续了十年,也就持续输出了十年。

给自己设定限量而非目标,这和大多数人的之直觉相悖。

我看过太多人立的 flag 都是:新年里,我每天都要_________。不用问,这个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的。

但是如果反过来,把对自己的要求改为限制,比如:

  1. 跑步:每天不能超过 1 公里;

  2. 吃东西,让自己不要一次吃够,总要欠一些;

  3. 看书:每天看不允许超过两三页;

  4. 就算是写文章,给自己设置一个文字的上限,比如 600 字。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个人发现这样的限制,总可以让自己保持对这件事情持续的热情。

和自己的欲望玩耍

人,做任何事情,最底层都来源于欲望。欲望(写作,读书,画画,吃东西等),就如同小火苗一样,需要小心的呵护。不要让它轻易熄灭。

阿兰德伯顿在《身份的焦虑》第三章《政治》里面就分享了这个洞见:

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个东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停止喜欢它。要想停止注意某件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将它购买到手。

我们的欲望,就如同自己身体里的猴子。需要用一些方法和它玩耍,调教,让它为自己所用,推动我们持久的去做一件事情。

一旦过于轻易地满足了它,我们生命的动力就消失了。

保持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抑制它;反过来,杀死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满足它。

杀死欲望最好的方法是满足它

昨天记录下来的思绪,留了个尾巴:既然保持欲望的好办法是抑制它,反过来说,杀死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满足它。

这句话虽然没错,但对我们的生活并无任何指导作用。

对于保持欲望,我们可以用限量的方法,维持欲望小火苗长久的燃烧,这很容易做到。而对于杀死欲望,难道我们能用「满足所有的欲望」的方式消除它吗?想买跑车,去买一辆回来不就好了?提这样的建议,会被人扔到垃圾箱里并踩上几脚。

具体的建议才是好的建议」。对于不断膨胀的欲望,我们能够遵循的具体的建议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难住我了。所谓「如何降伏其心」这事儿,是整个佛教,或者任何宗教,都在努力回答了几千年的问题。虽然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显然这事儿不容易,否则也不会持续困扰每一个人。

我自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是有一个心法,对我自己还是有帮助的。这就是在自己有任何欲望的时候,直接了当的提醒自己:这件事情完成了,你所得到的快乐就是一个脉冲,会在达到高峰以后迅速降回到零

这件事情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想买一辆跑车,真的花了大价钱把它买回家,出不了几天,我们对它就视而不见,不再去想它了。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家中的哪一件东西,不是当时急切的想买回去,而现在却大多想不起来自己已经拥有的吗?

我们人生最早的几个谎言之一,就是父母老师告诉我们「等你考完试就爱怎么玩怎么玩了」、「等你考上大学就幸福了」。我们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哪一个像是终极幸福的样子?我们自己告诉自己,我们的不幸福就是因为没有 XXXX,但是哪一个 XXXX 保证过我们永久的幸福?

我们脑子告诉我们,「如果____________,那么我就幸福了」,其实是向我们承诺,我们爬上陡峭的悬崖,将会踏上幸福的高原。实际上,在我们的脚踏上那一块土地的下一秒,大脑就会把我们打回谷底,焦虑和欲望会驱使我们爬另外一个山峰,并且许诺新的幸福的高原。

所以,当我们许下任何愿望之后,请一定跟着加一句:「我知道,这个目标达成以后,我并不会得到永久的快乐,但是没关系,我还是愿意去做」

这句话既给了我行动的力量,也戳破了头脑的谎言。

无论脑子里面现在想要的是什么,是挣很多钱,是对一件事情全部的掌控,是得到一个人,是得到一份工作,亦或就是想去度个假,每次当我们在大脑里面勾画达成以后的美好的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直勾勾的盯着这些幻像,大声地对它喊话。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派」怒视代表内心恐惧和欲望的老虎那样,冲着它大声的喊出:

你让我做这事情,我认,我会去做的。但你要把我当傻瓜不存在的快乐来欺骗我!

我们注定要和自己的欲望共存。那个欲望不是自己。它仅仅是藏在我们脑子里名叫「Richard Parker」的老虎。学会和它共存,和它搏斗,既利用它的聒噪和不安,激励自己前行,又要学会呵斥它,不留情面地揭穿它的每一个谎言。

身处史前互联网博物馆里,看 Web3 的未来

在家中整理东西,忽然在一堆旧书里发现了两本大学时期的笔记本。这些本子应该是 1997 年左右,在我沉迷在早期互联网世界时候的记录(年龄不是秘密,不怕暴露)

那个时候没有 Evernote,也没有 Flomo,看到什么都还是拿纸质的笔记本记下来的。我翻看几页,熟悉的字迹,将我劫持上时空穿梭列车,令我一下子回到那个互联网早期的蛮荒年代。

我想,与其让这个笔记本尘封,不如写一个系列,把内容展示出来,让感兴趣年轻人,了解一下互联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互联网最早期,是多么的步履维艰,面对未来又多么迷茫。

而这些年轻人的年纪,又正好和我写下这个笔记本的时候相仿。这是我,一个史前互联网活化石,对现在勇敢的探索者应做的微薄贡献。

我们谈论互联网,我们在谈论什么?

笔记的第一页,是一张我在上海图书馆常看的书单。左边 TP393/4444 这样的数字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这本书的编码。我需要借助它们,在图书馆的 TP 区的书架上找到这些书。右边就是这些书的标题。不要问我为什么不上网去看,不读这些书,我怎么能上网呢?这是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
请注意,在 1997 年的互联网,或者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高校里,所谓的互联网,就等同于 Unix 网络编程,等同于 TCP/IP 协议。浏览器这种高级东西还不普及。我是到了 1997 年的夏天在交大法华路校区的远程协作实验室的 Soloris 图形工作站上,才第一次畅快的使用 Netscape。而在此之前,互联网对于我来说,就是 Unix 的命令行那漆黑背景上跳动的游标。
那个时候,所谓学习互联网,就是用 C 程序写一些程序,监听在一个 TCP 端口,等着其他的电脑连过来,再用 fork() 产生一个新的进程去服务这个客户端。。。。(不懂变成直接忽略就好,反正现在也没啥用了)
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那么多端口,只有 80 端口(Web 的端口),才是互联网的王者,只有 HTTP 协议,才是协议的王者。而对于互联网初期的工程师来说,80 端口和 HTTP 协议,仅仅是成千上万的协议中间的一种。
现在区块链上,很多工作也类似 Unix 网络编程一样,很底层,做什么事情都要手工一点点搭建。看白皮书,计算哈希值,等等等等。
大家看看今天的互联网,甚至不用看今天,只要看看 2005 年的互联网,比较起来 1997 年来说,几乎已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了。区块链不出意外,以一定是这样的速度进化。切莫嘲笑现在转一笔账需要经历的各种麻烦,这些都会迅速变化的。
技术还是应用推动了互联网?
Web3 领域,除了搞技术的人,还有一群人,根本不管这么复杂的东西,直接开始交易。当然很多都是被我称为专业泡沫冲浪者的人。他们就如同互联网初期那些草根站长一样。草根站长们当然不想搞懂 TCP/IP 以及 Unix 网络编程。他们在 5 年后,直接用 Discuz 搭建论坛,开军事站,小说站。最终把互联网推到千万网民的面前。
到底互联网是由开发者,还是应用者推动的呢?
这个历史上无解的争论,在链圈(技术圈)和币圈(应用圈)之间互相鄙视中传承下去。
邮票
在笔记的这一页,还夹着当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邮票。这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虽然我在奋力学习互联网,我唯一需要远程沟通的高中同学们,没有一个有电子邮箱,而我的 hotmail.com 免费邮箱,也是从刚刚成立的 hotmail.com 申请到。所以,邮票依然是我在这个世界联系其他人的主要工具。
在这个时间点,如果有人质问我,互联网有什么用?到底它能满足哪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我其实不好回答。
我可能会不是很自信的向别人耐心解释,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邮箱地址,你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给你的远方的朋友发一封信。而对于未来,真的会每个人都有邮箱吗?老实说,在那个很少中国家庭买得起电脑的时代,我还没法确定。如果有人追问,有什么实际的需求,真的需要 1 秒钟就收到信?那个时候的我或许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并没有人这样问我。因为,那个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互联网这样东西的存在。
(未完待续。。。)

只因为,这场景,似曾相识

上一篇:身处史前互联网博物馆里,看 Web3 的未来

欢迎大家参观我的互联网博物馆里的这一个藏品。这是一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在 Web3 领域各种妥协的一件文物。

通过它,我们可以理解,在一个行业开始的时候,为了达到愿景中的未来,曾经做过哪些妥协,并且这些妥协又如何消失。

169 网

当时电信有 163 和 169 两个网络。163 是真正的互联网,不过很贵,除了 4 块钱每分钟的电话费,还要 6 块钱每分钟的上网费。想象一下,使用一个小时的互联网,需要花费 600 元人民币。当年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在 1000 元/月左右,还不够每个月上两个小时网。163 网学名叫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9 的学名叫做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人家没有叫自己互联网)。

这是一个 169 网的代理服务器列表。拨号 169 上网之后,还需要用这些(免费的)代理服务器,才可以访问真正的互联网。

请注意,这是一个没有宽带的世界。不但没有光纤,也没有普通的网线,甚至连电话线上的 ISDN、ADSL 这样的技术都没有。网民上网,需要一根普通的电话线,加上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嘟嘟嘟的拨号过去上网。上网的速率是 56Kbps,这一篇文章的纯文字部分,大约 80K * 8 = 640K 比特,需要大约十几秒钟传输。至于这几张图片,没个几分钟是不行了(所谓「多图杀猫」)。

169 网这条侧链(Web3 的从业者都懂的),就是一个中国的局域网,只提供访问电信本地的资源,比如上海电信的 .sh.cn 结尾的资源,和真正的互联网并不相连,只收取电话费分钟 4 元。但有国际互联网出口的好心人在 169 上搭建了免费的代理服务器,可以从 10.xxx.xxx.xxx 网段访问外网。在浏览器里面设置以后就可以用 169 的资费享受 163 的待遇,有点类似于现在以太坊太贵,OptimismPolygan 的好心人干的事儿。

千万不要低估科技十年的发展

非常快,当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技术快速发展,应用不断涌现,基础设施飞快的前进,当网速经过宽带的几次扩容,资费从按分钟计费到包月,一个月的宽带费降到了大学毕业生半天的工资,尤其是169 网络和整个互联网直接相通,所有的这些好心人搭设的服务器变得毫无必要。

这一页纸,给现在的区块链从业者还有用户的启发是,千万不要低估科技十年的发展。区块链现在满眼都是问题。随便列举几个:费用过高,容量过低,速度过慢,密码丢了无法找回,黑客攻击猖獗,缺乏跨链解决方案,用户基数低,缺少大众应用等等。。。。

不过,有句话叫做「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想想互联网的初期,现在的问题再大,也比那个时候还是好一些。

再贵,能贵得过早期看一个文字版网页,十几块钱的电话费就出去了?

钱包安装再难,能比那个时候发展一个网民,就需要他先花 1 万块钱(大学毕业生多少个月的工资?)买电脑、再去买猫、再带着身份证去邮电局开通拨号上网难吗?(当然另外一个领悟是,这条路径到了中国一亿网民就停滞了,最终把 10 亿用户统统席卷上网的,的确不是这条路径,而是手机加 5G )

区块链的应用再少,要是看看那个时候 169 网上有啥东西就知道了。别说 169 网,整个互联网上能看的网站都没有。哈佛大学的网站只有一个页面,还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我当时手抄的哈佛大学首页上,只写了「这是个实验页面,有啥改进建议给我写信。」。没有啥链接,啥都没有。其他的大学呢?还没有建立网站。

看见历史,常常可以看到未来

大家都知道我以揭穿区块链领域的大词儿迷惑行为为乐。但是,我从来不嘲笑这个技术,这个行业,从来不怀疑这个大潮将来能带来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未来。为什么呢?只要看一看我的小笔记本上这两页纸记录的世界,再看看现在的世界,就知道了。现在的世界,远远超过我当时最狂野的想象。

一比特的信息,可以以极低的成本,秒级传递到世界任何角落,这是个底层技术。虽然那个时候那么幼小,但技术人员一眼就能看得到它的未来。

而现在,一比特的信息一旦写入一张全球公用的大表,就永远不可以更改。这也是底层的技术。这将带来什么?现在大多数的疯狂的想象,虽然不见得严格按照这些想象发生,但整体应该大差不差。

这就是我看着现在这个一穷二白的 Web3 世界,依然保持无限乐观的原因。

只因为,这场景,似曾相识。

后注:有谁参加这周末在 Dalifornia 举办的猫瓦街会吗?我在 19 号下午 3 点有一个关于《从史前互联网看 Web3 》的分享。如果过去可以一起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