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管理

我承认我作弊了

前不久写付费代码,192行PK两万行,我承认我作弊了。

1. 忽略细节

因为我没有介入到任何细节里面去,仅仅知道财务需求,业务需求是什么,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就忽略了。大多数让大家头疼的问题我根本就不知道,更不要说有解决方案,但问题是,眼不见心为静,可以专心思考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是全新的眼睛的好处。有人说Think out of box。当不知道box在哪里的时候,想在外面太容易了。这和想象力无关。跳出来显然比从外面看要难。

2. 跨界

这是另外一个天然的优势。让CEO忘记业务的各个部分就和让Dev忘记细节一样难。因为可以全局的思考问题,代码乱的时候,说明是业务乱,我可以直接去改业务,而不纠缠。在全局思考问题的确比局部容易很多。

3. 创立者的道德优势

因为系统的大多数地方是我构建的,打破的时候没有任何心理负担,顶多说一句:“哪个傻人设计的?”如果这个傻人就是自己,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如果对于别人的代码,很容易被听成人身攻击。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案还要估计是否成为了当众羞辱另外一个人。自己的自己打破太容易了,一句“我错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一句“你错了”带来的与人自尊心相关的东西太多了。如何让这个公司里最好的主意浮出水面,而不是谁提出来的,是一个公司成功的关键。

但这三点,虽然每个人做起来比我难一点(这点我必须承认),但如果我们意识到,就进入了下一个境界了。

压制了贬义词就压制了褒义词

那天我提到Hacker的反叛精神,有人问:如果无法无天怎么办?如果。。。怎么办?我说,要的就是无法无天。

同义词的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说法很容易让人代替思考。

我在想,其实当我们用褒义词形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很接受;但是如果拿贬义词形容同一个行为的时候,我们就反对。但关键,正如同义的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定义所揭示的那样,这个褒贬代表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好坏,而仅仅是观察者的好恶。如果是这样,排除了自己的好恶,你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真正想明白一件事情,是用贬义词对这个事情描述一下,如果依然能够接受,才是真正接受,否则仅仅是一个语言游戏,并没有思考到事情的本质。当我们压制了贬义词,就压制了褒义词,因为这两个就像用两个reference到同一个内存地址的变量,改动了一个,另一个也就改变了。

怂恿就是鼓励,吹捧就是赞扬,武断就是果断。如果当自己理直气壮的内心接受别人用贬义词来形容自己的时候,就是真正坚定的时候。

比如创业公司因为尝试太多,随时上线导致了服务器不稳定。第一个想法就是加流程保证服务器稳定,但当我们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就必须接受我们在压制创新。这很难接受。对于服务器的down,eBay的办公室里面写着一秒钟的宕机意味着多少多少美金,一看就是不懂技术的CEO的思路。而Facebook的墙上写着: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Move fast我所欲也,not break things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break things而move fast也。

我们太容易头疼医头,而忽略了它带来的副作用。问个问题:当一家创业公司如果一年了都没有服务器瘫痪一回,是不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是因为系统维护做得太好了的可能性大一点,还是跑得不够快的可能能性大呢?

 

德鲁克真的过时了吗?

前不久听到Paul Graham的一段演讲,其中提到的几句话把我笑疯了。我觉得他真的描述的太形象了。的确就是这样!他这样描述绝大多数的公司环境:

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时间出现在公司里面。后面的逻辑是,虽然公司没法保证每个人都在工作,但至少可以保证每个人不在玩儿。只要你不在玩儿,那你一定在工作,对吧?

在公司的环境里面,真正工作的时候,看起来特别象在偷懒,你在发呆,在踱步!而不创造任何东西的时候,看起来是在工作,比如作为一个非主角的参会者,你只需要窝在椅子里面,表现出专心的样子就好了。时间很容易就这样舒服的过去了。

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真正有什么好办法衡量脑力劳动者,比如作家,或者程序员。因为无法衡量,只能用平均的方法,好的程序员比差的可能好一百倍(准确地说,一个在创造巨大价值,一个在摧毁价值),但工资差别超过5倍就有人叫不公平了。根本是因为连开发者自己都无法衡量自己的价值。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公司组织方式。我们的管理大多传承自德鲁克老人家。他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为了管理生产线的工人开始考虑管理,并由此产生的现代管理学,但这种方式对于2012年后的互联网公司是否还是最佳的模式呢?

谁创造价值谁保留价值

现在的公司结构,包括创业公司,还是使用雇员和雇主的关系为主。是不是现在的投资商和创业者的关系是一种更先进的关系呢?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对于公司里面任何一个工程师写的东西,如果这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他的估值将会是多少?我会觉得有的一钱不值,我不会花钱去买这个产品的。有的,可能我愿意花20万,甚至上百万去买。看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世界,大概也是这样的两级分化。好的作品,它的市场价值是远大于任何人能够拿到的工资的。

如果用一种Investor/Startup的模式去改造现有的公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Developer是创造价值的人。他们写的程序(我是指好的程序)在提高很多人的效率。他们创造的价值如果有好的方式显现,并且让他们可以保留创造的价值,一定会极大的促进每个人的价值创造活动。

但衡量太难了。所谓公司,就是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情,因为现在很少能一个人把从程序,到服务器,到财务到销售到市场,到客服的所有事情都完成。一旦很多人在一起工作,就很难分得开HR和Dev的工作到底占得比例是什么,所以只能平均。即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公司内还是相当的共产主义的,基本上是大锅饭。如果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多了5倍的工资,大家会喊不公平,但在收购的时候,付给被收购的公司几百万美金,大家觉得很正常。这就是因为被收购公司有市场价格,但内部的员工没有。

Open Source的方式或许可以一试

如何打破现在的公司机制?开源社区的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第一,灵活的工作场所。家里有时其实是比公司更高效的工作场所,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可以关起门的房间。开源社区的工作很多是在家里完成的。

第二,结果导向。当一个开源社区的产品发布的时候,没有人在乎作者在哪里,每天是不是“看起来”工作努力。大家要的仅仅是优秀的软件,而且大家可以容易的判断这一点。

第三,署名!!!!我刚刚注意到这一点。为什么在出版领域,作者,记者,专栏作家,甚至blogger,微博,都是署名的,而只有程序员在大多数软件和互联网公司是不署名的?署名是很重要的权力,为什么号称先进的软件/互联网行业没有采纳呢?

第四,公众检验。开源社区的好处是,它让我们不封闭与自己的小环境里面,更好的判断。想想一下,如果当知道自己的代码即将署名的公开给整个世界,作为程序员会有什么心里变化?开源和署名让好的和坏的都一起暴露在公共世界,而这可能是合理的衡量程序的好坏和结果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吧。

2012年9月6号,我们就会尝试这种方法,开始逐步把一些代码开源,小排Hax的项目将在那个时候开源发布,把我们的代码供大家随意浏览,无偿使用。我会把尝试的结果在晚些和大家分享。

P.S. 最近我受Paul Graham影响很大,很多的想法直接或者间接受Paul影响,好的想法归他,不靠谱的归我。

入静和入世

本文受Paul Graham的Maker’s Schedule, Manager’s Schedule启发而作,建议大家有空去读一下。

人有两种思考状态,我将一种称为入境,另一种称为入世。

入静

程序员和作家需要的是一种入静的状态。他们需要整段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才可以工作。一个下午三点种的会议,哪怕仅仅持续15分钟,一个下午就会因此废了。问题不是会议占据的时间,关键问题是会议把一个下午分成了两块,让每块都不够大,都不足以入静。因为对于下午废掉的担心,上午的工作也受到影响,不太敢开始解决真正困难的问题。所以整天都在一种心神不宁的状态。

人的大脑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是非常精密的,需要我们细心体会的工作状态。一个典型的程序员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上想到今天有一整天的整块时间,能够躲在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开始写代码,想想就是件高兴的事情。然后开始打开代码,开始看,开始象电脑一样处理,慢慢的,世界安静了,问题浮现了,头脑里的问号产生了。怎么解决呢?怎么解决呢?怎么解决呢?。。。。开始思考了。开始发呆了。。。开始写点东西,跑一跑,又引入了一个新的问号。。。这就是入静的状态。

在足够长的思考这件事情的空余,或许要上一下厕所,在路上遇到同时打招呼,但脑子还在那个状态,打招呼的是谁不记得了,也不想去注意,以免思路被打乱。然后回到座位上,脑子里其实彻底没有去过厕所的记忆,而继续思考。。。中午吃饭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最好,接着在那个状态里。。。或者随便聊点轻松的话题,并没有大碍,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东西。这样下午可以相对容易的回到短暂离开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明意识在放松,潜意识其实还在连续的工作。

这种入境的状态就像睡觉。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凌晨三点的一个电话对于睡眠意味着什么吧。

在会多的公司,程序员会自己觉得效率特低,归罪于会多,其实不是会多,而是打断。

入世

还有另外一种人,姑且叫做入世的人。他们的时间是按小时划分的,每个小时总要换一个会,在哪里和谁开会不重要,重要的是过一个小时一定有会。如果在两个会之间空出来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反而是浪费时间,一定要想办法填满。找谁聊聊呢?给谁打个电话呢?旅游者是这种工作方式的极致表现。到一个地方仅有的几十个小时,一定要用活动填满,每一个小时一定要换一个地方,才能够不辜负大老远来一趟。经理,商人,投资人,甚至服务员都是这种状态。很难想象一个卖菜的不和人打交道而仅仅静思会有生计。一个证券交易员哪怕十分钟不和另外的人发生交易就会亏钱,商人必须不断的和人打交道,认识其他的商人,才能有足够的消息。经理们更多的是在协调资源,而不是创造新的东西,他们,需要用入世的方式工作。

两个处于入世状态的人很容易约会,甚至容易约一些没有特别目的的会,“好久不见了。聚聚?” “好呀,喝杯茶吧。”这种会议常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产出,主要原因是,切换思维状态,对于入世的人来说,成本太低了,而对于入静状态的人简直就是灾难。

入世和入静

我们其实都需要两种状态。读书就需要入静,需要相对长一点的时间。沟通就需要入世,需要高效的和人打交道。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状态。我们需要明了这种区别,不要在两种状态频繁切换。一个礼拜可以把会集中在一起,好让自己定期给自己些完全没有会的闭关时间,这样才会平衡。

最后,要给身边有程序员的同学们和经理们提个醒:请大家一定要理解程序员的工作状态,不要在一天的中间安排会议。当看到一个程序员冥思苦想的时候,不要过去打扰,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一句友好的问候都是多余的。

 

CEO做什么其实是在传达一个信号

今天晚上在大学街的意大利煎饼果子铺,我们几个人在聊Facebook的高管在做什么。几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CEO Zuck每年还是要Checkin一行代码的(显然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COO Sandberg每天都自己盯着解决几个用户的问题。这个小动作其实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有至少两部分的力量:一部分,我做完了这件事情;第二部分,我向其他人发送了一个信号,说明了些什么。在自己一个人干活的时候,前者或许更重要,而当一个领导者,后者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变成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CEO在写代码,哪怕只是一行,这明确的传达了一个信号。显然一家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写的一行代码有实质性的变化,但这个信号是如此明确,就是技术对于这个公司是重要的。这种态度是组织需要的。

COO把头埋下来,每天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信号。显然在上万的问题中一个是如此渺小以至于不会有任何实质影响,但这个明确的信号是,我在乎用户。这个信号会被组织放大,变成整个组织的行为。

为什么这个信号如此重要呢?

第一个原因应该就是“认可”。人都需要被认可,自己写的代码,自己帮用户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和用户的一个电话,内心里都希望有人可以认可。当公司里有人,尤其是CEO,愿意花时间去看一段代码,或者看一个问题,或者听一段电话,其实最重要的信号就是,这个工作很重要。没有人愿意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公司的成功没有贡献。这种认可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行动达到。上次和康俊会所的一个按摩师聊天,他说他们的最高奖励就是他们大老板会给获奖者亲自按脚一个小时。这是一个按脚出身的淳朴的CEO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其他人都能感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做得很成功的企业都是创始人就是这个行业里出来的原因。一个蛋糕师虽然不比MBA更懂管理,但他开的面包店更懂得做面包的自豪感。

第二个原因是“抽样“。一旦CEO开始听电话,审核用户问题解决的纪录,或者看或写代码,这方面的工作就会暴露在CEO的眼下。这其实是一种敦促。虽然谁都知道自己做的部分被看到的可能性其实不大,但只要CEO在做这件事情,又有谁能确定自己的工作不被“抽到”呢?不做这件事情,可能性是零;做了,可能性就有了。人是感性动物,不区分可能性的大小的,而仅仅区分有或者没有这种可能性。这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人会去买不可能中奖的彩票却对哪怕可能性再小的彩票感兴趣,或者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几千万人的城市里哪怕一起凶杀案会让所有人不安。一旦有了这种可能性,大家个工作状态的确会有改变。

在领导团队的时候,领导者可以用上百种细微的方式在散发着各种信号。这些细小的信号组成了一个团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传达什么信号,其实就是由这一件件小事情完成的。

寻找象吸烟一样有利于沟通的活动

我从不吸烟,但发现办公室里一起吸烟是种及其有效的沟通方式。
1)吸烟的人每天反正要吸,如同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只要有人一叫,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就能出去,反正不浪费时间-总归要花的时间嘛!
2)一起强制呆5-7分钟。只要开始,必然要在一起呆够一支烟的功夫,没见过吸一半就走的。
3)这七分钟的话题,基本上是没有准备过的话题,和正式开会一定不同,不带点儿八卦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4)时间短,有明确的结束时间。因为一支烟吸完,基本上一定会定时散场,因为空站着很奇怪,尤其在楼梯间的时候。这让没有任何人有负担。
符合这四个条件的,我找了好久。
1)吃饭,时间太长,不够轻量级。
2)睡觉,这。。。。算了。
3)上厕所,女生好像还有这爱好,男的算了。
4)吃水果,这个还算靠谱,拉着晓良吃了几次水果,发现不符合第四条,上次一不小心把公司给所有人的水果吃光了才结束。
5)喝奶茶,这个其实是相当靠谱的,就是最近有点冷,还有也不够健康。
6)喝水。到现在我能找到的最靠谱的方式了。再加以改进,改为茶,完美了。
证明如下:
1)反正要喝,多喝水总归更健康。
2)强制7分钟。茶从茶叶放进去,放热水,凉到可以喝,到喝完,正好10分钟以内。
3)话题-同吸烟一样。
4)喝完了,就走了,象是有闹钟似的。
等我拉大家喝水不要奇怪。。。

公司的青春期

觉得公司最近进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出现变革的时期。因为成长,以前的做事方式需要改变,文化需要修正,流程需要建立,已有的流程需要打破,新的同事带着多样的文化融入到教派般的老文化中,生意的规模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了原来可以对付的边界。这是个不得不改变的时期,也是个充满不确定的时期。

青春期之后,既可以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也可以从原来的歌王变成不会唱歌的哑嗓子,这个变革会影响公司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这个变革如果做得好,将是一家更伟大的公司,做得不好,将丢失这个公司最宝贵的根基。

慎!

做大和做强

“如果把扩大规模看作成功,那么这种成功必将会失败”。
-- 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

一家公司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强。很多榜单,无论是财富500强(按照营业额排名)还是股票市场(按照市值排名),其实说得都是“大”这件事情,而大不是以强作为根基的,不会长久。

我们要把公司的很多数字除以另外一个相关的因素去理解,比如每人平均毛利,每用户收入,每千PV收入等等,来看到一个总和数字背后的数字。这些是强的代表。

当然,任何一个有些影响的公司一定不会停步于强,除非是孤芳自赏型的,大是一个很重的指标,但我想强调,做强是做大的前提。如果没有每平米店面平均销售额,毛利率等高得离谱的数字支撑,苹果的大很快会变成AT&T的大,或者Nokia的大,不会长久。

FedEx, GE和Google的文化在打架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提及几家比较了解的公司的文化,觉得把这三家公司放在一起对比很有意思,这三家有着迥异文化,却都非常成功的公司是FedEx,通用电气,和Google。

FedEx的创始人Smith在越战的三年奠定了之后他创建的公司的文化,他理解FedEx的核心是第一线的装卸工人,他深刻理解社会中劳动阶层的需要。他的信条的第一项就是“人”,他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像对待战友一样的对待团队成员。因为一个人不够优秀而解雇,就像战场上扔下受伤的战友一样不可以接受。这种兄弟连一样的文化对于FedEx这样的靠大量忠诚的员工支撑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于此类似的,我能联想到,Starbucks也是这样的文化(第一线的店员被足够尊重,西雅图的总部叫做Global Service Center,用来服务全球的门店),还有中国的海底捞都有类似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对于第一线的员工几乎等同于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这种文化行得通,而且所向披靡。

通用电器是另外一种风格, 或许是FedEx的反面。它强悍的末位淘汰制,保证就算所有的人都足够优秀,都完成了指标,也必须有一部分的人离开公司。(对于FedEx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恶魔公司)。不仅仅末位淘汰,如果不是所在行业的第一二名,这个部门就会被解散。对于通用这样既不是靠绝对的技术创新,也不是靠第一线面对用户的店员。,而是通过不断的收购,管理,壮大或者关闭的过程,这种文化获得了在商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Google又是第三种极端。它既不末位淘汰,也不对于员工有过多的管理,属于散养型公司,但是它的进人的严格程度让人不能理解,让人笑掉大牙,甚至让人发指。Google的秘书也需要全球面试的故事就是这种严格进人的最典型代表。Google这种不靠门店,不靠第一线员工面对客户,也不靠末位淘汰的方式保持人员的优秀,却是保证创新的土壤的方式发展的公司,这种文化也适用于这个行业。很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也基本上是这种思路。

三个完全不同的公司,截然不同的文化。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他们的文化服务于它们所在的行业。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文化。适者,生存。

下个月代表百姓网参加财富论坛

7月22日到7月25日之间,非常荣幸的受《财富》杂志邀请,参加在美国科罗拉多州Aspen举办的2010年财富论坛

大家可以follow #FortuneTech了解最新的情况。

这也是我第一次访问美国除了东海岸和西海岸之外的地方。听说那里民风淳朴。

期待中。

他们问每一个参会者怎么过去的(开车,商业航班,还是私人飞机),然后问了里程,这是为了根据参会者的碳足迹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实打实的为低碳做事情的会议这是第一个。

还没有想好要讲什么。估计会上会被问中国互联网的问题。这让人怎么说呢?

之前在硅谷,会组织meetup。如果你正好在硅谷,欢迎留言,我们可以碰一下。

百姓网的晓良同学现在在硅谷参加会议,写了好几篇关于硅谷的文章。

晓良对于硅谷的评价和我的感受很像,欢迎大家移步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