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公司的艺术

宏观的思考问题

在从上海到杭州的火车上,小杰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6 12个小时里面,分针多少次超过时针。

这个问题跟我在1998年底加入微软前的一道面试是一个风格的.这道题出现在我第4轮面试的时候:

1998位乒乓球运动员打比淘汰赛,问组织者需要组织多少场比赛。

当时刚准备用1+2+4+8…这个思路做下去,忽然觉得不对,后来半蒙半算得说了个"我觉得像是1997场"。虽然当时还不是很肯定,但就这样碰到了正确答案,过关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1998个人决出冠军,需要淘汰1997个选手,而一场淘汰赛淘汰一个选手,就需要1997场比赛。

这个问题的玄妙之处就在于,问题不是“如何安排这些场比赛”而是问需要“多少场比赛”,所有安排上的细节,都可以不考虑。

大象放进冰箱的问题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笑话就是关于把大象放进冰箱的问题:

问:如何分三步把大象放进冰箱

这是个几乎无解的题,答案也非常无离头:

答: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放进大象;第三步,关上冰箱

关键就在第二步:“放进大象”。这说得到简单,但怎么可以放进大象?回答没有给出,所以这道题一直就是当作一个笑话讲的。

不过,如果不把它当作笑话讲,而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倒也是值得研究一下的。这个方法,就是宏观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思考大的图景而忽略细节

有人说,“世界上很多人把自己的视野的边界,当作世界的边界;而又很少的人,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 描述这样的人,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词:“Visionary” – 高瞻远瞩。

阿波罗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项目。当时肯尼迪同志对于人类登上月球这道题的解,就是一个类似于把大象放进冰箱的解法。他说:“在下个世纪里面,把一个人送上月球,并且安全的返回”(讲解远景的课程中的经典语录。)

这到简单,比把大象放进冰箱还省了一步。但问题就在于,具体怎么做呢?当时咨询委员会里面有很多人表示反对,比如化学家们就说,这怎么可能?我们连推动这么强大的火箭的燃料都没有!肯尼迪说:“那么你是不是说,只要有了合适的燃料,我们就可以做到?那么去找燃料吧。”之后的几年里,化学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这个分支就是为了研究合适的火箭的燃料,并且在四年以后找到了这样的燃料。就像燃料一样,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被克服,最终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故事来源于:《Seven Secrets of Inspired Leaders: How to achieve the extraordinary…by the leaders who have been there and done it》这本书)

我们的思考方式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尤其在思考复杂的事物,或者涉及众多的人的协调的时候,非常容易掉到细节的泥潭里面,找不到出路。有些时候,看的大一点,先假设一些很难的问题总会解决,还容易得到结果一些。

我个人的心得是,在杠杆开始工作的前5年里面,更多的需要解决细节问题,自己的角色就是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说在做一个产品,负责一个项目,至于这个产品项目本身为什么要做,尤其是现在的做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案,都不作考虑。慢慢的当很多的细节问题都有非常好的团队成员来解决的时候,如果自己还在解决细节问题,就失去了大的方向,变成“把事作对”,而不是“做正确的事”。

所以最近经常提醒自己,适当的多做些“大象放进冰箱”的决定。

后注:计算机里的函数就是这种思维的产物

学过编程的,就不断地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我记得在火车上,晓娣提到,创新必须有一个限制条件。说到这个话题,我就随口问了个问题:如何用7行代码写一个BBS出来(当时正值客齐集社区上线之前)。这个限制够死的,我出题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想好答案。

后来,想到了大象的故事,答案就有了,其实不用7行代码,两行就够了。

BBS kijiji = new BBS();
kijiji.Run();

至于BBS这个类怎么写?那是以后的事情,而且肯定写得出来,Ruby on Rails有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想法,OO也是这种想法,而递归算法不就是这种想法的终极体现吗?

愿跨公司的技术交流成为流行

昨天和晓良,Gary(客齐集的Gary,而非土豆网的Gary)一起到亿唐举行一场小型技术交流。这场交流的想法是Dave一周前提出的,我非常高兴的答应了。公司间的交流是个很好的方式,让两个公司的人都开阔思路。道理容易,做起来很难。一定要两个公司的人都有开放的心态。

在亿唐的办公室,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舒服和随意。海松是很好的人,邻家大哥那种,睿智,博学。亿唐上海的办公室,在一个市区里的厂房中,面积大,中间没有间隔,尤其是他们的会议室,清清爽爽,有古色古香的柜子(我开心的把两个大包仍在上面),地上铺着四块草席,空气里弥漫着草的味道。海松穿着时尚,脖子里带着很酷的链子,光着脚坐在一群年轻的程序员和市场,策划人员中间,这图景真不错,我真想一边讲,一边拍张照片,那一定是个完美的团队照片。两个小时,我们从美国的互联网,聊到中国的互联网,又聊到韩国和日本;从Web 2.0聊到AJAX,还看了代码;从Hao123这样的网址站,聊到最新最酷的新一代互联网网站;又从互联网聊到网游,手机,;最后料到客齐集,不亦乐乎。

交流促进发展。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都需要更多更快的传播。我一直有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科技的发展,总是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发展,而无论如何无法超越?我们没有办法把相对论的提出和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之间的时间从几个世纪缩短为几年,也没有办法更快的促生出下一个惊世的理论。估计其中一个恒定的因素就是知识传播的速度,这口口相传,写书印刷相传,直到互联网相传,都需要时间。但着传播速度越快,创新的速度越快。

老冒曾经满怀期待的搬进了南京软件园,希望可以和园区的其它软件公司多交流。当老冒跑了一圈,和邻居们打招呼的时候,才发现经常聊一聊并不容易。大家都把自己的东西捂得很死,生怕别人知道,更不用谈交流。其实,好的主意是不怕抄的,因为一流的主意加上二流的执行永远比不上二流的主意加一流的执行。好的技术更是不怕说。自己知道了,就捂住不说了,生怕其他公司知道了,这就好比看过一本好书,就试图把所有这本书的拷贝都买来烧掉,以免其他人也学了去一样愚蠢。

对于创新型的公司,每个人都需要充电。关在办公室里,很容易离开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和想法越来越远,从而缺乏创新,所以要不断的交流。客齐集想做新型的服务,首先要做新型的公司。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团队结构的创新。Google里20%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微软经常请外面的人来微软讲课,我记得连作家陈村也曾被请到微软在徐家汇的办公室,微软研究院更是三教九流,方方面面的人,都可以来交流。与此类似,客齐集每周会有半天是为了充电用的,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参加培训,或者和其他公司交流,都可以放到这半天了。这对个人的发展有利,大家才会把公司当作长久的发展的地方;个人变得更强了,公司才会有利,才会做出对用户好的东西来。

如果大家想在技术上面交流,不妨和产品内容经理晓良联系,在客齐集网站功能与开发论坛里的名字为xipan的就是他了。我希望把客齐集变得非常透明。大家可以随时通过合适的渠道找到我们,了解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客齐集小聚就是这种尝试,我的blog也算一个,晓良主持的论坛也是一种。有人说,公司的经营者以真实的名字示人,在blog里面沟通还不常见,但我相信,这是一种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优友地带的很多做法我是认同的,老冒不单写blog,还把照片放上来,宣传片的片花也给大家看了。Blogbus也推出加油时间,都是这种尝试。这种新的公司模式将会慢慢的推广开去,这本身是件令人高兴的地方。这种机制的变化,更比新的主意更令人兴奋,因为他们都是创新的种子,埋在地里,会开花。

注一:吕欣欣下午忽然在MSN上面说:“告诉你一个有意思的消息,我们公司找了一个做饭的大婶,是从客齐集找的”,我满心欢喜。
注二:我们的客服中心经常作调查,追踪大家在客齐集的上面发布信息的效果。在三个月前最开始的一次,100%在24小时内没有任何回复;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提到大多数有效果了。报纸上面,有些消息会得到50个以上的电话。联系过多或过少都会有问题,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微调的地方。希望经过3个月的调整,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值。
注三:最近越来越多的例子让我怀疑我原来的判断:原来以为不会上网的群体到底在不在上网?我上周自己在客齐集上登了一个找清洁工的帖子,第二天接到4个电话,而且都是在网上看到的,这令我很惊讶。欣欣的做饭的大婶好似也在网上。我等着Gary对网站数据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来解释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