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还是相当惊艳的。
怎么来描述我的感觉呢?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几个城市的影子相互交织。有一些些印度新德里,一些墨西哥的瓜纳华托,一些些哈瓦那,再配少许的丽江,差不多就是古城的现在的样子。
像新德里最主要是人文上的,街上售卖的手工艺品,坚果,毯子,似乎都有些印度的例子;其实这是典型的中亚,南亚的风格,但是不幸的是,这个区域我自己去过的,只有新德里这一个城市,所以从相似度上,只能找到这样的佐证。
而土质的房子,弯弯曲曲的街道,就很像瓜纳华托的古城;因为降水少,所有的房子都是平顶,整体看是错落有致的立方体。立面也基本上以土的灰色为主,所以感觉就是一个大漠土城。
喀什古城的土房子
而沿街的无比精致,夸张的建筑立面,还有各种色彩,似乎是一个伊斯兰版本的哈瓦那;简单的房子,就是灰土的里面,而沿街的豪华的房子,立面装饰繁复到夸张。
而在所有这之上,又叠加了一些以丽江为代表的无差别的中国网红旅游地的那些套路。
说到建筑,喀什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无比繁复,很多地方采取了如同菠萝表面那样的凸起的菱形凸起,密密麻麻,我怀疑密集恐惧症患者看起来会发病。
基本上都是金黄色土黄色,在西域刺眼的阳光下或者夜晚的照明灯下,明亮和阴影对比鲜明,看起来那种冲击效果尤其明显。
说到旅游的套路,我虽然整体上认为喀什的旅游改造是成功的,却不是我喜欢的。以民宿街为例,用了几乎类似的模版,把老房子上面用木雕的牌子写满标语似的段子,这几乎是可以复制到中国的任何地方。用一个统一的套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造出一个网红打卡地,大家在这里摆出悠闲地姿态,拍出好看得不真实的照片,然后就可以发朋友圈,引朋友的羡慕嫉妒恨。
这些小段子,很有网红感,却并不喀什感
但是,依然,我认为这个改造整体上还是成功的,或许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对于现在的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最适合的吸引用户和变现方式,只需要找一个底子还不错的城市,直接复制就好,风险很低,成本可控,而受益在未来的十年里面应该依然很好。
至于香妃园,我只能说,在一个珍宝一样的香妃墓旁边注入了几倍体量的水。作为这所城市最主要的旅游变现产品,策划人员也算是尽力了。
喀什古城这部分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个废墟,就如同大多数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那些知名的城市一样,比如楼兰。喀什古城虽然有太多的商业化的元素,但是只要离开主街,一个转角就能进入普通的依然生活在城里的家门口,依然是难得一见的景致。
我最惊讶的是喀什古城里面交通体系。喀什古城的小巷子,如同上海的弄堂一样,弯弯曲曲,一眼看不到头。沿着小街道往前走很远,有的时候曲径通幽,一个转弯,就豁然开朗,或者汇入另外一条大路,而有的却是终结于几家的庭院,是个死胡同。刚开始我还不得要领,无法区分这两种街道,直到离开的时候,才偶然发现地砖上的秘密。
喀什古城的大街小巷,只要你看到地上的砖是呈45度斜向铺设的(有的时候则用六角的花纹),这就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通行道路;如果地砖是和行进方向垂直的,平平的铺就,就表示这是一条死胡同。我不知道是在最近翻新古城的时候有人的天才想法,还是历史上喀什古城一直就是这样。但这聪明的做法,和美国高速公路编号体系,三位数的第一位奇数就是死胡同(I-380),而偶数可以绕回主路(I-280)的方法异曲同工。
地上的斜砖告诉你可以放心的往前走
前方横砖告诉你,此路不通
虽然在地理上如此的特殊,未来的前景也比较清晰的看得出来。
今天的喀什,依然是一个中国最边远的城市之一,按照城市吸引力指数分类,属于五线城市。活动的主办方对于在喀什举办活动,依然还有很多困难。比如需要制作一些物料,在喀什还找不到可以完成的供应商,还需要从乌鲁木齐,甚至从北京运过来。对于举办一个北上广深标准的普通的会议,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虽然有五星级酒店,但是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依然还是明显的会有一些差距;平时的沟通也经常不同频。
但是,这太正常了。我们这些习惯了一线城市思维方式,规则和标准的人,对于喀什有些抱怨和纯熟正常,就如同40年前刚刚打开国门时,世界的访客对于北京和上海的抱怨一样。随着贸易,这些标准,必然会同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