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关于快乐

正在读《身份的焦虑》

我读的书很少。估计读过的最多作品的一位作者,就是阿兰德伯顿。为什么每一本我都会很喜欢呢?我喜欢他对于快乐,对于哲学,对于艺术,对于建筑,对于心理的看法,心有戚戚。

那天,我到正大广场的大众书局,想去再多买几本他的书(虽然我已经有很多本相同的了),于是我问总服务台:

问:请问有一本叫做《幸福的建筑》的书吗?
答:没有。
问:那么《身份的焦虑》呢?
答:没有。
问:《旅行的艺术》?
(查了半天)答:没有。
问:再看一下《哲学的慰藉》?
答:没有。

然后她乐了,我也乐了。

这几本书的书名真还挺类似的。

我还特别喜欢另外一本迈克尔-波伦的书《植物的欲望》,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些书让我凡是看到《xx的xx》这样的书名,就直觉的认为这估计是本好书。 :-)

两个大骗子

林语堂真是有趣。在《生活的艺术》第五章第二节里面提到,“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骗子真是不胜其多,不过中国佛教已经把许多的小骗子归纳于两个大骗子之中;就是。”

还说“有修养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最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即便是退隐的人或者高僧也仍然希冀得名,喜欢在大的讲堂里面讲经说法,而不愿意对着一个木讷的小和尚每日常谈。

不过最绝的,就是他提到在美国的惯用字中可以拿一个字把这些大骗子都概括起来,这个词就是:Success。

这句话真是把我给逗乐了。说的也是,这些大骗子骗去了无数悠闲的下午时光,骗去了很多人的健康,却依然很多的人趋之若鹜。

对“成功”的盲目的追求,让大家忘记了看路上的风景。

那么就是一个长久以来无数人追问的深奥的问题,人到底在追求什么呢?

无所事事不能带来幸福,这是无数科学家早已证实的事情。即便是出世的陶渊明也知道,没有工作和目标任不久也会陷入抑郁。这道解释了为什么陶渊明也要采菊东篱下,而不是睡在东篱下才会快乐,揭示了为什么很多富有的人依然在做些事情。做什么并不重要,无论除草,是做家务,还是准备财务报表,或是谈判,等等这些都会使人快乐。《幸福之源》里面提到法国的哲学家亚莱写的一句话

人们忙于寻找幸福,而最大的幸福就在忙碌之中

把这两种理论放在一起,我才发现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大多数的人,被这个社会错误的宣传(或者错误的理解了这个社会的宣传),一直以为自己追求的是名还有利。这中错觉让人们忙碌,而忙碌却同时带来了幸福。

幸福和名,还有利在很多的时候还说不定是一致的,但也有同样多的时候,是冲突的。有的时候为了名和利,需要放弃健康,放弃家庭,放弃朋友,放弃道德。

当我们知道自己最终是在追求幸福的时候,就能更好的处理这个冲突,让自己不至于本末倒置。

对于假想的快乐的终生追寻

昨天,在车上。

Wendy说,“我们是不是一生都在追寻快乐呢?”
我说,“或许我们一生在追求的只是假想的快乐。”

说到假想的快乐,是因为有一天夜里睡不着,拿出来刚刚得到的iPod Shuffle听TED的录音,正好听到哈佛心理学家,《撞到快乐》的作者Dan Gilbert的关于快乐的描述。他把快乐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自然快乐,一种叫做假想快乐。

自然快乐是得到某种东西以后的快乐;而假想快乐,是我们对没有得到某样东西带来的快乐的估计。

人类花了大量的时间预测未来,并根据这种预测对现实的问题做出选择。

如果我有了更大的房子。。。如果我有了更好的工作。。。如果我可以不上班。。。如果我可以买得起这个。。。如果我可以考上这个大学。。。如果。。。。

人的大脑可以在不实际经历一件事情而模拟出经历这件事情的结果,而且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痛苦或者快乐的程度。

问题在于,这种假想的痛苦,远大于实际经历的痛苦;而假想的快乐,也远大于实际的快乐。

大脑总是误导我们。当我们真的经历了我们不想要的,我们会说,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坏;如果我们得到了我们花了可能毕生精力去寻求的,或需我们会说,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围城》的故事,还是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的。

我们对快乐的追寻,主要是对于自己的假想的快乐的追寻,或者说对于我们心中的那种幻觉的追求。。。

把公益的信息传递出去

在你的网站上面也放一个公益联播的小方块,把公益的讯息传递出去吧。

关于这次活动
  公益活动联播是一个新的公益活动推广活动。对于公益活动来说,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公益活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参与公益联播项目,使您不仅可以参与公益事业,更能够为公益事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使公益活动传播速度更快,让更多的有公益情节的朋友,更加及时的了解到最新公益活动的情况。充分体现“我身参与公益,公益在我心中”!!!快来为加入“客齐集公益联播”吧,帮助别人,真的很快乐。

“一年不变的MSN显示名”项目结束

2006年从一月一日到刚刚过去的最后一天,我终于保持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没有更换过我的MSN显示名。从一开始的“新年快乐”,到后来的”不是新年快乐了“,这新年快乐四个字堂而皇之的挂了一年。我原本准备新年快乐保持到年底,后来实在受不了大家的围攻,变成:“不是新年快乐了”。毫不夸张地说,超过60个人对我说:“可以改名字了!” “新年已经过去了!”,“最近这么忙吗?连名字都不改?”,直到上个月,开始对我说:“又可以改成新年快乐了!”问的人太多了,我也就无所谓了。其实,我已经几下了大家的问题,还有时间,我就要看一看,大家究竟有什么反应。

在2006年的9月14号,我才写了一篇blog,《不是新年快乐了》,来解释我为什么不更换我的MSN Messenger上的名字。

现在的社会,无论如何夸张即时通讯工具的显示名估计都不过分。很多人不说每小时,至少也是每天,都在更改他们的MSN, QQ的显示名字。只要看一看我在MSN的朋友的名字,我就大概的知道:

  • 他们是不是高兴?
  • 他们正在关注什么?
  • 他们需要帮助吗?这已经是一个个人广告平台,来找工作,招人,或者寻找生意机会
  • 联系方式。很多人一直把他们的联系方式放在里面
  • 他们是不是搬家了
  • 今天最有趣的笑话

我的实验

自从开始了blog,我学会了“长期”做事。这回,我希望试一下,MSN的显示名究竟有多重要。

我的实验就是:保持我的MSN显示名半年不变!

在2006年1月1日,我的名字变成:

    王建硕 – 新年快乐

之后,我就没有变过它。无穷多的人抱怨,说我太懒了,改换换了。于是在六月份,我把名字变成:

    王建硕 – 不是新年快乐了

我准备把这个版本一直保留到2007年的新年。

如果你问我2006年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我的回答就是:我一年没有换过MSN的显示名(或者只换过一次)。这至少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

大家的反应

在过去一年的实验里面,我发现如果你有一个“过期”的显示名,你的朋友会认为:

  • 你太懒了
  • 你忙疯了
  • 你不怎么常用MSN Messenger
  • MSN Messenger系统出故障了

显然,上面的原因都不对。我只是想测试一下人们的反应,并且看一看到底频繁的更换MSN名字的重要性(以及不换的影响)。

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267天了,还有大约100天才结束。挺疯狂的。如果一个人开始以月甚至以年来计划一个项目,是不是意味着他/她开始变老了?

当失去什么的时候,才越发觉得它的重要。坚持了一整年,天天上MSN,天天有些新的想法,新的事情想和别人一样换一下名字,传播一下,却坚持不做,这难度超大,不信你坚持一个月试一试?:-) 其实这个项目挺无聊的,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回报,所以划在“业余的行为艺术”范畴比较合理。其实,在一年里面做一件特殊的事情,就像在年轮上面做一个标记一样,让自己过了10年,还可以记得起这一年。

就像以前的我做过的很多的类似的事情一样,事情本身无比无聊,但总可以给自己一些启发,给自己些信心,让相通的精神可以帮助自己在其他的事情上面有所借鉴:

比如说:

2003年11月,星巴克徒步,提醒我的是计划
2003年12月,30N 119E项目,说的是不自我设限
2005年4月,《旅行的邀约》摄影展,也是关于不自我设限
2005年1月,气球碰天顶,是关于坚持的。

而这次的一年不变MSN显示名,其实也是关于坚持,关于计划,关于长期的态度。在纷繁的世界上面,保持不变也有它的意义。这些意义,或许只对我自己有些启发,大家看过笑笑就好了。

对了,新年快乐。

从今天开始,我又有了一天改三次MSN显示明的自由了。乌拉!

怎么就么有人听我聊“电话”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来问Wendy,“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打一个长途电话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接通?“我是记得小时候,很小的时候,有到单位的电话室排长队,让接线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接力到目的地,这个过程要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最终说上一句话。Wendy不记得。我就奇怪,说我们是在一个年代的人吗?

然后我就问她有没有见过一个邮电部的接线员用的本子,上面规定了所有的姓氏的解释读法,比如:王:三横一竖王;李:木子李;张,弓长张;章,立早张。。。这样当一个接线员把电话从洛阳转述给三门峡的接线员,再从三门峡到西安,在这个过程中间,姓名不会说错。Wendy说,没印象。这。。。我又问,我们真的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说起电话,我还是很兴奋的,一直就喜欢这个东西。想起来最早的时候,我有印象的时候,洛阳电话号码只有五位数,还有,就是那个时候在程控交换机以前的老式磁石交换机配脉冲式拨盘的电话机,就是一个大圆盘,手拨一下,拨几就哒哒哒哒哒哒的响几声的那种。嗒嗒声在电线的另外一边,导致磁石交换机的小铁片哒哒哒的被吸到相应的地方,号码拨全了,一组铜线组成的电路就接通了。这个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研究的东西,好在那个时候《少年科学》这样的认认真真做科普的读物。

可是Wendy不是很感兴趣。于是为了说明这个过程真的存在过,我想起来很小的时候玩的一个小把戏,就是拿普通电话,不用按键,也能拨打一些简单的电话:

拿起电话(任何的一部普通固定电话,只要不是手机),听到拨号音,用手迅速的按一下电话的压簧,按一下就代表一,四下就代表四。按得不能太慢,否则就挂断了;也不能太快,否则不起作用。我喜欢的号码是 1 1 4。为了拨114,你只要:
哒,等一秒,哒,等一秒,哒哒哒哒(按四下),就这样,114就接通了。

可能要练习几下,不熟练的时候常会拨到112去。

这个脉冲时代的把戏,在现在的音频/光纤时代,居然还被兼容,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和小时候(大约8岁吧)的生活之间,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我给Wendy演示了一下,颇为得意。这种得意,就和很小的时候刚刚学会的时候一模一样。都说音乐是一列列车,可以把人带回回忆中去,我觉得这个小把戏也一样,让我觉得回到了十岁以前的幸福生活去。本来想向更多的人炫耀一下,环顾MSN上面,已经没有人了,就写篇blog吧。

P.S. 还有一个我喜欢的关于电话的游戏,就是在电话里面放不同的音频的声音给别人听,6000Hz的声音,就是听不到,而10003000Hz的,听得很清楚。这证明电话真的只是传输400Hz到3400Hz的声音。

P.S.2 再一次证明,每个人当谈及他真正刚兴趣的东西,都会有无穷的精力。我已经很久(20年?)不研究这些东西了,不过正好在饭桌前谈起,一下子把以前记得的东西都一连串的想起来了。

阿兰德波顿的《快乐的建筑》

周六晚上,开车从Mountain View往上到旧金山,在Ferry Building Marketplace和我在KQED广播电台的老朋友Nina Thorsen,2004年底的在美国全国广播电台的为期三周的广播节目《一个中国blogger的美国之旅》就是她出的主意,并且帮我策划的。

Ferry Building Marketplace是个很古老的建筑,好似在旧金山靠近海湾的一面的所有码头的正中间。其中有一个叫做Book Passage的小书店。我们约好在那里见面。约在书店的好处就是,万一有一个人早到或者晚到,自己或者另外一个人可以看些书,消磨一些时间。

就在那里,不小心看到一本书: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隐约觉得和我最喜欢的作家阿兰德波顿有关,一看果然是他今年初刚刚出版的新书。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阿兰德波顿写的书都只有一个主题:快乐。他的书名已经有谢规律可循了。比如最近读的两书:《哲学的慰籍》和《旅行的艺术》,加上这本《快乐的建筑》,几乎是《xx的xx》系列了。

但是就买了下来,但是现在还没有看这本书。按照我的经验,德波顿的书,大可不必一次看完,偶尔翻几页,花很多次断断续续的读完,然后再断断续续的重读是最好的体验。就是有一点我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怎么翻译这个书名,到底是《快乐的建筑》,还是《快乐的建筑学》,或者是《建筑快乐的学(问)》。或许等我读完就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希望明天底的时候会有中文译本出来。

注一:刚刚随手翻了一下,发现的确是一本讲建筑的书,从建筑的各种风格,到建筑的变迁等等。德波顿总是这样,把对生活,对快乐的理解融入到和之相关,却有看似不相关的载体里面。比如《旅行的艺术》,看似讲旅行,后来知道是将艺术,直到最后才能领会这是一本纯粹的关于生活的书。《哲学的慰籍》也是以哲学为载体,来讲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注二:还是期盼着中文版出来,最好还是南治国先生来翻译。老实说,看英文版还是有些吃力,以我的水平,看些管理,科技的书还不成问题,看这种细腻的文学性的描述就不是那么轻松,太多的单词拿不准含义。

n x 资源 + 时间 = 快乐

五月三日在家里干了一天活儿。

除了院子里半人高的杂草,把阳台上三个巨大的戴尔箱子变魔术一样的腾空,又把所有的玻璃擦干净。觉得特快乐。以前买的东西也就这样神奇得跑了出来。

现代人的困惑

现代人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当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远远超过可以支配的时间的时候,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忙乱和迷茫。

例子一:旅游越来越不能带来兴趣。因为有钱可以去一趟云南,却忙得无法在起程前两个星期给与足够的时间来憧憬和筹划,最终,这此旅行仅仅是去过这个地方罢了。
例子二:疯狂的买新的镜头,却发现并不见得用他拍了照片。
例子三:每天往自己的RSS阅读器里面加新的种子,却发现认真读过的越来越少。
例子四:下载堆满硬盘的软件,用的却不到一半。。。

种种这般,都是当自己可以获得的资源超过自己可以给于的时间后,出现的状况。更不幸的是,大家以为解决的办法,是获取更多的资源。。。如此恶性循环,把人拖入了物质极大丰富后却精神匮乏的境地。

选择过多,却没有时间来享受

现代的商业雪上加霜,不断的贬低不能用来买卖的东西,比如说慢跑,朋友,自由,而宣扬可以买卖的解决方案。比如用昂贵的健身俱乐部,来隐讳的满足人们对于锻炼的需求。用洋酒的广告,来燃起人们隐藏的对朋友的渴望。而自由,在物质社会里面,就简单的固化为汽车和别墅。

当我们没有时间来锻炼,却又渴望锻炼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一双球鞋加上1个小时专属于跑步的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人会选择几千块钱的俱乐部会员卡。在会员卡过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去的次数还不过5回。更不幸的是,大家会接着用买更贵的健身卡来试图解决问题。

同理可得,大家希望有朋友,却诉诸于昂贵的洋酒或者奢侈品;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空间,可以到达自己想到的地方,于是开始购买别墅和汽车。

当没有时间匹配的消费进入我们的生活的时候,它们不像资产,倒更像灰尘,蒙蔽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以为用钱可以买来快乐,但如果不匹配等比例的时间,买到的只是更多的困惑。

诉诸于获得自己现在没有的东西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改变,健身卡并不能带给我们健康,洋酒并不能带来朋友,而汽车也远不能带来自由。

就像这个化学式:

2H + O = H2O

一样,有再多的H,如果没有O,就没有水。

那么我们能不能得出一个类似的等式:

n x 资源 + 时间 = 快乐

这里,n可以等于零。

快乐或许真的来之不易,但障碍决不是金钱。

为什么喜欢启迪这个词

我写过,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 启迪,却没时间讲一讲为什么喜欢。我喜欢它,当然不仅仅因为它的发音。这里有几个关于启迪的例子。

个人摄影展

我是个土人,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偶尔拍些照片,却从不觉得“艺术”和自己有丝毫联系。

“那是那些不正常的人才搞的东西。”我是这么想的。

直到有一年,在西雅图的Live Girls Theater后面的破屋子里面,发现一个像模像样的画廊。我很喜欢里面的照片,演出的那个粗壮的女人指着一些画,得意的告诉我,“这是我老公画的。”她老公是个建筑工人。

这个画室给了我启迪,让我知道,原来,一个普通人是可以搞画展的。这个浅显的道理,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把触摸得到的实物放在你的面前,才能真正触动自己顽固的习惯思维。

我回来以后,立刻拉上了ClaireEdward,在华山路梧桐树下的一个真锅咖啡筹划起了摄影展。一个月以后,我们自己的摄影展《旅行的邀约》在苏州河艺术区的一个破旧的仓库里面开张了。Edward说,“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自己的摄影展门口拍一张照片,几十年后告诉自己的孙子,说爷爷在30岁以前也办过自己的摄影展了。”我的想法也差不多的。在30岁之前,一个想都没有想过的主意,就这样付诸实施了 (1, 2, 3, 4, 6, 7)。

在摄影展的前言中,我写道:

这不是一个摄影展。这是三个blogger的行为艺术展。就像blog启迪了普通人,即使你不是作家或记者,你也同样可以表达自己一样,这个个人摄影展启迪每一个人,去做那些疯狂的事情,一些原本以为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做的事情。我们把它叫作,上海的草根艺术。(照片

启迪,就是这样,在一个人身上闪现,被另外一个人看到了,打破了另外的一个人自我限制的坚冰,同时闪现出更多的启迪的火花。

很多朋友要来看,还有媒体报道,我说,不用来看,只要知道这件事情,并在习惯的生活中稍稍停一下脚步,想一想,“连不会摄影的人都可以办一个个人摄影展,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省略号中的部分,说不定又会启迪更多的人来做些疯狂的事情。

这,就是我说的启迪。

Confluence Project

我参与的另外一个项目是Confluence Project.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访问地球上所有整数的经度和纬度点。这样的点,在陆地上的,全球只有几万个。

这个项目,也是给人无穷的启迪的。它给了每个人一个旅行的理由。我的一个目标是东经119度,北纬30度的一个还没有被访问的点。在上海图书馆,我查到了,他在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交界的深山中。

于是,在一个懒洋洋的周六,我带着借来的GPS坐上了梅陇开往杭州的火车。然后乘长途车到淳安县(千岛湖附近),换小巴,到了文昌县谭头村。在那里,我住上了10块钱一晚上的“豪华套房”(标准间是五块钱)。第二天,接着坐长途车,在秋原换乘到隐将的乡间小车。车在深深的山道尽头停下来的时候,GPS显示,离我要到的点,还有不到三公里。

下了车,一头扎进了大山里面。从GPS上显示里那个点还有两百多公里,看到距离越来越近,只有一公里左右的时候,有时都能听到心跳的声音。

对于生活,我们有很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在上海的床上消磨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同时抱怨这万恶的日子,也可以选择为自己找一个理由,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其实,这两天的花销,还低于在上海的两天。

Confluence Project,给人的就是一种没事找事的启迪。那个点其实并不重要,但寻求的过程,却让我经历了原本不可能经历的48小时,让我对那遥远的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口的本来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群山感兴趣起来。

打破自己给自己设的限

生活的可能性,就是因为自己经历的局限,给自己添加了很多限制。当我们受到启迪的时候,我们会忽然发现,原来,没有任何人禁止你做一件起曾经非常想做的事情,唯一对自己说不行的,就是自己。

这个自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限制,就像一个无形的玻璃盒子,把自己圈在自己已经在的那个角落。启迪(Inspiration),就是外面的一个亮点,让自己发现,自己,和要到达的那个地方,只隔着空气,而不是一个玻璃的盒子。

如果没有哈佛大学Harry Elkins Widener纪念图书馆以及Harry的妈妈的故事,我估计不会想到在交大建立一个自己的基金会,来帮助一些学生。那个自己给自己设的限是,“基金会是只有有钱人才干的事”,但事实是没有人阻止你在没有很多钱的时候为公益贡献出一点点的力量;如果没有Winter的Starbucks Everywhere项目,我也不会想到,在一个冬天,从美国西海岸,到中部,再到东海岸的跨越美国之旅。以前,我以为,“跨越一个大陆的旅行,是只有没有工作的有钱人才做的”,而事实是,没有人,没有一个人,阻止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告诉我这不可能的,就只有自己。

有机会认识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启迪。报纸上经常看到的人物,在成为很好的朋友以后得到的最大的启迪就是,原来他们也是非常平常的人,有在所有平凡人身上似曾相识的优点,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如果他们可以做到以前不可想象的成就,自己离那一个点,虽不是一蹴而就,却也不是遥不可及。

传播启迪

我很认同Junior Archivement的口号:让他们的成就成你的启迪(Let Their Success Be Your Inspiration!)。当一个毕业n年的年轻人出现在大学的讲台上的时候,一句话不说,这个活生生的人本身,就足以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启迪。这种启迪,付出最少,却回报最多。所以我乐于做大学的活动。我们至少还是能够贡献出来一点点东西的。

这就是我喜欢启迪(Inspiration)这个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