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一线:关于做选择的具体的建议

具体的建议才是好的建议。有一些做选择的具体的建议帮助了我很多年。

弯路

我曾经希望建立起一种各种因素加权平均最后算总分的体系,或者用优缺点列表等方式做决定。后来一个心理实验彻底帮助我了解这些方法彻底无用的原因。

心理实验

心理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你需要在一个特别无聊但工资高的工作 A,和特别有趣,但是工资低的工作 B 之间做选择。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你思考了两天了,依然没有答案。

如果你无法做选择,我们是否可以认定, 是因为选择 A 和选择 B 对你来说完全相等?就跟天平一旦平衡,那么左右的重量应该完全相同一样。

这时候,如果工作 A 给你每个月加 100 块钱,你是不是会毫不犹豫的选工作 A?因为如果加了 100 块钱之前,工作 A 和工作 B 两个选项完全相等的话,既然工作 A 又加了 100 元,工作 A 就比工作 B 好了 100 元的差异。

是这样吗?

很显然,你依然无法选择。这不是一个悖论吗?为什么两个相等的选项在任意一个选择上面叠加 100 块,你依然认为他们相等?

这个结果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不同性质的事情是不能相加的。在工资维度的增加无法和工作的乐趣维度的数字进行简单地数学运算,加权平均。

一箭一线

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赵君同学给出了「一箭一线」的心法。

一箭意思就是在所有的维度中,找到一个对自己最重要的维度,把这一个维度,当做自己优化的目标。

比如有个小张,他最在乎的是工作的乐趣。他会把工作的乐趣作为自己优化的目标,所有的工作仅仅以工作的乐趣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时,他会把其他的维度设定一个底线(一线)。比如小张可以对工资设定一个底线,低于这个值他觉得无法幸福的生活,把工作远近划定一个底线,比如必须在通勤一小时以内。在这些底线满足以后,就忽略这个维度,仅仅为工作的有趣度优化。

和小张相反,小李的现实情况让自己只在乎钱,但是他可以划一条工作内容的底线,只要bu不能忍受的无聊,工作内容就不管了,哪个钱多就去哪里。

所以,做选择,归根到底,是要想清楚自己要优化的选择是在哪一个维度上的。做一个高质量的选择,就是选择了维度,在其他没有选择的维度里,只要在自己的底线之上,就可以忽略。选择,需要把维度和维度的程度分开。

否则,如果跨越维度进行取舍,脑子里面就会是一团乱麻,解也解不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