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jianshuo发布的文章

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

我常用这个问题作为新想法的试金石“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最先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说法是:“Enjoy doing something or enjoy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你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吗?

多普达手机可以让我们在上面用GPRS和Windows Media Play看电视,“好棒呀!”“好酷呀!”大家欢呼。我的问题是,虽然我非常高兴能在手机上面看电视,觉得是技术的进步,但是,你真的喜欢在手机上面看电视吗?看着小小的屏幕,不连续的图像,还付着奇贵的GPRS费用,你真的喜欢用手机看电视吗?这就是典型的喜欢有这个功能(Enjoy being able to watch TV on mobile phone),而不喜欢用这个功能(Enjoy watching TV on mobile phone)。刨根问底,真正喜欢的还是这个可以看电视的这个可能性。

关于生活,这也适用

多少人喜欢住在大城市,北京,上海呀什么的。他们非常自豪的宣称:这里有最好的演出,这里有一流的博物馆,这里有。。。不过,有多少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真正经常去看演出,或者泡在博物馆呢?追根到底,还是喜欢有之,而不是喜欢用之。这也就是大多数纽约人没有上过帝国大厦,大多数上海人不曾登过东方明珠的原因。

老冒曾经抱怨,当UUZone没有黑名单的功能的时候,用户吵着闹着要这个功能,说没有黑名单心里不踏实。当老冒的团队辛辛苦苦地把这个功能作出来的时候,使用率却又低得出奇。用户只是喜欢有之,而不喜欢用之罢了。

用户很少能分得清,他们喜欢有哪些,喜欢用哪些。功能提供者更是很难分得清了。

用脚投票,而不是用嘴投票

关于任何新功能,要让用户用行动投票,而不是用嘴巴投票。迪斯尼的小路,是先种出草坪,让行人去踩,踩出些印记,在沿着印记铺路,这就是AdaptivePath的理论基础。关于类目编辑,应该有个“其它”,当其他里面的类目的某种类型占多数的时候,再开出一个新的类目。而不是听太多的建议,如果听到很多,真加上去了,反而无人问津。

所以易用性的大牛Jacob就说:易用性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不要听用户的。要通过观察,而不是问询得到设计的依据。这就是观察用户“喜欢用什么,而不是用户喜欢有什么”。

享受有的,而不要去争没有的

在生活里面,时刻分清“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对我也受益匪浅。以为有钱会快乐,但是当自己有小钱的时候不快乐,有大钱的时候,未必会快乐。关于钱,可能更多的是“喜欢可以买大房子”的感觉而不是住在大房子里的感觉。记得上次,和我的可爱的太太路过安福路的小洋房,我非常喜欢,可爱的太太说,我们回去攒钱买下来。我说,我们在这里坐一会儿吧。真的买了下来,不见得会有时间和心情,这样认真的端详它,并享受春天的阳光和懒散了。我们的智慧总超不过古人的智慧,所谓的“书非借不可读也”,所谓的“晒太阳的渔夫的故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旅行刚刚回到家里,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搭个藤椅,放张小桌,写些随想,很幸福。对了,自从买了这带院子的大房子,已经有多少时间没有坐在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呆着了?上一次估计是去年的秋天了。。。看来,我要停一下,把我以前买的好茶拿出来。不断的买好茶,岂是为了“可以喝好茶”的成就感?再好的茶,不喝它,束之高阁,而想买更好的东西来,这或许就是所有不幸福的根源。

blog是草,大众Wiki是鹰

blog就像生物链中的草,一点点养分就可以生活;Wiki像食物链里的鹰,处于食物链的上端。维护一个blog,一个作者,若干读者就足够了,成本低,牵涉面小,所以生命力强。虽然每天有无数的人放弃刚刚开始几周的blog,但是更多的人又开始了,于是像草原一样,浩浩荡荡,巍为壮观。只有一个人贡献,不叫大众Wiki。大众Wiki需要更多的人,跟多的精力,以及更多的读者,所以数量就少,所以在一个领域,有了一只成功的”鹰”以后,其他的”鹰”就很难存活。像Wikipedia这样的网站,仅全球的人力,才只出了几个而已。

我所说的大众Wiki,只得就像Wikipedia这样的需要很多人贡献,集众人的力量才做得出来的浩大工程。当然,如果把Wiki作为个人或公司内部的信息发布工具(仅仅作为工具),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RojoChris,就把Rojo网站上的几乎所有静态页面,比如Rojo TourAbout Us等全用Wiki编辑了。

我的故事,或许是通用的故事

我在2002年开始写blog,一天一篇,有人看也写,每人看也写,一晃过去了快三年。很庆幸还没有成为烈士。

我也在2003年第一次参与到wikipedia去,写写东西,结果,那只是几天的热度。

我自己架了一个,开始了一个我的城市,我的汽车站计划,结果到现在,虽然几乎每两天就有热心人上来修修补补,还是成不了规模,我也渐渐的快要放弃了,但是基于我任何URL一旦上线,决不轻易移除的原则,还是留在那里。

我的故事估计也是很多人的故事吧。

如果后面的部分

我的结论是,如果一件事情,一个网站的生存哲学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来这里,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网站应该多花些时间想想如何让如果后面的描述成立,而不要太专注于考虑当如果的条件成立后做的事情。如果网站的前提是,如果对于一个个人已经很有用,当有很多人加入的时候更有用,那才是比较容易的道路。Del.icio.us和365key就是这种模式。

大家都在问,客齐集一下冒出了这么多的竞争对手,大家随便写些代码就可以复制一个客齐集出来(或者说复制一个craigslist出来),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其实,分类的想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果足够多的人来登分类信息,足够多的人来看,那么。。。”客齐集要做的,就是把如果后面的这个条件做出来,而不是先做出个平台,等着“如果”从天上掉下来。而如何让如果的部分成立,那就是我的工作了。

网站成功的关键

故事

去年的12月13日,我在Redmond参加了一个几个人的小聚(meetup),题目是关于Windows Media的。其中有几个著名的人物,包括Robert Scoble。结束了,剩下四个人,我,Robert, 还有来自Heypix.com的两个创始人,EricJames。后来才知道,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是想向Robert展示一下他们刚刚做好的Heypix.com网站。Demo很酷,只是几分钟,他们希望听一下Robert的想法,并帮他们写些review。当时,离Heypix.com正式上线发布还有三天。晚上,他们顺便送我回西雅图的旅店,并且将他们早上借的一辆超大的车还到西雅图机场。

他们公司在波士顿,当天早上飞到西雅图,就是为了下午的一个聚会以及晚上的一个几分钟的演示,当晚,他们就回到西雅图机场,乘飞机回到波士顿。估计回到波士顿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了。

这是我在西雅图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启发我办个人摄影展的Live Girl Theatre)。

4个月后,当我离开微软的时候,我给Eric发了封信,告诉他我的变化,他们回信说,“我们也有些变化”。Heypix刚刚被CNET收购。这一切,只花了四个月。

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网站是什么?

网站首先是技术的。但是,网站绝不仅仅靠技术。靠技术作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的不是很多,Google算是一个,但更多的,绝大多数,靠的是主意。但是,作为一个网站,除了技术和主意,有太多太多其他的东西,而这些,常常是成就一个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主意很廉价

那天,和Tom聊天在金茂的顶层聊天。他刚刚完成了对Del.icio.us的投资,显然还在对新的想法的密切关注中。我提及我在2000年在公司内部网开发的一个小工具,就是Desktop Application Team内部的一个知识共享服务器,在客户端的注册表加一个键值,用户可以看到任何互联网上有趣的东西,点右键,就可以把它加到我们组的公用书签里,并且还可以指定一个类目,是自由书写的,我们现在把它叫做tag。说白了,完完全全的一个del.icio.us… 其实,我的意思是,在2000年,甚至在以前,有del.icio.us的想法的人在世界范围内岂止几百,但是,为什么只有del.icio.us成功?主意本身很廉价,很不值钱,除非加上适当强有力的信心和资金,才可以造就一个新的神话。

技术很廉价

我挺惭愧的。我还是很标榜自己是做技术的,虽然很久没有写过程序,也没有配过SQL Server了。我曾经坚持认为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现在,不那么坚持了。在微软的六年,我换了六个不同的职位,从技术开始,随着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自然而然的渐渐远离了技术。慢慢的发现技术在很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的具有决定因素。在上马一个IT项目和用传统手工流程之间,我已经不那么理所当然的选择高科技的方法了,因为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要的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而不是技术。业务的要求,永远高于程序员求知欲和程序员的那一点点成就感。所以,也就不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原来认为很傻的做法,在一个又一个场合重复着。原来,他们本身就是最聪明的做法。我再也不会笑话CTRIP用传真的方式甚至口头确认的方式处理订单了。对于现状,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方式了。

什么最重要呢?

既然主意和技术都不重要,那什么最重要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没有答案,对于不同的网站,答案必然也不相同。但是,我觉得至少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信心和坚持

回到我刚刚的故事,作出一个图片共享软件可能只要一个月,但是,相信它的价值,并愿意从美国东海岸飞到西海岸,当天往返,就是一个几分钟的演示,能做到的人不多。据我所知,他们当时并不非常有钱。

做一个类似于Del.icio.us的网站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我记得当时我用了一晚上),但是非常严肃的运作它,并坚持一年,两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当竞争开始火热,当很多人告诉过你说这个主意并不是个好主意的时候。

马后炮太容易了。“我当年也有这个想法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开头。

泼冷水也很容易。当一个网站成功以后,没有一个人会记得,一年前或两年,就是自己曾经说过,这个东西肯定成功不了。因为,说的时候,本来就是事不关己的评论而已。我记得很清楚,百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说过他不会成功“不就是一个Google的拷贝吗?”;搜狐的网站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篇新闻稿,说张朝阳要做一个搜索的门户云云。我在没有看到网站的时候,就已经胸有成竹的下了结论:又是一个简单的拷贝,不会成功。。。几年过去了,人成熟了些,回顾那些言论,挺不好意思的。说说不要钱,所以,就说说了。

就是在别人说一说而已的环境下,信心和坚持就尤为重要。除非有人拿钱买了筹码要来和我赌钱,我都不会太在意这个人的第一反应似的说法,说说,毕竟很容易。说说,仅此而已。

功夫在线下

2001年,我刚刚做微软亚洲社区项目的时候,办过一个聚会,记得期间,和PCHOME的李钟伟同学谈得很投机。我非常赞同钟伟兄说的一句话“搞社区,功夫在线下”。所以,PCHOME有了阵容庞大的大学记者团,有了源源不断的硬件测评;所以,有了上百万次的上海电信ADSL安装人员将PCHOME.NET作为示例站点演示;所以有了今天的PCHOME。刘韧前辈个人的影响力(当然是线下的)成就了donews。一个网站如果没有线下的真实的部分,如何才能变大呢?突然想起来,Rojo.com的CEO Chris那天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他们厂房一样办公室里向我完整的演示Rojo,是不是也算是一种线下活动呢?哈哈。至少我已经在我的blog里面提到Rojo不只五次了。这五次的提及,是多少在线的广告都不可能让我,一个普通的用户,做的事情。

资金很重要

硅谷的奇迹,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梦想造就,而是风险投资在那里大出了风头。找钱很容易是硅谷的优势。Apple, Yahoo!, Netscape, 和eBay,多少湾区的传奇,其实还是风险投资的传奇。做一个好东西很容易,让所有人都知道不容易。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前,我在做愤青的时候,看到有些挺烂的东西反倒广告做的到处都是,用户节节攀升的时候会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钱吗?”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哈哈。的确没什么了不起,没别的,就是有钱。”资金在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是很重要的因素了。

性格很重要

每个网站其实还是有它自己的性格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什么,不做什么。也就决定了用户的选择。Donews就是那一种“士”文化,让人觉得无论IT圈子有多少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那里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新;OnlyLady就是那种女孩子喜欢的细腻,以及琐碎;hao123要的就是土,“我就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我就是这样让你方便一点点”。。。对于资金充足的网站,比如我们在NASDAQ的那几位,性格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对于更多的所谓特色网站来说,在大鳄的池子里存活,靠的还是性格。。。

好了,东拉西扯,让大家见笑了。所思所想,和这两个月做客齐集的感受相关。我现在丽江的一个小茶馆里,天已经全黑了,玉龙雪山也看不到了,只有延绵在山上的灯火。

注一:blog上面有人说我为客齐集做广告,觉得挺有趣。我在我自己的blog上面,写自己的东西,做我自己的广告,可以吗?这就是blog和BBS的区别,一个非常细微的区别:BBS是公共场所,我在此,你也在此。你写,我就得看,如果你说得不对,我就要说几句。blog里,“这是我的地方,这是我的客厅,有我喜欢的东西。。欢迎大家来坐坐。”觉得有道理,和上几句。没道理,下回不要来就是了,没必要摔个瓶子,在墙上刷点东西。
注二:最近又有投诉,说客齐集的论坛言论不自由。重新郁闷一遍。

《旅行的邀约》摄影展闭展辞

经过两个月的空想,4天的筹备,两天的布展,30天的展览,我,Claire庆胜《旅行的邀约》个人摄影展于昨天闭幕了。比起开幕时的仓促,闭幕不见得好太多。因为,在4月1日到30日的一个月期间,大家在上海的日子少,离开得多。Claire已经有重新投入她喜欢的香港和泰国了,庆胜几乎一直在北京出差,而我在闭展的当日,已经在泸沽湖畔(EN)了。真有种发了邀约,自己却溜掉的感觉。

关于影展

这是我第一次办个人摄影展,能办成这样,已经是大大的出乎我的预料了。Claire在她的blog里面是这样的描述摄影展的开端的:

还是今年二月在仙炙轩的那次下午茶,Jianshuo无意间聊起摄影展的想法,引起了众人热烈的讨论。刚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独自旅行归来的我,早已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又被这个新奇的idea所吸引,跃跃欲试了。Jianshuo在美国旅行,路过一个非常fancy的展览,其中的绘画作品令他喜欢备至。这时从一旁走来一个粗糙黑胖的女人,热情地介绍说,这些都是我家男人平日里画的,我们都是工人。是的,艺术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只是看你怎么去看待它。上海,这座东海之滨,浦江之畔的繁华都市,迅速崛起的除了五光十色的浮躁,我们是否也应期待更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去执起画笔,去端起相机,去抚摸音乐,去创作话剧。

Claire的说法基本正确,但是,我在摄影展的入门处写的一段简介,可能更加代表我的想法:

THIS IS NOT A PHOTOGRAPHY EXHIBITION. It is the behavior exhibition of three bloggers: Jianshuo Wang (http://home.wangjianshuo.com), Claire (http://home.wangjianshuo.com/claire), and Edward Wang (http://www.nikonfans.org). Just as blogging inspires normal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although they are not writer or journalist), this pers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inspires everyone to do something crazy, something they typically think only those professionals can do. We call it GRASSROOT ART IN SHANGHAI.

关于为什么要办这个摄影展,我最主要是出于几个想法。

记住些什么

我经常问我的朋友:在2004年,你还记得你做了哪几年事情?在2003年呢?那么2002年呢?答案常常需要n长时间,并且,很少有人能够列出超过五条。这让人觉得尴尬。

2004年,整整的365天呀。我们每天都很忙,忙得没有时间去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忙什么呢?

几乎每一次,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能给人留下记忆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追逐的东西;让我们忘得最快的,反而是我们说很忙时所用来推托的那些事情。

我在2004年,有印象的就几件事情:我徒步访问了所有上海的星巴克(EN);我骑车去了太湖 (EN),以及(几乎)到达了东经119度,北纬30度 (EN) 的那个整数的经纬度点。其他的,常规的事情,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关于2005年,在年初的时候,我就设想,今年我要记住的三件事情:办一个基金会,办一个个人画展,和在青岛办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这前两件都已经完成了,让我很有成就感。画展,就是我在2005年的一个标记,让我在今后的十年中,记得些东西。庆胜说:我参加摄影展的目的,就是在展室里拍张照片,以后给自己的孙子看,告诉他他的爷爷在30岁之前就办过摄影展。我大笑不止,因为,骨子里,我也有这种想法。

不自我设限

我学理工科,一直在搞软件,虽然拍过很多照片,却从来没有过超过专业级的相机,更不觉得自己的摄影技术如何。所以,关于办摄影展的想法,从来就没有过。直到那次在美国见到的一个画展启发我,让我开始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办个什么展?其实,从来没有人很人规定我不能去做,那就去做吧。于是,我们就在苏州河边的艺术区里,租了半个厂房,把照片冲成A4大小,到宜家买了像框,陈列出50幅大些的照片,并在一堵墙上贴了170张小点的照片,摄影展就这样开张了。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不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却以为是环境所致。去做,永远比去想要来的难些,但是更有意义些。我常开玩笑说:其实,只要有很多人听说几个非常业余的人也办了个摄影展这个消息,并且引发一些“他们能干这个,我为什么不能干哪个”一类的思考,摄影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到宁可大家都知道这个展览,而不真的来看。:-) 因为展览本身最独特的部分,就是这种“我为什么不能。。。”这句话。

bullfinch的评论倒是我所期待的:

关于这次摄影展,我觉得确实如海报上所写的那样“这不是一个摄影展”,因为虽说照片的质量的确不错,但是要说水平如何如何高,那可能还是属于恭维话。。。

摄影展本身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关注,在blogging世界里,据不完全统计,有50个blogger提及了本次展览,也获得了uuzone的慷慨赞助,美国National Public Radio也作了采访。其实,它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至少,我开始更有信心,就像办摄影展一样,有什么不能办呢?我要感谢所有为这次摄影展提供过帮助的人们,Claire那里有一张比较完整的致谢列表,在此就不再重述了。

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

早在1992年到95年,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互联网,流行的说法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哈哈。那时候,网络和真实的世界彻底的脱节了,而这正是网络让人为之兴奋的本质的东西。我记得,在96年,在学校图书馆的unix终端,第一次瞄了一眼欧洲某研究机构的网页,觉得兴奋得好像整个世界已经在手中了。之后的几年,好像和在大洋的那一边的人聊个天什么的,比和朋友面对面的喝茶更Cool…

十年过去了,很多的东西都变了。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冲向互联网,拥抱那种“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感觉的时候,很多老网民,却开始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感觉,就是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

上周五,有幸和eBay的创始人Pierre进行了一个电话会议,从始至终,Pierre建议的,就是保留互联网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声音(human voice),这对一个现在的网站,非常重要。无独有偶,这和这几天我的见闻出奇的一致。

就像Craigslist之后有个Craigs,eBay后面有个Griff(很遗憾没能在San Jose见到他。Rachel曾经试图带我去看他的),MovableType后面有Mena(我在Six Apart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她),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是新的公司后面,开始有了一个代言人,一个真实的声音。Robert Scoble的出现,让微软不再冰冷和遥远,Google里方方面面的人也开始写Google Blog…这些都是互联网后面真实的人的声音。社区显然对真实的人的声音更感兴趣。

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真实感有了可能。Blog让很多人更真实。当然绝大多数的blog还是匿名的,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一真实的姓名写作的blogger,像Isaac Maokeso (我忽然好奇起来,为什么2003年毛向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blog第一人,从2005年开始,Keso就忽然热起来,成为中国blog世界的新的主角了?),Social Network Software (SNS)推波助澜,上面的人,都有名有姓,有照片,有朋友关系,真是越来越真实起来了。在新的网络上面,已经有人在喊,不要把我当成一条狗了!“我是真实的人呀!你看,这是我blog,上面记录的是我的生活,这是我的朋友圈,这是我的照片库,这里还有我纪录的声音,想听听吗?”

我做的客齐集,也会沿着真实的路走下去。我会接着不断的细分地域,细分到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步行距离里面联系,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网下去,把互联网变成一个和电话一样的工具,让真实的东西(看得到的笑脸,听得到的声响)慢慢的填满互联网空荡的空间。

硅谷的形成 – 上海商学院归来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可以抢到上海商学院这个很牛的校名的。作为客齐集职业发展论坛的第二站,今天下午去了位于黄浦江奉贤一边的上海商学院。在开始的的时候,我忽然突发奇想,说,“商学院和斯坦福很像”。我画了个图,

sfo.PNG
其中Sunnyvale 和 Mout View的位置画错了,但是懒得改了。这里是准确的。

同学们显然对这些名字不熟悉,我就一个一个给大家讲,就像老爷爷将童话一样。

“从前,有一所大学,名字叫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非常支持把大学的校门打开,并鼓励创业。。。

“只后,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有一个叫H什么和一个P什么的,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惠普。”

大家开始笑了。

“之后又有几家公司诞生,挺有名的。在Sunnyvale,有一家公司,大家可能听说过:Intel。之后又有了Yahoo!。在Palo Alto,另外一家,叫CISCO。在Cupertino,又有了Apple。在Mount View,出现了Netscape和Google,在San Jose,有了eBay。。。”

我每写一个名字,就会有一阵笑声,看起来,这些公司,大家还是听说过的。这些小城,和那些著名的公司,就撒落在US101公路的两旁。

我又画了个图,是关于上海,莘庄,闵行,奉贤,以及贯穿他们的A4莘奉金高速公路。我说,商学院的这个位置和Stanford很像呢。

这句话是开玩笑的,不过,有一点,我倒是觉得上海商学院做得很好,比交大还好,那就是把教室打开,把校园打开,开始考虑把更多的著名企业的人请到校园里面来,甚至把一些课程的第一周概览的时间,交给外面的有工作经验的人来上,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举措。如果校长坚持,院长坚持,老师坚持这样做的话,谁也不该担保,在奉贤不能出一个硅谷。当然,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在制约,资金支持,人才的投入等等,但是,想一想可以吗?我非常鼓励在商学院的学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些

我非常喜欢做这样的公益的活动。当然,也感谢客齐集给我这样的机会。虽然这只是系列讲座的第二站,还有很多站要去,我已经有很多的志愿者愿意到大学里面,和学生分享自己在大学的故事。刘润也在这个领域作了很多工作。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的。

附:前两场讲座:

上海财经大学 4月16日 140人
上海商学院 4月26日 120人

社区精神!

在客齐集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一个月,每天都在兴奋中度过,有无数好想法,认识n多优秀的人,这的确是件幸福的事情。

今天在和负责美国的社区的Rachel同学聊天(她在eBay的珠宝楼里),她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同意:有很多事情是可以用指标衡量的,而社区精神和热情,只能感觉,而不能用数字衡量。

我曾经有些犹豫不定。我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把客齐集做得很透明,让自己可以像在自己的blog上一样,让用户之间没有距离的联系一起,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用户在一起。

但是,又有太多的原因是这样做有些艰难。公关方面的考虑是其一,如果作为个人,任何的言论都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作为公司的发言人,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说法,就来不得那么随意了。尤其是媒体有时候会取其中的一句,放在某份报纸上,如果再加上一点点负面的评论,估计一年又一次,就够焦头烂额了。:-) 所以我挺佩服Robert的勇气,以及微软公关的容忍。Robert那天在Redmond的小餐馆里对我说:小心,不要被关起来。我说:哪会呢。但是看起来,如果因为blog导致公司的任何问题,估计还不如我一个人被关起来来的简单呢。:-)

关于商业秘密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谁都不想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有意无意的谈到公司对未来的想法。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真是把自己放在靶子中间,让大家来射了。

不过,考虑再三,“社区精神”这个词提醒我,对于客齐集和对于我来说,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社区精神,风险对于它来说,算不了什么。其实,我的生活很透明, 想法也很透明。。。。我要的是一个真实的,阳光的,透明的社区,一个可以给最终的用户带来帮助的社区,这种信任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决定:

1. 我会开始把客齐集放到我的中文的blog的话题中。
2. 我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和每一个在客齐集的用户上面,多有些聚会,多有些书信交流。业务的指标重要,但是感觉对于人来说,更重要。我应该会坚持,社区精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5月14日,星期六,下午2:00我会在人民广场的星巴克等着我的第一次客齐集社区聚会。我想,它应该就像Wangjianshuo’s Blog Meetup,或者2003年初,和Isaac, Mao, hengge的聚会那样,不需要很多的宣传,不需要很大的规模,能有三四个人,喝喝咖啡,海阔天空的闲聊一阵,多幸福呀。

注一:现在San Jose阳光灿烂,典型的加利福尼亚的阳光。eBay的eBay Park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安静。
注二:前一段,客齐集的社区里的气氛不对,让我蛮郁闷的。
补注三:keso的手真快,刚写好,就被他加到365key里了。

什么样的社区?

3/14/2005 9:12 PM | Jian Shuo Wang

多谢子颖兄的评论,我建议你写篇Kijiji评论,不过真的没想到你夸得挺厉害,真不好意思了。

非常同意passby的看法,Hi-PDA成功的根源在于用户群太像了。想想手拿PDA而且喜欢来研究的人长什么样子?必然是:男性,20到28岁,有些钱,月入n千甚至一万但很少有月入2万的,IT背景。。。。。等等。不见的正确的猜测,但是八九不离十。所以有的产品的用户会形成社区,有些不会。各种车友会,话题不仅仅是车,就是因为用户阶层相近。奥拓会的常不愿与宝马奥迪会的为伍(年龄,收入,话题不似也)。所以Hi-PDA的讨论,是先看人,在看话题。人像,话题也像。不像PDA和车,很多的产品周围就没法形成社区,就像某牙膏品牌,就不可能聚齐一个用户的社区了。JACK说的没有目标,我猜也就是这个担心。

有些社区是以人与人的关系维系的,客齐集做到用户之间亲密无间到Hi-PDA的地步必不可能,和大学BBS也不能比,没有必要比。而另外一些社区是以需求维系的。上海的小房产中介里熙熙攘攘,买家不见得瞧得上卖家,卖家也不见得瞧得上买家,他们不见得会去讨论人生问题,但是以中介为中心,还是有个小小的社区 – 以需求为中心的社区。

以人维系的社区是闲来无事业要去泡泡的地方,以事维系的社区是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去的地方。社区只有人情,无事可谈,日渐稀落。高中的老同学录可为一例。社区里只有事,没有人情,总也做不大。刚刚发布一周不到的客齐集算作一例。做得比较好的,多是又有事,又有人的。Hi-PDA为偏重于人的楷模。CTRIP, eBay是偏重于事的。。。。

没有一个网站是天生有绝对优势的,就看怎么做。还望大家支持,并不吝以最“恶毒”最露骨的方式批判,只要能做得更好些。

华山医院进步了

例行体检。神经科。

“舌头伸去来”。
我照做了。
“眨眨眼睛!”
我照做了。

好大一个章,敲在体检证明上:神经正常。

比起几年前,同样在华山医院,他们就没有如此系统而有效的检测办法。

当时,医生问:
“你有精神病吗?”
我说:
“没有”。

得到了同样的一个合格。

转念一想,不对呀,几年前检测的是精神病,今年检查的是神经病。与时俱进呀!

她丢了结婚戒指

Faintzy 丢了她的戒指(),”兹”表示安慰。如果我戴了快两年的戒指丢了,我估计至少也是这样的伤心吧。

关于对美的占有

这让我联想到对美景的占有,尤其是对那些彩霞一样转瞬即逝的美景,让人在看到它的的时候是如此的焦虑,怕失去它之后自己的脑子里只剩空白。为了对抗焦虑,有了三种人。比如在森林里,有人会带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什么的,这好似“恋人的头发”,让人看到它,就有所回忆。结果呢?收藏的东西多是拿的时候看一眼,扔的时候再看一眼。有人把名字刻在树上,“某某到此一游”,以为这个地方从此次在某种意义上归他所有。更多的人拿起相机,咔嚓一声,就以为自己已经把美保存在了自己手里。而拍出的照片,除了向他人炫耀,对自己其实并无大用处。无论何种方式,却都有神奇的功效,让以前的焦虑顿时烟消云散,天真的以为美景已经在自己的手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温了。于是乎,再也懒得去看眼前的景物一眼,大步向前,匆匆离开,奔向下一个景点去了。。。

关于对爱的占有

对于爱也同样。对失去爱的焦虑,促使人去买戒指,拍婚纱照,越贵心里越踏实,好似爱如同手中的戒指一样,戒指在,爱情在,却不知多少的爱情,丢得比戒指还早。

抓住它

对于美景,我们应该学会画画,无论画出的东西多么拙劣和可笑,至少,在画的时候,你在关注画的东西。看一个杯子超过两分钟是一件令人尴尬和不知所措的行为,而在画的时候,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关注是必须的,一切都这么自然。

对于爱情,每一分钟都如美景一样值得欣赏。我建议画画,画自己的恋人,画她在梳妆,画他在除草,给他/她十分钟的关注,爱就在那些时刻,这些时刻远胜过一个小小的钻戒。

既然已经丢了,特此变着法的安慰一把刚刚丢失结婚戒指的faintzy.

注:此观点,是我读《旅行的艺术》时领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