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写文章感觉会如此不同

这是一个在写下来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写作是一个不断地追寻答案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阐述结论的过程。)

我的一个初步的答案是,在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里写文章通过改变情绪改变了思考方式。通过一番努力,我总算把改变的情绪涉归了一下类:

  • 新鲜的情绪

  • 自信的情绪

  • 时间的敏感度

  • 城市的讯息

新鲜的情绪

新鲜感至少由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影响。敏感度高的人会比同样环境的其他人多一些新鲜感,而外界环境因素对人的新鲜感的影响显然更高。在代代木公园旁边的咖啡馆,就是比在楼下的咖啡馆更让人感到新鲜。想想“代代木”三个字,就是比“广元西路”更加让人开心。当然反过来对于一个东京人来说,也是一样,“想想吧!上海!!”

为什么新鲜的情绪会和写文章有关系呢?对于技巧要求极高的运动员来说新鲜感或许不是件好事,在一个新的场地里表演花样滑冰和跳水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而对于写文章,写程序等创造性的工作来说,新鲜感是一种重要的助力。就如同吊桥实验中男人分不清楚心跳呼吸加快到底是因为桥下的深渊带来的恐惧还是对面的姑娘带来的爱情一样,环境带来的新鲜感与思维进入了一个未知领域的新鲜感感觉上很难分辨,以至于思如泉涌的情况多在陌生的环境出现,就如同吊桥实验证明的,爱情常在英雄救美或者放映恐怖片的电影院等危险的环境下产生一样。

自信的情绪

旅行给人的满足感是一种乐观的情绪。在巴黎,在东京,在布拉格,在旧金山,任何地方,只要不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都给人一种细微的幸福感,还有一种必须很仔细才能觉察出来的成就感。(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我一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的咖啡馆,除了新鲜以外还让自己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变得好了一些,增强了对自己的期待。在这个正向的背景音乐下,更容易产生好的创作。若这个假设成立,我们就有一种通过外部环境提高自己的自信水平方法。很多人哪怕在一个人的时候也注重自己的仪表,有的人哪怕别人看不到的内衣和围裙也要精致得体,都是这种有效的暗示方法。我也试图在一异国他乡的高架路和铁道的交叉口的嘈杂的路口感觉一就是通过改变自己对自己的印象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时间的敏感度

在异国的咖啡馆,时间的敏感度也会发生变化。倘若仔细分析,那是一种两种冲突的情绪的混合体。

一种情绪是,时间变得紧迫。旅行按照其定义,都是短暂的。既然是短暂的,常常来之不易,甚至稍纵即逝。假期总要结束,旅行总有回程的那一天。这带来一种紧迫感。让人感觉到有一个隐形的滴答滴答的闹钟,紧迫感显然让人变得更加敏感。

另一种与时间有关的,却和紧迫截然不同的情绪是,时间变得充裕。旅行的时候因为脱离了日常的琐事,时间经常会变得比较纯粹,尤其是咖啡馆里面的时间 。除了认真的思考或者仅仅是专注的发呆以外,并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事情。思绪不容易被打断。而这来之不易的整段的时间正是好好思考些什么的绝佳机会。

这种既紧迫又充裕,既放松又专注的整段时间,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使思维的过程变得不一样,以我的经验,通常会变得更好。

城市的讯息

还有最有一个我还无法清晰的描述的,是城市的讯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时刻都会从四面八方的非常微小的地方向一个人发送讯息。人们的穿着,走路的速度,周围的人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上百年中人们对建筑,街道,树木的雕刻而形成的环境,这些总在用一种极为不起眼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我记得一次在戛纳创意节上有人画了圆乎乎的一个圈和一个全是尖刺的一个圈,让大家把Booboo和Kiki两个名字和两个形象对应。演讲者笑着说,你千万不要觉得你独立思考之后认为圆圆的就应该叫Booboo。一条线条就用某种方式影响我们对于命名的决定,我们所在的环境就是以这样一种你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做出决定的方式更强有力的影响着我们。

这个观察的应用

传统思想建议我们不能为环境左右,但是那只是在环境短期不能改变的时候的最佳策略。如果能改变,改变环境能更快的改变情绪。当我们想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关注一下在哪里解决。如果能够选择,定期的把自己置于不同的环境里面观察一下自己的思考的路径和变化,并且形成一些环境对于自己的影响的认知,就可以把环境当做自己思考的助力。我们很难不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与其去抗争环境,为什么不通过改变一下自己在哪里来更加一劳永逸的改变着自己呢?哪怕是旅行中短暂的几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