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点听不见

我第一次来美国大概是十年前。

和很多第一次来美国的人一样,我当时也对这里马路上的秩序感到非常震撼:车是会让人的。无论是在西雅图市区还是华盛顿湖东边的郊区,行人过马路的时候右转车辆都是会停下来让行人的。另外,车与车之间也很和谐,很少有人加塞、强行并线。两条道并一条道的地方总是井然有序:左边的道进一辆,然后右边的道进一辆,然后再左边的道进一辆,大家都像是有一种默契似的。有时候路上堵车了,只见到长长的一条车龙安安静静的慢慢的往前挪,没有人忽左忽右的变道,一股心平气和的氛围。和很多人一样,我也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这里和国内有这么显著的差别。和很多人一样,我给我自己找到的答案是:美国地广人稀。这个答案很合理:在国内,在上海、北京,行人那么多,车那么多,道路那么拥挤,如果也像在西雅图这边这样彬彬有礼的开车,肯定会寸步难行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给用纽约曼哈顿的为例来证明道路资源的稀缺度决定了开车的文明程度。

直到我来到了日本。

那次是在大阪,在心斋桥附近的一条繁忙的小马路上。往来的车辆络绎不绝,有送货的小卡车,也有出租车和私家车。路的两边不断的有要过马路的行人。路的中间画着斑马线,仅此而已,没有红绿灯,没有信号灯,没有挥着小旗子的交通协管员。往来的车辆时不时的会在斑马线前面停下,让一大批的行人穿过马路去。停在后面的车并不会拼命按喇叭,催促行人或者前面的车辆。行人也好像很有默契的样子,一批行人过完马路以后,后面再来的三三两两的就会停在人行道上等着,让车子可以过一批。等待中的行人都很从容的等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并不会需要等太久,很快就会有一辆车在斑马线前面停下,让这些已经聚集了一定数量的行人穿过马路去。那天我就在那些行人里。相比起刚刚到美国的时候感到的震撼,我当时对眼前大阪街头的这一幕感觉到的震撼更加强烈,它直接推翻了我之前很多年的观点。我在大阪、东京等日本大城市所看到的证明,在道路资源的稀缺的地方,马路上也仍然是可以秩序井然地,开车也可以是很文明的。

不单单是在日本的大城市,在欧洲的一些道路资源稀缺的大城市里,开车也是相当文明的。在米兰、苏黎世、伯尔尼的繁忙的闹市区,我过马路的时候车辆都会停下让我的。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我在每一个国家都开过几千公里的自驾。遇到过堵车,遇到过修路。开过高速公路,开过小镇之间的郊区道路,也穿行于城市拥挤的街道。在这些国家开车的感觉和在西雅图开车的感觉很接近,很少按喇叭,很少有road rage,很少有想要对前面或后面或边上那辆车竖中指的想法。

2016-06-20-blog-loudroom

不争不抢就寸步难行,当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预期时,这便成为整个社会的困境。

这就好像同样是满满一屋子的人,有的屋子里大家都很小声的说话,因为大家都很小声,所以每个人都只需要很小声就能让对面的人听到了。在大家都很小声的屋子里,每个人都很小声,因为大家都不想破坏这么好的氛围。如果偶尔有人大声说话,边上的人都会对着他看,把食指竖在嘴上让他小声,于是这个大声说话的人自然就感到了羞愧,记住了要把声音压低。而另一件屋子里,大家都在大声说话。因为大家都在大声说话,每个人都不得不提高了嗓门说话。有人想要喝止大家,让大家一起小声说话,但就算他大吼大叫还吹口哨,仍然没有人停下来听他说,因为所有人都在大声说话,没有人能听得见他的呼喊。这间屋子里有些人想要“从我做起”变得文明一些,于是他们开始降低嗓门说话。但他们的伙伴马上就朝着他们大喊,“大声点听不见!”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第二间屋子里大家都很大声,我只能说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不是因为屋子里人多。因为同样是满满一屋子人,第一间屋子里的人说话都很小声。

Comments on “大声点听不见

  1. eskimo June 21, 2016 11:15 AM

    不知道你回国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抛出这样的议题和论点,那些你的自诩为社会体面阶层的同学中总有人会跳出来反攻说,怎么你老是拿素质说事儿,要么留要么滚,素质高的人看看能不能帮助被人才是正道,之类的。。。不知道你这次回家探亲帮助了多少同胞们,哈

  2. mvm June 21, 2016 01:35 PM

    我最近几次回国基本都一直在陪家里人,余下的时间就是跑跑衙门补办身份证啥的:) 没啥时间参加老同学老同事聚会

  3. September 10, 2016 09:50 PM

    居然还有更新!

  4. September 10, 2016 09:50 PM

    居然还有更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