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失去的机会

看到最近一年里面Google目不暇接的产品,有的时候会暗暗的微软惋惜。

现在Google的很多成型的产品,都在微软雄心勃勃的规划中出现些身影,却最终随着一些产品部门的解散而烟消云散。

Hailstorm

2001年三月19号,微软.NET发布后的一年后,一个秘密的项目浮出水面,内部代号叫做Hailstorm(冰雹),大名应该是叫做Microsoft .NET My Services(好像没有多少人知道的)。

以前单机的操作系统提供像file.open(“c:\\test.txt”)这样的API来存取本地文档,而Hailstorm希望成为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它提供的API让应用程序可以存取互联网上的数据。它提供身份验证,提供个人存储,提供支付等等各种各样叫做building block的服务。

就好像从文件,到网络,从图形,到声音,凡是个人电脑提供的功能,Windows都提供了API给第三方开发一样,Hailstorm这个宏达的计划就是把互联网上的基础服务做好,提供给予SOAP的接口,让大家对互联网编程。

直到现在,这个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瑰丽的构想,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不过老实说,当2001年看了具体的接口的时候,还是很有些失望。微软渐渐失去了在DOS时期的简洁高效的作风,变得臃肿和难于理解。

(想想吧,一个可爱的int21居然涵盖了DOS的几乎全部功能!这种风格,我最近在Google Map API身上反而看到了影子)

Hailstorm团队最终被解散,无数没有完工的API和没有正式发布的规范也就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而以用户数据为中心的应用和轻量级API在此之后的5年里面,不断由Google发布。

NetDoc

Google最近推出的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是一个和微软Office竞争的产品。其实按照微软的内部达尔文主义的安排,微软内部和Office竞争的产品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代码名是NetDoc(好像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当时上千人的团队的目标,就是和Office团队争分夺秒的竞争,提供一种可以在线的,用浏览器就可以编辑文档,编辑Excel的新型的应用,最终可以击败Office。结果,一年以后,NetDoc没有在内部打败Office,Office团队发布了Office XP,而NetDoc团队没有来得及发布他们的产品而被取消。一个就在指头尖的产品就这样流产了。5年以后的2006年,Google收购了Writely,推出了这样的产品。

重要的是做出来

市场上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主意不值钱,产品值钱,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最值钱的。

微软在2000年的时候,资源已经太多了,多到可以组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软件开发团队,而用“工程”的方式投入很多人,共同开发大型软件项目;而Google却可以用微软曾经用过的“艺术”的方法来,用很少的人来做出产品。前几天,和大学的一个朋友在北京吃饭。他离开微软去了Google,做出了一个产品,叫做Google Calendar,他们组,7个人。嗨。这种小团队作风曾经是微软的一贯作风,现在却不是了。

面对互联网,微软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微软失去的机会》上的14个想法

  1. 这其实是挺自然的事情,IBM很多年前就引入了微软现在的状态;Google再许多年后持续膨胀后迟早会进入这个状态。管理超过5万人的软件企业,没有什么高效润滑剂,即使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人才。

  2. NONO, IBM和MS的business model怎么能和Internet公司一样呢?
    Google is for services, MS is for products. They are borned in different worlds.
    其实MS早就企图转型为服务型行业,本打算通过.net战略实施,结果非常漂亮地失败了。
    而Google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Service Provider, not manufactory
    业务模式不同导致管理方式不同,而不是管理方式不同导致业务模式不同。
    这一点楼上的和王建硕都错了。

  3. ms在于内部的损耗过大,内部里面有博弈,自己打败了自己
    我想要么组建新的创业型公司来和ms独立来运作,相互竞争,反正挣的钱都是自己的,或者在公司内来独立运作.
    应对google应是大的战略转变,不是单单的新的产品上市.
    ms以前所成功的思路在一个更为开放,创新,全面竞争的平台上,在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下失败了.

  4. 微软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实力,而是决心

    都说微软产品最大的敌人就是同一产品的早期版本,因为Windows和Office已经足够好而不能刺激新版本的销售。Google的这些产品微软都有实力去做,但是做出来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消灭自己的两座金山???这个决心很难下的,微软一直试图转型,但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Sony公司统治过Walkman和MD,由于Sony本身还是一个唱片公司,所以当版权问题严重的mp3流行的时候,Sony错过了。

  5. 市场上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主意不值钱,产品值钱,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最值钱的。 有道理.

    可能微软与google本身重点的产品的性质不同,造成俩种管理和组织模式.
    OS的确需要大批人来协作.google的产品,相对来说,没那么庞大…?

    可能还与领导人的知识结构,认识程度的差异有关.

  6. 同意5楼的,“微软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实力,而是决心”。
    要以另一个产品去推翻自己的一个成熟的产品,不但需要双倍的投入、双倍的精力,更难的是决心。

  7. 市场上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主意不值钱,产品值钱,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最值钱的。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8. 很好玩,真的看到建硕写下上面的文字。
    很多时候,大不好玩;公司的运作本身是一种艺术。
    去年看到了一个从美国回来的牛人创办的公司;他已经生存下来了,可是很好玩,他到现在听不懂“中国人说话。”

  9. “微软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实力,而是决心”

    在新的领地,害怕自己新铸的剑刺伤自己;但是,最终,这把剑会由别人铸造,也会刺伤自己。
    或许,自己刺伤自己的感受,比别人刺伤自己的感受,更痛苦,更难以接受。但是前者拥有了一个旧的伤口,还有一把更锋利的剑;后者,可能只是一个旧的伤口而已。

  10. 我作了一道智力测试题,结果得分很差,是属于智力低下的那种。但我觉得有时候我比你聪明,而测试的结果又在无情的告诉我了一个事实。所以,看在上帝的份上,我想看看在微软呆过的人到底有多聪明。希望你也来作作我作过的这个智力测试。我很感兴趣你的测试结果如何。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看看我对自己测试后所写的文章,
    http://tingjing777.blogspot.com/2007/03/iq.html

    IQ测试:
    http://www.shanxiwindow.net/life/iqcs/iqcs.htm

    是的我想跟你比一下,你看你是否愿意??

    My Blog:听景777
    GOOGLE个人空间-
    http://tingjing777.blogspot.com/
    tingjing777@gmail.com

  11. 个人觉得 微软 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至于现在的稍显落后 大概是因为 GOOGLE 出来的那段时间,MICROSOFT 实在是如日中天,没有有威胁的竞争对手,懈怠下来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各个产业都是这样,就像 INTEL 一得意忘形了, AMD 有的时候就抽他几下,如果连AMD 都不抽了,INTEL 肯定会发展的慢下来。
    GOOGLE 好像不断的在给人神化,其实除了搜索,其他的方面他并没有任何市场良好的表现。BLOG 没什么人用,GMAIL 市场占有率不及 HOTMAIL ,收购的图片业务更不用和FLICKER 比了。。。。
    人家微软已经领跑这么多年了,GOOGLE 还是年轻的,以后还不知道了,一时成功算不了什么,可是要三十年要一直成功就是另一回事情了。一个好比 F4 ,赵薇,一个好比 刘德华,成龙。

  12. 《程序员》杂志发表文章高度评价的互联网的操作系统V.O.S

    项目名称
    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Virtual.Operating.System(V.O.S)

    创作人
    比特网数码

    技术难度:(五星级)

    技术创新:(五星级)

    实用价值:(四星级)

    核心技术
    软硬件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 数据库技术

    一句话说明
    V.O.S价值之一通过网络使用任何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过的软件,这只是V.O.S的1%功能。

    何处体验
    http://www.zhongguo.com.cn

    简介:V.O.S简单比喻是一款网络虚拟计算机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可以让网络用户将整个互联网当作自己另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其中任何软件和功能,并通过对外发布应用软件或信息。主要技术特点是,将传统软件通过互联网安装在V.O.S平台的软件服务器上,并建立指定的V.O.S格式标识地址,任何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地址栏或资源管理器地址栏进行访问,并看到指定软件的快捷方式链接,点击链接即等同选择了软件的执行文件开始执行程序。这时,软件程序文件根据软件工作需要从V.O.S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提供,软件依靠用户端计算机CPU进行算和处理。整个过程中,用户端看不到程序文件,这些文件被V.O.S系统按照加密的方式存储和控制,但对软件的功能和效果均不产生影响.应用软件也不是通过浏览器,而是依靠软件自身程序在用户端运行,因此,V.O.S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可以没有浏览器支持.并完全不会被复制盗版。目前常用的Office、PHOTSHOOP、OA、CRM、GAME等各类软件都可以在V.O.S环境下运行.

    V.O.S由北京比特网数码公司自主开发,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点评:V.O.S采用了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思路,通过对底层软硬件体系结构的控制,将CPU、内存、设备等计算机上的资源直接与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并未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下载应用程序代码的方法从根本上颠覆了现有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建议:该产品的出现对于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将会发生改变,如果能够得到大众用户认可,将会是对现有的软件技术格局造成巨大的影响。

    风险:对于大量常用的应用程序,该产品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V.O.S的形式发布和应用,但在特殊应用软件使用的稳定性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13. 怎么突然间看了你的这篇文章,为微软感到很惋惜呢?我估计是微软那个时候已经迷茫了,没有准确的定位好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