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爱》是怎么炼成的

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作为路人甲出演了董雪莹导演执导的纪录片《“炼”爱》的拍摄,有几分钟的对白,推荐大家在电影年底正式上映的时候去电影院观看。这个月在上海电影节里也有三场展映。

这是一部关注单身女性婚恋问题的纪录片。沾女主角谈婧的光,在旧金山拍摄的时候,正好我在现场。一群朋友天马行空的聊了整整一夜,可怜的帅哥摄影师王挺在旁边拍了一夜。这也是我离电影制作过程最近的一次。

让我回忆一下,这部电影诞生的众多艰辛的历程中,我自己亲历的那渺小的一段。

能让一群非专业演员,在镜头前表现出惊人的放松,是纪录片导演的功力。就如导演所说,为了让被拍摄对象放松,现场省去了录音师,助理等等角色,只有一个摄影师加一个导演,没有其他的人参与,在现场导演又把自己融化掉,消散得不见了, 大约一分钟以后,所有人都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我第二次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已经是发现自己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

那天导演和摄影师是直接从旧金山机场不倒时差的直接冲到了拍片的现场,回到酒店已经是凌晨天快亮了。当时我第一次见到导演,直觉反应就是,好敬业哦。这之后,从将近400个小时的原始素材,60万字的场记中,最终提炼出来 97 分钟,这个比例,是千分之三。就如同采了一车皮的桔子,最后酿出了一杯桔子汁。真心不容易。

说到片子本身,这是我的点评:

画面元素极为丰富,从背景,追求,境遇等迥异的主角的涵盖广泛的题材里面,多条线叙述围绕同一个主题,如同一部交响乐,相互呼应,一气呵成。
对于“嫁出去”这个话题,虽然我们经常会浅浅的提及,但当事人的情感,就如同水面下的冰山,我们看不到,需要用镜头,对话,人物,还有音乐,去展示出来。这部电影,就这样成功的展现出了广阔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沉浸其中,目不暇接。
导演和摄像通过画面,把我们的注意力带到我们周围习以为常的世界,周围的那些人身上,轻声告诉我们:“你看,这里有这样的痛苦,那里有那样的憧憬“,从而帮助我们更加理解周围的生活。
走出电影院,我感觉自己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看到了我原来忽略的部分。帮我们生活得更深刻的目标,这部电影做到了。

当然是因为自己也参与其中,所以不免怎么看都喜欢,但是从观众的角度也是如此。在三场展映中,都有将近十次的全场大笑和掌声。大家觉得电影太真实了,真实得就像自己身边日常发生的故事。有些有趣的对白,我猜就算专业编剧,专业演员也不见得能够做得到,它仅仅可能出自于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偶然,然后被久候的导演捕获,并且不加修饰的呈现。

我能够理解这种真实感是怎么形成的。从头,到尾,导演和摄影师都是安静的,一声不响的存在在那里,认真的记录,没有一点点的修饰和干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现场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台词,没有讲戏,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方向指引,自然而然的结束,自然而然的终止,只有几乎无法察觉的记录。

祝贺 Tracy 首映告捷,并期待片子能够在 11 月份顺利上映

延展阅读

《“炼”爱》导演董雪莹做客 SHAI 聚会6月19日活动

6月19日,SHAI 上海人工智能第七次聚会,地点依然是交大书院二楼的阶梯会场。

本次的时间改为:上午10:30 – 12:00

我们尝试一下早上是不是能够让我们很多周末睡懒觉的朋友有一个理由早起,好开始一个更充实的周末。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一位跨界的嘉宾,纪录片《入戏》,《“炼”爱》的导演,董雪莹导演(Tracy)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大家详细讲述一步纪录片从构思、到拍摄、到最终上映的过程。

同时,我会和 Tracy 进行一个对话,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剪辑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用电影导演的视角指导人工智能进行普通的视频剪辑》。

可惜大多数的参与活动的朋友,还没有机会看到《“炼”爱》的片子。这部关注单身女性婚恋主题的纪录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了三场,收到了出乎寻常的好评。

原本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因为场景过于真实,极为贴近生活,展映的时候出现了十几次全场一边爆笑一边热烈鼓掌的场景,结束以后观众也是在全部演职员表出完了以后才起身离场。在豆瓣的200多条评论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对于任何种类的影片来说都比较少见。

剧透一下,我在片子里面作为路人甲,也有几分钟的台词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 Tracy 导演还是单身美女导演,如果大家周围有优质单身男青年,欢迎转发并且一起邀请来参加活动哦。

视频新文化运动

我们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一个视频逐渐取代文字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一场类似新文化运动一样的工作,我们不妨称之为《视频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vs 视频新文化运动

视频已经成为我们记录和表达的最主流媒介,并且在未来的20年只会越来越主流,这种视频取代文字的过程,像极了100年前,白话文取代古文的过程。我们现在对于视频的大多数诟病,和100年前,古文的拥簇者对于白话文诟病如出一辙。比如,我们说视频看起来太浪费时间,太“水”,不够精炼,不够优美,表达不了太精微的思想,制作成本过低导致鱼龙混杂,内容无法筛选等等,而这些,不正是白话文刚诞生的时候,大家对于白话文的诟病吗?

而当年,胡适,蔡元培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解决了白话文的若干致命的问题,从而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而对于视频的相关工作,现在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白话文的历史

我们来看一下白话文的历史。

白话文其实并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才产生的,而是从远古开始一直就流传的,大家日常交流的语言,比如唐宋时期大家说的,我们叫做白话。只不过,因为技术的限制(主要是纸张的成本),使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必须对白话文进行摘要,浓缩,从而形成了书面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古文。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分支,白话文运动,就是直接把口头上说的白话,不加过多更改的直接记录在纸面上,就称之为白话文。

而最初的白话文,有各种缺陷,比如没有标点符号

古文就没有标点符号,但是古文有之乎者也等结构来表示断句,比如xxxx者xxxx也。大家可以想象没有标点符号的白话文是什么样子?几乎就跟现在没有剪辑过的视频一样!

是胡适先生等人在20世纪10年代末拟出了“住” “豆” “分” “冒” “问” “诧” “括” “引”“不尽” “线” 等10种标点符号,后来又不断被标准化,形成了今天的标点。

同样的,早期的白话文更没有标题,分段,分节,索引,页码,开头空两个字等等我们习以为常的格式,但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白话文是无法真的取代古文的

现在的视频取代文字,和当年白话文取代古文的历程何其相像。

视频的标点符号

现在的视频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指的视频,是我们平时拿手机录制的原始视频。视频随着时间,同一个镜头,同一个机位,同一个音轨,毫无差异的流淌,就像没有标点符号的平铺直叙的口头表达。

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剧之所以可以看得下去,是因为导演和剪辑师采用了大量的镜头切换,景别切换,背景音乐和音效,让我们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而原始视频,并没有这些因素。我敢打赌,即便是奥斯卡奖获奖的电影,如果让我们看那几百个小时的原始的素材,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切换,我们也必然看得昏昏欲睡,痛苦不堪。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视频,已经有了标点符号的雏形。比如这个黑人问号脸以及相匹配的那一声 “嗯?”

这虽然没有像标点符号一样进入国家标准,但已经有成为事实标准的趋势。如果对照白话文,我们有理由相信,视频里面的音效将会成为事实上的视频中的标点符号。

视频领域的段落

视频缺省是没有段落的,就如早期的白话文一样。但是胡适等在1919年慢慢的引入了段落,目录,索引,使得我们在比古文长很多的白话文中也可以迅速找到自己要读的章节。我猜测未来的视频,也一定会有比进度条更结构化的章节,用专场标识章节,用视频中的一些内置的进度条,不同颜色的分段标记,就如同有些精心编辑的书,通过在页边有不同颜色的色块可以读者稍微弯曲就可以迅速翻到另外的章节一样。未来的进度条也应该是有颜色的,或者类似的设计,从而帮助读者在长长的视频中迅速的跳转。

同样道理,视频也一定会更有结构。我们现在很多视频制作者和平台都在有意识的使用视频的第一帧,就如同大家知道一本书的第一页我们称之为封页,最后一页我们称之为封底。他们虽然是普通的一页,但重要度远远大于任何一页。

未来大家一定会更加注重视频的前30秒。前30秒虽然从技术上和其他的时间没有什不同,但是我期待未来的视频的前30秒就跟书的目录一样,用非常快的方式总结视频的内容,让我们判断视频是否需要看,以及大约在什么时间看到什么内容。如果你需要一个例子的话,就看一下新闻联播的开头吧。“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首先为您介绍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 然后才进入正式的内容。这样的结构,相比于我们手机里面任何无头无尾,平铺直叙的内容来说,就更像现代的白话文,而不是原始的白话文。

工具和结构的匹配

所有这些视频里面需要的结构,其实都需要工具来匹配。我们虽然已经看到了很多视频里面这些段落,标点,目录的结构,但这些都还是手工制作,并没有工具支持,就跟活字印刷前的刻板印刷,虽然灵活,却效率极低,无法标准。未来一定有工具直接生成这样的内容。

今年年初,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也提到,云端、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而不是原始的视频文件。这和我想象的未来世界非常一致。结构化的视频需要崭新的工具,而我们正在打造这些工具。

未来的视频的样子

如果我们分析从古文,到白话文,到视频的迁移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权力从阅读者向创作者迁移的过程。

假设我们创造一个指标,叫做写读时间比,就是创作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与消费这个内容需要的时间的比例。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古文,白话文还有视频的写读时间比。

古文的写读时间比应该是 60:1 左右,也就是我需要用 60 分钟创作一篇文章,而读者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读完。古文一个艰难的编码过程和一个非常迅速的解码过程。尤其其中的唐诗,宋词,更是这种情况的极致。如果你熟悉区块链的工作原理的话,写一首唐诗的过程几乎是区块链中挖矿的过程:找到正好五个字,或者七个字,还要平仄正确,表意准确,需要不断把一个字放进去,计算一下是否符合文法和韵律,发现不合适再换一个,直到找到那最精确的一个字,就如同矿工拿一个个随机数放进区块头的 nonce 位置,然后计算哈希是否以那么多 0 开头一样。

白话文这个比例就小很多。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大约30分钟,我觉得你看的话需要5分钟,是60:10,和古文比有十倍的差别。

对于原始视频,这个比例甚至高达1:1,就是如果我用1分钟录制视频的话,你也必须用一分钟才能才能消费,写读比继续下降。

但很显然视频的写读比已经下降到读者不可以接受的地步,所以未经过编辑的视频,是无法被消费的。我们每天录了大量的视频,从会议,到婚礼,到旅游的景点,大多数视频如果不经过编辑,录了就录了,却很少会被哪怕自己看第二遍,就是过小的写读时间比导致的。

所以,视频不经剪辑,无法被消费,这是写读时间比这个因素的必然结果。我们发现,随着媒介的变化,权力正在从内容的阅读者向创作者过渡。

原始视频必须经过浓缩,裁剪才能够被人使用。而视频如果需要剪辑,就需要配上10倍左右的时间进行剪辑。一个3分钟的片子,至少需要30分钟的剪辑时间。如果全都需要人工做这个工作,则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瓶颈,导致大量视频无法被消费。

所以,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视频剪辑将会是视频行业的最大的一个机会。视频作为主流媒体,到现在也就几年的时间,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完成,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重要度,不亚于胡适,蔡元培先生当时看到的需要推进白话文所必须要解决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不妨把这些努力统称为 “视频的新文化运动”,希望我们能够尽快的找到和视频的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解决方案和工具乃至标准,从而让视频更快、更广泛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更多的应用。

后台回复“视频新文化运动”,了解如何加入这场运动。

学习外语要先学“听说”,再学“读写”

昨天我在《视频新文化运动》里斗胆预测,视频将逐渐取代文字而成为主要的表达的方式,听到很多反馈,认为没有文字我们将无法思考,我想大家这么想,是因为大家把语言文字两件事情混淆了。

从语言学习的 听说读写 谈起

我们学习语言,经常说,学习语言就是听说读写,但实际上,听说 和 读写 那完全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学习听说,是学习语言;学习读写,是学习文字。

我们很多人学了 12 年的英语依然见了老外张不开嘴,就是学了文字,却没有学会语言,这种困境就跟自己学了 12 年的化学,却发现自己物理题不会做是一个道理:那是学错了科目。

你看三岁的孩子,母语已经说得很溜了,却不见得认识几个大字;也有很多跨国公司的工程师,用英语和外国人书面通信相当流利,见了面却不会交流。这说明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相关联却不同的事情。

我们学习一门外语,应该先学语言,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学文字。这是最自然的方式。

以日语为例,很多中国人至少会说个“撒优那拉”,甚至知道个“yamede“,这叫说日语,但真的会写 “ さようなら ” 或者 “やめて” 的人就少之又少,这叫会日文字。前者更容易,更有用,后者虽不是可有可无,至少也并非必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前写的这些篇文章,讲述的仅仅是这些国家的文字,而非语言。看了这些10分钟文字教程,我保证你真的可以勉强读懂一些文字,却根本没可能开口说话。

视频取代的是文字,而非语言

对于表达来说,视频里面少不了语言,各种对话,旁白,都是语言。语言从远古到现在永续存在,从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他们的叫声就是语言的雏形;我估计在未来的也会和人类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只有人类毁灭的时候才会消亡。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基础,视频并不能改变语言,更不要说取代语言。

但文字不同。它是我们的近3000年来才产生,在没有声音,图像,更没有视频的情况下,创造性的发明的一种工具,在过去几千年里面帮助我们传递知识,沟通信息。但就跟所有的工具一样,也有历史的阶段性;指南针虽然是天才的发明,GPS就比它更加准确。所以,视频取代文字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没有可能,更不是一

件悲哀的事情。

视频不会完全取代文字

当我们在说取代的时候,并非完全取代。人类文明发展就是在迭代中前行。没有什么东西真的取代过任何历史上存在的东西。灯泡直到现在还没有取代蜡烛呢;互联网出现了,书法依然有它的存在之处。只不过从主流工具变成了艺术而已。

今天,视频仅仅在一些领域快速的替代文字,比如娱乐领域,更多的人似乎更喜欢看小姐姐跳舞的视频,而非通过《红楼梦》的文字去想象。但视频在更多的领域,比如沟通即时信息,知识传递等等更多的领域变得更加主流,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视频的检索是一个大问题,视频的信息密度过低是个问题,视频的生成效率太低也是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还不少。

我们看到了这些问题,也就清楚了,当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以后,视频才会有更广泛的应用。这就是我们的《视频新文化运动》希望解决的。

6月26日SHAI上海人工智能聚会预告

时间:2021年6月26日周六 下午2:30 – 4:30

地点:番禺路951号交大书院二楼

大家可以在后台回复“聚会”,获取加入快闪群的二维码。(如果把二维码直接放在公众号里面的话,会有爬虫扫描,自动加入群,然后发了广告就撤)
本次我们有请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经理,也是我在微软的时候多年同组的同事,技术大拿姜慧剑为大家分享
《从零开始,上手机器学习工具箱》
主要介绍AutoML的一种实践方式
如果大家对AutoML不了解的话,它指的是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就是把本来需要人工介入的特征提取,准备数据,训练模型等等的工作都自动给做了,可以比较快的上手,是入门人工智能比较方便的一个路线。
聚会的流程依然是:
2:30 – 2:45 相互自我介绍
2:45 – 3:45 《从零开始,上手机器学习工具箱》
3:45 – 4:30 相互分享
6月19日活动回顾
《“炼”爱》导演董雪莹做客 SHAI 聚会6月19日活动
上一次的活动里面和董雪莹做了一个半小时的对谈,关于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摄影师的镜头应用,关于纪录片电影和虚构类电影的区别,关于如何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以及关于婚姻,亲密关系的观察等等话题。是我们这个聚会非常有趣的一次小跑题。

喂养青龙的、左手边六分满的玻璃杯

缘起

有本关于风水的书提及

在办公桌的左手位,放一玻璃杯,一直保持6分水,大吉!

解释是这样的:

左青龙,右白虎
青龙喜水,左手位放一杯水,青龙随时有水喝,主人的生活就会比较调和。

我心想:“见过不靠谱的,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 然后把书扔了了事。

实验

不久前,我整理完桌面,在琢磨玻璃杯子应该放在哪里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决定不妨试一下,把杯子放在左手边,并且盛了六分满的水。同时暗笑自己迂腐,居然这等玄学也信。

过了两天,我就意识到,自己喝水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当我有意识的注意到杯子的时候,杯子却总是空的。什么时候喝的?不记得了。于是赶紧盛好水,心想,“青龙要紧”,然后再忙自己的事情,当再看杯子的时候,水不知不觉的已经喝到肚子里去了,于是又加到六分。。。一天下来,我居然平均能喝八到十杯水。

我之后试了一下,放在右手边,大约 4 杯左右;放在身后,经常一天不喝水。

道理

万事皆有其理,不过不是原来他们说的那个道理。我就努力的想这其中的道理。

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左手边呢?

我猜测,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用右手写字,做事情,用鼠标。水杯放在左手边让我们可以在不停下手里的事情的情况下,甚至在不中断思路的情况下喝水。

为什么是玻璃杯呢?

我猜测,这是容易让人看到水,从而提醒人喝水。

为什么一定要六分满呢?

超过六分满的水一定会比剩一个杯底更容易让人产生喝水的冲动。

以上都是我的臆测,没有经过实验,所以仅仅是猜测。

不过,科学和经验的差别在于,科学在于不断的假设,论证,推翻或者证明中前行。

科学和玄学

Brian Wansink就是一个这样的科学家。他写了一本有趣的书,Mindless Eating(《无意识的进食》)。他用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我们的行动是多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他举了有趣的例子:如果你的勺子比较大,比较容易吃得多;如果把饼干盒子挪开桌子2米远,就会少吃一半左右的零食;如果一边吃鸡,一边有人把鸡骨头拿掉,就比不这么做容易吃更多;如果碗里的汤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人容易吃得更多;如果吃饭的人比较多,人也容易吃得更多。

其实这个说法和风水的说法异曲同工,不过一个是经过经验,一个是经过实验,得到类似的道理。

风水 = 方便 + 时间

所以我开始相信某些风水的说法,虽然它经常被包装,被神秘化,被曲解,但有其事八成是有其理的。

风水研究的事情,从来不是可为还是不可为的区别,都是方便不方便的区别,就像挪一个屏风,摆弄一下花草,换一个床的位置等等。

方便和不方便,导致了每天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差别。但是,因为它发生在我们的家里、办公室里,我们每天都被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天,两天,甚至几个月或许都不会有什么看得到的区别,但是一年,两年呢?比如我相信,如果我们天多喝一杯水,一年以后,身体还是应该有些变化的。

风水之所以听起来那么玄虚,或许就是因为它产生的变化,是如此之微小,仅仅是一个更加方便一点点的区别;但是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点的变化,经过足够长时间的积累,就足以产生巨大的改变。

能把一个小改动和长时间的积累联系在一起,看出其因果关系,的确需要几百年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注:这是很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那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又想起,不妨重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