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片段

表面看,这只是又一个好运的互联网新秀。但越仔细了解这家公司,你会越觉得他们的成功是有计划出来的,而非巧合—也许这才是Facebook最牛的地方。

2月的湾区阳光灿烂,美国280州际公路两边的绿色山坡,蔚蓝天空和飘逸的白云,让人觉得自己是 Windows XP桌面上的一个图标。下午,2点,终于来到Facebook这个神奇的公司。在他们的新家,Matt向我介绍一个人。他坐在5张桌子拼成的岛的里面一张桌子上,远离光线好的窗户,身后是一个人来人往的会议室。我们握手,然后我看他很眼熟,然后想了半天,总算觉得好像是……“Are you that Mark?”他说是呀。他就是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创始人和CEO。这个比我还小7岁的年轻人,非常的腼腆,低调,不善言辞,就好像一个新来的还有些拘谨的实习生。

Facebook 这家公司一路走来,从外面看起来顺风顺水,comScore给出的从诞生到现在的访问量曲线好似造假般完美,永远稳步的向上。虽然我们可以用好运来解释这家刚刚超越Google的全美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但越是仔细的梳理这家公司的历史和文化,我越发觉得它的成功是计划而来,而非巧合。在短短的交谈中,我经常惊讶于Facebook这家公司的战略能力,和对未来的把握。

在这里,我把管窥的一些片段和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功能的简约和统一

Facebook尽量把所有的功能的设计浓缩到所有用户需求中公共的那一部分需求,并且把握住这个底线,不轻易做得更多。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所有年龄的Facebook都是同样的界面,他们像宗教一样守卫者全球一个产品,一个设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的页面,或许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自己的名字。至于功能?所有人一摸一样。因为功能的简约,内敛,使人没有办法把Facebook简单的称为美国的网站,或者年轻人的网站,因为,他追求的就是全球沟通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 做的不多,确是被最大众所需要的那部分功能。通过果断的放弃看起来很美的小功能,Facebook可以专注于用简单的界面,满足全球的需求。

忘了是如何进入这个话题的,反正我们聊起了Facebook的蓝底白字的Logo。这可能是众多的 Facebook的特征中,比较代表Facebook的产品特性的一个例子。Facebook的logo非常简单,Mark的本意是尽量减少设计,以使它在所有的文化,所有的的地域都是普通的,好搭配的。我能想到的词,就是“百搭”。现在世界上最流行的单一规格的笔记本,多是黑色封皮,并且没有任何 logo。越是简约的设计,越是在最多的场合适合各种不同的需求。对于Facebook这样的沟通网站,越是让自己退到一个不显眼的,不张扬的地位,才越让用户的沟通成为主角。

计划下的扩张

与其他的类似网站第一天就开放给整个世界的用户来用不同,Facebook的扩张步伐显得谨慎和有条理。在Facebook开放给其他学校以前,它先获得了哈佛广场的3000个用户。3000个用户对绝大多数网站来说是个不值一提的数字,但是对于哈佛这个5000个本科生的学校来说,等于牢牢地占据了哈佛的市场。

在一个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以后,Facebook向Boston周边的大学开放,并缓慢的向其他常春藤大学扩展。直到后来才谨慎的加入了高中,之后是公司,直到很后来,才允许所有的用户注册。Mark深知一个道理,与其在各个市场都是第二名(一个最好的反面例子是hi5.com),不如一个一个拿下。当在一个城市达到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以后,才转下下一个战场。纵观Facebook的扩张线路图,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在扩张的同时,小心的守卫并加强着已经确定的领土。

RISK 游戏

在Facebook两层楼的办公室里,除了硅谷公司标配的开放式办公环境,大得惊人的电脑屏幕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RISK桌游盒子。RISK是一个Facebook的老员工经常在谈话中提及的一款桌游,这款1957年诞生就风靡美国的游戏是在一个世界地图上展开的。2到6个人分别用兵力占据一个个国家。每个玩家既可以把所有兵力放到一个国家保证一定万无一失,却只占据一个国家,也可以分散到很多国家,保证占据最大的面积,或者两者之间折中的策略。这款桌游的有趣之处在于,一个小时到三个整天的不等的对弈过程,总以一方消灭所有敌人占据整个世界结束。这和互联网战争,惊人的契合。

Facebook的扩张,就是一个现实版的RISK游戏。先进入那些疆土,如何进入,在何时进入下一个,变得至关重要。 Facebook办公室天花板的国旗,在现在的阶段是装饰,但在开始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更像是令旗。就像RISK游戏一样,他们的市场部门先发现战略性重要的一批国家(比如德国),然后每天都在问一个问题:这个国家有互联网用户中有多少百分比在Facebook上面?一旦这个比例达到一定的阀值,按照他们的经验,Facebook有99%的可能性能够垄断这个市场,他们再次转向下一批国家。Facebook通过清晰的战略规划,阶段性的,十几个国家一批的方式,逐步从美国,扩张到欧洲,再到亚洲,终赢得了大部分的世界。现在Facebook全球超过70%的流量来自美国以外就是初步胜利的结果。

暗流

说道Facebook的扩张,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就是,Facebook巧妙的利用了一些传播的暗流,把自己从一个很强的区域,或者人群,带到另一个比较弱的区域。以大学为例,Facebook在哈佛大学的绝对优势,对于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却是鞭长莫及。Facebook的市场部门聪明的发现了高中的校友网络是连接这两所大学的纽带或者说暗流。通过有策略的开放高中,哈佛的学生带动了他们的高中的其他高中同学,而这些高中同学有些就在斯坦福读书,并且由此渗透进一个新的疆土。同样的道理,跨国公司和国际的经常旅行者就是这样的暗流,把Facebook从一个国家带入另外一个国家。。。而Facebook是如何发现并且掌控这些暗流的呢?是数据!Facebook的杀手锏就是他们贡献给阿帕奇基金的项目Hadoop Hive。Facebook每天产生250T(25万G)的数据,这些数据进入上千台电脑组成的Hive集群计算,并且快速的产生对于所有问题的回答。一个大的惊人的数据处理能力让他们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获得信息,并且用信息指导作战。Facebook在设计暗流的流动,其实就是口碑传播的渠道。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遍了世界。

用户和管理团队的迷思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Facebook对于用户的态度。 Facebook的每一次改动,都会影响上亿的用户。在海量的用户的声音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不比大海捞针更加容易。比如2008年的一次改版,当天就有超过一百万的用户联合签名抵制,上百个用户组在巴黎,在伦敦,在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集会,抗议Facebook的改动(在Google的图片搜索中搜索Facebook Protest就可以看到很多夸张的图片)。结果,这个改动依然在众多的批评中铁打不动的保留了。这让外界颇为迷惑。对于用户协议的修改也是同一现象的翻版。在Facebook中,我听到一种有道理,却又总觉得有些怪异的说法:”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默然(indifference)”。到底Mark有多么确定,他比百万的用户更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呢?

对于管理团队,同样的迷惑也在外界的脑子里打转。Facebook的管理团队是如此的不稳定,不断传出Mark身边的核心成员离职的消息,包括只工作了三个月的HR和CFO(原YouTube的CFO),也包括另外两个共同创始人。媒体劈头盖脸的指责和怀疑Mark是不是还仅仅是一个25岁的孩子!

现在,当这些来自用户,内部,外部的猜疑统统淡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迷雾里走出来的是出奇的强大的Facebook。Facebook的发展不但没有停步,而且从来没有那么快过。而新一轮的资深得多的管理团队的到位又让围观者人闭住了质疑的嘴巴。在Facebook的办公室,我简短的和Facebook的新任COO Sheryl Sandberg打了个照面,她正站在会议室每口,精力充沛的招呼大家开一个短会。这个以前Google的全球销售和运营副总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惊讶的意识到,牛人就是牛人,她可以帮助Google成为巨人,也可以帮助Facebook。

Facebook在备受质疑的2008年做了些什么,我知道现在也不得而知,那段历史对我依然是一个谜,希望有机会可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Mark当时是如何做那些大胆的,甚至有些胡闹,却事后被证明是正确决定的。

对我们的启发

当我收拾行囊,离开硅谷的时候,我仔细的回顾了我得到的一个个片段。我仅仅能够从不小心开着的门缝里窥到Facebook的一些成功的细碎的小点,还没有办法拼成一个更大的图景,但我是如此幸运,在这次旅行中拜访了像 Yelp, Twitter, Craigslist等等有趣的公司,从他们的创始人或者近距离的投资者听到了这些公司的一些片段,并从这些片段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那就是,Facebook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个产业的成功,或者一个地区的成功。我惊讶于硅谷的这一个公司群的管理团队的战略思考的深度,而这些思考,又如此相似,比如:Yelp也是RISK游戏的实践者,Second Life也有对数据的痴迷,更不要说Facebook和Google千丝万缕的相似点。对于中国的创业公司,我们需要竞争,也需要人员在公司间的流动,以及更好的大学,把战略的思考能力,对数据的挖掘能力,以及创业精神深入的解读能力不断提升,因为伟大的公司,毕竟更经常以群体。而不是孤立的形式出现。

=============
后注:这个是我的原文。经修改后发表在《中国企业家》杂志4月期,题目是《Facebook片段:最年轻首富基因解析

《Facebook的片段》上的10个想法

  1. 博主呆了多久?我才开始上班3天就被震撼了N多次了,感觉很多地方你似乎都没看到啊。。哈哈

  2. 刚去了你的facebook page我才知道原来百姓网就是kijiji china。。冏啊冏

  3. 好像跟着作者去了一趟facebook一样,写得生动,浅显易懂,严重喜欢!由于工作关系,非常想与作者认识,恳请作者在我的mail中留下联系方式,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