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如何开会 - 百姓网的开会模版(拿去不谢)

如下是百姓网如何开会的一个总结。我把这个总结分享给大家。若是能够启发更多的组织开更好的会,我们将无比开心。


一个公司的创造过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基本形式:其一,一个人的独自思考,独自工作;其二,两个或以上的人共同思考,共同工作。鉴于后者的成本高于前者,所以更加需要规范保证其高效。

在百姓网,我要求所有的会议必须按照如下规则进行。

我们认可一大类会议是随机发生的。这种会议我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是一种会议形式。比如有些人在阳台或者楼梯间抽烟的时候随机的聊一聊;座位相邻的人互相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每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去聚餐席间的闲聊;公司赞助的各种体育活动,或者早餐晚餐中的闲聊;或者每个季度各个团队的国内或者国外大敖小敖。。。所有这些会议我们不做要求。必须明确的是,我们非常的鼓励这样的沟通。我们认为这样的非正式,个人对个人的沟通的效率远高于正式的会议。它们对于建立信任,互通有无,相互理解的作用也远远超过正式的会议。公司里面常说的:“座位表远重要过组织架构表”并不是玩笑。坐得近的人这样的非正式的沟通远超过坐得远的人。对于这种非正式沟通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组织非常鲜明的个性。

而本篇文章所着重讲述的是另外一个大类的会议的组织形式:就是正式的会议。

从2016年7月份开始,我们强制要求所有百姓网的正式会议按照本文所要求的形式进行。

会议形式:

每一个会议必须明确一名主持人。主持人负责在会议开始前明确如下内容:

  1. 目的

  2. 限制条件

  3. 议程

  4. 会前准备

  5. 角色

分述如下:

目的

所有的会议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理解大家会觉得有些会议的目的比较难定,但我们要求,所有的会议必须有目的。本文就是帮助大家确定会议的目的。

目的里面基本上规定了这个会议的类型。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确定,如下是一些备选的类型。在这些类型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定语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会议的目的。当大家选择了一个会议形式(这个形式常常做为目的的最后一个词)之后,再加上这个会议的具体的目标就形成正式的会议的目的。

  1. 决定会议。这个会议是需要做决定的。决议会议必须明确角色,谁是做决定的那个/那些人。不见得是层级最高的,但是一定要在开会之前明确。这是最主要的会议类型。不准确的直觉评判大约70%的公司会议应该是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会前工作就很重要。最好是有材料支持大多数参与者在会前可以做出决定,然后在会上讨论,而不是当场做个体的决定。决定会议是阐述个人决定并且达到一致的过程而不是个人决定过程。

  2. Workshop。Workshop的类型是一定要有练习的。通过练习让大家实际上体会到一些东西。没有练习或者小组实战的,或者没有期待大家齐心合力解决问题的,就叫培训好了,不要叫Workshop。

  3. 培训。这个简单,列出明确的培训目标,越实在越好。哪怕培训目标是知道“公司有三个会议室并且可以说出名称”也是比没有目标好的。

  4. Pizza会。英文把这个会议叫做”brown bag”会,原来的意思就是一种每个人自己的带饭的午餐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分享任何大家愿意分享的,无论是自己组上线的新的东西,到刚刚休假去的一个美丽的海岛,到如何带孩子,什么都可以。要求就是不可以有任何的决定,不允许有任何的必须参加的人员,完全是一种信息分享。在百姓网的Pizza会议规定必须是中午12点到13点。Pizza 会议会提供2个Piazza,对吃饭的种类和剂量没有要求就来分享Pizza,有要求的自己带饭就可。

  5. 1:1。团队成员和直属经理对于职业发展,工作难题的私人的会议。这种会议公司倡导的方向是关注个人发展而非项目或者目标。项目与目标自然有其他的类型来承担。

  6. 群英会。跨团队协作的2个小时的会议。不可以多一分钟也不可以少一分钟,一种增强团队间信任和信息共享的会议形式。

  7. 记者招待会。这是当一个团队对于另外一个团队有明显和集中的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发起一种会议。这种会议通常是邀请相关团队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常常是另外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参加,由本团队成员直接无拘束的提问,嘉宾进行回答的一种会议形式。

  8. 其他。当然百姓网还会有其他很多种会议形式,比如《乐高》,《第四象限日》,《Case Review》,《Case Triage》等等方式,大家可以自己翻看Tower 上的文档。当然未来还会有层出不穷的新的形势。我们期待新的会议形式如同代码层面心得class一样被创造出来,然后遵照适者生存的原则优胜劣汰。若有其他大家觉得非常需要的类型,请发邮件到ceo@baixing.com,或者直接起个名字用起来就好。

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是比会议目的更加强有力的一个约束条件。会议只有在限制条件达到的前提上,再考虑会议目的达成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会议。限制条件可以由发起人随意设置,任何发起人认为必须设置的边界都可以被列为限制条件。如下是公司常用的限制条件,。

  1. 时间。通常每个会议必须的一个限制条件就是时间。常用的有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几种选择。若是超时,无论目的是否达成都可以判定会议失败(在百姓网特定的会议失败组织者是会需要向参会者群发红包的,提请特别注意)

  2. 讨论规范。根据不同的会议类型,大家可以从如下的规范中间选取(我都被自己的服务精神感动了)。大家会发现如下的规范是互斥的。这就是代表着这个公司的一个追求:具体是什么规范不重要,我们把规范授权给回忆的召集者根据具体的会议随意定制,且我们作为一个组织承诺我们只要参会就依据召集者的规范进行会议。

    1. 同时只能有一个对话。一个时间只能一个人讲话

    2. 一次抽象原则

    3. 最终一定有定稿,无论质量 vs 质量优先,大家全票通过的放进阶结论,其他不能达成全员通过的放弃。

    4. 讨论不可以涉及xxxxx,超过即被判为越界

    5. 必须有阶结论,必须有明确的下一步

    6. 不进入具体讨论,仅仅对最大的方向达成共识

    7. 本会议的形式是头脑风暴,具体限制条件参见头脑风暴准则

    8. 最终一定要有一个初稿;所有人非常同意的就写,没有感觉的就不写。

    9. 等等等等。只要是会议组织者认为帮助这个会议更好的进行的规则都可以写到限制条件里面去。

总结一下,限制条件是会议成功的必要条件,结局只会有达到和失败两种状态。当限制条件失败后会议就失败了,而不论目的是否达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限制条件是比目的更加强的一个约束。希望各位会议组织者能够善用这个机会,让会议更加的有效。

日程

日程是第三大重要的需要明确的事情。日程是把30分钟,或者60分钟,或者两个小时的会议时间按照讨论的合理逻辑进行划分的工作。时间本来就是如流水一样连续的东西,上一分钟和下一分钟没有区别,但是正是因为日程的存在让时间有了一些分割线。而这些分割线把时间无中生有的划分为不同的主题,从而把参会者的注意力协调一致的分割成了整齐划一的阶段。这些都有助于在会议限制条件下达成最终的会议目的。

会议的议程必须在开会前确认。正因为会议的讨论还没有开始,所以更有助于组织者以上帝的视野来通观全局来决定什么议题应该话费多少时间 。典型的会议日程包括如下内容:

  1. 明确会议目标限制条件以及会议日程。这个部分通常需要5分钟。千万不要试图把这部分压缩到少于5分钟,因为你会发现对于今天的回忆的目的的阐述,限制条件的重申,尤其是什么时间我们期待每个角色做什么事情的阐述和一致认知,对于会议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经验,除非你有特别的原因,准备5分钟来做这件事情总归没错的。

  2. 讨论议题陈述。常常需要5分钟的时间交给最熟悉讨论的议题的人进行陈述。这个陈述绝不应该是第一次,应该在会议之前的阅读材料就应该让大多数人从自己的角度有所了解,但是这个现场的陈述一定可以帮助大家获得一致的背景资料用来帮助大家讨论。经验之谈,这部分不应该超过5分钟。

  3. 讨论。这部分是自由讨论时间。对于5个人的讨论应该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根据参与讨论的人员还可也能够有增减。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适当延长。

  4. 结论和下一步。这部分也被纳入模版,是没有更好的理由则不可改变的部分。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一定需要5分钟的时间确认下一步的工作,负责人以及截止时间。缺省情况下会在下一次同种类会议前画10分钟进行回顾。

  5. 一个可选的环节是5分钟的对于会议本身的回顾:如何可以把类似的会议开得更加高效?什么是做得好需要继续保持的?什么是做的不好需要改进的?这属于会议本身的挖坟的一部分,若有时间,且会议刚刚开启的时候可以加入。

如上是一个大纲,会议组织者需要在开始之前把会议的日程发出,并且在开始前用5分钟的方式陈述。如果在这五分钟里面收集到任何可以改动日程的建议,那是非常得体且珍贵的,望大家重视。没有比确认日程更加能够系统性的提高会议效率的事情了。

角色

角色也是在会议筹划中必须体现规划的。若没有任何的规划,会议的所有参与者都会像参加所有的会议一样安静的,舒适的,没有什么紧迫感的窝在会议室的一角,看似勤奋实则是休息的好时机。我们对这种现象坚决说不。通过角色的设定,可以让每个人的肾上腺素足够分泌到全情投入。如下是百姓网历史上常用的角色:

  1. 主持人(必须)这是任何会议必须的。主持人缺省就是发起者。主持人的角色是,明确会议目标,限制条件,日程和角色(就是会议的前5分钟的工作),在讨论的时候确保讨论按照会议的限制条件,角色,和目标进行。好消息是,主持人可以不参与讨论。只有当讨论跑偏的时候才需要干预。

  2. 动议者。大多数的会议,尤其是决策会议,需要一个动议者。这个动议者负责提供动议以及支撑的资料。之所以成为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对于决策会议,决策人的任务根本上就是给出同意或者反对二选一的选择而不需要给出更多的结论。

  3. 参与者/决策者。若是明确需要一个人或者多个人决策,则明确的在会议的邀请中给出。若是没有,则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决策。会议召集者需要明确在后者的情况下如何决策(全票还是多数,还是2/3等)。明确的决策流程帮助大家做更高效的决策。

  4. 旁观席。任何的会议都可以设置旁观席。旁观席的作用是为了培训和传承。为了会议效率考量,旁观席的要求是,从会议开始到结束,旁观席必须如壁纸一样的安静。只有听的权利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的权利。旁观席的设立是为了让相关团队,团队除了参会代表以外的梯队成员熟悉决策流程,获取信息,准备下一次参与会议的培训环节。旁观席的设立保证了组织的传承。当旁观一定次数之后可以考虑在会议组织者的安排下正式参与会议。

  5. 记录员。记录员负责做会议记录,并且在会议的当天(百姓网规定是会议发生日的24:00分之前)向与会者发出会议记录且在Tower系统中归档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尤其是其中的下一步环节将作为下一次同一种类会议开会前10分钟回顾的标准环节。超过2400的情况会需要向与会者发不少于100块的红包。

  6. 计时员。在会议时间敏感的情况下可以指定计时员。通过把主持人的一部分工作外包可以让主持人专注在内容上,同时提高参会者的参与度。

会前准备

还有一些会议,可以通过会前准备的方式令会议更加高效。会前准备包括:

  1. 阅读材料。有的时候一篇论文,一篇管理学的论述,一些背景资料,一些报表,都可以帮助与会者提前获得类似的视野,从而节省会议的时间。基于文本的对话是很多的机构证明行之有效的讨论方式。基于一个(哪怕是错误的)文本的讨论,更容易让大家对于基本概念达成一致,不至于离题过远,或者花费宝贵的会议时间达成概念和定义上的一致。

  2. 议题和材料。若有动议,建议把动议和支持材料会前发出,以便于参会者在参会之前就可以根据材料做出同意或反对的决定。如此,会议的讨论环节会更加高效。

  3. 其他功课。还有任何其他的功课,比如了解某话题的具体细节,某人提前对于某种状况的总结和陈述等,都可以在会前提出。

会前准备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少数人,或全部参会者会前的准备,可以大幅的减少开会这样的非常耗时的活动中的时间损耗,从而提高参会效率。

为了强制会前准备,百姓网常用的办法是在正式会议中加入3分钟的考试环节。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司级别的惩罚措施,但是考试环节的确极大的促进了会前准备的完成率。

备注

如上就是百姓网开会的基本方式,包括了目的,限制条件,日程,角色,和会前准备。百姓网的同事,若是没有思路,可以从此获得灵感。若是觉得任何部分可以改进,增加,或者忽略,非常欢迎。就如公司的大多数的机制一样,我们反对固化的流程。如上列举的是按照尽可能完善的角度进行的。即便是我召开的会议也不见得所有的部分都俱全。公司应该鼓励规范,这样一群人的知识才可以积累和传承,更需要鼓励改变,这样才能不守旧,可以不断改进。所以除了公司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目的之外,没有什么是不能变的,如果有任何好的原因,任何规范,包括这个,都是可以被任何人随意更改的,更不用说公司外面的读者了。

本会议指南将随着公司的发展,经过每个实习生在内的参与者的贡献不断的改进,本文档受到罗伯特议事法则,Scram,Agile,以及Facebook的会议模版启发而成,一并感谢。若是本文档能帮助更多组织开更好的会,我们将无比荣幸。

题图:日本北海道二世谷,2016

合理性假设是一条的分界线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喜欢拉着大家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假设,我们面临的现状是100%合理的,正确的,你会怎么办?”

一旦我们把我们当下无法控制的事情假定为合理,我大概的估计可以减少30%的无用的理性思考,和50%的负面情绪。比如:

  1. 看到不合理的需求:假设这个需求是100%合理的,正确的,你会怎么准备技术架构和实施?

  2. 堵车了:假设我们还要堵车30分钟,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你可以做些什么?

  3. 对待社会问题:假设所有你看到的社会现象都是不变的,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做些什么?

  4. 人际关系:假设这个让你头疼的人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合理的,而且这一辈子都会这样而且你们分不开,你可以做些什么?

做了这个假设,我们会发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还挺多的。这个假设不是自欺欺人,因为我们腾出手来还要再推翻这个假设,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改变,只不过把一件事情分成两截分别解决而已。

分层是一种习惯

我很佩服意大利的建筑师。他们可以在完全不改变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骨架的情况下把内外的大理石都清洗或更换了一遍,然后在不改变外观和内饰的情况下把骨架换成了不锈钢。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教堂已经不是几百年前那个教堂了。把可变因素分层,固定一层改另外一层是工程师常用的分解问题的习惯。很难想象工程师把外观,内饰,骨架等一股脑的同时更换,工程的复杂度将会变成多大。合理性假设就是把问题分层,固定一些变量,集中精力解决一层的问题,然后再掉转枪头解决另外一层。

两个层次

合理性假设之下和之外,是两个层次。

合理性假设之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比如如何写代码),需要使用向内的力量,确定性高,不太需要外部的资源。常常可以专注势如破竹的解决一大片问题。

合理性假设之外,需要使用向外的力量。这部分常常比较生疏,挑战大,成功几率小,但对整体的影响更大。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去改变的,需要专注很多力量做细小改动。

合理性假设不是逃避,而是把需要两种不同方向的精神力量的问题分在两层,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把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需要能力不同,需要资源不同,成功可能性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起解决,就是一团乱麻。

做什么和怎么做

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先做到最好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做什么”常常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很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情更加重要。但我们常常忽略的事实是,这两种重要对于最终的成功缺一不可。切不可因为战略重要而忽视了执行能力,反过来也一样。

我在浦东的一个咖啡厅门口看到如下一个讽刺意味的海报:

喝咖啡(可以让人)更快,更有能量的做愚蠢的事情

会心的笑过以后,我想借用这幅海报来描述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既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做任何的事情(无论是正确的还是愚蠢的),又要保证我们决策做正确的事情。而“合理性假设”是划分这两部分工作的一条线。这幅画的正面解读是:若是没有咖啡,又怎能保证当我们选择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快,更有能量”的做出来呢?

合理性假设这条线也划出两个步骤。就像人的两条腿,先迈左腿,再迈右腿,同一时间里,迈且只迈一条腿,不断交替。这种走法一定比两条腿一起蹦,或者一直迈一条腿,要走得快,走得长远。

有人写文章就是为了促进思考

有的人写文章仅仅为了促进思考。我就属于这类人。

我把写东西完全当作自己的一个旅程,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人,也不是为了传递什么信息。最主要是为了自己。我发现只有能优美、简洁、准确的把一个想法表达出来,我才敢说自己思考过了。否则落笔时,才发现有些概念依然模糊,或者答案还没有浮出水面。不写出来,自己就会浑然不知。

这和画画很像。只有当需要把看到的景物画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被迫去观察平时忽略的细节。比如树枝和树干是怎么连起来,光线来自何方阴影投在哪里。思维的细节之多不下于一幅画。一幅画完工,画家才会胸有成竹的说,我观察完毕;写文章也有这个效果。至于之后被更多人看到并且居然有一些帮助,这就属于意外的收获。

公开的写作给自己正向的压力

既然这类写作的过程重于结果,为什么写好了还要公开出来给别人看呢?因为公开带来正向压力。没有旁观者容易懈怠,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就烂在那里了;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了,就用含糊的意识流一样的语句带过;事实部分并非完全确定却不去深究,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公开,让自己不太容易轻易放过自己。公开的压力,会变成一种稳定的动力,让自己跨过一些需要花费很多力气才能思考清楚的障碍。

每次写作像是一次探险

既然写作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出声的思考),我们常常以一个you挑战性的问题开始,而这个问题在写作的时候可能是没有答案的,这使得每次写一篇文章都变成一次探险。这种状态就好像开始攀登一座山峰,是否有道路可以登顶是未知的。写作的过程在尝试回答问题,会出现把自己千辛万苦仅仅到达一条死路的情况,这场景很像相声里,斗哏的演员一边想,一边说,直到说到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而捧哏的还在旁边讽刺:“编呀,你倒是接着编。。。”。出现这个场景,就知道需要重新写过,或者换一个思路了。这个过程,就是因为有了文字在纸面上留下痕迹而让来龙去脉变得清晰。

了解我是属于写给自己的那类人,就知道如何阅读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了,并且理解为什么从话题选择和写的内容都有些说不出的不同。这种不同最主要是和主要读者的设定不同。

既然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我都不太好意思点击“群发”按钮。若是打扰到任何人,我欢迎大家先无压力退订,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来看历史消息好了。这样的过程更贴合我写这些文章的初衷。

题图:夜间的徐家汇经过简单的水平镜像处理后形成的梦幻般的世界

画点画

那怕再忙,有几分钟的时候就想去画一幅画。这是很好的消遣方式。能画画,能写点东西,对于我就像狗鼻子湿湿的一样,是还算状态良好身体健康的标志。

原宿的咖啡馆

我从来没有学过画画,就是很多年前看到《旅行的艺术》里面关于《对美的拥有的》一章里面提到,到一个地方最佳的拥有这个地方的办法既不是拍照,也不是购买纪念品,更不是折一个树枝带回去,而是去仔细的观察。而达到观察的目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艺术。在所有我所能触及的几种形式(绘画,文字,音乐等)中,绘画好像是门槛最低的。画画的成品不重要,而是观察的过程。绘画只是帮助自己观察的一种工具。为了让自己至少有能量把一幅画画完,还要厚着脸皮敢于把最终作品公之于众。这个过程好像是学习任何技能的金玉良言:学画画如此,学跳舞如此,学唱歌如此,学语言也是如此。

威尼斯的教堂

尼斯酒店的小庭院

迪拜机场转机的时候用来杀掉一个小时的时间的候机厅

科罗缅斯克的教堂

戛纳的小餐馆街

三人制:公司内传承和备份的机制

我们在大理的一场实战演习游戏里面歪打正着的尝试了一下三三制组队,发现这个军事上来源于林彪的三三制的编队的原则完全可以借用到公司里面。因为原来的三三制是指好几层的以三为单位的组队方式,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三人制以后在公司采用。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一个阵地,两方对峙,各二十一人。二十一个首次合作,个性十足的队员,在时间压力下协作,组织难度很高。搞不好就会叽叽喳喳乱成一团糟,这么多人谁听谁的,怎么配合,什么战术,都是未知。后来不知道是谁提出的三人制最终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三人制,就是三个人为一组,二十一个人形成了七个小队,每个小队有队长一名,组员两名。大范围的协调由七个队长完成。在一个小组里面,小队除了队长以外另外指定了副队长,还发明了第三副队长。按照军队里面的惯例,队长拥有最大的权力,另外两个人在队长活着的时候全听队长的,然后保持队长在中间两个人在两边的品字形三角方式前进。当队长牺牲了以后,副队长立刻成为队长,第三副队长成为副队长,同时找机会和其他的团队合并或者吸收落单的人成为新的三人小队。

应用在公司里面,三人制的可以作为明确的传承机制和备份机制。传承机制我们在组织发展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难题就是知识的传承,而且一遇到就是死锁。以团队经理这个职位为例。一个人因为没有带过人还不是合格的团队经理,同时因为一个人还不是合格的团队经理所以不能带人,由此产生死结。三人制的副职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明确的师徒机制,通过一个人做另外一个人看,并且偶尔还实践一下,这对于知识的传承很有帮助。但一个组织建立起了明确的梯队,每个人都可以不断的变成更好的自己,组织就一直在成长。备份机制公司在规模变大的过程中最好状态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明确的备份机制可以帮助达到这一个效果。备份可以让一个组织不断的适应变化,总有能力在任何时间把最合适的人抽调到最合适的地方同时不至于让被抽调的团队散掉。要是从团队建立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备份机制,让大家对于队长的消失有十足的心理的和实质的准备,组织的灵活性就会大增。战争中人会牺牲,这个事实是无论怎么抱怨都不会改变的外界条件。所以战争中的组织队形就是为了适应每时每刻的变化。这是我们可以从战争队形中学习的。三人制的实质不是新的概念。美国总统的备份制可能是最完整的。按照宪法和后来的一系列法律规定,总统缺位时(死亡,辞职,被弹劾)副总统立刻宣誓就职,副总统也缺位了众议院议长上,然后是参议院临时议长,然后国务卿,这一路排下去排了17位,我看了也是醉了。公司里面显然不需要学习这个长长的列表,但是明确这个特征是值得学习的。中国的副职也是实行多年的,不过一个认知(不知道是不是误解)是副职还是担任很多的职责,以至于有时候产生职责不清的状况。我脑子里面的三人制副队长是没有任何职责的,只是在旁边观察学习并且做备份。这样在公司这种效率优先的环境下更加容易推行。三人制在军队里面的应用场景是对小分队的具体的规模进行了约定,就是明确到三人。我觉得在公司里面的协作不见得需要对总人数进行规定,只需要把传承和备份两个部分做好。

特别项目组的应用我把这个三人制的方法引入到了公司里面。前不久建立了一个三个人的特别项目组。项目组章程里面对于职责是这么定义的:

这个小分队需要有如下人员:

  1. 队长一名,对最终目标负全责

  2. 副队长一名,在队长消失的时候自动成为队长,并且立刻承担队长全部职责

  3. 第三副队长一名,在副队长消失时自动成为副队长

  4. 本小队所有安排完全听从队长指挥

  5. “消失”的定义是:转移到其他团队,生病,请假,承担新的角色(比如成为队长)等。

  6. 当队员人数不足三人的时候队长需要立刻补充人员确保三人队形。队员名单和职责需要时刻无比清晰。

培训和团队中的应用

在每次培训的时候,讲师需要指定副讲师和第三副讲师。副讲师的职责就是时刻准备着下一次做讲师提供同样的培训。我们实践了几次发现,在整个培训中,副讲师总是压力山大的坐在那里竖起耳朵一字不拉的听,因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去讲的时刻一定会来临。而那一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他至少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在团队里也一样。我们把一些决策的决策权也做了第二和第三备份。在一个人因为出差/请假等不能参与的时候,副队长立刻承担全部责任,并且可以做此方面的全部决定。

特别的备注:

任何的组织方式都是紧紧在特定的时候适应特定的团队。每个人看到什么东西有感触常常是因为在这个人的世界里面缺少什么,所谓的不同才会吸引。所以我看到的三三制和其他人眼中的或许完全不同。在这个时候适用的不见得过一段适合。所以看到有道理的方法一定要自己很有感觉才可能是需要的。

为什么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写文章感觉会如此不同

这是一个在写下来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写作是一个不断地追寻答案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阐述结论的过程。)

我的一个初步的答案是,在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里写文章通过改变情绪改变了思考方式。通过一番努力,我总算把改变的情绪涉归了一下类:

  • 新鲜的情绪

  • 自信的情绪

  • 时间的敏感度

  • 城市的讯息

新鲜的情绪

新鲜感至少由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影响。敏感度高的人会比同样环境的其他人多一些新鲜感,而外界环境因素对人的新鲜感的影响显然更高。在代代木公园旁边的咖啡馆,就是比在楼下的咖啡馆更让人感到新鲜。想想“代代木”三个字,就是比“广元西路”更加让人开心。当然反过来对于一个东京人来说,也是一样,“想想吧!上海!!”

为什么新鲜的情绪会和写文章有关系呢?对于技巧要求极高的运动员来说新鲜感或许不是件好事,在一个新的场地里表演花样滑冰和跳水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而对于写文章,写程序等创造性的工作来说,新鲜感是一种重要的助力。就如同吊桥实验中男人分不清楚心跳呼吸加快到底是因为桥下的深渊带来的恐惧还是对面的姑娘带来的爱情一样,环境带来的新鲜感与思维进入了一个未知领域的新鲜感感觉上很难分辨,以至于思如泉涌的情况多在陌生的环境出现,就如同吊桥实验证明的,爱情常在英雄救美或者放映恐怖片的电影院等危险的环境下产生一样。

自信的情绪

旅行给人的满足感是一种乐观的情绪。在巴黎,在东京,在布拉格,在旧金山,任何地方,只要不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都给人一种细微的幸福感,还有一种必须很仔细才能觉察出来的成就感。(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我一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除了新鲜以外还让自己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变得好了一些,增强了对自己的期待。在这个正向的背景音乐下,更容易产生好的创作。若这个假设成立,我们就有一种通过外部环境提高自己的自信水平方法。很多人哪怕在一个人的时候也注重自己的仪表,有的人哪怕别人看不到的内衣和围裙也要精致得体,都是这种有效的暗示方法。我也试图在一异国他乡的高架路和铁道的交叉口的嘈杂的路口感觉一就是通过改变自己对自己的印象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时间的敏感度

在异国的咖啡馆,时间的敏感度也会发生变化。倘若仔细分析,那是一种两种冲突的情绪的混合体。

一种情绪是,时间变得紧迫。旅行按照其定义,都是短暂的。既然是短暂的,常常来之不易,甚至稍纵即逝。假期总要结束,旅行总有回程的那一天。这带来一种紧迫感。让人感觉到有一个隐形的滴答滴答的闹钟,紧迫感显然让人变得更加敏感。

另一种与时间有关的,却和紧迫截然不同的情绪是,时间变得充裕。旅行的时候因为脱离了日常的琐事,时间经常会变得比较纯粹,尤其是咖啡馆里面的时间 。除了认真的思考或者仅仅是专注的发呆以外,并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事情。思绪不容易被打断。而这来之不易的整段的时间正是好好思考些什么的绝佳机会。

这种既紧迫又充裕,既放松又专注的整段时间,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使思维的过程变得不一样,以我的经验,通常会变得更好。

城市的讯息

还有最有一个我还无法清晰的描述的,是城市的讯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时刻都会从四面八方的非常微小的地方向一个人发送讯息。人们的穿着,走路的速度,周围的人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上百年中人们对建筑,街道,树木的雕刻而形成的环境,这些总在用一种极为不起眼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我记得一次在戛纳创意节上有人画了圆乎乎的一个圈和一个全是尖刺的一个圈,让大家把Booboo和Kiki两个名字和两个形象对应。演讲者笑着说,你千万不要觉得你独立思考之后认为圆圆的就应该叫Booboo。一条线条就用某种方式影响我们对于命名的决定,我们所在的环境就是以这样一种你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做出决定的方式更强有力的影响着我们。

这个观察的应用

传统思想建议我们不能为环境左右,但是那只是在环境短期不能改变的时候的最佳策略。如果能改变,改变环境能更快的改变情绪。当我们想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关注一下在哪里解决。如果能够选择,定期的把自己置于不同的环境里面观察一下自己的思考的路径和变化,并且形成一些环境对于自己的影响的认知,就可以把环境当做自己思考的助力。我们很难不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与其去抗争环境,为什么不通过改变一下自己在哪里来更加一劳永逸的改变着自己呢?哪怕是旅行中短暂的几天。

对于三十几个城市的偏见

世界那么大,总想去看看。对于已经看到的世界的那一小部分,我做了个总结,用尽量短的一两句话,释放我作为一个狭隘的旅行者对于一个城市/地方的偏见。

注:为了一致起见,把去过定义为住过一个晚上以上的地方。转机就不算了。地址也已约定俗成的最常用的为准,不见得要明确到城市。

欧洲

巴黎:繁华的大都市。

整个城市像一块大得没边没沿儿的整块大理石,六层的房子组成了这块大理石的,街道如同从中间刻出来的。人之多,街道之繁忙就是让人觉得这是个繁华的城市,而我却觉得不是那么浪漫。

伦敦:帝国的痕迹。

去了伦敦才发现上海黄浦区的很多地方(红颜色的厚重的门,还有门上的花体招牌)原来来自伦敦。那种大帝国的气派还留在建筑上,却在生活中消失了。伦敦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了。

柏林:世界历史的舞台。

到了柏林看它的历史,才感觉到中国的很多城市的历史是中国的历史,而柏林发生的事情大多是世界的历史。欧洲的分分合合,残酷的二战,犹太人悲剧,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东西德的分开与合并。。。很少有一个城市集中了全球的冲突和目光,作为一个舞台,在一个城市浓缩了世界(悲惨的)历史。

马德里:说西班牙语的地方。

荷兰人都会说英文,而且争着跟外国人说英文;法国人会说英文但是就是不跟你说;西班牙人特别热情的想让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基本上不太懂英文。

奥斯陆:冰清玉洁的小城。

海湾安静清澈,山多峡谷多,安安静静的一个城市。到了才知道《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还有歌和挪威其实关系不大。

阿姆斯特丹:商人之城。

几乎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城市了。无论是红灯区,大麻合法,还是对于同性恋的友好,或是街道上当街的男人小便池,这些都远远的早于世界的其他地方。东印度公司的痕迹已经不见,但商人的气质还是骨子里的,并且在这个城市里面到处可以看到。

苏黎世:低调的金融城。

没有看到过像瑞士这样低调的地方了。瑞士的创新和追求就是和很多国家很不一样,谁让被山区贫困的自然资源逼的呢。

阿尔勒:太阳下的向日葵。

梵高还是很厉害的,这个地方真的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太阳太大的,色彩非常饱和。

巴塞罗那:被一个人给抢去了风头的城市。

几乎没有一个像巴塞罗那这么大的城市,整个旅游资源居然就被一个叫做高迪的建筑师给抢了风头。

大洋洲

悉尼:有点点荒凉的南半球大城市。

悉尼是一个西方城市,但是离西方太远了。现在坐飞机都要经过袋鼠航线或者南十字航线一跳一跳的,想当年从英国或者欧洲流放过来的人是在是觉得是在天涯海角了。我一直以为澳大利亚是一个岛,结果我错了;我还以为澳大利亚同样是在亚太区的,估计离上海还算近,结果我错了。

非洲

开普敦:从非洲大陆切出来的欧洲城市。

开普敦是欧洲人绕道好望角到亚洲的路上的一个驿站,在非洲那片黑色的大陆上有这么一片白人比例那么高,经济那么发达的城市说明大航海时代经济的力量对于塑造城市还是很强悍的。

亚的斯亚贝巴:充满牛和羊的首都。

要不是误机加上台风我或许这辈子不会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大家问我在非洲有没有看到动物迁徙,我说看到了,满大街都是牛呀羊呀。现在的发展水平可能不及中国的大多数县城。在那里看到畅销的圆鼓鼓的屏幕的电视机。

美洲

湾区:上帝偏心的地方。

湾区好像很受上帝的偏爱。有山,有大海,有海湾,有湖泊,附近有雪山,有斯坦佛大学,有硅谷这样的创新中心,有旧金山这样的金融中心,工作机会很多,自然风光好,气候适宜,可以说该有的都全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马克吐温说的:“我一生经历过的最冷的冬天是在旧金山的夏天度过的”。

纽约:这是纽约,你不喜欢就离开。

纽约人有独特的气场,到处都有一种“这就是纽约”的气势。大城市,尤其想到很多东西,比如高楼和地铁都是近一个世纪就有的,就更觉得是个大城市。

多伦多:特点不是那么突出的一个城市。

除了多伦多的电视塔,好像想不出太多的这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了。

洛杉矶:大得挺不讨人喜欢的地方。

我几次都无法喜欢上洛杉矶。不喜欢机场那分散的候机楼和嘈杂,不喜欢还要做大巴才能租车,不喜欢城市里面那永远拥堵的十字型的州际公路, 不喜欢大的没边没沿儿的路网和堵车。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洛杉矶并在那里安家。我却一直无法喜欢。

阿斯彭(Aspen):好精致的小城。

山里面的滑雪胜地,好贵好贵的房子。

西雅图:老是下雨,好多森林。

西雅图作为我在北美去的第一个城市,也是早期最常访问的城市,曾经被我排为北美最喜欢的城市。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去的城市不够多。现在去了足够多的城市我才发现,西雅图的好真的需要去过很多城市才知道。

华盛顿:好多博物馆的城市。

华盛顿还是有首都的大气的。博物馆,纪念碑还有中轴对称。

丹佛:要不是因为转机为什么要去呢。

丹佛似乎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吞吐量,面积惊人的大机场了。

拉斯维加斯:不受限制的城市。

去了拉斯维加斯,我忽然想明白了一点: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建筑要求就和中国城市是一样一样的:就是没有任何限制,随心所欲。所以上海其实从建筑领域和拉斯维加斯好像。

圣地亚哥:一个比上海还北却比上海还热的城市。

这个城市是我学习气象的好的参考点。它是美国西海岸最南的城市,但依然比上海靠北,并且从气候来说这里已经很热了。而上海的气候好像跟旧金山差别不大。

亚洲

东京:兼顾大气和精致的首都。

东京还是比较好玩的,一个山手线就把有趣的东西串了起来。在东京要吃到不好吃的饭还真需要朋友推荐才行。

首尔:除了字看不懂以外不像国外。

首尔就是一个大城市,比中国的大城市稍微精致一些,却不如日本有那么明确的文化。没有太多异国的兴奋感。

京都:素颜而惊艳的城市。

《孤独星球》的警告是对的:千万别因为第一印象对京都失望。京都的美都是藏着的,而且美得很惊艳。我对京都的还有一层喜欢是因为它太像传说中的洛阳。

大阪:太像上海的一个无趣的城市。

大阪就是一个商业的大城市。对于不购物的人来说真的没有什么旅行目的地的价值了。连高架和商业区都像上海。

北海道:可以一去再去的地方。

若是想找风景优美没有太强的文化烙印,可以爬山滑雪泡温泉的地方,北海道的确是一个让人省心放心,赏心悦目的地方。

新加坡:20年的差距一下就缩小的城市。

2000年第一次去新加坡我坐地铁绕岛一周,去来福士酒店上了厕所被里面的玻璃洗手盆惊呆了,在乌节路上看到满眼的彩灯真是觉得到了未来之城了。回来之后我大概知道上海有可能是什么样子了。最近再去,泯然众城矣。

台北:土土的建筑,平静的生活。

看了台北知道了中国近代建筑的不好看真不是从1949年才开始的。但台北那平静的生活倒是可以让自己慢下来。台北让我觉得就三个字:过日子。五个字的话,好好过日子。

莫斯科:北京的前世。

莫斯科就是很多中国城市的样板,还有莫斯科大学的逆了天的大楼,还有到处都需要进门脱大衣的强制要求,扶梯厕所边上遍布的老大妈的冷漠的眼睛,有苏联留下的很多的公有制的烙印,有乡村土豪级别的巴洛克宫殿,我不喜欢莫斯科。我不要再去。

耶路撒冷:这个地方存在还让别人怎么说有历史呢?

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还有打来打去,直到现在都还打来打去。不过很安全的样子。

特拉维夫:简朴的犹太人之城。

犹太人至少在特拉维夫看起来还是简朴和低调的。跟硅谷给人的感觉很像,到处是创业公司,都在民宅里面。

好了,如上就是偏见。说了是偏见了。就不要深究了。

这几天上海为什么这么漂亮?

这几天上海的天气出奇的好,天蓝得跟很多年以前似的,云跟假的似的,能见度高到可以看到地平线,太阳刺眼到下山的时候都不太敢直视。自己拍了几张照片纪念一下这漂亮的日子。

我发现一个非常确定的规律,就是每次东南沿海刮台风的时候,上海就出奇的美丽。研究了一下地理,发现这个规律是有道理的。

上海位于北纬31度左右,正好位于西风带的南边边缘的地方。所谓的西风带其实是南风带,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常年吹的南风,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受到向右的力,就跟水池的漩涡一样,向西偏去,所以形成了西风带。整个这个维度的地球表面转一圈都是常年刮西风。

这西风产生的影响很多,但和我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有这么几个:

  1. 飞机往东飞会快一些,往西飞会慢一些。上海飞旧金山预计时间是11个半小时,回来就是13个小时。因为飞旧金山的飞机上一直可以看到尾风,就是那著名的西风。

  2. 西海岸的城市就是比东海岸的城市幸福。因为西风的缘故,西海岸的城市的风是从海洋上吹来。海洋冬夏温差没有陆地那么大,冬暖夏凉,所以美洲西海岸的城市一个比一个幸福,比如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这些维度都比上海高,甚至温哥华比沈阳的纬度还高,多超过铁岭了,但是依然冬暖夏凉。欧洲大陆的西海岸也是一些舒适的城市的,从北欧的奥斯陆,哥本哈根,到阿姆斯特丹,到法国南部,到整个葡萄牙,里面的整个地中海都很舒服。同样维度的美国东海岸那简直就是冰天雪地,比如纽约,华盛顿啥的。中国只有东海岸,这一票城市一年四季吹的都是西风,唯一的区别是内陆一点的吹的是西伯利亚来的西北风,靠南一点的吹西南风而已。

西风的大量的吹过来的就是内陆的空气,冬季干燥,寒冷,雾霾严重。所以大多数时候上海是灰蒙蒙的。但是台风一来就不一样了。台风强劲的大漩涡让江浙这一带变成了东风。东风来自海上,东海岸一下子变成了西海岸才刮的海风,自然空气也清新了,水分也多了,天也蓝了,云也多了,整个上海漂亮得跟不是上海似的。同时台风一来上海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空气是从上往下沉的,地上的雾霾很难升空,云朵也会压的很低很低,就像这几天这样子。

以后上海再这么漂亮的时候,八成会是这么个景象:某地的同胞们正在拼死抵抗台风,云朵一定是低低的,看着云朵,一定是从东方的海边不断的向西方漂移的。

对了,我忽然想起来,火烧赤壁的时候那长江流域常年刮的一定是西风,诸葛亮掐指一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东风,难道是福建的台风吗?

学画画,三个月够不够呢?

疫情刚开始,严格的居家隔离,大约是三月份的时候。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习画画。

AirBnb总部,2020年3月20日

罗斯金认为,绘画可以教我们去观察,这是显然的;同时,以我自己的经验,它也在教我们创造。所有的画都是被现实启发,而独立在脑子里面创造出来,然后再靠手的技巧把它表达出来。

嘉定图书馆,2020年4月14日

绘画和编程极为相像,每一幅画,每一段程序都有相同的三个阶段:

1) 伴随着恐惧的构思

对于眼前复杂的画面,你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开始,不知道怎么画。在编程前,对于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偏重算法的,也会有这样的一种恐惧感,对于是不是能搞定不是那么有信心。

乔家弄 2020年5月23日

下面这幅就是这样的情形的典型,所有的线条都是圆弧的,然后又是在一个巨大体量的建筑内部,原来的两点透视方法彻底不管用了,的确会踌躇很久无法动笔。

 维璟广场中庭 2020年3月2日

2)对时间无感的细节创作

虽然开始很犹豫,一旦开始,很快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关注点从整体转移到局部,只关心接下来画的这一笔和刚刚画好的这一笔之间的关系,就跟下跳棋一样,只有完成了这一笔,才能跳到下一步去。写程序的时候也是一样,只会关心现在在写的那一行,一行一行的推进。编程还需要写几行就运行一下,看一下结果,调整一下,然后再写几行,这样的过程让我脑子里总有一个必胜的战役里面稳步的推进火线的画面感。

金泽古镇,2020年4月17日

我在无论画画还是写程序的时候,思绪都是完全静止的,时间的感知也会停止,这是一种标准的心流(flow)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深度禅定的状态。下面这幅上的细小纹路就是这种感觉的典型。手在动,键盘在飞舞,而思绪完全消失。

夏都小镇咖啡厅,14日

3)恍惚的完成

当一幅画完成了,整体的看一下,满足感油然而生,但绘画的过程好像似乎是一个梦,有些不真实。编程也是同样,从整体来看每一个函数,似乎有一些陌生感,似曾相识,却不太记得自己在什么时间写过。每个细节很清晰,却觉得不像刚刚发生的事情。但对于画出来的画,或者写出来的程序,从心底里面喜欢。就如同庖丁那样,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淀浦河边的儿童游乐场 2020年3月5日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身体里都有1000幅很烂的画,谁尽早把这1000幅画画完,谁就只剩下好看的了。深以为然。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不就是这样吗?但这句话给我的正面的力量,来自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去期待失败,期待那些难看的画,每画砸一幅,就觉得自己的 1000 幅烂画又从身体里面跑出来一幅。

M50艺术园区,2020年4月18日

所以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我觉得三个月是够的,换句话说,或许一周就够了。这个够的意思不是以结果衡量的最终有所成,而是足够让自己进入一个以前没有进入过的世界,三个月肯定是够了。

思南公馆别墅, 2020年4月17日

画画的时候,还有遇到一群有趣的小伙伴,他们每周六早上都会结伴一起去上海的各个有趣的地方画画,挑的地方也很有特色, 所以大家要是也想开始画画,可以看一下这个公众号里面大家画的画。

我非常羡慕大家的各种有趣的风格,也看到了很多人短短的三个月画的画的巨大的变化。这个小组的志愿者写的一句标语我也很喜欢:No pressure, you don’t need to be a master sketcher. 这难道不是开始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吗?

西岸艺术中心,2020年4月4日

世界上有坏人吗?

最近在观察小区里的事情,发现大家最喜欢说谁谁谁是坏人。而我一直听起来觉得很不得要领。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坏人吗?

坏人这个概念,是人类发明的众多不准确,不清晰的概念之典型。大家对于这个概念的迷惑,正来源于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诸多矛盾的地方。

为什么大家觉得坏人这么多呢?

我们严格的用数学来证明一下。其实世界上不存在坏人这个概念,只有坏事这个概念。即便是坏事,还分很多的角度来看是对于谁来说是坏事,不过这个先不展开,假设真的有坏事的概念。那么,我们定义做了坏事的人叫做坏人。

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发现做了一件坏事,这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眼里就从好人变成了坏人。如果用Python的函数来描述,就是

isBad = any ( deeds )

Deeds是一个数组,存储了这个人被你看到的所有的事情。好事是false,坏事是true,如果这里面这个数组里面有任何一个是坏事,结果就是坏人。

isGood = all ( deeds )

好人的定义是需要全是好事,才可以暂时叫做好人,直到被看到第一件坏事为止。

这个定义虽然极端,但据我观察,凡是跟我描述一个坏人有多坏的时候都会对他做过的一件或几件坏事记忆犹新,然后因为这个事,证明这个人是坏人,说明大家潜意识大多按这个来思考的。

好人做了好事,说明这个人是个好人,坏人做了坏事这个人还是坏人,好人(没被自己看到做坏事的人)做了坏事,他就变成了坏人,坏人做了好事,说明还是个有点良心的坏人。

每个人的历史记录

每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印象中,甜蜜的美好的感动的所谓好事就如同柔软的布拂过玻璃般会让玻璃越来越亮;而痛苦的愤怒的不可理喻的事情就如玻璃刀划过一样,留下深刻的痕迹。

如果看到一个玻璃上伤痕累累,或许不说明这个人足够坏,也有可能是你和他/她相处得足够长,以至于岁月的痕迹以坏事的记忆留存了下来。所以我看到一个人对于另外一个人深深的仇恨大多出现在多年的夫妻之间,十几年的合作伙伴之间,却很少出现在萍水相逢的不相关的人之间。刘韧说过,“ 合作越久,记忆中,对方错误失误笨蛋荒唐事情就越多,先用时间除一下,看一下频率。” 深以为然。

坏事的记忆

最后我们来看坏事本身。我们世界是这么的公平,从来都是因果循环。

因为 A 做了 A1 这件事,

B 作为对 A1 的回应做了 B1,

A 作为对 B1 的回应做了 A2,

B 继续回应 A2 做了 B2 。。。。

妻子跟闺蜜抱怨老公,他居然一晚上不理我,然后还打我,最后还离家出走,直到现在一周都没有回来。

而她没跟闺蜜讲,甚至自己已经从记忆中抹去的是,老公不理她是因为她骂了人家一整晚,打他的原因是她先打了她老公,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因为她哭着喊着把他推出去,一周没回来的原因是因为她打电话回来又被骂了回去。。。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妻子有错。

先别太早下结论。如果我们把时间线的因果关系再错位一下,妻子骂老公的原因是因为老公撒谎,她打老公的原因是因为老公先推了她,她喊着把老公推出的原因是老公威胁要打死她,而打电话回来的被骂回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和好的意图。。。。这倒是是谁的错?

不断升级的循环

随着细节的一点点的增加,我们发现,没有一个人做的任何一个伤害另外一个是毫无理由的。但是因为心理学上的两个原因会不断的升级:

1)所有的人都对痛苦的感知远远大过相同的幸福。丢了200块钱的痛苦远大于得到200块钱。所以每个人在自以为相同等级的反击总会不自然的增大,而另一个人的感知会继续增大痛苦,结果以更大的程度惩罚对方。所以往返次数越多,升级越激烈。大国之间的相互报复常常从小事情升级成大型战争。

2)所有人都对自己对对方做了什么不记得,或者觉得微不足道,却对对方对自己做了什么刻骨铭心。当因为双方循环加码而造成的最终骇人的结果,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做的事情忽略掉。如果不提自己做了什么,把任何人做的事情单独的拿出来,那都是斑斑劣迹。

所以,任何人都会做自己看起来的坏事,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越亲密的人就越有可能成为最坏的人。几个循环下来,自己的周围就充满了坏人。

但我们或许忘了,只有那些我们心里的坏人,才有可能是和我互动最多的人, 当两个人针锋相对时候,常常忘记他们两个在这个时空相遇,又在这个层面上的争论,正好说明了他们的相似性远远大于他们的和其他人的相似性。

所以,我没有看到坏人,只是看到人性一次一次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