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聚会

支持“不靠谱的主意”就是支持创新

今天参加天使湾在杭州举办的Demo Day,15个项目依次亮相。整个活动看到了让人眼睛一亮的项目,更看到了一种让人眼睛一亮的投资模式。

小伟是适合做天使投资的。庞小伟同学对于科技可以带给世界的事情充满诗人一样的憧憬,有一种极致的理想主义,还有几乎是盲目的乐观。这些都是天使投资需要的,需要直觉大于理性,重信念而不是现实。。。。

更有趣的是,在现场看到了很多其他的天使投资人,比如王啸等。中国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创造了一批有财富,也有实战经验的天使投资人。看到这样的投资人,我觉得我们离中国的硅谷又近了一步,离中国开始孕育创新又近了一步。

我会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创新环境,就是不靠谱的主意的融资难度。一个所有人都看起来不靠谱的主意,越是容易获得投资,就说明创新环境越好。

看一下硅谷,每次旅行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我经常惊讶于他们的主意的不靠谱程度,以及他们对于那个蠢主意的热情,更惊讶于这种蠢主意居然有人投资,不过,最后最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一些这样的主意成就了伟大的公司。

让不靠谱的主意有机会尝试,不是一个理念问题,这更多的是一个财务和敬仰的问题。一个互联网项目的启动资金数额相对较小,但多样性极高,这就需要天使这一种偏理想主义的投资。20万一个项目,100个项目才2000万,而2000万是很多项目A轮融资获得的资金。以一百博一,可以小小的抵消不靠谱公司的可能性。只有当有人从一个项目里面(无论是自己加入的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还是投资的一个项目)得到足以支付上万个这样的项目的钱,并且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有钱人,而是对于技术有深刻的理解的人,才会有能力(钱的能力,和看项目的能力)做这种投资。这种投资人,2000年,中国屈指可数,而现在,一个会场上就有一把。这就是创业者的福音。对于不靠谱主意的容忍,支持和鼓励,是一个创新的环境的第一步。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变化在发生了。

交大,我明天回来

明天晚上,就是周四的六点半,我会回到我生活过两年的闵行交大,在铁生馆200号宣讲厅做百姓网的校园招聘宣讲会。

铁生馆

虽然铁生馆在现在大得没边没沿儿的交大里面显得不是特别起眼,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幢楼。在95年的时候,交大的闵行没有几幢楼,我报道的第一天急着找厕所才第一次冲进这幢三层小楼。我以为大学校园应该很大,从拖鞋门走到铁生馆应该仅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大片的校区。结果,从厕所的窗户望出去,已经看到了交大的最北边围墙。说实在,相当的失望。现在的交大闵行已经比15年前大了很多,学生也多了很多。我相信现在的同学会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有竞争力。

一个小小的铁生馆,在当年除了上中下三院以外,也只有这么一个还比较轻松的地方。铁生馆200号(就是这次办宣讲会的地方)是自动化系那几年每年开迎新晚会的地方,也是当时除了留园以外唯一的舞场,曾经在里面张牙舞爪的消磨了很多个周末。

我还是很开心这次的宣讲会放在铁生馆。

宣讲会

明天百姓网在交大招聘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这是百姓网在交大的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招聘宣讲会。因为我在交大毕业,所以希望我能尽我的所能,帮一下还在学校里面的师弟师妹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当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发过成堆的牢骚,旷了无数的课,不务正业了整整4年,虽然学业上面没有什么建树,回过头来却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气氛更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能容易产生“通才”,能够随着自己的性子在所有好奇的领域探索。这也是我们的招聘,从来不限制专业的原因。百姓网现在来自交大,复旦,同济的优秀的同事,不仅仅有计算机系的,也有汽车,船舶,旅游,心理学,电工,自动化等各个专业。大学里面培养的是一个人的气质,“聪明”,和态度,而不是记住了什么。

明天我们招聘的职位都在这里:http://jobs.baixing.com,包括技术和非技术的实习生和毕业生职位。欢迎大家先看一看。

百姓网

我(或许是充满偏见的)喜欢百姓网和优秀的同事,坚信这是一个奇迹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地方。交大喜欢创新,喜欢自己鼓捣写东西,喜欢接受挑战的同学,我相信会像我一样喜欢这个地方。

12年前,微软在包图一个宣讲会,我闲逛经过,看到很多人,懵懵懂懂的探了个头,就被吸引参加了笔试,居然进入了50名的面试名单,最终拿到唯一的一个本科生offer,从而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这一切皆来于巧合。生活就是一个个巧合组成的,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说不定明天对于我们和你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巧合。

欢迎大家明天晚上在铁生馆参加我们的宣讲会。

时间:2010年11月25日6点30分。地点:交大闵行校区铁生馆200号。

2010上海国际电影节

早上受世博会美国馆邀请,参观美国馆,参加东·西极客会“East Meets West” Geeks Meetup的活动。

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参观过美国馆以后,我们戏称这届世博会可以改名为:2010上海国际电影节了。还有人建议:上海国际短片节,或者上海国际宣传片展。在信息如此便捷的方式,各个馆却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电影(准确的说,是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国家。

以我去过的几个有限的馆,几乎主角全是电影。澳大利亚馆,主角是旋转的电影屏幕;泰国馆,三场电影;美国馆,两场电影;听说新加坡馆,中国馆主角都是电影。。。我开玩笑说,为什么不建一个大电影院把所有的短片放在一起,以免大家排队,转场之苦呢?

世博会的精华

不过玩笑归玩笑,我觉得世博会的精华依然是 – 入夜时候的露天的表演,部分台上台下的舞蹈,还有花车大巡游,这种嘉年华景象,倒是这个城市很少看到的景象。就像今天从后滩地铁站到世博会8号口的短驳车上欧洲的游客和中国的游客开心的打招呼,下车的时候和每个上车的人问好,这些我相信会对这个缺少公共欢乐的城市和国度产生一些影响。虽然我们并不像以前那样天真的认为中国以外的人们都过得水深火热,有一个机会让大家理解很多国家真实的快乐,会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这个世界远不是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一个。

步出国门的机会不多,但是在国内产生一个和世界有些接触的特区的机会就在眼前。建议大家还是去世博会看看 – 看点在表演,在互动的感觉,看点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梦想与现实之间

美国馆里面的短片《花园》的主题是一个小女孩为了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了一个主意,并且坚持去做,感染了更多的人加入,并且最终把一个废弃的街角改造成美丽的花园的类童话故事。我觉得这个“说教气息”浓厚的短片倒是点到了美国这个国家独特的气质。

今天参加活动的Dave McClure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和Brad Feld, Paul Graham几个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通过发放Startup Visa,让全球的创业者在美国创业更加容易。这个不起眼的主意很快得到了160个VC的支持,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提议中来。三个月前,《创业签证法案》正式递交国会。昨天,Dave还成功的游说了在上海访问的希拉里。说不定,很快这个类型为EB-6的Visa就会生效,让全球任何人只要获得25万美金的投资(只需要10万来自美国),就可以获得美国的两年创业签证,并且两年后继续获得1百万美金投资,或者产生1百万美金收入,或者雇佣了5个人,就可以成为永久美国公民。这个疯狂的主意从产生到现在稳步成为一个正在国会讨论的法案,仅仅几年的时间。当一个国家正在想尽办法限制创业者的时候,另一个国家用尽全力吸引创业者的到来。这种对比是一种苦涩的现实。


Dave with Christinae. Photo by Jian Shuo Wang

在我们讨论中国的创业环境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好的主意,但是需要一种方式让这些主意付诸行动。让主意(梦想)成为现实的环境,是我们最需要的环境。但比环境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为更好的未来做出现改变的精神,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更需要这样。

Facebook初探

今天的湾区阳光灿烂,280州际公路两边的绿色山坡和蔚蓝的白云,让人觉得自己是Windows XP桌面上的一个图标。

下午,2点,终于来到Facebook这个神奇的公司。他们的新家在南加利福尼亚街的最里面,一幢两层的楼里。他们刚刚从车位紧张的Palo Alto城里搬到这里,据说一层楼又要搬了。我好像是他们再次搬地方前的最后一批访客。这里,车位依然紧张。Facebook有那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处处都在生长。长得结实的前台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来访问的,还是来面试的?

Facebook的格局和百姓网很像,就是平板桌子,一个接一个排开,没有隔间,像是巨大的停车上的车位。每个人站起来都可以看到其他人。这架势,豆瓣有一点,Six Apart也是,Mozilla也是。比起Google来说,Facebook身上依然可以看到创业公司的影子。办公室很Cool(绝大多数的硅谷公司都很cool),很实用。没有Google那样fancy的航天飞机,也没有太多的装饰,除了人,就是人,非常的实用主义。

Facebook里面到处挂着国旗。毕竟Facebook已经是全球的网站,美国已经只占30%的访问量。书架上摆着不同版本的Risk游戏 – 他们非常推崇的桌游,是一种战略游戏,两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PK,看谁最后占领的领土大。Facebook的市场,的确就是按照Risk的战略来做的。

让我有些想不到的是,Matt向我介绍一个人。他坐在5张桌子拼成的岛的里面一张桌子上,远离光线好的窗户,身后是一个人来人往的会议室。我们握手,然后我看他很眼熟,然后想了半天,总算觉得好像是。。。“Are you that Mark?” 他说是呀。他就是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创始人和CEO。

之后我们聊了会儿,期间还有域名注册商的推广电话打进来,我估计是想让他买Facebook的其他什么服务的(这位打过来的老兄也挺雷人的,估计不知道电话这边是谁,不见得Facebook的DNS的联系人还是Mark吧)。

Mark显然比我想象的年轻,并且安静。别人都有超大的屏幕,他就一个白色的笔记本电脑。那个桌子,显然就是一个拘谨的访客,除了电脑和几张纸,好像没有什么了。这让我相当惊奇。不过他确认,这就是他干活的地方。那种不羁的感觉,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倒还真和VeryCD的黄一孟同学神似。

关于Mark的评论,我觉得最有趣,也最深入的是这一篇:Mark Zuckerberg: The evolution of a remarkable CEO

当看到一个长相普通的年轻人站在身边,并且可以做出成就的时候,对于我这样比他大7岁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启发 – 如果可以和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的时候,神话就不是神话,而就是生活。至少,我们不再觉得很多事情不可能。

草根站上大会

下午应晨昀邀请,参加草根站长大会。晨昀是在97年做火速的时候就认识的朋友,掐指一算,我们已经认识11年了。衣不如新,友不如故,所以晨昀的活动,我一般一定捧场。印象比较 神的两句话:

陈曦

我告诉你,从这里出发,要先经过红海,才能到达蓝海

王志东

接入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应用为王

呵呵。很久没有参加聚会,也很就没有更新中文的blog了。顺祝大家新年好。

附:最近几天看Google Earth上面有几个从空中看比较奇怪的建筑。大家看看。

image

image

YLF归来

上个礼拜在南京几天,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办的杰出青年论坛。感谢海松,亦波的推荐,以及百丽娟小姐的支持,有幸成为2007年度中国的六个代表之一,参加难得的一次聚会。这个论坛每两年一届,奇数年在中国举行,偶数年在美国。2007年,我们在南京,这是这个论坛的第六届。

很难得,认识很多好朋友,大家在一起没日没夜的混了几天,成为很好的朋友。其中美国的有一位兄弟是宇航员,就要飞到遥远的太空去。如果不认识Chris,我可能不会关心前天的Altantis号航天飞机的发射(以及再次推迟发射),因为在可以听到他在飞行控制中心的声音。类似的还有June,昨天纽约市长访问北京的时候,我更关心的是看到她作为翻译在照片上面;再有就是看到伊拉克的新闻,就会更加关心,因为有一个美国空军的朋友从南京回去就会到伊拉克去。中方还有像朱彤,许志永,喻荣军,还有袁鸣。。。这些曾经久闻大名很久的朋友,总算可以有机会在酒吧里面好好聊一聊。还有一些一些很有成就的朋友把握带进一些从来不会接触到的领域,比如George,花了挺多时间教我一些指挥的基础,他是Miller Theatre的著名指挥家。。。

总之,这几天的时间很难得,也让我觉得离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很近,比如中美关系,伊拉克问题,汇率问题,还有一些新的领域,比如太空科技,军事,音乐,外交,教育,建筑,法律等等。。。

再次感谢在一起共同度过很难忘的时光的各位YLF Fellow,这个世界其实很大,有非常多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很多杰出的人在终身努力,而视野就决定了我们是不是意识到这些人,以及这些努力的存在。

期待2008年在美国再见。

读《胡适留学日记》

门口有一家沐风书店,办了卡可以一次借两本书来读。

今天又去还书,把育儿的和金融的换掉(Wendy坐月子,出不得门,总托我帮她带写书回去,我就像信使一样,在书店和家之间跑)。

这次拿了本《胡适留学日记》。颇为惊奇。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七年的时间,记日记的时候天天一篇,还有很多篇幅挺长,思想很深刻的。想来如果当时立刻公布,他算是最早的blogger了。里面还没有读,最主要是想看一下这位blogger前辈写些什么,想些什么。

在一九三六年日记出版的序言里面,胡适先生提到:

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s

。这和我用写blog来逼迫自己每天都思考些东西有一样的初衷。

后记:看到在1911年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的几乎每一篇日记都以“上课。”开篇,读给Wendy听。她说:如果小宝宝现在写日记,每天一定以:“吃奶。”开篇。

一传十,十传百

上周一,和桑勇同志商量,在中文网志年会的前一天晚上,约我们的诗人创业者小伟喝茶。周四的时候敲定时间,就在西湖边北山路33号的欧陆风情。

火车晚点,到了就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我们一路过去的晓娣,Allan, Kevin, York, Ryun, Jack到达的时候,,发现桑勇和小伟以及几位以前就认识的朋友已经在山上的露台上了。时间在9点半的时候,人数大约15人。小伟盛情提出他来买单。

小伟说,还有两个人会来,一个是Keso,一个是Isaac。这时候庆胜和老冒打电话过来,我就告诉了地址,说过来吧。

我点的中式套餐和绿茶刚上来,Keso以及几位出版业的朋友就来了。然后就是Isaac和十个朋友兴高采烈的到了。从那个时候起,山下的台阶就源源不断的有朋友上来,好久不见的袁子,薛颖等等都成群结队的来了。到了晚上11点,台湾的大约十个blogger集体出现,露台上的人就多得数不过来了。我估计视野里面的就有40多人。

聚会到12点多结束,我已经不知道看到了多少人,总之不少。小伟依然非常慷慨的为大家买单,于是组委会非常高兴的授予edushi赞助商地位。

这就叫做一传十,十传百,社会关系传播的力量。

借用在上一次网志年会组织过程中Isaac说的两句话,来总结这个有趣的聚会。

第一回合:

我问:“网志年会为什么不做宣传呢?”
Isaac答:“不用着急,消息自然会走路的,该知道的人,自然会知道的。”

看,晚上的聚会,不用宣传,不就大家都知道了吗?

第二回合:

我问:“还有一个月怎么还没有任何会务组织呀?”
Isaac说,“当大海涌上沙滩,自然会呈现出美丽的图案的”。

赫赫。昨天晚上的图案就很不错呢。两次中文网志大会我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自组织,一切自助的形式。

在此谢谢小伟款待!

杭州Mashup Camp 捣浆糊 2 归来

杭州回来。7点半出发,11点到达杭州;7点出发,9点半回到上海。杭州当天往返,就这么简单。谢谢Jim辛苦驾车,还有晓娣,薛盈,Johny来回陪伴。

黄伟说,杭州政府是一个科技乐观派汇集的地方。他们相信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这个判断我完全同意。看到了杭州刚刚开始运行的快速公交专用线路,站台的设计还有18米的车体,已经和地铁相差不大,就是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时速还是稍微慢了点。科技在杭州的应用,是我见过的城市中最迅速的,从实时显示公交车位置的站牌,到数字电视的全面推广,再到西湖景区的重新规划,都让我觉得杭州是个有想法的城市。

聚会依然成功。谢谢小伟和edushi的义工。杭州真美,里西湖别有一番情调。关于聚会,我一直相信人的本身比头衔和公司重要,思想比名声重要,言论的价值比涉及的概念重要,讨论的深度比接触的人的数量重要。前者是本质,后者只是影子(关于影子)。

聚会回来,收获颇丰。有机会深聊的朋友不多,还有很多慕名而去,却未及详谈,甚至疏于打个招呼,非常遗憾。《旅行的艺术》里面德波顿引用罗斯金的话说:“我们在旅行时,如果我们放弃每小时走100英里,从从容容地行进,我们或许会变得健康些,快了些或明智些。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多快,他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时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 “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这段话是在谈旅游,也适用于我们对新的朋友的渴望。世界之大,有深邃思想的人之多,远超过我们可以支配的坐在一起深谈的时间。与其在一次一次的聚会里面,发出成批的名片,换回成堆的名片,还不如静下心来和一两位朋友促膝深谈,因为收获,仅仅和你倾听,思考的时间有关。

建标推荐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去读一下。书,我是相信推荐的,尤其相信有思想的朋友的推荐。他说“信息过滤“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同意。又听到的在网络游戏里面卖牛肉干的故事,耳目一新。居然有人开始在网络游戏里面开设柜台,供打累的虚拟战士们购买某种牌子的牛肉干。不但很快物理的牛肉干就会由网吧网管送到电脑边上来,说不定还可以在游戏里面加血。当然,钱还是要付的。

二宁身穿一件印着 [V 1.0] 的T恤衫,遭受广泛质疑,为什么把1.0的广告做到这里来了?结果二宁领出自己可爱的儿子,身上大书:[V 2.0]。这个创意好。很好。

思想,需要mashup。听,问,尝试结论,再去听,去问,去验证。如此反复。

注:这里是部分杭州照片
注二:今天Mashup Camp 北京也成功举办。
注三:二宁邻出的是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