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的困境

题图:M50园区

当我看到保安的工资这么低,物业费又还算高的时候,第一反应和所有的业主一样,那钱一定是被物业公司给拿去了,甚至被物业公司的领导个人偷偷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了的说法也颇受听众欢迎。因为除此以外想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而当我了解了以后,最没有想到的,竟然是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着这么大的困境。一句话说,如此low的物业公司,居然演绎的是一个港资公司在大陆水土不服的故事。

虽然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硬件,财务状况等方方面面都是很低的水平,但这个公司是一家香港著名开发商的全资子公司,此物业的管理需要从香港总部做决策。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不适应现状的决定,导致了本地物业经理完全没有发挥余地,员工怨声载道,内部矛盾重重,业委会和业主极度不满的现状。

四班做二休二的保安排班

以保安为例,现在的保安个人低工资,和业主认为物业费不值这个价钱的矛盾,根结在于过时的保安 “四班做二休二”制度,就是小区共设有 6 个保安岗。保安两天工作,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然后休息两天,一个岗位需要四个人。六个 24 小时的岗位,总共聘请了 24 位保安。

这个制度的来源是基于 20 年前港资物业公司进入大陆,严格按照 1994 的劳动法规定【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也就是这个制度是为了保证一个保安一周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每个岗位都是24小时需要在岗,一周需要 24 * 7 = 168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所以需要四个人分摊,每个人工作 42 小时,刚刚好满足劳动法规定。所以每个人都是连上两个12小时班,再休息两天。

但这是不符合现在的社会现状的。为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尤其是最市中心的地带生存下去,延长工作时间换取加班工资是常态。正常的保安公司是 “两班做六休一制度”,也就是每个人一周工作六天,每天12个小时,共72小时,但加班部分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加班工资。这样就多劳多得,通过辛勤的劳动换取更高的工资。

如果保安进行制度改革,从四班做二休二,改为两班做六休一,在完全一样的岗位设置的情况下,在完全一样的预算情况下,可以用14个人完成6个岗位的24小时工作,在小区安保投入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人工资可以达到6480元。这个在保安行业一定是一个体面的工资,有人离职也容易招到新人加入。

强制休假制度

类似班次这样的制度,还有强制休假制度等。香港公司要求底层工作者在每年必须把法定的年假休完,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增加了保安的个人闲置时间,同时减少了收入。

香港公司的初衷是好的,提供足够好的福利给到员工,包括限制工作时间和保证休假,但这和20年以后激烈的竞争,劳动者真实的诉求是背道而驰的。保安怨声载道,只能纷纷在外面偷着兼职,而上海公司却没有能力改变总部在 20 年前定下来的这个制度。

我们几个业主还好心的提议,要不然我们自愿给服务好的保安发放小费,刚刚提出来,港资公司的严谨的作风立刻挡在了面前:私自收业主的小费是明令禁止的。结果发现,任何的创新和变通都被20年前的细致入微,“深思熟虑” 的管理规范毫无变通可能的禁止。

汇报制度

类似保安制度的不合理,在一个这么30人左右的小的物业里面,还设有专职的人事一名,财务一名,文员一名,行政主管 一名 等等各类不和业主打交道的文员。每一个岗位都有长久的历史原因。比如,财务设置的原因是为了每天向总部结账,报告所有的明细,并且接受总部审计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在上海的员工无法改变的 “公司制度”。

跨国公司的窘境是不分大小的

在一个小小的物业公司身上,我居然看到了当年 eBay,Google 这些外企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通病。每一项外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人员设置后面,都有一套用心良苦的制度设置。这些制度曾经帮助过企业成功,却又因为僵化而阻碍了进步。

制度里面,又缺少有能力打破这个制度的人。毕竟,能够在制度的淤泥中白衣飘飘的脱离其中,并且对其进行改变的人,凤毛菱角。就连 eBay 和 Google 里面月薪过十万的名校毕业生,这样的人都不多,又如何期待物业公司的执行的员工来做这件事情呢?死锁的结果,是这艘船上所有的乘客都知道它的归宿,却没有任何人有任何办法。这对于还在船上的人来说,非常残忍。

解决之道

这个困局,最终只有通过市场的力量才可以解决。只有从源头,就是从业委会层面,在全市场范围寻求物业公司,在成本服务等的要求下,从客户方反逼,香港公司在市场的压力下,才有可能有所改变。

在市场的力量下面,要么该港资物业公司在直面竞争的时候,被迫改进,从上到下的适应市场,成为一家更有竞争力的物业公司,要么有其他的物业公司进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者报酬。无论哪一种,都将打破现在的多输局面。

也只有市场的力量才可以救保安,还有这个物业公司里面的员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