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老古董

前几天随便写写关于你的软驱是DVD,还是CD的?,发现软驱这个东东已经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了(之所以用了几乎这个词,是希望我的Dell笔记本的软驱还有人要)。看到大家的评论,就勾起我晒一晒我用过的更古老的存储设备的欲望。

最初接触计算机应该在80年代中,就是刚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计算站还是纸带的存储设备,黑黑的,很厚实的那种,上面打着一个一个孔。看起来存储设备和现在一个纺织厂的设备类似。而那个时代的计算机主机还和冰箱似的,进计算站不需要沐浴,但一定要更衣,穿白大褂进去。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打些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 好似那种红白机上的2维的,警察追,自己控制做些小偷上梯子,下梯子,拿金子,挖洞陷害警察这样的勾当。(凭着记忆,大三的时候总算写了一个一样的,非常满足)。

还用过一种存储设备,就是普通的磁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是1987,家里曾经一度出现过一台夏普的PC-1500,就是这个样子的。


Credit: anonymous

它可以跑BASIC程序,可惜屏幕真的是小了点,还没现在最便宜的手机大呢。右边能连一个小打印机。

要把程序保存下来的话,就要拿一个导线,把这个小东东的耳机插孔插到录音机的录音孔,然后把录音机的耳机插孔联到PC-1500的输入孔。录音机还有一个控制的插孔(不是每个录音机都有的)也连到PC-1500上,用来控制磁带前进还是倒退。录音机一定要有计数的那个转轮,以便以后检索。然后放进磁带,用保存指令就可以把写好的程序存到磁带上面。

存的时候,录音机发出很大的嘀嘀嘟嘟的声音,和星球大战里面的那个机器人的声音很像。嘀嘟挺长的时间,录音机不动了,也就存好了。

PC-1500的一段很短的BASIC程序:

FOR I = 1 TO 5
PRINT I
NEXT I

好像都要存一阵子。

真后悔那个时候的磁带已经找不到了,否则现在可以把我照着书抄的程序拿来当音乐听

嘀嘀。。嘟嘟。。嘀。嘟嘟。。。

重新输入的时候, 给PC-1500放一遍,它就知道了。而我的脑子里却冒出一个成语:“对牛弹琴”。

之后出现5寸盘了,一大进步。不过当有5存盘的时候,我的存储设配依然是笔和纸。把程序拿纸抄一遍,趁着去计算站的非常少有的机会,去把程序输进去,跑通了,再抄出来,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能上机呢。那个时候已经是1989年。后来,家里金字黑底的Maxell的3寸盘的盒子越来越多,对程序的感觉却越来越淡了,觉得那种动辄就要超过50行的程序没劲,无法用笔记录。对了,Maxell这家公司最近还好吗?

前不久翻箱倒柜,找到一本以前读的计算机书,上面赫然写着:

近几年,世界上出现一种新型的存储设备,具有存储量大,可靠性高,携带方便等优点。它的名字叫“软盘”。。。

这。。。

往事如烟,光阴似箭呀。

《计算机的老古董》上的23个想法

  1. 每天都上来瞧一瞧,想知道些王总关于客齐集的东西,却每次都与经营无关,想多了解些王总对分类网站广告的想法。

  2. 哎,不是一代人啦。。我用过的最早的是486,当时刚接触时还没有“多媒体”(也就是没声卡光驱之类的东西),用的5寸软驱,1MB SIMM槽的内存×8条,Intel DX 486 CPU直接焊在主板上,也不需要任何散热,后来换3寸软驱了,也装了“声霸卡”(多古董的名字。。),记得装win3.1、win95、word之类都是若干张软盘

  3. @islet8,想想那个时候用什么东西,现在用什么东西,对于未来的计算机(更准确的说是互联网)会变成什么样子,真的就不好说了。现在大家把人类基因序列排出来,据说不压缩也只有600多兆,也就是说,从硬件上面重新复制一个人的信息已经够了,而从软件上面dump一个人的脑子的瞬间也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了(只不过就算一瞬间的信息量也大得惊人,远远超过硬件的信息量),而动态的模拟脑子的活动(就是从静态的JPG到动态的AVI)之间的砍儿还过不去,分析AVI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也就是人的智能这一块的进展几乎没有。这是我看到的现在的问题。希望写在这里,再过20年看一看。我记得1990年,我想象到的最高科技的电子游戏使用10张软盘,并且图形不再是超级玛丽魂斗罗那种(但当时好像这两款游戏还没有出来,我想象的原型应该是贪吃蛇,Pokeman,或者警察抓小偷),而是可以看清楚眉毛的那种游戏。显然这些现在都已经是大家不想玩的PC游戏就达到的境界,更不要说网络游戏。所以我想象的人的硬件可以复制,软件可以复制的世界,并不见得完全不可能。

    @陈功伟,关于客齐集,心得颇多,不过现在状态非常好,感觉也非常好,希望先趁势多做些东西而不是纸上谈兵。

  4. 我都不记得软驱是三寸还是五寸了。
    我用过第一个操作系统是UCDOS和NOVELL DOS,
    在机房玩的游戏是超级玛丽。

  5. 老王啊, 真是知音. 我家也有一台PC-1500, 这个机器现在已不知去向, 但是自带的打印机我还是留着的. 自带的录音机我也有.

    等我十一回家找找, 说不定拼一拼还能用呢.

    以前用这个我会抄一段”生物节律曲线”进去, 然后就能打印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线条. 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6. 我们几乎差了十年~
    我见过的最早的机器是STONE机,好像90年左右比较流行吧,现在还放着,觉得5寸的软驱是一种资历的象征:)

  7. 奇怪,现在明明是北京时间9:52pm,为什么留言的时间显示10:52pm呢?你不在北京,在日本?

  8. 87年的时候我也是读小学三年级。看来我和作者是同龄的。可惜在87年的时候,我不仅没见过电脑,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到89年的时候,才在我爸的学校里见过电脑。好象是苹果机。那时候只玩过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游戏!就是大炮打飞机之类的。是存在一张5寸软盘里的。有时候启动游戏会死机的,必须把整台电脑关了,再重新打开。因为没有其他的重起途径!

  9. Maxell 还出软盘,上海的FM节目还有一个是Maxell赞助的。
    俺还用过八寸的,有塑料唱片那么大。好像是87年才上小学,不过警察抓小偷更早时候在一个键的游戏机上玩很久。

  10. 想起了初中时玩中华学习机的情形,哈哈哈,又是这种晒自己历史的帖子。
    在大连时经常和我们一个老同事对侃dos时代,旁边人只能听,哈哈哈

  11. 我的天哪!你都哪挤出来的时间写文章的啊?

    又要做父亲、又做丈夫、又要上班(G.M.?)。生活看起来也很是有滋有味。

    真是佩服!你是把时间利用到极至了吧?

  12. 怀念……
    老王最初接触计算机——光电纸带,彩色屏幕,80年代中国……应该是DEC小型机
    那个游戏是警察抓小偷
    那个时候也有软盘,8″的
    PC-1500用的磁带声音是“堪萨斯市标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