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爱情故事。。。

这篇比较八卦。我好像还没有八卦过。

晚上照例看一下blog订阅,发现mvm已经到纽约了。预感到,这个家伙也要开始飘泊了?(为什么说““呢?)

这一期的《申江服务导报》,看到一熟人,Swing。标题是:高级白领下班化身服务员(够俗的题目)。三个整版。昨天下午还无意间进了Boonna,在墙上看到Swing在柬埔寨的照片,却还不知道Swing真地在那里工作。Swing还依然是Kijiji的女主播,如果记者知道Swing除了白领,服务员,在网络广播上有多少粉丝,估计这个故事就更有趣了。

这让我重新温习了一遍mvm的名作:《突然来临的爱情》。还有一系列的故事。。。

Minji说,“让我考虑一下”。我说,我走了,我不敢面对你考虑的结果,我害怕再一次听到“我们还是做朋友吧”。于是我就走了,不再犹豫。在机场,我发了一条消息给Minji,我说我喜欢了你十年,好像做了一场梦,而今天梦醒了。接到Minji的电话,她说“卑鄙猪,我想你”。我泪流满面。但这太晚了。 “该来的来,该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不想,终日为爱憔悴”。

总之,MinjiSwing还有mvm,都有种忧愁和漂泊的气质。这可能是发现mvm出现在曼哈顿的第一感觉吧。

5G 随录

互联网是不是只能当一个媒体?

互联网原来想当工具,瀛海威和AOL都想把它当工具收钱,像电信收电信费用一样。后来,在工具能收费前,却现成了一个媒体。2000年准备当媒体收费的新浪,直到2004年才看出点媒体的样子,幸亏中间有不期而遇的短信这个大馅儿饼,才不至于在等的时候饿到。现在总算互联网是个像样子的媒体了,不过,问题是,互联网除了代替了印刷机,难道就么有代替点别的什么“机”吗?它代替还游戏机,代替了电话机,代替了电报机。。。

Blog的聚合不见得是条好路

MySpace.com PV/Visit =67.4
Google.com = 11.5
(Compete 2006/12数据

把blog这个长尾里的信息,一定要挑出全国人民都要看的“短头”来,不见得是一个讨好的事情。

第四段怎么写呢?

我们
站在信息的大门口,
门外,
叫互联网。

我们,
又在信息的海里,
帮我找到我要的,
叫搜索。

我们,
找到了信息,
却和我无关。
而我的世界,
叫blog,叫SNS

最后,
我累了,
水能帮到我的生活?
。。。。

到底什么叫blog?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说要分开:

Blog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

Blog可以用来指blog工具;
Blogger用来表示写blog的人;
Blog可以表示按时间顺序用blog工具写作的行为;
Blog Service Provider (BSP) 表示提供blog服务的提供商。

通常大家把这些都笼而统之的叫做blog。

精确制导广告

说到信息在信息社会里的作用,种类不少。其中信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辅助商业。当商业和信息结合,就是广告。关于精确制导广告,就是“把杯子放在要买杯子的人面前”。这个说法,我觉得挺形象。

每个企业只能为做特定的事情优化

上一次和Mayfield的Richard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对于每个企业都为特定的事情优化的理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每个企业,如果成功了,尤其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上面取得惊人的成功,必然是这个企业的全部都为做这一件事情优化到了最好。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它开始做除此之外的事情,就注定了它的一切行为,就有可能都是对另外一件事情样样都不是最优的,就容易失败。

比如说,Google就是做搜索技术的,微软就是做平台的,eBay围绕着拍卖,Yahoo!就是做媒体的。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经过了十年到30年的优化。这种优化,体现在这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从招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招人),到提供什么样的培训,从到工资制度,激励制度,到判断成功的标准,甚至到创始人的性格等等这些因素,这些都注定了一个企业在它擅长的领域的成功。因为决定因素太多了,我们经常笼而统之的称之为一个企业的DNA。

不幸的是,当一个企业注定要扩张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环境的改变。当把一个领域的DNA移植到另外一个领域,或许还可以成功,但和原来一样成功就比较困难。

Google是做技术的,从创始人,到招的人,到公司崇尚技术的文化,造就了它混合了近乎学术的核心技术和远远不断的创新的DNA,这的确让互联网领域的其他技术公司望尘莫及。而如果进军媒体性质的服务,它的Geek特质就不是那么受人欢迎,做Google Video不成,收购YouTube,也不被看好,blogger,Picasa虽然不能说坏,但的确和他在技术方面的成就不太相称。

微软也是做技术,做软件的,更准确地说,它是做平台的。你看Windows很强,IE也是用作平台的思路做出来的,都不错,但当它进军游戏,XBOX虽然营业额不错,但就是打不过PlayStation,而且终究不像Windows + Office那样占据半壁江山的收入,同时Zune打不过iPod,超长的产品线从歼灭战进入了一对一的肉搏战,就算是微软已经非常强的企业级应用,比起专门从事这些行当的公司,虽也不能差,但却再也无法达到他在平台上面的成就。

如果用《创业公司的欲望》里所说的适者生存,精确匹配的理论来讲,就是只有对于一个环境精确的匹配,才能在这个环境生存和成功,而在另外的环境,同样的DNA即使是不灭绝,也活得一般。

我们看到在美国越成功的公司,在中国反而失去了那种光环,而在美国不是行业最领先的公司,在中国反而有了超越对手的机会,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这对冤家就是。可能麦当劳的暂处下风,就是应为他太适应美国,就不如不那么适应美国的肯德基敢于破釜沉舟的改菜单,做尝试,所以没有那样成功了。

对于进入新的领域的公司,分开是一条路。安达信讲究一丝不苟的会计和讲究高瞻远瞩的咨询在两个领域搏杀,最终分出了Accenture;专注于仪器的安捷伦也改变了自己的DNA,从惠普杀出。历史上的合并,分拆,都是为了更是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价值PK价值

一个市场能够提供的价值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便宜的价值,也可以是“用户体验”的价值,就看用户在乎的是什么。

每次走逛襄阳市场(没拆之前的时候),看着人挤人,人推人,黄牛满地,假货横行,垃圾乱飞的场面,就觉得奇怪了,难道中国的市场非得搞得这样乱七八糟的样子,才能火吗?为什么没有人在乎“购物体验”呢?做了一番研究以后发现,不这样还真不行。

购物环境优美是种价值,价格低廉也是种价值。两种价值只能取一种的时候,看客户喜欢哪一种?如果傻呼呼的问用户,“你喜欢好一点的购物环境 还是差一点的?”绝大多数都会说:我要好的。这不是废话吗?但是当用户发现襄阳市场隔壁的巴黎春天百货环境好是好了,就是东西太贵了,他们就会用脚投票,一边骂着,一边一头扎进襄阳市场,不见了。

在中国,现在大家不够富。像我周围的很多“富人”朋友,200块的东西差个10块20块钱,就真的懒得再到其他的地方找了,直接卖了。虽然这样的用户在中国会越来越多,但还不是大多数。为了所谓的“购物体验”这个价值放弃“便宜”,还不接受,这就是我们现在环境差的市场还挺火的原因。

当然,得出结论“越差越火”显然是片面的,又贵有差的市场多得是,都是倒闭完事。结论应该是,“购物环境好或者差不是决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的关键因素,而物美价廉才是”。

第一八佰伴的衰落和兴起

很多年前,第一八佰伴在浦东开张,那叫一个漂亮!我当年老带朋友去,是当作一个景点的。查了一下报道,10年前的开张日就吸引到一百万人蜂拥而至。不过八佰伴就是看的多(因为的确提供了用户体验的价值),买的少(低价的价值没有体现),连年亏损。直到第一百货接手八佰伴,彻底把一个上海第一漂亮的购物中心该造成比第一百货还第一百货的柜台一个挨一个,商品土得不得了的样子,人还是熙熙攘攘,不过买的人就多,当年扭亏为盈。

要说,在同样的营业面积里面挤进去更多的柜台,客户体验的确受了损失,但是提供了一种现在的中国(或者上海尤其是)更在乎的价值:就是通过分摊场地成本,把价格压低了。

吴江路

吴江路也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几年前开业时的吴江路休闲街,那可是像现在新天地一样的“时尚”之地,前不久我又去了一趟,发现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农贸市场,人挤得走不了路,脚下踩着满地的白色一次性饭盒。我第一感觉:地狱。

就是这个被毁了的地狱一样的吴江路,生意却出奇的好,比以前好得多。羊肉串店门口排着30多个人的队,想买一串羊肉串,非得等个半小时不可。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羊肉串就是超级好吃,而且1块6一串。他们为什么能够物美价廉?就是因为从早上开业到晚上关门,门口总能排着这么多人,他们才雇得起好厨子,才买的起好羊肉,同时又能拉得下价格。而这些又招揽来了在乎“好吃”,在乎“便宜”,却不在乎“时间”,也不在乎“时尚”的年轻人。

提供用户要的核心的价值

所以说,如果不拥挤,吴江路就不是现在的吴江路了。如果新官上任,先整治吴江路面貌,以为干净整洁的面貌可以吸引来更多的顾客,但如果因此伤害到原本提供的物美价廉的价值,或许带来的会是一轮的萧条。

说到这里,倒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息。我们常听人抱怨,为什么到处的市场都是脏乱差才能有生意?依我看,这只是中国的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是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为了“物美价廉”可以放弃购物体验的片段。等人们的钱越来越多,开始有条件重视起来购物环境这个价值,并且为此愿意支付多一点点的费用的时候,社会的主流就会从小地摊向有品牌的更好的地方转了,我们这几年不就正在经历这个转变吗?

对于假想的快乐的终生追寻

昨天,在车上。

Wendy说,“我们是不是一生都在追寻快乐呢?”
我说,“或许我们一生在追求的只是假想的快乐。”

说到假想的快乐,是因为有一天夜里睡不着,拿出来刚刚得到的iPod Shuffle听TED的录音,正好听到哈佛心理学家,《撞到快乐》的作者Dan Gilbert的关于快乐的描述。他把快乐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自然快乐,一种叫做假想快乐。

自然快乐是得到某种东西以后的快乐;而假想快乐,是我们对没有得到某样东西带来的快乐的估计。

人类花了大量的时间预测未来,并根据这种预测对现实的问题做出选择。

如果我有了更大的房子。。。如果我有了更好的工作。。。如果我可以不上班。。。如果我可以买得起这个。。。如果我可以考上这个大学。。。如果。。。。

人的大脑可以在不实际经历一件事情而模拟出经历这件事情的结果,而且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痛苦或者快乐的程度。

问题在于,这种假想的痛苦,远大于实际经历的痛苦;而假想的快乐,也远大于实际的快乐。

大脑总是误导我们。当我们真的经历了我们不想要的,我们会说,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坏;如果我们得到了我们花了可能毕生精力去寻求的,或需我们会说,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围城》的故事,还是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的。

我们对快乐的追寻,主要是对于自己的假想的快乐的追寻,或者说对于我们心中的那种幻觉的追求。。。

把公益的信息传递出去

在你的网站上面也放一个公益联播的小方块,把公益的讯息传递出去吧。

关于这次活动
  公益活动联播是一个新的公益活动推广活动。对于公益活动来说,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公益活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参与公益联播项目,使您不仅可以参与公益事业,更能够为公益事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使公益活动传播速度更快,让更多的有公益情节的朋友,更加及时的了解到最新公益活动的情况。充分体现“我身参与公益,公益在我心中”!!!快来为加入“客齐集公益联播”吧,帮助别人,真的很快乐。

客齐集搬新家了 – 第二部分

一些照片,还是觉得Ryun拍的比较有感觉,几乎这些照片都是从一个奇怪的,常人不用的视角拍出来的。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摄影:Ryun He

以下这张是York的手机拍出来的环景照片。


摄影:York Liang

这张是我的了。


摄影:王建硕

只贴图,不说话,还是专注做用户要的东西最重要。

对于损失一个胳膊或者1000块钱的看法

人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同,而最近发现,这也是要看话题的。比如,对待砍掉一条胳膊的痛苦就惊人的相似,而对于损失1000块钱的看法,就千差万别。

任何人对于损失一条胳膊的痛苦,无论他是一贫如洗还是腰缠万贯,无论他是无名小辈还是鼎鼎大名,都是大同小异。不因为这个人的年龄,种族,财富,声名而有所不同。追其根源,就是每个人在身体的结构上面,都很相似,没有谁多几条胳膊腿什么的。因为基数一致,大家对此的看法也常常一致。

而对于损失一千块钱的痛苦,却显然不同。有的人耿耿于怀,有的人不屑一顾。如果把每个人拥有的财富比作身体的大小的话,有的人可能像蚂蚁一样大,有的却像大象一样。以为人们对待钱的态度天经地义的应该相同,这是幻觉。

盲人摸象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不但有趣,给人启迪,还不断给我帮助。故事里,6位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他们争论不休,却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几百年以后,这样的故事还在重演。人们看到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就夸大这部分,宣称他看到的版本是唯一正确的版本,争论就是这么产生的。

当我看到这样的宣称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说话的人看到了一部分真实的世界。但问题是,他看到的并不是全部。我呢?也是一样。

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和历史中的这一个瞬间,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更加好奇和理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并不会妨碍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比六个盲人做的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是,当我们表达观点的时候多一些对别人观点的尊重,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看到的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一事实。

以上海为例。我写了《六年爱上不正常的上海》,就有人把它和《上海,今夜请将我埋葬》对比,一定要分得出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上海是一个很大的城市,里面住着着很多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有些艰难,有些满足;有些人总是充满信心,有些人永远都是愤怒;有些人喜欢冲突,有些人喜欢平和。。。有一千六百万人,就有至少一千六百万不同的生活。我相信,在这一千六百万中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是“代表性的”生活。每一种生活,包括我自己的,都是独一无二并且有意义的生活。“以偏概全”是每一个,包括现在写文章的我,常犯的错误。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盲人。所以我依赖我的朋友,看到的文章,听到的思想来告诉我我没有看到的那一面的样子,这些声音无论是同意,反对,补充或质疑,他们的总和一定比我看到的部分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的样子。而让我感到困惑的,就是在论坛里面的论战为什么屡屡演变成为人身攻击。论战中的盲人太急于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先停下来倾听一下,因为他们断定自己看到的世界。问题的核心在于,不是你看的错了,而是事物的复杂度超过自己一个人可以看到的范围。

为什么对于一个事物的描述只能有一种呢?为什么一件东西不能同时是红的,又是白的,还是绿的,甚至也是黑的呢?为什么它不可以既是大的,又是小的?这些不同的特征难道不能同时属于同一个物品吗?

只有当我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开始学会欣赏别人给出的答案。

《旅行的艺术》是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