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正确不代表实践正确

在IT圈里面,尤其在blog盛行的IT圈里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每个人都尝试做些解释,从而产生很多理论正确的表述。这种指点江山,看起来无比聪明的“理论正确”,或者说是“战略层面正确”的观点,却远不能保证“实践正确”。举个例子,我的blog,还有keso的blog,以及很多的创业者,或评论者的blog,就经常看到理论正确的表述。

还用一个以前打过的比方,这些文章对于创业者的指导作用,就像如下这几篇文章对于股民的作用一样:

论点一:

炒股成功,一定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能赚钱。

论点二:

买股票的时间,一定要在低点。你看某家公司(youtube),就是在低点买入的,经过一年以后,成功的卖给了另一家公司(google),赚取利润颇多。

论点三:

找准股票的买进价格很重要,如果买的时候,它的价格已经在高点了,那么就很难赚钱。比如说这家公司,它买入的时候就是高点。。。

这些论点,绝不能说不对,因为这就是大实话,说出来,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反驳。但一个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股民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高价买进还是低价买进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而他们要做的决定是:

今天(就在现在这个点儿)我应该买还是应该卖?

或者说,

这只股票,这个价格到底是高点还是低点?

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并不能找到答案。

到底这个点是高点还是低点,“理论正确”的文章中不做表述的,而正是这个实践上的问题,反映了一个股民的实战经验,决定了他能不能赚钱。

在互联网行业,有很多文章说:以用户为中心很重要。这话没错。但创业者遇到的问题是,有的用户说要加上这个功能,有的说不要这个功能。那么到底加上还不是不加上,哪个才是叫做“以用户为中心呢”

理论上的正确,说的是一种自然规律,如何适应这个自然规律,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更多是知识,经验,技巧,和能力。一个月以后,是个人都能告诉你一个月以前的股票当时是这一个月里面的高点还是低点,马后炮没什么了不起的,而我们毕竟不能看着后视镜来开车呀!

那天和李钟伟同学聊天,他就提到,在战略和成功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实际操作的问题。就是在细节上面,在具体的判断上面的一个一个决定综合起来导致了差距。打仗不但要有正确的方向,还要有每一个小的战斗都能打赢的部队。。。

所以说,如何从众说纷纭中找到什么是真正代表用户的声音,或者如何在每一件决定上面判断好这是冒进还是保守,就好似如何从历史红红绿绿的数字中间判断现在是高点还是低点一样,是执行的能力。这一点,就落入了专业人员探讨的范畴,也是需要学习的。高估了战略的力量而低估执行,和仅仅关注执行而不关心战略一样有失偏颇。

注:本文和众多的理论正确的文章一样,也是一篇没有什么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就算是知道了,也要面临一个如何提高执行力的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看完了以后,除了点头称道以外好像还跟没看一样的原因了。。。

《理论正确不代表实践正确》上的20个想法

  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不仅仅是理论(如果一句话就可以成为理论的话),也包括了很多实践的方法。谁是用户?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商业上的用户一般指所有使用者,而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这句话是从设计角度说的,即角色,典型用户。

    我一直相信战术决定论,尤其是在中国。

  2. 楼主是讲归纳和演绎的差别吧,复杂的事情就像用线穿起来的很多小珠子,会解说的人总能用巧妙的模型描述穿针引线的顺序跟过程,但真要从无到有地穿一下,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只要有一个穿不上,整个模型都不好用了啊。

    看似说话水平差不多的人,执行能力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人经验丰富,就像拥有很多动态链接库一样,该用的时候调用一下就成。

  3. 1.这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践辩证关系.既然出现了如何执行的细节问题,自然,在理论下就要进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执行计划,并开始执行,得到反馈调整.一步一步进化.就是如此.

    :)实际的理论/计划/操作方法和实际的实践,其实两者都重要.要有,与空洞无用的所谓理论相区别的辨别意识.(如同真货与假货,所需之货与不需之或的辨别意识.)

  4. 请问,您这里trackback是开放的么?为什么送到这里的没有看到?

    那么直接给地址这里吧。http://sandralee.blog.163.com/blog/static/2410240720076152493036

  5. 最后的注实在是太精辟了,或许,看到有道理的文章,尽可能尝试去做出那样的结果,可能我们就会发现中间一些实践性的东西缺失了。

  6. 形同“低点买入,高点卖出”和“以用户为中心”这样的论断,甚至不能算战略吧。就好比说“这匹白马是匹马”一样,这不是知识,而是常识,是没有信息量的。无比正确的论断永远不会是战略;战略都是非必然性的,非普适的;所以不会有哪家公司把“挣钱”当战略。

    类似“加仓银行股”、“长期持有至少2年”这样的,才能叫战略,因为对这些战略取反,依然有达到目的(挣钱)的可能性。至于这些是否好战略,能否挣到钱,是另一码事。

    所以,不该把常识当战略,进而割断战略对成功的帮助。

    我们应该避免的,是把常识当知识来解说,来展开。也就是避免把“白马也是马”这样的论断复杂化,理论化,避免将其讲成虚无缥缈的道理,故弄玄虚。

    真正的战略会在你开车去拉萨的时候给你望远镜和GPS定位;伪战略只会给你个后视镜并告诉你不要开到湖里去。

    这有天壤之别的。

  7. 做飞机当然比做火车快
    每个一般都选择快的交通工具

    我能够做飞机吗?
    不能
    所以….

  8.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看完了以后,除了点头称道以外好像还跟没看一样的原因了”

    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共鸣或者交流是彼此心灵的最大收获,即便文字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9. 大多时候都会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总要有“怎么过河最好”,“怎么去摸这些个石头最好”之类的思考~~

    总不能 想都不想,一个箭步就往河里冲

    于是有了很多关于怎么摸石头的文章,学说乃至达人,专家

    再平凡,再本能的一个念头,都是你我思考过的结论

    做人何必太苛求了~~

    不是人人都像作者里趟过了这条河,当然我想作者也还是在这条河里摸来摸去中

  10. 太好了,我会慢慢欣赏你的布落格的,找了好久才找到有国语和英文的,打理起来会觉得累吗? 我自己没有布落格,准备建设呢,我是在GOOGLE查东西的时候偶然点进来的….哈哈:), 顺便想问问,你知道美国海关方面knit to shape与country of origin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因为我的客人说knit to shape的提出是为了区分原产地,我实在不知道去哪里找到中文的详细资料,不好意思,这么冒昧把你当辞典了

  11. 简单说,纸上谈兵做个再世诸葛亮不难,但是要拥有张飞赵云等等等等才有发挥的余地。

  12. 这篇文章真是说的我的现状啊,每天看了好大一堆文章,最后总结一下,啥都没留下
    =。= 个人实践最重要啊。
    战略是大方向,战术是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的方法,所以战术很重要,所以古时候打仗都想赢,所以有孙子兵法。。。

  13. 理论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比较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理论本身。经验可以非常好的处理好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理论方能办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