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公司的欲望》的评论

在《创业公司的欲望]》写完,还没有发上来的时候,在老华的号召下,六个朋友在藏珑坊聚会,喝下午茶。大家聊了很多,都收获颇丰。我把我写的草稿发给大家,结果得到精彩百倍的回复,经允许,转贴在这里。

Jack Gu

  • 我觉得是创业前最需要考虑的是风险,10个公司能存活下1个这是客观规律,startup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减低这种风险。
  • 其次才是预测或战略,我很喜欢你关于ebay对战略重视的描述,大方向对了,风险就会减低。顺势而为总是容易许多。
  • 我很同意永远是”所在的环境选择了成功的公司”,而不是相反。在每个关键点做了正确的事并不是市场正好顺应了公司,而不是相反。但不断顺应市场调整改变的公司往往是更容易成功,我觉得Microsoft就是。
  • 合适的时间地点,”创业公司的欲望”也是重要的。我最欣赏盛大的一点是中国在五年前根本没有网络游戏这个产业,连美国都没有。而盛大活生生在中国创造出了这个产业。
  • 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最让人Exciting的一点,因为你知道你有可能去改变一些事情。

小丰

在硅谷,公司成长过程中的领导角色也是被细分了, 把vision变成产品或服务,然后把这它做成一个真正的Business,再把它带到$10M, $100M,$1B, $10B的公司,大多数情形这是若干个人完成的,像Bill Gates, Larry Ellison 一路到底是不多的。在admire 他们之余,我想我能把其中的一个phase做好了就不错了。只有在我做好了一个phase之后,我才能得到其他phase的入场券,有资格去试试我是否有能力做好两个,三个phases。

真的非常高兴认识大家,并且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老华

  • 市场选择和环境选择的力量非常大。不仅仅是创业公司被选择的对象,大型公司在市场和环境的选择下,同样是非常渺小的。自然环境中,恐龙这类超级霸主都被自然选择掉了,所谓的大型跨国公司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经常听谁在说,XX公司离破产永远只有XX天,倒不一定是在做秀,这里的压力和苦衷只有自己才知道。
  • 对于大公司来说,战略确实比执行更重要。大公司就象火车,启动慢,但是一旦启动,速度和势能非常强大,但是如果经常要改变方向,或者走到了错误的轨道,要纠正的代价非常大。而对于小公司来说,执行比战略更重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市场很大,不论方向是否正确,总有各种空隙可以穿梭。也许你抱着非常远大的理想,可千万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否则只能“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 创业公司是一个弱势群体,没有钱,没有出色的人才,没有名气,没有了 reference case, 还要经常被别人BS,嘲笑,不理解,etc,能够苦苦支撑的很大的原因就是有那些“创业公司的欲望”。正因为有了这些“欲望”,整个社会就多了很多创新和变革的机会,也多了许多令人眼热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激励着许多人朝这个方向努力。

杨劲松

▲ 每个人都可能是别人的宝藏

陈安之说《自己就是一座宝藏》,没错,但我想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别人那里挖掘到宝藏。这些所谓的“宝藏”,可能对于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可能对于自己就是价值连城的。所以,各位要做好准备,我要着手挖大家的“宝藏”了,呵呵,可能太直接,不过这样符合我的风格:)

▲ 自然规律的异化

自然选择在之前是一个客观规律,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异化,自然选择现在成为了“人化自然”的选择,一个物种可能并不是因为不能适应自然,而是因为人们的经济诉求、益害的价值判断而繁荣或灭绝,比如有的濒危灭绝的物种,又因为人们“保护濒危灭绝”思想指导下的行动而得以留存并反转。

有趣的是,假如大熊猫也探索自然规律,不知道它们可否理解这个“自然选择”规律的“客观”性。假如规律也如此“主观”的话,想到很多年争吵不清的UFO和外星文明。。。

▲ 创业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建硕:事情的真相是,创业公司是被选择的,而回顾的时候,看起来好象是创业公司的欲望使然。

的确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伪规律”,即一个结果表面上是被一个原因导致的,其实不然。

从社会经济到IT的发展变革,宏观来看应该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互联网在十年前就会预期到今天的发展,比如五年前可以预期到上海的房价会猛涨等等。但从微观上,究竟成功的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可能真相就是这样——是被选择的,因为不可测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甚至你对这个“不可测因素”的估测和判断,也会改变这个客观的结果。

但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我认为他一定需要有这个信念——成功是必然的。如果没有成功,那么一定是自己的哪些判断有问题,哪些决策有问题,哪些行动有问题,还缺乏哪些导向成功的要素,还缺乏哪些导向成功的资源,然后一项一项加以落实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创业成功的必然性。因为除非停止创业,他一直都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虽然可能之前他一直处于失败状态。

同意Jean的这句话:不确定中有确定,确定中似乎有不确定

▲ 未来改变现在

Jack: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最让人Exciting的一点,因为 你知道你有可能去改变一些事情。

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现在是由过去和规律决定了的,即物理学家、数学家们已经在做的事情。惟独人性是面向未来的,在人的世界里,现在永远是烙着未来烙印的,差别在于,有些人的未来属性弱一点,而有些人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未来之中——为了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或者做成自己想做成的事情。

其实强的未来主义者不仅仅只有创业者和vc,还有NASDAQ和那些有趣的投资者们

▲ 上帝(或者形而上学)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XiaoFeng:人在处于宗教活动中,进入一种通常所没有的体验

假如所有证明上帝存在或者所有证明上帝不存在的活动都是徒劳的话,我现在反而不关注是否真正有一个外在于我们的上帝,而是关注人们所进入的这种体验状态,或许每个人并不完全相同,但这种状态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状态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这种状态是否只有在宗教状态下才能获得等等。

▲ 选择的多样性

老华的Blog中谈到:有时候想想,这个世界可能最奇妙的就是多元化。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人对同样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路径选择;

XiaoFeng:有些人会选择从小做大直至NASDAQ,有些人则选择其中的一段,有些人选择卖掉,活得也很好。

康德认为有两样事情非常奇妙,一个是夜晚抬头看到的星空,一个是内心的道德律。我想还有两样事情更奇妙,一个是人的知性,一个是人的选择性。

有思想的朋友是自己的宝藏

有这些朋友在周围,聊聊现在,寥寥未来,开心。就像陈俊说的,这样的聚会在上海不多。春节后,毛向辉,冒志鸿,郑云深,建硕,Bruce Wang,我,还有另外一一个又一个”七人一天会”,就是讨论互联网的技术派和未来派的,很不错。不过那个聚会的原则是,不超过七个人。

创业公司的欲望

在《旅行的艺术》之后,最近又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植物的欲望》。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一个从奇怪的视角来看到的世界,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植物眼中的世界”。

“作者在五月份的一天,在院子里播种马铃薯的时候,蜜蜂正在开花的苹果树中间嗡嗡飞行。‘这些蜜蜂或许正在以院子里的主体自居,鲜花视为客体,自己在开垦这客体吧’。他突然想到。然而,如果蜜蜂真的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它的幻觉了:花朵在聪明的利用采集花蜜的蜜蜂来搬运花粉。那么,对于人与正在被人种植的马铃薯来说,到底人选择了种植马铃薯,还是马铃薯诱使人这样做呢?谁在利用谁?谁在支配谁?”

这些观点,听起来真是新鲜得很。

“说不定所有的生命在最基本的遗传层面上所关心的东西就是更多地复制自己,并通过种种试验,失误和纠正,这些物种终于发现了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诱惑动物――无论是蜜蜂还是人类――来传播他们的基因。如何诱惑呢?这就是利用动物们的欲望。比如,如今美洲有五千万条狗,而狼只有一万只。从生物学上来讲,狗比自己野性的祖先成功得多。因为狗在进化的这一万年的时间里,他们掌握的对象是我们――我们的需要和欲望,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狗更适应自然,因为从五千年前,人类成为了自然中比天气,野兽最重要的一种力量。适应了人类,就基本上说,适应了自然。狗,何其聪明。

这样听起来,就好像苹果故意让自己长得又红又光亮,专门为了诱惑馋嘴的人类,同时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分布的果类品种之一;而马铃薯就故意钻在地下,而且每亩能够养活的人比其他粮食多,所以从地球的一个区域被人成车的运送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得以繁衍自己。看起来他们的智能好像是个奇迹,然而,这些特性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显得聪明。自然界中的设计不过是偶然的事件的串联而已,由自然选择过程来进行淘汰,直到其结果达到了那样的美或者那样的有效,以至看起来好像是植物本身有了欲望,有了智能,创造了这些奇迹。

创业公司的欲望

通过研究自然的现象,让我们发现,在现在的IT圈里发生的种种现象,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我们的IT圈,其实就是另外的一个自然界。自然界的规律,比如优胜劣汰,比如基因复制和变异等等,在IT圈,依然适用。

创业公司的自信和成功

创业,一个人,一个主意,些许资金,一群朋友,立马开张。对于前途,每一个创业者都信心十足。在开始创业的旅程的时候,前方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假想;是不是可以实现?唯一可以告诉你的就是时间。

打一个比方。这就像在长跑比赛中,创业的起点,创业者站在十条跑道上。这时,他们都被蒙了眼睛。十里地外,九条跑道上放着九排刀子,冲着每个人,只有一个空当。那个空当代表着成功的道路。它在哪里?没一个创业者知道,旁观者?他们也不知道。

于是赛跑开始。很快,九个烈士,撞死在刀口,只有一个跑步者,跑到终点,安然无恙。

记者来采访那个活下来的人,问道:你怎么知道你会成功?回答都很类似:“我在起跑的时候,我就坚信。。。”或者“我当时就预测到,未来的市场。。。”看起来信心十足。于是大家的逻辑就变成了,因为有了信心和眼光,所以他们成功了。

我真诚地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表述,因为他说的,千真万确的就是他在起跑的时候坚信的东西。但问题是,另外的九个人,在起跑的时候何尝不是同样呢?这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看似成了创业公司的领导者的聪明才智所为,就像我们觉得,郁金香在自己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摸透了人的心思,长成了好看的样子一样。

我要说的是,是我们所在的环境选择了成功的公司。环境的因素太多,太不可控。比如说,谁知道美国的一个911事件造就了blog在美国的流行,这是Evan Williams在创建blogger.com的时候就设想好的吗?

事情的真相是,创业公司是被选择的。而回顾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创业公司的欲望使然。

回顾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的历史,主角都是那些蒙着眼的起跑者,虽然在选择跑道的时候,每个人已经是尽自己所能,在已知的条件中,选择了胜算最大的那里条了。

如果你不信,看一下这一道选择题。上个世纪中国最大的两家PC制造商是联想和四通。联想站到了通用PC的跑道上,而四通坚定地相信只有专业PC才有机会,于是孤注一掷投入了排版机的大潮。二十年后,自然和市场选择了哪家公司很明显。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二十年过后,连小学生都知道通用PC的市场比专业PC的市场大,更有前途,而当时四通的那些高层看不到?因为在当时,即使是现在尽人皆知的结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看得清楚。回顾无数的商战,我们指指点点,好像失败的一方傻得比不上现在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当时的迷茫以及自信,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如果认为你可以说得清楚的话,往前看一下,告诉我Yahoo! 中国全面转型到搜索,盛大战略转移到盒子,以及分众进军手机广告等等赌注,到底是站在了联想的跑道上还是四通的跑道上?就算你真的对自己的想法百分之百的确定,过十年在来看看吧。

进化中的公司

IT公司都在进化的进程中。进化本身就是一座自然运转的大磨房,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里面的复杂度,没有人可以准确的预见。

这就给了创业者很多的鼓励。因为你的迷茫,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过;你的自信,估计失败的人曾经比你更自信。

成功的人粉饰自己的迷茫,失败的人不谈过去的自信,这才苦了后来的创业者,觉得自己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成功者,而就是这些不觉得自己像一个成功者的创业者,一次一次的演绎了成功的创业故事。

注:更多的讨论,参见 关于《创业公司的欲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