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来问Wendy,“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打一个长途电话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接通?“我是记得小时候,很小的时候,有到单位的电话室排长队,让接线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接力到目的地,这个过程要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最终说上一句话。Wendy不记得。我就奇怪,说我们是在一个年代的人吗?
然后我就问她有没有见过一个邮电部的接线员用的本子,上面规定了所有的姓氏的解释读法,比如:王:三横一竖王;李:木子李;张,弓长张;章,立早张。。。这样当一个接线员把电话从洛阳转述给三门峡的接线员,再从三门峡到西安,在这个过程中间,姓名不会说错。Wendy说,没印象。这。。。我又问,我们真的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说起电话,我还是很兴奋的,一直就喜欢这个东西。想起来最早的时候,我有印象的时候,洛阳电话号码只有五位数,还有,就是那个时候在程控交换机以前的老式磁石交换机配脉冲式拨盘的电话机,就是一个大圆盘,手拨一下,拨几就哒哒哒哒哒哒的响几声的那种。嗒嗒声在电线的另外一边,导致磁石交换机的小铁片哒哒哒的被吸到相应的地方,号码拨全了,一组铜线组成的电路就接通了。这个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研究的东西,好在那个时候《少年科学》这样的认认真真做科普的读物。
可是Wendy不是很感兴趣。于是为了说明这个过程真的存在过,我想起来很小的时候玩的一个小把戏,就是拿普通电话,不用按键,也能拨打一些简单的电话:
拿起电话(任何的一部普通固定电话,只要不是手机),听到拨号音,用手迅速的按一下电话的压簧,按一下就代表一,四下就代表四。按得不能太慢,否则就挂断了;也不能太快,否则不起作用。我喜欢的号码是 1 1 4。为了拨114,你只要:
哒,等一秒,哒,等一秒,哒哒哒哒(按四下),就这样,114就接通了。
可能要练习几下,不熟练的时候常会拨到112去。
这个脉冲时代的把戏,在现在的音频/光纤时代,居然还被兼容,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和小时候(大约8岁吧)的生活之间,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我给Wendy演示了一下,颇为得意。这种得意,就和很小的时候刚刚学会的时候一模一样。都说音乐是一列列车,可以把人带回回忆中去,我觉得这个小把戏也一样,让我觉得回到了十岁以前的幸福生活去。本来想向更多的人炫耀一下,环顾MSN上面,已经没有人了,就写篇blog吧。
P.S. 还有一个我喜欢的关于电话的游戏,就是在电话里面放不同的音频的声音给别人听,6000Hz的声音,就是听不到,而1000到3000Hz的,听得很清楚。这证明电话真的只是传输400Hz到3400Hz的声音。
P.S.2 再一次证明,每个人当谈及他真正刚兴趣的东西,都会有无穷的精力。我已经很久(20年?)不研究这些东西了,不过正好在饭桌前谈起,一下子把以前记得的东西都一连串的想起来了。
先说圣诞元旦快乐…
看你blog一晃就一年多了….
还从没评论过….
今天看到此贴+竟然是第一个评论的人,所以我想留下个足迹…
原来童年的拨号秘籍是真的,记得当时我试了无数次都没有成功,好像记得传说中用那个方法打电话不会算钱,呵呵…
真的现在还可以吗?我待会去试试…
你的中文blog更新的速度,让我很舒服,正好能跟上我这个赛扬Cpu大脑的运行速度,刚好消化…
今天无意中看到王先生的博客集,一路浏览了好多篇,受益匪浅。
还刚好逮到这篇新鲜出炉的,不禁要留个爪印… 话说在我小学时代(80年代后期)还是用这种拨圆盘电话的,不过这个哒哒哒的技巧我从未知道过,直到刚才看完此文!声音频率的更是没有尝试过,只是想起了某些硅谷神话里面的哨子大王..
第二次留言。
被您那个6000Hz吓到。。。下载了就播放,耳机声音本来就不小,结果。。。
那么0怎么拨啊?
我太老土了,这种玩法,我听都没听说过。第一次打电话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结结巴巴的。并且,您知道,那个时候,电话费是很贵的,如果拿电话来玩,是要被挨骂的!
那么早的电话,能用得上的人可是很少的
所以,即便是同一年代的人,也可能处在不同时代
好比现在,城里的孩子进入信息时代,而农村的小孩工业时代的生活还过不着
哈哈,有意思。
怎么在电话里面放不同的音频声音?可以教我一下吗??
我也会玩电话叉簧拨号,^_^
以前无意中发现,短按一下叉簧,等待拨号音就没了,后来试试拨打查时间的电话,嘿,通了.
祝你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一直关注你的blog,虽然经常潜水
我挺喜欢看你的BLOG,有时候也很不喜欢看你的BLOG,但是我现在又来看你的BLOG,希望你不会介意。(订了你的RSS了)
My blog:
http://blog.run2me.com/jiangyouxiaozi/
(听景777)
我可是期期都定的。
少年科学,还有”科学画报”
0比较麻烦,需要按10次,而不是不按。
虽然不是您那个年代的,但以前上学的时候穷,到处寻找免费打电话的秘笈,误打误撞,找到了这个,以前的时候旅馆有封锁电话,所以可以用这个方式打长途。
0在拨盘的最左下角,10次。
音频文件,我的链接里面有,6000Hz, 1000Hz,和3000Hz的。
挺有意思!
尤其喜欢这句——“这个脉冲时代的把戏,在现在的音频/光纤时代,居然还被兼容,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和小时候(大约8岁吧)的生活之间,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你知道2600.com吗或者知道米特尼克吧!你的这篇文件使我想起了99年那会总去上2600 的时光
你说的那会的电话时代是存在很多有趣的事情的,就是脉冲频率方面的,呵呵
呵呵~王兄可以改行当社会学家了~
试过,114打通没问题,只是不知道计不计费
应该要计费的!我小时候也玩过,我爸所在的村委会里的电话拨键盘平常是锁着的,不让人随便打。有个通信员,要打他用开锁。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
我就试过用这种方法拨打电话,真灵!没想到,20年后,这个方法仍然管用!
呵呵,我也玩过有点life hacker的意思哦.
我还听说国外有人通过模仿拨号音频的声音就能拨号呢
《少年科学》,呵呵,我记得小时候那里面每一期的模型我都自己做,有各种型号的飞机,有时候还有船,做出来特有成就感,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当年还用NEC的模拟电话,跟现在的小灵通有点像,想现在已经可以用手机上网,看word,玩游戏了。
world is crazy!
通过搜索 donews 的相似页面看到了您的可以算是blog吧,然后一不小心看到了这一篇文章,上面说从洛阳到三门峡再到西安。你说你是上海人,是不是老家是 洛阳或者三门峡的啊,嘿嘿,我是三门峡人呵呵,不过我年轻,没有遇到过你说的这种状况。
经常浏览你的博客,从没有流过言。非常赞赏王先生对生活的态度,受益匪浅。
内心之中充满了敬意和感谢,这种感谢会体现在生活工作中。
忘了说一句,你的英文版我也喜欢,总想跟上一篇,觉得英文表述不是很到位也就罢了。
现在在美国,有机会去尼亚加拉瀑布,拍了一些照片,不知道能否传上去共享。
我来听你聊,不错,学习了。
哈哈,那天从ICS上看到你的小采访,我老公说这个人真是个质量很高的雷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