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明白 Stay Foolish 指的是什么了

Courage is knowing it might hurt, and doing it anyway. Stupidity is the same. And that’s why life is hard- Jenemy Goldberg

勇气是一个褒义词,描述明知道会很疼依然去做。愚蠢是一个贬义词,描述明知道会很疼依然去做。只有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勇气还是愚蠢。

但结果确定以前,勇气和愚蠢就是一件事情。

区分两个词的细致的区别,就如同小时候理性的知道一公斤铁一公斤棉花重量严格相等,却总觉得一公斤铁稍微重一点点,或者理性知道 0.999999…. 无限循环和 1 严格相等,却总觉得0.999循环似乎比 1 稍微小一点点。

勇气和愚蠢,就是相等的,无论我们的直觉如何告诉我们勇气比愚蠢好一些。世界上有愚公移山一样的愚蠢,有大智若愚的愚蠢,有舍身取义的愚蠢,有阿甘一样的愚蠢,有各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这些愚蠢其实就是勇气。”保持愚蠢”可以是一个座右铭,强有力的捍卫自己相信的东西。

当别人问自己为什么做已经做出的选择的时候,与其争辩,不如理直气壮的说“因为我傻呀”,可以给自己壮胆,也省去很多的争论。

世界上的拧巴,就是内心担心自己做的事情被说成愚蠢,而又不敢面对这种恐惧而造成的。光明正大的面对这种恐惧,挺好的。于是,在这个背景下,或许乔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什么意思了。Foolish,是勇气,好奇,坚定等很多褒义词的同义的一个词。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之交通对比?

在新天地的 Calix 餐厅,面对着大到吓死人的大肘子,我的侄女夫妇和我在讨论到底应该在小一点的城市工作,还是来上海这样的城市。虽然他们现在所在的郑州,也不能算是小城市,已经是准一线大城市了,但和上海之间还是有诸多不同的地方。第一部分,交通

聊天的开始是从交通开始的。大家都在抱怨上海在交通上花的时间太长了。在郑州无论去哪里都可以闭着眼打车,很快就到,而在上海却需要挤地铁,换地铁,花去很多时间和心力。对此,我是这么分析的:首先,各个城市的通勤时间不是直观感觉的那么长。

为什么我这么确定呢?如果我们以全球范围,2000年城市历史为尺度,每个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Marchetti Constant(马切蒂常数),就是城市的边界以平均单程通行时间30分钟为限,而跟交通工具无关。

这个常数,在 1。平方英里左右的古罗马城,老伦敦(伦敦的另外一个称呼叫做Square Mile),到现在的亚特兰大,北京,上海,都是差不多的,就是30分钟,一天往返工作花费一个小时左右。交通工具无论是步行,还是后来的马车,再发展到火车,再到汽车,再到地铁,直到现在的高铁,每次的交通工具的升级,都带来了城市的面积的快速扩大,却没有减少每天大家的通勤时间。比较上海和郑州,每天的单程通勤时间42分钟,和郑州的36分钟(根据《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检测报告》),差别不是想象的那么大(虽然这6分钟的差异足以让人感觉到幸福感的明显下降)。然而很多小的县城的平均通勤时间也接近单程30分钟,比如26分等等。

其次,说到大城市的通勤,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做一个思维实验。

(未完待续)

对于新开通的高铁,应该抱怨通勤时间变长了还是感谢高铁提供的一个新选择呢?

上篇:《为什么要去大城市之交通对比?

其次,说到大城市的通勤,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做一个思维实验。

因为洛阳和郑州城际高铁开通,30分钟高铁可以到郑州,加上两边的交通,1个小时可以单程到达,原来不可能的事情一下变得可能,比如晚上去郑州看一个演出,吃一顿饭,结束后返回等等。

问题来了:这个30分钟的高铁,你是应该抱怨通勤时间长还是应该庆幸有了这个高铁?

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是用一条条的地铁线穿成的网络,她提供了到达任何一个地方的还算可以接受的可能性。

虽然这种可能性对于交通来说,是一个减分项,就是说你可能需要付出超过日常通勤时间的成本去获取一场演出,一个会议,或者一顿好吃的,但一定好过没有这个选项。

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一个小城市的标准生活,而不追求更高的要求的话,即便在上海,我想步行距离之内也是可以基本满足。如果放弃玲琅满目的各色菜肴,只要一个还不错的家常馆子,放弃一个三倍的工资的机会,只要一个和小城市差不多工资的工作,或许在上海郊区任何一个地方都基本上可以找到。

如果把自己在小城市的生活作为一个大城市的一个子集,和大城市也是完全自洽的。

但是,大城市除了这个子集,提供了多得多的机会。比如你不能说因为有了 Prada 的店,就说上海的物价比郑州贵,因为平价的服装牌子,或者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在各地都价格都差不多的,仅仅是因为上海有了更贵的选项。

总之,大城市提供的,就是多样性。就是选择的频谱上广阔的宽度。小一点的城市,不能简单的说是便宜,而仅仅是这个广阔的频谱的一个子集。

(未完待续)

花个十分钟,背一张密码表,应该就能看懂很多俄文,这学习的性价比超级高

最近的新闻只有一件大事,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互联网上一天看到的俄语比过去一年都多。

可惜俄文是用西里尔文字写成的,看是看到了,但是没法读,连猜都无从猜起,不像拉丁语体系的文字,至少能够试着按汉语拼音读一下。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2014年去过一次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街上找个厕所找到了都不确定是不是,地铁里面的站名全是俄文,查地图都不知道怎么查,所以被逼着在俄文里面找规律,居然让我发现了,最后几天基本上可以看懂街上的标志。

其实,没有啥难的,斯拉夫人的祖先估计是搞密码学的,他们做了一张密码表,把拉丁文的字母做了一通乾坤大挪移,替换了以后,就是现在的俄语,我们只需要掌握了这张密码表,把俄语翻译回去,俄语瞬间变英语。

比如字母 C ,其实就是字母 S 。把所有的 C 的地方换成 S ,就完成了这个字母的转换。再比如,字母 П,就是字母 P 。

下面是看到一个新闻里面的街上的标志。 

C T O П 什么鬼?按照秘码表替换一下, S T O P ,这个词好像认识了,而且俄语发音和英文也差不多,就按着 stop 念就好了。

这个完整的密码表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С -> S

П -> P

P -> R

Я -> ia

Х -> H

H -> N

И -> i

Б -> B

B -> V

Ф -> F

Э -> E

У -> U

Г -> G

Д -> D

Л -> L

Ж -> zh

Ч -> ch

Ц -> Ts

俄语简直就是英文用一种凯撒密码法(也就是移位密码法)加密过英文,元音字母不变,辅音字母除了 K , T, M 以外好像来了100%的乾坤大挪移,都换了名字,甚至是循环的替换,P 变 R,Я 变 ia,Х 变 H,H 变 N,И 变 i , 怪不得都看不懂了。

比如上面的标志,经过密码表翻译,变成:

Makdonalds

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发音还是基本上一样的。

这次战争的双方:Россия 和 Украина,根据密码表,分别翻译为:

Rossiia 和 Ukraina

上面的这张新闻照片上警察胸前的以前肯定不可能认出来的俄文,一个个的耐心的对照转换一下,就会变成:

Politsiia

不仅和英文 Police 很接近,和西班牙语里面的 Policia 一模一样。袖章上也明确的写了 Politsiia Rossiia. 是俄罗斯的(有的不靠谱的新闻说这是基辅街头)

密码表的终极的考验,就是尝试理解各种游行示威的标语:

 Это война Путина, A не Россиян

先做一个凯撒密码法的解码:

Eto Voyna Putina a ne Rossiian

到了上面这一步,基本上靠连蒙带猜就离看懂不远了。

Путин 肯定就是 Putin ,普京没错了

Россиян, 发音是 Rossiian, Russian 也跑不了了

война, 发音是 Voyna, 这个结合上下文,大胆一点的猜,可以往 War-na上靠,估计是战争的意思。

Ne 应该和 No 不远

最难的是  Это ,我个人的猜测应该是是西班牙语里面的 estothis 的意思

连在一起,我估计这个女孩手里的标语应该是:

这个战争,是普京的,不是俄罗斯的。

这张新闻照片属于复习题,Net Voyne s Ukrainoy (No war with Ukraine)

基本上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跌跌撞撞得看懂一些俄罗斯或者乌克兰的新闻的字幕,尤其是涉及人名,地名的,严丝合缝,绝不会有错。

在假新闻满天飞的时代,稍微花十分钟学会看懂一些俄语,至少看得出照片上的人物谁是谁,表达的大致意思是什么,不至于太容易被错误的翻译欺骗。

新冠三年了我才搞明白有没有被传染不是非黑即白,要看 CT 值

核酸检测有一个很重要的阈值,叫做CT值,Cycle Threshold。低于这个值的,视为被感染,高于这个值,就是阴性。中国现在用40,加拿大美国等是35, 德国等是30。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个值的标准降低到30,现在大量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可以当做没感染回家了;如果把这个值设为45,估计大量的路人都是感染者需要隔离了。去年,我去参观了朋友的基因检测的中心,对于DNA,RNA检测有了初步的了解。原理也不算复杂。

因为DNA太小了,根本无法检测,所以要把浓度提高再观察。好在DNA是一对儿螺旋,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以后,就会分离开分别游荡;温度一旦降到一定值,DNA就会结合,不过不是跟原来的那一条结合,而是用培养液里面的内容按照自己复制一段相对的结合,一对链条就复制成两对。

这个设备就像是个精确控制的电饭煲。每加温降温一次,DNA数量就增加一倍。CT 30 就是复制30次。所以CT 40 就比 30 多放大了 2的10次方,就是 1024倍。也就是说,两套方式,确诊需要的血液里面的新冠病菌浓度差1024倍左右。我这个不专业的,靠朴素的常识理解,现在OMICRON的无症状感染者那么多(比如昨天上海,76个无症状感染者4个确诊),是不是因为这个阈值对于这个变种来说有点高?我们假设把阈值继续提高到60,我估计我肯定就算是无症状感染者了。因为人体内永远有大量的病毒,大量的癌细胞,但是有天文数字级别的免疫细胞在和它们作战,如果放大几亿倍以后,我很怀疑大多数人身体里面可以检测出来大多数的病菌种类。

所以感染新冠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量的频谱。CT值越低,病毒的浓度越高,感染性越强,CT值越高,感染能力越低。

只有 1% 排片的纪录片《“炼”爱》,今天上映。如果影院还开门的话,赶紧去看吧

期待了三年,参与拍摄的关于女性婚恋话题的纪录片《“炼”爱》终于在今天上映了。可惜上海所有的影院都关闭,自己也封闭在小区里面,只好写点文字庆祝一下影片的上映。推荐暂时没有疫情的城市的单身的朋友们可以结伴观看。

纪录片的价值

我觉得包括电影在内的一切艺术,都用某种方式直接或者含蓄的告诉人们,你应该注意“这个”,你来看“那个”。就如同凡高把人的注意力引向灿烂的星空或者风中独自旋转的白杨树的枝条一样,纪录片更加忠实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通过把日常生活一个个不起眼的片段,在空间上,放大到几人高的巨大屏幕上;在时间上,放入前因后果的序列里面;在视角上,让每个人如同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一样,进入另外一个不同的人生,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把平淡无奇的日常串成了更深理解的故事。

看完像《“炼”爱》这样的直接记录平凡生活的纪录片,让自己至少有一小段时间,觉得周围的生活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意味,似乎自带了背景音乐一般。

影片里的男人

这部片子很多影评都提到了,片子里面 “男人一说话,观众就发笑”,“男人都好傻” 这样的评论。我观影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

或许原因就是电影里面通过上下文交代,会有很多所有观众都知道的事实,把观众带入角色了,而电影里面的人物还蒙在鼓里。好比警匪片里面一早就交代了谁是卧底,所有观众都知道了,只有那些警察还不知道,他们在观众眼里面很傻,替他们着急,并且享受上帝视角的快感。

纪录片的价值是让生活中的那些“警察”也可以知道 一些在正常的时间里线性流逝的宇宙中看不到的那些信息,从而看到一个更完整的世界。

纪录片的排片

一直知道纪录片排片少,院线基本上听说是纪录片就拒绝上映,但是昨天早上看到 0.5% 还是有一些惊讶。到了下午逐渐增加到了 1%。

的确,纪录片不是一种最轻松的休闲娱乐方式,对比同天上映的《新蝙蝠侠》来说,按照座位数统计,排片是 48%。了解了一下美国近20年的纪录片市场份额,也并没有特别高,一直在 1% 左右徘徊,2021年居然还降到了0.36%。相比之下,2021年中国纪录片总票房在 8000万左右,占比 0.18%。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金庸小说肯定比数理化课本受欢迎,虽然《“炼”爱》已经是最有趣的数理化课本了。娱乐的需求还是大于任何其他了解世界或者了解自身的需求。

一种,是以让读者开心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是以展示世界的一部分为目标的,它们或许就是一个市场上的两种不同的生物。

但对于观众中间,或许把时间投入现实的纪录片,理解这个社会上的男人和女人的思考和,似乎比理解蝙蝠侠的前世今生,更有一些实际意义。

婚恋难题的解法

从现在的 2000 多条豆瓣的短评中,对于优质单身(女)青年的婚恋问题,大家都希望片子可以给出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其实是给不出的,因为问题本身,在过多的限定条件下就是一道无解题。说到这个可就话太长了。

但是,纪录片至少完成了尝试去解的第一步,就是先呈现,这一定是有意义的第一步。之后,才能通过放松条件把一道无解题变成一道有解题。这是第二步。

我和影片

我对于这部片子,从最早稀里糊涂的被谈婧拉入了摄制过程,到后来看着导演从拍摄到剪辑,到最终居然真的可以把一部用微单拍摄的纪录片推向院线,一路过来的步履维艰,对这部片子也产生了不少感情。

参加的观影的过程,十几次的笑声掌声也让人有信心会对正在寻求的年轻人有些启发和帮助。据说电影行业的规则就是根据第一天的观影情况决定后面的排片率,基本上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的城市还可以看电影的话,可以从 1% 的排片里面找到这一部去看一下。

P.S. 我周围的单身男青年,如果希望成为《“炼”爱2》的主角,可以跟我说一下。

《“炼”爱》是怎么炼成的

《“炼”爱》导演董雪莹做客 SHAI 聚会6月19日活动

“新冠肺炎”还是不是“肺炎”呢?世界上有无症状的肺炎吗?我总算搞明白了

我就是好奇,新冠病毒 Omicron 带来的症状,还属于肺炎吗?世界上有无症状的肺炎吗?为什么我们还用 “新冠肺炎” 这样的名字呢?

做了简单的研究,得到结论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病毒,WHO给的学名是SARS-COV-2;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病叫做新冠病毒病(学名COVID-19,其中 D。是Disease的缩写),新冠病毒病之中一种肺部受损的种类,在中国叫做新冠肺炎

从轻到重说,如果一个人携带新冠病毒,当浓度小于一定阈值(《新冠三年了我才搞明白有没有被传染不是非黑即白,要看 CT 值》),他严格意义上是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但是是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国际医学界认为基本不具有传染性,就是正常人。

如果携带病毒大于一定阈值,称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这些病毒携带者,如果完全没有发热,咳嗽,厌食,气短等症状的,叫做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没有症状。

如果出现症状,并且仅仅是上呼吸道等处有炎症,但是肺部 CT 显示没有感染,其实不是肺炎,但在中国被称为新冠肺炎轻型

如果感染了肺部或者更严重,被称为新冠肺炎普通型或者重型。(参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第六部分),在国外叫COVID-19肺炎。

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上呼吸道,支气管感染都不是肺炎(虽然后者被叫做新冠肺炎轻型),而且这个比例相当高,以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把 “肺炎” 这个名字应该从大众传播中去掉,改成 “新冠病” 更好?甚至等到毒性更弱一点,改叫流行性咳嗽什么的?

注:本人无任何医学经验,仅仅就是好奇研究研究,如果有错误理解请指正。

具体的建议才是好的建议

以前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我们总是《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

我曾经的结论是道理都是成对出现的,而且只说逻辑,不包括对于现实的认知。比如“锐意进取”和“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却没有人告诉你现状应该应用哪一条。

但具体如何破解, 我却直到最近才找到方法,就是把道理尽量的具体化。具体的道理,甚至具体到不太像道理的方法,才真的能帮人过好这一生。

比如,跑步领域,我听过的最好的建议有两条:

1. 保持180步/分钟的步频,

2. 当不能一边跑步一边轻松的讲话的时候降速度。

代码领域,“尽量保持一个函数5行代码”;

绘画领域,“每个人身体里都有1000张烂画,尽快把它们画出去”。。。

这些“诀窍”不像道理,因为不够通用。不够通用的问题是不便于流传,所以广泛流传的都是通用的废话

一个有趣的方法就是用 “这是个好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做试金石。

抑郁症的患者听到有人开导他,“你想开点呀,别这么不高兴”,他可以回应:“这是个好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有人骂刘翔为啥北京奥运会不能坚持跑完,他可以回应:“这是个好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凡是“好好学习”,”你要努力“等等,都是那种加了引号的“好主意”类型的建议。

只有当一个建议成为不加引号的好主意,就是真的是因为没有想到的建议,才是好建议。

当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觉得有道理的道理的时候,努力重新按照自己的生活再用具体的规则来复述一遍,越具体,越有用。

比如“活在当下”,就远不如正念里面的,每次等红绿灯的时候开始深呼吸,或者每次进门的时候留意背景噪音 有用;

再比如“克服恐惧”,就不如“准备好打电话说什么之前先拨号”有用。。。

我们其实都可以把一些大道理拆解成一些小小的具体的建议,把这些建议变成习惯,或许更容易过好这一生。

为什么3月22日晚上上海那么多人都在抢菜,以及为什么人们相信宗教?

许多年以后,面对一桌子青菜,奥利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忆起,自己和很多不相识的邻居一起冲向菜市场的那个遥远的深夜。

不用很多年。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公元2022年3月22日晚上的内心活动,不禁害羞的低下了头。

如果说,当铺天盖地的各种来源的消息,在所有的群里面疯狂的刷屏的时候,我的理性战胜了感性,完全不担心自己冰箱里面的奢侈品储备的话,我一定在撒谎。

那么,如何解释那么多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冲向了菜市场了?

两个错误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那个夜晚,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两种错误的一种。

错误一:第二天其实一切正常,不需要买菜而自己买了。(假阳性)

错误二:第二天无法出门,而自己没有买。(假阴性)

犯了错误一的后果是,家里堆了一筐菜,好在早晚还是需要的;

犯了错误二的后果是,未来家里会有人饿肚子。

对于这两个错误,如果一定会犯一个,我们宁愿自己犯哪个错误?

远古的祖先的选择

这个选择,我们脊椎动物的祖先,已经在他们流传下来的基因里面,已经帮我们做出了。

经过亿万年,焦虑,恐慌的虫子们,爬行动物们,哺乳动物们,猴子们都活了下了,并且有了我们这样的后代,而高枕无忧,万事太担心的猴子们,都被野兽吃掉或者饿死了,于是他们的基因就消失了。

我们都是那些焦虑的猴子们的后代

所以,当听到任何有危险的风吹草动的时候,人类的本能就是选择那个犯错代价小的选项。这种本能的反应,就跟我们即使胖得胆固醇都超标的时候,依然抵抗不了糖果的诱惑一样,是生物的本能,无法用理性与之抗衡。

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

同样的道理,也解释了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

当草丛里面有动静,是相信是这是天敌靠近,还是相信只是风呢?相信前者的有后代,相信后者的被吃掉。

所以当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是相信它是神的暗示,还是相信它就是自然现象呢?虽然前者并不比后者有更高的存活率,但因为都来自同一个物竞天择的进化的头脑,选择也会自然而然的倾向于前者。

帕斯卡赌注

这种倾向,进化心理学家称为“万物有灵倾向” Animistic Bias. 也叫做“帕斯卡的赌注”。也就是帕斯卡尔说,

第一,上帝有没有天晓得,也无从知道。

第二,每个人都得做个选择,不选其实就等选择了不信,也是选了。

第三,如果信了,结果没有上帝,大不了白忙活

第四,但如果不信,结果有上帝,那就得下地狱了。

第五,我们还是信上帝吧。

所以,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是人类的生理倾向。

对于安全性需求越高的人,就越倾向于选择相信不确定的信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社会和所有宗教团体中,女性相信宗教的比例高于男性。

许多年以后,面对一桌子青菜,奥利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忆起,自己和很多不相识的邻居一起冲向菜市场的那个遥远的深夜。。。。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那天的选择,是他远古的祖先帮他做出的。

具体的建议才是好建议 – 对于如何开始跑步的三个具体的建议

跑步领域,我听过的最好的建议,没有之一:

保持180步/分钟的步频

光这一条原则,就足以让任何人跑起来。

180步/分钟的步频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每一次秒针的滴答,步子就跑出 “左、右、左” 三步。

为了知道自己的步频,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

大多数的手机里的跑步软件,都自带节拍器功能。比如咕咚,Keep,在跑步开始以后的界面都有小齿轮图标的设置,可以把步频设为180,它就会发出木鱼一样的 哒、哒、哒、哒的节拍。戴上耳机,跟着这个节拍跑就可以了。

这个步频,比大多数的不常跑步的人的步频要高很多,跑起来有点像古代的丫鬟小脚往前紧着倒腾的感觉,跑起来就是小碎步,感觉自己在骑自行车,身体没有上下的跳动。

步频太慢,比如150步/分钟,就会非常吃力,大步的砸向地面,看着都累。

如果只分享一个具体的建议,就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了。

如果再有第二个具体的建议,就是速度方面的:

如果跑步的时候无法轻松的和同伴说话,那么就降低速度,直到可以一边跑步一边说话为止

这个建议的结果对于大多数很久没有跑步或者刚开始跑步的人来说,基本上意味着八分半(每公里耗时8.5分钟的意思),甚至九分半的跑速。

这个跑速,和刚才的步频一样,对于大多数的新跑者是慢的,需要耐着性子才能把速度压到这么低。

大家可能会惊讶为什么要用这么低的速度跑步,几乎就是双脚轮流离地的快走。

但这是发动一台机器需要的速度。就如同手动挡的汽车需要先挂一档,等开起来了再不断的换到二档三档一样。我的具体的建议就是,要从八分半的配速甚至更慢的速度开始。

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使用跑步软件。所有的跑步软件都有配速的显示,建议把配速的语音播报开启,这样每1公里或者500米就会告诉你过去一段时间的配速。如果速度高于8.5分每公里,就耐着性子把速度再降下来。

这样,我不能保证你在跑步的第一天就超过马拉松冠军,但我可以保证第一天你可以舒适的跑起来。

最后一个具体的建议就是:

目标一定不能是每天要跑n公里,而是每天不可以超过n公里

这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好方法。

一旦开始跑起来,第二天的目标不可以是比今天多跑20%,而是和第一天保持距离一样,不允许自己多跑一步,而仅仅体会跑步会比昨天轻松一些。

我假设任何人长时间不跑步第一天跑步就是不舒适的。如果每天加20%,我们会一直在不舒适中疲于奔命,永无改善之日,直到跟不上,过于痛苦而放弃。

但如果设置一个上限,跑步其实是有惯性的,到了限制以后,如果一天天的变得轻松,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期待第二天再跑。

开始可以设为1公里,相信过几天你会像偷吃冰淇淋一样破戒,“堕落” 到2公里的。

活在期待第二天的跑步,和活在痛苦的跟随中的结果截然不同。

所谓,细水才能长流。

总结一下,就这个三个具体的建议:

1. 步频保持180步/分钟。

2. 速度保持在可以一边跑一边轻松连续的说话

3. 每天给自己规定一个相对很短的距离,告诉自己不可以跑超过这个距离。

祝大家跑步愉快!

《旅行的艺术》是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