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混血儿,名字叫上海

我2006年写过《六年爱上不正常的上海》。当时只有一种感觉,就是上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至于为什么不一样,却说不上来。最近读到陈丹燕的一些小说,发现混血儿或许是解释这个城市的不同最好的词汇。

从文化上说,上海是一个西方和中国的混血儿。她有一个中国的母亲,和一个来自西方的父亲。就像所有的混血儿一样,上海充满着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和迷茫,甚至有痛苦和挣扎。这种混杂着自卑和自傲的说不清的感情,主导者一个世纪以来上海和其他中国人不能不说紧张的关系。这就像一个中日混血儿所面临的困境,既没有办法同意“日本人都是畜生”的过激言论,也无法同意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类似的贬低。这就是上海这座混血城市面临一摸一样的尴尬。

在西方人的眼里,上海显然是一个中国的城市;而在中国人眼里,上海明显露出西方的影子。上海绝不仅仅是西化的城市,西方文化,是在这个城市的血液里面流动的,是在骨子里的。不幸的是,这个混血儿的身份,又和一段耻辱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触目惊心,让人不忍去细细追究。

所以上海永远没有办法像北京或者广州那样从容。北京也有被八国联军洗劫的历史,广州曾经是通商口岸,但那都是在一个城市的性格已经形成以后,就像一个大姑娘受了一些欺负,在这些事情都过去以后,还可以骄傲的宣称自己仍是大家闺秀。你看,从元代就矗立在那里的建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北京的身份,而一段不愉快的记忆,并没有让这个城市改变太多。

上海就有所不同。上海本身,就是那一段历史产生的一个身世不是那么清白的混血儿。除去老城厢,除去松江,浦东这些恰恰被上海人认为不是上海的“调调”的地方,上海的第一块砖头,就是西方人和中国人一起砌上的;上海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是混在一起的。如果把洋人的东西从上海的记忆里面抹去,上海,就不剩下什么记忆了。

别说上海人,就连我这个花了六年的时间才爱上她的人,也对上海的那种特有的情调感到着迷。我迷恋于上海的老洋房。那些有着细碎的小格格木头地板房间,雕着细碎花纹的楼梯,那种30年代木门上纯铜的把手,甚至那种实在不清楚是梅雨季节的霉味,还是老式家具上带有的古老的味道,都让人有种异常亲近的感觉。我惊讶于自己会痴迷于走在武康路的梧桐树荫下,还会兴趣盎然的考证,这条路的原名叫做福开森路,一个英国人的名字。。。这种亲近的感觉,却又不是那么好轻易说出口的,因为这幢房子,这一条路,毕竟不是在城隍庙,而是在曾经的法租界里面,由法国人留下来的。这是一种很纠结,很难以言表的感觉。

不可否认,上海人喜欢租界时候留下的那些建筑。以外滩为例,上海人是那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大楼的忠实的守护者,一个世纪过去了,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动。当最近上海人准备做些什么的时候,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把外滩源地带的一幢建国后建造的友谊商店拆除,而在原址恢复了最早英国领事馆的大草坪。这事当然会在全国任何其他的地方被看做是那段屈辱的历史的复辟,而在上海,却是这个城市寻找自己的文化脉络的开端。前一段时间,外白渡桥因大修而要暂时离别它过去一百年在的住所,送行人群打着雨伞,挤满了苏州河的两岸。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什么上海人对于那座英国怡和洋行兴建的外白渡桥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远远大于后来自己建的友谊商店呢?

不同于英国之于香港,法国之于西贡,和上海对应的,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个西方世界。上海的建筑多是法国的痕迹,市政更像英国,音乐多是美国的,而这里无论标榜是法国餐厅,德国餐厅,还是其他什么西餐厅,首先送上来的,常常是俄罗斯的罗宋汤。。。在上海的记忆里,有日本人的故事,也有犹太人的故事。上海这个充满着嘈杂和活力,冲突和融合的城市,就像一条鱼一样,一旦有任何机会,一定会不顾一切的游回大海去的,即使半个世纪的压抑也并没有磨平她的这种本能。

顺便说一句,前不久带着这些思考,去厦门的鼓浪屿,恍然发觉,鼓浪屿是另外一个和上海很像的混血儿。上海人,我相信一定是喜欢鼓浪屿的,因为那里的那种中西方合璧的建筑,情调,和感觉,就是一个上海。鼓浪屿上面的咖啡厅,和上海神似。

好了。写到这里,该停笔了。我知道任何触及上海的身份的讨论都是敏感的,它不但触动了上海人脆弱的神经,也触动了其他中国人愤怒的神经。我知道我错了,我知道这个话题必定会引发一场鄙视与反鄙视,歧视与反歧视的论战了。但无论怎样,我想我们应该用包容的胸怀,去包容和欣赏上海这个混血儿。只有我们能够正视一段历史,并且轻松的谈及它的时候,我们才真的走出了一个阴影,开始变得自信,可以轻装走向未来了。

《一个混血儿,名字叫上海》上的35个想法

  1. you are more than an average Shanghainese now as you pretty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 city and it’s unique character.

  2. 4年前来上海,当时有很多疑惑,历史课本中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才有提及上海,它像是突然蹦出来的一个城市。
    今天看到你写的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忍不住过来re一下

  3.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总觉得上海不够大气.南方的小家性格比较明显.可能我自己身上也有这样的烙印.所以我更偏爱北京的爽气,大气.

  4. 小玻,非常喜欢你引用的那篇文章 – every city sends a message。我或许回写一篇文章,讨论这个想法。

    一个城市,性格一旦形成,就会不断的影响城市里的人。我们羡慕北京的大气,就像小男生发现另外一个人比自己高,或者小女生觉得另外一个人比自己漂亮。只有成熟的人才会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历史,接受自己身体上和思想上的一切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心安理得的说,这就是我。城市也一样,需要一段时间来成熟。在我过去14年在上海的历史,我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个脉络,上海更加成熟了,也更加自信和从容了,虽然一开始是如此忙乱和迷茫。

  5. 今年去了北京,发现自己更爱那种大气。
    也许从小在上海这种精致的气氛成长下,对此已经厌倦。
    不过那种时刻洋溢的小资情调还是令我眷恋。
    难以割舍啊!

  6. 其實我不認同西方文化是刻在上海骨子里的,上海的文化腹地是江南,西方化只是一層表面的肌膚,撕開這一面,里面的東西全是江南最精致的美麗,否則上海人不可能對蘇州,杭州這么有親近感

  7. 這些感覺是我到了國外以后的觀感,真的到了國外,發現其實上海的西方化是一種非常表層和淺顯的視覺文化而已,好比說只是一件西裝上的描龍秀鳳,雖然大面積的中國元素,并不能改變其是一件西服的事實。反證過來,即使在上海滿眼的西方殖民建筑,上海其實是一座相當中國的城市,太多的東西只是表象而已

  8. 所谓的敏感的耻辱的历史现在还有多少人忌恨呢?那些西方的东西只是学了个表面,混血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己的文化而已,这才是不喜欢的地方。

  9. 上海当然有江南的文化血统,而且如果硬要说出个比例来,一定是远大于50%,这是不需要探讨,不需要去发掘的事情。之所以在这篇文章里面强调了她的西方血统,正是因为我们以为西方的文化在上海仅仅是表面的,仅仅是以建筑等硬件留下来,而实际已经远不是那么回事了。如果这样,如何解释上海的不正常,不一样,不同于任何其他中国城市的个性呢?混血,以及其文化血脉里面的那些“foreign”(字面解释为外国的,但也可以解释为异类的)的那些东西,至少对于我来理解上海这个城市,很有帮助。

    混血儿的文化认同是个问题,但我不同意混血是没有文化。恰恰相反,混血提供了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现代历史中从移民国家美国,到移民城市如上海,北京,都形成了更加有活力的新文化。文化的混血为产生更持久的文化的可能性(虽然不是必然性)。

  10. 上海完全是有自己的文化的,上海人其实太自卑了,你看看 (花样年华)和上海滩,混血儿有什么关系,美国不就是一个真正的混血儿嘛,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吗,我就是觉得上海人太自卑了,你要发现正是因为这样,你才是独一无二的上海,我爱上海,虽然我不是上海人,记住,现在的中国不是以前的中国,现在的上海也不时以前的上海

  11. 看了楼上网友小玻和示拿地提供的两个链接,一个英文,一个中文,深有启发,互联网真神奇。

  12. 從作者強調的50%看出來,作者還是在強調一種混血性,而我是在試圖透過上海的西方的視覺外衣看到這座城市真正的精魂,去看待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屬性的時候,我們是需要強調其表象還是抓住其內在。如果作者到了西方就知道,其實上海的西方化,特別是現在的上海的西方化,占了其城市屬性的百分之十都不到。
    還是那件西裝的比喻,這件西裝上再描龍繡鳳,哪怕是寫意山水,你還是不能改變其是西裝的現實,反過來也一樣。元素永遠只是點綴,而文化的認同是一種筋骨

  13. 在blog上面分享一些想法,会得到有质量的回复或者批判,是一种幸福的事情。看到有质量的评论,而不仅仅是一句话的“沙发”,“收藏”,“受益”,“瞎扯”等等简单的不表达任何思想的留言,让我满心欢喜。不妨继续和“阡陌”探讨下去。

    我当然非常同意上海不是一个西方城市。如果说上海的文化精神,她毫无疑问是一个中国城市。对于比例的判断,如果真的要说出一个比例(虽然这个比例既没有衡量的标准,也没有深究的意义,仅仅是一种主观判断的表达),我也非常同意,这个比例在百分之十以下。这一点,我和“阡陌”是一致的。就以雕龙绘凤的西装为例,即便仅仅是一个兰花的花瓣,这件西服,已经是中西合璧的西服了,而不是一件纯粹的西服,因为这个世界上,所谓混血,都是以一种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的。一半为西服,一半为马褂的衣服,我还没有见到过,我只见过领子有一点点中山装的影子的西服,或者更加西化一点的旗袍。所谓中西合璧,在鼓浪屿,我仅仅看到了一幢西班牙洋房上面开出了一个有竹子纹理的窗子,或者在一个中式的园林里面,出现了中轴线和喷泉这样的法国小点缀,这两处,我们都看到了中西合璧,看到了混血。这一点,希望和“阡陌”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但有趣的是,混血的差别,就在于细小的地方。夫妻不和,吵破了天,有时仅仅是从前面挤牙膏还是从后面挤牙膏这样的小事。越是小事,越是细节,越难以改变。所谓故乡的味道,哪一件是大事情呢?

    我和上海的冲突,就像我在《六年》那篇文章里所写的,也就是弯曲的街道,这些小事情上。我在这篇文章里面想要探究的,也仅仅是这些细节的来源。关于西方传统的篇幅,并没有和它占这个城市的比例成正比,毕竟探讨上海是如何中国的,意义不大,因为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上海是100%中国话的,正因为有此预期,在遭遇那些不可理解的细节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冲突和惊讶。

  14. 相比上海的精致和道路的曲折,我更喜欢北京的历史底蕴和道路的横平竖直。

    突然想起一幅对联,提到了这两个城市的一些细节—-

    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香山红叶落叶红山香

    其实,评论不一定要有定论,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况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之说呢。自己喜欢就好。

  15. 我比较认可WJS的观点,“上海绝不仅仅是西化的城市,西方文化,是在这个城市的血液里面流动的,是在骨子里的”

    上海小老百姓都有相当强的契约精神,我到上海承建工程的一些外省份,经常可以听到调侃上海人契约精神强的笑话,比如,“不敢找上海人修路,上海人修的路老是不坏” (坏了可以有机会搞新的工程来贪污)。中国江南或其他地区也有守信重诺的传统,不过很多是基于未来利益考量而养成的习惯,上海的契约精神有细微的不同,遵守契约很多时候利益的考虑是置之度外的

    这个契约精神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内核之一

    推而广之,上海人比较尊重“游戏规则”,恐怕这是很多外省份的朋友到上海后会很有感触的一点,例子就不举了

    其他还有的不少,比如,男权意识较弱、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疏离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理性等等

    我觉得所谓“西方化”,上述的“契约意识”和“遵守规则”是中西有别的一个很核心的东西,就这点而言,上海骨子里具有某些西方的东西,言不为过。反倒是上海人自己和其他省份的人自以为的“很西化”的外表,比如建筑之类,在很多老外眼里不值一提

  16. “它不但触动了上海人脆弱的神经,也触动了其他中国人愤怒的神经” —— 这个城市有近两千万人,你没有资格说上海人神经脆弱。就像我没有资格说洛阳人都是傻X

  17. 呵呵,上海混了好多国啊,太不专一了,但是是被逼的,而且现在市区的很多上海人都是新上海人,一问到他们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很多都是外省来的,特别是江浙一带,而江浙一带以宁波最多了。

  18. 呵呵,上海混了好多国啊,太不专一了,但是是被逼的,而且现在市区的很多上海人都是新上海人,一问到他们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很多都是外省来的,特别是江浙一带,而江浙一带以宁波最多了。

  19. 上海是中国最垃圾的城市,衣食住行非常不方便,太垃圾了。

  20. 上海整棟大樓都能轟然倒下…
    Still HK is way better than shanghai in terms of credibility and safty.
    Shanghai wa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world, but HK was transformed and educated by it.
    T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K and shanghai. But don’t get me wrong, I’m not saying the difference is whe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If shanghai wanna b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oft power is the major factor. Hardware can be bulit in a short time.

  21. 巧合的是,我前几天刚刚把旅程安排为鼓浪屿后上海~和你有同感,确实是够混血,且暂时还没喜欢起来这种混血气质,虽然曾在上海居住过3年
    也许~时间再久一些,因为一些人会爱上一些城市吧?这也是你喜欢上上海的原因吗

  22. 元旦去上海看张学友演唱会,顺便去田子坊,路过思南公馆,感觉比较不协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