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一高的菜票

注:这是我大学的时候写的一篇分析高中的菜票经济的文章。10年过去了,发现那时候我写的菜票,说的好像就是今天的美元。不过过了这么多年,就算我自己都能看出不少不成熟的想法,但在整理原来的文件的时候,发现了,就不甘心仅仅仍在那里,不如提出来给大家看看。

———————–

洛一高(洛阳第一高级中学)是省重点,全市最好的高中,是百年老校。每到高中录取的时候实施直截了当的录取办法–全市的考生按成绩大排名,前面的大约360人进入洛一高,就这么简单。因为是百年老校,所以坐落在比较落后的瀍河区,周边全是居民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商店。旁边的学校也不少,比如林业学校,回民中学等等。这是个相对封闭和简单的经济环境。

买家的货币成为通用货币

像每个学校一样,洛一高发行了自己的菜票,林校也发行了林校的。。。学生可以用菜票在学校里面消费。

学校门口的爽明街,随着大量学生的进入繁荣起来,供应午饭晚饭的小炒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洛一高的学生几乎都是来自比较富裕的西工,涧西等工业和商业区,购买力明显较强。为了招揽生意,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商贩开始打出“收菜票”的广告,因为不收菜票就等于失去了最主要的客户群,而此菜票仅指洛一高菜票。很快,洛一高菜票在商贩中流传起来,成为了人民币之外的另外一种通用货币。而林校等其他学校的菜票并不流行,林校等学校也不使用洛一高菜票。

点评:买方的货币会成为通用货币。美国二战以后,强大的购买力导致美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成为主流货币。买方的语言(美式英语)成了最通用的语言。

通过发行货币可以掠夺财富

洛一高的菜票毕竟不是人民币,用普通的牛皮纸印制,洗衣机一洗,就成了纸浆,折得次数多了,也就破了。学校只要发行了菜票,人民币就进了财务的帐,而持有人手里的固定的百分之几的损耗,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了学校的收入,因为他们再也不能拿来兑换回午餐或者人民币了。同时,流通在一千多学生,以及外面的商贩手上的大量菜票,等于是学校的无息贷款。

点评:发行货币可以掠夺财富。美国发行了无数的美元,当她的货币成为主流货币时,流出国境的是纸,流入的是黄金,机械,石油和原料。

通货膨胀

在我在洛一高读书的几年中(1992-1995),洛一高换了两次菜票,样子彻底变了;更狠的是,旧的菜票限期作废。这一下,学生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却苦了周围的商贩。手中的菜票转眼间有变成废纸的危险。因为学校的菜票兑换窗口是只对学生开放的,而且限制超过一定数额的菜票兑换回人民币,商贩们只得求学生代为兑换。所以,就有了10元人民币可以换15元老菜票的事情。商贩有所损失,但总比一分钱也拿不到要好。更多的商贩眼睁睁的看这手中的菜票烂掉。

换彩票之后的一段时间,商贩开始拒绝接收洛一高菜票,但只要有人重新挂起收菜票的牌子,那里的生意就会出奇的好,而不收菜票的地方就门前冷落。要不了两个礼拜,洛一高的菜票就又通用起来,丝毫不见了当时经济萧条的影子。洛一高学生相对巨大的购买力,对于靠做午饭为生的商贩如生命线一般。

但是,这手中菜票对于商贩来说是一块心病,所有的商贩都会想办法兑换成人民币。在每个周一学生们回校的时候,聪明的商贩就给出了十元人民币兑换十一元菜票的优惠条件,将手中的菜票成打的快速出手。好在5元一份的菜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五毛,这点让利还可以接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转向商贩买菜票,并在商贩那里消费。当这种兑换汇率稳定以后,洛一高的菜票相对于人民币来说,不知不觉的贬值了。

贬值对于拥有人民币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这意味着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午餐。这对于林校以及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有吸引力,甚至周围的居民都开始对换洛一高的菜票来买东西,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强大的购买力促进了该货币(菜票)的流行;较低的货币信用,导致它的贬值;而贬值却更加加速了它的使用。曾经有一时洛一高菜票,这样一个中学的货币,在学校附近相当大的范围里流通着,使用者从洛一高的学生,到商贩,到其他学校的学生,甚至周围的居民。。。

直到我毕业的时候,这种准货币和相对封闭的小市场还依然这样运行着。

《洛一高的菜票》上的10个想法

  1. 比学长小一届,我读书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但远没达到学长的深度。看完这篇,我又想到一点:我们读书的九十年代末,学校里已经开始使用磁条饭卡,确切的说是实体货币和电子货币双轨制。后者相比前者,门槛高(卡的成本)、交易地点受限(必须有刷卡机),从此商贩和周围居民不能参与这个经济圈的活动,但另一方面,后者省去实体货币的成本,加快了结算走账的速度。孰优孰劣真不好说。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十几年过去,学校最终取消了实体菜票,统一使用电子货币,这个决定对学校真的有利么?

    除了考虑有利无利的问题以外,可能还要考虑一下法律问题。这样发行货币,什么样的规模和用途国家是允许的?用发行货币换来的人民币可以从事什么样的经营活动?贷款?投资?淘宝(支付宝)等是不是已经这么干了?

  2. 博主是我的老学长了,我是今年刚毕业的,看了博主的文章,五体投地啊,学校出来了这么多才子!

  3. 唔,我也是洛一高的(91-94),比你高一届。
    楼上的那位gx,问道“这个决定对学校真的有利么?”
    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学校为何要发行兑换券?
    如果不回答好这个问题,所谓的虚拟经济或经济规律就无从谈起。
    答:学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引入兑换券的目的,就是绑架学生的消费,让他们预先存储一定的费用在学校账面上。并且限定了这部分现金流只能在学校指定的地点消费。
    这才是学校的最初目的。
    只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无法真正落实。
    但一旦技术能够落实,那么学校一定对能够预先存储消费金额又能限制学生消费行为的技术趋之若骛。

  4. 记住,当年的兑换券流通形成小经济圈,并不是校方所乐于看到的,它只是一种既成事实。
    其次,定价权在校方手中掌握,发行货币量也在校方手中决定,那么这个小经济圈势必会和A股定价权、期货定价权在外资手中的中国经济一样忽上忽下,注定是一个不稳定态。

  5. 只想评论一下关于美元方面的东东:感觉美元是要有一些的,并要到一定规模,但过多对谁都不利。个人以为稳妥地、潜移默化地搞一些外汇储备多元化(欧元,日元,英镑,加元,克朗等)和精明的、不至于触动所在国保守主义的投资也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6. 没想到楼主是洛一高毕业的,我在洛阳读了四年大学,学的也是经济专业,有机会多联系啊

  7. 王老师,您好!
    之前对您不太了解,看到您的这篇文章也是我搜索“洛一高”时出来的。
    随着慢慢的了解,我才发现您是我的偶像啊。
    我是洛阳人,08年从洛一高毕业的,您是我的老学长了,哈哈。
    祝你身体健康!

  8. 我也是洛一高的,去年毕业,但学经济的我居然不知道这件事,这样看来,真是有意思极了~~

    学长V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