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最大化的CEO们

如果在探寻Steve Jobs的足迹,一定会发现Apple名叫Gil Amelio的前任CEO。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看他的录像。那种无趣的感觉和Steve Ballmer的最近几场演讲很像。可以预见,微软的未来不见的比Steve Jobs回归前的Apple好太多。

销售和市场出身的Sculley和Ballmer强在局部优化。可以带领公司爬上一个小山包,却忘记了远方的更高的山,或者天上的星星。

如果进入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你会发现有上百种局部优化的办法,只要优化一下价格(定价策略),销售额会翻倍,但一旦完成,很难做第二次优化;可以增加一下分销渠道,销售额也会上升,但没法上升第二次;也可以使销售人员翻一倍,销售额同样上升,但之后又停滞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产品驱动的CEO,比如Steve Jobs和Bill Gates,还有eBay在创始人离开后,市场驱动的CEO会在之后的3到5年持续保持公司的增长却在5年左右停滞的原因。

而产品驱动的CEO运行的公司一直有种不修边幅的“百废待兴”的感觉。有太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了,但所有人忙的不是在现有产品上如何提高,而是在忙于寻找,设计新的产品。只有这些,才能持续的保持一家公司在未来的10年里面向前走。

要有北极星一样远的梦想,而不是仅仅是局部优化。

《局部最大化的CEO们》上的9个想法

  1. 赞同产品驱动的观点,杀鸡取卵、作茧自缚的策略应该是大家都小心翼翼试图避免的。但不太赞同使用最后一段这样的论据:而产品驱动的CEO运行的公司一直有种不修边幅的“百废待兴”的感觉。有太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了,但所有人忙的不是在现有产品上如何提高,而是在忙于寻找,设计新的产品。只有这些,才能持续的保持一家公司在未来的10年里面向前走。

    的确,任何一款产品中,在不同的人眼中,哪怕只是从旁边经过眇了一眼的清洁阿姨,都有着太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不代表忙于寻找和设计新的产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或者,每个CEO都有要大家停下来把一个小问题处理好的经历。不那么成功的公司也可能一直在路上,匆匆寻找着下一个增长点;成功的公司也可能长久留在一款产品上,精益求精,只为那惊人的一鸣。

  2. 灵动快拍正是一家以“快拍二维码”产品创新为驱动力的物联网企业。相信好的产品会说话:超越用户的预期,用户才会来主动传播。

  3. 产品驱动只能暂时领先。

    大企业长远来说(历史上讲)无法以产品创新作为战略驱动。

  4. 我想现在应该没有公司不想产品创新,升级吧,产品导向和市场导向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