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车,我好像就没有里程焦虑

十一期间和 Wendy 买了辆 Tesla Model 3 。

关于电动车的加电问题

对于电动车,有很多人有严重的里程焦虑。我反而一直没有,或许跟我开燃油车即便是低油量灯亮起,我还不急着去加油一脉相承,但更重要的是,加电的模式本来就比加油方便很多。我们且不说未来,即便是现在,即便是中小城市,加电或许已经比加油方便很多,只是大家还不适应。我们来比较一下。

你见过哪个商场,写字楼或者小区的地下车库里面有加油站的?电车就有。

你见过谁家的车位上有个汽油的管子,拧开就可以加汽油的?电车就有。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估计哪怕在小城市,给电动车加电的充电头比加油的油枪多好几倍。以上海为例,不完全统计大约800多个加油站,每个加油站按 12 个加油嘴来算也就是 1 万个左右,而充电桩的数量级不同的来源统计不一样,有说20万个,还有说30万个,但整体还是十万级别的。而且计划中建设都是以十万为单位做计划的,所以未来的充电还是会越来越容易。

毕竟,加一个家用的充电桩就是一个电工半天的活儿。建一个加油站呢?

充电速度

现在的问题不是充电桩的问题,而是能量传输速率问题,就是再快的充电桩,充电速度还是慢。

和加汽油做对比,加油站的管子如果是棍子那么粗的话,加电的管子,可以想像成跟吸管那么粗。5分钟就能加满一桶汽油,而充电的话,需要滴滴嗒嗒的几个小时才成充满一 “桶” 电。

以最厉害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为例,最快也就是一分钟充的电可以跑5公里(刚开始充非常快,越到后面越慢),而加汽油的话,一分钟加的油可以跑100公里(按照加一次油4分钟跑400公里估算),能量传输速度相差20倍呢。

在我脑子里面有这么个场景,汽油车用的是“液态充电宝”,是几万年前用太阳还有植物等充好的,加油的时候不充电,直接往油箱里面灌充电宝,没电了就扔掉。这样最快,但问题是,这样的充电宝现在没法生产了,只能用一点少一点。而电动车是自带充电宝,所以需要连到电网上现充,就很慢。

另外一个比喻,就是电车好比是光纤传输数据,信息随时可以获得,但是速度还是不够快。而汽油车就好像是装满一车硬盘的卡车传输数据。虽然技术落后,但是当卡车在高速上狂奔的时候,那每秒钟可是几千 T 的数据在传输。。。。想想就觉得恐怖。

乐趣是旧技术最后的庇护所

上面这些分析还仅仅是现状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加电的体系应该迅速普及。现在再去买燃油车或许就跟2010年买了 Nokia 手机一样。当几年以后再看,发现原来,一直阻止自己做一些决定的,仅仅是惯性,以及和惯性配套的那一系列自圆其说的说法

我还清晰的记得,在我选择我的第一辆汽车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个主流的纠结,就是选择手动档还是自动档。那正好是一个自动档轿车已经开始流行,而存量汽车基本上全是手动档的年代。我选的是手动档。

当年关于手动档最主要的三个优势我还记忆犹新:其一,省油;其二,便宜;其三,驾驶的乐趣。

其一,虽然依然成立,但是差距越来越小,其二,我觉得才是真正的原因,但是大多数人把它隐藏在了其三中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凡是有人说某种新技术将让人们失去老技术的乐趣的说法,我都想起了手动档汽车,甚至想起了油画的确比胶卷有乐趣,而胶卷又比数码相机有乐趣。似乎有乐趣是旧技术唯一的庇护所

或许未来,开车作为一个乐趣将从大众的认知中消失,而像油画或者雕塑一样,成为很少一些人的乐趣。所以下一篇文章想梳理一下我所经历的自动驾驶。

我所经历的自动驾驶

特斯拉作为一个玩具,最好玩的就是宣称的自动驾驶。我的结论:特斯拉现状是把市面上已经有的大多数辅助驾驶做得最精致的,但以现状而言,并没有太多的突破

关于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市场宣传不错,把很多的车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技术增强了,换了个名字就好高级的样子。但这些技术大多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什么事情都怕拆解,拆解了就能还原技术的来龙去脉。我们就拿丰田的好几年前的车型做比较好了,发现特斯拉的技术都能找到踪迹,并且都在很多年前开始商用。即便如此,我认为特斯拉比我尝试过的其他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升级了一大步了。说明 1)市场营销很重要 2)95%的好和99%的好已经不是一样东西了。

我们来拆解一下,梳理一下我们所知道的辅助驾驶的发展路径。

自动定速巡航( Cruise )

这是最简单的,现在基本上是所有的自动档汽车的标配。在高速上设定个速度,车子自动加油门,保证速度一直保持在设定的速度。

但这个功能我其实用的很少,原因是还是需要管着刹车,前面有辆慢车,就得调整了。但有趣的是,这样的技术从1900年开始就有,现代的定速巡航是在1950年代成熟,而中国的车子,是到了最近的10年才开始变成标配的。这又是一个从技术可能性到实际应用经历半个世纪之久的例子。

我大学是学习自动化专业的,记得《自动控制理论》课堂很靠前面的时候讲的就是用 PID 控制器做自动巡航定速的例子。其他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感觉这东西,哪怕不用任何数字的计算机,就拿电容和电阻我记得就能焊一个出来。

最简单的 P(等比)控制器,把当前速度和设定速度的差反馈给油门,就基本上可以实现了,就跟洗热水澡冷了就往热方向转水龙头,热了就反着转就好了。高级一点的再加上个 I 积分控制器,就是把差值的时间累积再反馈回去,避免上坡或者有阻力的时候永远也达不到设定值的问题,再高级一点的再加上一个 D 微分控制器,把速度变化对时间做一个微分,感知一下瞬间的变化,使得反应更加灵敏,可以提前反应而不用已经出现很大的差异的时候再反应。然后调整一下这三个输入的权重以后加和,然后给到油门就结束了。我一点都不惊讶这东西20世纪初就做出来了。

当然,现在的定速巡航不是这么简单的,也不是模拟电路的,但意思差不多。

ACC (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这个是自动巡航定速的自然的加强版本。很多品牌的车子都可以选装的(在美国市场基本上是标配的)。这个就是自动巡航定速加上了一个前面的雷达来判断一下前面有没有车子,如果有,就减速,减到和前面的速度一致,然后还能保持一定距离。这个是 1990 年代奔驰就有的技术,现在也已经成熟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 ACC 已经满足我 70% 的自动驾驶需求了。在高速上,我经常找到一辆车,然后启动 ACC , 就如同抛出了一个带绳子的钩子,挂在前面的车的后保险杠上,被拖着走。自己变成了一列火车的一节车厢。这下子刹车和油门在正常路径上可以松懈了。我能想象的自动驾驶的未来,很有可能是一辆车拽着前一辆车,像一列火车一样,一起加速,一起减速。只有最前面的那辆由一个苦哈哈的人在开。在汽车之间的通讯还没有建立之前,雷达检测前车是一个很通用的方案。

但有些 ACC,比如 Toyota 的,在慢速的时候(30km/h 以下)就嘀嘀嘀叫一下,然后就把控制权交给人了,相当烦人,说明技术在低速的复杂环境中没有信心。而 Tesla 总算是通过技术提高,让自己在低速的时候依然有信心停止-启动。这个过程就跟95%的车牌识别率不能用,99.9% 以上就立刻可用一个道理,从量变到了质变。

车道偏离警报 LDA (Lane Departure Alert)

丰田叫 LDA,宝马叫LDW(Lane Departure Warning),奔驰叫 Active Lane Keeping Asisstant。。。为啥汽车行业大家都喜欢发明新的词,称呼相同的东西呢?这些,基本上是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的简易版本。这些都是感知车道的,只有在偏离车道的时候,才会从亮灯,嘀嘀叫,到帮忙打一下方向盘,或者在车的单边轻轻刹车一下的方式,提醒司机,或者把车再带回原来的路上。

这也是大约十年的老技术了,应该也比较成熟了。但这个肯定不能当作日常功能使用,用的时候有一种在左右两个马路牙子中间开车的感觉,左撞一下,右撞一下,体验极为惊栗,仅仅是在危险已经发生的时候提示的作用。

车道保持 LTA(Lane Trace Assist)

这个是 LDA 的很自然的升级,就是不等撞到车线上虚拟的马路牙子,就开始施加细微的控制,保持车在车道中间。

这个在 LDA 的技术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得明白。这个算是新技术了。这个依然不叫自动驾驶,还是自动辅助驾驶。

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车开始从汽车变成了火车,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车道中间有一个跟铁轨一样的东西,自己的车是沿着一个车辙在往前行动。自己的方向盘从无级转向变成了有级转向,能感觉到在车道中间的地方一个阻尼,需要加一些力气才能向左或者向右偏离,就好像从一个车辙里面开出来的感觉,而只要不施加主动的力量,方向盘就如同带地弹簧的玻璃门一样,有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功能也还挺好用的,对于我的帮助是,我发现了以前我开车习惯性的向左偏,总走在车道的偏左边。每次打开车道保持,车子会猛的向右打一下方向盘,我就知道我又偏在左边了。

我们还没有进入自动驾驶

到这里以前的功能,其实就是标准的六层自动驾驶分层模型中 L1 级别的自动驾驶该有的功能。我看了一下列表,如上功能,到了2020年出产的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支持。其中最有标志性的就是 ACC 和 LTA 。

形象的来讲,适应定速巡航 在帮你控制刹车和油门, 车道保持 帮你 控制方向盘。所以到这一步,Tesla 或者其他电动车还并没有从功能上有特别之处。但是 Tesla 在功能的 “性能” 上,就我以前开过的各种驾驶辅助功能来说,还是不错的。它的 ACC 是从 0 km/h 到高速度都是可以工作的,它的 LTA (它叫做自动辅助驾驶)也是很稳定,即使在小路上,车道有些断续的时候依然工作良好。

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导航两个字就划分了一个时代。

再往后,其实就进入了自动驾驶的深水区了。而直到这一项实现,我们日常常说的“自动驾驶”才算真的实现。而现在,大家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特斯拉的“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Navigation on AutoPilot)  还有蔚来的 NOP 也都在实验中,但是还没有成熟到推向大众市场。

在我自己使用前的任何根据报道的评测并不给这个社会增加价值,就先到此打住吧。期待据说下周开始推送的 FSD 的能有一些可以接触到的飞跃。

自动驾驶让汽车变成未来的 IP 包

有了导航,车就在抽象模型中提升了一个层次,开始有了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概念, 而把这期间的全都封装和抽象了,让我们不需要去管这些实现细节,只需要告诉他从哪里到哪里。

用一个让非互联网工程师更加迷惑的比方,我觉得在七层网络协议中,没有辅助驾驶的传统的车工作在物理层,现在的有辅助驾驶的特斯拉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只有实现了自动导航驾驶(FSD)的特斯莱才可以工作在网络层,就如同一个 IP 包一样,给定一个 IP 地址就自己路由过去了,自动驾驶出租车工作在传输层。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把集装箱的概念和自动驾驶的概念结合,像使用互联网一样的使用汽车,把一个包裹,或者自己,交给一个巨大的网络。各种服务提供商运营着各种独立的小车,各个小车独立的把货物或者我们自己路由到应该到的地方,然后还能完成组装,直到那个时候,我觉得一个工作在应用层的物流互联网络才最终建成。

为什么 1024 程序员节会让我有些不舒服呢

对于 1024 这个横空出世的节日,我始终心里有些不舒服,却一直说不出来原因。我想,或许开始写些东西可以帮助自己挖掘出内心不舒服的原因。

刻板印象的集中制作和传播

每年的程序员节,关于程序员的一些无厘头的刻板印象,比如格子衬衫秃顶等等,就会被拿出来广为传播。虽然带着些关心的善意,但这些依然属于众多的刻板印象的一种。“ 你的格子衬衫呢?” “你的双肩包呢?” 这些业外人士的善意问题,对于当事人,就有些难以解释,不回应或许是最好的回应。

程序员的形象塑造,跟“处女座”,“女博士” 等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不要说更加久远的省份地域相关的段子,比如关于广东人什么都吃的,上海人小气的。所有这些流传的段子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只有非当事人才能从中获得传播的乐趣。

程序员这个名字混淆了目的和手段

我一直更喜欢用工程师这个名字。工程师是建造东西的,程序员是写程序的,写程序是建造脑子里的那个东西的手段,却不是目标

作家节是个还可以的名字,写字员节就有些怪怪的。工人节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搬砖员节就有损这个职业的荣誉感了。同样,护士节 vs 打针员节教师节 vs 上课员节等等等等。

对于外行来说,程序员的工作不就是写程序吗?不是的。工程师是需要在脑子里面建造一个软件系统,然后再用手敲出来一些代码,最终实现一个世界上以前没有的功能。

同样会闹笑话的是,很多程序员是自嘲说自己是码农,传播到好多人就把一个自嘲的贬义词当作褒义词来用,一脸无辜的问人家,你是码农吗?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接受了。

当然这件事情也不是件大事儿,每年全社会关心一下一个群体,认可大家的工作,工程师们也自娱自乐一下,整体是件好事儿,但就是心里面有些说不出来的美中不足的感觉。

2020年,愿你快快的过去,我们却不要忘记

2020年终于走了。

虽然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让人讨厌的事情,在最后几个小时,我却忽然有些怀念,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会兴高采烈任由它离去。

就像我们度过的每一年一样,最终,还要感谢2020!

感谢2020让我们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世界并不总是安全的,护照上的签证并不是没有条件的有效,航班并非永远准备好让你搭乘,经济并非只有增长这一个方向,在乎的人并不见得会一直健康,世界也并非永远都充满善意。。。。

如此嘈杂魔幻的2020年,却让我成长的超过过去很多年。静下来思考的时间更多了,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更加珍惜了,内心有了一年休生养息的机会,似乎是睡了长长的一个午觉。2021年到来了,是时候起来活动了。

2020年,虽然对我们不好,却弥足珍贵;

2020年,虽然缺斤短两,但浓度爆表;

2020年,我虽然希望赶紧过去,却不希望太快忘记。

2020年,谢谢你。

2021年,欢迎你!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2021年、来てください。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

为什么代码总有可能变得更短?

我曾冒着被程序员世界骂得体无完肤的风险,坚定的论断,越短的代码就是越好的代码

不接受抬杠,不接受反驳。😄 

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代码总能变得更短

同时,为什么把一个5行的代码编程4行基本不可能,但是把几万行的代码编程几千甚至几百行经常可以做到?

这中间的最本质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因为代码的组合是指数级的变化的,而不是线性的。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

本文写给像羊驼,胖子一样的新程序员。

第一个维度:多维度上的概念抽象

这个思考,受到文字发展历史的启发。

最早的文字其实是和现实世界一一对应的,并没有进行抽象。也就是表形,而不是表意。

比如“”字,最初指的不是“🐑”这种动物,而是指自己家里的那一只活蹦乱跳的家伙。如果要记录家里的三只羊,就“羊 羊 羊”。一百只就要画 100 个 羊。

直到有一天,人们的思维进化了,开始把数量这件事情和种类这件事情分在了两个维度上,开始有了数字概念。

这个在语言和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篇章,以后再说三只羊,已经不用画三个“羊”了,而只需要说 “三羊” 。三是数字维度,可以指代任何的三(三个苹果,三个桌子),羊指代任何的这个种类(一只羊,10只羊),而把这两个维度一组合,一个新的概念就产生了。

古代的中国人还不善于做这件事情,据考有上百个汉字与车的部件有关,比如 軒轅輪軸轄辕轮轴衡轭軎辖等等。只不过后来大家不用为每个不同的组件都起个不同的汉字来描述,直接用组合词,比如“车轮”,“左前轮” 等等来形容。这样代码量(假设每一个新汉字的引入就是一大坨代码)就大幅减少了。

通过引入维度,然后在维度上排列组合,我们形成了极大的生产力。

比如家里有三只“好看的羊”。如果用造字的思路,可能在羊上面加一个圆圈或者别的什么表示,然后重复三遍。但是现在只需要再借用一个通用的维度,比如“美 – 丑”这个维度,就组成了 “三美羊”。

如此往复,再复杂的概念,也可以轻松的不增加代码的方式表达,比如我家里面有“三白美胖羊”。。。。

通过切分维度,然后组合维度,可以令人惊讶的减少代码复杂度。

比如

map(function, iterable)

就表达了循环的维度,而不管循环什么对象,不管对这个对象干什么,就是代替了 for() 循环的一个模式。

再比如很多设计模式里面的,比如chain of responsibility 模式,就表达了if – elif else 的概念。

这些都是在一个维度上的高度抽象。所以好的代码是维度的组合,而不是为一个具体的功能从头设计一个汉字,并且只用一次就再也不复用了。只用一次的代码一定没有表达一个重要的维度。

这也就是大熊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一个好的程序员为什么比不好的程序员会有10倍的差异,就是一般的程序员可能知道100个维度(或许会中文接受过大学教育都有这么多维度),而好的程序员知道103个维度,这个好的程序员不是多了3%的能力,而是多了2的3次方 8 倍的能力。甚至如果一个维度超过2个选项的话,可能会是几十倍的差异。

第二个维度:二分法

想象一下有如下代码,我们先考虑简单的平铺直叙,没有if,for这样的控制结构的情形:

def something():  statement0( )  statement1( )  statement2( )  .......  statement63( )

这种初级程序员常写的长长的函数如何变短?如果仅仅用语法糖,或者作弊的方式可能从65行降到60行。但基本上到头了。有没有可能更短?

从纯概念的角度去思考,可以用二分法,改写成如下函数:

def something():    part_0()    part_1()def part_0():    statement0()    ......    statement31()def part_1():    statement32()    .......    statement63()

经过第一步重构,同样的功能,从65行,暂时的增加到69行。但是不着急,继续经过4次拆分,直到每个函数里面只包含两行:

def something():    part_0()    part_1()def part_0():    part_0_0()    part_0_1()........def part_0_0_0_0_0():    statement0()    statement1()........def part_1_1_1_1_1():  statement62()  statement63()

到这一步,我们的65行函数已经被我们扩展成了 189 行。

这就是代码在重构的时候会先变长的原因。

但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在第二层一个函数的 32 个语句和另外函数的 32 个语句还找不到什么共同点的话,在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一定能够找到相似的模式。因为计算机领域的新鲜事不多,能够有 32 个完全没有相似度的组合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一定有大量的两两相似性。但一旦发现有两个函数做一样的pattern,他们两个就可以合并,比如 part_0_1_1_0_1()  和 part_1_0_1_1_0() 等多个函数可能就可以复用了。这种复用,有经验的程序员可以一眼就看得出来。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最下面两三层可能会出现代码坍塌性的减少。如果在第六层发现有三个函数可以复用,就可以减少两个函数(6行),如果在第五层发现有三个函数的功能类似可以复用,就可以减少6个函数(18行)。分支中,越上面发现函数的重用机会,减少的代码越多

如上只是一个纯数学模型。而实际上,代码应该不是一分二,更多的是一分三或者一分五,程序员也不会分解到最后一步再重新回来重构,而是通过经验在第二层或者第三层就已经不自觉的重构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两百很难优化,而几万行代码经常可以崩塌式的的减少总量。就是因为在初期的几百或者几千行代码基本上穷举了这个项目的大多数可能看到的模式,虽然增加了代码量,但是未来的几万行代码已经很少看到新的模式,基本上都重用了最早的那几百行代码,只是不同的层次而已。

这些思考不是今天的思考,在40-70年代的程序员已经开始用函数,封装,面向对象编程,设计模式等等各种方式来实践这些理论,只是今天,深入的思考这些工具和思想对于我们手头的工作的影响的程序员并不是主流而已。

为什么小路相比大路反而不容易堵?

观察了一阵子城市的道路, 得出这么一些经验: 道路网越密通行效率越高。不知道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民科的观察是否正确。

上海的很多很拥挤的地方,比如黄浦区南京路附近的街区,虽然车辆很多,但是整体还算可以通行,而北京二环或三环,或者上海的世纪大道,张扬路这样的大的道路,反而经常水泄不通。我想原因是来自于几个方面:

1. 道路总面积

虽然老城区都是小马路,大多是双向两车道的马路,但因为密集,道路的总面积占比可能都超过10%,而由宽阔的道路组成的道路,面积可能占比在10%以下,甚至到5%。道路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通行的难易程度。

2. 右转车道是最重要的车道

路网密度越高,交叉口就越多,右转车道就越多。

比起直行车道,右转车道有更高的通行效率。

按照现行的交通法规,右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的通行,而直行车道每天只有一半时间,也就是最多 12 个小时(50%)的通行时间,在大路口,如果有左转的信号灯,直行分到的总时长可能小于12个小时。虽然直行速度更快,但是这2-3倍的时间差使得右转车道更大的通行能力。

比如曾经,港汇广场前华山路右转到虹桥路的一根右转车道因为施工临时封闭,虽然只占1/4的车道数量,华山路的车一直会堵一公里作用,都影响到了淮海路的十字路口,说明右转车道是最重要的一根车道。

3. 并行处理的左转车道也很重要

左转车道通行能力最差,所以是最大的瓶颈。左转车道通行速度和右转车辆一样慢,通行时长却小于直行车道,所以左转车道是三种车道中最大的瓶颈,它的数量决定了通行的整体拥堵程度。

以九江路为例,短短的从人民广场到外滩的两公里不到的路程,有十几个可以左转的机会,而世纪大道同样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个到两个左转灯。你可以想象在一个绿灯周期里面,黄浦区的小路网有十几辆车同时在左转,而世纪大道只能有一到两辆。这就如同10位的总线和1位的总线的传输速度的差异一样。

总之,越密集的道路网,就如同毛细血管,虽然总觉得走走停停,到处都是红绿灯,但是实际上很难彻底的堵死。反而动辄单向4车道的宽大的马路,快的时候可以飙车,但是大多数的高峰期几乎一动不动。

又到了应该聚会的时候,周日一起来吧

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些新的技术出现,就是该开始一轮新的聚会的时候。很久以前 Web 2.0 时代在滨江星巴克每周的聚会,我一直就觉得是上海互联网圈开始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之后的很多的很有趣的想法,都来自于一些不那么正式,不那么刻意的聚会。

在这个新一轮的技术大潮到来的时候,不如我们继续开始以新技术的名义聚会。

第一场聚会

时间:2021年5月9日 下午2:30 – 4:30

地点:创邑Space,华山路888号

主题:我们可以参与的新科技之 人工智能专场
参与者:谁都欢迎,欢迎随时加入,不需要报名,到时候出现即可。
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用这个判断标准:当你能看到这个邀请,并且心里萌发一丝感兴趣的想法,你很有可能就是合适的参与者。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一个普通的周末,以好奇心为驱动,愿意花时间去参与一个不那么功利主义的聚会,身上一定有些什么共同的特质。

为了到时候联系,可以加入

聚会内容
这一系列聚会应该是围绕最近一些比较重要的新技术,第一次应该是围绕人工智能的这个领域,对于类似如下的话题进行一些讨论。
  1. 这个领域的一些比较好的模型以及解决的问题

  2. 如何进入人工智能的科技领域?

  3. 哪些是人工智能领域类似于 LAMP (Linux, Apache,MySQL,PHP)一样已经非常成熟技术栈?

  4. 人工智能公司的运营岗位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5. 来参加的人都是做什么的呢?

  6. 等等等等

当海水涌上沙滩,自然会呈现出美丽的图景
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清晰的证明我是一个MBTI性格测试里面的ENFP的话,参与组织第一届网址年会是一个明证。我记得那就是一种很特别的聚会方式,大约4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宣布第一届网址年会会在当年11月份举行,并且这个消息就这样散播出去了。但是到了10月份,似乎还没有什么动静。我给Isaac打了个电话,说我们还搞吗?结果是,搞呀。结果,志愿者在会议的前一天第一次开始碰头。。。第二天,100多人就这样聚了起来。这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聚会,也是我的最好的朋友的密度最高的聚会。Keynote里面,我记得Isaac用一张PPT讲述了这个过程,PPT上有两张照片,左边是金茂大厦,右边是一片沙滩。人类社会里有两种组织方式,一种像金茂大厦一样紧密组织,分工协作,完全可控,而另外一种,则是当海水涌上沙滩,自然会呈现出美丽的图景。很显然,第一届网志年会属于后者。
一个聚会到底是需要精心准备,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做好注册和后勤工作的,还是仅仅规定了时间和地点,其他自动的发生,按照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我觉得在一个行业刚开始,以认识更多的有趣的人为目标的聚会,更适合后者。

很显然,我们周末的聚会,就是设置了沙滩,就等着大家作为海水,涌上沙滩了。

FAQ: 5月9日的开始的聚会将会是每周一次

又到了应该聚会的时候,周日一起来吧

大家好,谢谢大家对5月9日(周日)的聚会感兴趣。对于一些朋友的问题,我准备了一个 FAQ,一并回答。

Q:我周末来不了,以后还有类似的聚会吗?

A:初步的想法,这是一个每周的聚会,每次2人到10人参加。我们只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供大家聚会,而话题,还有谁会来并不确定,就跟盲盒一样,总会有意外和惊喜。5月9日是第一次聚会(因为劳动节调休所以这次调整到了周日),原本按照15人准备,现在看起来感兴趣的朋友比较多。

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们更加建议你选择5月15日(周六),以及5月22(周六)的后几期,估计会有更好的体验。

Q:每周一聚?这么频繁?

A:聚会并不是一场讲座,或者一个活动,就跟以前的英语角很像,只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大家可以在那里约老朋友见面,同时认识一些新朋友。即使对于组织者来说,没有什么成本。

保持一个固定的节奏的原因是,节奏对于一个社区的形成非常重要。从经济上来说,它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某一天聚会的信息,如果看到的人那天没有空,此次传播将无效。而如果是一系列的每周都有的活动,即便是当天没有空,此次传播也是有效的,他可以选择其他的日期。

固定的时间也比较容易提前安排各种事情。在一个万事皆动态变化的世界里面,固定下来时间和地点,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只需要往里面填邀请谁一起来这里聚会就可以了。时间四要素中,时间和地点固定了,人物和事件随意发挥。

Q:我能期待什么,不能期待什么?

A:不要期待主题演讲,或者结构化的分享。这是一个聚会,更多的是点对点的交流,每个人自己去找有趣的人的场合。可以期待一群有趣的人,以及一些新的话题

为了筛选到有趣的人,刻意不做宣传,所以凡是能够看到邀请的人,一定有某些共同的地方(比如是一些大的节点人物的一度或者两度的朋友),或者对某个话题有特意的关注。而消息没有途径到达的大多数人,就保持不知道好了。

Q:这个形式叫啥?

A:我能找到的最适合描述这个形式的词,是法文的Salon(沙龙)。维基百科给的定义是:A salon is a gathering of people held by an inspiring host. During the gathering they amuse one another and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through conversation。

这种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于18到19世纪的法国的形式,直接贡献了欧洲文学的繁荣。而在硅谷,这样的聚会非常之多,在国内以前北京的DoNoews聚会,杭州的3W咖啡馆等等,都是类似的形式。前一段上海的5G聚会,滨江星巴克聚会,都是这样。

这种聚会形式,不同于大多数公开会议,或者私人聚会,正好介于公开和私人,熟人和陌生人之间。或许这就是上下五个世纪之后依然有生命力的原因吧。

Q:我该如何使用这个聚会?

A:我们都有一些朋友,很久没有见了,但又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需要让两个人从城市的两端跑到一个地方见面,然后正襟危坐的聊一个小时,或者吃一个饭。这样的一对一的见面,成本对双方都有些高。我们可以同步这些随意的见面,把不需要那么正式的会议集中在周末的一个地方,可以有更多的交流,还可以遇到新的朋友。这就是把 1 对 1 的一个网状结构,变成了一个总线结构,提高了效率。同时,很多的话题,或许多个人之间的聊天,对于新的思想的产生会更加有帮助。以后,我会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周末有个聚会,要不到时候一起来聊聊?顺便认识一些人?”,这句话也欢迎大家随意使用。

Q:这次的主题是什么?

A:虽然每次的聚会内容是没有规划的,但每次还会有一个大约的主题。5月9日的聚会的主题将会是”我们可以参与的新科技之 人工智能”。这次我们可以围绕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有些讨论。比较熟悉的行内人士可以聊一聊一些有趣的算法,一些模型,一些应用场景以及大家已经在做的尝试。完全没有概念的可以来感觉一下这个领域关注的话题,这个领域除了技术,运营,商业等方面的机会等等。下面的主题可能是:视频技术,创业新趋势,3D打印,VR等等。

周日或者以后的某一个周六见!

面试中三个反直觉的真理

面试的时候我们常常请对方描述他/她当下的工作环境,从这里得出的结论有不少是反直觉的,需要提醒自己注意。大家的回答,有时候反着听更接近真相。

一个人的行为,经常更接近和他所说的,不喜欢的行为

比如,一个候选人描述,无法适应一个企业节奏慢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个喜欢快节奏的人,他只是不适应过分的慢而已。

曾经有来自大公司的工程师抱怨一个项目要6个月才能上线。他是以他心目中合理的上线时间,比如是3个月,来判断的。如果真的希望他适应3天上线一个项目的节奏,他一定不适应。他的习惯和技能都是围绕着6个月打造的,所谓向往快节奏更有可能是叶公好龙式的想象。

当一个人觉得周围太复杂的人,会相对复杂。

讨厌黑的人,不见得喜欢白。

不喜欢吃辣的人,不见得喜欢吃甜。

敌人的敌人,不见得是朋友。

负负不见得得正。。。

一个人对世界的描述,其实是对自己的描述

我常常会问一个人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但是,不要把这当作他对世界的描述,而是他对自己的描述。

“那个20公斤的包裹重吗?”

有人会说重,有人会说轻。我们作为观察者,得到的信息,一定不是这个包裹的轻重。

“这个1000块的衣服贵吗?”

“你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吗?”

“你觉得你现在的公司优秀吗?”

“你觉得过去一年在原公司学到的东西多吗?”

我们通过把这个世界/公司/同事当作尺度,用它去丈量人。

一个人如果说他现在的公司各种不好,不要得出结论,说是他的公司不好,而是他倾向于看到公司的不好,并且没有能力挖掘公司的好。

当A和你商量一起骗B的钱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他只是惦记着B的钱。

一个人看到的,不在于程度而是角度

比如:能看到公司政治的人,通常是公司政治的制造者。

因为我们都有一套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理论体系,从而用这个体系去解释外界的事物的原因。看到了公司政治的人,习惯了用公司政治的原因去解释任何事情。

我喜欢的一个亲历的例子就是,有一个小伙在家乐福结账的时候插队,被后面的几个顾客指责,他口中大骂,说“你们上海人歧视外地人”。我认为心中有歧视的恰恰是这个小伙本身。把不相关的因素引入讨论就是歧视。心中有规则意识的人会看到冲突是源于规则的遵守还是破坏,心中有歧视意识的会用是否是上海人来解释冲突的来源。

所以,看问题的角度更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思想。观点截然相反的人之间的相似点会远远大于他们和其他人的相似点。

两个人为了爱因斯坦的某个公式的正确写法而打起来的人,是在一个维度上相对较为接近的两个人。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能和我们发生冲突的人是多么的难得,而更多的人并不在乎或者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冲突。

当一个候选人描述一个领域的事情的时候,在和他一起跳进去之前,最需要的是要跳出来思考,他为什么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世界,而不是在这个维度里面处在什么程度。

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这是一篇写于2006年的文章,在过去的15年里面,4000多人参与了这个游戏,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朋友的建议下,再发一遍,邀请大家再一次参与,一起来思考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有趣的游戏

前几天晚饭间,老华组织在座的12个人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每人给出一个从0到100之间的数字。把所有人的数字求算术平均值。谁选的数字最接近这个算术平均值的2/3,谁就赢得整场游戏。

这是个很有趣的游戏,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再仔细读一下题,想一想,试一下?

自己拿出纸,选一个数,把它写下来,然后再往后看。

(如果想参加线上游戏,可以先点击页尾 “阅读原文”,然后在网页里面输入你的选项,或者直接留言,然后继续阅读。但阅读完本文以后,不建议参与线上游戏。)

分析一下过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游戏里的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真的随机的选择的话,大家平均值应该在 50 左右。50 的 2/3 应该是 33.3,对吗?很多人都写了33.3。(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步)

不过多想一步,如果你写了33.3,难道其他的人不会想得和你一样,也写33.3吗?如果这样,你应该写22.2。如果继续想下去,大家的平均值应该越来越小,就是这样。。。

50

33.3333333322.2222222214.814814819.876543216.584362144.389574762.9263831731.950922116….

最后,把问题想得非常地复杂的人的答案是0。

这是我们那天的结果

3098.1632501233.32288.21828.6837

所有的平均数:31.445,它的三分之二是 20.96333333。选22的人获胜。

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老华的很多次游戏表明,无论是什么样的群体,最终的获胜的数字,都在22左右徘徊。群体决策的结果和天才的想法总是有些格格不入。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由天才决定的。在众人决策的过程中,赢得游戏的人,都是比别人多想一步的人,而不是多想两步或更多步的人。

游戏中的人

这个游戏里面,选择不同的数,或许就代表了不同的人。

先说选超过66.67 的人在开始游戏的时候,我悄悄对 Wendy 说,“肯定不会有人选超过66.67的数字的,要是谁要是写了,一定是没动脑子的”。就算是所有人都写100,获胜的数字也才66.67。结果出来,第二个报出的数字就是98.16。我窃笑。他解释写这个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没听清楚题。慢着,先别就这样放过这个现象。在现实社会里面,没听清楚规则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比方说,做产品的人认为质优价廉用户就会买,而实际上,花高价买差产品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用户都和和业内人士有一样的判别力,一样的了解规则,对吗?

再说选0的。或许这个结果很多人想都想不到,但老华组织的游戏里面,几乎每次都有选零的,而且越理性的群体,选零的比例越高。比如微软研究院30个人里面高达3个人选零。选零的人,沉浸于自己对世界了解的快感中,却知之者甚少。很可惜,在每次游戏里面,比一般人想一步的人就不多,想两步的人更少,经过重重地归迭代到达0的最终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只好轻叹一声,说,你是天才,但是你赢得不了游戏。或许原本他们在写0的时候,本来也就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赢得游戏,而他们就是用这种近似自杀的方式向世界宣称,“我放弃获奖,因为我是天才。我可以接受没有奖励,但我不能接受大家不认为我聪明”。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天才的理论有机会向每一个参与者传播,让他们理解,跟随天才的选择,说不定他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不过让每个人了解,从古到今就不曾在天才在世的时候实现过。天才不是疯了,就是穷困潦倒。

然后我们来说选33.3的。他们是正常的,平凡的人。就像数以百万计的洗发水的使用者或者报纸的阅读者一样,再正常和普通不过。在明白无误的规则面前,按照规则办事,用思考指导行动,却不多想更多。33.3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在他们前面,有引领世界的0和推动世界的22;在他的后面,有大量的选择随机数的更平凡的人。是33们,奠定了这个社会的基调。

再说赢得游戏的22。他们也遵循规则,但是比规则前进了一步,不多不少,刚刚好一步。他们提出的方案让大多数人(33)感觉的有道理,却不像天才(0)提出的解决方案那么晦涩难懂。我们假设,如果布鲁诺要是发现一个新的号称是绕地球旋转的星星或许能为他赢得终生的荣誉和财富,但如果走得像推翻地心说,宣扬日心说那般的接近真理,得来的就是8年的监禁和熊熊的烈火了。

社会上除了这些种类,还有很多,在游戏里也在出现。比如说选50 的。他在公布答案之前就解释说,“我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会非常小,趋近于0,而我就是想说一个大一点的数字,把平均值拉大,看看是会不会左右游戏的结果”。这叫做“搅局的”或者说“损人不利己”的。现实社会里面有吗?大有人在呀。

天才的悲哀就在于,他搞懂了规则,却没有搞懂人。他自己想明白了,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会想明白。他不但错误的忽略了只想到33的人的存在,更忽略了没有思考的,或者存心不按规则玩的人的存在。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只有天才的世界。

最后说一说8.2,就是我了。我对8.2的分析是,这个人有一点点天才的倾向,却又不能像选0的天才一样潇洒的放弃冠军的奖励;他希望赢得游戏,却又过高的估计了大众思考的步伐;8.2被天才斥责有太多功利心,却被22嘲笑过于“自作聪明”,算是一个摇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自嘲一下罢了。

天才的选择

对于这个社会,必然有看得比别人稍微透彻些的,离真理更近些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天才吧。这些已经窥探到天机的天才,在现实世界里面,选零还是选22,这是个问题。

选零,就注定了要放弃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认可可能是名声,可能是钱。选零的人,适合当教授,适合当评论者,不合适自己来做商业。

如果你本来想选0,却又为了迎合大众选了22,就注定了你要伪装的傻一些,要被业内人士批判,会被选0或者8的人认为不紧跟潮流。大家看一看现在大凡成功的公司,从美国的软件业网络业巨头们,到中国的门户和成功网站,哪个躲得过选0的人的指指点点?或者说,选22的人是易中天,会用通俗(甚至有些错误)的方式讲史,而选0的人就是严肃的历史学家。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和热门网站,在大众和同行两个世界里面有完全不同的声名,大多是因为这样。

没有选0的人,这个世界何以进步?选零的天才们艰难的拖着这个世界前行。我对他们表示敬佩。只可惜,他们获得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敬佩。对于选22个人,帮助了无数选33的人改善了生活,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没有22,世界怎么可能从33过渡到更小的数字去呢?我对他们也表示尊敬。

世界毕竟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更新 2006年9月9日

注一: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个游戏的全貌,我把更多的结果,包括前100个人,200个人,和1000个人的结果公布出来。大家可以看一看。很有趣,结果都在21到22之间。注二:每个人对这个游戏都有自己的分析,无论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如何,觉得有所收获就好。我们谁都不能断定别人看到同样的游戏,甚至同样的分析,可以领会同样的东西(我们不等再当一次0,或者33或者98了)

注三:这个游戏来自老华的启发。老华在很早以前就曾经也写过这个题目,《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并且更进一步用《木桶定理》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很有道理,推荐大家去读。

更新 2021年5月10日

注四:从2006年到2021年,线上的游戏由4500多人参与者给出的数字的平均值为 31.49998950,平均值的 2/3 为 22.0368,获奖者猜的是22。4000多人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可以在原文链接的最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