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路相比大路反而不容易堵?

观察了一阵子城市的道路, 得出这么一些经验: 道路网越密通行效率越高。不知道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民科的观察是否正确。

上海的很多很拥挤的地方,比如黄浦区南京路附近的街区,虽然车辆很多,但是整体还算可以通行,而北京二环或三环,或者上海的世纪大道,张扬路这样的大的道路,反而经常水泄不通。我想原因是来自于几个方面:

1. 道路总面积

虽然老城区都是小马路,大多是双向两车道的马路,但因为密集,道路的总面积占比可能都超过10%,而由宽阔的道路组成的道路,面积可能占比在10%以下,甚至到5%。道路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通行的难易程度。

2. 右转车道是最重要的车道

路网密度越高,交叉口就越多,右转车道就越多。

比起直行车道,右转车道有更高的通行效率。

按照现行的交通法规,右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的通行,而直行车道每天只有一半时间,也就是最多 12 个小时(50%)的通行时间,在大路口,如果有左转的信号灯,直行分到的总时长可能小于12个小时。虽然直行速度更快,但是这2-3倍的时间差使得右转车道更大的通行能力。

比如曾经,港汇广场前华山路右转到虹桥路的一根右转车道因为施工临时封闭,虽然只占1/4的车道数量,华山路的车一直会堵一公里作用,都影响到了淮海路的十字路口,说明右转车道是最重要的一根车道。

3. 并行处理的左转车道也很重要

左转车道通行能力最差,所以是最大的瓶颈。左转车道通行速度和右转车辆一样慢,通行时长却小于直行车道,所以左转车道是三种车道中最大的瓶颈,它的数量决定了通行的整体拥堵程度。

以九江路为例,短短的从人民广场到外滩的两公里不到的路程,有十几个可以左转的机会,而世纪大道同样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个到两个左转灯。你可以想象在一个绿灯周期里面,黄浦区的小路网有十几辆车同时在左转,而世纪大道只能有一到两辆。这就如同10位的总线和1位的总线的传输速度的差异一样。

总之,越密集的道路网,就如同毛细血管,虽然总觉得走走停停,到处都是红绿灯,但是实际上很难彻底的堵死。反而动辄单向4车道的宽大的马路,快的时候可以飙车,但是大多数的高峰期几乎一动不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