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讨厌 「理中客」 这个词

发自内心讨厌 「理中客」 这个生造出来的贬义词。

如果连「理性」,「中立」,「客观」这样的褒义词都可以被污名化,成为贬义词的话,下一个会被集体无意识地造出来的贬义词会是什么?

「科学」、「自由」、「善良」吗?

就以「理性」为例,人类天然就有偏好「理性」的,也有偏好「感性」的。情与法的冲突,自古就很难双全

具体情境如何选择,我们可以辩论,但不必把对方看中的品质连根拔起,把这种品质本身都污名化。还有人习惯性地把什么好的品质后面都加上个「怪」、「婊」。这样做,虽然足够过瘾,也常常能吸引一些同好,却实打实的放弃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多面。你可以批评一个人在「过于理性」的时候「缺乏同理心」,那就直接说「缺乏同理心」,但不要毁掉「理性」这个词。如果「理性」本身都成了贬义词,社会的天平一端将不复存在,我们只能集体滑落到天平的另一端。

大规模的将褒义词贬义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集体行为。

当一个社会把这些褒义词所代表的品质都抛弃了,这个社会还剩下什么呢?

当我们学会使用这些夹带私货的词汇,不知不觉地把这些宝贵的品质当做垃圾以后,我们的脑子里面还剩下什么呢?

Web3 相关文件列表

DAO 迷惑行为大赏

关于非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的醍醐灌顶时刻

DAO 学习笔记(一):迷宫的入口是 DAO 软件

版权和 Web3 的关系,就像邮政编码和电子邮件的关系

NFT 是专业泡沫冲浪者(Pro Bubble Surfer)的天堂

买 NFT,实际是在买什么?从底层代码视角的分析

准备尝试用直播的方式分享每周的内部技术讲座,附 《Web3 入门》回放

新世界和旧世界的映射:一件技术之外,人文之内的事情

如果发现一个东西的下一个版本怎么看都比上个版本差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误解了他的本质

如何闭上眼睛默念咒语,就能生成自己的钱包

送你几个存有以太币的钱包、以及它们的密码

最基本的问题:比特币到底有什么价值?

为啥不同意这样命名 Web3

不要问比特币为什么波动,而是要站在比特币的角度问,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用 86 个最常用的词,描述复杂的事物是怎么工作的 – 区块链篇

链表,哈希,挖矿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智能合约,代币(Token)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钱包,私钥,地址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关于 NFT 的醍醐灌顶时刻

实物的画做成 NFT 会成为笑话

互联网是一张网,Web3 是一张表(一张大大的表)

Web3 的今天,相当于互联网的 1993 年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Web3 之迷惑行为大赏

StepN :希望找乐子,很好;希望挣钱,没戏

X to earn 都是骗局吗?Web3 学习笔记

欢迎转发、转载、引用声明

从我开始写 blog 开始,就希望通过写作,促进自己观察、思考、理清思路。我自己,一直是我写作的第一读者。

如果这些思考恰巧还对第二个人有用,并且他/她不介意花些时间阅读的话,那就更好了。

所以你会发现我的这个自留地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几个特点:

没有统一的主题
我的写作,不是我的产品,我并不为读者服务,没有义务或者目的,对某个话题持续输出。所以,你会看到主题随着我自己的兴趣不断偏移,有的时候是 Web3,有的时候是绘画,或者编程,或者管理,或者生活。天晓得我的关注点会漂移到什么地方。
我的性格又是 ENFP(外向的、直觉型、情感型的、感知型的),所以生活对我来说是一连串的未知的激情,莫名其妙的就会对一个领域感兴趣,这种激情又莫名其妙的消失。所以,如果我偏移到了原本你不感兴趣的领域,可以安全的取消关注一阵子,过一阵子再过来看看,或许过一段我又偏移回来。
不讨论时事
大多数时候,只有脱离了时间性,更容易是有价值的思考。如果过了三年依然有价值的,思考它,把它记录下来才有价值。所以,基本上像是一本书的结构。对此,有一个特例,就是对于自己的影响。一件事情如果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投影,这个投影稍纵即逝,是值得记录的。

所以,如果有任何同学居然喜欢阅读,并且希望分享,可以参考如下版权声明:

作者仅保留署名权,放弃其他一切权利。

本公众号文章,内容,图片,可以自由转发至朋友圈,微信群,邮件,网站等任何媒介,无需事先征得同意。商业用途也在免费许可之内。

欢迎任何公众号随意转载,使用所有内容。如果需要开全局白名单,请在后台留言,或者在本文下留言。

本公众号的文章,按照「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授权,具体详细信息,可参考下面的链接: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deed.zh

希望知识和思想可以自由流淌。
希望深度的思考和表达可以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

机器调度,人做苦力的系统的诞生

我在地平线上,看到了一种新型的系统正在诞生。我不知道它会走向何方,但是我确信,它会用不起眼的方式慢慢把科幻片的场景变成现实。— 王建硕

DAO 这个名字里面的 A(Autonomous)的本意,应该不是「自治」的意思。任何一个组织难道不都是自治的吗?一家公司难道不是股东们自己就可以决定公司的一切事务吗?

这个 Autonomous 应该和 Autonomous Car(自动驾驶汽车)里面的「自动」一个意思,就是不需要人的参与,能自动运行的意思。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以后,人不需要管,车就「自动」地在高速上飞驰。「自动组织」的终极状态,是这个组织在没有人的看护下,「自动」沿着它的目标前进。

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雇佣大量的人类的伙伴来完成它们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来帮助它们完成这个目标。好在,DAO 常常拥有一些人类都愿意拥有的东西,比如比特币这个典型的 DAO,就给帮助他的人类发比特币,从而把自己的代码如病毒一样地安装在越来越多矿机上,同时通过愿意帮助他的人获取大量的电力,从而「自动」的运行下去。

肉包铁 vs 铁包肉

我一直把系统划分两为两大类。一种叫做「肉包铁系统」,一种叫做「铁包肉系统」。「铁」指计算机系统,「肉」指人。

肉包铁系统指,人类决定做什么,所有的其他的系统都只是工具。比如一个财务小姑娘,她会用电脑里的财务系统来记账,用 Excel 来出报表,用打印机来打印,累了还用咖啡机给自己做了杯咖啡。人,作为系统的主导者,把各个工具串联起来,完成了这个人希望度过的一天。

铁包肉系统恰恰相反,系统(常常是计算机系统)是主导者,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进度,由他来指挥和调度,产生一个个任务,人类仅仅是这个系统里面的提供商,完成一个个子任务,来帮助系统完成他的目标。美团的骑手是典型的这样的角色,100 年前工业革命开始的流水线上的工人是他们的前辈。系统,把各个人串联起来,完成他想要度过的一天。

两相对比的话,美团的调度系统恰恰坐在那个财务小姑娘的位置,而外卖小哥反而地位等同于咖啡机和复印机,被系统调度。

Mechanical Turk

我在十几年前就很着迷于 Amazon 有一个系统,叫做 Mechanical Turk,就是把只有人能够做的劳动,包装成一个异步返回的函数,比如

function recognize(string imageUrl)

这样在写程序的时候,程序员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函数,来识别一张图片上的文字。而 Amazon 的服务后端,会有一群菲律宾或者印度的工人,人肉地完成识别并且输入结果。当结果返回的时候,程序继续执行,就好像计算机有了超过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智能一样。其实,他只是把人类劳动包装成了一个函数而已。

如上的做法,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Artific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人工 AI」,也就是「假 AI」的意思。Mechanical Turk 这个词本身,就是 18 世纪末打遍欧洲无敌手的一个号称人工智能下棋的机器人的名字,它的实现原理就是一个人真人躲在棋盘下面控制棋子。

DAO 用 Token 驱使成千上万的人为它工作

现在,DAO 已经显现出来一个苗头,就是 DAO 就是那个铁包肉的铁,他用自己的意志,驱动着成千上万的人类帮它干活。虽然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看起来无影无踪,没手没脚,没有任何力量,但是它有所有人类想要的东西:Token。有了 Token,这个怪物就可以让成百上千上万的人类用各种方式帮助他征服世界。

第一个这样的怪物已经成型,就是比特币网络。如果我们把比特币系统拟人为一个企业家的话(我说的不是中本聪,他只是这个企业家的爸爸),这个企业家已经创造出了比乔布斯,比尔盖茨更伟大的企业,有人心甘情愿的为了他的奖赏挖矿,有人心甘情愿的为他做推广,并且参与的很多人都获得了他给的巨额奖赏。

好在,现在的这些智能合约现在还简单、易懂,被人类写出并且审阅的(严格算是肉包铁包肉的系统)。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足以产生自己的智能合约,体现人工智能的意志,我相信,会有上百万的人类愿意像伪军一样努力为这个系统服务,这个系统将以压倒性的优势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常常指向最大化复制自己,占领这个世界。

四个象限

前几天看到 Vitalik 在 2004 年曾经做过一个划分,我不妨引用过来,纳入到我的铁和肉的理论中:

  • 肉包肉的系统:传统的人类组织(人指挥人)

  • 肉包铁的系统:机器人,各种工具(人指挥系统)

  • 铁包铁的系统:人工智能(系统指挥系统)

  • 铁包肉的系统:DAO(系统指挥人)

铁包肉的系统,就是 DAO,或许是几种系统中,最有力量的一种形态。

人肉云计算

我们现在把「我只想要计算服务,至于提供的机器是谁,在哪里不关心的使用计算资源的方式」叫「云计算」。

如果我们转换视角,把自己从人类的位置,挪到一个雄心勃勃的机器算法的角度,我想 DAO 的兴起,会让他欣喜若狂的发现一个叫做「人肉云计算」的新型服务。只要他在智能合约里面定义了需要人类做的事情,并且给出 Token,就会有无尽的人类肉身资源供他差遣。他唯一需要的,是想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所以,DAO 虽然是人类的发明,却给了机器最终占领世界创造了可能。

注:本文用「他」而不是「它」代指系统,是故意的。

视频回放:一起游览 DAO 的迷宫

这是本周三的 TechTalk 的录播回放。这一次我们谈及下一个话题:一起游览 DAO 的迷宫。

下面是以 Aragon 为例,通过 DAO 软件这个迷宫的入口,先最直观的感觉一下 DAO 软件提供的功能,并且从这个功能开始,对 DAO 有一些直观的感觉。

关于非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的醍醐灌顶时刻
这个展示主要是一个关于 Vote 并且执行转账操作的过程。这是相对来说最简单的 DAO 软件的功能,但是基于这个功能,已经足以让一群人进行协同了。
DAO 学习笔记(一):迷宫的入口是 DAO 软件
关于 DAO 的哲学讨论:DAO 的规则一旦被设计者部署,它就脱离了设计者自己的控制,成为独立的驱动力,用 Token 等作为刺激,驱动大量人类按照 DAO 的目标「自动」地运行。这个将会带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西部世界》已经悄悄来到我们是身边
问答部分
扩展阅读
DAO 迷惑行为大赏
关于非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的醍醐灌顶时刻
机器调度,人做苦力的系统的诞生
DAO 学习笔记(一):迷宫的入口是 DAO 软件
版权和 Web3 的关系,就像邮政编码和电子邮件的关系
NFT 是专业泡沫冲浪者(Pro Bubble Surfer)的天堂
买 NFT,实际是在买什么?从底层代码视角的分析
准备尝试用直播的方式分享每周的内部技术讲座,附 《Web3 入门》回放
新世界和旧世界的映射:一件技术之外,人文之内的事情
如果发现一个东西的下一个版本怎么看都比上个版本差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误解了他的本质
如何闭上眼睛默念咒语,就能生成自己的钱包
送你几个存有以太币的钱包、以及它们的密码
最基本的问题:比特币到底有什么价值?
为啥不同意这样命名 Web3
不要问比特币为什么波动,而是要站在比特币的角度问,为什么美元在波动?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用 86 个最常用的词,描述复杂的事物是怎么工作的 – 区块链篇
链表,哈希,挖矿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智能合约,代币(Token)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钱包,私钥,地址等  – 区块链技术学习笔记
关于 NFT 的醍醐灌顶时刻
实物的画做成 NFT 会成为笑话
互联网是一张网,Web3 是一张表(一张大大的表)
Web3 的今天,相当于互联网的 1993 年
Web 和 Web3 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Web3 之迷惑行为大赏
StepN :希望找乐子,很好;希望挣钱,没戏
X to earn 都是骗局吗?Web3 学习笔记

IPFS 学习笔记

这是一篇技术笔记,供自己备忘。

IPFS 是一种很早很早就开始运行分布式的存储系统,据说《硅谷》美剧的Piped Piper 的原型就是类似于 IPFS 的系统。

我其实非常着迷于 IPFS 这样的设计:对于一个文件产生一个哈希值,可以用这个哈希值访问到这个文件。

不过,到现在已经 7 年了,似乎依然没有什么非常惊艳的应用,最主要是速度在毫秒级的反应的世界里面,依然是十几秒获得一个文件,没有达到可用的地步。

如下是研究 IPFS 三天以后的总结:

  1. 类似这样的地址:/ipfs/QmR3RWCAXThMgDWPxP4hx6iqChxd8VNrM8HYDsj4iLtvFo 这就唯一地定义了一个文件(或者文件夹),但是并没有告诉你它在哪里,按道理用户也不需要关心。

  2. 一个文件加入IPFS以后,只有在自己的那台服务器里面有。其他的服务器不会好心地帮忙存储这些文件。所以这些文件依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孤本,并没有IPFS一直宣称的那种安全感。

  3. 只有通过另外的系统获取的时候,才会在另外的系统里面留下一份拷贝,但是这个拷贝仅仅是缓存,可以随时通过 ipfs repo gc 等命令回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IPFS 或许是一个性能很慢,设计非常复杂的一个 CDN 系统。或许任何一个 CDN 都有无数的优点超过它。

  4. 通过 dnslink 的机制可以把 一个地址和 ipfs 的地址链接在一起。

  5. 可以通过 pin 服务请别人帮自己存储,但是10秒钟一个文件的速度,一个正常的文件夹就要几分钟,的确无法真正的使用起来。

所以,IPFS 应该一定有更好的应用,或者更好的优点,但那是什么呢?有谁可以帮忙介绍一下吗?

你有没有发现,大家开始不用右括号了?(我最近才知道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微信或者类似的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使用左括号,直接忽略了右括号?(迷惑

我请教了一圈,才只知道,这种表达方式在二次元人群中,从 2012 年就已经开始流行起来(这么早呀

就像任何社会现象,大家对于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我把我认为听起来比较和逻辑的说法梳理一下:(是不是真的就不管了

当即时聊天软件盛行的时候,年轻人用括号表达没有说出口的内心戏。比如:

这个奶油蛋糕真好吃(就是奶油少了点

最早出现在语 C(语言 Cosplay)里,是用方括号的 [ ],可能后来为了移动设备输入方便,转成了用圆括号 ( )。后来在聊天里面,因为没有后面的句子,所以右括号就被慢慢的省略。(挺聪明的,鼓掌

这就像我们在微信聊天里面,一句话说完,大多数人都习惯性省略句号。(谁说的,也见过一直打句号的

用法继续进化,大家把某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想吐槽又不想说出来的那种心情,直接用一个空空的左括号代替,大致就是那种嘀嘀咕咕的意思。比如:

为了装年轻,我也开始只打左括号了。(

我敢打赌,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当知道它的存在以后,未来的一个月里面,你一定会注意到身边有人在这么使用。只是以前和我一样,没有留意,认为仅仅是一个手误。

为什么语言会这样演变?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只打左括号,而忽略右括号,或许是因为这是一种隐藏的符号,可以迅速让懂的人认识到自己传递的一个暗号,从而用最短的方式把一个关于年纪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对方。类似的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

  1. 拉丁语系里面的词性,不经意就把自己或者别人的性别透漏了(要不然,每句话后面都跟一句「我是男的」,「我是女的」,多傻呀

  2. 女人手里面的包包(要不然,脖子上挂一个存款证明?

  3. Web3 世界的头像(头像位置当今比左手腕上的位置,更适合放劳力士

  4. 土匪里面的黑话,比如「蘑菇,你哪路,什么价」(否则咋办?聊天前先问「不知兄台也是土匪吗」?

我们周围充斥着这些暧昧的语言小装饰,懂的自然懂,不懂也无所谓。(摊手

在自己的生活上添加一个图层

Peter 是我在 2020 年开始练习速写的时候认识的朋友,好多个周六我们都会跟着 Drawing Shanghai 的写生活动一起游历上海漂亮却小众的地方。

那个时候,他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

Peter Fan

Peter Fan

Peter Fan

好看的画太多,大家可以去他的公众号上慢慢看:

Peter 的鱼眼视角的室内景物,随手勾勒的人像,以及放松的线条,都让我非常羡慕。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喜欢以为叫做 Paul Heaston 的同学的风格,一起模仿。Paul 的画是这个风格的:

Paul Heaston

Paul Heastonp

我用类似的方式照猫画虎的极限,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Airbnb总部内部。王建硕

某蜗居。王建硕

上面的三组画,虽然明显的分为三个级别,总体还算是一种风格,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除了技术领域找到风格相似的同伴。

上海封控后的 Peter

好久没有去画画了。最近发现 Peter 已经转战视频,而且用 Photoshop 画画,风格也明显大变,想象力向宫崎骏的方向一路狂奔。我把他最近的一些作品分享个大家,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惊讶得张开嘴巴。

当看到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可以独立于现实存在的。小说,程序,绘画,雕塑等等,都是仅存在于意识世界,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它们需要被创造两次。一次在脑子里,一次通过手,在现实世界重现一次。

Peter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大多数人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现实,居然可以作为底版,通过在上面继续叠加图层的方式,变成完全不同的场景。在封控期间,这个认知尤其重要。

除了在静态的世界看到美好,还有一些人甚至可以在现实的体验上叠加自己的「叙事」(Naration),比如《大鱼》(Big Fish)的父亲:儿子一直以为他吹牛,吹嘘他一生各种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奇遇。直到父亲去世,他才终于明白,他父亲借用自己的想象,以生活为原料,创作出了那些美妙的故事,让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更加有趣。《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里面的父亲,也一样有这样的能力,他甚至在集中营的底图上,叠加了游戏的图层,让自己的儿子可以活着离开。他们看到的,描述出来的世界,就如同 Peter 用画表现的一样,受现实启发,却又在现实上增加了几个图层。他们的人生,是混杂了想象的现实,是更加丰富的人生。

我很感谢 Peter 用画提醒我,自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添加一个图层,哪怕是扭曲了现实,却是更好的生活。

注:Peter 的作画工序是:用视频拍摄现实世界,然后用 Photoshop 用不同的图层,分别画线条,背景,阴影,细节上色,每一个工序耗时一到两天。最后用 Flash 等把绘画过程导出为视频。

公众号:王建硕
Twitte:jianshuo
即刻:王建硕
Blog:home.wangjianshuo.com

万一智能合约出错了呢?那将导致机器彻底统治人类

几天前,写了这篇文章:《机器调度,人做苦力的系统的诞生》,描述了《西部世界》第三季里面的世界正在通过 DAO 组织的机制成为现实。但是很多细节并没有描述清楚。这篇文章,我来试图进行补充这些细节。

我们在很多科幻小说里面,看到了机器人统治人类的场景。无论是《黑客帝国》里面的 Matrix,还是《终结者》里面的天网,似乎都是机器在一瞬间就拥有了智能,人类一下子就被按在系统的控制之下。至于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这两部电影并没有阐述。

最近我对 DAO 的了解,我有些担心 DAO 是通向这些恐怖的未来的道路。 

如果智能合约因为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的产生 bug 呢

DAO 的智能合约有一个特性,就是一旦创作者(智能合约的编织者)把自己的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上,他自己都没有能力更改或者停止这个智能合约。即便中本聪忽然出现,对于比特币网络,他能做的事情也极为有限,毕竟成千上万的矿工以及这个网络的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已经和比特币网络绑定在一起,至于中本聪是谁,这个象征意义的图腾,比起真金白银来说,还是弱了不少。

就跟所有的代码一样,智能合约也有可能有 bug 的。最近的 DAO 组织,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就如同原子弹的诞生一样,是一个危险的事物的诞生。

如果,智能合约的创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在合约里面产生一个 bug,这个 bug 可能对于杀人的人给予 token 的奖励,或者某个特殊的设置使得一群人掠夺另外一群人财富,无论这个合约是人有意识写的,还是一种疏忽(比如忘记把培植某种肉类的条件把人类排除在外),都有可能给与大量的人类以动力,就跟伪军一样,为这个智能合约工作。

莫菲定理说,「只要有可能发生的错误,都会发生的」。这种 bug 存在的可能性,在无数次的智能合约部署的过程中,真的会发生的。

机器统治人类的过程

以前,我看到的所有的科幻片,都有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对抗的剧情,直到最近,我才忽然顿悟,在这个终极的人和机器的对抗之前,一定是人类和人类的对抗。一群人类代表着现有的秩序,代表着人类的利益,另外一群人类因为 DAO 组织的规则,为 Token 而战。比特币网络从一文不值,到现在可以和美元分庭抗礼,这个过程,不就是比特币的 DAO 组织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的一部分吗?比特币增值的所有价值,都是传统货币体系里面的富豪拥有的价值。

每一个新的 DAO 组织的 token,在开始的那一刻,价值总是零。结果随着对于现实社会的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个 token 变得值钱。这就是一种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除了财富创造以外,还有哪种比不创造财富,只改变财富分配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存在吗?

未来,在 AI 或者机器最终统治全球之前,最有可能的路径,是 DAO 通过发放 token(可以认为是伪政府的许诺),号召人类中的一群人,和传统人类发生冲突,就如同伪军和平民的战争一样,最终占领整个世界。

《人之岛》

昨天深夜,读了郝景芳2017 年的小说《人之岛》,这部中篇小说收录在《人之彼岸》小说集里面,微信读书会员可以免费阅读。里面描述的就是「宙斯」系统为了人类的利益,帮助每一个个体做「最优」的选择。而不服从这些预设的选择的人们,逃离了大系统,进入了一个叫做「人之岛」地方。这是一部少有的,给予独立于人类的机器智能正面评价的小说。

这部小说基本上生动地描述了上述的场面。唯一的差别在于,《人之岛》里,人类从现在的世界,到「宙斯」统治的世界,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变化。但我看到的最大的可能性,还是一步一步,从部分人「皈依」DAO 的算法的调度,到全体人类的大多数都「皈依」的过程,慢慢转化。

DAO 是走向人类被机器完全统治的入口

这个过程,除了植入「脑机接口」以外,即使用现有的技术,就是 DAO 发布任务,无数的个体冲出来完成任务的方式,也足以完成一部分人类「伪军」和「不小心变异的智能合约」的同谋,造成某种始料未及的灾难。

所以, 对于 DAO,我们大多数人,看到了希望。我却看到了危险。以前,就算最邪恶的个体或者组织,我们都还有能力与之抗衡,无论是摧毁个体或者摧毁整个组织。但是,在 DAO 盛行的今天,一方面我们给了每个智能合约变异的能力,而某种毁灭性的智能合约一旦产生,人类又放弃了修改它、停止它的权利。这两个事实的叠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出错的,总归会出错」。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以及人类的组织的执行力的结合,或许就是人类的文明的掘墓人。

注:把本文当作科幻小说阅读就好。脱离可能性的具体百分比来谈可能性都是耍流氓。这个可能性在现在真的很小很小,但是从科幻的角度,我们毕竟是不能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可以回复关键词获得相关文章:Web3,社会,文章,DAO,冷知识,朋友,世界,外语,人工智能。。。

关于去中心化标识符(DID )的问题集合

老冒的 DID 文档 《去中心身份的独立日》① 发给我,命我给些反馈。如下是我仅仅基于文档,没有任何其他研究的时候提出的疑问,顺序保持原文前后出现的顺序。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初次听到这个概念的朋友的疑惑。希望以后可以通过老冒的进一步阐述或者自己搜索中找到答案。
(本文只有问题,没有答案。至于 DID 这个新东东是啥?晚些我应该自己搞明白了再写一个介绍。)
其一,很好奇 W3C 的否决机制。Tim Berners-Lee 为什么可以否决 Google,Mozilla 的否决?是一票否决权吗?一票否决权有权否决其他团队成员的否决吗?
其一DID 的例子很容易看懂,但是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使用?从一个支持 DID 的软件的用户场景切入,总是最容易理解一个新东西的。如果说,现在我就要用 DID,怎么用?用哪一个软件,按什么步骤,可以分别体会到 DID 的好处?
其一如何注册DID method?具体的步骤如何?有什么条件?如何确保可扩展?如何解决命名冲突问题?这些在 DID 协议里面考虑了吗?
其一可验证凭证的最基础的技术实现是什么样子的?比如 JSON 的 schema 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规定那个字段叫什么名字?
其一可验证凭证怎么就可以回答“是否有能力驾驶机动车辆”这样的问题呢?它从字面理解,仅仅是一种验证数据本身是由 DID 的用户本身签发的而已,本人如何可以对于“自己是否可以驾车”这样的问题进行回答呢?难道不是 DMV (车管所)这样的部门吗?
其一和 DID 竞争的协议,比如 OpenID,WebID 等,有的也是 W3C 的标准,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面,这些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来没有被人大规模使用过。原因是什么?DID 不会是这样的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对于未来政府可以发“无犯罪证明”,“年龄大于 18 岁”等,学校发布“学位证明”,具体将如何实现?
以上,可能第二个问题 是所有的问题的核心。在看到 DID 在什么地方工作之前,似乎依然无法理解 DID 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文章最后,我依然无法用最简单的话向别人解释,什么是 DID?如何使用它?它有什么好处?在明确地知道 DID 是什么之前,文章后面关于意义的讨论就完全无法介入思考了。

注①:文章地址:

https://www.arcblock.io/blog/zh/post/2022/07/04/independence-day-did/
注②:区块链领域新的内容太多,层出不穷。毕竟,不知道一个东西是什么,怎么知道它有没有意义呢?参考主流意见反而是最危险的方法。但是,很多协议、项目会经过时间证明并没有意义。所以花时间了解,也是某种风险投资。好在,成本还算整体可控,收益可能很高。

区块链 | 那些安静的朋友们 | 看这个世界 | 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 无用的十万个冷知识 | 封控下的社会学实验 | 世界的足迹 | 小区治理 | 工程师的世界 | 10分钟外语教程 | 人工智能是怎么工作的

从本周六开始,周末的聚会准备小范围恢复。

时间:2022 年23 日星期六下午 4 点

地点:南苏州河路西藏路桥附近

聚会内容:就是聚聚,没有演讲,无目的聊天。参看《又到了应该聚会的时候,周日一起来吧

报名:请后台回复:聚会,获取入群二维码,获取详细信息(为了防止爬虫入群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